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保健药物及其制取方法。 古往今来,人们对广枣的药用价值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我国药典1977、1985、1990年版均收载广枣,称广枣为蒙藏习惯传统药材,史书最早的记载是公元8世纪初叶藏医药书《月王药珍》,曰:“广枣形似心,功效治心病。”藏医药大师宇妥·元丹贡布所著《四部医典》记载:“广枣性温、味酸具有清心热、除烦、止痛的功效,治心病。”由于功效确切,久用不衰,13世纪随藏医药传入蒙古,沿用至今。近些年,包头医学院心血管研究室、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对广枣的药用价值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广枣有明显提高小鼠耐缺氧的作用,作用强度与剂量大小有关。在i.v pit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上,广枣i.g和i.v两种给药途径均能明显改善缺血心电图,所给予的大剂量使ST段位移明显缩小,对抗pit所致的心律失常和心率减慢,其保护率达100%,在结扎大鼠冠脉造成心肌梗塞的模型上,由于心肌缺血,心肌代谢受损,血清中CPK活性和FFA含量升高,心肌组织中LDH增加,SOD减少,广枣均可使这些指标明显逆转,对血清中CPK的降低,虽未达显著水平,但已有明显降低趋势,说明广枣有明显改善心肌代谢的作用,对缺血性心电图的改善也很明显,与相同剂量的阳性药复方丹参比较,在增加SOD活性,改善心电图,抗心律失常方面的作用,广枣作用更强。在大鼠离体工作心脏上,广枣使缺氧后心功能恢复明显提高,增加冠脉流量和心输出量,并使冠脉流出液中CPK活力下降,LPO含量减少,亦说明广枣对Thomas停跳液致心肌缺氧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在高脂大鼠模型,广枣有降低TC和TG的作用并可降低全血粘度。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利用广枣研制的单味药心泰片经Ⅰ期临床试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6例,获得总有效率81.8%的效果。综上所述,当前利用广枣作药,要么是作为配伍入药,要么是以广枣单味药制药,将广枣作为一味药而制成复方成药尚无先例,制成保健性成药就更没有了。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广枣口服液,该口服液具有益智安神、防治治疗中老年心脏病,提神补气、开胃消食的功能。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以广枣为主要成份,配以有大补元气、固脱、生津、益智、安神功效的人参和具有甘平无毒、安五脏、补不足、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疾病和百药的蜂蜜,经配伍并以科学方法制取。
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叙述本发明。
本发明的处方:
广枣干果肉 4~8g
人参 1.5~9g
蜂蜜 5~15g
处方药物分析如下:
1、广枣:性味甘、酸、平。功能行气活血,养心安神。用于气滞血淤,心区作痛,心悸气短,心神不安等心疾病症。
2、人参:味甘、微苦、性温。有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益智功能。用于体虚欲脱、气短喘促、自汗肢冷、精神倦怠、食少吐泻、气虚作喘或久咳,津亏口渴、消渴、阳萎、失眠多梦,惊悸健忘,尿频,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症。
3、蜂蜜:甘平无毒,安五脏,补不足,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疾病而和百药,久服强志轻体,延年益寿。用于脘腹虚痛、肺燥干咳,肠燥便秘,外治水火烫伤,疮疡不敛。
本发明地制取工艺见附图(指定为说明书摘要附图)。
本发明的制取分为三个阶段,即广枣提制、人参提制和兑取灌封。
1、广枣提制
广枣鲜果洗净加水,鲜果∶水=1∶1,经高压蒸汽沸腾30分钟后搅拌捣碎去核,静置一段时间,取其上清液浓缩,将浓缩液和果肉酱混合,在80℃下烘干得到广枣干果肉,将广枣干果肉粉碎过100目,加温水浸泡1小时,再加入8倍水煎二次过滤(1.5小时/次),将二次滤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20,得到广枣浸膏,在广枣浸膏中加入95%乙醇使得醇含量为60%,进行充分搅拌,静置8小时以上,即得滤液Ⅰ和滤渣,将滤渣再加60%乙醇至同体积,充分搅拌,静置8小时以上过滤得到滤液Ⅱ,将滤渣弃去,将一、二次滤液合并,回收乙醇,再加20%NaOH调节至pH5得到稀浸膏,将稀浸膏浓缩至相对密度1.35~1.39,即为广枣稠膏。
2、人参提制
取人参加温水浸泡1小时,用8倍水量煎二次过滤(1.5小时/次),将二次滤液合并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20,得到人参浸膏,将其加95%乙醇使醇含量为60%,再行充分搅拌,静置8小时以上过滤得到滤液Ⅰ和滤渣,将滤渣再加60%乙醇至同体积,充分搅拌,静置8小时以上过滤,得到滤液Ⅱ和滤渣,将滤渣弃去,并将一、二次滤液合并,回收乙醇,即得到稀浸膏,将稀浸膏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1.39,得到人参稠膏。
3、兑取、灌封
将广枣稠膏和人参稠膏用适量水稀释,混合,过滤,再加入经过过滤的蜂蜜液和苯甲酸钠,并调整总量,再冷藏一段时间,经滤过、灌封,在100℃灭菌30分钟,进行包装入库即得广枣口服液。
本发明具有补锌、利心、滋阴的功效,且色、味俱佳,易为患者接受,口服液呈无菌状态,可长期保存,服用方便,可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携带、运输、贮存较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