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湿两用扫路车旋风除尘器.pdf

上传人:bo****18 文档编号:5314320 上传时间:2019-01-0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55.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004150.5

申请日:

2016.11.15

公开号:

CN106563580A

公开日:

2017.04.19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04C 5/24申请日:20161115|||公开

IPC分类号:

B04C5/24; B04C5/103

主分类号:

B04C5/24

申请人:

江苏悦达专用车有限公司

发明人:

季明烨; 王成平; 王成生

地址:

224007 江苏省盐城市盐城经济开发区希望大道9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湿两用扫路车旋风除尘器,含有左旋风筒、右旋风筒、集灰箱,左旋风筒和右旋风筒的内部分别设有左内筒体和右内筒体,左内筒体和右内筒体的周面上分别均布设有百叶窗式出风口,左出风管和右出风管分别设置左旋风筒和右旋风筒上,左出风管的出口位于左旋风筒的外侧、左出风管的进口位于左内筒体的内部,右出风管的出口位于右旋风筒的外侧、右出风管的进口位于右内筒体的内部,左进风管的出口位于左内筒体上、左进风管的进口位于左旋风筒的外侧,右进风管的出口位于右内筒体上、右进风管的进口位于右旋风筒的外侧,左进风管和右进风管上分别设有风门,左内筒体的内表面和右内筒体的内表面分别设有螺旋导向流板。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干湿两用扫路车旋风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含有左旋风筒、右旋风筒、集灰箱,左
旋风筒和右旋风筒对称卧置在集灰箱上,且左旋风筒和右旋风筒下部分位于集灰箱内,左
旋风筒和右旋风筒的下部分上分别设有一个开口,左旋风筒和右旋风筒的内部分别设有左
内筒体和右内筒体,左内筒体和右内筒体的周面上分别均布设有百叶窗式出风口,左出风
管和右出风管分别设置左旋风筒和右旋风筒上,左出风管的出口位于左旋风筒的外侧、左
出风管的进口位于左内筒体的内部,右出风管的出口位于右旋风筒的外侧、右出风管的进
口位于右内筒体的内部,左进风管的出口位于左内筒体上、左进风管的进口位于左旋风筒
的外侧,右进风管的出口位于右内筒体上、右进风管的进口位于右旋风筒的外侧,左进风管
和右进风管上分别设有风门,左内筒体的内表面和右内筒体的内表面分别设有螺旋导向流
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湿两用扫路车旋风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内筒体
和右内筒体的周面上分别均布设有的百叶窗式出风口为6-12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湿两用扫路车旋风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内筒体
和右内筒体的周面上分别均布设有的百叶窗式出风口为一边向外侧伸展、另一边向内侧伸
展的长槽孔结构,所述长槽孔在长度方向上与轴向的角度为10-30度。

说明书

干湿两用扫路车旋风除尘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湿两用扫路车,特别是一种干湿两用扫路车旋风除尘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种干湿两用扫路车,含有旋风除尘器,旋风除尘器设置在箱体内部的前
部,旋风除尘器含有集灰箱和旋风筒,集尘箱包括卸灰门,旋风筒位于集尘箱的上部,旋风
筒的上端口设有出风管,旋风筒的下端口为出灰口,旋风筒的侧面设有进风管,旋风筒的出
灰口与集尘箱相通连。由于上述旋风除尘器的进风量小、除尘效率低,因此难以满足上述扫
路车对灰尘量大的路面的清扫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干湿两用扫路车旋风除尘器,该旋风除尘器
的进风量大,除尘效率高,能够满足扫路车对灰尘量大的路面的清扫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干湿两用扫路车旋风除尘器,含有左旋风筒、右
旋风筒、集灰箱,左旋风筒和右旋风筒对称卧置在集灰箱上,且左旋风筒和右旋风筒下部分
位于集灰箱内,左旋风筒和右旋风筒的下部分上分别设有一个开口,左旋风筒和右旋风筒
的内部分别设有左内筒体和右内筒体,左内筒体和右内筒体的周面上分别均布设有百叶窗
式出风口,左出风管和右出风管分别设置左旋风筒和右旋风筒上,左出风管的出口位于左
旋风筒的外侧、左出风管的进口位于左内筒体的内部,右出风管的出口位于右旋风筒的外
侧、右出风管的进口位于右内筒体的内部,左进风管的出口位于左内筒体上、左进风管的进
口位于左旋风筒的外侧,右进风管的出口位于右内筒体上、右进风管的进口位于右旋风筒
的外侧,左进风管和右进风管上分别设有风门,左内筒体的内表面和右内筒体的内表面分
别设有螺旋导向流板。

