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473400 上传时间:2018-02-1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60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44985.4

申请日:

2010.07.30

公开号:

CN102345992A

公开日:

2012.02.08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8D 15/02申请日:20100730|||公开

IPC分类号:

F28D15/02; F28F9/22; H05K7/20

主分类号:

F28D15/02

申请人: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始伟; 江贵凤

地址:

中国台湾台北县新庄市五权二路24号7F-3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 11265

代理人:

叶树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包括:壳体、板体、管体、至少一个散热组件;所述壳体具有腔室,该腔室内具有蒸发部,该蒸发部具有多个第一导流部,所述第一导流部由多个第一导流体间隔排列所组成,所述多个第一导流体间形成至少一个第一流道,该第一流道至少一端为自由端并连接一自由区域;所述板体对应盖合前述壳体,并封闭该腔室;该管体具有一个第二流道,所述管体两端连接前述壳体,该第二流道连通前述蒸发部;该散热组件串套在前述管体外部,所述管体及该散热组件共同界定一个冷凝部;对冷凝部通过适当的减压设计,产生低压端,形成驱动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中汽水循环所需的压力梯度不需任何毛细结构即可驱动工作流体在管体及本体中循环传递热量。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壳体, 具有腔室, 该腔室内具有蒸发部, 该蒸发部具有多个第一导流部, 所述第一导流 部由多个第一导流体间隔排列所组成, 所述多个第一导流体间形成至少一个第一流道, 该 第一流道至少一端为自由端并连接一个自由区域 ; 板体, 对应盖合所述壳体, 并封闭所述腔室 ; 管体, 具有一个第二流道, 所述管体两端连接所述壳体, 所述第二流道连通前述蒸发 部; 至少一个散热组件, 串套在前述管体外部, 所述管体及所述散热组件共同界定一个冷 凝部。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 热组件为散热鳍片组及散热器其中任意一种。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 其特征在于, 第一导 流体为一长条状肋条, 所述多个长条状肋条横向间隔排列, 所述第一流道形成于所述多个 长条状肋条的间。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导流体纵向间隔排列。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导流体为一肋条, 所述多个肋条具有第一顶角及第一刃边及第二刃边, 所述第一、 二刃边 相交于所述第一顶角, 所述多个第一流道形成于所述多个肋条间, 且所述多个第一导流部 间具有第一间距。
6: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刃边呈不连续排列, 所述第二刃边呈不连续排列。
7: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 个第一导流体间具有多个凹坑。
8: 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 坑呈圆形及方形及三角形及鱼鳞状及几何形状其中任意一种。
9: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 体及本体间更设有一个泵浦。
10: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 凝部上可装设风扇。

