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镀生产线的自动上料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镀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电镀生产线的自动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镀生产处理时,通常采用人工送料的方式往电镀生产线上送入待加工零件。然而人工送料的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弊端:费时费力,由于生产线通常安装在较高的位置,工人送料时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和时间;安全性较差,送料时可能造成零件的飞溅,容易发生误伤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电镀生产线的自动上料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了一种用于电镀生产线的自动上料机构,包括成型轨道,上料装置,框架,滑动轨道,另一滑动轨道,齿形条,另一齿形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前侧设有成型轨道,框架顶端两侧设有一组滑动轨道,滑动轨道通过支架连接另一滑动轨道;另一滑动轨道上还设另一支架;框架顶端右侧的滑动轨道外侧与滑动轨道外侧分别设有齿形条和另一齿形条;上料装置贯穿支架与另一支架。
所述上料装置由抓料机构,链轮传动装置,传动电机,另一传动电机,又一传动电机组成;链轮传动装置底部设有抓料机构;传动电机固定在支架的右侧,该传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齿轮连接滑动轨道上的齿形条;传动电机固定在支架的前侧,该传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齿轮连接滑动轨道上的齿形条;传动电机固定在支架的顶部,该传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齿轮与链轮传动装置的传动链进行连接。
所述抓料机构由抓手,旋转气缸,伸缩连杆,伸缩油缸组成;抓手侧面设有旋转气缸,两抓手通过抓料机构内的伸缩连杆进行连接,并在伸缩连杆上设有伸缩油缸位于两抓手的中间。
所述成型轨道由进车轨道和退车轨道组成;进车轨道的一侧设有退车轨道。
所述的进车轨道滑道,传动轨道组成;滑道的一侧设有传动轨道,传动轨道由上轨和下轨组成;上轨和下轨上分别设有一组导向装置,导向装置底部通过螺栓分别固定于上轨和下轨上,并且还通过弹簧连接上轨和下轨,弹簧与导向装置的夹角处还设有固定螺母。
所述的导向装置顶部设有导向轮。
所述退车轨道由另一滑道,另一伸缩油缸,另一伸缩连杆组成;滑道的一端设有伸缩油缸,伸缩油缸内设有伸缩连杆,伸缩连杆顶部还设有挡板。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省去了人力,具有智能化、自动化的特点,从而使生产率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上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本发明抓料机构内部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进车轨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传动导轨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退车轨道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侧视图。
参见图1至图7,1为成型轨道;2为上料装置;3为框架;4为滑动轨道;5为另一滑动轨道;6为齿形条;7为支架;8为另一支架;9为抓料机构;10、11、12为传动电机;13、14、15为齿轮;16为传动链;17为抓手;18为伸缩连杆;19为滑道;20为传动轨道;21为上轨;22为下轨;23为导向装置;24为弹簧;25为固定螺母;26为导向轮;27为进车轨道;28为退车轨道;29为另一滑道;30为伸缩油缸;31为另一伸缩连杆;32为挡板;33为另一伸缩油缸;34为旋转气缸;35为另一齿形条;36为料车;37为链轮传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包括成型轨道1,上料装置2,框架3,滑动轨道4,另一滑动轨道5,齿形条6,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3的前侧设有成型轨道1,框架3顶端两侧设有一组滑动轨道4,滑动轨道4通过支架7连接另一滑动轨道5;另一滑动轨道5上还设另一支架8;框架3顶端右侧的滑动轨道4外侧与滑动轨道5外侧分别设有齿形条6和齿形条35;上料装置2贯穿支架7与另一支架8。
成型轨道由进车轨道27和退车轨道28组成。进车轨道27的一侧设有退车轨道28。
进车轨道由滑道19,传动轨道20组成。滑道19的一侧设有传动轨道20,传动轨道19由上轨21和下轨22组成。上轨21和下轨22上分别设有一组导向装置23,导向装置23底部通过螺栓分别固定于上轨21和下轨22上,并且还通过弹簧24连接上轨21和下轨22,弹簧24与导向装置23的夹角处还设有固定螺母25。导向装置23顶部设有导向轮26。
运动状态如下:
传动轨道向前运动:
传动轨道20上的上轨21可沿下轨22水平滑动,通过设在上轨21上的导向装置23带动料车36前进,上轨21上的固定螺母25对导向装置23起到了支撑作用,下轨22上的导向装置23因料车36的前进会向内侧压入,被压入的导向装置23上的导向轮26对料车36起到导向作用,使料车36能够继续前进,当料车36前进一格时,被压入的导向装置23会在弹簧24的弹力作用下,复原到原来位置。
传动轨道向后运动:
当一部料车36被上料装置2夹起时,上轨21向后滑动,这时上轨21上的导向装置23会因后续料车36的阻力向内侧压入,下轨道22上的导向装置23在固定螺母25的支撑下顶住料车36,避免料车36向下滑动,当料车36向后退一格时,被压入的导向装置23会在弹簧24弹力的作用下,复原到原来位置。
上料装置2由抓料机构9,链轮传动装置10,传动电机11,另一传动电机12,又一传动电机13组成;链轮传动装置37底部设有抓料机构9;传动电机10固定在支架7的右侧,该传动电机10的输出轴上设有齿轮13连接滑动轨道4上的齿形条6;传动电机11固定在支架8的前侧,该传动电机11地输出轴上设有齿轮14连接滑动轨道5上的齿形条35;传动电机12固定在支架8的顶部,该传动电机12的输出轴上设有齿轮15与链轮传动装置37的传动链16进行连接。
上料装置2在传动电机10、11、12的运作下,分别通过齿轮13、14、15啮合齿形条6、35和链轮传动装置37上的传动链16,使上料装置2作相应的上下,左右,前后运动。
抓料机构9由抓手17,旋转气缸34,伸缩连杆18,伸缩油缸30组成;抓手17侧面设有旋转气缸34,两抓手17通过抓料机构9内的伸缩连杆18进行连接,并在伸缩连杆18上设有伸缩油缸30位于两抓手17的中间。
抓手17通过旋转气缸34可作360度旋转,并在伸缩油缸30的作用下,抓手17可伸缩连杆18作直线运动。
退车轨道28由另一滑道29,另一伸缩油缸33,另一伸缩连杆31组成;滑道29的一端设有伸缩油缸33,伸缩油缸33内设有伸缩连杆31,伸缩连杆31顶部还设有挡板32。
退车轨道28通过伸缩油缸33带到伸缩连杆31作往复的直线运动,推动料车36往前运动。
上料装置2上的抓料机构9从进车轨道27上抓起料车36,通过滑动轨道4向后滑动,然后抓料机构9做360度旋转将料车36内的待加工零件倒入后续生产线上,然后上料装置2通过滑动轨道5作向左水平移动,抓料机构9将料车36放入退车轨道28上,再通过滑动轨道4和滑动轨道5依次作向前和向右的运动,使上料装置2回到原位完成一次上料动作。被上料装置2送入退车轨道28的料车36在伸缩连杆31的前后运动下,料车36被一一送入加料区。
通过此装置能够对整各上料机构执行自动化操作,从而提高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