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根线虫的生物物智能菌块配方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v**** 文档编号:5217090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93.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791226.8

申请日:

2014.12.19

公开号:

CN104542721A

公开日:

2015.04.2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01N 63/04申请公布日:20150429|||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A01N 63/04登记生效日:20160920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唐睿变更后权利人:海南博士威农用化学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571924 海南省澄迈县老城经济开发区工业大道美朗路东侧海南博士威农用化学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571924 海南省澄迈县老城开发区工业大道美朗路东侧海南博士威农用化学有限公司|||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N 63/04申请日:20141219|||公开

IPC分类号:

A01N63/04; A01P5/00

主分类号:

A01N63/04

申请人:

唐睿

发明人:

吴景霄; 唐睿; 任承才; 杜荣锴; 吴淑科; 王昌显; 严崇泽

地址:

571924海南省澄迈县老城经济开发区工业大道美朗路东侧海南博士威农用化学有限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植物根部线虫病的活体生物智能菌块,所述生物智能菌块采用3种菌株ACCC11084: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 de Bary、ACCC10632: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Ehrenberg)Cohn和ACCC32001: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Thom.)Samson,经发酵干燥制得各菌株母粉后与载体辅料按比例混合压制而成,该生物智能菌块可以用于多种蔬菜、花卉、经济作物的育苗,不仅在苗期能够防止线虫对植物的危害,而且在移栽到田间或温室后,仍然能够对植物的根部线虫起到非常好的防治作用,特别是对大豆包囊线虫病、黄瓜根结线虫病和花生根结线虫病有非常好的防效。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防治植物根部线虫病的活体生物智能菌块,其特征是:所述的生物智能菌块采用3种菌株ACCC11084: 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 de Bary、 ACCC10632: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Ehrenberg)Cohn和ACCC32001: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Thom.)Samson,经发酵干燥制得3种菌株母粉后与载体辅料混合物按比例混合压制而成。

2.  权利要求1所述的ACCC11084: 巨大芽孢杆菌和ACCC10632:枯草芽孢杆菌的液体发酵配方为:蛋白胨-5.2g,NaCl-5.5g,MnSO4·H2O-0.006g,羟烯腺嘌呤-0.3g,烯腺嘌呤-0.3g,牛肉膏-3.3g,琼脂-0.2g,pH值调至7.0,清水补齐至1000g。

3.  权利要求1所述的ACCC32001:淡紫拟青霉的液体发酵配方为:去皮切块马铃薯215g,羟腺嘌呤-0.3g,烯酰腺嘌呤-0.3g,加水1000ml煮沸30分钟滤去马铃薯块,将滤液补足至1000ml,加入葡萄糖20g,溶解后就得到1000ml的液体培养基。

4.  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体辅料与3种菌株母粉的重量百分比比例为:10:0.3-0.8:0.3-0.8:0.3-0.8。

5.  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体辅料混合物其成分重量百分比为:草炭土69.4%、椰糠10%、糖渣10%、羟烯腺嘌呤0.3%、烯腺嘌呤0.3%、聚丙烯酰胺凝胶3%、阿拉伯树胶粉2%、海藻酸钾5%。