说明书


一种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 尤指一种不需任何毛细 结构即可增强环路式热虹吸装置的汽液循环, 降低热阻的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 吸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子半导体产业的蓬勃发展、 制程技术的进步, 并且在市场需求的趋 势下, 电子设备逐渐的走向轻薄短小的型态, 但在外型尺寸逐渐缩小的过程中, 功能及运算 能力却是有增无减。例如在家用或商用计算机及通讯机箱及家用或工业用的热交换机 / 器其在实际运作时, 其内部便有多项电子零件产生热量, 其中又以执行运算的电子晶体或 组件所产生的热量最大, 此时散热片配合风扇所组成的散热器提供散热功能即扮演保护所 述多个电子组件的重要角色, 使所述多个电子组件能维持在正常工作温度以发挥应有的功 能。
     而水冷技术其仅开始被广泛的运用在个人计算机上, 但未被用积极运用于其它诸 如通讯及家用或工业用的热交换机 / 器, 虽然水冷技术看似省去了体积庞大的散热片, 但 其实是将系统内热源的热搜集到工作流体中, 然后再通过热交换器统一与空气做热交换的 动作, 因为管陆长度可以自行变更, 所以热交换器的位置也较为弹性, 也让热交换器 ( 散热 鳍片 ) 的设计不会受到空间上的限制 ; 但是水冷系统需要一个泵浦来推动工作流体流动, 而且还需要一个储水箱, 所以整个系统仍有泵浦可靠度问题、 管陆泄露问题…等, 但因为个 人计算机内的发热组件的热量不断增加, 所以水冷式散热技术虽然不尽完美, 仍然是目前 市场上热管理与控制的最佳选择的一, 不过, 这是因为个人计算机得体积较庞大, 而且外部 也较无空间上限制, 但在通讯机箱及家用或工业用的热交换机 / 器就不同了, 上述多个装 置目前皆朝向越轻薄短小的特性发展, 其整体空间有限根本就无法使用水冷的散热技术, 所以目前仍然是使用热管或直接以小型的散热器来做热转移, 然后再使用散热鳍片做热交 换的动作 ; 有鉴于此, 业界无不积极寻找热通量更高的散热技术, 以应对接踵而来的庞大散 热需求。
     现有技术也可透过热管、 均温板等散热组件做为热传组件使用, 而制造热管及均 温板时是透管在其内壁成型一烧结体, 作为毛细结构使用, 其主要制程是先将铜质颗粒或 粉末填充于该内壁内, 再将其金属 ( 铜质 ) 颗粒或粉末压密压实, 最后送入烧结炉内施以烧 结加工, 令该铜质颗粒或粉末形成多孔性质的毛细结构, 使的可通过该烧结体得毛细力, 但 却也因该烧结体, 令该热管及均温板的体积存在着一定厚度, 而无法有效薄型化 ; 另外所述 VC(Vapor chamber) 事使用烧结的芯或网格或沟槽等结构, 进而产生毛细力现象驱动热管 或 VC(Vapor chamber) 中的汽水循环, 但该项结构上的应用制造方式相当复杂, 增加制造成 本, 故甚不适当。
     此外还可运用传统环路式热虹吸装置作为热传组件使用, 虽然该传统环路式热虹 吸装置可达到热传效果, 但由于其主要应用毛细及重力驱动汽、 液循环 ; 因此易受到重力驱
     动得限制, 除此的外环路虹吸装置的整体热阻较高外, 环路式热虹吸装置的倾侧角度限制 也较高, 设计应用时的限制增加。
     因此, 目前市场上 all in one PC, or 通讯 RRU 模块, 都使用 heatpipe cooler solution. 但是 heat pipe 有载热量限制, 必须使用多根进而造成成本较高的缺点, 且同时 该散热热阻也不一定可以达到 CPU 散热热阻要求。
     再者, 蒸汽芯的选择是一门学问, 选择适当的蒸汽芯相当重要, 该蒸汽芯须要能够 保持冷凝液的流速及保持足够的毛细压力以克服重力的影响。
     所以现有技术的热管或 VC(Vapor chamber) 具有下列缺点 :
     1. 加工不便 ;
     2. 无法实现薄型化 ;
     3. 成本较高 ;
     4. 耗费工时。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在于提供一种提供增强环路式热管的汽液循环, 降低热阻的压力梯度 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
     本发明还在于提供一种无需使用烧结毛细的制程, 降低成本的压力梯度驱动的低 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
     为达上述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 系包 含: 壳体、 板体、 管体、 至少一个散热组件 ; 所述壳体具有腔室, 该腔室内具有蒸发部, 该蒸 发部具有多个第一导流部, 所述第一导流部是由多个第一导流体间隔排列所组成, 所述多 个第一导流体间形成至少一个第一流道, 该第一流道至少一端为自由端并连接一自由区 域; 所述板体对应盖合前述壳体, 并封闭该腔室 ; 该管体具有第二流道, 所述管体两端连接 前述壳体, 且所述第二流道连通前述蒸发部 ; 该散热组件串套于前述管体外部, 所述管体及 该散热组件共同界定一个冷凝部。
     通过本发明的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 在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 路式热虹吸装置中以第一导流体与另一个第一导流体间设置出适当的第一流道, 局限与热 源接触的第一流道产生过热汽, 建立驱动汽水循环所需的高压 ; 在冷凝部前通过适当的减 压设计, 产生低压端, 形成驱动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中汽水循环所需的 压力梯度, 即不需任何毛细结构即可驱动工作流体于本体及管体中传递热量, 并且大幅提 升热传效率及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第一实施例立体分解图 ;
     图 2 是本发明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第一实施例立体组合图 ;
     图 3 是本发明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第一实施例剖视图 ;
     图 4 是本发明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第一实施例另一态样蒸发 部正视图 ;
     图 5 是本发明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第一实施例另一态样蒸发部正视图 ;
     图 6 是本发明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第二实施例蒸发部正视图 ;
     图 7 是本发明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第二实施例另一态样蒸发 部正视图 ;
     图 8 是本发明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第一实施例另一态样蒸发 部正视图 ;
