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18种氨基酸的复方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含18种氨基酸的复方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00664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4.03 CN 103006643 A *CN103006643A* (21)申请号 201110289644.3 (22)申请日 2011.09.28 A61K 31/4172(2006.01) A61K 31/401(2006.01) A61K 31/198(2006.01) A61K 9/08(2006.01) A61P 3/02(2006.01) (71)申请人 辽宁海思科制药有限公司 地址 125107 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曹庄工 业园区 (72)发明人 郑伟 (54) 发明名称 一种含 18 种氨基酸。
2、的复方注射液及其制备 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 18 种氨基酸的复方注射 液及其制备方法。 具体地说,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方 高支链氨基酸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制 备方法采用氨基酸多步投料法, 在不同温度下溶 解不同的氨基酸, 提高了氨基酸原料的稳定性, 也 保证了注射液成品质量的稳定性。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8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8 页 1/2 页 2 1. 一种含 18 种氨基酸的复方注射液, 其特征在于每 1000ml 注射液中含有 : 异亮氨酸8.1910.01g。
3、精氨酸8.109.90 g 亮氨酸11.6114.19g门冬氨酸0.901.10 g 醋酸赖氨酸9.0011.00g谷氨酸0.450.55 g 甲硫氨酸3.964.84g组氨酸4.505.50 g 苯丙氨酸6.307.70g脯氨酸4.505.50 g 苏氨酸6.758.25g丝氨酸1.531.87 g 色氨酸1.171.43g酪氨酸0.360.44 g 缬氨酸12.6015.40g甘氨酸6.307.70 g 丙氨酸6.397.81g半胱氨酸0.320.39 g 亚硫酸氢钠0.270.33g冰醋酸适量, 其中适量冰醋酸调节注射液的 pH 值在 6.8-7.8 之间。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
4、的复方注射液, 其特征在于每 1000ml 注射液中含有 : 异亮氨酸9.10g精氨酸9.00g 亮氨酸12.90 g门冬氨酸1.00g 醋酸赖氨酸10.00 g谷氨酸0.50g 甲硫氨酸4.40g组氨酸5.00g 苯丙氨酸7.00g脯氨酸5.00g 苏氨酸7.50g丝氨酸1.70g 色氨酸1.30g酪氨酸0.40g 缬氨酸14.00 g甘氨酸7.00g 丙氨酸7.10g半胱氨酸0.35g 亚硫酸氢钠0.30g冰醋酸适量, 其中适量冰醋酸调节注射液的 pH 值在 6.8-7.8 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复方注射液, 其特征在于每 1000ml 注射液中含有 : 其中适量冰醋酸调节。
5、注射液的 pH 值在 6.8-7.8 之间。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复方注射液, 其特征在于每 1000ml 注射液中含有 : 异亮氨酸9.10g精氨酸9.45g 亮氨酸12.90 g门冬氨酸1.05g 醋酸赖氨酸10.5g谷氨酸0.53g 甲硫氨酸4.62g组氨酸5.25g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006643 A 2 2/2 页 3 苯丙氨酸7.00g脯氨酸5.25g 苏氨酸7.88g丝氨酸1.79g 色氨酸1.37g酪氨酸0.42g 缬氨酸14.7g甘氨酸7.35g 丙氨酸7.46g半胱氨酸9.45g 亚硫酸氢钠0.32g冰醋酸适量, 其中适量冰醋酸调节注射液的 pH 值。
