含氨基噻唑系列偶合组分的偶氨染料.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532872 上传时间:2018-02-21 格式:PDF 页数:45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5194882.2

申请日:

1995.07.20

公开号:

CN1157003A

公开日:

1997.08.1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C09B29/36; C09B29/033; B41M5/38; //C09B31/14

主分类号:

C09B29/36; C09B29/033; B41M5/38; //C09B31/14

申请人:

巴斯福股份公司;

发明人:

K-H·依特巴切; R·森斯

地址:

联邦德国路德维希港

优先权:

1994.07.22 DE P4426023.7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任宗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式(I)偶氮染料适用于热转印和合成材料的染色或印花式中:D是苯胺系列或芳族杂环胺系列的重氮组分的基团,R1与R2各自为可取代的C1-C10-烷基,C5-C7-环烷基、C3-C4-链烯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苯基,或R1、R2与氮原子一起构成杂环基团,以及R3是叔丁基或叔戊基。

权利要求书

1: 式I的偶氮染料 式中: R 1 与R 2 各自独立地为未取代的或为氰基、羟基、卤素、C 1 -C 4 烷酰氧 基、C 1 -C 4 烷氧基羰基、C 1 -C 4 烷氧基羰基氧或苯基取代的,并为醚 官能中1-4个氧原子隔开或不被隔开的C 1 -C 10 烷基,C 5 -C 7 环烷 基、C 3 -C 4 链烯基、未取代的或为C 1 -C 4 烷基、C 1 -C 4 烷氧基或卤 素取代的苯基,或R 1 、R 2 与氮原子一起构成不含其它杂原子或含其它 杂原子的五元或六元饱和的杂环基, R 3 是叔丁基或叔戊基,以及 D是苯胺系列或芳族杂环胺系列的重氮基组分基团。
2: 根据权利要求1的偶氮染料,其中D是由苯胺系列的重氮基组分 衍生的或由吡咯、噻吩、吡唑、噻唑、异噻唑、三唑、噻二唑、苯并噻 吩、苯并噻唑、苯并异噻唑、吡啶并噻吩、嘧啶并噻吩或噻吩并噻吩系 列的胺衍生的。
3: 根据权利要求1的偶氮染料,其中D是下列各式的基团: 式中: L 1 是硝基、氰基、C 1 -C 6 -烷酰基、苯甲酰基、C 1 -C 6 -烷氧基羰 基、C 1 -C 8 -烷基磺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磺酰基或式-CH=T 的基团,其中T是羟基亚氨基、C 1 -C 4 -烷氧基亚氨基或酸式-CH 化合物H 2 T的基团, L 2 是氢、C 1 -C 6 -烷基、卤素、羟基、巯基、未取代的或苯基或C 1 - C 4 -烷氧基取代的C 1 -C 6 -烷氧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苯氧基、未取 代的或苯基取代的C 1 -C 8 -烷基硫代、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苯基硫代、 C 1 -C 8 -烷基磺酰基或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苯基磺酰基, L 3 是氰基、C 1 -C 6 -烷氧基羰基或硝基, L 4 是氢、C 1 -C 6 -烷基或苯基, L 5 是C 1 -C 6 -烷基或苯基, L 6 是氢、氰基、硝基、C 1 -C 6 -烷氧基羰基、C 1 -C 6 -烷酰基、氰 硫基或卤素, L 7 是硝基、氰基、C 1 -C 6 -烷酰基、苯甲酰基、C 1 -C 6 -烷氧基羰 基、C 1 -C 8 -烷基磺酰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苯基磺酰基或式-CH=T 基团,其中T规定同上, L 8 是氢、C 1 -C 6 -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氰基、卤素、未取代 的或苯基或C 1 -C 4 -烷氧基取代的C 1 -C 6 -烷氧基、未取代的或苯基 取代的C 1 -C 8 -烷基硫代、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苯基硫代、C 1 -C 8 -烷 基磺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磺酰基或C 1 -C 6 -烷氧基羰基, L 9 是氰基、未取代的或苯基或C 1 -C 4 -烷氧基取代的C 1 -C 6 -烷基、 未取代的或苯基取代的C 1 -C 8 -烷氧基、未取代的或苯基取代的C 1 - C 8 烷基硫代、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苯基、噻吩基、C 1 -C 4 -烷基噻吩基、 吡啶基或C 1 -C 4 -烷基吡啶基, L 10 是苯基或吡啶基, L 11 是三氟代甲基、硝基、C 1 -C 6 -烷基、苯基、未取代的或苯基取代 的C 1 -C 8 -烷基硫代或C 1 -C 6 -二烷基氨基, L 12 是未取代或乙酰氧基取代的C 1 -C 6 -烷基、苯基、未取代的或苯基 取代的C 1 -C 8 烷基硫代、2-氰基乙基硫代或2-(C 1 -C 6 -烷氧基 羰基)乙基硫代, L 13 是氢、硝基或卤素, L 14 是氢、氰基、C 1 -C 6 -烷氧基羰基、硝基或卤素, L 15 、L 16 及L 17 各自独立地为氢,C 1 -C 6 -烷基、C 1 -C 6 -烷氧基、 卤素、硝基、氰基、未取代或苯氧基取代的C 1 -C 6 -烷氧基羰基、C 1 -C 8 -烷基磺酰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磺酰基、或L 15 与L 16 一起是 式CO-NW-CO的基团,其中W是为醚官能中1个或2个氧原子隔 开的或不隔开的、并被羟基取代的或没有羟基取代的C 1 -C 10 -烷基, L 18 是氢、甲基或氯,以及 L 19 是氰基或C 1 -C 6 -烷氧基羰基。
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何一项的偶氮染料,其中R 1 和R 2 各 自独立地是被C 1 -C 4 -烷氧基,C 1 -C 4 -烷氧基羰基或苯基取 代的C 1 -C 8 -烷基,环戊基,环己基或丙-1-烯-3-基。
5: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何一项偶氮染料,其中D是式IIb、 IId、IIe、IIh或IIq的基团。
6: 根据权利要求1的偶氮染料,其中R 1 与R 2 各自独立地为苯 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 1 -C 6 -烷基。
7: 根据权利要求1的偶氮染料,其中R 3 是叔丁基。
8: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何一项偶氮染料,其中D是式IIb、 IId、IIe、IIh或IIq的基团,式中: L 1 是硝基、氰基、甲酰基或式-CH=T基,其中T是酸式-CH 化合物H 2 T的基团, L 2 是C 1 -C 6 -烷基或卤素, L 3 是氰基、C 1 -C 6 -烷氧基羰基或硝基, L 6 是氰基, L 7 是硝基、氰基、甲酰基、C 1 -C 6 -烷氧基羰基或式-CH=T 基团,其中T规定同上, L 8 是C 1 -C 6 -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苯基、氰基、卤素或C 1 -C 6 -烷氧基羰基, L 9 是未取代的或苯基取代的C 1 -C 6 -烷基,未取代的或苯基取代 的C 1 -C 6 -烷基硫代或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 L 12 是未取代的或苯基取代的C 1 -C 8 -烷基硫代,以及 L 15 、L 16 与L 17 各自独立地是氢、C 1 -C 6 -烷基、C 1 -C 6 -烷氧基、 硝基、氰基或未取代的或苯氧基取代的C 1 -C 6 -烷氧基羰基,或L 15 与L 16 一起是式CO-NW-CO的基团,其中W规定同权利要求3。
9: 借助能源通过染料的扩散或升华而使染料从转印载体转印到塑料 涂布纸上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采用一种其上有一种或多种权利要求1规 定的偶氮染料的转印载体。
10: 权利要求1偶氮染料在合成材料的染色或印花中的用途。