     图 9 是本发明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第一实施例另一态样立体 组合图。
     图中 :
     壳体 1
     腔室 11
     蒸发部 12
     第一导流部 121
     第一导流体 1211
     第一顶角 1211a
     第一刃边 1211b
     第二刃边 1211c
     第一流道 1212
     自由端 1212a
     自由区域 1213
     第一间距 1214
     凹坑 1215
     板体 2
     管体 3
     第二流道 31
     散热组件 4
     冷凝部 5
     泵浦 6
     蒸发气泡 7 具体实施方式
     按照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 将依据所附图示的较佳实施例 予以说明。
     见图 1、 2、 3, 如图所示本发明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第一实施例, 所述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 包括 : 壳体 1、 板体 2、 管体 3、 至少一个散热组 件4;
     所述壳体 1 具有腔室 11, 腔室 11 具有 : 蒸发部 12, 所述蒸发部 12 设于腔室 11 内, 蒸发部 12 具有多个第一导流部 121, 所述第一导流部 121 由多个第一导流体 1211 间隔排列 所组成, 所述多个第一导流体 1211 间形成至少一个第一流道 1212, 第一流道 1212 至少一端呈自由端 1212a 并连接一个自由区域 121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流体 1211 为一长条状肋条, 所述多个长条状肋条横向 间隔排列, 所述第一流道 1212 形成于所述多个长条状肋条的间, 该长条状肋条也可呈波浪 状 ( 如图 4 所示 )。
     所述第一导流体 1211 也可纵向间隔排列, 即纵向非连续式排列 ( 如图 5 所示 )。
     所述板体 2 对应盖合壳体 1, 并封闭腔室 11。
     所述管体 3 具有第二流道 31, 所述管体 3 两端连接壳体 1, 第二流道 31 连通前述 蒸发部 12。
     散热组件 4 串套于前述管体 3 外部, 所述管体 3 及散热组件 4 共同界定一个冷凝 部 5, 冷凝部 5 上可装设有风扇 ( 图中未示出 )。
     所述散热组件 4 可为散热鳍片组及散热器其中任意一种, 在本实施例中是以散热 鳍片组作为说明, 但并不引以为限。
     见图 6、 7, 如图所示本发明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第二实施例, 本 实施例部分结构及组件间的关连性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与前述第 一实施例不同的处为蒸发部 12 的第一导流体 1 顶角 1211a 及第一刃边 1211b 及第二刃边 1211c, 所述第一、 二刃边 1211b、 1211c 相交于第一顶角 1211a, 所述多个第一流道 1212 形成 于所述多个第一导流体 1211 间, 并所述多个第一导流部 121 间具有第一间距 1214。 第一刃边 1211b 也可呈不连续排列, 所述第二刃边 1211c 也可呈不连续排列 ( 如 图 7 所示 )。
     见图 8, 如图所示, 前述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导流体 1211 间具有多个凹坑 1215, 所 述凹坑 1215 呈圆形及方形及三角形及鱼鳞状及几何形状其中任意一种, 在本实施例是采 鱼鳞状作为说明, 但并不引以为限, 所述凹坑 1215 彼此间的排列方式的可呈等距或非等距 的排列方式, 当然所述第二实施例也可在所述多个第一导流体 1211 间设有多个凹坑 1215。
     见图 4 至 9, 如图所示,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及第二实施例提出两相压力梯度驱动的 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循环冷却技术, 此方法为自我驱动循环方式, 使用的工作流体可为 纯水、 甲醇、 丙酮、 R134A 等冷媒其中任意一种, 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的腔 室 11 中为抽真空的状态, 所以在内部所填充的工作流体, 在摄氏 20 ~ 30 度即为工作流体 的饱和温度 ; 蒸发气泡 7 于蒸发部 12 的自由端 1212a 汇流后, 流经自由区域 1213 而降压, 产生驱动汽水循环所需的压力梯度 ; 另外受到冷凝部 5 中因汽体冷凝比容骤升所形成的局 部负压吸引, 有助于汽水循环, 当然也可在所述本体 1 及管体 2 间再另设置泵浦 6, 可避免工 作流体在腔室 11 内发生干烧的现象 ( 如图 9 所示 )。
     在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的蒸发部 12 以及 ( 或 ) 冷凝部 13 与 管体 2 中, 设置适当的第一、 二流道 1212、 31 在蒸发部 12 内利用接近定容加热的方式提高 工作流体的压力, 产生驱动汽、 液循环所需的高压 ; 以及 ( 或 ) 在汽态工作流体的出口处利 用自由膨胀与冷凝将压的方式降低汽、 液循环低压端的压力 ; 以及 ( 或 ) 将蒸发部 12 受热 面制成利于提升沸腾热传性能的表面 ( 如鳞状表面、 鳞状与肋条复合表面等 ), 降低沸点温 度、 提高热传系数、 导引蒸汽流向 ; 以及 ( 或 ) 将冷凝表面制成斥水性表面, 促进工作流体离 开冷却面 ; 增强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的汽液循环, 降低热阻。
     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的外型, 蒸发部 12 置于下方, 冷凝部 41 置
     于上方, 以管体 3 连结成一环路, 工作流体在蒸发部 12 受热增压, 将汽体经过管体 3 推送到 上方的冷凝部 41, 冷凝成液体, 再借重力回蒸发部 12, 当工作流体在蒸发部 12 受热越多, 气 体压力越高, 促始汽水循环速度越快, 热阻也就越低, 然而电子组件在高温高热的环境, 寿 命都会减短, 利用高温或高热产生的高压, 并不理想, 所以本发明在冷蒸发部 12 内利用接 近定容加热的方式, 提高工作流体的压力, 产生驱动汽、 液循环所需的高压 ; 以及 ( 或 ) 于汽 态工作流体的出口处利用自由膨胀与冷凝将压的方式降低汽、 液循环低压端的压力。这种 蒸发部 12 相对于现有的环路式热管装置, 有下列优点 :
     1、 在低热的情况下, 热阻更低, 可以提供电子元器件较佳的散热能力。
     2、 热阻随冷凝部相对于蒸发部置放角度的变化影响小, 即, 热阻的变化在仰角角 度 90 度下降到 30 度, 热阻只有升高约 20%, 本发明最大的优点是冷凝部相对于蒸发部的仰 角很小时, 汽水循环就能启动。
     3. 管体中无需设置任何毛细结构即可驱动工作流体循环。

