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茶多酚的分离提取方法.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5011922 上传时间:2018-12-0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05.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申请日:

公开号:

公开日: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K 36/73公开日:20080604|||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主分类号:

申请人:

发明人:

地址: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甜茶多酚的分离提取方法,其特征是采用水提碱转溶法或醇提水沉法从干甜茶叶 获得茶叶提取物,采用两次超滤截留后浓缩、干燥可获得含甜茶多酚≥50%的甜茶粉产品。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甜茶多酚的分离提取方法,其特征是将两次超滤截留后的茶汁通 过层析柱进行梯度洗脱,将70%乙醇洗脱液浓缩、干燥可获得含甜茶多酚≥90%的甜茶粉产品。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甜茶多酚的分离提取方法,其特征是采用水提碱转溶法或醇提 水沉法从干甜茶叶获得甜茶叶提取物的提取温度为60~95℃。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甜茶多酚的分离提取方法,其特征是用水提碱转溶法得的茶 汁,用NaOH将溶液的pH调整至8.5进行转溶后,滤去不溶物,用HCL或柠檬酸调整还原溶液pH 至
5: 4后才进行超滤处理。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甜茶多酚的分离提取方法,其特征是用醇提水沉法提取甜茶叶 时,先将甜茶干叶与乙醇水溶液按重量比1∶10~30的比例进行提取,需蒸发回收乙醇后才进 行超滤处理。
6: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甜茶多酚的分离提取方法,其特征是茶汁超滤分别选用1万~5 万道尔顿分子量的有机高分子管式膜和1千~5千道尔顿分子量的有机高分子管式膜进行两次 超滤处理,取两次超滤之中间段的超滤溶液进行后处理。
7: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甜茶多酚的分离提取方法,其特征是吸附树脂是聚酰胺、大孔 吸附树脂或交换吸附纤维。
8: 5进行转溶后,滤去不溶物,用HCL或柠檬酸调整还原溶液pH 至5.4后才进行超滤处理。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甜茶多酚的分离提取方法,其特征是用醇提水沉法提取甜茶叶 时,先将甜茶干叶与乙醇水溶液按重量比1∶10~30的比例进行提取,需蒸发回收乙醇后才进 行超滤处理。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甜茶多酚的分离提取方法,其特征是茶汁超滤分别选用1万~5 万道尔顿分子量的有机高分子管式膜和1千~5千道尔顿分子量的有机高分子管式膜进行两次 超滤处理,取两次超滤之中间段的超滤溶液进行后处理。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甜茶多酚的分离提取方法,其特征是吸附树脂是聚酰胺、大孔 吸附树脂或交换吸附纤维。

说明书


甜茶多酚的分离提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甜茶中分离提取甜茶多酚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甜茶(Rubus suavissims S.Lee)系蔷薇科悬钩子属多年生落叶灌木。甜茶野生资源分布在广西的金秀、鹿寨、昭平、岑溪、苍梧、藤县、贺县、桂平等县市,生于海拔500~1000m的丘陵山地常绿阔叶林或沟谷、林缘、灌木丛中,为广西特有植物。

    甜茶叶在广西民间应用已有悠久历史,长期以来除当茶叶饮用之外,甜茶还入药用。甜茶性凉、无毒、有生津止咳、清热解毒、利咽润肺、消炎降压、降糖、减肥、抗过敏等功效。廖曼云等人对甜茶、甜茶素、甜茶水提物等作了毒理学研究,表明甜茶及其主要成分毒性低,安全性大,几无蓄积性。钟正贤等人利用甜茶提取物对小鼠作了咳嗽实验,表明甜茶具有止咳祛痰、抗炎、止痛和镇静作用。苏学素等及日本三得利公司对甜茶进行了抑制透明质酸酶的实验,证明甜茶水提物有抑制透明质酸酶的作用。田翠平等人的实验表明了甜茶提取物能极显著地降低STZ致高血糖大鼠血糖,增强其抗氧化能力,同时能刺激胰岛素的分泌。