说明书


含氨基噻唑系列偶合组分的偶氮染料

    本发明涉及新颖的式I偶氮染料式中:R1与R2各自独立地为未取代的或为氰基、羟基、卤素、C1-C4烷酰氧基、C1-C4烷氧基羰基、C1-C4烷氧基羰基氧或苯基取代的,并为醚官能中1-4个氧原子隔开或不被隔开的C1-C10烷基,C5-C7环烷基、C3-C4链烯基、未取代的或为C1-C4烷基、C1-C4烷氧基或卤素取代的苯基,或R1、R2与氮原子一起构成不含其它杂原子或含其它杂原子的五元或六元饱和的杂环基,R3是叔丁基或叔戊基,以及D是苯胺系列或芳族杂环胺系列的重氮基组分基团,涉及这些染料的热转移方法以及它们在合成材料的染色和印花中的用途。

    EP-A-441208公开了以2-氨基噻唑为偶合组分的偶氮染料。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纺织材料的染色及印花提供具有优良应用性能地或是适于热染色转移用的新的偶氮染料。

    我们已经发现,本发明目的可由本文开头定义的式I偶氮染料来实现。

    需看重提出的是:式I偶氮染料中D是由苯胺系列的重氮基组分衍生的或由吡咯、噻吩、吡唑、噻唑、异噻唑、三唑、噻二唑、苯并噻吩、苯并噻唑、苯并异噻唑、吡啶并噻唑、嘧啶并噻吩或噻吩并噻吩系列的胺衍生的。