6.  权利要求1所诉的生物智能菌块用于多种蔬菜、花卉、经济作物的育苗,可以对植物苗期和移栽后根部线虫的防治作用,特别是对大豆包囊线虫病、黄瓜根结线虫病和花生根结线虫病有非常好的防效。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防治根线虫的生物物智能菌块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育苗菌块,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用于防治植物根部线虫病的活体生物智能菌块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根部线虫是一种定居型内寄生线虫,侵染植物根系产生根结,具有分布广、危害性大等特点,一方面产生一些化学物质刺激植物寄主形成巨大细胞,在根系形成大量根结,影响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另一方面因其侵染造成大量伤口,有利于土壤病原菌的次侵染,这种复合侵染加剧了作物产量的损失和品质的下降。
目前,对根部线虫的防治主要是使用化学杀线虫剂的方法,但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和无公害食品生产的今天,许多对环境污染严重,对人,畜健康有害的高毒、高残和三致的化学杀线虫剂已经陆续被禁用。
本发明是以ACCC11084: 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 de Bary、ACCC10632: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Ehrenberg)Cohn和ACCC32001: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Thom.)Samson(这3个菌种均获购于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的发酵母粉为核心杀线虫成分,辅以天然载体辅料物质(草炭、椰糠、糖渣)、促生剂(羟烯腺嘌呤、烯腺嘌呤)、凝结剂(聚丙烯酰胺凝胶)、粘合剂(阿拉伯树胶粉)、保护剂(海藻酸钾),用专用压片机压制成中间带宽2cm、深为1cm小孔的圆柱形菌块(直径4.5cm,高2.5cm),制得本发明的生物智能菌块。
本发明的生物智能菌块可以代替化学杀线剂的使用,不仅对多种线虫具有强烈的触杀作用,也可侵染多种植物线虫的卵,而且对线虫微管蛋白有极强亲和力,侵入后其独特的菌丝能快速穿透虫体体壁及卵壳,使类脂层和几丁质崩解,并通过菌丝在其体内的营养吸收和繁殖使虫体及卵迅速萎缩脱水,进而死亡消解。
本发明的生物智能菌块适用于多种蔬菜、花卉、经济作物的育苗,不仅在苗期能够防止线虫对植物的危害,而且在移栽到田间或温室后,仍然能够对植物的根线虫起到非常好的防治作用。移栽15天后对花生根结线虫病、黄瓜根结线虫病、大豆胞囊线虫病、甘薯茎线虫病等植物线虫病的防效可达90%以上,持效期长达2-3个月,大大减少了植物后续防治线虫的成本,并具有对人畜安全无毒、不污染环境等有利于生态平衡的特点,满足了国家对生态农业的发展战略,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
发明内容
菌株ACCC11084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 de Bary;菌株ACCC10632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Ehrenberg)Cohn;菌株ACCC32001为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Thom.)Samson;上述3种菌株均购自于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本发明的生物智能菌块是采用如下方法制备的。
步骤一、制备发酵母粉。
(1)制备菌株ACCC11084的发酵母粉: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蛋白胨-5.2g,NaCl-5.5g,MnSO4·H2O-0.006g,羟烯腺嘌呤-0.3g,烯腺嘌呤-0.3g,牛肉膏-3.3g,琼脂-0.2g,pH值调至7.0,清水补齐至1000g。按上述比例配置好所需发酵培养基的量,然后将菌种于无菌条件下接入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在30℃ 条件下于摇床上振荡培养72小时后(有效活菌数均达到2.0×109cfu/ml)制的一级种子;然后将培养好的一级种子按3%的比例,接入装有按上述比例配好的已经灭菌并冷却后的发酵罐中进行发酵生产,发酵培养温度 30 ℃,通气量开始在 1:1.2 ( v . v . m ) ,培养 24 小时后增至 1:1.5( v . v . m ) , 48 小时后降至 1:1( v . v . m ),发酵至 72 小时发酵完毕,经过镜检发酵液中ACCC11084:巨大芽孢杆菌的菌量达到 20-30亿cfu/ml时为合格菌液,最后按6:4的比例将菌液与载体搅拌均匀,放入温度在85±2℃左右的气流干燥机进行干燥,最后得到合格的发酵母粉。
