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痈的中草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痈的中草药.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27383A43申请公布日20120125CN102327383ACN102327383A21申请号201110275858522申请日20110919A61K36/808200601A61P17/02200601A61K35/3620060171申请人重庆市南川区瑞丰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地址408400重庆市东胜街道办事处大铺子居委4组72发明人不公告发明人54发明名称治疗痈的中草药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治疗痈的中草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比例组合生黄芪2525份;当归2525份;银花2535份;连翘2535份;川芎2535份;皂刺2535份;炒川甲1525份;蒲公。
2、英1025份;桔梗2535份;人参2535份;防风2535份;玄参2535份;加水2000ML,烧开后,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过滤下收取上清液,熬煮3次,将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匀后装瓶,高温灭菌,待用。以生黄芪为君;以当归、银花为臣;以连翘、川芎为佐;以防风、玄参为使。本发明的治疗痈的中草药组合物效果好,安全,无副作用,服用方便,治疗成本低,具有标本兼治的功效。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CN102327388A1/1页21一种治疗痈的中草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物制成生黄芪2525份;当归2525份;银花2535份;连翘。
3、2535份;川芎2535份;皂刺2535份;炒川甲1525份;蒲公英1025份;桔梗2535份;人参2535份;防风2535份;玄参2535份;加水2000ML,烧开后,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过滤下收取上清液,如此熬煮3次,将3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匀后装瓶,高温灭菌,待用。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治疗痈的中草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物制成生黄芪30份;当归30份;银花30份;连翘30份;川芎30份;皂刺30份;炒川甲20份;蒲公英20份;桔梗30份;人参30份;防风30份;玄参30份;加水2000ML,烧开后,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过滤下收取上清液,如此熬煮3次,将3次熬取的。
4、上清液混合均匀后装瓶,高温灭菌,待用。权利要求书CN102327383ACN102327388A1/3页3治疗痈的中草药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来源于植物的配制品,更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痈的中草药。背景技术0002痈在临床中是常见的一种,发生于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其特征是除少数初起皮色不红之外,多现局部红肿热痈,其结块范围多在610CM,发病迅速,易肿、易脓、易溃、易敛,一般不会伤骨,也不会造成陷证。由于发病部位不同而有许多名称颈部为颈痈;脐部为脐痈;臂部为臂痈,委中穴叫委中毒;在手臂叫手发痈。现代医学所称的痈常见体表浅部脓肿、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蜂窝组织炎。0003该病多为外感六淫之邪或。
5、过食膏厚味,内部湿热火毒,或因皮肤创伤,邪毒乘虚而入,以致经络不通、气血壅遏,导致肿块形成。由因热度蕴结故患部通红、赤灼热,热毒教盛,腐血烂肉则形成脓肿。中医辨证治疗中,多以分期治疗。本发明中的中草药为组合出对中期(或脓期)具有显著效果。为此,在挖掘开发提升验方,为治疗痈提供了在临床中经过实践证明效果好的治疗痈症的中草药组合物。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治疗痈的中草药。000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痈的中草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物制成生黄芪2525份;当归2525份;银花2535份;连翘2535份;川芎2535份;皂刺2535份;炒川甲1525份;蒲公英1025份;桔梗。
6、2535份;人参2535份;防风2535份;玄参2535份;加水2000ML,烧开后,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过滤下收取上清液,如此熬煮3次,将3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匀后装瓶,高温灭菌,待用。0006优选的,所述的治疗痈的中草药的最佳配方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物制成生黄芪30份;当归30份;银花30份;连翘30份;川芎30份;皂刺30份;炒川甲20份;蒲公英20份;桔梗30份;人参30份;防风30份;玄参30份;加水2000份,烧开后,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过滤下收取上清液,如此熬煮3次,将3次熬取的上清液混合均匀后装瓶,高温灭菌,待用。0007本发明的配伍思想以生黄芪为君;以当归、银花为臣;。