    适用的D基符合下面所列各式式中:L1是硝基、氰基、C1-C6-烷酰基、苯甲酰基、C1-C6-烷氧基羰基、C1-C8烷基磺酰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苯磺酰基或式-CH=T基团,其中T是羟基亚氨基、C1-C4-烷氧基亚氨基或酸式-CH化合物H2T的基团,L2是氢、C1-C6-烷基、卤素、羟基、巯基、未取代的或苯基或C1-C4-烷氧基取代的C1-C6-烷氧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苯氧基、未取代的或苯基取代的C1-C8-烷基硫代、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苯基硫代、C1-C8-烷基磺酰基或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苯基磺酰基,L3是氰基、C1-C6-烷氧基羰基或硝基,L4是氢、C1-C6-烷基或苯基,L5是C1-C6-烷基或苯基,L6是氢、氰基、硝基、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酰基、氰硫基或卤素,L7是硝基、氰基、C1-C6-烷酰基、苯甲酰基、C1-C6-烷氧基羰基、C1-C8-烷基磺酰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苯基磺酰基或式-CH=T基团,其中T定义同上。L8是氢、C1-C6-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氰基、卤素、未取代的或苯基或C1-C4-烷氧基取代的C1-C8-烷氧基、未取代的或苯基取代的C1-C8-烷基硫代、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苯基硫代、C1-C8-烷基磺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磺酰基或C1-C6-烷氧基羰基,L9是氰基、未取代的或苯基或C1-C4-烷氧基取代的C1-C6-烷基、未取代的或苯基取代的C1-C8-烷氧基、未取代的或苯基取代的C1-C8-烷基硫代、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苯基、噻吩基、C1-C4-烷基噻吩基、吡啶基或C1-C4-烷基吡啶基或与L6一起稠合的苯并基团,L10是苯基或吡啶基,L11是三氟代甲基、硝基、C1-C6-烷基、苯基、未取代的或苯基取代的C1-C8-烷基硫代或C1-C6-二烷基氨基,L12是未取代或乙酰氧基取代的C1-C6-烷基、苯基、未取代的或苯基取代的C1-C8烷基硫代、2-氰基乙基硫代或2-(C1-C6-烷氧基羰基)乙基硫代,L13是氢、硝基或卤素,L14是氢、氰基、C1-C6-烷氧基羰基、硝基或卤素,L15、L16及L17各自独立地是氢,C1-C6-烷基、C1-C6-烷氧基、卤素、硝基、氰基、未取代或苯基取代的C1-C6-烷氧基羰基、C1-C8-烷基磺酰基或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苯基磺酰基、或L15与L16一起是式CO-NW-CO的基团,其中W是为醚官能中1个或2个氧原子隔开的或不隔开的并被羟基取代的或没有羟基取代的C1-C10-烷基,L18是氢、甲基或氯,以及L19是氰基或C1-C6-烷氧基羰基。

    上式中任何取代的烷基或链烯基可以是直链或支链的。

    上式任何取代的烷基中的取代基个数通常是1或2。

    上式中任何取代的苯基可以有诸如C1-C6-烷基、C1-C8烷氧基、卤素(特别是氯或溴)或硝基取代基(另有说明的除外)。

    上式任何取代的苯基、呋喃基、噻吩基中的取代基数通常为1-3,优选1或2。

    L2、L4、L5、L8、L9、L11、L12、L15、L16、L17、R1、R2和W各自例如是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戊基、异戊基、新戊基、叔戊基、己基或2-甲基戊基。

    R1、R2、R6及W各自也可以例如是庚基、辛基、2-乙基己基、异辛基、壬基、异壬基、癸基、或异癸基(名称异辛基、异壬基及异癸基是由氧化合成法制的各类醇的衍生产物的俗名,参看“Ullmann的工业化学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Industrial Chemistry),5thEdition,Vol.A.1,pages 290-293,及Vol.A 10 pages 284和285)。

    R1、R2和R6各自也可以例如是环戊基、甲基环戊基、二甲基环戊基、环己基、甲基环己基或环庚基。

    L9、R1、R2和W各自也可以例如是2-甲氧基乙基、2-乙氧基乙基、2-丙氧基乙基、2-异丙氧基乙基、2-丁氧基乙基、2-或3-甲氧基丙基、2-或3-乙氧基丙基、2-或3-丙氧基丙基、2-或3-丁氧基丙基、2-或4-甲氧基丁基、2-或4-乙氧基丁基、2-或4-丙氧基丁基或为2-或4-丁氧基丁基。

