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目前市售供禽、畜饲养的人工饲料配方,大抵均采玉粉、豆粉、鱼粉及猪油……等混合使用为主要原料;但,因其中成份有些较难适应各种禽、畜的消化道消化,致使禽、畜于排泄物中含氨量较高,而造成异味四溢,更者污染周遭环境卫生;又,仅靠人工饲料养禽、畜,其换肉率较低,致使饲养利润降低,且易使禽畜的内脏中含油率提高,而使禽、畜在环境上难耐热紧迫,容易受到惊吓,导到生长率降低,死亡率提高。 因此,一般饲养者为促进禽畜生长,以期降低死亡率及提高换肉率大都在饲料中添加含抗生素或磺胺剂的药物来企图解决问题,但此方法因为该等药物经长时间食用后,易使禽、畜体内的病原菌产生抗体,若,一旦发病即难以治疗,且这些药物尚无法完全随排泄物排出体外,余留的药性极可能附着于禽、畜肉品或内脏中,致使人们食用后,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危害。是以,应该有一适用物产生,来革除习用物的缺弊。
本发明为一种混合数种食品加工用活菌制成种菌的禽畜饲料添加剂,其是利用食品营养理论,配合微生物的特性及食品加工技术,并经由慎重的研究试验获得;本发明选择醣化菌(RHIZOPUS DELEMAR或RHIZOPUS JARVNICUS)、浮酸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或LACTOBACILLUS BULGARICUS)及一种酵母菌(SACCHAROMYCES FORMOSENSIS),分别予以纯粹培养,再将所得的活菌体培养产物,加以适度加工处理,并视禽、畜的消化道不同调配此活菌体的比例混合制成种菌;此混合的种菌取约2∶1000的比例添加入于一般禽畜饲料中,饲养禽畜可达成帮助消化、降低环境污染、促进生长,提高存活率、减少内脏含油率及可避免药物残留于肉品及内脏等效果。
图表一系添加本发明的饲料对猪体重变化的影响曲线图及与一般饲料饲养的对照比较图表。
图表二系添加本发明的饲料对猪体重换肉率与体重关系影响曲线图及与一般对照组比较图表。
活菌添加于饲料中虽有良好的效果,但菌珠的选择必须极慎重,菌珠使用错误,不但不能获得预期效果,甚至可能造成极大损害。本发明系列利用食品营养理论,配合微生物的特性及食品加工技术,取用多种菌株以鸡、猪、牛等禽畜作长久的试验研究后,筛选出最佳的菌珠,并经由适当加工处理及依禽畜的特性作一定比例范围的混合后制成种菌;该种菌添加于禽畜饲料中,可获得相当良好的成果。
本发明系采二种醣化菌(RHIZOPUS DELEMAR或RHIZOPUS JAVANICUS)之至少一种、二种乳酸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或LACTOBACILLUS BULGARICUS)之至少一种及一种酵母菌(SACCHAROMYCES FORMOSENSIS),分别予以纯粹培养,将所得的活菌体及培养产物,经过适度加工处理系,并视禽、畜地消化道不同而调配菌体制成种菌;该混合种菌可添加入饲料中来饲养禽、畜(如:鸡、鸭、牛、羊、猪……等动物)。
其中,二种醣化菌系采固体培养,经冷风干燥后,再予粉碎;而二种乳酸菌、一种酵母菌均系采液体培养,并以淀粉吸附,经冷风干燥后,再分别予以粉碎;各菌株的混合比例为:醣化菌占20~30%,乳酸菌占40~60%,酵母菌占20~30%。菌体经适当混合调配成本发明的种菌,即可添加于饲料中,种菌与饲料的添加比例约为2∶1000,亦即每公吨饲料中添加二公斤种菌时为较佳。