6、在 6.8-7.8 之间。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复方注射液, 其特征在于每 1000ml 注射液中含有 : 异亮氨酸10.01 g精氨酸9.90g 亮氨酸14.19 g门冬氨酸1.10g 醋酸赖氨酸11.00 g谷氨酸0.55g 甲硫氨酸4.84g组氨酸5.50g 苯丙氨酸7.70g脯氨酸5.50g 苏氨酸8.25g丝氨酸1.87g 色氨酸1.43g酪氨酸0.44g 缬氨酸15.40 g甘氨酸7.70g 丙氨酸7.81g半胱氨酸0.39g 亚硫酸氢钠0.33g冰醋酸适量, 其中适量冰醋酸调节注射液的 pH 值在 6.8-7.8 之间。 6. 权利要求 1-5 任意一项所述的复方注射液。
7、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 (1) 取处方量 90% 的注射用水, 通氮气煮沸 30-55 分钟 ; (2) 当注射用水的温度降至8892时, 在充氮保护下加入1/2处方量的亚硫酸氢钠, 搅拌溶解后, 依次加入处方量的亮氨酸、 异亮氨酸、 苯丙氨酸, 充分搅拌使其完全溶解 ; (3) 降温至 68 82时, 在充氮保护下依次加入醋酸赖氨酸、 苏氨酸、 缬氨酸、 丙氨酸、 精氨酸、 脯氨酸、 丝氨酸、 甘氨酸、 谷氨酸、 门冬氨酸、 酪氨酸、 甲硫氨酸、 组氨酸、 色氨酸、 半 胱氨酸及剩余的 1/2 处方量亚硫酸氢钠充分搅拌使其完全溶解 ; (4) 药液降温至45-54时, 在充。
8、氮保护下加入冰醋酸适量, 调节药液pH至6.8-7.8, 加 入 0.03%(W/V) 的药用活性炭, 搅拌 15 分钟, 冷却水降温, 待药液温度降至 40以下时, 钛 棒脱炭 ; (5) 在充氮保护下补加注射用水至全量, 精滤, 充氮, 灌装, 压胶塞, 轧盖 ; (6) 115水浴灭菌 32min, 即得。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复方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 (1) 取处方量 90% 的注射用水, 通氮气煮沸 45 分钟 ; (2) 当注射用水的温度降至8892时, 在充氮保护下加入1/2处方量的亚硫酸氢钠, 搅拌溶解后, 依次加入处方量的亮氨酸、 异亮氨酸。
9、、 苯丙氨酸, 充分搅拌使其完全溶解 ; (3) 降温至 68 82时, 在充氮保护下依次加入醋酸赖氨酸、 苏氨酸、 缬氨酸、 丙氨酸、 精氨酸、 脯氨酸、 丝氨酸、 甘氨酸、 谷氨酸、 门冬氨酸、 酪氨酸、 甲硫氨酸、 组氨酸、 色氨酸、 半 胱氨酸及剩余的 1/2 处方量亚硫酸氢钠充分搅拌使其完全溶解 ; (4) 药液降温至45-50时, 在充氮保护下加入冰醋酸适量, 调节药液pH至6.8-7.8, 加 入 0.03%(W/V) 的药用活性炭, 搅拌 15 分钟, 冷却水降温, 待药液温度降至 40以下时, 钛 棒脱炭 ; (5) 在充氮保护下补加注射用水至全量, 精滤, 充氮, 灌装, 。
10、压胶塞, 轧盖 ; (6) 115水浴灭菌 32min, 即得。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006643 A 3 1/8 页 4 一种含 18 种氨基酸的复方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含 18 种氨基酸的复方注射液及其制备 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氨基酸是生物体内构成蛋白质分子的基本单位, 与生物的生命活动有着密切的关 系, 是生物体内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之一, 蛋白质在机体内的消化和吸收是通过氨基酸来 完成, 人体对蛋白质的需要实际上是对氨基酸的需要, 氨基酸在蛋白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 中起维持氮平衡的作用。 低蛋白血症是各种原因所致。
