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渔船捕鱼装置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专利号为ZL201510009555.7、名称为“一种渔船捕鱼装置”的发明专利的
分案申请。
本发明涉及一种捕鱼工具,尤其是一种设置在渔船上的渔船捕鱼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捕鱼装置品种多样,结构各异;捕鱼用网具大都是从上向下撒,采用
拖网、撒网、拉网、抬网等方法进行捕鱼,但这些手段由于下网时声音比较大,很容易将鱼群
惊动,将鱼群吓跑。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ZL201310433050.4公开了一种渔船捕鱼装置,包括网箱、入网
口、框架、诱鱼饵料、网绳、浮球、升降绳a、滑轮a、支撑架、升降绳b、滑轮b、绞盘b、柱子、绞盘
a、挂环和挂钩,网箱为圆柱体,网箱由框架和渔网组成,网箱上设有入网口,入网口为锥形,
网箱底部有一个放鱼口;升降绳a一端设有一个挂钩,另一端连接到绞盘a上,中间穿过滑轮
a;滑轮a装在支撑架上,支撑架通过铰链安装在渔船上,绞盘a和绞盘b安装在渔船上;升降
绳b一端固定在支撑架上,另一端固定在绞盘b上,中间穿过滑轮b,滑轮b安装在柱子上,柱
子固定在渔船上;三根网绳一端固定在网箱框架上,另一端固定在浮球上,浮球上面设有一
个挂环,升降绳a上的挂钩钩住挂环。该装置通过将渔船与网箱分离使得置于水中的网箱受
到渔船上的噪音影响较小,但是放置网箱的过程仍会产生相对较大的噪音,且该装置结构
复杂且占用的船体空间较大,降低了渔船的装载量,仍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噪音较小、占用渔船空间较小且结构简单的渔船捕鱼
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渔船捕鱼装置,包括展开成锥形状的旋网,所述旋网上连接有可将所述旋网
拉起的拖绳,所述拖绳的一端与所述旋网连接,另一端与安装在船体上的卷扬机连接,所述
旋网上设置有环绕在所述旋网表面的软管,所述软管上设置或连接有充气装置,所述旋网
的锥形状底部设置有多个均匀布置的重力块,所述软管与所述重力块间隔有预定距离,所
述旋网上还设置有沿所述旋网的锥形状母线方向设置的压标线,所述压标线的一端与设置
在所述软管上的压标碗连接,另一端上连接有浮标,所述旋网与所述卷扬机之间设置有充
气管架,所述充气管架包括两根相互平行且一端分别与所述旋网连接的侧气管和一根两端
分别与所述侧气管另一端连接的连接气管,所述旋网与所述侧气管和所述连接气管围成的
空间位置上设置柔性板,所述拖绳位于所述柔性板相对于所述船体的一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作为渔网的旋网放入水中后,通过充气装置往软管内充气,充
气以后的软管带动旋网在水面上展开,整个过程噪音较小,此外,本发明的渔船捕鱼装置安
装在船体上的部分只有卷扬机,占用船体空间较小,且结构简单。
此外,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旋网在放入水中的过程中不易产生噪音,同时在收
网过程中不会与船体产生干涉,受力也更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充气装置包括放置在船体上的充气机和一端与所述
充气机连接的充气管,所述充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软管连接。通过上述改进,便于对软管进
行充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柔性板为橡胶板。通过上述改进,进一步改进拖绳与
船身的受力。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卷扬机安装在船体的中间位置,且所述卷扬机底部
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卷扬机在水平面上转动的转动装置。通过上述改进,卷扬机两侧的船
身位置可以用于放置捕获的鱼。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所述卷扬机具有用于卷绕所述拖绳的卷轴,所述卷轴与
用于驱动所述卷轴转动的手动摇杆和/或电动机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所述旋网内设置有吊绳,所述吊绳一端固定在所述旋网
的顶部,另一端上设置有用于吸引鱼群的诱饵和用于观察水下状态的探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所述压标碗具有用于穿绳的安装孔和用于扣合在所述软
管上的弧部,使用时所述压标碗位于所述软管的上方,两条所述压标线的一端分别穿过所
述安装孔,且分别沿着所述软管的两侧穿出并系在一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渔船捕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部分位置的渔网;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标示对应如下:
10-旋网; 11-重力块;
12-压标线; 13-浮标;
20-拖绳; 30-船体;