本发明种菌中的醣化菌的培养基质,含淀粉来分解酵素,以增加饲料中淀粉的消化能力;而酵母菌具生产蛋白分解酵素,可加速蛋白质的消化功能,亦具产生维他命B群,来维护禽、畜代谢正常功能;而乳酸菌在消化道中发酵产生乳酸,具有整肠健胃、帮助消化、抑制病菌的繁殖衍生功用,提高禽、畜的存活率;并且这些菌种的发酵产物中的U.G.F.(未知因子),可促进禽畜的成长。
本发明制成的种菌依每公吨饲料中约加入二公斤混合为实施例,则饲养禽畜,得于禽畜的消化系统中分泌消化酵素,故可帮助消化,且由于饲料能够消化完全,可降低禽畜舍内的氨及硫化氢含量,降低污染,使舍床干爽,进而改善禽畜的生活环境;又由于添加本发明种菌的饲料,禽畜食用后可增加消化收率,故可促进生长,提高换肉率,且禽畜腹部的油片极少,内脏无油包围,因此,禽畜较能耐热紧迫,亦比较活泼;再者,本发明的种菌添加剂,得于禽畜的消化系统及饲养环境中,造成有益菌群生长的优势环境,抑制病原菌繁殖环境中,造成有益菌群生长之优势环境,抑制病原菌繁殖,以降低有害菌入侵,因此,可提高存活率,及避免药物残留于肉品及内脏中;故,本发明预期达到的功效将有相当良好的成果。
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系取两种醣化菌(RHIZOPUS DELEMAR或RHIZOPUS JAVANICAS)之一种、两种乳酸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或LACTOBBACILLUS BULGARICUS)之一种及一种酵母菌(SACCHAROMYCES FORMOSENSIS)适当比例混合,但因不同的禽畜种类,其消化道不尽相同,例如:牛、羊的胃具有反刍作用,所以牛、羊的消化道与鸡、猪的消化道并不相同,因此,本发明的菌株种类选择除了上述二种醣化菌、二种乳酸菌、一种酵母菌至少必须取其一之外,亦可视禽畜的特性同时选择二种醣化菌或二种乳酸菌配合其它各一菌株混合而成,当然,关于菌株的含量仍是以醣化菌20~30%,乳酸菌40~60%,酵母菌20~30%为比例范围实施。
为具体证明本发明的效果,兹举一经由试验的报告结果比较说明如下:
(1)试验地点:台湾省屏东县内埔乡建兴村
(2)试验时间:1991年6月11日~1992年2月2日。
(3)试验禽畜:猪
(4)试验过程:母猪产前及出生乳猪仍须作各种防疫外,母猪饲料中添加本发明的种菌,出生乳猪剪牙,同时以本发明种菌20g 加100ml冷开水混合成乳状液,每头乳猪灌入4~5ml仔猪离乳后先以人工乳喂饲15~20天,20天后以本发明种菌添加饲料渐渐取代人工乳,至30天后,全部改用中猪用的本发明种菌饲料,饲养60天后,改用成猪用的本发明种菌饲料;图表一、二中所示对照组则以一般的饲料饲养。
(5)试验结果:本发明添加入于饲料对猪的成长速率及换肉率的影响如下:
1、本发明饲料对猪的成长速率的影响如图表(一)显示,本发明试验的母猪及刚生产小猪,离乳后平均体生为7.5kg,对照组为6.3kg,90日龄猪,本发明试验组体重为38.2kg,对照组仅31.6kg,本发明试验组在169日龄出售的平均体重达109.7kg,但对照组在197日出售的平均体生仅108.2kg故以本发明饲料饲养肉猪,其饲养期间可缩短28天。
2、本发明饲料饲料对猪的换肉率的影响试验结果如图表二所示,体重在60kg以下,换内率较对照组稍低,60kg以上,则有非常明显的差异,饲养全期的平均换肉率,本发明饲料为2.72,对照组为3.21。故由本试验得知本发明种菌饲料对猪的成长速率与换肉率的提高,均有显著效果。
又根据试验观查,本发明饲料饲养的猪的表皮亮丽,身体健美活泼,舍内氨臭味明显降低;本试验期间,除防疫注射外,均未施用其他任何药物,故猪体及内脏中,绝无药物残留。再者,本发明的种菌经由同一饲养试验得证,对猪的育成率亦相当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