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调试的永磁外转子制动式曳引机.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52527 上传时间:2018-01-20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3.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08318.6

申请日:

2014.07.01

公开号:

CN104118786A

公开日:

2014.10.2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6B 11/04申请日:20140701|||公开

IPC分类号:

B66B11/04

主分类号:

B66B11/04

申请人:

常熟市佳能电梯配件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丽佳; 陈惠良

地址:

215554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尚湖镇冶塘工业园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代理人:

朱伟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便于调试的永磁外转子制动式曳引机,属于电梯曳引驱动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箱体,其上设失电制动器配合腔;内转子,支承在箱体上;定子,设在内转子的中部;外转子,与内转子固定,在外转子腔的腔壁上固定磁钢;左、右曳引滚筒与内转子的左、右端固定;一对失电制动器,特点:在外转子朝向左箱壁的一端的外壁上设调整齿圈槽,在调整齿圈槽内设调整齿圈,在左箱壁上设手动调节工具让位孔,手动调节工具包括齿轮轴、手动盘和小齿轮,手动盘固定在齿轮轴的左端,小齿轮固定在齿轮轴的右端,且与调整齿圈相配合。优点:具有调试速度快并缩短调试时间的长处;保障安全,省力而减轻作业强度;节约人力资源。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便于调试的永磁外转子制动式曳引机,包括构成有箱体腔(11)的一箱体(1),在该箱体(1)的前箱壁以及后箱壁上并且在彼此对应的位置各开设有一失电制动器配合腔(12),该失电制动器配合腔(12)与箱体腔(11)相通;一内转子(2),该内转子(2)以水平状态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箱体(1)上,并且该内转子(2)的长度方向的中部位于所述箱体腔(11)内,而内转子(2)的左端伸展到箱体(1)的左箱壁外,右端伸展到箱体(1)的右箱壁外;一定子(3),该定子(3)设置在内转子(2)的中部并且在所述箱体腔(11)内与箱体(1)的左箱壁固定,其中,所述内转子(2)通过一对内转子支承轴承(21)与定子(3)之间形成转动配合关系;一外转子(4),该外转子(4)位于箱体腔(11)内,并且与所述内转子(2)固定,所述定子(3)对应于外转子(4)的外转子腔(41)内,并且在外转子腔(41)的腔壁上围绕腔壁的圆周方向固定有用于与定子(3)构成磁回路的磁钢(411);一左曳引滚筒(5)和一右曳引滚筒(6),左曳引滚筒(5)在对应于所述箱体(1)的左箱壁背对箱体腔(11)的一侧的位置与所述内转子(2)的左端固定,而右曳引滚筒(6)在对应于所述箱体(1)的右箱壁背对箱体腔(11)的一侧的位置与所述内转子(2)的右端固定;一对失电制动器(7),该一对失电制动器(7)中的其中一个失电制动器在对应于开设在所述箱体(1)的前箱壁上的失电制动器配合腔(12)的位置与箱体(1)固定并且与所述外转子(4)相配合,而一对失电制动器(7)中的另一个失电制动器在对应于开设在所述箱体(1)的后箱壁上的失电制动器配合腔(12)的位置与箱体(1)固定并且同样与外转子(4)相配合,在所述的一对内转子支承轴承(21)中,位于右侧的一个内转子支承轴承与所述外转子(4)相配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转子(4)朝向所述箱体(1)的左箱壁的一端的外壁上并且围绕外转子(4)的圆周方向开设有一调整齿圈槽(44),在该调整齿圈槽(44)内设置有一调整齿圈(441),而在所述箱体(1)的左箱壁上开设有一用于供手动调节工具(8)探入并驱使所述调整齿圈(441)运动的手动调节工具让位孔(19b),所述的手动调节工具(8)包括齿轮轴(81)、手动盘(82)和小齿轮(83),手动盘(82)固定在齿轮轴(81)的左端,小齿轮(83)固定在齿轮轴(81)的右端,并且与所述调整齿圈(441)相配合,当要对调整齿圈(441)调整时,所述齿轮轴(81)的右端途经所述手动调节工具让位孔(19b)并且通过对手动盘(82)的转动而使小齿轮(83)带动调整齿圈(441),当对调整齿圈(441)调整完毕后,所述齿轮轴(81)连同小齿轮(83)退出手动调节工具让位孔(19b)。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调试的永磁外转子制动式曳引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体(1)上并且位于箱体(1)的左箱壁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定子固定腔(13),所述定子(3)在对应于该定子固定腔(13)的位置固定在所述箱体腔(11)内;在箱体(1)的右侧固定有一用于对箱体腔(11)的右端端口蔽护的箱体端盖(14),在该箱体端盖(14)的中央位置设置有一端盖轴承(141),所述内转子(2)的右端转动地支承在该端盖轴承(141)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调试的永磁外转子制动式曳引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转子(2)的左端构成有一圆锥台形状的左曳引滚筒座(22),并且在该左曳引滚筒座(22)上构成有凸起于左曳引滚筒座(22)的表面的左曳引滚筒定位键(221),在所述的左曳引滚筒(5)朝向内转子(2)的一端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左曳引滚筒轴套(51),在该左曳引滚筒轴套(51)的左曳引滚筒轴套孔(511)的内壁上开设有一左曳引滚筒轴套孔键槽(5111),左曳引滚筒轴套孔(511)与左曳引滚筒座(22)相配合,而左曳引滚筒轴套孔键槽(5111)与左曳引滚筒定位键(221)相配合;在内转子(2)右端构成有一圆锥台形状的外转子固定座(23)和一同样呈圆锥台形状的右曳引滚筒座(24),外转子固定座(23)位于内转子(2)与右曳引滚筒座(24)之间,在外转子固定座(23)上构成有一凸起于外转子固定座(23)的表面的外转子定位键(231),而在右曳引滚筒座(24)上构成有凸起于右曳引滚筒座(24)的表面的右曳引滚筒定位键(241),在所述外转子(4)的右端的端壁(42)上并且位于端壁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外转子轴套(421),在该外转子轴套(421)的外转子轴套孔(4211)的内壁上开设有外转子轴套孔键槽(42111),外转子轴套孔(4211)与外转子固定座(23)相配合,而外转子轴套孔键槽(42111)与外转子定位键(231)相配合,在所述右曳引滚筒(6)朝向内转子(2)的一端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右曳引滚筒轴套(61),在该右曳引滚筒轴套(61)的右曳引滚筒轴套孔(611)的内壁上开设有一右曳引滚筒轴套孔键槽(6111),右曳引滚筒轴套孔(611)与右曳引滚筒座(24)相配合,而右曳引滚筒轴套孔键槽(6111)与右曳引滚筒定位键(241)相配合,在所述的一对内转子支承轴承(21)中,位于右侧的一个内转子支承轴承固定在所述外转子轴套(421)外壁上。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调试的永磁外转子制动式曳引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转子(2)上并且在位于所述左曳引滚筒座(22)的左端的位置构成有锁定螺母配合螺纹(25),在该锁定螺母配合螺纹(25)上以螺纹配合方式配设有一用于对所述左曳引滚筒轴套(51)限定的锁定螺母(251),该锁定螺母(251)与左曳引滚筒轴套(51)的左端端面接触;在所述外转子固定座(23)的右端端面上开设有限位盘固定孔(232),在该限位盘固定孔(232)上固定有一用于对所述右曳引滚筒轴套(61)限定的限位盘(2321),该限位盘(2321)与右曳引滚筒轴套(61)的右端端面接触。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调试的永磁外转子制动式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3)包括铁芯(31)、电枢绕组(32)和铁芯固定座(33),铁芯固定座(33)与所述的一对内转子支承轴承(21)相配合,在该铁芯固定座(33)的左端的外壁上并且围绕铁芯固定座(33)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一凸起于铁芯固定座(33)的外壁表面的铁芯固定座台阶(331),在该铁芯固定座台阶(331)上并且围绕铁芯固定座台阶(331)的圆周方向以间隔状态开设有铁芯固定座螺孔(3311),铁芯固定座(33)的左端端部探入到所述定子固定腔(13)内,在所述箱体(1)的左箱壁上并且围绕定子固定腔(13)的圆周方向以间隔状态开设有固定螺钉孔(15),固定螺钉孔(15)的位置与铁芯固定座螺孔(3311)相对应,在固定螺钉孔(15)上配设有固定螺钉(151),该固定螺钉(151)与铁芯固定座螺孔(331)固定,在铁芯固定座(33)的右端的外壁上固定有一铁芯挡圈(332),铁芯(31)固定在铁芯固定座(33)上并且位于铁芯固定座台阶(331)与铁芯挡圈(332)之间,电枢绕组(32)嵌置在铁芯(31)的电枢绕组嵌槽(311)内。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于调试的永磁外转子制动式曳引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箱体(1)上并且位于箱体(1)的左箱壁背对所述箱体腔(11)的一侧设置有一旋转编码器支架(16),在该旋转编码器支架(16)上固定有一旋转编码器安装座(161),而在该旋转编码器安装座(161)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内转子(2)的左端端面的位置安装有一旋转编码器(1611),该旋转编码器(1611)与内转子(2)的左端端面相接触。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调试的永磁外转子制动式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失电制动器配合腔(12)在所述箱体(1)的前箱壁和后箱壁上的位置与所述外转子(4)的长度方向的居中位置相对应,并且与外转子(4)的外壁相配合。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调试的永磁外转子制动式曳引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转子(4)朝向所述箱体(1)的左箱壁的一端的端面上并且围绕该端面的圆周方向固定有一用于对所述磁钢(411)左端端面阻挡的磁钢阻挡环(43),所述调整齿圈(441)的表面探出该磁钢阻挡环(43)的表面。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调试的永磁外转子制动式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失电制动器(7)各包括电磁阀阀座(71)、电磁阀阀板(72)、一个或以上的电磁线圈(73)、制动摩擦片固定座(74)、制动摩擦片(75)、弹簧(76)和手动分离机构(77),在电磁阀阀座(71)朝向电磁阀阀板(72)的一侧开设有与电磁线圈(73)的数量相等的电磁线圈嵌槽(711)以及开设有与弹簧(76)的数量相等的弹簧支承孔(712),并且在电磁阀阀座(71)上还开设有导杆螺套固定螺孔(713),在电磁阀阀板(72)上并且在对应于导杆螺套固定螺孔(713)的位置设置有导套(721),在导套(721)上滑动地配设有导杆螺套(7211),该导杆螺套(7211)与导杆螺套固定螺孔(713)螺纹连接,并且该导杆螺套(7211)的轴向中央构成有一自导杆螺套(7211)的一端贯通至另一端的阀座固定螺杆让位孔(72111),所述电磁阀阀座(71)通过阀座固定螺杆(714)穿过阀座固定螺杆让位孔(72111)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失电制动器配合腔(12)的位置与所述箱体(1)背对所述箱体腔(11)的一侧固定,电磁线圈(73)嵌置在所述电磁线圈嵌槽(711)内,制动摩擦片固定座(74)与电磁阀阀板(72)朝向失电制动器配合腔(12)的一侧固定并且探入到失电控制器配合腔(12)内,制动摩擦片(75)与制动摩擦固定座(74)朝向所述箱体腔(11)的一侧固定,并且与所述外转子(4)的外表面相配合,弹簧(76)的数量有间隔分布的一组,该弹簧(76)朝向电磁阀阀座(71)的一端容纳于所述弹簧支承孔(712)内,而弹簧(76)朝向电磁阀阀板(72)的一端探出弹簧支在孔(712)并且支承在电磁阀阀板(72)朝向电磁阀阀座(71)的一侧,手动分离机构(77)配设在电磁阀阀座(71)背对电磁阀阀板(72)的一侧并且与所述制动摩擦片固定座(74)连接。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调试的永磁外转子制动式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支承孔(712)为盲孔;所述制动摩擦片(75)朝向所述箱体腔(11)的一侧构成有一弧形腔(751),该弧形腔(751)与所述外转子(4)的外表面相配合;在所述电磁阀阀座(71)的中央位置开设有自电磁阀阀座(71)的厚度方向的一侧贯通至另一侧的一拉杆通孔(715),而在所述电磁阀阀板(72)的中央位置开设有自电磁阀阀板(72)的厚度方向的一侧贯通至另一侧的一拉杆孔(722),该拉杆孔(722)与拉杆通孔(715)相对应,在所述制动摩擦片固定座(74)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拉杆固定螺孔(741),该拉杆固定螺孔(741)与拉杆孔(722)相对应,所述的手动分离机构(77)依次经拉杆通孔(715)以及拉杆孔(722)后与拉杆固定螺孔(741)连接,其中,在电磁阀阀座(71)背对电磁阀阀板(72)的一侧并且围绕拉杆通孔(715)的孔口的四周以间隔状态设置有滚珠腔(716);所述的手动分离机构(77)包括滚珠盘(771)、手动分离手柄(772)、拉杆(773)和滚珠(774),在滚珠盘(771)上并且朝向所述电磁阀阀座(71)的一侧的表面开设有滚珠槽(7711),该滚珠槽(7711)的数量与所述滚珠腔(716)的数量相等,并且围绕滚珠盘(771)的圆周方向间隔分布,手动分离手柄(772)与滚珠盘(771)连接,拉杆(773)通过拉杆套(7731)插置在滚珠盘(771)的中央位置,并且该拉杆(773)在依次穿过所述拉杆通孔(715)以及拉杆孔(722)后与所述拉杆固定螺孔(741)螺纹连接,滚珠(774)的数量与滚珠槽(7711)的数量相等,并且同时与所述滚珠腔(716)以及滚珠槽(7711)相配合;所述的滚珠槽(7711)的深度自滚珠槽(771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变浅,并且形状呈圆弧形

