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共焦显微系统及其信号处理方法.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4732405 上传时间:2018-11-02 格式:PDF 页数:35 大小:2.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424046.2

申请日:

2011.12.09

公开号:

CN103162617A

公开日:

2013.06.1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1B 9/04申请日:20111209|||公开

IPC分类号:

G01B9/04; G01B11/24

主分类号:

G01B9/04

申请人:

陈亮嘉

发明人:

陈亮嘉; 张奕威

地址:

中国台湾新北市中和区忠孝街1巷65号2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代理人:

梁挥;祁建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彩色共焦显微系统及其信号处理方法,其利用第一光纤模块将一侦测光调制成侦测光并经过色散物镜而形成多个子色散光场,再聚焦至待测物上。由该待测物反射的测物光经过与该第一光纤模块共轭的第二光纤模块以形成一滤波光。该滤波光经过分光之后分别投射至一组色彩感测单元以分别感测被分光的两道滤波光,而分别产生聚焦位置相互错位的两组三色光强度信号。再对该两组三色光强信号进行演算以得到三个分别对应不同色光的强度信号比例。最后由最大强度信号比例以及一深度关系曲线得到对应该待测物的表面形貌。本发明的系统不仅可取得待测物的表面轮廓资讯,同时具有单点共焦的高解析效果。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彩色共焦显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光源模块,其提供一线或面侦测光;
一色散物镜,其使该线或面侦测光产生轴向色散以形成多个聚焦至不同深度的子光场,该多个子光场经由一待测物反射而形成一线或面测物光;
一聚光与分光模块,其将该线或面测物光分成一第一测物光以及一第二测物光;
一组色彩感测单元,其分别感测该第一测物光以及该第二测物光,而分别产生聚焦位置相互偏移的两组三色光强度信号,其中一组三色光强度信号包含有一第一红光强度信号、一第一绿光强度信号与一第一蓝光强度信号,而另一组三色光强度信号则包含有一第二红光强度信号、一第二绿光强度信号与一第二蓝光强度信号;以及
一信号处理单元,其分别对该组色彩感测单元所感测到的该第一红光、该第一绿光与该第一蓝光强度信号以及该第二红光、该第二绿光与该第二蓝光强度信号进行反折积运算消除横向干扰,该信号处理单元再对消除完横向干扰的该第一红光、该第一绿光与该第一蓝光强度信号以及该第二红光、该第二绿光与该第二蓝光强度信号进行演算,以得到一红光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一绿光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以及一蓝光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
如权利要求1的彩色共焦显微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的一色彩感测单元设置于该第一测物光的聚焦焦点之前,另一色彩感测单元设置于该第二测物光的聚焦焦点之后。
如权利要求1的彩色共焦显微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信号处理单元演算后,由该红光、该绿光以及该蓝光的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选出一最大比例指标,根据该最大比例指标以及其对应的深度关系曲线,以决定出待测物表面位置的高度。
如权利要求1的彩色共焦显微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色散物镜包括两个以上的色差透镜,该色散物镜使该线或面侦测光产生轴向色散。
如权利要求1的彩色共焦显微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光源模块更包括有:
一光源;以及
一第一光纤模块,其具有至少一条呈一维阵列排列的第一光纤,以将光源提供的光调制成该线或面侦测光。
