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药制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药制剂.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27843A43申请公布日20141105CN104127843A21申请号201410353682422申请日20140717A61K36/9068200601A61P1/00200601A61P7/04200601A61K35/24200601A61K35/36200601A61K35/64200601A61K35/02200601A61K35/5620060171申请人刘海峰地址262400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红河镇卫生院72发明人刘海峰54发明名称一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药制剂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药制剂,选取的原料药及其重量组份分别是。
2、紫珠草1020克、白芨1020克、地榆1020克、刺猬皮1020克、炒蒲黄510克、参三七812克、五灵脂815克、神曲1020克、黄连812克、乌梅510克、砂仁1020克、煅龙牡812克、五倍子812克、九香虫812克、阿胶1020克、脱力草812克、虎杖812克、姜炭812克。诸药互伍共奏敛疡止血,祛瘀止痛,逐瘀生新,益气凉血,治酸生肌等功效,用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见效快,疗程短、无副作用且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27843ACN104127843A。
3、1/1页21一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紫珠草1020克、白芨1020克、地榆1020克、刺猬皮1020克、炒蒲黄510克、参三七812克、五灵脂815克、神曲1020克、黄连812克、乌梅510克、砂仁1020克、煅龙牡812克、五倍子812克、九香虫812克、阿胶1020克、脱力草812克、虎杖812克、姜炭812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紫珠草10克、白芨10克、地榆10克、刺猬皮10克、炒蒲黄5克、参三七8克、五灵脂8克、神曲10克、黄连8克、乌梅5克、砂仁10克、煅龙。
4、牡8克、五倍子8克、九香虫8克、阿胶10克、脱力草8克、虎杖8克、姜炭8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紫珠草15克、白芨15克、地榆15克、刺猬皮15克、炒蒲黄8克、参三七10克、五灵脂12克、神曲15克、黄连10克、乌梅8克、砂仁15克、煅龙牡10克、五倍子10克、九香虫10克、阿胶15克、脱力草10克、虎杖10克、姜炭10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紫珠草20克、白芨20克、地榆20克、刺猬皮20克、炒蒲黄10克、参三七12克、五灵脂15克、神曲20克、黄连12克、乌梅10。
5、克、砂仁20克、煅龙牡12克、五倍子12克、九香虫12克、阿胶20克、脱力草12克、虎杖12克、姜炭12克。权利要求书CN104127843A1/5页3一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药制剂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中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以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药制剂。背景技术0002上消化道出血一般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以及胰胆等部位病变引起的出血,是临床常见病之一。上消化道出血属于祖国医学血证中“吐血”及“便血远血”范畴。临床主要以呕血和黑便为主要临床表现。血液不循常道上溢,经口而出称为呕血或吐血。血液下注则为便血,大便多为黑色,严重者粪便如柏油样,如果出血量过。
6、多,在胃肠道停留时间又很短的话也会出现紫红色。0003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很多,大多数是上消化道本身病变所致,少数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据国内资料,最常见的病因依次是溃疡病,肝硬变所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和急性胃粘膜损害,胃癌。其他少见的病因有食管裂孔疝、食管炎、贲门粘膜撕裂症、十二指肠球炎、胃平滑肌瘤、胃粘膜脱垂、胆道或憩室出血等。0004目前,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方面常用的止血手段很多,譬如药物止血如血管加压素、生长抑素;气囊压迫止血;内镜下止血及外科手术治疗等。但大多药物会产生耐药性及药物不良反应导致局部溃疡、穿孔,且手术价格昂贵、风险较大,不能普遍适用。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克服了目前。
7、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方面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见效快、疗效确切、无副作用且治愈率高的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药制剂。0006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0007紫珠草1020克、白芨1020克、地榆1020克、刺猬皮1020克、炒蒲黄510克、参三七812克、五灵脂815克、神曲1020克、黄连812克、乌梅510克、砂仁1020克、煅龙牡812克、五倍子812克、九香虫812克、阿胶1020克、脱力草812克、虎杖812克、姜炭812克。0008作为这一种优化方案0009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00。