说明书

便于调试的永磁外转子制动式曳引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梯曳引驱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调试的永磁外转子制动式曳引机。
背景技术
应用于建筑物的电梯曳引机主要有两种:一为三相异步曳引机(也称三相交流异步曳引机);二为无齿轮永磁同步曳引机。前者即三相交流异步曳引机由于异步电机及减速箱效率低,曳引机相对能耗较大,而且异步电机高电磁噪音给人带来不适,同时由于减速箱润滑油时常出现渗漏,对环境产生影响,因而遭到业界的冷遇而不能主导市场。后者即无齿轮永磁同步曳引机可弥补前者的欠缺,因而较受业界的青睐而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见诸关于永磁同步曳引机的技术信息,如CN101259914A(一种外转子式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CN101234724A(具有两端支撑的外转子式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CN201574016U(一种带支撑的永磁同步曳引机)、CN102838014A(卷筒式强制驱动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CN1141775C(直接驱动钕铁硼永磁外转子同步曳引机)和CN101973479B(超高速大载重量外转子永磁同步曳引机),等等。
并非限于上面例举的专利申请和专利方案存在不便于调试的通弊,因为在曳引机安装初始以及在维修后需要对其进行调整的过程是:转动外转子,使外转子带动内转子,进而由内转子带动曳引滚筒,使连接在曳引滚筒与轿厢之间的牵引绳(牵引绳绕复在曳引滚筒上)恰到好处地确保轿厢在建筑物楼层的最高位与最低位之间运行,即保障轿厢在有效行程范围内升降。而已有技术中通常以手工直接拨动外转子的方式使外转子转动,这种调整方式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其一,由于外转子位于箱体的箱体腔内,并且箱体腔的空间十分有限,因而调试者的手难以对外转子有效施力,影响调试速度;其二,由于在调试时,调试者直接用手与外转子接触,因而不仅存在损及调试者的肢体如手指之虞,而且调试操作强度大;其三,由于一人难以实现调试,因而通常由多人协同操作,从而不仅造成人力浪费,而且调试效果难以保障。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加以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在调试的过程中对外转子方便施力并使外转子依需转动而藉以提高调试速度并节约调试时间、有利于避免调试者的手直接与外转子接触而藉以保障安全并且减轻调试操作强度和有益于单人并且省力地拨动外转子而藉以节约人力资源的便于调试的永磁外转子制动式曳引机。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便于调试的永磁外转子制动式曳引机,包括构成有箱体腔的一箱体,在该箱体的前箱壁以及后箱壁上并且在彼此对应的位置各开设有一失电制动器配合腔,该失电制动器配合腔与箱体腔相通;一内转子,该内转子以水平状态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箱体上,并且该内转子的长度方向的中部位于所述箱体腔内,而内转子的左端伸展到箱体的左箱壁外,右端伸展到箱体的右箱壁外;一定子,该定子设置在内转子的中部并且在所述箱体腔内与箱体的左箱壁固定,其中,所述内转子通过一对内转子支承轴承与定子之间形成转动配合关系;一外转子,该外转子位于箱体腔内,并且与所述内转子固定,所述定子对应于外转子的外转子腔内,并且在外转子腔的腔壁上围绕腔壁的圆周方向固定有用于与定子构成磁回路的磁钢;一左曳引滚筒和一右曳引滚筒,左曳引滚筒在对应于所述箱体的左箱壁背对箱体腔的一侧的位置与所述内转子的左端固定,而右曳引滚筒在对应于所述箱体的右箱壁背对箱体腔的一侧的位置与所述内转子的右端固定;一对失电制动器,该一对失电制动器中的其中一个失电制动器在对应于开设在所述箱体的前箱壁上的失电制动器配合腔的位置与箱体固定并且与所述外转子相配合,而一对失电制动器中的另一个失电制动器在对应于开设在所述箱体的后箱壁上的失电制动器配合腔的位置与箱体固定并且同样与外转子相配合,在所述的一对内转子支承轴承中,位于右侧的一个内转子支承轴承与所述外转子相配合,特征在于:在所述外转子朝向所述箱体的左箱壁的一端的外壁上并且围绕外转子的圆周方向开设有一调整齿圈槽,在该调整齿圈槽内设置有一调整齿圈,而在所述箱体的左箱壁上开设有一用于供手动调节工具探入并驱使所述调整齿圈运动的手动调节工具让位孔,所述的手动调节工具包括齿轮轴、手动盘和小齿轮,手动盘固定在齿轮轴的左端,小齿轮固定在齿轮轴的右端,并且与所述调整齿圈相配合,当要对调整齿圈调整时,所述齿轮轴的右端途经所述手动调节工具让位孔并且通过对手动盘的转动而使小齿轮带动调整齿圈,当对调整齿圈调整完毕后,所述齿轮轴连同小齿轮退出手动调节工具让位孔。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箱体上并且位于箱体的左箱壁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定子固定腔,所述定子在对应于该定子固定腔的位置固定在所述箱体腔内;在箱体的右侧固定有一用于对箱体腔的右端端口蔽护的箱体端盖,在该箱体端盖的中央位置设置有一端盖轴承,所述内转子的右端转动地支承在该端盖轴承上。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内转子的左端构成有一圆锥台形状的左曳引滚筒座,并且在该左曳引滚筒座上构成有凸起于左曳引滚筒座的表面的左曳引滚筒定位键,在所述的左曳引滚筒朝向内转子的一端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左曳引滚筒轴套,在该左曳引滚筒轴套的左曳引滚筒轴套孔的内壁上开设有一左曳引滚筒轴套孔键槽,左曳引滚筒轴套孔与左曳引滚筒座相配合,而左曳引滚筒轴套孔键槽与左曳引滚筒定位键相配合;在内转子右端构成有一圆锥台形状的外转子固定座和一同样呈圆锥台形状的右曳引滚筒座,外转子固定座位于内转子与右曳引滚筒座之间,在外转子固定座上构成有一凸起于外转子固定座的表面的外转子定位键,而在右曳引滚筒座上构成有凸起于右曳引滚筒座的表面的右曳引滚筒定位键,在所述外转子的右端的端壁上并且位于端壁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外转子轴套,在该外转子轴套的外转子轴套孔的内壁上开设有外转子轴套孔键槽,外转子轴套孔与外转子固定座相配合,而外转子轴套孔键槽与外转子定位键相配合,在所述右曳引滚筒朝向内转子的一端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右曳引滚筒轴套,在该右曳引滚筒轴套的右曳引滚筒轴套孔的内壁上开设有一右曳引滚筒轴套孔键槽,右曳引滚筒轴套孔与右曳引滚筒座相配合,而右曳引滚筒轴套孔键槽与右曳引滚筒定位键相配合,在所述的一对内转子支承轴承中,位于右侧的一个内转子支承轴承固定在所述外转子轴套外壁上。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内转子上并且在位于所述左曳引滚筒座的左端的位置构成有锁定螺母配合螺纹,在该锁定螺母配合螺纹上以螺纹配合方式配设有一用于对所述左曳引滚筒轴套限定的锁定螺母,该锁定螺母与左曳引滚筒轴套的左端端面接触;在所述外转子固定座的右端端面上开设有限位盘固定孔,在该限位盘固定孔上固定有一用于对所述右曳引滚筒轴套限定的限位盘,该限位盘与右曳引滚筒轴套的右端端面接触。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定子包括铁芯、电枢绕组和铁芯固定座,铁芯固定座与所述的一对内转子支承轴承相配合,在该铁芯固定座的左端的外壁上并且围绕铁芯固定座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一凸起于铁芯固定座的外壁表面的铁芯固定座台阶,在该铁芯固定座台阶上并且围绕铁芯固定座台阶的圆周方向以间隔状态开设有铁芯固定座螺孔,铁芯固定座的左端端部探入到所述定子固定腔内,在所述箱体的左箱壁上并且围绕定子固定腔的圆周方向以间隔状态开设有固定螺钉孔,固定螺钉孔的位置与铁芯固定座螺孔相对应,在固定螺钉孔上配设有固定螺钉,该固定螺钉与铁芯固定座螺孔固定,在铁芯固定座的右端的外壁上固定有一铁芯挡圈,铁芯固定在铁芯固定座上并且位于铁芯固定座台阶与铁芯挡圈之间,电枢绕组嵌置在铁芯的电枢绕组嵌槽内。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箱体上并且位于箱体的左箱壁背对所述箱体腔的一侧设置有一旋转编码器支架,在该旋转编码器支架上固定有一旋转编码器安装座,而在该旋转编码器安装座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内转子的左端端面的位置安装有一旋转编码器,该旋转编码器与内转子的左端端面相接触。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失电制动器配合腔在所述箱体的前箱壁和后箱壁上的位置与所述外转子的长度方向的居中位置相对应,并且与外转子的外壁相配合。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外转子朝向所述箱体的左箱壁的一端的端面上并且围绕该端面的圆周方向固定有一用于对所述磁钢左端端面阻挡的磁钢阻挡环,所述调整齿圈的表面探出该磁钢阻挡环的表面。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对失电制动器各包括电磁阀阀座、电磁阀阀板、一个或以上的电磁线圈、制动摩擦片固定座、制动摩擦片、弹簧和手动分离机构,在电磁阀阀座朝向电磁阀阀板的一侧开设有与电磁线圈的数量相等的电磁线圈嵌槽以及开设有与弹簧的数量相等的弹簧支承孔,并且在电磁阀阀座上还开设有导杆螺套固定螺孔,在电磁阀阀板上并且在对应于导杆螺套固定螺孔的位置设置有导套,在导套上滑动地配设有导杆螺套,该导杆螺套与导杆螺套固定螺孔螺纹连接,并且该导杆螺套的轴向中央构成有一自导杆螺套的一端贯通至另一端的阀座固定螺杆让位孔,所述电磁阀阀座通过阀座固定螺杆穿过阀座固定螺杆让位孔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失电制动器配合腔的位置与所述箱体背对所述箱体腔的一侧固定,电磁线圈嵌置在所述电磁线圈嵌槽内,制动摩擦片固定座与电磁阀阀板朝向失电制动器配合腔的一侧固定并且探入到失电控制器配合腔内,制动摩擦片与制动摩擦固定座朝向所述箱体腔的一侧固定,并且与所述外转子的外表面相配合,弹簧的数量有间隔分布的一组,该弹簧朝向电磁阀阀座的一端容纳于所述弹簧支承孔内,而弹簧朝向电磁阀阀板的一端探出弹簧支在孔并且支承在电磁阀阀板朝向电磁阀阀座的一侧,手动分离机构配设在电磁阀阀座背对电磁阀阀板的一侧并且与所述制动摩擦片固定座连接。