如权利要求5的彩色共焦显微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该色散物镜与该聚光与分光模块之间更具有一第二光纤模块,其具有至少一条呈一维阵列排列的第二光纤,该至少一条第二光纤分别与该至少一条第一光纤呈共轭对应,以对该线或面测物光进行空间滤波。
如权利要求1的彩色共焦显微系统,其特征在于,更包括有一反射元件,其中,该色散物镜将该线或面测物光聚焦于该反射元件上,该反射元件再将该线或面测物光反射至该聚光与分光模块上。
如权利要求7的彩色共焦显微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反射元件为一微阵列反射元件。
一种彩色共焦显微系统的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下列步骤:
提供一彩色共焦显微系统,其具有一色散物镜以及一组色彩感测单元;
建立关于该彩色共焦显微系统的一深度关系曲线;
利用该色散物镜系使一线或面侦测光产生轴向色散以形成多个聚焦至不同深度的子光场,该多个子光场经由一待测物反射而形成一线或面测物光;
将该线或面测物光分成一第一测物光以及一第二测物光,并使该第一测物光以及该第二测物光分别聚焦至一聚焦焦点;
以该组色彩感测单元分别撷取关于该第一测物光以及该第二测物光,而分别产生聚焦位置相互偏移的两组三色光强度信号,其中一组三色光强度信号包含有一第一红光强度信号、一第一绿光强度信号与一第一蓝光强度信号以及另一组三色光强度信号包含有一第二红光强度信号、一第二绿光强度信号与一第二蓝光强度信号;
分别以反折积演算法消除该组色彩感测单元所感测到的该第一红光、该第一绿光与该第一蓝光强度信号以及该第二红光、该第二绿光与该第二蓝光强度信号的横向干扰;
对已消除横向干扰的该第一红光、该第一绿光与该第一蓝光强度信号以及该第二红光、该第二绿光与该第二蓝光强度信号进行演算,以得到一红光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一绿光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以及一蓝光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再由该红光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该绿光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以及该蓝光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选出一最大比例指标;以及
根据该深度关系曲线以及该最大比例指标决定出该待测物表面位置的高度。
如权利要求9的彩色共焦显微系统的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该深度关系曲线更包括有下列步骤:
对一参考校正平面进行一垂直扫描,使该线或面侦测光投射至该参考校正平面上的一位置而成多个分别聚焦至不同深度的校正线或面测物光;
将该校正线或面测物光分光以形成一第一校正测物光以及一第二校正测物光,使该组色彩感测单元分别撷取关于不同扫描深度的该第一校正测物光,以得到一第一校正红光强度曲线、一第一校正绿光强度曲线与一第一校正蓝光强度曲线以及关于不同扫描深度的该第二校正测物光,以得到一第二校正红光强度曲线、一第二校正绿光强度曲线与一第二校正蓝光强度曲线;以及
分别对该第一校正红光强度曲线与该第二校正红光强度曲线、该第一校正绿光强度曲线与该第二校正绿光强度曲线以及该第一校正蓝光强度曲线与该第二校正蓝光强度曲线进行一反折积演算与一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演算,以分别得到一红光深度关系曲线、一绿光深度关系曲线以及一蓝光深度关系曲线。
如权利要求10的彩色共焦显微系统的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位置对应该色彩感测单元内的一像素,建立该深度关系曲线更包括有改变该线或面侦测光投射至该参考校正平面的深度位置,然后建立关于该色彩感测单元内每一个像素的深度关系曲线。
如权利要求10的彩色共焦显微系统之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演算的方式为分别对不同扫描深度所具有的该第一校正红光强度曲线减去该第二校正红光强度曲线的差值除以第一校正红光强度曲线与该第二校正红光强度曲线的和值、该第一校正绿光强度曲线减去该第二校正绿光强度曲线的差值除以第一校正绿光强度曲线与该第二校正绿光强度曲线的和值,以及该第一校正蓝光强度曲线减去该第二校正蓝光强度曲线的差值除以该第一校正蓝光强度曲线与该第二校正蓝光强度曲线的和值。