8、10紫珠草10克、白芨10克、地榆10克、刺猬皮10克、炒蒲黄5克、参三七8克、五灵脂8克、神曲10克、黄连8克、乌梅5克、砂仁10克、煅龙牡8克、五倍子8克、九香虫8克、阿胶10克、脱力草8克、虎杖8克、姜炭8克。0011作为这一种优化方案0012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0013紫珠草15克、白芨15克、地榆15克、刺猬皮15克、炒蒲黄8克、参三七10克、五灵脂12克、神曲15克、黄连10克、乌梅8克、砂仁15克、煅龙牡10克、五倍子10克、九香虫10克、阿胶15克、脱力草10克、虎杖10克、姜炭10克。说明书CN104127843A2/5页40014作为这一种优化方案001。
9、5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0016紫珠草20克、白芨20克、地榆20克、刺猬皮20克、炒蒲黄10克、参三七12克、五灵脂15克、神曲20克、黄连12克、乌梅10克、砂仁20克、煅龙牡12克、五倍子12克、九香虫12克、阿胶20克、脱力草12克、虎杖12克、姜炭12克。0017上述中药制剂的服用方法为将上述重量配比的原料中药混合后,按照传统煎制中药的方法取其药汁,每日1剂,分23次口服。7剂为1疗程。0018上述中药制剂的原料中药0019紫珠草,味辛、苦,性平;归肝、脾、胃经。具有散瘀止血,消肿止痛之功效。0020白芨,味苦、甘、涩,性微寒;归肺、肝、胃经。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10、之功效。0021地榆,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胃、大肠经。具有凉血止血,解毒敛疮之功效。0022刺猬皮,味苦,性平;归胃、大肠、肾经。具有固精缩尿,收涩止血,化瘀止痛之功效。0023炒蒲黄,味甘,性平。归肝、心包经。具有化瘀止血,活血止痛之功效。0024参三七,味甘、微苦,性温;归心、肝、脾经。具有化瘀止血,消肿止痛之功效。0025五灵脂,味苦、甘,性温;归肝经。具有活血止痛,化瘀止血之功效。0026神曲,味甘、辛,性温;归脾、胃经。具有消食和胃,止泻解表之功效。0027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胃、肝、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热解毒之功效。0028乌梅,味酸,性平;归肝、脾、肺三经。具有敛肺墙。
11、肠,生津止渴,杀尤止血之功效。0029砂仁,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之功效。0030煅龙牡,味甘、涩,性平;具有敛气逐湿,涩精止血之功效。0031五倍子,味酸、咸,性寒;归肺、肾、大肠经。具有敛肺滋肾,生津收汗,固肾涩精之功效。0032九香虫,味成,性温;归肝、脾、肾经。具有补肾壮阳,理气止痛,舒筋活络之功效。0033阿胶,味甘,性平;归肺、心、肝、肾经。对虚劳贫血,肺瘘咯血,胎产崩漏等症有良好疗,为补血止血,滋阴润燥之良药。0034脱力草,味苦、涩,性凉;归肺、肝、膀胱、大肠经。具有清热利湿,补虚活血、解毒消肿之功效。0035虎杖,味苦、性寒;归肝、胆、肺。
12、经。具有活血止痛,清热解毒,化痰止咳之功效。0036姜炭,味苦、辛,性温;归脾、肝、肾经具有温经止血,温脾止泻之功效。0037中医认为上消化道出血的本质是络伤血溢。多数学者认为引起络伤血溢的病机主要责之于“热”与“虚”。热者因于胃热、肝火、阴虚火旺,并由饮食不节、情志不和等诱发;虚者多因于脾虚、劳倦过度、久病失养等导致脾虚不摄、胃络淤血,从而血不循经而外溢。然而淤血的存在是导致本病的一个重要机理,热煎津液为淤,血得寒则凝,气虚血行无力,均可导致血淤阻络,血不归经而溢出脉外。因此治疗应坚持清热、止血、消瘀、宁血、补虚之原则,以止血为要务,注意治火、治气、治血三个方面。0038本发明中药制剂中,紫。
13、珠草、炒蒲黄、参三七、五灵脂可化瘀止血,消肿止痛;白芨、地榆、虎杖可凉血止血,敛疡生肌;刺猬皮、煅龙牡、五倍子可益气固肾,固肾涩精,祛瘀止痛;神曲、砂仁可化湿开胃,温脾止泻;黄连、脱力草可清热燥湿,解毒消肿;九香虫、姜炭可温经止血;舒筋活络;阿胶为补血止血,滋阴润燥之良药。乌梅可敛肺涩肠,生津止渴。诸药说明书CN104127843A3/5页5配伍精良,共奏敛疡止血,祛瘀止痛,逐瘀生新,益气凉血,治酸生肌之功效,可攻补兼施,标本同治,用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具有见效快、疗程短、安全可靠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0039为进一步考察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我们选择了9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临。
14、床试验。患者症状均为出血发生在24H内,未经治疗者或出血发生在1周内,虽经治疗而仍有继续出血者。其中男59例,女性31例;年龄1883岁;胃粘膜病变37例,消化性溃疡45例,消化道肿瘤8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患病时间、发病症状等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0040诊断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诊断标准为血从胃来,从口吐出,血色紫暗或咖啡样,甚至鲜红,常挟食物残渣,大便色黑甚至暗红。0041出血程度分级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按照中轻度、中度、重度的分度标准进行判定。0042治疗方法0043治疗组。
