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泄泻痢疾的中药制剂.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514004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87.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6100719.2

申请日:

1996.02.01

公开号:

CN1133191A

公开日:

1996.10.1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0.10.25|||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5/78

主分类号:

A61K35/78

申请人:

王维;

发明人:

王维

地址:

100084北京市清华园紫光大楼513A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万科园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张亚军;李丕达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泄泻痢疾的中成药,该药物的处方组成是委陵菜、墨旱莲、马鞭草、鱼腥草、木香、饴糖。本申请还公开了本发明药物口服液剂型的加工工艺。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治疗泄泻痢疾中成药,其特征在于它是以下述组份制 成的药剂: 委陵菜97-115克    墨旱莲175-183克 马鞭草73-80克     鱼腥草58-68克 木香  30-35克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以下述组份制成的 药剂: 委陵菜100克    墨旱莲180克 马鞭草75克     鱼腥草60克 木香  35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制备该药物的原料 组份中还含有30-35克的饴糖。 4、根据权利要求3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饴糖用量为35克。 5、一种治疗泄泻痢疾中成药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 原料处方是 委陵菜97-115克    墨旱莲175-183克 马鞭草73-80克     鱼腥草58-68克 木香30-35克       饴糖30-35克 加工方法是 将处方量的鱼腥草、木香分别进行清洗,处方量的其他四 味药一并入池用自来水循环清洗三次;将鱼腥草、木香分别酌 予碎断,加水量为药材量的10倍进行蒸馏,提取挥发油,时间 为4小时,待冷却后,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备用,药渣弃 掉;将其他药材置夹层锅中加6倍药材量的水进行煎煮2小时, 温度控制在120℃左右,而后抽出煎液于容器中,第二次加水 量为药材量的5倍,温度同前,煎煮时间为
2: 5小时,而后放出 煎液;混合两次所得煎液,经过滤后进行浓缩,温度控制在40 -45℃,压力为600-700毫米汞柱(11.7-13.3磅),浓缩至 相对密度为1.05-1.10,抽出浓缩液,待冷至20℃左右,加乙 醇与溶液等量使之沉淀,时间为24小时;取上清液于减压器中, 温度控制在55℃左右,加收乙醇,接着将药液放入综合桶,当 温度降至40℃时加入饴糖及蒸馏水液、挥发油,并充分搅拌; 经搅拌后的溶液再次过滤,将其输至罐装塔,经灭菌后包装。

说明书


一种治疗泄泻痢疾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泄泻、痢疾的中药制剂,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儿童、成人湿热痢疾、腹痛、泄泻;热毒血痢、阿米巴痢、菌痢、尿血、便血及并发性肺热咳喘、发热、咽喉肿痛等疾患的口服液。

    目前,对于儿童、成人湿热痢疾、腹痛、泄泻;热毒血痢、阿米巴痢、菌痢、尿血、便血及并发性肺热咳喘、发热、咽喉肿痛等疾患一般是采用抗生素治疗,或者沿用历代医家之配伍煎剂。由于乱用抗生素,破坏了体内微生态群的生态平衡和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很多人不是死于原发病,而是死于二重感染或院内的交叉感染。传统中医最有效的汤剂治法,常用“黄芩汤”或“芍药汤”治湿热痢疾,用“白头翁汤”治湿热之邪深陷血分所致的热毒血痢。如此之法,多有不便。除了延误治疗时间,给病人带来痛苦之外,更重要的是它们各有侧重,不能“通因通用”,有待辨证论治。

    本发明目的是研制一种既能治疗儿童、成人湿热痢疾、腹痛、泄泻;热毒血痢、阿米巴痢、菌痢、尿血、便血,又能同时对并发性肺热咳喘、发热、咽喉肿痛有效的药物。

    本发明的药物是将治疗湿热留连发生赤白痢疾、泄泻、阿米巴痢疾的祖传经验方开发为一种中成药。

    本发明药物是根据痢疾的发病机理,按照传统的中医理论配伍组方,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制备而成。

    本发明药物的组成是:

    委陵菜97-115克    墨旱莲175-183克

    马鞭草73-80克     鱼腥草58-68克

    木香  30-35克

    本发明药物的组成优选重量配比是:

    委陵菜100克    墨旱莲180克

    马鞭草75克     鱼腥草60克

    木香  35克

    本发明药物中最好加入饴糖作为使药,加入量是30-35克优选35克。

    本发明药物可以按照常规的制剂工艺制备成常用的药物剂型,例如:丸剂、片剂、口服液、冲剂、膏剂、丹剂、注射剂等。

    本发明药物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处方量地鱼腥草、木香分别进行清洗,处方量的其他四味药一并入池用自来水循环清洗三次。

    2、将鱼腥草、木香分别酌予碎断,加水量为药材量的10倍进行蒸馏,提取挥发油,时间为4小时,待冷却后,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备用,药渣弃掉。