一种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345992A43申请公布日20120208CN102345992ACN102345992A21申请号201010244985422申请日20100730F28D15/02200601F28F9/22200601H05K7/2020060171申请人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地址中国台湾台北县新庄市五权二路24号7F372发明人张始伟江贵凤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11265代理人叶树明54发明名称一种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包括壳体、板体、管体、至少一个散热组件;所述壳体具有腔室,该腔室内具有蒸发。

2、部,该蒸发部具有多个第一导流部,所述第一导流部由多个第一导流体间隔排列所组成,所述多个第一导流体间形成至少一个第一流道,该第一流道至少一端为自由端并连接一自由区域;所述板体对应盖合前述壳体,并封闭该腔室;该管体具有一个第二流道,所述管体两端连接前述壳体,该第二流道连通前述蒸发部;该散热组件串套在前述管体外部,所述管体及该散热组件共同界定一个冷凝部;对冷凝部通过适当的减压设计,产生低压端,形成驱动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中汽水循环所需的压力梯度不需任何毛细结构即可驱动工作流体在管体及本体中循环传递热量。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

3、页附图3页CN102346012A1/1页21一种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具有腔室,该腔室内具有蒸发部,该蒸发部具有多个第一导流部,所述第一导流部由多个第一导流体间隔排列所组成,所述多个第一导流体间形成至少一个第一流道,该第一流道至少一端为自由端并连接一个自由区域;板体,对应盖合所述壳体,并封闭所述腔室;管体,具有一个第二流道,所述管体两端连接所述壳体,所述第二流道连通前述蒸发部;至少一个散热组件,串套在前述管体外部,所述管体及所述散热组件共同界定一个冷凝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为散热鳍片组及散热器其。