    R1、R2和W各自也可以例如是3,6-二氧杂庚基、3,6-二氧杂辛基、4,8-二氧杂壬基、3,7-二氧杂辛基、3,7-二氧杂壬基、4,7-二氧杂辛基、4,7-二氧杂壬基或4,8-二氧杂癸基。

    R1和R2各自也可以例如是3,6,8-三氧杂癸基、3,6,9-三氧杂十一烷基、3,6,9,12-四氧杂十三烷基、3,6,9,12-四氧杂十四烷基、2-氰基乙基、2-或3-氰基丙基、2-或4-氰基丁基、2-羟乙基、2-或3-羟丙基、2-或4-羟丁基、2-氯乙基、2-或3-氯丙基、2-或4-氯丁基、2-乙酰氧基乙基、2-或3-乙酰氧基丙基、2-或4-乙酰氧基丁基、2-丙酰氧基乙基、2-或3-丙酰氧基丙基、2-或4-丙酰氧基丁基、2-甲氧基羰基乙基、2-乙氧基羰基乙基、2-丙氧基羰基乙基、2-异丙氧基羰基乙基、2-丁氧基羰基乙基、2-或3-甲氧基羰基丙基、2-或3-乙氧基羰基丙基、2-或3-丙氧基羰基丙基、2-或3-丁氧基羰基丙基、2-或4-甲氧基羰基丁基、2-或4-乙氧基羰基丁基、2-或4-丙氧基羰基丁基、2-或4-丁氧基羰基丁基、2-甲氧基羰基氧乙基、2-乙氧基羰基氧乙基、2-丙氧基羰基氧乙基、2-异丙氧基羰基氧乙基、2-丁氧基羰基氧乙基、2-或3-甲氧基羰基氧丙基、2-或3-乙氧基羰基氧丙基、2-或3-丙氧基羰基氧丙基、2-或3-丁氧基羰基氧丙基、2-或4-甲氧基羰基氧丁基、2-或4-乙氧基羰基氧丁基、2-或4-丙氧基羰基氧丁基、2-或4-丁氧基羰基氧丁基、丙-1-烯-3-基、丁-2-烯-4-基或2-甲基丙-1-烯-3-基。

    L9、R1和R2各自也可例如是苄基或1-或2-苯基乙基。

    L12也可以例如是2-乙酰氧基乙基、2-或3-乙酰氧基丙基或为2-或4-乙酰氧基丁基。

    L2、L8、L9和L11各自也可以例如是甲基硫代、乙基硫代、丙基硫代、异丙基硫代、丁基硫代、异丁基硫代、戊基硫代、己基硫代、庚基硫代、辛基硫代、2-乙基己基硫代、苄基硫代或为1-或2-苯基乙基硫代。

    L2和L8各自也可以例如是苯基硫代、2-甲基苯基硫代、2-甲氧基苯基硫代或2-氯代苯基硫代。

    L2、L8、L9、L15、  L16和L17各自也可以例如是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异丙氧基、丁氧基、异丁氧基、仲丁氧基、戊氧基、异戊氧基、新戊氧基、叔戊氧基、己氧基或2-甲基戊氧基。

    L9也可以例如是苄氧基或为1-或2-苯基乙氧基。

    L6例如是氟、氯或溴、并且L2、L8、L13、L14、L15、L16及L17各自还可以是氟、氯或溴、

    L7与L1每个及L2、L8、L15、L16与L17各自还可以例如是甲基磺酰基、乙基磺酰基、丙基磺酰基、异丙基磺酰基、丁基磺酰基、异丁基磺酰基、仲丁基磺酰基、戊基磺酰基、异戊基磺酰基、新戊基磺酰基、己基磺酰基、庚基磺酰基、辛基磺酰基、2-乙基己基磺酰基、苯基磺酰基、2-甲苯基磺酰基、2-甲氧基苯基磺酰基或2-氯代苯基磺酰基。

    L3是及L1、L6、L7、L8、L14、L15、L16、L17与L19各自还可以例如是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丙氧基羰基、异丙氧基羰基、丁氧基羰基、异丁氧基羰基、仲丁氧基羰基、戊氧基羰基、异戊氧基羰基、新戊氧基羰基或己氧基羰基。

