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净化器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器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普遍使用的空气净化器中的高压静电净化装置位于机壳底部,滤网布
置在高压静电净化装置的上方,而风轮布置在滤网的上方,出风口布置在风轮的上方。由于
从高压静电净化装置出来的空气直接撞击在滤网上,而滤网之所以能对空气进行过滤主要
在于其上的空隙较小,这就是导致其对空气的阻力较大,而从高压静电净化装置出来的空
气紧接着就撞击到滤网上,更加会导致风阻增大;在空气净化的过程中,空气流动的动力来
源只有风轮,因此需要增加风轮的转动速度来引导空气快速的穿过滤网;这与节能减排的
环保理念不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耗能小、空气净化量大的空气净化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机壳、高压静电
净化装置、风轮、滤网和蜗壳;所述机壳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
口位置相对;从所述进风口至所述出风口依次排布有所述高压静电净化装置和风轮,所述
风轮的中心轴线与空气在所述高压静电净化装置中的流通方向垂直;所述滤网为两个,其
分别设置在所述风轮的两端且与所述机壳之间具有气流通道;所述蜗壳为两端敞开的筒状
结构,,所述蜗壳安装在所述机壳内并套设在所述风轮外,所述蜗壳靠近所述出风口位置设
置有排气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从高压静电净化装置出来的空气在无阻力的情况下撞击
在蜗壳上,可导致风向两侧分流,经过一段距离的缓冲后,在经过滤网从风轮的两端进入风
轮内;避免从高压静电净化装置出来的空气紧接着就撞击到滤网上导致风阻增大;风轮在
转动时,对其两端的吸力大于对侧面的吸力,因此能提高空气穿过滤网的速度,也就能够提
高单位时间能的空气净化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机壳的顶端,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机壳的下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含有灰尘的空气密度较大,基本处于较低的
位置;而将进风口设置在机壳的下部,有利于将含尘量大的空气吸入空气净化器内进行净
化;而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设置在机壳的下部和顶部,相距较远,避免刚净化过的空气又被
吸入空气净化器内。
进一步,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机壳下部的侧面。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机壳的底部一般离地面只有1~2厘米的距
离,不利于空气的流通;而机壳的侧面一般较为开阔,便于将大量的空气吸入空气净化器
内。
进一步,所述排气部为设置在所述蜗壳上的通孔。
进一步,所述排气部为设置在所述蜗壳上的开口。
进一步,所述高压静电净化装置包括高压电源、第一金属体和第二金属体,所述高
压电源的正极与所述第一金属体连接,所述高压电源的负极与所述第二金属体连接,所述
第一金属体和所述第二金属体位置相对设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金属体和所述第二金属体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金属体与多
个所述第二金属体位置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金属体为金属丝。
进一步,所述第二金属体为片状或柱状。
进一步,所述第二金属体靠近所述出风口设置。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空气从进风口向出风口方向流通,首先经过
第一金属体,使空气中的灰尘带上正电荷,然后在经过第二金属体时,通过正负电荷的吸引
将灰尘吸附在第二金属体上。第一金属体和第二金属体装反则无法实现净化空气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空气净化器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为空气在本发明一种空气净化器中的流通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机壳,2、高压静电净化装置,3、风轮,4、滤网,5、蜗壳,6、进风口,7、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
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机壳1,在本实施例中,机壳1整体呈长方
体结构且竖直设置;可以由塑性材料制成,也可以由金属材料制成。在机壳1的顶部设置有
出风口7,而在机壳1的下部且在机壳1的侧面设置有进风口6。
在机壳1内,且在进风口6的上方安装有高压静电净化装置2,而在高压静电净化装
置2的上方安装有风轮3,风轮3的中心轴线水平布置。空气从高压静电净化装置2的底端进
入,顶部排出。在风轮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滤网4,滤网4的一侧与风轮3靠近,滤网4的另一侧
(滤网4远离风轮3一侧)与机壳1之间有一定间隙,形成气流通道。
为了使经高压静电净化装置2过滤后的空气从风轮3的两端进入风轮3内,在风轮3
外罩设一蜗壳5,蜗壳5为两端敞开的筒状结构,蜗壳5一般是固定安装或卡接在机壳1内;两
个滤网4均安装在蜗壳5内,且分别靠近机壳1的两端。为了使风轮3内的空气顺利的从出风
口7排放,在蜗壳5靠近出风口7位置设置有排气部。本实际应用中,这个排气部可以是通孔,
也可以是开口。通孔可以是一个较大的孔,也可以是多个均匀分布的小孔。
在本实施例中,高压静电净化装置2包括高压电源、第一金属体和第二金属体,高
压电源的正极与第一金属体连接,高压电源的负极与第二金属体连接,第一金属体和第二
金属体位置相对设置;在实际应用中,第一金属体与第二金属体之间的距离范围为15㎜~
40㎜;高压电源开启,在第一金属体与第二金属体之间形成等离子场,由于去除空气的颗粒
物、甲醛、笨系物、VOCs、花粉、异味、细菌等有害物的效果。这里所说的高压电源的输出电压
在1万伏特以上。
第一金属体和第二金属体均为多个,多个第一金属体一次排布且在一个水平面
内;多个第二金属体一次排布且在另一个水平面内;多个第一金属体与多个第二金属体位
置一一对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金属体为金属丝,第二金属体为片状或柱状。第一金属体与负
第二金属体半径比值较大,降低了正极的起晕电压,使得正极与负极之间形成较强的等离
子场。
优选的一个方案是,第二金属体靠近出风口7设置。
在实际使用时,风轮3的转动通过电机来驱动,在附图中未示出电机。启动电机和
高压电源,风轮3的转动强制将机壳1外部的空气引致机壳1内并从出风口7排出,在这个过
程中,空气依次经过高压静电净化装置2的经过和滤网4的过滤对空气进行净化。
采用本发明公开的空气净化器与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空气净化器相比较,在进入空
气净化器内的风量相同的情况下,本发明公开的空气净化器的功率降低了16w,空气净化量
提升了422m3/h。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
“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
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
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
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
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
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
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
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
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
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
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
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
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
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
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
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
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
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
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