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弹簧支承孔为盲孔;所述制动摩擦片朝向所述箱体腔的一侧构成有一弧形腔,该弧形腔与所述外转子的外表面相配合;在所述电磁阀阀座的中央位置开设有自电磁阀阀座的厚度方向的一侧贯通至另一侧的一拉杆通孔,而在所述电磁阀阀板的中央位置开设有自电磁阀阀板的厚度方向的一侧贯通至另一侧的一拉杆孔,该拉杆孔与拉杆通孔相对应,在所述制动摩擦片固定座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拉杆固定螺孔,该拉杆固定螺孔与拉杆孔相对应,所述的手动分离机构依次经拉杆通孔以及拉杆孔后与拉杆固定螺孔连接,其中,在电磁阀阀座背对电磁阀阀板的一侧并且围绕拉杆通孔的孔口的四周以间隔状态设置有滚珠腔;所述的手动分离机构包括滚珠盘、手动分离手柄、拉杆和滚珠,在滚珠盘上并且朝向所述电磁阀阀座的一侧的表面开设有滚珠槽,该滚珠槽的数量与所述滚珠腔的数量相等,并且围绕滚珠盘的圆周方向间隔分布,手动分离手柄与滚珠盘连接,拉杆通过拉杆套插置在滚珠盘的中央位置,并且该拉杆在依次穿过所述拉杆通孔以及拉杆孔后与所述拉杆固定螺孔螺纹连接,滚珠的数量与滚珠槽的数量相等,并且同时与所述滚珠腔以及滚珠槽相配合;所述的滚珠槽的深度自滚珠槽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变浅,并且形状呈圆弧形。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之一,由于在外转子朝向箱体的左箱壁的一端的外壁上设置了调整齿圈,并且在左箱壁上开设了手动调节工具让位孔,因而当要对外转子调试时,只要将手动调节工具从手动调节工具让位孔中探入并且将其与调整齿圈配合,操作者只要对手动调节工具操作便可带动调整齿圈,由调整齿圈带动外转子,具有调试速度快并缩短调试时间的长处;之二,由于在对外转子调试时操作者的手不与外转子直接接触,因而既可保障安全,又能体现调试省力而减轻操作者的调试作业强度;之三,由于一人便可进行调试,因而可节约人力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1的轴向剖视图。
图3为图1的径向剖视图。
图4为图1至图3所示的一对失电制动器的实施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者称方位性)的概念均是针对正在被描述的图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目的在于方便公众理解,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见图1和图2,给出了形状呈长方体(也可以是正方体)并且构成有箱体腔11的一箱体1,在该箱体1的前箱壁以及后箱壁(前箱壁、后箱壁是以图1所示位置状态为例的)上并且在彼此对应的位置各开设有一失电制动器配合腔12,该失电制动器配合腔12与箱体腔11相通。由图1所示,失电制动器配合腔12的形状为长方形,在箱体1的前、后箱壁的下部构成有一箱体固定腔17,在该箱体固定腔17的底部开设有箱体固定螺钉孔171,当本发明处于使用环境即处于使用状态时,则用箱体固定螺钉(图中未示出)在对应于箱体固定螺钉孔171的位置将箱体1固定在对应于电梯井道的上部的骨架如安装梁上。
申请人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将前述箱体1的顶部的四个直角部位改成圆弧状,那么应当视为等效性替代而依然属于本发明公开的技术内容范畴。
给出了一内转子2,该内转子2以水平卧置状态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箱体1上,并且该内转子2的长度方向的中部位于所述箱体腔11内,而内转子2的左端伸展到箱体1的左箱壁外,右端伸展到箱体1的右箱壁外。给出了一定子3,该定子3设置在内转子2的中部并且在箱体腔11内与箱体1的左箱壁固定,其中,前述的内转子2通过一对内转子支承轴承21与定子3之间形成转动配合关系,这里所称的转动配合关系是指:内转子2是转动的,而定子3是静态的,即不转动的。给出了一外转子4,该外转子4位于箱体腔11内,并且与内转子2固定,前述定子3对应于外转子4的外转子腔41内,并且在外转子腔41的腔壁上围绕腔壁的圆周方向采用磁钢固定螺钉4111固定有用于与定子3构成磁回路的磁钢411。给出了一左曳引滚筒5和一右曳引滚筒6,左曳引滚筒5在对应于所述箱体1的左箱壁背对箱体腔11的一侧的位置与所述内转子2的左端固定,而右曳引滚筒6在对应于所述箱体1的右箱壁背对箱体腔11的一侧的位置与内转子2的右端固定。在左曳引滚筒5的表面构成有用于绕设牵引绳(通常为钢丝绳)的左曳引滚筒绳槽52,在右曳引滚筒6的表面构成有同样用于绕设牵引绳(通常为钢丝绳)的右曳引滚筒绳槽62。给出了一对失电制动器7,该一对失电制动器7中的其中一个失电制动器在对应于开设在箱体1的前箱壁上的失电制动器配合腔12的位置与箱体1固定并且与前述外转子4相配合,而一对失电制动器7中的另一个失电制动器在对应于开设在所述箱体1的后箱壁上的失电制动器配合腔12的位置与箱体1固定并且同样与外转子4相配合,在前述的一对内转子支承轴承中,位于右侧的一个内转子支承轴承与所述外转子4相配合。
由图1所示,在箱体1的前箱壁上并且在接近于失电制动器配合腔12的部位开设有固定螺杆孔18,前述的失电制动器7借助于该固定螺杆孔18而与箱体1固定,在箱体1的后箱壁上同样开设有固定螺杆孔18。
在箱体1上并且位于箱体1的左箱壁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圆形的定子固定腔13,前述定子3在对应于该定子固定腔13的位置固定在箱体腔11内;在箱体1的右侧通过端盖螺钉142固定有一用于对箱体腔11的右端端口(也可称右侧端口)蔽护的箱体端盖14。具体是:将端盖螺钉142在对应于开设在箱体端盖14上的端盖螺钉孔143的位置旋入开设于箱体1的右端端面上的端盖螺钉固定孔19a内。由图1所示,在箱体端盖14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端盖轴承孔144,在该端盖轴承孔144内设置有一端盖轴承141,前述内转子2的右端转动地支承在该端盖轴承141上,并且经端盖轴承141以及开设在箱体端盖14上的与端盖轴承141相对应的内转子孔145伸展到箱体腔11外。
在前述内转子2的左端构成有一圆锥台形状的左曳引滚筒座22,并且在该左曳引滚筒座22上构成有凸起于左曳引滚筒座22的表面的左曳引滚筒定位键221,在所述的左曳引滚筒5朝向内转子2的一端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左曳引滚筒轴套51,在该左曳引滚筒轴套51的左曳引滚筒轴套孔511的内壁上开设有一左曳引滚筒轴套孔键槽5111,左曳引滚筒轴套孔511与左曳引滚筒座22相配合,而左曳引滚筒轴套孔键槽5111与左曳引滚筒定位键221相配合,优选地,在左曳引滚筒5的左曳引滚筒腔内构成有左曳引滚筒内增强套53,该左曳引滚筒内增强套53与左曳引滚筒轴套51连接;在内转子2右端构成有一圆锥台形状的外转子固定座23和一同样呈圆锥台形状的右曳引滚筒座24,外转子固定座23位于内转子2与右曳引滚筒座24之间,在外转子固定座23上构成有一凸起于外转子固定座23的表面的外转子定位键231,而在右曳引滚筒座24上构成有凸起于右曳引滚筒座24的表面的右曳引滚筒定位键241。在前述外转子4的右端的端壁42上并且位于端壁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外转子轴套421,在该外转子轴套421的外转子轴套孔4211的内壁上开设有外转子轴套孔键槽42111,外转子轴套孔4211与外转子固定座23相配合,而外转子轴套孔键槽42111与外转子定位键231相配合。在前述右曳引滚筒6朝向内转子2的一端(图1所示状态的左端)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右曳引滚筒轴套61,在该右曳引滚筒轴套61的右曳引滚筒轴套孔611的内壁上开设有一右曳引滚筒轴套孔键槽6111,右曳引滚筒轴套孔611与右曳引滚筒座24相配合,而右曳引滚筒轴套孔键槽6111与右曳引滚筒定位键241相配合。在前述的一对内转子支承轴承21中,位于右侧的一个内转子支承轴承固定在所述外转子轴套421外壁上。优选地,在前述右曳引滚筒6的右曳引滚筒腔内构成有右曳引滚筒内增强套63,该右曳引滚筒内增强套63与右曳引滚筒轴套61连接。此外,左曳引滚筒内增强套53以及右曳引滚筒内增强套63也可改成以辐射状间隔分布的辐板。
请继续见图1和图2,在前述内转子2上并且在位于左曳引滚筒座22的左端的位置构成有锁定螺母配合螺纹25,在该锁定螺母配合螺纹25上以螺纹配合方式配设有一用于对前述左曳引滚筒轴套51限定的锁定螺母251,该锁定螺母251与左曳引滚筒轴套51的左端端面接触;在前述外转子固定座23的右端端面上开设有限位盘固定孔232,在该限位盘固定孔232上固定有一用于对所述右曳引滚筒轴套61限定的限位盘2321,该限位盘2321与右曳引滚筒轴套61的右端端面接触。
优选地,在前述右曳引滚筒轴套61的右端端面(以图1所示位置状态为例)上开设滚筒轴套螺钉孔612,前述的限位盘2321通过内转子固定螺钉23211与前述限位盘固定孔232固定,并且通过滚筒轴套固定螺钉23212 与前述滚筒轴套螺钉孔612固定,从而可充分保障右曳引滚筒6定位于内转子2的右端。