4、中任意一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导流体为一长条状肋条,所述多个长条状肋条横向间隔排列,所述第一流道形成于所述多个长条状肋条的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体纵向间隔排列。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体为一肋条,所述多个肋条具有第一顶角及第一刃边及第二刃边,所述第一、二刃边相交于所述第一顶角,所述多个第一流道形成于所述多个肋条间,且所述多个第一导流部间具有第一间距。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5、刃边呈不连续排列,所述第二刃边呈不连续排列。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导流体间具有多个凹坑。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坑呈圆形及方形及三角形及鱼鳞状及几何形状其中任意一种。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及本体间更设有一个泵浦。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部上可装设风扇。权利要求书CN102345992ACN102346012A1/5页3一种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

6、一种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尤指一种不需任何毛细结构即可增强环路式热虹吸装置的汽液循环,降低热阻的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背景技术0002近年来随着电子半导体产业的蓬勃发展、制程技术的进步,并且在市场需求的趋势下,电子设备逐渐的走向轻薄短小的型态,但在外型尺寸逐渐缩小的过程中,功能及运算能力却是有增无减。例如在家用或商用计算机及通讯机箱及家用或工业用的热交换机/器其在实际运作时,其内部便有多项电子零件产生热量,其中又以执行运算的电子晶体或组件所产生的热量最大,此时散热片配合风扇所组成的散热器提供散热功能即扮演保护所述多个电子组件的重要角色,使所述多个电子组件能维持在正常。

7、工作温度以发挥应有的功能。0003而水冷技术其仅开始被广泛的运用在个人计算机上,但未被用积极运用于其它诸如通讯及家用或工业用的热交换机/器,虽然水冷技术看似省去了体积庞大的散热片,但其实是将系统内热源的热搜集到工作流体中,然后再通过热交换器统一与空气做热交换的动作,因为管陆长度可以自行变更,所以热交换器的位置也较为弹性,也让热交换器散热鳍片的设计不会受到空间上的限制;但是水冷系统需要一个泵浦来推动工作流体流动,而且还需要一个储水箱,所以整个系统仍有泵浦可靠度问题、管陆泄露问题等,但因为个人计算机内的发热组件的热量不断增加,所以水冷式散热技术虽然不尽完美,仍然是目前市场上热管理与控制的最佳选择的。

8、一,不过,这是因为个人计算机得体积较庞大,而且外部也较无空间上限制,但在通讯机箱及家用或工业用的热交换机/器就不同了,上述多个装置目前皆朝向越轻薄短小的特性发展,其整体空间有限根本就无法使用水冷的散热技术,所以目前仍然是使用热管或直接以小型的散热器来做热转移,然后再使用散热鳍片做热交换的动作;有鉴于此,业界无不积极寻找热通量更高的散热技术,以应对接踵而来的庞大散热需求。0004现有技术也可透过热管、均温板等散热组件做为热传组件使用,而制造热管及均温板时是透管在其内壁成型一烧结体,作为毛细结构使用,其主要制程是先将铜质颗粒或粉末填充于该内壁内,再将其金属铜质颗粒或粉末压密压实,最后送入烧结炉内施。

9、以烧结加工,令该铜质颗粒或粉末形成多孔性质的毛细结构,使的可通过该烧结体得毛细力,但却也因该烧结体,令该热管及均温板的体积存在着一定厚度,而无法有效薄型化;另外所述VCVAPORCHAMBER事使用烧结的芯或网格或沟槽等结构,进而产生毛细力现象驱动热管或VCVAPORCHAMBER中的汽水循环,但该项结构上的应用制造方式相当复杂,增加制造成本,故甚不适当。0005此外还可运用传统环路式热虹吸装置作为热传组件使用,虽然该传统环路式热虹吸装置可达到热传效果,但由于其主要应用毛细及重力驱动汽、液循环;因此易受到重力驱说明书CN102345992ACN102346012A2/5页4动得限制,除此的外环。