    L15、L16与L17各自也可以例如是2-苯氧基乙氧基羰基、2-或3-苯氧基丙氧基羰基或2-或4-苯氧基丁氧基羰基。

    L2与L8各自也可以例如是2-甲氧乙氧基、2-乙氧基乙氧基、2-或3-甲氧基丙氧基、2-或3-乙氧基丙氧基、2-或4-甲氧基丁氧基、2-或4-乙氧基丁氧基、5-甲氧基戊氧基、5-乙氧基戊氧基,6-甲氧基己氧基、6-乙氧基己氧基、苄基氧基或1-或2-苯基乙氧基。

    L11也可以例如是二甲基氨基、二乙基氨基、二丙基氨基、二异丙基氨基、二丁基氨基、二戊基氨基、二己基氨基或N-甲基-N-乙基氨基。

    L12也可以例如是2-甲氧基羰基乙基硫代或2-乙氧基羰基乙基硫代。

    L8、L9、R1与R2各自也可以例如是苯基、2-、3-或4-甲基苯基、2,4-二甲基苯基、2-、3-或4-甲氧基苯基、2-、3-或4-氯代苯基或2-、3-或4-硝基苯基。

    L9可以例如是2-或3-甲基噻吩基或为2-、3-、或4-甲基吡啶基。

    L1、L6与L7各自也可以例如是甲酰基、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异丁酰基、戊酰基或己酰基。

    在-CH=T(L1或L7)基中,T是由酸式-CH化合物H2T衍生的,所述酸式CH化合物H2T是一种诸如下式的化合物:式中:Z1是氰基、硝基、C1-C4-烷酰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苯甲酰基、C1-C4-烷基磺酰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苯基磺酰基、C1-C4-烷氧基羰基、C3-C4-链烯氧基羰基、苯氧基羰基、氨基甲酰基、单-或二(C1-C4-烷基)氨基甲酰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苯基氨基甲酰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苯基、2-苯并噻唑基、2-苯并咪唑基、5-苯基-1,3,4-噻二唑-2-基或2-羟基-3-喹喔啉基,Z2是C1-C4-烷基、C1-C4-烷氧基或C3-C4链烯氧基,Z3是C1-C4-烷氧基羰基、C3-C4链烯氧基羰基、苯基氨基甲酰基或2-苯并咪唑基,Z4是氰基、C1-C4-烷氧基羰基或C3-C4-链烯氧基羰基,Z5是氢或C1-C6烷基,Z6是氢,C1-C4-烷基或苯基,以及Z7是C1-C4-烷基。

    应注意由式IIIa、IIIb、或IIIc化合物衍生的基团,式中Z1是氰基、C1-C4-烷酰基、C1-C4-烷氧基羰基或C3-C4-链烯氧基羰基,Z2是C1-C4-烷基、C1-C4-烷氧基或C3-C4链烯氧基,Z3是C1-C4-烷氧基羰基或C3-C4链烯氧基羰基及Z4是氰基。

    特别应注意由式IIIa、IIIb、或IIIc化合物衍生的基团,式中Z1是氰基、C1-C4-烷氧基羰基或C3-C4-链烯氧基羰基,Z2是C1-C4-烷氧基或C2-C4-链烯氧基,Z3是C1-C4-烷氧基羰基或C3-C4链烯氧基羰基及Z4是氰基。

    R1及R1与氮原子结合在一起构成五元或六元饱和的杂环(还可含或不含别的杂原子)基,例如吡咯烷基、哌啶基、吗啉基、硫代码啉基、硫代吗啉基S,S-二氧化物,哌嗪基或N-(C1-C4-烷基)哌嗪基如N-甲基-或N-乙基哌嗪基。

    式I偶氮染料中R1与R2各自独立地为C1-C8烷基,如C1-C4-烷氧基、C1-C4-烷氧基羰基或取代的苯基、环戊基、环己基或丙-1-烯-3-基是优选的

    式I偶氮染料中D是式IIb、IId、IIe、IIh或IIq基也是优选。

    式I偶氮染料中R1与R2各自独立地为被苯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C6烷基是特别优选的。

    式I偶氮染料中R3是叔丁基也是特别优选的。

    式I偶氮染料中D是式IIb、IId、IIe、IIh或IIq也是特别优选的,其中:L1是硝基、氰基、甲酰基或式-CH=T基团,其中T是酸式-CH化合物H2T的基团,L2是C1-C6-烷基或卤素,L3是氰基、C1-C6-烷氧基羰基或硝基,L6是氰基,L7是硝基、氰基、甲酰基、C1-C6-烷氧基羰基或式-CH=T的基,其中T规定同上,L8是C1-C6-烷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苯基、氰基、卤素或C1-C6-烷氧基羰基,L9是未取代的或苯基取代的C1-C6-烷基、未取代的或苯基取代的C1-C6-烷基硫代或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苯基,L12是未取代的或苯基取代的C1-C8-烷基硫代,以及L15、L16与L17各自独立地是氢,C1-C6-烷基、C1-C6-烷氧基、硝基、氰基或未取代的或苯氧基取代的C1-C6-烷氧基羰基,或L15与L16一起是式CO-NW-CO的基团,其中W定义同上。