11、负氮平衡的结果, 其主要病因有 : 蛋白 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 各种原因引起的食欲不振及厌食 ; 蛋白质合成障碍, 各种原因的肝损 害使肝脏蛋白合成能力减低, 血浆蛋白质合成减少 ; 长期大量蛋白质丢失 ; 蛋白质分解加 速等。必需氨基酸、 半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按适当配比, 再加上碳水化合物、 电解质 等组成氨基酸制剂, 可以促进体内蛋白质代谢正常, 纠正其负氮平衡。 0003 在创伤、 饥饿等应激状态下, 机体主要通过骨骼肌蛋白的分解来获取一些必需氨 基酸以满足肝脏合成重要生命蛋白质的需要, 同时通过生糖和生酮作用为机体供应能量。 支链氨基酸 (BCAA) 约占肌肉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
12、 35% 左右, 因此其在蛋白质合成和能量 代谢中占重要的地位。在消化道术后胃肠道不能充分利用的情况下, 通过一定时间的静脉 营养支持是必要的。一直以来, 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 (TPN) 中的氨基酸是根据经口营养或 食物中的氨基酸构成比来给予的, 即必需氨基酸 / 非必需氨基酸 (EAA/NEAA) 之比为 1:1 左 右, BCAA 含量 20% 左右。近年来, 对支链氨基酸的研究表明, 亮氨酸、 异亮氨酸、 缬氨酸主要 在肌肉内代谢, 可作为能量底物、 糖元异生底物和肌蛋白调节剂。 改变支链氨基酸输入百分 率, 可影响氮平衡及肌肉内氨基酸流向, 支链氨基酸可在外周被氧化提供能量, 而不增加。
13、肝 脏负担。 动物实验也证实, 创伤后支链氨基酸、 精氨酸及天冬氨酸等具有抗氧化作用和免疫 调节作用的氨基酸含量明显降低, 而使用富含支链氨基酸的氨基酸注射液 1 周后, 上述氨 基酸浓度明显上升, 且有利于机体免疫力上升及机体伤口的愈合。Kishi 等将高 BCAA 溶液 输给大鼠, 发现氮平衡明显改善, 血浆白蛋白浓度增加, 提示蛋白合成增加。 因此, 术后使用 复方支链氨基酸注射液可提高患者肌肉和血浆蛋白水平, 改善机体应激的免疫抑制状态, 对改善患者免疫力, 促进患者恢复十分重要。近年来, BCAA 强化的营养支持方案在实验和 临床上得到充分的肯定, 特别是在创伤等应激状态下, 其可促。
14、进肝脏蛋白合成、 抑制肌肉蛋 白分解, 具有良好的节氮效应。Cerra 等应用含 50%BCAA 的复方氨基酸与含 15% 的 BCAA 复 方氨基酸液进行对比性研究, 在同样的 TPN 条件下, 应用高浓度支链注射液的术后患者, 术 后第 3d 即出现正氮平衡 ; 应用低支链注射液的患者, 术后第 6d 出现正氮平衡。可见, 在供 给足够热量的情况下, 输注适量的氨基酸液都能使机体进入正氮平衡状态, 但输注不同种 类的氨基酸液, 所取得的正氮平衡的效果有差别, 高支链注射液能促进机体早日进入正氮 平衡阶段。 0004 目前国内外生产的氨基酸制剂品种繁多, 各制剂中氨基酸的种类、 含量和数量各。
15、 说 明 书 CN 103006643 A 4 2/8 页 5 不相同。本发明的复方注射液是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复方制剂, 它含有 18 种氨基 酸, 其中支链氨基酸的含量比率为 35.9%, 必需氨基酸 (EAA) 的量为 45.0g/L, 非必需氨基酸 (NEAA) 的量为 14.0g/L, 总氮量为 8.1mg/ml, EAA 与 NEAA 比为 3.21, 是适用于低蛋白血症、 低营养状态和手术前后等状态时的氨基酸补充的氨基酸混合液。 高支链氨基酸的TPN, 不仅 是一种营养支持, 更是一种有力的治疗措施。EAA 与 NEAA 的比例 (E/N 比例 ) 适当能保证氨 基酸制剂中。