10、路虹吸装置的整体热阻较高外,环路式热虹吸装置的倾侧角度限制也较高,设计应用时的限制增加。0006因此,目前市场上ALLINONEPC,OR通讯RRU模块,都使用HEATPIPECOOLERSOLUTION但是HEATPIPE有载热量限制,必须使用多根进而造成成本较高的缺点,且同时该散热热阻也不一定可以达到CPU散热热阻要求。0007再者,蒸汽芯的选择是一门学问,选择适当的蒸汽芯相当重要,该蒸汽芯须要能够保持冷凝液的流速及保持足够的毛细压力以克服重力的影响。0008所以现有技术的热管或VCVAPORCHAMBER具有下列缺点00091加工不便;00102无法实现薄型化;00113成本较高;001。

11、24耗费工时。发明内容0013本发明主要在于提供一种提供增强环路式热管的汽液循环,降低热阻的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0014本发明还在于提供一种无需使用烧结毛细的制程,降低成本的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0015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系包含壳体、板体、管体、至少一个散热组件;所述壳体具有腔室,该腔室内具有蒸发部,该蒸发部具有多个第一导流部,所述第一导流部是由多个第一导流体间隔排列所组成,所述多个第一导流体间形成至少一个第一流道,该第一流道至少一端为自由端并连接一自由区域;所述板体对应盖合前述壳体,并封闭该腔室;该管体具有第二流道。

12、,所述管体两端连接前述壳体,且所述第二流道连通前述蒸发部;该散热组件串套于前述管体外部,所述管体及该散热组件共同界定一个冷凝部。0016通过本发明的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在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中以第一导流体与另一个第一导流体间设置出适当的第一流道,局限与热源接触的第一流道产生过热汽,建立驱动汽水循环所需的高压;在冷凝部前通过适当的减压设计,产生低压端,形成驱动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中汽水循环所需的压力梯度,即不需任何毛细结构即可驱动工作流体于本体及管体中传递热量,并且大幅提升热传效率及降低制造成本。附图说明0017图1是本发明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

13、吸装置第一实施例立体分解图;0018图2是本发明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第一实施例立体组合图;0019图3是本发明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第一实施例剖视图;0020图4是本发明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第一实施例另一态样蒸发部正视图;0021图5是本发明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第一实施例另一态样蒸发说明书CN102345992ACN102346012A3/5页5部正视图;0022图6是本发明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第二实施例蒸发部正视图;0023图7是本发明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第二实施例另一态样蒸发部正视图;0024图8是本发明压力。

14、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第一实施例另一态样蒸发部正视图;0025图9是本发明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第一实施例另一态样立体组合图。0026图中0027壳体10028腔室110029蒸发部120030第一导流部1210031第一导流体12110032第一顶角1211A0033第一刃边1211B0034第二刃边1211C0035第一流道12120036自由端1212A0037自由区域12130038第一间距12140039凹坑12150040板体20041管体30042第二流道310043散热组件40044冷凝部50045泵浦60046蒸发气泡7具体实施方式0047按照本发明的上述。

15、目的和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所附图示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说明。0048见图1、2、3,如图所示本发明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第一实施例,所述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包括壳体1、板体2、管体3、至少一个散热组件4;0049所述壳体1具有腔室11,腔室11具有蒸发部12,所述蒸发部12设于腔室11内,蒸发部12具有多个第一导流部121,所述第一导流部121由多个第一导流体1211间隔排列所组成,所述多个第一导流体1211间形成至少一个第一流道1212,第一流道1212至少一端说明书CN102345992ACN102346012A4/5页6呈自由端1212A并连接一个自由区域。

16、1213。005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流体1211为一长条状肋条,所述多个长条状肋条横向间隔排列,所述第一流道1212形成于所述多个长条状肋条的间,该长条状肋条也可呈波浪状如图4所示。0051所述第一导流体1211也可纵向间隔排列,即纵向非连续式排列如图5所示。0052所述板体2对应盖合壳体1,并封闭腔室11。0053所述管体3具有第二流道31,所述管体3两端连接壳体1,第二流道31连通前述蒸发部12。0054散热组件4串套于前述管体3外部,所述管体3及散热组件4共同界定一个冷凝部5,冷凝部5上可装设有风扇图中未示出。0055所述散热组件4可为散热鳍片组及散热器其中任意一种,在本实施例中是以。