所述左内筒体和右内筒体的周面上分别均布设有的百叶窗式出风口为6-12个。

所述左内筒体和右内筒体的周面上分别均布设有的百叶窗式出风口为一边向外
侧伸展、另一边向内侧伸展的长槽孔结构,所述长槽孔在长度方向上与轴向的角度为10-30
度。

在上述干湿两用扫路车旋风除尘器中,由于左进风管和右进风管与现有技术一个
进风管相比,进风量大增,左内筒体的内表面和右内筒体的内表面分别设有螺旋导向流板,
使旋风分离粉尘的效率大大提高,左内筒体和右内筒体的周面上分别均布设有的百叶窗式
出风口,便于分离的粉尘分别进入左外筒体和右外筒体内顺利落入到集灰箱内。从上可以
看出,上述干湿两用扫路车旋风除尘器进风量大,除尘效率高,能够满足扫路车对灰尘量大
的路面的清扫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干湿两用扫路车旋风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中,一种干湿两用扫路车旋风除尘器,含有左旋风筒4、右旋风筒13、集灰
箱17,左旋风筒4和右旋风筒13对称卧置在集灰箱17上,且左旋风筒4和右旋风筒13下部分
位于集灰箱17内。左旋风筒4和右旋风筒13的下部分上分别设有一个开口18。左旋风筒4和
右旋风筒13的内部分别设有左内筒体5和右内筒体12,左内筒体5和右内筒体12的周面上分
别均布设有百叶窗式出风口,即左内筒体5的周面上均布设有左百叶窗式出风口7,右内筒
体12的周面上均布设有右百叶窗式出风口10。左出风管8和右出风管9分别设置左旋风筒4
和右旋风筒13上,左出风管的出口1位于左旋风筒4的外侧、左出风管的进口19位于左内筒
体5的内部。右出风管的出口16位于右旋风筒13的外侧、右出风管的进口20位于右内筒体12
的内部。左进风管2的出口位于左内筒体5上、左进风管2的进口位于左旋风筒4的外侧。右进
风管15的出口位于右内筒体12上、右进风管15的进口位于右旋风筒13的外侧。左进风管2和
右进风管15上分别设有风门,即左进风管2设有左风门3,右进风管15上设有右14风门。左内
筒体5的内表面和右内筒体12的内表面分别设有螺旋导向流板,即左内筒体5的内表面设有
螺旋导向流板A6,右内筒体12的内表面分别设有螺旋导向流板B11,螺旋导向流板A6和螺旋
导向流板B11结构相同。

为了取得更好的除尘效率,所述左内筒体5和右内筒体12的周面上分别均布设有
的百叶窗式出风口为6-12个。

为了便于生产、降低成本,所述左内筒体5和右内筒体12的周面上分别均布设有的
百叶窗式出风口为一边向外侧伸展、另一边向内侧伸展的长槽孔结构,所述长槽孔在长度
方向上与轴向的角度为10-30度。

作业时,含尘气体从左进风管2和右进风管15分别进入左内筒体5和右内筒体12
内,左内筒体5和右内筒体12内的含尘气体分别在螺旋导向板A6和螺旋导向板B11的作用
下,分别在左内筒体5和右内筒体12内作螺旋运动,一方面含尘气体分别与螺旋导向板A6和
螺旋导向板B11碰撞,流速降低,有利于提高除尘效率,另一方面含尘气体分别在左内筒体5
和右内筒体12内作螺旋运动时,含尘气体分别从左内筒体5和右内筒体12的周面上设有的
百叶窗式出风口流出,碰撞到左旋风筒4和右旋风筒13的内表面,失去动能,灰尘分别沿左
旋风筒4和右旋风筒13的内表面下落到集灰箱17内。除尘后的气体分别从左出风管8和右出
风管9排出。

在上述干湿两用扫路车旋风除尘器中,由于左进风管2和右进风管15与现有技术
一个进风管相比,进风量大增,左内筒体5的内表面和右内筒体12的内表面分别设有螺旋导
向流板,使旋风分离粉尘的效率大大提高,左内筒体5和右内筒体12的周面上分别均布设有
的百叶窗式出风口,便于分离的粉尘分别进入左外筒体5和右外筒体9内顺利落入到集灰箱
17内。从上可以看出,上述干湿两用扫路车旋风除尘器进风量大,除尘效率高,能够满足扫
路车对灰尘量大的路面的清扫要求。

干湿两用扫路车旋风除尘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干湿两用扫路车旋风除尘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干湿两用扫路车旋风除尘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干湿两用扫路车旋风除尘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干湿两用扫路车旋风除尘器.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湿两用扫路车旋风除尘器,含有左旋风筒、右旋风筒、集灰箱,左旋风筒和右旋风筒的内部分别设有左内筒体和右内筒体,左内筒体和右内筒体的周面上分别均布设有百叶窗式出风口,左出风管和右出风管分别设置左旋风筒和右旋风筒上,左出风管的出口位于左旋风筒的外侧、左出风管的进口位于左内筒体的内部,右出风管的出口位于右旋风筒的外侧、右出风管的进口位于右内筒体的内部,左进风管的出口位于左内筒体上、左进风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用于实现物理或化学工艺过程的离心装置或离心机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