如权利要求10的彩色共焦显微系统的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有撷取红光深度关系曲线、该绿光深度关系曲线以及该蓝光深度关系曲线的线性区段并重组以得到该深度关系曲线的一步骤。
如权利要求13的彩色共焦显微系统的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演算的方式为分别对不同扫描深度所具有的该第一校正红光强度曲线减去该第二校正红光强度曲线的差值除以第一校正红光强度曲线与该第二校正红光强度曲线的和值、该第二校正绿光强度曲线减去该第一校正绿光强度曲线的差值除以第一校正绿光强度曲线与该第二校正绿光强度曲线的和值以及该第一校正蓝光强度曲线减去该第二校正蓝光强度曲线的差值除以该第一校正蓝光强度曲线与该第二校正蓝光强度曲线的和值。
如权利要求14的彩色共焦显微系统的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得到该深度关系曲线的方法更包括有将红光与蓝光深度关系曲线的线性区段映射所得的映射线性区段,再与该绿光深度关系曲线的线性区段衔接组合以得到该深度关系曲线的步骤。
如权利要求9的彩色共焦显微系统的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彩色共焦显微系统更包括有一第一光纤模块,其具有至少一条呈一维阵列排列的第一光纤以将一光源所产生的光调制该线或面侦测光以及一第二光纤模块,其具有至少一条呈一维阵列排列的第二光纤,该多条第二光纤系分别与该多条第一光纤呈共轭对应,以对该线或面测物光进行空间滤波。
如权利要求16的彩色共焦显微系统的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该深度关系曲线更包括有下列步骤:
对一参考校正平面进行一垂直扫描,使该线或面侦测光投射至该参考校正平面上的一位置而成多个分别对应不同深度的校正线或面测物光;
使该第二光纤模块对该校正线或面测物光进行空间滤波而得到一校正滤波光;
将该校正滤波光分成一第一校正滤波光以及一第二校正滤波光;
使该组色彩感测单元分别撷取关于不同扫描深度的该第一校正滤波光,以得到一第一校正红光强度曲线、一第一校正绿光强度曲线与一第一校正蓝光强度曲线以及关于不同扫描深度的该第二校正滤波光以得到一第二校正红光强度曲线、一第二校正绿光强度曲线与一第二校正蓝光强度曲线;以及
分别对该对应不同深度的第一校正红光强度曲线与该第二校正红光强度曲线、该第一校正绿光强度曲线与该第二校正绿光强度曲线以及该第一校正蓝光强度曲线与该第二校正蓝光强度曲线进行一反折积演算与一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演算,以分别得到一红光深度关系曲线、一绿光深度关系曲线以及一蓝光深度关系曲线。
如权利要求17的彩色共焦显微系统的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位置对应该色彩感测单元内的一像素,建立该深度关系曲线更包括有改变该线或面侦测光投射至该参考校正平面的深度位置,然后建立关于该色彩感测单元内每一个像素的深度关系曲线。
如权利要求17的彩色共焦显微系统的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演算的方式为分别对不同扫描深度所具有的该第一校正红光强度曲线减去该第二校正红光强度曲线的差值除以第一校正红光强度曲线与该第二校正红光强度曲线的和值、该第一校正绿光强度曲线减去该第二校正绿光强度曲线的差值除以第一校正绿光强度曲线与该第二校正绿光强度曲线的和值以及该第一校正蓝光强度曲线减去该第二校正蓝光强度曲线的差值除以该第一校正蓝光强度曲线与该第二校正蓝光强度曲线的和值。
如权利要求17的彩色共焦显微系统的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有撷取红光深度关系曲线、该绿光深度关系曲线以及该蓝光深度关系曲线的线性区段并重组以得到该深度关系曲线的一步骤。
如权利要求20的彩色共焦显微系统的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演算的方式为分别对不同扫描深度所具有的该第一校正红光强度曲线减去该第二校正红光强度曲线的差值除以第一校正红光强度曲线与该第二校正红光强度曲线的和值、该第二校正绿光强度曲线减去该第一校正绿光强度曲线的差值除以第一校正绿光强度曲线与该第二校正绿光强度曲线的和值以及该第一校正蓝光强度曲线减去该第二校正蓝光强度曲线的差值除以该第一校正蓝光强度曲线与该第二校正蓝光强度曲线的和值。
如权利要求21的彩色共焦显微系统的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得到该深度关系曲线的方法更包括有将红光与蓝光深度关系曲线的线性区段映射所得的映射线性区段,再与该绿光深度关系曲线的线性区段衔接组合以得到该深度关系曲线的步骤。