前述定子3包括铁芯31、电枢绕组32和铁芯固定座33,铁芯固定座33与前述的一对内转子支承轴承21相配合,在该铁芯固定座33的左端的外壁上并且围绕铁芯固定座33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一凸起于铁芯固定座33的外壁表面的铁芯固定座台阶331,在该铁芯固定座台阶331上并且围绕铁芯固定座台阶331的圆周方向以间隔状态开设有铁芯固定座螺孔3311,铁芯固定座33的左端端部探入到所述定子固定腔13内,在前述箱体1的左箱壁上并且围绕定子固定腔13的圆周方向以间隔状态开设有固定螺钉孔15,固定螺钉孔15的位置与铁芯固定座螺孔3311相对应,在固定螺钉孔15上配设有固定螺钉151,该固定螺钉151与铁芯固定座螺孔331固定,在铁芯固定座33的右端的外壁上固定有一铁芯挡圈332,铁芯31固定在铁芯固定座33上并且位于铁芯固定座台阶331与铁芯挡圈332之间,也就是说由铁芯固定座台阶331和铁芯挡圈332共同对铁芯31限定,电枢绕组32嵌置在铁芯31的电枢绕组嵌槽311内,这里所讲的电枢绕组32既可称为定子绕组,也可称为定子线圈。由图1所示可知,在前述的一对内转子支承轴承21中,左侧的一个内转子支承轴承的外圈与铁芯固定座33的左端相配合,而内圈与内转子2固定,以保障内转子2转动,一对内转子支承轴承21中的右侧的一个内转子支承轴承的外圈与铁芯固定座33的右端的轴承腔333相配合,而内圈固定在外转子轴套421的轴承固定座4212上,以保障外转子4转动,同时保障内转子2随外转子4转动,因为内转子2的右端的外转子固定座23置入于外转子轴套孔4211内,并且由外转子定位键231与外转子轴套孔键槽42111固定。
由于定子3的结构、定子3与前述磁钢411(实质上为磁轭)的关系以及工作原理属于公知技术,例如可以参见申请人在上面的背景技术栏中的提及的CN1141775C和CN101973479B,因而本申请人并未作过于详细的说明。
在前述的箱体1上并且位于箱体1的左箱壁背对箱体腔11的一侧设置有一旋转编码器支架16,在该旋转编码器支架16上固定有一旋转编码器安装座161,而在该旋转编码器安装座161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内转子2的左端端面的位置安装有一旋转编码器1611,该旋转编码器1611与内转子2的左端端面相接触,即与内转子2的左端端面相配合。旋转编码器1611也可称为光电编码器,由于其功用属于已有技术,例如可以参见CN1141775C的说明书第4页第19至26行,因而申请人不再赘述。
优选地,前述失电制动器配合腔12在前述箱体1的前箱壁和后箱壁上的位置与前述外转子4的长度方向的居中位置相对应,并且与外转子4的外壁相配合,由图1所示,外转子4的形状大体上呈钟罩形,并且外转子4的外转子腔41朝向左。
请重点见图1,在前述外转子4朝向箱体1的左箱壁的一端的端面上并且围绕该端面的圆周方向固定有一用于对前述磁钢411左端端面阻挡的磁钢阻挡环43。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在前述外转子4朝向箱体1的左箱壁的一端(即左端)的外壁上并且在对应于磁钢阻挡环43的右侧的位置围绕外转子4的圆周方向开设有一调整齿圈槽44,在该调整齿圈槽44内设置有一调整齿圈441,该调整齿圈441的表面探出磁钢阻挡环43的表面。在前述箱体1的左箱壁上开设有一用于供手动调节工具8探入并驱使调整齿圈441运动的手动调节工具让位孔19b。在安装、调试以及维护的过程中,可通过对手动调节工具8的操作而使调整齿圈441运动,由于调整齿圈441固定在外转子4上,因而由调整齿圈441带动外转子4,又由于外转子4固定于内转子2上,因而由外转子4带动内转子2,还由于左、右曳引滚筒5、6分别固定于内转子2的左、右端,因而由内转子2带动左、右曳引滚筒5、6,从而最终实现对轿厢位置的调整。
重点见图2,上面提及的手动调节工具8包括齿轮轴81、手动盘82和小齿轮83,手动盘82固定在齿轮轴81的左端,小齿轮83固定在齿轮轴81的右端,并且与前述调整齿圈441相配合。当要对调整齿圈441调整时,那么前述齿轮轴81的右端途经手动调节工具让位孔19b并且通过对手动盘82的转动而使小齿轮83带动调整齿圈441;当对调整齿圈441调整完毕后,前述齿轮轴81连同小齿轮83退出手动调节工具让位孔19b,并且将整个手动调节工具8收藏于保管状态,即收藏于备用状态。
请参见图3和图4,前述的一对失电制动器7包括电磁阀阀座71、电磁阀阀板72、一个或以上的电磁线圈73、制动摩擦片固定座74、制动摩擦片75、弹簧76和手动分离机构77,在电磁阀阀座71朝向电磁阀阀板72的一侧开设有与电磁线圈73的数量相等的电磁线圈嵌槽711以及开设有与弹簧76的数量相等的弹簧支承孔712,并且在电磁阀阀座71上还开设有导杆螺套固定螺孔713,在本实施例中,电磁阀阀座71为长方体的形状,电磁线圈嵌槽711为圆形槽,并且有两个,导杆螺套固定螺孔713的数量有四个,分别分布于电磁阀阀座71的四个角部。在电磁阀阀板72上并且在对应于导杆螺套固定螺孔713的位置设置有导套721,在导套721上滑动地配设有导杆螺套7211,该导杆螺套7211与导杆螺套固定螺孔713螺纹连接,并且该导杆螺套7211的轴向中央构成有一自导杆螺套7211的一端贯通至另一端的阀座固定螺杆让位孔72111,前述电磁阀阀座71通过阀座固定螺杆714穿过阀座固定螺杆让位孔72111 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失电制动器配合腔12的位置与所述箱体1背对所述箱体腔11的一侧固定,即与图1所示的并且在上面已提及的固定螺杆孔18固定。电磁线圈73嵌置在电磁线圈嵌槽711内。上面已提及;本实施例中的电磁线圈嵌槽711有两个,因此电磁线圈73的数量也相应有两个。制动摩擦片固定座74用制动摩擦片固定座螺钉742与开设在电磁阀阀板72朝向失电制动器配合腔12的一侧的螺孔723固定并且探入到失电控制器配合腔12内,制动摩擦片75与制动摩擦固定座74朝向所述箱体腔11的一侧固定,并且与所述外转子4外表面相配合,弹簧76的数量有间隔分布的一组,该弹簧76朝向电磁阀阀座71的一端容纳于所述弹簧支承孔712内,而弹簧76朝向电磁阀阀板72的一端探出弹簧支在孔712并且支承在电磁阀阀板72朝向电磁阀阀座71的一侧,手动分离机构77配设在电磁阀阀座71背对电磁阀阀板72的一侧并且与制动摩擦片固定座74连接。
请重点见图4,作为优选的方案,在前述制动摩擦片固定座74朝向制动摩擦片75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制动摩擦片75的位置构成有一制动摩擦片嵌腔743,制动摩擦片75嵌置在该制动摩擦片嵌腔743内。除此之外,为了使制动摩擦片75充分与制动摩擦片固定座74固定,因而可在制动摩擦片75朝向制动摩擦片嵌腔743的一侧使用胶粘剂和/或采用制动摩擦片螺钉将制动摩擦片75在对应于制动摩擦片腔743的位置与制动摩擦片固定座74固定,但制动摩擦片螺钉的末端应缩入制动摩擦片75朝向外转子4的一侧的表面,以避免损及外转子。
前述的弹簧支承孔712盲孔,在前述制动摩擦片75朝向所述箱体腔11的一侧即朝向外转子4的一侧构成有一弧形腔751,藉由该弧形腔751与外转子4的外表面良好配合。在前述电磁阀阀座71的中央位置开设有自电磁阀阀座71的厚度方向的一侧贯通至另一侧的一拉杆通孔715,而在所述电磁阀阀板72的中央位置开设有自电磁阀阀板72的厚度方向的一侧贯通至另一侧的一拉杆孔722,该拉杆孔722与拉杆通孔715相对应,在前述制动摩擦片固定座74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拉杆固定螺孔741,该拉杆固定螺孔741与拉杆孔722相对应,前述的手动分离机构77依次途经拉杆通孔715以及拉杆孔722后与拉杆固定螺孔741连接,其中,在电磁阀阀座71背对电磁阀阀板72的一侧并且围绕拉杆通孔715的孔口的四周以间隔状态设置有滚珠腔716。
在电磁线圈73处于通电状态下,电磁阀阀板72克服弹簧76(弹簧76处于压缩的储能状态)的力而被吸合于电磁阀阀座71,固定在制动摩擦片固定座74上的制动摩擦片75朝着背离外转子4的方向位移,即制动摩擦片75离开外转子4的制动摩擦面45(图1标注)。然而,当电磁线圈73失电时,在弹簧76的释放力作用下使电磁阀阀板72朝着背离电磁阀阀座71的方向位移,使制动摩擦片75与外转子4的制动摩擦面45接触,对外转子4制动,由外转子4对内转子2制动,最终使左、右曳引滚筒5、6停止运动,电梯轿厢停止。
继续见图4,前述的手动分离机构77包括滚珠盘771、手动分离手柄772、拉杆773和滚珠774,在滚珠盘771上并且朝向所述电磁阀阀座71的一侧的表面开设有滚珠槽7711,该滚珠槽7711的数量与前述滚珠腔716的数量相等,并且围绕滚珠盘771的圆周方向间隔分布,手动分离手柄772与滚珠盘771连接,拉杆773通过拉杆套7731插置在滚珠盘771的中央位置,并且该拉杆773在依次穿过所述拉杆通孔715以及拉杆孔722后与所述拉杆固定螺孔741螺纹连接,滚珠774的数量与滚珠槽7711的数量相等,并且同时与所述滚珠腔716以及滚珠槽7711相配合。
由图4所示,在拉杆773的末端构成有一螺纹连接头7732,该螺纹连接头7732与前述的拉杆固定螺孔741螺纹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前述的滚珠腔716和滚珠槽7711的数量各有四个,因而滚珠774的数量有四枚。滚珠槽7711的深度自滚珠槽771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变浅并且滚珠槽7711的形状呈圆弧形。
在检修时,当操作者对手动分离手柄772操作时,例如向上提拉手动分离手柄772时,使滚珠盘771旋转(顺时针),滚珠774便自滚珠槽7711的深的一端进入浅的一端,迫使拉杆773朝着远离电磁阀阀座71的方向位移,带动制动摩擦片固定座74朝向电磁阀阀座71的方向位移,使制动摩擦片75与外转子4的制动摩擦面45分离,反之亦然。
由上述的说明可知,一对失电制动器7不仅结构简单、体积小,而且由于对外转子4进行制动,因而相对于已有技术对内转子的制动而言制动力矩要求可以相对降低,既节能又降噪,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免维护。
申请人简述本发明的应用,定子3通电,即三相交流电通入电枢绕组32(如前述也可称为定子绕组或定子线圈),依据公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在旋转磁场的作用下使外转子4转动,由外转子4带动内转子2转动,由内转子2带动分别固定其左、右端的左、右曳引滚筒5、6转动,左、右曳引滚筒5、6各通过牵引绳(钢丝绳)带动与牵引绳连接的电梯轿厢运动。进而依据公知常识前述的旋转磁场的正向与反向使外转子4作顺时针与逆时针运动,电梯轿厢上升或下降。