    可按常规方法制得新的式I偶氮染料,例如对式IV的重氮基组分进行常规重氮化

            D-NH2                (IV),式中D定义同上,并将得到的重氮化盐与式V的氨基噻唑偶合式中R1、R2和R3各自定义同上。

    本发明还提供借助能源通过染料的扩散或升华使染料从转印载体转印到塑料涂布纸上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采用一种其上有一种或多种式I偶氮染料的转印载体。

    为制造供本发明方法所需的转印载体,将式I偶氮染料与一种或多种胶粘剂掺混在一种适用的有机溶剂或混合溶剂中,在有或没有辅助组分存在下以形成印刷油墨。该印刷油墨中优选含分子分散形式的染料,即溶解状态的染料。可借助医用刮刀将该印刷油墨涂敷在惰性载体上后经风干。适用于式I偶氮染料的有机溶剂包括如在温度为20℃、染料的溶解度大于1%(重量)、优选大于5%(重量)的那些溶剂。

    溶剂的实例是乙醇、丙醇、异丁醇、四氢呋喃、二氯乙烷、甲基乙基酮、环戊酮、环己酮、甲苯、氯苯或它们的混合物。

    适用的胶粘剂包括所有能溶于有机溶剂中并能将偶氮染料牢固地粘结在惰性载体上以防止擦去的树脂或聚合物材料。优选的胶粘剂是那些在印刷油墨经风干后,在呈清沏、透明膜中的染料不存在任何可见的染料结晶的胶粘剂。

    这类胶粘剂已在如US-A-5132438或其中所引用的有关专利申请中提到。饱和的线型聚酯也是适用的。

    优选的胶粘剂包括乙基纤维素、乙基羟乙基纤维素、聚乙烯缩丁醛、聚乙酸乙烯酯、丙酸纤维素酯或饱和线型聚酯。

    胶粘剂与偶氮染料的重量比通常为1∶2-4∶1之间。

    适用的辅助组分包括如在US-A-5132438或其中所引用的有关专利申请中提到的脱模剂。特别是防止转移染料在贮存期间或色带加热时结晶析出的有机添加剂,如胆甾醇或香草醛也是适用的。

    适用的惰性载体已在如US-A-5132438或其中所列举有关专利申请中公开。载体的厚度通常在3-30微米,优选5-10微米之间。

    适用的染料接受层原则上包括所有与被转移染料有亲和力的、热稳定的塑料层,如改性聚碳酸酯或聚酯层。更详细的说明可在如US-A-5132438或其中所列举的有关专利申请中找到。

    可借助能源,例如借助激光或热转印印刷头来实现染料的转移,后者必须可加热至温度≥300℃,以使染料能在时间t:0<t<15毫秒范围内发生转移。染料从片状转移载体迁移出并扩散进入涂布有接受介质的表面上。

    本发明式I偶氮染料在应用性能方面的优点是值得注意的。这些染料在色带中具有高的溶解度(与胶粘剂有好的相容性)、在印刷油墨中具有高度稳定性,好的转移性以及高的图象稳定性(即好的耐光牢度及对环境因素如湿度、温度或化学品有好的稳定性),并具有灵活多变的色彩可适应减色法三原色配色中最佳三原色(染料混合物)的要求。

    该新的染料也适用作为黑色混合物的组分。

    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染料在光谱的兰色和红色区域的高度透明性而出现高亮度也是值得注意的。

    本发明式I偶氮染料也完全适于合成材料如聚酯、聚酰胺或聚碳酸酯的染色或印花。尤其适宜于纺织材料,如聚酯、改性聚酯(如阴离子改性聚酯)或聚酯与纤维素、棉花、粘胶或羊毛混纺的纤维、纱、线、针织品、织造织物或无纺织物的染色或印花。染色和印花条件本质上是已知的。根据本发明的染料也可用于角蛋白纤维,如毛发或毛皮的染色。