    甜茶多酚是一类复杂的酚类化合物的总合,包括黄酮类和水解多酚类,其中以水解多酚中的鞣花多酚为主,具有抗过敏活性。日本Nakahara,koichi等人采用溶剂萃取、柱层析、凝胶色谱分离联用的方法获得了GOD多酚含量高于90%的甜茶多酚,并解析了甜茶GOD多酚的结构,申请了关于含有抗过敏性成分GOD多酚的活性食品和药品的专利。他们在专利中阐明了甜茶的有效成分是甜茶多酚,它具有明显抑制柱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能力,从而具有抗炎、抗过敏的能力,对过敏性疾病如鼻炎、花粉症、皮炎、气喘等有明显改善作用,同时证明了甜茶多酚还是透明质酸酶良好的抑制物。

    虽然甜茶多酚在日本等国已得到应用,但工业化的分离提取方法并未见报道,甜茶多酚的分离提纯研究和工业化生产及应用在国内至今仍为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有机溶剂只用乙醇、可工业化制备具有抗过敏活性的甜茶多酚的方法。

    本发明以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采用水提碱转溶法或醇提水沉法从干甜茶叶获得甜茶叶提取物,采用两次超滤截留后浓缩、干燥可获得含甜茶多酚≥50%的甜茶粉产品。

    将两次超滤截留后的茶汁通过层析柱经吸附树脂处理后进行梯度洗脱,将70%乙醇洗脱液浓缩、干燥可获得含甜茶多酚≥90%的甜茶粉产品。

    用水提碱转溶法提取甜茶叶得的茶汁,用NaOH溶液将茶汁的pH调整至8.5进行转溶后,滤去不溶物,用HCL或柠檬酸调整还原溶液pH至5.4后才进行超滤处理。

    用醇提水沉法提取甜茶叶时,先将甜茶干叶与乙醇水溶液按重量比1∶10~30的比例进行提取,需蒸发回收乙醇后才进行超滤处理。

    茶汁超滤可以分别选用1万~5万道尔顿分子量的有机高分子管式膜和1千~5千道尔顿分子量的有机高分子管式膜进行两次超滤处理,取两次超滤之中间段的超滤溶液进行后处理。

    吸附树脂可以是聚酰胺、大孔吸附树脂或交换吸附纤维。

    本发明甜茶多酚的分离提取方法突出优点是:

    1、采用了超滤和树脂吸附分离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优化甜茶多酚的分离工艺,本方法操作简单,可实现工业化生产。

    2、生产过程不使用除了乙醇之外的有机溶剂,符合环保要求。产品符合食品和药品原料的要求。

    3、本发明以广西甜茶为原料,通过调节生产工艺及参数,以Folin-Ciocalteau法分析总酚含量,可以生产出甜茶多酚含量分别大于50%和90%的产品,满足市场需要。

    4、本发明的甜茶多酚产品,通过透明质酸酶抑制率体外实验和小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二硝基氯苯所致迟发型皮肤过敏反应的体内实验证明具有明显的抗过敏活性。

    表1甜茶多酚的透明质酸酶抑制率

    序号    样品总酚含量(%)测试样总酚浓度(mg/ml)透明质酸酶抑制率(%)12    水提超滤后的甜茶样品    醇提超滤后的甜茶样品50.652.1101065.0768.233    70%乙醇洗脱的甜茶样品90.3272.22

    表2甜茶多酚的体内实验结果

    序号    样品    剂量    (g/kg)  动物数  (只)  小鼠被动皮肤  过敏反应的光  密度值(OD)  二硝基氯苯所致迟发型皮肤  过敏反应  肿胀度(mg)  抑制率(%)1    对照组(H2O)    ——  10  0.136±0.030  9.80±1.68  ——