便于调试的永磁外转子制动式曳引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便于调试的永磁外转子制动式曳引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便于调试的永磁外转子制动式曳引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便于调试的永磁外转子制动式曳引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便于调试的永磁外转子制动式曳引机.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18786A43申请公布日20141029CN104118786A21申请号201410308318622申请日20140701B66B11/0420060171申请人常熟市佳能电梯配件有限公司地址215554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尚湖镇冶塘工业园72发明人陈丽佳陈惠良74专利代理机构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32113代理人朱伟军54发明名称便于调试的永磁外转子制动式曳引机57摘要一种便于调试的永磁外转子制动式曳引机,属于电梯曳引驱动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箱体,其上设失电制动器配合腔;内转子,支承在箱体上;定子,设在内转子的中部;外转子,与内转子固定,在外转子腔的腔壁上固定磁。

2、钢;左、右曳引滚筒与内转子的左、右端固定;一对失电制动器,特点在外转子朝向左箱壁的一端的外壁上设调整齿圈槽,在调整齿圈槽内设调整齿圈,在左箱壁上设手动调节工具让位孔,手动调节工具包括齿轮轴、手动盘和小齿轮,手动盘固定在齿轮轴的左端,小齿轮固定在齿轮轴的右端,且与调整齿圈相配合。优点具有调试速度快并缩短调试时间的长处;保障安全,省力而减轻作业强度;节约人力资源。51INTCL权利要求书4页说明书9页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4页说明书9页附图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18786ACN104118786A1/4页21一种便于调试的永磁外转子制动式曳引机,。

3、包括构成有箱体腔11的一箱体1,在该箱体1的前箱壁以及后箱壁上并且在彼此对应的位置各开设有一失电制动器配合腔12,该失电制动器配合腔12与箱体腔11相通;一内转子2,该内转子2以水平状态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箱体1上,并且该内转子2的长度方向的中部位于所述箱体腔11内,而内转子2的左端伸展到箱体1的左箱壁外,右端伸展到箱体1的右箱壁外;一定子3,该定子3设置在内转子2的中部并且在所述箱体腔11内与箱体1的左箱壁固定,其中,所述内转子2通过一对内转子支承轴承21与定子3之间形成转动配合关系;一外转子4,该外转子4位于箱体腔11内,并且与所述内转子2固定,所述定子3对应于外转子4的外转子腔41内,并且在。

4、外转子腔41的腔壁上围绕腔壁的圆周方向固定有用于与定子3构成磁回路的磁钢411;一左曳引滚筒5和一右曳引滚筒6,左曳引滚筒5在对应于所述箱体1的左箱壁背对箱体腔11的一侧的位置与所述内转子2的左端固定,而右曳引滚筒6在对应于所述箱体1的右箱壁背对箱体腔11的一侧的位置与所述内转子2的右端固定;一对失电制动器7,该一对失电制动器7中的其中一个失电制动器在对应于开设在所述箱体1的前箱壁上的失电制动器配合腔12的位置与箱体1固定并且与所述外转子4相配合,而一对失电制动器7中的另一个失电制动器在对应于开设在所述箱体1的后箱壁上的失电制动器配合腔12的位置与箱体1固定并且同样与外转子4相配合,在所述的一。

5、对内转子支承轴承21中,位于右侧的一个内转子支承轴承与所述外转子4相配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转子4朝向所述箱体1的左箱壁的一端的外壁上并且围绕外转子4的圆周方向开设有一调整齿圈槽44,在该调整齿圈槽44内设置有一调整齿圈441,而在所述箱体1的左箱壁上开设有一用于供手动调节工具8探入并驱使所述调整齿圈441运动的手动调节工具让位孔19B,所述的手动调节工具8包括齿轮轴81、手动盘82和小齿轮83,手动盘82固定在齿轮轴81的左端,小齿轮83固定在齿轮轴81的右端,并且与所述调整齿圈441相配合,当要对调整齿圈441调整时,所述齿轮轴81的右端途经所述手动调节工具让位孔19B并且通过对手动盘82。

6、的转动而使小齿轮83带动调整齿圈441,当对调整齿圈441调整完毕后,所述齿轮轴81连同小齿轮83退出手动调节工具让位孔19B。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调试的永磁外转子制动式曳引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体1上并且位于箱体1的左箱壁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定子固定腔13,所述定子3在对应于该定子固定腔13的位置固定在所述箱体腔11内;在箱体1的右侧固定有一用于对箱体腔11的右端端口蔽护的箱体端盖14,在该箱体端盖14的中央位置设置有一端盖轴承141,所述内转子2的右端转动地支承在该端盖轴承141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调试的永磁外转子制动式曳引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转子2的左端构成有一圆锥台形状。

7、的左曳引滚筒座22,并且在该左曳引滚筒座22上构成有凸起于左曳引滚筒座22的表面的左曳引滚筒定位键221,在所述的左曳引滚筒5朝向内转子2的一端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左曳引滚筒轴套51,在该左曳引滚筒轴套51的左曳引滚筒轴套孔511的内壁上开设有一左曳引滚筒轴套孔键槽5111,左曳引滚筒轴套孔511与左曳引滚筒座22相配合,而左曳引滚筒轴套孔键槽5111与左曳引滚筒定位键221相配合;在内转子2右端构成有一圆锥台形状的外转子固定座权利要求书CN104118786A2/4页323和一同样呈圆锥台形状的右曳引滚筒座24,外转子固定座23位于内转子2与右曳引滚筒座24之间,在外转子固定座23上构成有一凸。

8、起于外转子固定座23的表面的外转子定位键231,而在右曳引滚筒座24上构成有凸起于右曳引滚筒座24的表面的右曳引滚筒定位键241,在所述外转子4的右端的端壁42上并且位于端壁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外转子轴套421,在该外转子轴套421的外转子轴套孔4211的内壁上开设有外转子轴套孔键槽42111,外转子轴套孔4211与外转子固定座23相配合,而外转子轴套孔键槽42111与外转子定位键231相配合,在所述右曳引滚筒6朝向内转子2的一端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右曳引滚筒轴套61,在该右曳引滚筒轴套61的右曳引滚筒轴套孔611的内壁上开设有一右曳引滚筒轴套孔键槽6111,右曳引滚筒轴套孔611与右曳引滚筒座2。

9、4相配合,而右曳引滚筒轴套孔键槽6111与右曳引滚筒定位键241相配合,在所述的一对内转子支承轴承21中,位于右侧的一个内转子支承轴承固定在所述外转子轴套421外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调试的永磁外转子制动式曳引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转子2上并且在位于所述左曳引滚筒座22的左端的位置构成有锁定螺母配合螺纹25,在该锁定螺母配合螺纹25上以螺纹配合方式配设有一用于对所述左曳引滚筒轴套51限定的锁定螺母251,该锁定螺母251与左曳引滚筒轴套51的左端端面接触;在所述外转子固定座23的右端端面上开设有限位盘固定孔232,在该限位盘固定孔232上固定有一用于对所述右曳引滚筒轴套61限定的限位。