(2)制备菌株ACCC10632的发酵母粉: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蛋白胨-5.2g,NaCl-5.5g,MnSO4·H2O-0.006g,羟腺嘌呤-0.3g,烯酰腺嘌呤-0.3g,牛肉膏-3.3g,琼脂-0.2g,pH值调至7.0,清水补齐至1000g。按上述比例配置好所需发酵培养基的量,然后将菌种于无菌条件下接入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在30℃ 条件下于摇床上振荡培养72小时后(有效活菌数均达到2.0×109 cfu /ml)制的一级种子;然后将培养好的一级种子按3%的比例,接入装有按上述比例配好的已经灭菌并冷却后的发酵罐中进行发酵生产,发酵培养温度 30 ℃,通气量开始在 1 : 1 ( v . v . m ) ,培养 24 小时后增至 1:1.2 ( v . v . m ) , 48 小时后继续增至 1 : 1.5 ( v . v . m )。发酵至 72 小时发酵完毕,经过镜检发酵液中ACCC10632:枯草芽孢杆菌的菌量达到 20-30亿cfu/ml时为合格菌液,最后按6:4的比例将菌液与载体搅拌均匀,放入温度在85±2℃左右的气流干燥机进行干燥,最后得到合格的发酵母粉。
(3)制备菌株ACCC32001的发酵母粉:液体培养基配方:去皮切块马铃薯215g,羟腺嘌呤-0.3g,烯酰腺嘌呤-0.3g,加水1000ml煮沸30分钟滤去马铃薯块,将滤液补足至1000ml,加入葡萄糖20g,溶解后就得到1000ml的液体培养基。按上述比例配置好所需发酵培养基的量,然后将菌种于无菌条件下接入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在28℃ 条件下于摇床上振荡培养72小时后(有效活菌数均达到2.0×109 cfu /ml)制的一级种子;然后将培养好的一级种子按3%的比例,接入装有按上述比例配好的已经灭菌并冷却后的发酵罐中进行发酵生产,发酵培养温度 28 ℃,通气量开始在 1 : 1 ( v . v . m ) ,培养 24 小时后增至 1:1.2 ( v . v . m ) , 48 小时后继续增至 1 : 1.5 ( v . v . m )。发酵至 72 小时发酵完毕,经过镜检发酵液中ACCC10632:枯草芽孢杆菌的菌量达到 20-30亿cfu /ml时为合格菌液,最后按6:4的比例将菌液与载体搅拌均匀,放入温度在85±2℃左右的气流干燥机进行干燥,最后得到合格的发酵母粉。
以上所述菌液与载体搅拌干燥中,载体为8:2比例的碳酸钙和拉开粉混合物。
步骤二、生物智能菌块的制备。
按重量百分比将草炭土69.4%、椰糠10%、糖渣10%、羟烯腺嘌呤0.3%、烯腺嘌呤0.3%、聚丙烯酰胺凝胶3%、阿拉伯树胶粉2%、海藻酸钾5%的比例混合均匀制成载体物质。然后将配置好的载体物质与菌株ACCC11084的发酵母粉、制备菌株ACCC10632的发酵母粉、菌株ACCC32001的发酵母粉,按照重量百分比10:0.3-0.8:0.3-0.8:0.3-0.8混拌均匀后,用专用压片机压制成中间带宽2cm、深为1cm小孔的圆柱形菌块(直径4.5cm,高2.5cm),制得本发明所述得生物智能菌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用以下具体实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例。
实施例1:制备本发明的生物智能菌块。
所使用的菌株:菌株ACCC11084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 de Bary;菌株ACCC10632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Ehrenberg)Cohn;菌株ACCC32001为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Thom.)Samson;这3种菌株均购自于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首先,制备菌株ACCC11084的发酵母粉: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蛋白胨-5.2g,NaCl-5.5g,MnSO4·H2O-0.006g,羟烯腺嘌呤-0.3g,烯腺嘌呤-0.3g,牛肉膏-3.3g,琼脂-0.2g,pH值调至7.0,清水补齐至1000g。按上述比例配置好所需发酵培养基的量,然后将菌种于无菌条件下接入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在30℃ 条件下于摇床上振荡培养72小时后(有效活菌数均达到2.0×109cfu/ml)制的一级种子;然后将培养好的一级种子按3%的比例,接入装有按上述比例配好的已经灭菌并冷却后的发酵罐中进行发酵生产,发酵培养温度 30 ℃,通气量开始在 1:1.3 ( v . v . m ) ,培养 24 小时后增至 1:1.6( v . v . m ) , 48 小时后降至 1:2( v . v . m ),发酵至 72 小时发酵完毕,经过镜检发酵液中ACCC40075:浅灰链霉菌杭州变种的菌量达到 20-30亿cfu/ml时为合格菌液,最后按6:4的比例将菌液与载体搅拌均匀,放入温度在85±2℃左右的气流干燥机进行干燥,最后得到合格的发酵母粉。
其次,制备菌株ACCC10632的发酵母粉: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蛋白胨-5.2g,NaCl-5.5g,MnSO4·H2O-0.006g,羟烯腺嘌呤-0.3g,烯腺嘌呤-0.3g,牛肉膏-3.3g,琼脂-0.2g,pH值调至7.0,清水补齐至1000g。按上述比例配置好所需发酵培养基的量,然后将菌种于无菌条件下接入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在30℃ 条件下于摇床上振荡培养72小时后(有效活菌数均达到2.0×109 cfu /ml)制的一级种子;然后将培养好的一级种子按3%的比例,接入装有按上述比例配好的已经灭菌并冷却后的发酵罐中进行发酵生产,发酵培养温度 30 ℃,通气量开始在 1 : 1 ( v . v . m ) ,培养 24 小时后增至 1:1.2 ( v . v . m ) , 48 小时后继续增至 1 : 1.5 ( v . v . m )。发酵至 72 小时发酵完毕,经过镜检发酵液中ACCC10632:枯草芽孢杆菌的菌量达到 20-30亿cfu/ml时为合格菌液,最后按6:4的比例将菌液与载体搅拌均匀,放入温度在85±2℃左右的气流干燥机进行干燥,最后得到合格的发酵母粉。
