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玉米病害的微生物农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防病害制药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治理玉米病害的微生物
农药。
背景技术
微生物农药(microbial pesticide)包括农用抗生素和活体微生物农药。为利用
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防治危害农作物的病、虫、草、鼠害及促进作物生长。它包括以菌治
虫、以菌治菌、以菌除草等。这类农药具有选择性强,对人、畜、农作物和自然环境安全,不伤
害天敌,不易产生抗性等特点。这些微生物农药包括细菌、真菌、病毒或其代谢物,例如苏云
金杆菌、白僵菌、核多角体病毒、井冈霉素、C型肉毒梭菌外毒素等。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越
来越高的要求,微生物农药无疑是今后农药的发展方向之一。
目前,市场微生生物农药很多,但效果不佳,并不能完全做到无毒害和高强度杀害的作
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治理玉米病害的微生物农药,以实现的优
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治理玉米病害的微生物农药,主要包
括:蜡蚧轮枝菌10-12份,玉米粉15-20份,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11-20份,高效氯氰菊酯6-9
份,黄花蒿素15-18份,杀蚜素粉末10-20份和黄芩素1-5份。
进一步地,所述蜡蚧轮枝菌10份,玉米粉15份,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15份,高效氯
氰菊酯8份,黄花蒿素16份,杀蚜素粉末15份和黄芩素4份。
进一步地,所述蜡蚧轮枝菌12份,玉米粉20份,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17份,高效氯
氰菊酯6份,黄花蒿素15份,杀蚜素粉末20份和黄芩素1份
进一步地,还包括氧霉素、井冈霉素和农霉素。
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治理玉米病害的微生物农药,由于主要包括:蜡蚧轮枝菌10-12
份,玉米粉15-20份,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11-20份,高效氯氰菊酯6-9份,黄花蒿素15-18份,
杀蚜素粉末10-20份和黄芩素1-5份;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微生生物农药防病害效果不佳,
并不能完全做到无毒害和高强度杀害的作用。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
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
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具体地,治理玉米病害的微生物农药,包括蜡蚧轮枝菌10-12份,玉米粉15-20份,
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11-20份,高效氯氰菊酯6-9份,黄花蒿素15-18份,杀蚜素粉末10-20份
和黄芩素1-5份。
所述蜡蚧轮枝菌10份,玉米粉15份,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15份,高效氯氰菊酯8份,
黄花蒿素16份,杀蚜素粉末15份和黄芩素4份。
所述蜡蚧轮枝菌12份,玉米粉20份,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17份,高效氯氰菊酯6份,
黄花蒿素15份,杀蚜素粉末20份和黄芩素1份
还包括氧霉素、井冈霉素和农霉素。
至少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克服现有技术中微生生物农药防病害效果不佳,并
不能完全做到无毒害和高强度杀害的作用点,实现环保高效能的防病害的优点。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
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