16、氨基酸的有效利用。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18种氨基酸的复方注射液, 其每100ml注射液中 含有 : 异亮氨酸8.19 10.01g 精氨酸8.109.90g 亮氨酸11.61 14.19g 门冬氨酸0.901.10g 醋酸赖氨酸9.00 11.00g 谷氨酸0.450.55g 甲硫氨酸3.96 4.84g 组氨酸4.505.50g 苯丙氨酸6.30 7.70g 脯氨酸4.505.50g 苏氨酸6.75 8.25g 丝氨酸1.531.87g 色氨酸1.17 1.43g 酪氨酸0.360.44g 缬氨酸12.60 15.40g 甘氨酸6.307.70g 丙氨酸6.39。
17、 7.81g 半胱氨酸0.320.39g 亚硫酸氢钠0.27 0.33g 冰醋酸适量, 其中适量冰醋酸调节注射液的 pH 值在 6.8-7.8 之间。 0006 上述的复方注射液, 其每 1000ml 注射液中含有 : 异亮氨酸9.10g 精氨酸9.00g 亮氨酸12.90g 门冬氨酸1.00g 醋酸赖氨酸10.00g 谷氨酸0.50g 甲硫氨酸4.40g 组氨酸5.00g 苯丙氨酸7.00g 脯氨酸5.00g 苏氨酸7.50g 丝氨酸1.70g 色氨酸1.30g 酪氨酸0.40g 缬氨酸14.00g 甘氨酸7.00g 丙氨酸7.10g 半胱氨酸0.35g 亚硫酸氢钠0.30g 冰醋酸适量, 。
18、其中适量冰醋酸调节注射液的 pH 值在 6.8-7.8 之间。 0007 上述的复方注射液, 其每 1000ml 注射液中含有 : 异亮氨酸9.10g 精氨酸9.00g 亮氨酸12.90g 门冬氨酸1.00g 醋酸赖氨酸10.00g 谷氨酸0.50g 甲硫氨酸4.62g 组氨酸5.25g 苯丙氨酸7.00g 脯氨酸5.00g 苏氨酸7.50g 丝氨酸1.70g 色氨酸1.37g 酪氨酸0.40g 缬氨酸14.00g 甘氨酸7.00g 丙氨酸7.10g 半胱氨酸0.35g 亚硫酸氢钠0.30g 冰醋酸适量, 其中适量冰醋酸调节注射液的 pH 值在 6.8-7.8 之间。 0008 上述的复方注射。
19、液, 其每 1000ml 注射液中含有 : 异亮氨酸9.10g 精氨酸9.45g 亮氨酸12.90g 门冬氨酸1.05g 醋酸赖氨酸10.5g 谷氨酸0.53g 甲硫氨酸4.62g 组氨酸5.25g 苯丙氨酸7.00g 脯氨酸5.25g 苏氨酸7.88g 丝氨酸1.79g 色氨酸1.37g 酪氨酸0.42g 缬氨酸14.7g 甘氨酸7.35g 丙氨酸7.46g 半胱氨酸9.45g 亚硫酸氢钠0.32g 冰醋酸适量, 其中适量冰醋酸调节注射液的 pH 值在 6.8-7.8 之间。 说 明 书 CN 103006643 A 5 3/8 页 6 上述的复方注射液, 其每 1000ml 注射液中含有 。
20、: 异亮氨酸10.01g 精氨酸9.90g 亮氨酸14.19g 门冬氨酸1.10g 醋酸赖氨酸11.00g 谷氨酸0.55g 甲硫氨酸4.84g 组氨酸5.50g 苯丙氨酸7.70g 脯氨酸5.50g 苏氨酸8.25g 丝氨酸1.87g 色氨酸1.43g 酪氨酸0.44g 缬氨酸15.40g 甘氨酸7.70g 丙氨酸7.81g 半胱氨酸0.39g 亚硫酸氢钠0.33g 冰醋酸适量, 其中适量冰醋酸调节注射液的 pH 值在 6.8-7.8 之间。 0009 上述的复方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1) 取处方量 90% 的注射用水, 通氮气煮沸 30-55 分钟 ; (2) 当注射用水。
21、的温度降至8892时, 在充氮保护下加入1/2处方量的亚硫酸氢钠, 搅拌溶解后, 依次加入处方量的亮氨酸、 异亮氨酸、 苯丙氨酸, 充分搅拌使其完全溶解 ; (3) 降温至 68 82时, 在充氮保护下依次加入醋酸赖氨酸、 苏氨酸、 缬氨酸、 丙氨酸、 精氨酸、 脯氨酸、 丝氨酸、 甘氨酸、 谷氨酸、 门冬氨酸、 酪氨酸、 甲硫氨酸、 组氨酸、 色氨酸、 半 胱氨酸及剩余的 1/2 处方量亚硫酸氢钠充分搅拌使其完全溶解 ; (4) 药液降温至45-54时, 在充氮保护下加入冰醋酸适量, 调节药液pH至6.8-7.8, 加 入 0.03%(W/V) 的药用活性炭, 搅拌 15 分钟, 冷却水降温。
