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内痔的中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内痔的中药.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67069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09.19 CN 102670699 A *CN102670699A* (21)申请号 201210179472.9 (22)申请日 2012.06.02 A61K 36/481(2006.01) A61P 9/14(2006.01) A61K 35/56(2006.01) A61K 35/36(2006.01) (71)申请人 吴帮友 地址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义兴镇葛 大店社居委刘大郢组 77 号 (72)发明人 吴秀琳 吴自强 吴帮友 (54) 发明名称 治疗内痔的中药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
2、了一种治疗内痔的中药, 是由以 下重量的原料药组成 : 黄芪 16-22 克、 当归 15-23 克、 山甲片 16-22 克、 血余炭 7-13 克、 文蛤煅 8-12 克、 石耳 13-17 克。本发明与现有治疗方法相 比, 对内痔不需开刀就能达到根治效果, 已经治疗 445 例, 治愈率达 90.6, 无一复发, 具有治疗周 期短, 见效快, 成本低廉, 无副作用的特点, 并且在 治疗过程中, 无须依靠其他任何药物。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1/1 页 2 。
3、1. 治疗内痔的中药, 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药组成 : 黄芪 16-22 克、 当归 15-23 克、 山甲片 16-22 克、 血余炭 7-13 克、 文蛤煅 8-12 克、 石耳 13-17 克。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治疗内痔的中药, 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药组成 : 黄芪 20 克、 当归 20 克、 山甲片 20 克、 血余炭 10 克、 文蛤煅 10 克、 石耳 15 克。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670699 A 2 1/2 页 3 治疗内痔的中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内痔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 痔疮是一种常见病、 多发病。
4、。其可分为内痔、 外痔和混合痔。痔核位于肛门里面黏 膜的称为 “内痔” , 位于肛门口内侧附近称为 “外痔” , 二者都有的称为 “混合痔” 。痔疮的症 状是患处作痛、 便血、 严重时, 痔块会凸出肛门外 ( 脱垂 ), 排便后才缩回。 0003 痔疮轻者给人的正常生活带来不便 ; 重者影响健康。 如便血日久, 可致不同程度的 贫血, 甚至出血性休克, 危及生命 ; 痔疮坏死、 感染严重时, 可经过血液系统引起全身感染, 后果严重。因此, 患了痔疮, 要积极应对。 0004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 向痔注射药物、 激光疗法、 冷冻疗法、 线扎疗法以 及外擦膏剂等。上述方法在治疗中疼痛难忍。
5、, 疗效慢, 费用高又不能根除, 只能缓解疼痛和 短期康复, 治标不治本, 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组方简单、 成本低廉, 用于治疗内痔的中药。 0006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治疗内痔的中药, 由以下重量 的原料药组成 : 黄芪16-22克、 当归15-23克、 山甲片16-22克、 血余炭7-13克、 文蛤煅8-12 克、 石耳 13-17 克。 0007 作为优选, 所述治疗内痔的中药, 是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药组成 : 黄芪 20 克、 当归 20 克、 山甲片 20 克、 血余炭 10 克、 文蛤。
6、煅 10 克、 石耳 15 克。 0008 上述原料药的药性及功效 : 0009 黄芪 : 药性 : 甘, 微温 ; 功效 : 健脾补中, 升阳举陷, 益卫固表, 利尿, 托毒生肌。 0010 当归 : 药性 : 甘, 辛, 温 ; 功效 : 补血调经 . 活血止痛, 润肠通便 ; 。 0011 山甲片 : 为脊椎动物鲮鲤科穿山甲的鳞片。 中药配方时, 一般都需要炮制以后再使 用, 处方名有炙山甲、 炮甲珠、 炒甲片等。 药性 : 咸, 微寒。 归肝、 胃经 ; 功效 : 活血消癥, 通经, 下乳, 消肿排脓。 0012 头发炭 : 中药名为血余炭, 中医认为 “发” 为血之余, 血余炭有消瘀。
7、、 止血、 利小便的 功能。药性 : 苦, 平 ; 功效 : 收敛止血, 化瘀利尿。主治 : 吐血、 衄血、 血痢、 血淋、 妇女崩漏及 小便不利等证。熬膏外敷止血生肌。 0013 文蛤 : 为帘蛤科动物文蛤的贝壳 ; 药性 : 咸, 平 ; 功用主治 : 清热, 利湿, 化痰, 软坚。 治口渴烦热, 咳逆胸痹, 瘰疬, 痰核, 崩漏, 痔瘘。 0014 石耳 : 脐衣科植物, 药用部位为石耳的子实体 ; 药性 : 甘, 平 ; 功效主治 : 清热, 养 阴, 止血。治劳咳吐血, 肠风下血, 痔漏, 脱肛。 0015 上述技术方案的主要功效是 : 活血化瘀、 透关软坚、 散结消肿、 止血补气血。
8、, 能够起 到让痔核逐渐缩小和萎缩的作用。 说 明 书 CN 102670699 A 3 2/2 页 4 001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0017 与现有治疗技术相比, 对内痔不需开刀就能达到根治效果, 已经治疗 445 例, 治愈 率达 90.6, 无一复发, 具有组方简单、 成本低廉、 治疗周期短, 见效快、 无副作用的特点, 并 且在治疗过程中, 无须依靠其他任何药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实施例 1 : 0019 本实施例所述治疗内痔的中药是由以下原料按重量配比制成的药剂 : 0020 黄芪 20 克、 当归 20 克、 山甲片 20 克、 血余炭 10 克、 文蛤煅 10 克、。
9、 石耳 15 克。 0021 山甲片的炮制方法 : 先炒后醋腌, 晒干再炒、 再腌, 混合多次即可。 0022 文蛤煅的炮制方法 : 将文蛤置无烟火上煅红, 取出放冷, 碾碎。 0023 制备与服用方法 : 混合研末, 每次 8-10 克, 每日一次, 一般十天左右即可见效或治 愈。 0024 本实施例的治疗效果 : 治疗 203 例, 治愈 203 例, 治愈率 100。无一复发。 0025 本实施例服用方便, 适于治疗具有便血现象, 肛门有坠胀感的内痔患者。 0026 实施例 2 : 0027 本实施例所述治疗内痔的中药是由以下原料按重量配比制成的药剂 : 0028 黄芪 16 克、 当归。
10、 23 克、 山甲片 16 克、 血余炭 13 克、 文蛤煅 8 克、 石耳 13 克。 0029 山甲片与文蛤煅的炮制方法与实施例 1 相同。 0030 制备与服用方法 : 混合研末, 每次 7-9 克, 每日一次, 一般十天左右即可见效或治 愈。 0031 本实施例的治疗效果 : 治疗 146 例, 治愈 138 例, 治愈率 94。 0032 本实施例适于治疗尚没有便血现象或偶有便血, 坠胀感也不严重的内痔患者。 0033 实施例 3 : 0034 本实施例所述治疗内痔的中药是由以下原料按重量配比制成的药剂 : 0035 黄芪 22 克、 当归 15 克、 山甲片 22 克、 血余炭 7 克、 文蛤煅 12 克、 石耳 17 克。 0036 山甲片与文蛤煅的炮制方法与实施例 1 相同。 0037 制备与服用方法 : 混合研末, 每次 8-10 克, 每日一次, 一般十天左右即可见效或治 愈。 0038 本实施例的治疗效果 : 治疗 96 例, 治愈 87 例, 治愈率 90.6。 0039 本实施例适于治疗具有便血严重, 坠胀感强烈症状的内痔患者。 说 明 书 CN 102670699 A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