40-卷扬机; 41-卷轴;
50-软管; 60-充气装置;
61-充气机; 62-充气管;
70-压标碗; 71-安装孔;
72-弧部; 80-充气管架;
81-侧气管; 82-连接气管;
83-柔性板; 91-吊绳;
92-诱饵; 93-探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渔船捕鱼装置,包括展开成锥形状的旋网10,旋网10
是渔网的一种类型,在本实施例中,以旋网10锥形状的尖部为旋网10的上部,相应的另一端
为旋网10的下部。
旋网10上连接有可将旋网10拉起的拖绳20,拖绳20有多根,各根拖绳10的一端与
旋网10连接,这一端可以根据需要连接在旋网10的预定位置,最好是沿着旋网10的锥面均
匀布置,旋网10的另一端与安装在船体30上的卷扬机40连接,各根拖绳20与卷扬机40连接
的这端最好集束在一起,便于使用。
用于安装卷扬机40的船体30可以是常规渔船的船体,卷扬机40也可以是常规的卷
扬机。在本实施例中,卷扬机40具有用于卷绕拖绳20的卷轴41,卷轴41与用于驱动卷轴41转
动的手动摇杆或电动机连接,当然,也可以同时将手动摇杆和电动机分别安装在卷轴41的
两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选择使用手动摇杆或电动机驱动卷轴41工作。
卷扬机40安装在船体30的中间位置,且卷扬机30底部安装有用于驱动卷扬机30在
水平面方向上转动的转动装置,这样,卷扬机40将旋网10拉起到船上时,船体30的两侧也可
以用来放置所捕获的鱼。转动装置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转动装置,此处不不再详述。
旋网10上设置有环绕在旋网10表面的软管50,软管50展开后水平放置,该软管50
具有可以充气的内腔,且该软管50上连接有充气装置60,充气装置60可以是常规的装置,本
实施例中提供的充气装置包括放置在船体上的充气机61和一端与充气机61连接的充气管
62,充气管62的另一端与软管50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在图1中清楚的显示出被旋网10
遮挡住的部件位置,图1省略了软管50上方位置的旋网部分。
旋网10的锥形状底部设置有多个均匀布置的重力块11,重力块11是渔网上常见的
重力块,如铅坠。软管50与重力块11间隔有预定距离,具体的距离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由于
使用时重力块11会沉入水中,软管50则浮在水面上,可以用于展开重力块11和软管50之间
的渔网。
旋网10上还设置有沿旋网10的锥形状的母线方向设置的压标线12,压标线12为常
规的渔网用标线,其与旋网10的的连接方式也是常规的,此处不再详述。压标线12的一端与
设置在软管50上的压标碗70连接,另一端上连接有浮标13,浮标13同时连接在旋网10上,即
浮标13位于旋网10的上部,此外,同一个压标碗70或浮标13同时与两条压标线12连接,且这
两条压标线12还可以通过设置双线管套集束成一体,具体的集束方式可以是常规的方式,
此处不再详述。
如图1和图2所示,压标碗70具有用于穿绳的安装孔71和用于扣合在软管50上的弧
部72,使用时,将压标碗70的弧部72扣合在软管50上,同时确保压标碗70位于软管50的上
方,两条压标线的一端分别穿过安装孔71,且分别沿着软管50的两侧穿出到软管下方的位
置,并在软管下方的位置处系在一起,这样当软管50未充气时压标碗70不易从软管50上脱
离,当软管50在水中充气后,软管50可以拉动旋网10展开。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旋网10与卷扬机40之间设置有充气管架80,充气管架
80包括两根相互平行且一端分别与旋网10的顶部连接的侧气管81和一根两端分别与两根
侧气管81的另一端连接的连接气管82,旋网10与侧气管81和连接气管82围成的空间位置上
设置有柔性板83,柔性板83优选为橡胶板。柔性板83的一侧朝向船体30,拖绳20位于柔性板
73相对于船体30的一侧。
为了进一步增加本发明渔船捕鱼装置的捕鱼效果,本实施例还在旋网10锥形状的
内部设置有吊绳91,吊绳91的一端固定在旋网10的顶部,另一端上设置有用于吸引鱼群的
诱饵92和用于观察水下状态的探头93。
使用时,通过卷扬机40将旋网10放置到水面上,然后通过充气装置60对软管50进
行充气,使得软管50带动旋网10展开,同时旋网10的部分位置在重力块11的作用下沉入水
中;捕获鱼群后,通过卷扬机40将旋网10拉起,并通过转动装置驱动卷扬机40转动到适当的
位置,再将旋网放置在船体30上,实现捕鱼过程。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充气装置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充气装置设置在
软管50上,该充气装置包括放置在软管50内的白磷、黄磷或生石灰,以及开设在软管50上进
水孔,由于白磷、黄磷或生石灰这类材料遇水会发生化学反应并产生气体,可以对软管进行
充气,使用方便。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
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形,如将上述实施例中
的重力块11变更为石块等,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