22、, 待药液温度降至 40以下时, 钛 棒脱炭 ; (5) 在充氮保护下补加注射用水至全量, 精滤, 充氮, 灌装, 压胶塞, 轧盖 ; (6) 115水浴灭菌 32min, 即得。 0010 上述的复方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优选包括如下步骤 : (1) 取处方量 90% 的注射用水, 通氮气煮沸 45 分钟 ; (2) 当注射用水的温度降至8892时, 在充氮保护下加入1/2处方量的亚硫酸氢钠, 搅拌溶解后, 依次加入处方量的亮氨酸、 异亮氨酸、 苯丙氨酸, 充分搅拌使其完全溶解 ; (3) 降温至 68 82时, 在充氮保护下依次加入醋酸赖氨酸、 苏氨酸、 缬氨酸、 丙氨酸、 精氨酸、 脯氨酸。
23、、 丝氨酸、 甘氨酸、 谷氨酸、 门冬氨酸、 酪氨酸、 甲硫氨酸、 组氨酸、 色氨酸、 半 胱氨酸及剩余的 1/2 处方量亚硫酸氢钠充分搅拌使其完全溶解 ; (4) 药液降温至45-50时, 在充氮保护下加入冰醋酸适量, 调节药液pH至6.8-7.8, 加 入 0.03%(W/V) 的药用活性炭, 搅拌 15 分钟, 冷却水降温, 待药液温度降至 40以下时, 钛 棒脱炭 ; (5) 在充氮保护下补加注射用水至全量, 精滤, 充氮, 灌装, 压胶塞, 轧盖 ; (6) 115水浴灭菌 32min, 即得。 0011 本发明的复方注射液的制备方法与常规的氨基酸一步投料方法不同, 其采用投料 分步。
24、进行, 在较高温度时投入难溶及较稳定的氨基酸, 使其易于溶解, 然后随着温度的降 低, 根据氨基酸的水溶性和稳定性分别投入其他氨基酸。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的优势在于 : 提 高不稳定的氨基酸制剂的稳定性, 保证成品质量。通过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本发明的 复方注射液质量稳定, 无刺激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说 明 书 CN 103006643 A 6 4/8 页 7 0013 本发明涉及的投料处方 1-5 : 说 明 书 CN 103006643 A 7 5/8 页 8 实施例的总体制备方法 : (1) 取处方量 90% 的注射用水, 通氮。
25、气煮沸 35-45 分钟 ; (2) 当注射用水的温度降至8892时, 在充氮保护下加入1/2处方量的亚硫酸氢钠, 搅拌溶解后, 依次加入处方量的亮氨酸、 异亮氨酸、 苯丙氨酸, 充分搅拌使其完全溶解 ; (3) 降温至 68 82时, 在充氮保护下依次加入醋酸赖氨酸、 苏氨酸、 缬氨酸、 丙氨酸、 精氨酸、 脯氨酸、 丝氨酸、 甘氨酸、 谷氨酸、 门冬氨酸、 酪氨酸、 甲硫氨酸、 组氨酸、 色氨酸、 半 胱氨酸及剩余的 1/2 处方量亚硫酸氢钠, 搅拌使溶解完全 ; (4) 药液降温至 50时, 在充氮保护下加入冰醋酸适量, 调节药液 pH 至 6.8 7.8 左 右, 加入 0.03%(W。
26、/V) 的药用活性炭, 搅拌 15 分钟, 冷却水降温, 待药液温度降至 40以下 时, 钛棒脱炭 ; (5) 在充氮保护下补加注射用水至全量, 精滤, 充氮, 灌装, 压胶塞, 轧盖 ; (6) 115水浴灭菌 32min, 即得。 0014 细分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备工艺表 处方步骤 (1) 通氮气煮沸时间 (min) 步骤 (2) 注射用水温度 ()步骤 (3) 注射用水温度 () 步骤 (4) pH 值 实施例 1处方 13588686.8 实施例 2处方 14090747.2 实施例 3处方 14090787.5 实施例 4处方 14592827.8 实施例 5处方 23588686.。