15、服用本发明中药制剂,加水煎制后服用,每日1剂,分23次口服,7剂为1疗程;对照组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用药,一般采用给予患者硫糖铝混悬液口服,1G/次,4次/天;奥美拉唑注射液40MG加入90G/L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滴,1次/天;止血敏20G;氨甲环酸025G;VITK120MG加入50ML/L葡萄糖溶液500ML静滴,1次/天。0044两组均视病情需要予以溃疡患者饮食、平卧休息、吸氧、严密检测生命体征,必要时补液扩充血容量。输血指征为1血红蛋白70G/L;2出现休克征象;3大量呕血、便血及黑便。0045观察指标0046治疗期间,定期观察患者吐血、便血、头晕、心悸、腹痛等症状;定期检查血压、心。
16、率、肠鸣音等;定期进行呕吐物及大便隐血试验。上述指标每天记录1次。0047疗效标准0048痊愈1周内吐血或黑便停止,大便隐血试验连续天阴性,出血伴随症状明显改善;0049显效1周内吐血或黑便停止,大便隐血试验,出血伴随症状有所改善;0050有效1周内出血减少,大便隐血由强阳性转为,出血伴随症状略有改善;0051无效经治疗1周,出血不止,重度出血经治疗24H后无好转甚至加重,出血伴随症状无改善或加重。0052疗效结果0053两组病例治疗后的疗效对照结果见表1。治疗后,治疗组痊愈22例489,显效13例289,有效7例156,无效3例67,总有效率达933;对照组痊愈11例245,显效15例333。
17、,有效8例178,无效11例245,总有效率为756,治疗组治愈率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相比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4表1两组病例治疗后的疗效对照结果表0055说明书CN104127843A4/5页6组别例数痊愈N显效N有效N无效N总有效率治疗组4522489132897156367933对照组4511245153338178112457560056两组止血时间比较0057治疗组最短1天,最长5天,平均200020天;对照组最短2天,最长8天,平均350015天,两组比较,治疗组止血疗效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0058不良反应比较0059统计两组患者在治疗中不良。
18、发应,对照组中3例患者头晕,5例患者恶心,乏味,5例患者出现嗜睡症状,其他系统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0060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制剂能针对病因,切中病机,不仅能迅速止住患者上消化道出血,而且具有疗程短、服用方便、价格低廉、无副作用且治愈率高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具体实施方式0061实施例1一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药制剂,选取紫珠草10克、白芨10克、地榆10克、刺猬皮10克、炒蒲黄5克、参三七8克、五灵脂8克、神曲10克、黄连8克、乌梅5克、砂仁10克、煅龙牡8克、五倍子8克、九香虫8克、阿胶10克、脱力草8克、虎杖8克、姜炭8克。0062实施例2一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药制剂,选取紫珠草。
19、15克、白芨15克、地榆15克、刺猬皮15克、炒蒲黄8克、参三七10克、五灵脂12克、神曲15克、黄连10克、乌梅8克、砂仁15克、煅龙牡10克、五倍子10克、九香虫10克、阿胶15克、脱力草10克、虎杖10克、姜炭10克。0063实施例3一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药制剂,选取紫珠草20克、白芨20克、地榆20克、刺猬皮20克、炒蒲黄10克、参三七12克、五灵脂15克、神曲20克、黄连12克、乌梅10克、砂仁20克、煅龙牡12克、五倍子12克、九香虫12克、阿胶20克、脱力草12克、虎杖12克、姜炭12克。0064下面通过具体病例对本发明的中药制剂疗效进一步进行验证0065病例10066庄某,女。
20、,22岁。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解暗红色大便,当时无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及畏寒发热,此后渐感心慌、乏力,送到某医院就诊为上消化道出血。经输血、补液等保守治疗,大便转黄。随后每隔13天解黑大便1次,病情反复。经人介绍,开始服用本发明药物进行治疗,1个疗程后,解便颜色恢复正常,腹痛、恶心症状减轻,偶有呕吐现象,3个疗程后,上述症状均消失,身体恢复健康;继续服用2个疗程进行巩固治疗。随访至今无复发。0067病例20068孔某,男,45岁。患者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不适,偶有暧气,反酸,口服甲氰咪胍有好转,但发现大便色黑,次数大致同前,12次/天,仍成形,未予注意,一周后进说明书CN104127。
21、843A5/5页7食辣椒及烤馒头后,觉上腹不适,伴恶心,并有便意如厕,排出柏油便约350ML,并呕鲜血约200ML,经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病以来乏力明显,睡眠、体重大致正常,无发热。经人介绍,开始服用本发明药物进行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自觉体力恢复明显,精神好转,恶心、呕吐症状消失;继续服用1个疗程,大便颜色恢复正常,腹部不适、恶心等症状均无;继续服用3个疗程予以巩固治疗,身体康复。随访至今无复发。0069病例30070周某,女,59岁。患者4年前因间断黑便,气促10余天,呕血,黑便超过6小时入院。医院检查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症。经输血、补液等保守治疗,大便转黄,后出院。两周后,患者突发呕吐咖啡渣样物及鲜血、血凝块,量约350毫升,继而解黑便、鲜血便,量约400毫升,伴胸闷、气促、头昏,无咯血,无发热、腹痛,经医院采取抑酸、止血治疗,病情有所好转,但病症反复,治疗效果不理想。经人介绍,开始服用本发明药物进行治疗,2个疗程后,患者自觉体力恢复明显,精神好转,恶心、呕吐症状消失,大便颜色转黄;继续服用1个疗程,大便颜色恢复正常,腹部不适、恶心等症状均无;继续服用4个疗程予以巩固治疗,身体康复。随访至今无复发。说明书CN10412784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