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开窗挡水条结构.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506132 上传时间:2018-02-2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45.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703495.9

申请日:

2015.10.26

公开号:

CN105350894A

公开日:

2016.02.2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6B 7/16申请公布日:2016022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6B 7/16申请日:20151026|||公开

IPC分类号:

E06B7/16

主分类号:

E06B7/16

申请人:

上海克络蒂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克络蒂材料科技发展(宿迁)有限公司

发明人:

肖桂权; 孙生根; 夏东彬; 席炜; 徐伟; 张红玲

地址:

201619上海市松江区洞泾工业区洞业路19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001

代理人:

翁若莹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开窗挡水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外框两端的外框密封条一及外框密封条二,外框与内扇间通过外框密封条一及外框密封条二密封,在由外框、内扇、外框密封条一及外框密封条二形成的密封空间内设有挡水条及挡水密封条,挡水条与挡水密封条相互压紧从而将密封空间分隔为两个密封腔室,其中一个密封腔室与位于外框上的排水孔相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不改变原有的门窗风格及主要结构,从而提高门窗的密封、防渗漏、保温问题,并有效降低门窗成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内开窗挡水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外框(1)两端的外框密封
条(4-1)及内扇密封条(4-2),外框(1)与内扇(5)间通过外框密封条(4-1)
及内扇密封条(4-2)密封,在由外框(1)、内扇(5)、外框密封条(4-1)及内
扇密封条(4-2)形成的密封空间内设有挡水条(6)及挡水密封条(7),挡水条
(6)与挡水密封条(7)相互压紧从而将密封空间分隔为两个密封腔室,其中一
个密封腔室与位于外框(1)上的排水孔(2)相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开窗挡水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条(6)
固定在所述内扇(5)上;所述挡水密封条(7)固定在所述外框(1)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开窗挡水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密封条
(4-1)固定在所述外框(1)上;所述内扇密封条(4-2)固定在所述内扇(5)
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开窗挡水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条(6)
采用PVC挡水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开窗挡水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条(6)
采用空腔结构。

说明书

内开窗挡水条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开窗,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保温、防渗漏需求的内开窗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为目前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内开窗结构,其包括外框1、位于外
框1上的排水孔2、橡胶挡水条3、外框密封条4以及内扇5。内开窗结构的使
用使得建筑物的整体效果赏心悦目,但门窗的保温节能、防渗漏等问题也引起广
大设计师与用户的关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许多门窗工程师简单参照国外早期的门窗结构。在内开
窗的框与扇中间增加橡胶挡水条3,目的是将外框1内的积水由橡胶挡水条3挡
住,积水由排水孔2流出。上述结构存在的问题是:橡胶挡水条3的成本高,故
一般将挡水条截面设计成较小,挡水条易变形,故极易产生漏水及气密性能差,
当然保温性也就很难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变形、多腔体、成本低的用于内开窗结构的挡水
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内开窗挡水条结构,其
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外框两端的外框密封条4-1及外框密封条4-2,外框与内扇
间通过外框密封条4-1及内扇密封条4-2密封,在由外框、内扇、外框密封条4-1
及外框密封条4-2形成的密封空间内设有挡水条6及挡水密封条7,挡水条6与
挡水密封条7相互压紧从而将密封空间分隔为两个密封腔室,其中一个密封腔室
与位于外框上的排水孔相通。

优选地,所述挡水条固定在所述外框上;所述挡水密封条固定在所述内扇上。

优选地,所述外框密封条4-1固定在所述外框上;所述外框密封条4-2固定
在所述内扇上。

优选地,所述挡水条采用PVC挡水条。

优选地,所述挡水条采用空腔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不改变原有的门窗风格及主要结构,
从而提高门窗的密封、防渗漏、保温问题,并有效降低门窗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内开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内开窗挡水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内开窗挡水条结构包括:外框1、排水孔2、
挡水条6(采用PVC空腔结构挡水条)、外框密封条4-1、内扇密封条4-2、挡水
密封条7、内扇5。

外框密封条4-1及内扇密封条4-2位于外框1的两端,外框1与内扇5间通
过外框密封条4-1及内扇密封条4-2密封,在由外框1、内扇5、外框密封条4-1
及内扇密封条4-2形成的密封空间内设有挡水条6及挡水密封条7,挡水条6与
挡水密封条7相互压紧从而将密封空间分隔为两个密封腔室,其中一个密封腔室
与位于外框1上的排水孔2相通。

挡水条6是安装在外框1的功能槽内。挡水密封条7安装在内扇6的功能槽
内。当内扇6关闭时,内扇6与外框1通过外框密封条一4-1及外框密封条二4-2
压紧,起外框密封作用。挡水密封条7与挡水条6压紧,起内腔密封作用。三道
密封结构有效地提高了内开窗的密封性能;再者,挡水条6因采用PVC型材,
其不易变形,改变了传统挡水条用橡胶件因橡胶件质地软的缺陷,密封效果更优;
再次,挡水条6采用空腔结构,保温性能也得到显著提升。

内开窗挡水条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内开窗挡水条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内开窗挡水条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开窗挡水条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开窗挡水条结构.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开窗挡水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外框两端的外框密封条一及外框密封条二,外框与内扇间通过外框密封条一及外框密封条二密封,在由外框、内扇、外框密封条一及外框密封条二形成的密封空间内设有挡水条及挡水密封条,挡水条与挡水密封条相互压紧从而将密封空间分隔为两个密封腔室,其中一个密封腔室与位于外框上的排水孔相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不改变原有的门窗风格及主要结构,从而提高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一般门、窗、百叶窗或卷辊遮帘;梯子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