10、盘2321,该限位盘2321与右曳引滚筒轴套61的右端端面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调试的永磁外转子制动式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3包括铁芯31、电枢绕组32和铁芯固定座33,铁芯固定座33与所述的一对内转子支承轴承21相配合,在该铁芯固定座33的左端的外壁上并且围绕铁芯固定座33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一凸起于铁芯固定座33的外壁表面的铁芯固定座台阶331,在该铁芯固定座台阶331上并且围绕铁芯固定座台阶331的圆周方向以间隔状态开设有铁芯固定座螺孔3311,铁芯固定座33的左端端部探入到所述定子固定腔13内,在所述箱体1的左箱壁上并且围绕定子固定腔13的圆周方向以间隔状态开设有固定螺钉孔1。

11、5,固定螺钉孔15的位置与铁芯固定座螺孔3311相对应,在固定螺钉孔15上配设有固定螺钉151,该固定螺钉151与铁芯固定座螺孔331固定,在铁芯固定座33的右端的外壁上固定有一铁芯挡圈332,铁芯31固定在铁芯固定座33上并且位于铁芯固定座台阶331与铁芯挡圈332之间,电枢绕组32嵌置在铁芯31的电枢绕组嵌槽311内。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于调试的永磁外转子制动式曳引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箱体1上并且位于箱体1的左箱壁背对所述箱体腔11的一侧设置有一旋转编码器支架16,在该旋转编码器支架16上固定有一旋转编码器安装座161,而在该旋转编码器安装座161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内转子2的左端。

12、端面的位置安装有一旋转编码器1611,该旋转编码器1611与内转子2的左端端面相接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调试的永磁外转子制动式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失电制动器配合腔12在所述箱体1的前箱壁和后箱壁上的位置与所述外转子4的长度方向的居中位置相对应,并且与外转子4的外壁相配合。权利要求书CN104118786A3/4页4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调试的永磁外转子制动式曳引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转子4朝向所述箱体1的左箱壁的一端的端面上并且围绕该端面的圆周方向固定有一用于对所述磁钢411左端端面阻挡的磁钢阻挡环43,所述调整齿圈441的表面探出该磁钢阻挡环43的表面。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

13、于调试的永磁外转子制动式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失电制动器7各包括电磁阀阀座71、电磁阀阀板72、一个或以上的电磁线圈73、制动摩擦片固定座74、制动摩擦片75、弹簧76和手动分离机构77,在电磁阀阀座71朝向电磁阀阀板72的一侧开设有与电磁线圈73的数量相等的电磁线圈嵌槽711以及开设有与弹簧76的数量相等的弹簧支承孔712,并且在电磁阀阀座71上还开设有导杆螺套固定螺孔713,在电磁阀阀板72上并且在对应于导杆螺套固定螺孔713的位置设置有导套721,在导套721上滑动地配设有导杆螺套7211,该导杆螺套7211与导杆螺套固定螺孔713螺纹连接,并且该导杆螺套7211的轴向中央构成有一。

14、自导杆螺套7211的一端贯通至另一端的阀座固定螺杆让位孔72111,所述电磁阀阀座71通过阀座固定螺杆714穿过阀座固定螺杆让位孔72111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失电制动器配合腔12的位置与所述箱体1背对所述箱体腔11的一侧固定,电磁线圈73嵌置在所述电磁线圈嵌槽711内,制动摩擦片固定座74与电磁阀阀板72朝向失电制动器配合腔12的一侧固定并且探入到失电控制器配合腔12内,制动摩擦片75与制动摩擦固定座74朝向所述箱体腔11的一侧固定,并且与所述外转子4的外表面相配合,弹簧76的数量有间隔分布的一组,该弹簧76朝向电磁阀阀座71的一端容纳于所述弹簧支承孔712内,而弹簧76朝向电磁阀阀板72的一端。

15、探出弹簧支在孔712并且支承在电磁阀阀板72朝向电磁阀阀座71的一侧,手动分离机构77配设在电磁阀阀座71背对电磁阀阀板72的一侧并且与所述制动摩擦片固定座74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调试的永磁外转子制动式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支承孔712为盲孔;所述制动摩擦片75朝向所述箱体腔11的一侧构成有一弧形腔751,该弧形腔751与所述外转子4的外表面相配合;在所述电磁阀阀座71的中央位置开设有自电磁阀阀座71的厚度方向的一侧贯通至另一侧的一拉杆通孔715,而在所述电磁阀阀板72的中央位置开设有自电磁阀阀板72的厚度方向的一侧贯通至另一侧的一拉杆孔722,该拉杆孔722与拉杆通孔71。

16、5相对应,在所述制动摩擦片固定座74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拉杆固定螺孔741,该拉杆固定螺孔741与拉杆孔722相对应,所述的手动分离机构77依次经拉杆通孔715以及拉杆孔722后与拉杆固定螺孔741连接,其中,在电磁阀阀座71背对电磁阀阀板72的一侧并且围绕拉杆通孔715的孔口的四周以间隔状态设置有滚珠腔716;所述的手动分离机构77包括滚珠盘771、手动分离手柄772、拉杆773和滚珠774,在滚珠盘771上并且朝向所述电磁阀阀座71的一侧的表面开设有滚珠槽7711,该滚珠槽7711的数量与所述滚珠腔716的数量相等,并且围绕滚珠盘771的圆周方向间隔分布,手动分离手柄772与滚珠盘771连接。

17、,拉杆773通过拉杆套7731插置在滚珠盘771的中央位置,并且该拉杆773在依次穿过所述拉杆通孔715以及拉杆孔722后与所述拉杆固定螺孔741螺纹连接,滚珠774的数量与滚珠槽7711的数量相等,并且同时与所述权利要求书CN104118786A4/4页5滚珠腔716以及滚珠槽7711相配合;所述的滚珠槽7711的深度自滚珠槽771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变浅,并且形状呈圆弧形。权利要求书CN104118786A1/9页6便于调试的永磁外转子制动式曳引机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电梯曳引驱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调试的永磁外转子制动式曳引机。背景技术0002应用于建筑物的电梯曳。

18、引机主要有两种一为三相异步曳引机(也称三相交流异步曳引机);二为无齿轮永磁同步曳引机。前者即三相交流异步曳引机由于异步电机及减速箱效率低,曳引机相对能耗较大,而且异步电机高电磁噪音给人带来不适,同时由于减速箱润滑油时常出现渗漏,对环境产生影响,因而遭到业界的冷遇而不能主导市场。后者即无齿轮永磁同步曳引机可弥补前者的欠缺,因而较受业界的青睐而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0003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见诸关于永磁同步曳引机的技术信息,如CN101259914A(一种外转子式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CN101234724A(具有两端支撑的外转子式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CN201574016U(一种带支。

19、撑的永磁同步曳引机)、CN102838014A(卷筒式强制驱动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CN1141775C(直接驱动钕铁硼永磁外转子同步曳引机)和CN101973479B(超高速大载重量外转子永磁同步曳引机),等等。0004并非限于上面例举的专利申请和专利方案存在不便于调试的通弊,因为在曳引机安装初始以及在维修后需要对其进行调整的过程是转动外转子,使外转子带动内转子,进而由内转子带动曳引滚筒,使连接在曳引滚筒与轿厢之间的牵引绳(牵引绳绕复在曳引滚筒上)恰到好处地确保轿厢在建筑物楼层的最高位与最低位之间运行,即保障轿厢在有效行程范围内升降。而已有技术中通常以手工直接拨动外转子的方式使外转子转动,。

20、这种调整方式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其一,由于外转子位于箱体的箱体腔内,并且箱体腔的空间十分有限,因而调试者的手难以对外转子有效施力,影响调试速度;其二,由于在调试时,调试者直接用手与外转子接触,因而不仅存在损及调试者的肢体如手指之虞,而且调试操作强度大;其三,由于一人难以实现调试,因而通常由多人协同操作,从而不仅造成人力浪费,而且调试效果难以保障。0005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加以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发明内容0006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在调试的过程中对外转子方便施力并使外转子依需转动而藉以提高调试速度并节约调试时间、有利于避免调试者的手直接。

21、与外转子接触而藉以保障安全并且减轻调试操作强度和有益于单人并且省力地拨动外转子而藉以节约人力资源的便于调试的永磁外转子制动式曳引机。0007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便于调试的永磁外转子制动式曳引机,包括构成有箱体腔的一箱体,在该箱体的前箱壁以及后箱壁上并且在彼此对应的位置各开设有一失电制动器配合腔,该失电制动器配合腔与箱体腔相通;一内转子,该内转子以水平状态说明书CN104118786A2/9页7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箱体上,并且该内转子的长度方向的中部位于所述箱体腔内,而内转子的左端伸展到箱体的左箱壁外,右端伸展到箱体的右箱壁外;一定子,该定子设置在内转子的中部并且在所述箱体腔内与箱体的左。

22、箱壁固定,其中,所述内转子通过一对内转子支承轴承与定子之间形成转动配合关系;一外转子,该外转子位于箱体腔内,并且与所述内转子固定,所述定子对应于外转子的外转子腔内,并且在外转子腔的腔壁上围绕腔壁的圆周方向固定有用于与定子构成磁回路的磁钢;一左曳引滚筒和一右曳引滚筒,左曳引滚筒在对应于所述箱体的左箱壁背对箱体腔的一侧的位置与所述内转子的左端固定,而右曳引滚筒在对应于所述箱体的右箱壁背对箱体腔的一侧的位置与所述内转子的右端固定;一对失电制动器,该一对失电制动器中的其中一个失电制动器在对应于开设在所述箱体的前箱壁上的失电制动器配合腔的位置与箱体固定并且与所述外转子相配合,而一对失电制动器中的另一个失。

23、电制动器在对应于开设在所述箱体的后箱壁上的失电制动器配合腔的位置与箱体固定并且同样与外转子相配合,在所述的一对内转子支承轴承中,位于右侧的一个内转子支承轴承与所述外转子相配合,特征在于在所述外转子朝向所述箱体的左箱壁的一端的外壁上并且围绕外转子的圆周方向开设有一调整齿圈槽,在该调整齿圈槽内设置有一调整齿圈,而在所述箱体的左箱壁上开设有一用于供手动调节工具探入并驱使所述调整齿圈运动的手动调节工具让位孔,所述的手动调节工具包括齿轮轴、手动盘和小齿轮,手动盘固定在齿轮轴的左端,小齿轮固定在齿轮轴的右端,并且与所述调整齿圈相配合,当要对调整齿圈调整时,所述齿轮轴的右端途经所述手动调节工具让位孔并且通过。