再次,制备菌株ACCC32001的发酵母粉:液体培养基配方:去皮切块马铃薯215g,羟腺嘌呤-0.3g,烯酰腺嘌呤-0.3g,加水1000ml煮沸30分钟滤去马铃薯块,将滤液补足至1000ml,加入葡萄糖20g,溶解后就得到1000ml的液体培养基。按上述比例配置好所需发酵培养基的量,然后将菌种于无菌条件下接入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在28℃ 条件下于摇床上振荡培养72小时后(有效活菌数均达到2.0×109 cfu /ml)制的一级种子;然后将培养好的一级种子按3%的比例,接入装有按上述比例配好的已经灭菌并冷却后的发酵罐中进行发酵生产,发酵培养温度 28 ℃,通气量开始在 1 : 1 ( v . v . m ) ,培养 24 小时后增至 1:1.2 ( v . v . m ) , 48 小时后继续增至 1 : 1.4 ( v . v . m )。发酵至 72 小时发酵完毕,经过镜检发酵液中ACCC10632:枯草芽孢杆菌的菌量达到 20-30亿cfu /ml时为合格菌液,最后按6:4的比例将菌液与载体搅拌均匀,放入温度在85±2℃左右的气流干燥机进行干燥,最后得到合格的发酵母粉。
最后,称取草炭土6.94kg、椰糠1000g、糖渣1000g、羟烯腺嘌呤30g、烯腺嘌呤30g、聚丙烯酰胺凝胶300g、阿拉伯树胶粉200g、海藻酸钾500g、菌株ACCC11084的发酵母粉500g、菌株ACCC10632的发酵母粉500g、菌株ACCC32001的发酵母粉500g混合搅拌制成总量为11.5kg的载体物质,放入专用压片机中压制成中间带宽2cm、深为1cm小孔的圆柱形菌块(直径4.5cm,高2.5cm),制得本发明所述得生物智能菌块。
拮抗试验:将菌株ACCC11084、菌株ACCC10632和菌株ACCC32001分别在PDA固体培养基、营养肉汁琼脂培养基以及PDA与营养肉汁混合固体培养基上接种培养,三点放置相互间隔3cm,每个组合重复三次进行交叉拮抗试验,结果表明三者之间不存在拮抗,能够共同生长。
实施例2:测定本发明生物智能菌块的生物活性。
按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得:只含菌株ACCC11084的育苗菌块、只含菌株ACCC10632的育苗菌块、只含菌株ACCC32001的育苗菌块和本发明的生物智能菌块。
用以上制得的4种菌块分别对黄瓜、花生和大豆进行育苗并最后移栽到根部线虫发生严重的温室或地块,15天后观察发病率结果。
表1为四种菌块用于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病试验15天后的防治效果。
处理名称ACCC11084ACCC10632ACCC32001生物智能菌块防治效果60.4%70.1%65.2%95.3%
表2为四种菌块用于防治花生根结线虫病试验15天的防治效果。
处理名称ACCC11084ACCC10632ACCC32001生物智能菌块防治效果50.8%40.3%68.6%92.8%
表3为四种菌块用于防治大豆包囊线虫病试验15天的防治效果。
处理名称ACCC11084ACCC10632ACCC32001生物智能菌块防治效果72.6%76.0%58.4%91.7%
从表1、表2和表3数据可以看出,用单一菌株制备菌块的防治效果明显没有三种菌株混配后制备生物智能菌块的防治效果好,说明这三种菌株按一定比例混配一起可以发挥微生物之间优势互补和协同增效的作用。
本发明的一种防治植物根部线虫病的活体生物智能菌块的制备方法已经通过具体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发明的内容适当改变原料、工艺条件等环节来实现相应的其它目的,其相关改变都没有脱离本发明的内容,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一种防治根线虫的生物物智能菌块配方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防治根线虫的生物物智能菌块配方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防治根线虫的生物物智能菌块配方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防治根线虫的生物物智能菌块配方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防治根线虫的生物物智能菌块配方及其制备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植物根部线虫病的活体生物智能菌块,所述生物智能菌块采用3种菌株ACCC11084: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 de Bary、ACCC10632: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Ehrenberg)Cohn和ACCC32001: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Thom.)Samson,经发酵干燥制得各菌株母粉后与载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