27、8 实施例 6处方 24090747.2 实施例 7处方 24090787.5 说 明 书 CN 103006643 A 8 6/8 页 9 实施例 8处方 24592827.8 实施例 9处方 33588686.8 实施例 10处方 34090747.2 实施例 11处方 34090787.5 实施例 12处方 34592827.8 实施例 13处方 43588686.8 实施例 14处方 44090747.2 实施例 15处方 44090787.5 实施例 16处方 44592827.8 实施例 17处方 53588686.8 实施例 18处方 54090747.2 实施例 19处方 54。
28、090787.5 实施例 20处方 54592827.8 对比例的制备方法 : (1) 取处方量 90% 的注射用水, 通氮气煮沸 35-45 分钟 ; (2) 当注射用水的温度降至 78 92时, 在充氮保护下加入处方量的亚硫酸氢钠, 搅 拌溶解后, 依次加入处方量的亮氨酸、 异亮氨酸、 苯丙氨酸、 醋酸赖氨酸、 苏氨酸、 缬氨酸、 丙 氨酸、 精氨酸、 脯氨酸、 丝氨酸、 甘氨酸、 谷氨酸、 门冬氨酸、 酪氨酸、 甲硫氨酸、 组氨酸、 色氨 酸、 半胱氨酸, 搅拌使溶解完全 ; (3) 药液降温至 50时, 在充氮保护下加入冰醋酸适量, 调节药液 pH 至 6.8 7.8 左 右, 加入 。
29、0.03%(W/V) 的药用活性炭, 搅拌 15 分钟, 冷却水降温, 待药液温度降至 40以下 时, 钛棒脱炭 ; (4) 在充氮保护下补加注射用水至全量, 精滤, 充氮, 灌装, 压胶塞, 轧盖 ; (5) 115水浴灭菌 32min, 即得。 0015 细分的对比例的制备工艺表 处方步骤 (2) 注射用水温度 ()步骤 (3) pH 值 对比例 1处方1 786.8 对比例 2处方1 847.2 对比例 3处方1 887.5 对比例 4处方1 927.8 对比例 5处方2 786.8 对比例 6处方2 847.2 对比例 7处方2 887.5 对比例 8处方2 927.8 对比例 9处方。
30、3 786.8 对比例 10 处方3 847.2 对比例 11 处方3 887.5 对比例 12 处方3 927.8 对比例 13 处方4 786.8 对比例 14 处方4 847.2 对比例 15 处方4 887.5 对比例 16 处方4 927.8 对比例 17 处方5 786.8 对比例 18 处方5 847.2 对比例 19 处方5 887.5 对比例 20 处方5 927.8 实验例 1制备工艺对本发明制剂稳定性影响的考察 说 明 书 CN 103006643 A 9 7/8 页 10 取实施例1-8和对比例1-8的注射剂成品各5个, 在25的条件下留样, 测定稳定性相 对较差的色氨。
31、酸和半胱氨酸的相对百分含量, 考察制备工艺对制剂稳定性的影响。 0016 * 与对比例比较有显著差异 说 明 书 CN 103006643 A 10 8/8 页 11 * 与对比例比较有显著差异 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结论 :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对注射液的稳定性有显著改善作用。 0017 实验例 2血管刺激性试验 血管刺激性试验结果显示, 本发明的复方注射液 (实施例 1-20) 家兔耳缘静脉受试侧无 充血、 出血和变性坏死现象出现, 亦无病理性损害, 表明本发明的复方注射液静脉滴注对家 兔耳血管未产生刺激反应, 检查符合规定。 0018 实验例 3- 肌肉刺激性试验 肌肉刺激性试验结果显示, 本发。
32、明的复方注射液 (实施例 1-20) 家兔腿股四头肌受试侧 无红肿、 充血和变性坏死现象出现, 亦无病理性损害, 表明本发明的复方注射液肌内注射对 家兔股四头肌未产生刺激反应, 检查符合规定。 0019 实验例 4- 溶血试验 溶血试验结果显示, 本发明的复方注射液 (实施例1-20) 15号管均无溶血现象发生, 振摇后红细胞可分散, 表明无凝聚现象, 表明本发明的复方注射液溶血性试验检查符合规 定。 0020 实验例 5- 过敏性试验 过敏性试验结果显示, 本发明的复方注射液 (实施例 1-20) 受试组豚鼠激发时 (脚背静 脉注射) 均未出现竖毛、 搔鼻、 喷嚏、 咳嗽、 呼吸困难、 痉挛等全身过敏反应, 表明本发明的复 方注射液豚鼠全身过敏试验检查符合规定。 说 明 书 CN 103006643 A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