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拔毒膏.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512598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20.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4108840.5

申请日:

1994.08.05

公开号:

CN1105255A

公开日:

1995.07.1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申请的视为撤回公告日:1995.7.19|||||||||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5/78; A61K9/06

主分类号:

A61K35/78; A61K9/06

申请人:

李秋礼;

发明人:

李秋礼

地址:

721300陕西省宝鸡县虢镇车站宝鸡县中医医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宝鸡市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马天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乙肝拔毒膏,是治疗乙肝外用膏药,由生山桅、生大黄、丹参等数十种中药加工粉碎后加入植物油或凡士林制成,该药贴在左、右期门穴上,距肝脏最近,使解毒之药易入,拔毒之药易出,且左、右五天一交替,既加强了皮肤对药物的吸收作用,又不影响皮肤呼吸功能,有效率98%,治愈率85%,无副作用,疗效居国内领先地位。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乙肝拔毒膏,其特征在于:其药物配方及含量为(单位:g) 生山桅5-15.0生大黄5-15.0丹参10-25.0韩信草10-20.0二叶葎10-20.0婆蒿5-15.0将离15-25.0草射香10-20.0玄胡10-20.0五味10-20.0乌梅10-20.0龙胆草5-15.0生地10-20.0乳香5-15.0没药5-15.0山茶根5-15.0赤芍5-15.0丹皮5-15.0玄参5-15.0七叶一枝花5-15.0 白药按上述药物总量的5%加入; 辅药植物油或凡士林按上述药物总量100%加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肝拔毒膏,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含量根据生产批量可等比例放大或缩小。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乙肝拔毒膏,是一种外用膏药,属于药品制造技术领域。

    目前国内外对乙型肝炎的治疗尚无公认的特效药物,特别是慢性活动性肝炎、重症肝炎,由于予后不良和较高的病死率,已成为治疗学上的难题。时至今日,人类还未找到能直接杀灭肝细胞内乙肝病毒HBV而又不损伤肝细胞的方法。西医对乙肝的治疗仍然是综合措施,即以休息,营养为主,辅以适当的药物治疗,避免饮酒,过劳,妊娠及使用肝损害药物,辅助治疗乙肝的西药大体上分为三类,即抗病毒类药物,免疫促进类药物,免疫抑制剂药物,此外,目前应用的保肝类药,绝大多数无明显作用。

    目前中医治疗乙肝大致分为三类:

    (1)大部分医家认为乙肝属中医温病学范畴,因此指导乙肝治疗的理、法、方、药应遵循卫、气、营、血理论和法则进行。这一学派在乙肝论治上虽说也曾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在乙肝的病因和病理上未抓住根本,因而疗效始终未能获得突破性进展。使得乙肝的治疗和科研停滞不前。

    (2)部分医家力主乙肝属于中医杂病中的虚劳证,治宜分清气、血、阴、阳诸虚,从劳施治。这一学派从根本上乎视了乙型肝炎邪从外入的基本病因,因而只在部分患者症状改善上有些疗效,在抗原转转阴上疗效甚微。

    (3)还有少数医家折衷称是,他们的观点认为乙肝初期为温病,后期属虚劳。这一学派貌似全面,实则始终全非。理如上述,不再敖叙。

    此外,由于乙肝的病理复杂,疗程很长,大多需要长期服用中草药,这就给广大乙肝患者带来新的困难,那就是长期口服药容易引起药物性胃炎、肠炎等新问题。

    现有技术中与本发明最接近的是1993年12月1日公开的“一种治疗肝病的外用药”(申请号93110361.4,公开号CN1078905A),该药由清热解毒类中药、活血化淤类中药、舒肝理气类中药、温阳类中药、开窍类中药组成。将中药加工粉碎成细末,做成药垫,直接作用肝脏体表部位,渗透好,药力集中,对治疗肝炎以及中医所指的肝气不舒、肝郁等肝病有较好的疗效,该外用药虽直接作用于肝脏体表部位,但药物如无门难入,难以进入肝脏内部,因而其疗效也就受到一定限制,特别是对乙肝能否治愈值得研讨。

    本发明提供一种乙肝拔毒膏,是一种外用膏药,选择人体左、右期门穴给药,使解毒之药易入,拔毒之药易出,既加强了皮肤对药物的吸收作用,又不影响皮肤的呼吸功能,且克服了长期服药易损伤肠胃的弊端,无副作用。

    本发明设计思想及治疗理论:

    ①根据经络学说理论,经气与脏气相通的原则,我们为了克服治疗乙肝需长期服药以致损伤肠胃地弊端,而设计了乙肝拔毒膏,贴在期门穴上,利用中药可使在里之脏毒拔而外出的特性,选用既具拔毒功能又能入肝解毒的中草药制成外治拔毒膏,一举二得,简便易行,无副作用。

    ②期门穴的选择是因为左右期门穴正好距肝脏最近,使解毒之药易入,使拔毒之药易出,加之左右五天一交替,即加强了皮肤的吸收作用,又不影响皮肤的呼吸功能。

    本发明技术解决方案:乙肝拔毒膏药物配方及含量为(单位:g)

    生山桅5-15.0生大黄5-15.0丹参10-25.0韩信草10-20.0二叶葎10-20.0婆蒿5-15.0将离15-25.0草射香10-20.0玄胡10-20.0五味10-20.0乌梅10-20.0龙胆草5-15.0生地10-20.0乳香5-15.0没药5-15.0山茶根5-15.0赤芍5-15.0丹皮5-15.0玄参5-15.0七叶一枝花5-15.0

    白药按上述药物总量的5%加入;

    辅药植物油或凡士林按上述药物总量100%加入;

    此外,上述药物的含量根据生产批量等比例放大或缩小。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以外治法为主,克服了长期口服药所致的严重副作用,如药物性胃炎、肠炎等,为国内外首创。

    2、疗效高,治愈率85%,有效率98%,无副作用,疗效居国内外领先地位。

    3、价廉,是西药治疗费用的二十分之一,为各种中药治疗费用最低的。

    4、方便,一贴即可获得二十四小时的治疗,无内服中药煎煮的麻烦。

    实施例1-3:

    将表一所列药物清洗、阴干、粉碎后按含量配制并搅拌均匀,按其总量5%加入白药搅拌均匀,再按其总量的100%加入辅药植物油(冬季用)或凡士林(夏季用)做药油膏,搅拌均匀,每6g为一贴药膏,封闭后用塑料袋封口包装即可得到本发明三种实施例。

    使用方法,擦净期门穴处皮肤,在医生指导下贴于穴位之上,五天左右期门穴交换位置,一月一个疗程。

    表一乙肝拔毒膏药物配方及含量(单位g)

    

乙肝拔毒膏.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乙肝拔毒膏.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乙肝拔毒膏.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乙肝拔毒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乙肝拔毒膏.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乙肝拔毒膏,是治疗乙肝外用膏药,由生山桅、生大黄、丹参等数十种中药加工粉碎后加入植物油或凡士林制成,该药贴在左、右期门穴上,距肝脏最近,使解毒之药易入,拔毒之药易出,且左、右五天一交替,既加强了皮肤对药物的吸收作用,又不影响皮肤呼吸功能,有效率98,治愈率85,无副作用,疗效居国内领先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