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覆成型的腰靠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领域涉及腰靠系统、特别是用在机动车座椅和座椅背靠中的系统。
背景技术
腰靠系统已成为机动车座椅、办公椅、床、休闲椅和各种用于坐或斜倚的其它家具和装置中常用的结构。已发展和制造出大量不同的腰靠系统。
很多腰靠系统的生产都要求手动组装或由自动设备组装一定数量的不同部件。这种组装过程是生产所述系统的成本和时间要求的一部分。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形式中,腰靠系统的一部分在注塑材料以形成一连接部时形成,该连接部连接一吊挂线/钩挂线(hanger wire)与鲍顿(Bowden)拉索组件的套管末端部分。
应当理解,这些详细说明和特定示例尽管示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仅仅用于例示的目的而非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说明】
从详细说明和附图可更充分地理解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示出包覆成型/二次成型/重叠模制(overmold)的腰靠系统的平面图。
图2示出在鲍顿拉索与吊挂线之间的注塑连接的平面图。
图3示出与一座椅相连接的包覆成型腰靠系统的透视图。
图4示出与一座椅相连接的包覆成型腰靠系统的透视图,其中在座椅靠背与柔性腰靠带之间设有一种中间材料。
图5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多个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优选实施例的说明仅是示例性的并且不应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其其应用或使用情况形成限制。
图1和图2示出一薄廓形的柔性腰靠系统,该腰靠系统包括第一吊挂线22、第二吊挂线24、鲍顿拉索组件40、注塑的柔性腰靠带10和注塑连接部30。鲍顿拉索组件40包括一可供(金属)线丝44穿过的套管部42,线丝44优选终止于一插塞式连接器46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通过在一注塑装置的模腔中布置第一吊挂线24、第二吊挂线22、鲍顿拉索组件40来生产腰靠系统。注塑设备向该模腔中注射塑料,所述塑料形成柔性腰靠带10和注塑连接部30。如图1‑2所示以及下文详细叙述的,注塑的柔性腰靠带10和注塑连接部30将第一吊挂线24、第二吊挂线22以及鲍顿拉索组件40连接起来。
在柔性腰靠带10的一侧,第二吊挂线22的一部分被包覆成型以形成柔性腰靠带10,使得第二吊挂线22以类似铰接的形式一体连接到柔性腰靠带10。也就是说,以如下方式使第二吊挂线22连接到柔性腰靠带10,使第二吊挂线能围绕包覆成型部的轴线相对于柔性腰靠带进行转动,但第二吊挂线22相对于柔性腰靠带10围绕任何其它轴线的转动和平动都是被约束的。
第二吊挂线22的包覆成型优选在形成柔性腰靠带10的同一过程中进行,连接柔性腰靠带10与第二吊挂线22的材料优选与形成柔性腰靠带10体部的材料相同。因此,在柔性腰靠带10与第二吊挂线22之间形成一种连续连接。
柔性腰靠带10的体部可具有任何有助于对所施加的拉力形成希望的反应的设计。图1‑2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柔性腰靠带10具有三个长形开口16。开口16的数量和尺寸以及柔性腰靠带10所用的材料和厚度可被修改以取得用于柔性腰靠带10的相应设计宽度的期望设计参数,如目标弹性和屈服强度。
在柔性腰靠带10的与到第一吊挂线22的连接部相对的一侧上,鲍顿拉索组件40的插接连接器46被包覆成型。插接连接器46优选在形成柔性腰靠带10而第二吊挂线22被包覆成型的同一过程中被包覆成型,优选使用与用于形成柔性腰靠带10的材料相同的材料来包覆成型该插接连接器46,以使插接连接器46一体连接到柔性腰靠带10。尽管在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中使用的是插接连接器46,但是也可以使用多种连接器、如链钩来代替插接器。
注塑连接部30与柔性腰靠带10分离地形成并且仅通过线丝44连接到柔性腰靠带10。在形成注塑连接部30时,第二吊挂线24、鲍顿拉索组件40二者皆被包覆成型,优选以如下方式进行。
第一吊挂线24的一部分被包覆成型使其以类似铰接的方式一体连接到注塑连接部30。也就是说,第一吊挂线24与注塑连接部30的连接使得第一吊挂线24能相对于注塑连接部30、围绕第一吊挂线24的包覆成型部的轴线进行转动。然而,一旦注塑连接部30被形成,则第一吊挂线24相对于注塑连接部30进行的平动或围绕任何其它轴线进行的转动受到约束。
如图2最佳示出的,在形成注塑连接部30期间,鲍顿拉索组件40的套管部42也被包覆成型。套管部42的被包覆成型的部分通过对材料的注塑而被保持就位,从而相对于注塑连接部30固定。优选套管部42的被包覆成型的部分接近套管部42的末端48并且略伸出注塑连接部30外。
如图3、4所示,当被安装在所用的座椅上时,第一吊挂线24和第二吊挂线22被安装到第一、第二支承结构54、52——如座椅框架的相对支柱——上,使得柔性腰靠带10横跨座椅靠背50延伸。第一、第二吊挂线24、22以允许腰靠带10被向前压入座椅靠背50中或离开座椅靠背50向后松驰的可转动方式安装到支承结构54、52。如图1最佳示出,优选是塑料的材料可被包覆成型到第一、第二吊挂线24,22的端部26以提供更加优选的、端部26与框架相连接的接触面。
在图4所示的可选实施例中,可在柔性腰靠带10与座椅靠背50之间设置中间材料60,从而提供更大范围的腰靠运动或者提供对终端使用者来说更加舒适的腰靠。
图5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包括柔性腰靠带10、鲍顿拉索组件40、第一和第二吊挂线24和22、以及二级套管43。根据该实施例,第一吊挂线24和鲍顿拉索组件40的套管部41的末端部分被包覆成型并一体连接到柔性腰靠带10的第一侧。鲍顿拉索组件40的线丝44穿过二级套管43,该二级套管被包覆成型并一体连接到柔性腰靠带10的中间部分。第二吊挂线22和插接连接器46在线丝44的末端处被包覆成型到柔性腰靠带10的第二侧上。柔性腰靠带10优选这样成型和/或定位,使其在线丝44被施加很小的拉力或不被施加拉力时拱起。因此,当线丝44被施加拉力时柔性腰靠带10中的拱起(程度)降低,从而向座椅靠背50、再向终端使用者的腰部区域施加压力。
如图1所示,鲍顿拉索组件40的不连接到柔性腰靠带10和注塑连接部30的端部可选地连接到一致动器70。致动器70的复杂性和性能可从非常简单、廉价的机械装置改变到更昂贵和复杂的电气驱动装置。无论致动器70的复杂性怎样,其目的是随着终端使用者的引导而在线丝44中产生和释放拉力。这种拉力由线丝44传递到柔性腰靠带10,柔性腰靠带10又直接地或通过中间材料60对座椅靠背50施加一力。通过腰靠带10对座椅靠背50施加的力使座椅靠背50的腰部区域向外压,从而对终端使用者的腰部区域提供支承。相反,当对柔性腰靠带10施加的力降低时,对座椅靠背50施加的力降低,允许座椅靠背后退。因此,为终端使用者提供了对由座椅提供的腰部支撑程度的最终控制。
由于可在不背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对上面参照相应附图所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作出各种修改,因而所有包含在上述说明中和示出在附图中的内容应当被解释为例示性而非限制性的。因此,本发明的广度和范围不应当由上述任一示例性实施例所限制,而是只应当由所附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物来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