    新的式I偶氮染料对制造如EP-A-399473所述的滤色器也是特别适用的。

    最后,这类染料也可有效地作为电子照相调色剂用染料。

    下列实施例是本发明的说明。

    A)制备

    实施例1

    将22.2克3-甲基-4-氰基-5-氨基异噻唑悬浮在150毫升7∶3V/V冰醋酸/丙酸混合液中,添加6毫升浓硫酸,随后在0-5℃滴加48克亚硝基硫酸。接着在0-5℃下搅拌该混合物3小时。然后将所得重氮盐溶液滴加到0-5℃的52克2-二丁氨基-4-叔丁基噻唑(82.9%重量浓度)的100毫升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继之以用20克乙酸钠进行缓冲,在室温下继续搅拌,然后抽滤法滤出沉淀,用甲醇和水洗涤并干燥,得到55.8克(理论值的83.5%)下式染料熔点:202℃;λmax(在四氢呋喃中):527nm

    实施例2

    将5.2克2,5-二氯-4-硝基苯胺悬浮在20-30℃10克96%(重量浓度)硫酸中,然后在15-20℃与13克亚硝基硫酸混合。将所得的溶液加到50毫升水和100克冰中,其后搅拌15分钟并过滤。于0-5℃将滤液滴加到9.3g 2-二丁氨基-4-叔丁基噻唑溶于100毫升甲醇的溶液中。在室温下搅拌过夜,用抽滤法滤出沉淀,用甲醇和水洗涤并干燥,得到9.58克(理论值的78.8%)下式染料熔点:164℃;λmax(在四氢呋喃中):522nm

    实施例3

    将5.2克2-氨基对苯二甲酸二甲酯悬浮在25毫升冰醋酸和10毫升浓盐酸中,并于0-5℃与8毫升23%(重量浓度)亚硝酸钠水溶液混合。接着在0-5℃搅拌1小时,然后在0-5℃将反应溶液加到9.2克2-二丁氨基-4-叔丁基噻唑溶于200毫升甲醇的溶液中。用10克乙酸钠缓冲后,搅拌并过滤,用甲醇和水洗涤过滤的沉淀物并干燥,得到6.23克(理论值的51%)下式染料熔点:74℃;λmax(在四氢呋喃中):462nm

    能用同样方法制得的染料列于表1中。

    表1

    B)在热转移印花中的用途

    热转移印花方法

    a).将10克染料置于100克10%(重量浓度)粘合剂的甲乙酮/甲苯/环己酮(4.5∶2∶2 V/V/V)溶液中搅拌(如果需要可短暂加热到80-90℃)。

    用医用6微米刮刀将上述混合物涂敷在6微米厚、背面已有适宜增滑层的聚酯薄膜上,并用电吹发器于1分钟内将其吹干。因为残留溶剂可能会损害转印工艺,所以色带在能用于转印前还必须风干至少24小时。