24、对手动盘的转动而使小齿轮带动调整齿圈,当对调整齿圈调整完毕后,所述齿轮轴连同小齿轮退出手动调节工具让位孔。0008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箱体上并且位于箱体的左箱壁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定子固定腔,所述定子在对应于该定子固定腔的位置固定在所述箱体腔内;在箱体的右侧固定有一用于对箱体腔的右端端口蔽护的箱体端盖,在该箱体端盖的中央位置设置有一端盖轴承,所述内转子的右端转动地支承在该端盖轴承上。0009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内转子的左端构成有一圆锥台形状的左曳引滚筒座,并且在该左曳引滚筒座上构成有凸起于左曳引滚筒座的表面的左曳引滚筒定位键,在所述的左曳引滚筒朝向内转子的一端的。

25、中央位置构成有一左曳引滚筒轴套,在该左曳引滚筒轴套的左曳引滚筒轴套孔的内壁上开设有一左曳引滚筒轴套孔键槽,左曳引滚筒轴套孔与左曳引滚筒座相配合,而左曳引滚筒轴套孔键槽与左曳引滚筒定位键相配合;在内转子右端构成有一圆锥台形状的外转子固定座和一同样呈圆锥台形状的右曳引滚筒座,外转子固定座位于内转子与右曳引滚筒座之间,在外转子固定座上构成有一凸起于外转子固定座的表面的外转子定位键,而在右曳引滚筒座上构成有凸起于右曳引滚筒座的表面的右曳引滚筒定位键,在所述外转子的右端的端壁上并且位于端壁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外转子轴套,在该外转子轴套的外转子轴套孔的内壁上开设有外转子轴套孔键槽,外转子轴套孔与外转子固定座。

26、相配合,而外转子轴套孔键槽与外转子定位键相配合,在所述右曳引滚筒朝向内转子的一端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右曳引滚筒轴套,在该右曳引滚筒轴套的右曳引滚筒轴套孔的内壁上开设有一右曳引滚筒轴套孔键槽,右曳引滚筒轴套孔与右曳引滚筒座相配合,而右曳引滚筒轴套孔键槽与右曳引滚筒定位键相配合,在所述的一对内转子支承轴承中,位于右侧的一个内转子支承轴承固定在所述外转子轴套外壁上。说明书CN104118786A3/9页80010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内转子上并且在位于所述左曳引滚筒座的左端的位置构成有锁定螺母配合螺纹,在该锁定螺母配合螺纹上以螺纹配合方式配设有一用于对所述左曳引滚筒轴套限定的锁定螺母,。

27、该锁定螺母与左曳引滚筒轴套的左端端面接触;在所述外转子固定座的右端端面上开设有限位盘固定孔,在该限位盘固定孔上固定有一用于对所述右曳引滚筒轴套限定的限位盘,该限位盘与右曳引滚筒轴套的右端端面接触。0011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定子包括铁芯、电枢绕组和铁芯固定座,铁芯固定座与所述的一对内转子支承轴承相配合,在该铁芯固定座的左端的外壁上并且围绕铁芯固定座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一凸起于铁芯固定座的外壁表面的铁芯固定座台阶,在该铁芯固定座台阶上并且围绕铁芯固定座台阶的圆周方向以间隔状态开设有铁芯固定座螺孔,铁芯固定座的左端端部探入到所述定子固定腔内,在所述箱体的左箱壁上并且围绕定子固定腔的圆周。

28、方向以间隔状态开设有固定螺钉孔,固定螺钉孔的位置与铁芯固定座螺孔相对应,在固定螺钉孔上配设有固定螺钉,该固定螺钉与铁芯固定座螺孔固定,在铁芯固定座的右端的外壁上固定有一铁芯挡圈,铁芯固定在铁芯固定座上并且位于铁芯固定座台阶与铁芯挡圈之间,电枢绕组嵌置在铁芯的电枢绕组嵌槽内。0012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箱体上并且位于箱体的左箱壁背对所述箱体腔的一侧设置有一旋转编码器支架,在该旋转编码器支架上固定有一旋转编码器安装座,而在该旋转编码器安装座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内转子的左端端面的位置安装有一旋转编码器,该旋转编码器与内转子的左端端面相接触。0013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29、,所述失电制动器配合腔在所述箱体的前箱壁和后箱壁上的位置与所述外转子的长度方向的居中位置相对应,并且与外转子的外壁相配合。0014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外转子朝向所述箱体的左箱壁的一端的端面上并且围绕该端面的圆周方向固定有一用于对所述磁钢左端端面阻挡的磁钢阻挡环,所述调整齿圈的表面探出该磁钢阻挡环的表面。0015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对失电制动器各包括电磁阀阀座、电磁阀阀板、一个或以上的电磁线圈、制动摩擦片固定座、制动摩擦片、弹簧和手动分离机构,在电磁阀阀座朝向电磁阀阀板的一侧开设有与电磁线圈的数量相等的电磁线圈嵌槽以及开设有与弹簧的数量相等的弹簧支承孔。

30、,并且在电磁阀阀座上还开设有导杆螺套固定螺孔,在电磁阀阀板上并且在对应于导杆螺套固定螺孔的位置设置有导套,在导套上滑动地配设有导杆螺套,该导杆螺套与导杆螺套固定螺孔螺纹连接,并且该导杆螺套的轴向中央构成有一自导杆螺套的一端贯通至另一端的阀座固定螺杆让位孔,所述电磁阀阀座通过阀座固定螺杆穿过阀座固定螺杆让位孔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失电制动器配合腔的位置与所述箱体背对所述箱体腔的一侧固定,电磁线圈嵌置在所述电磁线圈嵌槽内,制动摩擦片固定座与电磁阀阀板朝向失电制动器配合腔的一侧固定并且探入到失电控制器配合腔内,制动摩擦片与制动摩擦固定座朝向所述箱体腔的一侧固定,并且与所述外转子的外表面相配合,弹簧的数量有。

31、间隔分布的一组,该弹簧朝向电磁阀阀座的一端容纳于所述弹簧支承孔内,而弹簧朝向电磁阀阀板的一端探出弹簧支在孔并且支承在电磁阀阀板朝向电磁阀阀座的一侧,手动分离机构配设在电磁阀阀座背对电磁阀阀板的一侧并且与所述制动摩擦片固说明书CN104118786A4/9页9定座连接。0016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弹簧支承孔为盲孔;所述制动摩擦片朝向所述箱体腔的一侧构成有一弧形腔,该弧形腔与所述外转子的外表面相配合;在所述电磁阀阀座的中央位置开设有自电磁阀阀座的厚度方向的一侧贯通至另一侧的一拉杆通孔,而在所述电磁阀阀板的中央位置开设有自电磁阀阀板的厚度方向的一侧贯通至另一侧的一拉杆孔,该拉杆。

32、孔与拉杆通孔相对应,在所述制动摩擦片固定座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拉杆固定螺孔,该拉杆固定螺孔与拉杆孔相对应,所述的手动分离机构依次经拉杆通孔以及拉杆孔后与拉杆固定螺孔连接,其中,在电磁阀阀座背对电磁阀阀板的一侧并且围绕拉杆通孔的孔口的四周以间隔状态设置有滚珠腔;所述的手动分离机构包括滚珠盘、手动分离手柄、拉杆和滚珠,在滚珠盘上并且朝向所述电磁阀阀座的一侧的表面开设有滚珠槽,该滚珠槽的数量与所述滚珠腔的数量相等,并且围绕滚珠盘的圆周方向间隔分布,手动分离手柄与滚珠盘连接,拉杆通过拉杆套插置在滚珠盘的中央位置,并且该拉杆在依次穿过所述拉杆通孔以及拉杆孔后与所述拉杆固定螺孔螺纹连接,滚珠的数量与滚珠槽的。

33、数量相等,并且同时与所述滚珠腔以及滚珠槽相配合;所述的滚珠槽的深度自滚珠槽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变浅,并且形状呈圆弧形。0017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之一,由于在外转子朝向箱体的左箱壁的一端的外壁上设置了调整齿圈,并且在左箱壁上开设了手动调节工具让位孔,因而当要对外转子调试时,只要将手动调节工具从手动调节工具让位孔中探入并且将其与调整齿圈配合,操作者只要对手动调节工具操作便可带动调整齿圈,由调整齿圈带动外转子,具有调试速度快并缩短调试时间的长处;之二,由于在对外转子调试时操作者的手不与外转子直接接触,因而既可保障安全,又能体现调试省力而减轻操作者的调试作业强度;之三,由于一人便可。

34、进行调试,因而可节约人力资源。附图说明0018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图。0019图2为图1的轴向剖视图。0020图3为图1的径向剖视图。0021图4为图1至图3所示的一对失电制动器的实施例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0022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0023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者称方位性)的概念均是针对正在被描述的图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目的在。

35、于方便公众理解,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0024请参见图1和图2,给出了形状呈长方体(也可以是正方体)并且构成有箱体腔11的一箱体1,在该箱体1的前箱壁以及后箱壁(前箱壁、后箱壁是以图1所示位置状态为例说明书CN104118786A5/9页10的)上并且在彼此对应的位置各开设有一失电制动器配合腔12,该失电制动器配合腔12与箱体腔11相通。由图1所示,失电制动器配合腔12的形状为长方形,在箱体1的前、后箱壁的下部构成有一箱体固定腔17,在该箱体固定腔17的底部开设有箱体固定螺钉孔171,当本发明处于使用环境即处于使用状态时,则用箱体固定螺钉(图中未示出)在对应于箱体。

36、固定螺钉孔171的位置将箱体1固定在对应于电梯井道的上部的骨架如安装梁上。0025申请人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将前述箱体1的顶部的四个直角部位改成圆弧状,那么应当视为等效性替代而依然属于本发明公开的技术内容范畴。0026给出了一内转子2,该内转子2以水平卧置状态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箱体1上,并且该内转子2的长度方向的中部位于所述箱体腔11内,而内转子2的左端伸展到箱体1的左箱壁外,右端伸展到箱体1的右箱壁外。给出了一定子3,该定子3设置在内转子2的中部并且在箱体腔11内与箱体1的左箱壁固定,其中,前述的内转子2通过一对内转子支承轴承21与定子3之间形成转动配合关系,这里所称的转动配合关系是指内转子2是转。

37、动的,而定子3是静态的,即不转动的。给出了一外转子4,该外转子4位于箱体腔11内,并且与内转子2固定,前述定子3对应于外转子4的外转子腔41内,并且在外转子腔41的腔壁上围绕腔壁的圆周方向采用磁钢固定螺钉4111固定有用于与定子3构成磁回路的磁钢411。给出了一左曳引滚筒5和一右曳引滚筒6,左曳引滚筒5在对应于所述箱体1的左箱壁背对箱体腔11的一侧的位置与所述内转子2的左端固定,而右曳引滚筒6在对应于所述箱体1的右箱壁背对箱体腔11的一侧的位置与内转子2的右端固定。在左曳引滚筒5的表面构成有用于绕设牵引绳(通常为钢丝绳)的左曳引滚筒绳槽52,在右曳引滚筒6的表面构成有同样用于绕设牵引绳(通常为。