17、散热鳍片组作为说明,但并不引以为限。0056见图6、7,如图所示本发明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部分结构及组件间的关连性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不同的处为蒸发部12的第一导流体1顶角1211A及第一刃边1211B及第二刃边1211C,所述第一、二刃边1211B、1211C相交于第一顶角1211A,所述多个第一流道1212形成于所述多个第一导流体1211间,并所述多个第一导流部121间具有第一间距1214。0057第一刃边1211B也可呈不连续排列,所述第二刃边1211C也可呈不连续排列如图7所示。0058见图8,如图所示,前述第一实施。

18、例中的第一导流体1211间具有多个凹坑1215,所述凹坑1215呈圆形及方形及三角形及鱼鳞状及几何形状其中任意一种,在本实施例是采鱼鳞状作为说明,但并不引以为限,所述凹坑1215彼此间的排列方式的可呈等距或非等距的排列方式,当然所述第二实施例也可在所述多个第一导流体1211间设有多个凹坑1215。0059见图4至9,如图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及第二实施例提出两相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循环冷却技术,此方法为自我驱动循环方式,使用的工作流体可为纯水、甲醇、丙酮、R134A等冷媒其中任意一种,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的腔室11中为抽真空的状态,所以在内部所填充的工作流体,在摄氏。

19、2030度即为工作流体的饱和温度;蒸发气泡7于蒸发部12的自由端1212A汇流后,流经自由区域1213而降压,产生驱动汽水循环所需的压力梯度;另外受到冷凝部5中因汽体冷凝比容骤升所形成的局部负压吸引,有助于汽水循环,当然也可在所述本体1及管体2间再另设置泵浦6,可避免工作流体在腔室11内发生干烧的现象如图9所示。0060在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的蒸发部12以及或冷凝部13与管体2中,设置适当的第一、二流道1212、31在蒸发部12内利用接近定容加热的方式提高工作流体的压力,产生驱动汽、液循环所需的高压;以及或在汽态工作流体的出口处利用自由膨胀与冷凝将压的方式降低汽、液循环低压端的压。

20、力;以及或将蒸发部12受热面制成利于提升沸腾热传性能的表面如鳞状表面、鳞状与肋条复合表面等,降低沸点温度、提高热传系数、导引蒸汽流向;以及或将冷凝表面制成斥水性表面,促进工作流体离开冷却面;增强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的汽液循环,降低热阻。0061压力梯度驱动的低压环路式热虹吸装置的外型,蒸发部12置于下方,冷凝部41置说明书CN102345992ACN102346012A5/5页7于上方,以管体3连结成一环路,工作流体在蒸发部12受热增压,将汽体经过管体3推送到上方的冷凝部41,冷凝成液体,再借重力回蒸发部12,当工作流体在蒸发部12受热越多,气体压力越高,促始汽水循环速度越快,热。

21、阻也就越低,然而电子组件在高温高热的环境,寿命都会减短,利用高温或高热产生的高压,并不理想,所以本发明在冷蒸发部12内利用接近定容加热的方式,提高工作流体的压力,产生驱动汽、液循环所需的高压;以及或于汽态工作流体的出口处利用自由膨胀与冷凝将压的方式降低汽、液循环低压端的压力。这种蒸发部12相对于现有的环路式热管装置,有下列优点00621、在低热的情况下,热阻更低,可以提供电子元器件较佳的散热能力。00632、热阻随冷凝部相对于蒸发部置放角度的变化影响小,即,热阻的变化在仰角角度90度下降到30度,热阻只有升高约20,本发明最大的优点是冷凝部相对于蒸发部的仰角很小时,汽水循环就能启动。00643管体中无需设置任何毛细结构即可驱动工作流体循环。说明书CN102345992ACN102346012A1/3页8图1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345992ACN102346012A2/3页9图4图5图6图7说明书附图CN102345992ACN102346012A3/3页10图8图9说明书附图CN10234599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一般热交换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