7、以连翘、川芎为佐;以防风、玄参为使。0008配方中各原料的作用生黄芪30份;当归30份;银花30份;连翘30份;川芎30份;皂刺30份;炒川甲20份;蒲公英20份;桔梗30份;人参30份;防风30份;玄参30份。0009生黄芪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膜荚黄芪的根。性味与归经味甘,气微温。归肺、脾、肝、肾经。功能与主治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说明书CN102327383ACN102327388A2/3页4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炙黄芪益气补中,生用固表托疮。0010当归为伞形科植。
8、物当归的根。性味与归经味甘、辛,性温。功能与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用于血虚,面色萎黄,眩晕心悸;血虚,或兼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性腹痛、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痛证;肠燥便秘;久咳气喘。0011银花为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绿缠绕木质藤本植物;性味与归经寒,甘、微苦。归心、肺经;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疏风通络。用于温病发热,疮痈肿毒,热毒血痢,风湿热痹。0012连翘为木犀科连翘属植物连翘的干燥果实;性味与归经味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痈疽,瘰疬,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0013川芎为伞。
9、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功能与主治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安抚神经、正头风头痛、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0014皂刺为豆科植物皂荚的棘;性味与归经温,辛。归肝、肺经;功能与主治消毒透脓,搜风,杀虫。用于痈疽肿毒、瘰疬、疮疹顽癣、产后缺乳、胎衣不下、疠风。0015炒川甲为鳞甲目,鳞鲤科地栖性哺乳动物的鳞片入药。性味与归经咸,微寒。归肝、胃经;功能与主治活血散结,通经下乳,消肿排脓,搜风通络,消痈溃坚。用于血瘀经闭、症瘕、风湿痹痛、乳汁不下、痈肿、瘰疬。0016蒲公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入药;性味与归经甘、苦,寒。归肝、胃经;功能与主治。
10、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用于热毒证,尤善清肝热,治疗肝热目赤肿痛,以及多种感染、化脓性疾病,治疗热毒壅结于肌肉所致的痈肿疮毒,高热不退。对乳痈有良效,能解毒散结通乳。0017桔梗为多年生草本双子叶植物桔梗科桔梗的根;性味与归经苦、辛,微温。入肺经;功能与主治宣肺、祛痰、利咽、排脓。用于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小便癃闭。0018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性味与归经性平、味甘、微苦,微温。归脾、肺经。功能与主治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主要用于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
11、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0019防风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防风的根。性味与归经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功能与主治外感表证,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用于治外感风寒,头痛,目眩,项强、风寒湿痹,骨节酸痛,四肢挛急,破伤风。0020玄参为双子叶植物玄参科玄参的干燥根;性味与归经甘、苦、咸。微寒。归肺,胃,肾经;功能与主治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用于温邪入营、内陷心包、温毒发斑、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毒。002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治疗痈的中草药具有制作使用方便安全、无副作用、清热活血托毒透脓,治疗痈具有显著效。
12、果。在长期的临床中,治疗多数患者都有满意的效果。说明书CN102327383ACN102327388A3/3页5具体实施方式0022下面通过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23实施例1一种治疗痈的中草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物制成生黄芪25G;当归20G;银花25G;连翘20G;川芎25G;皂刺25G;炒川甲15G;蒲公英15G;桔梗25G;人参25G;防风25G;玄参20G;加水2000ML,煎煮2次,过滤回收取汁,装瓶后高温灭菌备用。该中药服用时,取药液250300ML,放入容器中,微热后服用,每日3次。0024实施例2一种治疗痈的中草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物制成生黄芪30G;当归30G;银。
13、花30G;连翘30G;川芎30G;皂刺30G;炒川甲20G;蒲公英20G;桔梗30G;人参30G;防风30G;玄参30G;加水2000ML,烧开后,文火熬煮2030分钟,过滤后,收取上清液,熬煮3次,装瓶后高温灭菌备用。该中药服用时,取药液250300ML,放入容器中,微热后服用,每日3次。0025实施例3一种治疗痈的中草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物制成生黄芪35G;当归30G;银花35G;连翘35G;川芎35G;皂刺35G;炒川甲25G;蒲公英25G;桔梗35G;人参35G;防风35G;玄参35G;加水2000ML,烧开后,文火熬煮2030分钟,过滤后,收取上清液,熬煮3次,装瓶后高温灭菌备用。该中药服用时,取药液250300ML,放入容器中,微热后服用,每日3次。说明书CN10232738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