38、钢丝绳)的右曳引滚筒绳槽62。给出了一对失电制动器7,该一对失电制动器7中的其中一个失电制动器在对应于开设在箱体1的前箱壁上的失电制动器配合腔12的位置与箱体1固定并且与前述外转子4相配合,而一对失电制动器7中的另一个失电制动器在对应于开设在所述箱体1的后箱壁上的失电制动器配合腔12的位置与箱体1固定并且同样与外转子4相配合,在前述的一对内转子支承轴承中,位于右侧的一个内转子支承轴承与所述外转子4相配合。0027由图1所示,在箱体1的前箱壁上并且在接近于失电制动器配合腔12的部位开设有固定螺杆孔18,前述的失电制动器7借助于该固定螺杆孔18而与箱体1固定,在箱体1的后箱壁上同样开设有固定螺杆孔。

39、18。0028在箱体1上并且位于箱体1的左箱壁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圆形的定子固定腔13,前述定子3在对应于该定子固定腔13的位置固定在箱体腔11内;在箱体1的右侧通过端盖螺钉142固定有一用于对箱体腔11的右端端口(也可称右侧端口)蔽护的箱体端盖14。具体是将端盖螺钉142在对应于开设在箱体端盖14上的端盖螺钉孔143的位置旋入开设于箱体1的右端端面上的端盖螺钉固定孔19A内。由图1所示,在箱体端盖14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端盖轴承孔144,在该端盖轴承孔144内设置有一端盖轴承141,前述内转子2的右端转动地支承在该端盖轴承141上,并且经端盖轴承141以及开设在箱体端盖14上的与端盖轴承141相。

40、对应的内转子孔145伸展到箱体腔11外。0029在前述内转子2的左端构成有一圆锥台形状的左曳引滚筒座22,并且在该左曳引滚筒座22上构成有凸起于左曳引滚筒座22的表面的左曳引滚筒定位键221,在所述的左曳引滚筒5朝向内转子2的一端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左曳引滚筒轴套51,在该左曳引滚筒说明书CN104118786A106/9页11轴套51的左曳引滚筒轴套孔511的内壁上开设有一左曳引滚筒轴套孔键槽5111,左曳引滚筒轴套孔511与左曳引滚筒座22相配合,而左曳引滚筒轴套孔键槽5111与左曳引滚筒定位键221相配合,优选地,在左曳引滚筒5的左曳引滚筒腔内构成有左曳引滚筒内增强套53,该左曳引滚筒内增。

41、强套53与左曳引滚筒轴套51连接;在内转子2右端构成有一圆锥台形状的外转子固定座23和一同样呈圆锥台形状的右曳引滚筒座24,外转子固定座23位于内转子2与右曳引滚筒座24之间,在外转子固定座23上构成有一凸起于外转子固定座23的表面的外转子定位键231,而在右曳引滚筒座24上构成有凸起于右曳引滚筒座24的表面的右曳引滚筒定位键241。在前述外转子4的右端的端壁42上并且位于端壁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外转子轴套421,在该外转子轴套421的外转子轴套孔4211的内壁上开设有外转子轴套孔键槽42111,外转子轴套孔4211与外转子固定座23相配合,而外转子轴套孔键槽42111与外转子定位键231相配合。

42、。在前述右曳引滚筒6朝向内转子2的一端(图1所示状态的左端)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右曳引滚筒轴套61,在该右曳引滚筒轴套61的右曳引滚筒轴套孔611的内壁上开设有一右曳引滚筒轴套孔键槽6111,右曳引滚筒轴套孔611与右曳引滚筒座24相配合,而右曳引滚筒轴套孔键槽6111与右曳引滚筒定位键241相配合。在前述的一对内转子支承轴承21中,位于右侧的一个内转子支承轴承固定在所述外转子轴套421外壁上。优选地,在前述右曳引滚筒6的右曳引滚筒腔内构成有右曳引滚筒内增强套63,该右曳引滚筒内增强套63与右曳引滚筒轴套61连接。此外,左曳引滚筒内增强套53以及右曳引滚筒内增强套63也可改成以辐射状间隔分布的辐。

43、板。0030请继续见图1和图2,在前述内转子2上并且在位于左曳引滚筒座22的左端的位置构成有锁定螺母配合螺纹25,在该锁定螺母配合螺纹25上以螺纹配合方式配设有一用于对前述左曳引滚筒轴套51限定的锁定螺母251,该锁定螺母251与左曳引滚筒轴套51的左端端面接触;在前述外转子固定座23的右端端面上开设有限位盘固定孔232,在该限位盘固定孔232上固定有一用于对所述右曳引滚筒轴套61限定的限位盘2321,该限位盘2321与右曳引滚筒轴套61的右端端面接触。0031优选地,在前述右曳引滚筒轴套61的右端端面(以图1所示位置状态为例)上开设滚筒轴套螺钉孔612,前述的限位盘2321通过内转子固定螺钉。

44、23211与前述限位盘固定孔232固定,并且通过滚筒轴套固定螺钉23212与前述滚筒轴套螺钉孔612固定,从而可充分保障右曳引滚筒6定位于内转子2的右端。0032前述定子3包括铁芯31、电枢绕组32和铁芯固定座33,铁芯固定座33与前述的一对内转子支承轴承21相配合,在该铁芯固定座33的左端的外壁上并且围绕铁芯固定座33的圆周方向构成有一凸起于铁芯固定座33的外壁表面的铁芯固定座台阶331,在该铁芯固定座台阶331上并且围绕铁芯固定座台阶331的圆周方向以间隔状态开设有铁芯固定座螺孔3311,铁芯固定座33的左端端部探入到所述定子固定腔13内,在前述箱体1的左箱壁上并且围绕定子固定腔13的圆周。

45、方向以间隔状态开设有固定螺钉孔15,固定螺钉孔15的位置与铁芯固定座螺孔3311相对应,在固定螺钉孔15上配设有固定螺钉151,该固定螺钉151与铁芯固定座螺孔331固定,在铁芯固定座33的右端的外壁上固定有一铁芯挡圈332,铁芯31固定在铁芯固定座33上并且位于铁芯固定座台阶331与铁芯挡圈332之间,也就是说由铁芯固定座台阶331和铁芯挡圈332共同对铁芯31限定,电枢绕组32嵌置在铁芯31的电枢绕组嵌槽311内,这里所讲的电枢绕组32既可称为定子绕组,也可称为定子线圈。说明书CN104118786A117/9页12由图1所示可知,在前述的一对内转子支承轴承21中,左侧的一个内转子支承轴承。

46、的外圈与铁芯固定座33的左端相配合,而内圈与内转子2固定,以保障内转子2转动,一对内转子支承轴承21中的右侧的一个内转子支承轴承的外圈与铁芯固定座33的右端的轴承腔333相配合,而内圈固定在外转子轴套421的轴承固定座4212上,以保障外转子4转动,同时保障内转子2随外转子4转动,因为内转子2的右端的外转子固定座23置入于外转子轴套孔4211内,并且由外转子定位键231与外转子轴套孔键槽42111固定。0033由于定子3的结构、定子3与前述磁钢411(实质上为磁轭)的关系以及工作原理属于公知技术,例如可以参见申请人在上面的背景技术栏中的提及的CN1141775C和CN101973479B,因而。

47、本申请人并未作过于详细的说明。0034在前述的箱体1上并且位于箱体1的左箱壁背对箱体腔11的一侧设置有一旋转编码器支架16,在该旋转编码器支架16上固定有一旋转编码器安装座161,而在该旋转编码器安装座161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内转子2的左端端面的位置安装有一旋转编码器1611,该旋转编码器1611与内转子2的左端端面相接触,即与内转子2的左端端面相配合。旋转编码器1611也可称为光电编码器,由于其功用属于已有技术,例如可以参见CN1141775C的说明书第4页第19至26行,因而申请人不再赘述。0035优选地,前述失电制动器配合腔12在前述箱体1的前箱壁和后箱壁上的位置与前述外转子4的长度方向。

48、的居中位置相对应,并且与外转子4的外壁相配合,由图1所示,外转子4的形状大体上呈钟罩形,并且外转子4的外转子腔41朝向左。0036请重点见图1,在前述外转子4朝向箱体1的左箱壁的一端的端面上并且围绕该端面的圆周方向固定有一用于对前述磁钢411左端端面阻挡的磁钢阻挡环43。0037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在前述外转子4朝向箱体1的左箱壁的一端(即左端)的外壁上并且在对应于磁钢阻挡环43的右侧的位置围绕外转子4的圆周方向开设有一调整齿圈槽44,在该调整齿圈槽44内设置有一调整齿圈441,该调整齿圈441的表面探出磁钢阻挡环43的表面。在前述箱体1的左箱壁上开设有一用于供手动调节工具8探入。

49、并驱使调整齿圈441运动的手动调节工具让位孔19B。在安装、调试以及维护的过程中,可通过对手动调节工具8的操作而使调整齿圈441运动,由于调整齿圈441固定在外转子4上,因而由调整齿圈441带动外转子4,又由于外转子4固定于内转子2上,因而由外转子4带动内转子2,还由于左、右曳引滚筒5、6分别固定于内转子2的左、右端,因而由内转子2带动左、右曳引滚筒5、6,从而最终实现对轿厢位置的调整。0038重点见图2,上面提及的手动调节工具8包括齿轮轴81、手动盘82和小齿轮83,手动盘82固定在齿轮轴81的左端,小齿轮83固定在齿轮轴81的右端,并且与前述调整齿圈441相配合。当要对调整齿圈441调整时。

50、,那么前述齿轮轴81的右端途经手动调节工具让位孔19B并且通过对手动盘82的转动而使小齿轮83带动调整齿圈441;当对调整齿圈441调整完毕后,前述齿轮轴81连同小齿轮83退出手动调节工具让位孔19B,并且将整个手动调节工具8收藏于保管状态,即收藏于备用状态。0039请参见图3和图4,前述的一对失电制动器7包括电磁阀阀座71、电磁阀阀板72、一个或以上的电磁线圈73、制动摩擦片固定座74、制动摩擦片75、弹簧76和手动分离机构77,在电磁阀阀座71朝向电磁阀阀板72的一侧开设有与电磁线圈73的数量相等的电磁线圈嵌槽711以及开设有与弹簧76的数量相等的弹簧支承孔712,并且在电磁阀阀座71上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卷扬;提升;牵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