        2    3    4  息斯敏  水提超滤后的甜茶样品  醇提超滤后的甜茶样品  0.01  0.40  0.40    10    10    10    0.102±0.034★    0.201±0.103★    0.212±0.166★    4.60±1.89★★★    2.30±1.45★★★    2.50±1.35★★★    53.06    71.38    74.21    5  70%乙醇洗脱的甜茶样品  0.20    10    0.105±0.037★    3.70±1.70★★★    62.24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P<0.001。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甜茶多酚的分离提取方法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甜茶多酚的分离提取方法包括将甜茶干叶用水或60%(重量%,以下同)乙醇水溶液抽提、过滤、两次超滤、浓缩、柱层析、浓缩、干燥等步骤。水抽提的具体工艺是:水抽提后过滤去除粗渣,再用1%NaOH溶液调整茶汁pH至8.5,并加热煮沸,冷却过滤后用HCL或柠檬酸将滤液pH值调整至5.4左右得到水提取液。乙醇水溶液抽提的具体工艺是:先将甜茶干叶与60%乙醇水溶液按1∶10~30的重量比进行提取,提取液过滤后回收乙醇,将其浓缩液加2倍水稀释后过滤,滤液即为醇提取液。

    将用上述方法得到的水提取液或醇提取液先进行1万~5万截留分子量的有机膜过滤,取其透过液再进行1000~5000截留分子量的有机膜过滤,其截留液即为两次超滤之中间段的超滤溶液。将此超滤溶液浓缩后喷雾干燥或冷冻干燥,可得到含甜茶多酚≥50%的甜茶粉产品。

    将用上述方法得到的两次超滤中间段的超滤溶液浓缩后进行柱层析吸附,分别采用水、30%乙醇、70%乙醇进行梯度洗脱,去除杂质,收集70%乙醇洗脱相进行浓缩,喷雾或冷冻干燥后即可得到含甜茶多酚≥90%的甜茶粉产品。

    柱层析填料可以用聚酰胺、大孔吸附树脂或交换吸附纤维等材料。

    实施例1:

    甜茶干叶100克,加3000ml蒸馏水,95℃抽提20min,过滤除渣得茶汁。茶汁冷却后用1%NaOH溶液调整pH至8.5,然后将茶汁加热煮沸并冷却,离心去除不溶物得2750ml清亮茶汁,用1%HCL溶液调整茶汁pH至5.4。取截留分子量分别为50000和5000的有机膜进行两次超滤,取介于5000和50000之间的截留液进行浓缩,冷冻干燥即得甜茶粉16.1克,甜茶多酚含量为50.2%。

    实施例2:

    甜茶干叶100克,加1000ml蒸馏水如实施例1进行抽提,转溶,超滤得截留液并浓缩,然后采用LSA-21层析柱进行吸附,用乙醇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收集70%洗脱液进行浓缩,冷冻干燥得甜茶粉1.9克,甜茶多酚含量为90.2%。

    实施例3:

    甜茶干叶100克,加3000ml的60%乙醇水溶液,60℃抽提60min,过滤除渣,蒸发回收乙醇后得茶汁600ml。将1200ml蒸馏水加入茶汁中,搅拌后过滤,取清汁进行两次超滤,滤膜的截留分子量分别为10000和1000。取介于1000和10000之间的截留液进行浓缩,冷冻干燥即得甜茶粉16.7克,甜茶多酚含量为52.1%。

    实施例4:

    甜茶干叶100克,如例1进行水抽提,超滤,得超滤截留液并浓缩,然后采用聚酰胺层析柱进行吸附,用乙醇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收集70%洗脱液进行浓缩,冷冻干燥得甜茶粉2.2克,甜茶多酚含量为91.1%。

甜茶多酚的分离提取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甜茶多酚的分离提取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甜茶多酚的分离提取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甜茶多酚的分离提取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甜茶多酚的分离提取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 一种甜茶多酚的分离提取方法,其特征是采用水提碱转溶法或醇提水沉法从干甜茶叶 获得茶叶提取物,采用两次超滤截留后浓缩、干燥可获得含甜茶多酚50的甜茶粉产品。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甜茶多酚的分离提取方法,其特征是将两次超滤截留后的茶汁通 过层析柱进行梯度洗脱,将70乙醇洗脱液浓缩、干燥可获得含甜茶多酚90的甜茶粉产品。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甜茶多酚的分离提取方法,其特征是采用水提碱转溶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