    3、将其他药材置夹层锅中加6倍药材量的水进行煎煮2小时,温度控制在120℃左右,而后抽出煎液于容器中,第二次加水量为药材量的5倍,温度同前,煎煮时间为1.5小时,而后放出煎液。

    4、混合两次所得煎液,经过滤后进行浓缩,温度控制在40-45℃,压力为600-700毫米汞柱(11.7-13.3磅),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0,抽出浓缩液,待冷至20℃左右,加乙醇与溶液等量使之沉淀,时间为24小时。

    5、取上清液于减压器中,温度控制在55℃左右,加收乙醇,接着将药液放入综合桶,当温度降至40℃时加入饴糖及蒸馏水液、挥发油,并充分搅拌。

    6、经搅拌后的溶液再次过滤,将其输至罐装塔,经灭菌后包装。

    根据中医理论,湿热疫毒下注大肠,气机壅滞,故腹痛后重,泄而不爽;热伤肠络,气血与湿热疫毒相搏,酝久化脓,故下痢赤白,脓血相兼;热毒下迫,故下痢灼肛,小便短赤。本发明药物的组成中选用委陵菜为君药,以调和气血,止腹痛下痢后重;以墨旱莲、马鞭草为臣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活血散瘀,利水消肿,祛湿热,导滞下行,同时滋补肝肾,以固本扶元。以鱼腥草、木香佐药,以清气分之热,解营卫之毒,进一步除热痢热淋,行气止痛,健脾消食。其中以木香之温,监制方中之苦寒,以免寒凉碍邪,借以达到调气导滞,破坚消积之目的,使气调则后重自除。于是,行血则便脓自愈的目的才有了保障。使以饴糖,理气建中,调和诸药。

    方中委陵菜配木香能缓急止痛,委陵菜配墨旱莲行血之力更强,诸寒药得饴糖,则无助火之弊。统观全方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水通淋、调气和血之效。本发明药物主要以痢下赤白、腹痛里急后重、便脓血、尿血、泄泻、苔腻微黄为应用要点。痢疾初起有表证者也有效。同时,本发明药物中应用了木香和饴糖,以利寒热。而且,由于木香、鱼腥草味辛而解表。

    本发明药物既具备“芍药汤”的清热解毒、调和气血之功效,主治湿热痢、腹痛、便脓血、赤白相兼、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又具备“白头翁汤”的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功效。主治热毒痢、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泻下脓血、赤多白少,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玄数。同时还用于慢性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泄泻、急慢性肠炎等属于湿热内蕴者。临床应用还表明:对下焦肾虚久痢者也有显著效果;同时对并发性肺热咳嗽、咽喉肿痛、发热等也有疗效。

    经应用表明本发明药物的口服液剂型具有如下优点:1、利于儿童及成人服用;2、药物到达病所迅速、治疗快;3、分散度大,吸收快,奏效快;4、有效成分均匀,利用度高,治疗彻底;5、口感好、服用方便,急用时十分显效;6、本品还具有人体自身无法合成的必需氨基酸、维生素、帮助消化的酶及微量元素。

    实施例

    处方:

    委陵菜100克    墨旱莲180克

    马鞭草75克     鱼腥草60克

    木香  35克     饴糖35克

    加工方法:

    1、将处方量的鱼腥草、木香分别进行清洗,处方量的其他四味药一并入池用自来水循环清洗三次。

    2、将鱼腥草、木香分别酌予碎断,加水量为药材量的10倍进行蒸馏,提取挥发油,时间为4小时,待冷却后,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备用,药渣弃掉。

    3、将其他药材置夹层锅中加6倍药材量的水进行煎煮2小时,温度控制在120℃左右,而后抽出煎液于容器中,第二次加水量为药材量的5倍,温度同前,煎煮时间为1.5小时,而后放出煎液。

    4、混合两次所得煎液,经过滤后进行浓缩,温度控制在40-45℃,压力为600-700毫米汞柱(11.7-13.3磅),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0,抽出浓缩液,待冷至20℃左右,加乙醇与溶液等量使之沉淀,时间为24小时。

    5、取上清液于减压器中,温度控制在55℃左右,加收乙醇,接着将药液放入综合桶,当温度降至40℃时加入饴糖及蒸馏水液、挥发油,并充分搅拌。

    6、经搅拌后的溶液再次过滤,将其输至罐装塔,经灭菌后包装。

一种治疗泄泻痢疾的中药制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治疗泄泻痢疾的中药制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治疗泄泻痢疾的中药制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泄泻痢疾的中药制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泄泻痢疾的中药制剂.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泄泻痢疾的中成药,该药物的处方组成是委陵菜、墨旱莲、马鞭草、鱼腥草、木香、饴糖。本申请还公开了本发明药物口服液剂型的加工工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