    b).在装有市售热转印印刷头的实验用计算机控制装置上将色带转印到市售彩色图象印刷纸(Hitachi)上。

    可改变电压来控制热转印印刷头发射的能量,脉冲宽度已设定在7毫秒,并每次只发射一个脉冲。发射的能量大小范围在0.7-2.0毫焦/点。

    因为色浓度正比于供给的能量,利用色楔进行光谱的评价是可能的。

    以色浓度对每一加热单元供给的能量作图可用来确定Q*值(=吸收值为1时的能量,毫焦)和梯度m,l/毫焦。

    得到的结果与λmax值(在图象打印纸上测定的)一起列于下表2中。

    每种染料所用的粘合剂都是以饱和线型聚酯和以聚乙烯缩丁醛为主要成分的产物。表中每一实施例的Q*和m值中第一个数据是由聚酯作粘合剂测量的,第二个数据是以聚乙烯缩丁醛作粘合剂测量的。表2  染料    Q*  [mJ/Dot]    m    [l/mJ]    λmax     [nm]    1    0.87    0.93    3.00    2.40    534    4    1.05    1.07    2.17    2.31    582    5    1.20    1.32    1.75    1.06    637    7    0.89    1.02    2.86    1.78    531    8    1.38    1.84    1.38    0.82    528    9    0.89    0.95    2.86    2.30    540    10    1.00    0.99    1.22    2.11    518    11    1.00    1.10    1.97    1.69    492    12    0.99    1.07    2.05    1.85    485    13    0.99    0.97    2.02    2.08    540    14    0.86    0.94    2.70    2.40    520    15    0.78    0.84    2.80    3.56    515    16    1.01    1.13    2.01    1.74    515  染料    Q*    [mJ/Dot]       m    [l/mJ]    λmax    [nm]    17    0.89    1.01    3.70    2.63    523    18    0.91    0.98    3.29    2.60    502    19    0.92    1.01    3.12    2.50    515    20    0.92    0.98    2.80    2.50    530    21    0.89    1.13    2.14    1.71    527    23    0.86    0.87    3.12    3.12    534    24    0.96    1.07    2.20    1.95    537    25    0.87    0.92    3.03    2.59    537    26    0.92    0.99    2.24    2.32    537    27    0.86    0.85    2.85    2.79    535    28    0.85    0.90    3.34    3.21    531    29    0.85    0.90    3.14    3.04    532    30    0.87    1.01    2.85    2.04    549  染料    Q*  [mJ/Dot]       m    [l/mJ]    λmax    [nm]    31    0.91    3.00    531    32    0.79    2.74    518    33    0.83    3.63    554    34    1.02    2.06    458    35    0.90    0.89    2.56    2.42    536    36    0.88    0.92    2.87    2.50    535    37    0.92    0.92    2.56    2.20    540    38    0.90    0.90    2.68    2.71    536    39    0.88    0.95    2.34    2.28    537    40    1.10    1.07    1.61    1.66    518    41    0.89    0.96    2.65    2.08    514    42    0.85    0.92    2.88    2.85    529    43    0.86    0.86    3.39    3.36    531  染料    Q*  [mJ/Dot]    m    [l/mJ]    λmax    [nm]    44    0.91    0.96    2.26    2.34    516    45    0.90    1.02    2.44    2.01    520    46    0.95    0.99    2.44    2.31    514    47    0.87    0.93    3.43    2.75    531    48    0.95    0.92    2.38    2.65    534    49    0.90    0.96    2.98    2.45    534    50    0.86    0.88    3.14    3.04    515    51    0.92    0.96    2.48    2.61    527    52    1.04    1.15    1.88    1.66    531    53    0.83    0.90    3.25    2.93    530    54    0.81    0.88    4.30    3.07    531    55    0.96    1.04    2.35    2.09    476    56    0.88    0.97    2.71    2.40    446  染料    Q*    [mJ/Dot]    m    [l/mJ]    λmax    [nm]    57    1.17    1.45    654    58    0.91    1.00    2.48    2.09    477    59    1.05    1.12    1.66    1.46    445    60    1.04    1.08    1.54    1.70    459    61    1.14    1.17    1.53    1.66    440    62    1.31    1.37    1.30    1.13    441    63    0.91    3.11    550    64    0.86    0.94    3.09    2.63    508    65    0.86    0.94    2.87    2.42    489    66    0.82    0.83    3.61    3.11    494    67    0.87    0.94    3.14    2.66    546    68    0.87    1.01    2.85    2.04    549    69    0.94    2.38    545  染料    Q*  [mJ/Dot]    m    [l/mJ]    λmax    [nm]    70    0.89    0.95    2.86    2.30    540    71    0.89    1.02    2.86    1.78    531    72    0.79    0.89    3.33    2.77    552    73    0.84    0.91    2.92    2.28    524    74    0.86    0.94    2.54    2.49    563    75    0.82    0.87    4.01    2.98    582    76    0.86    3.40

    c).在染色中的应用

    将10克聚酯织物置于50℃、200毫升含X%(以纤维重量计)染料的染液中,用乙酸调节染液的pH至4.5。5分钟后,将染液的温度于30分钟内升至130℃,保温60分钟,然后于20分钟内将温度降至60℃。

    然后将染过色的聚酯织物用65℃的200毫升含5毫升/升32%(重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3克/升连二亚硫酸钠以及1克/升的由48摩尔环氧乙烷与1摩尔蓖麻油的加成产物的液体进行还原清洗15分钟。最后,对织物进行漂洗,用稀乙酸中和,再漂洗一次并进行干燥。

    染料1和染料20给出下列结果:

    染料1染料量(X):     0.26%(重量)HGD:           358.9色度:          54耐光牢度:      6-7染料20染料量(X):     0.29%(重量)HGD:           351.7色度:          54.9耐光牢度:      6-7

含氨基噻唑系列偶合组分的偶氨染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含氨基噻唑系列偶合组分的偶氨染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含氨基噻唑系列偶合组分的偶氨染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含氨基噻唑系列偶合组分的偶氨染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含氨基噻唑系列偶合组分的偶氨染料.pdf(4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式(I)偶氮染料适用于热转印和合成材料的染色或印花式中:D是苯胺系列或芳族杂环胺系列的重氮组分的基团,R1与R2各自为可取代的C1-C10-烷基,C5-C7-环烷基、C3-C4-链烯基,取代的或未取代的苯基,或R1、R2与氮原子一起构成杂环基团,以及R3是叔丁基或叔戊基。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染料;涂料;抛光剂;天然树脂;黏合剂;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组合物;其他类目不包含的材料的应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