说明书

说明书彩色共焦显微系统及其信号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彩色共焦显微技术,由其是指一种彩色共焦显微系统及其信号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彩色共焦显微系统,一般是架设于桌面上以进行垂直或横向扫描来检测待测物的表面形貌。由于系统体积大与占用空间的问题容易造成不便,对于待测物若是角度过大或是体积庞大的话,以桌上型的结构要进行量测将有其限制性。例如欲量测大型8英寸晶片上所形成的大型集成电路(large scale integration,LSI)晶片的凸块高度,碍于机型结构无法即时变更,因而大幅地减少其实用性。
现有技术中,如美国公开US.Pub.No.2004/0051879则揭露一种共焦位移感测器,以量测待测物的表面形貌。在该技术中,分别利用两组光源产生侦测光,然后利用两组导光元件分别导引侦测光而投射至待测物上,由待测物上反射的面测物光则分别再经该两组导光元件,而分别由每一组导光元件所对应的感测器接收。
另外,现有技术中有利用色彩感测单元来感测待测物表面的色彩强度比例,进而根据该色彩强度比例以及深度关系曲线进行演算而得到对应该色彩强度比例的表面深度。然而,在该技术中,会面临到的问题是随着待测物表面对RGB三颜色的反射率不同,而需要建立对应不同颜色反射率的深度关系曲线,因此对于检测人员而言是相当不便。此外,由于现有技术中接收物光的结构多半利用狭缝的结构,因此常与失焦光和杂散光重迭而产生横向干扰(cross talk)的无用信息,因此丧失了影像解析效果。
综合上述,因此亟需一种彩色共焦显微系统及其信号处理方法来解决公知技术所产生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彩色共焦显微系统,其具有一组色彩感测单元,利用色彩感测单元对于感测的滤波光焦距的摆设位置差异,使得该组色彩感测单元对于待测物上的同一位置的面测物光有不同的强度响应,再藉由不同强度响应的光强度的比例以克服待测物对于不同颜色的待测物有不同颜色反射率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彩色共焦显微系统,其具有可以将侦测光调制成线或面侦测光的第一光纤模块以及与该第一光纤模块共轭对应且对关于该线或面侦测光所形成的线或面测物光进行空间滤波而产生滤波光的一第二光纤模块,接收测物光的光纤模块内每一条光纤将滤除失焦光和杂散光,只允许聚焦光通过,因此可以避免因光点重迭而产生横向干扰的无用信息,使得本发明的系统不仅可取得待测物的表面轮廓资讯,同时具有单点共焦的高解析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彩色共焦显微系统的信号处理方法,其建立关于该系统的深度关系曲线,然后再根据待测物所反射的线或面测物光于一组色彩感测单元所得到的强度响应根据该深度关系曲线而得到线或面测物光所对应的待测物表面所具有的表面形貌。本发明提供一种彩色共焦显微系统及其信号处理方法,其利用一次照射的情况下,经过滤波以及色彩感测单元以得知待测物表面所含有的颜色比例资讯,再根据深度关系曲线,即可得知待测物表面上对应每一个彩色感测单元的像素的位置所具有的表面深度,使得本发明的彩色共焦显微系统可以对待测物进行有大面积的检测,以缩短检测所需的时间以及减少在检测过程中,振动所造成的影响。在一实施例中,该彩色共焦显微系统,包括一光源模块,其提供一线或面侦测光;一色散物镜,其使该线或面侦测光产生轴向色散以形成多个聚焦至不同深度的子光场,该多个子光场经由一待测物反射而形成一线或面测物光;一聚光与分光模块,其将该线或面测物光分成一第一测物光以及一第二测物光;一组色彩感测单元,其分别感测该第一测物光以及该第二测物光,而分别产生聚焦位置相互偏移的两组三色光强度信号,其中一组三色光强度信号包含有一第一红光强度信号、一第一绿光强度信号与一第一蓝光强度信号,而另一组三色光强度信号则包含有一第二红光强度信号、一第二绿光强度信号与一第二蓝光强度信号;以及一信号处理单元,其分别对该组色彩感测单元所感测到的该第一红光、该第一绿光与该第一蓝光强度信号以及该第二红光、该第二绿光与该第二蓝光强度信号进行反折积运算消除横向干扰,该信号处理单元再对消除完横向干扰的该第一红光、该第一绿光与该第一蓝光强度信号以及该第二红光、该第二绿光与该第二蓝光强度信号进行演算,以得到一红光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一绿光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以及一蓝光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在另一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彩色共焦显微系统的信号处理方法,其包括有下列步骤:提供一彩色共焦显微系统,其具有一色散物镜以及一组色彩感测单元;建立关于该彩色共焦显微系统的一深度关系曲线;利用该色散物镜使一线或面侦测光产生轴向色散以形成多个聚焦至不同深度的子光场,该多个子光场经由一待测物反射而形成一线或面测物光;将该线或面测物光分成一第一测物光以及一第二测物光,并使该第一测物光以及该第二测物光分别聚焦至一聚焦焦点;以该组色彩感测单元分别撷取关于该第一测物光以及该第二测物光,而分别产生聚焦位置相互偏移的两组三色光强度信号,其中一组三色光强度信号包含有一第一红光强度信号、一第一绿光强度信号与一第一蓝光强度信号以及另一组三色光强度信号包含有一第二红光强度信号、一第二绿光强度信号与一第二蓝光强度信号;分别以反折积演算法消除该组色彩感测单元所感测到的该第一红光、该第一绿光与该第一蓝光强度信号以及该第二红光、该第二绿光与该第二蓝光强度信号的横向干扰;对消除完横向干扰的该第一红光、该第一绿光与该第一蓝光强度信号以及该第二红光、该第二绿光与该第二蓝光强度信号进行演算,以得到一红光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一绿光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以及一蓝光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再由该红光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该绿光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以及该蓝光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选出一最大比例指标;以及根据该深度关系曲线以及该最大比例指标决定出该待测物表面位置的高度。
本发明的有益功效在于:彩色共焦显微系统可以避免因光点重迭而产生横向干扰的无用信息,使得本发明的系统不仅可取得待测物的表面轮廓资讯,同时具有单点共焦的高解析效果。另外,由于本发明的彩色共焦显微系统的信号处理方法是将线或面侦测光,经由待测物反射以形成线或面测物光,再对该线或面测物光进行分析,因此可以在一次照射的情况下即可得知待测物表面上对应每一个彩色感测单元的像素的位置所具有的表面深度,进而快速建立出待测物的表面形貌。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的彩色共焦显微系统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的彩色共焦显微系统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1C与图1D为DMD结构与控制反射光示意图;
图2A与图2B为本发明的第一光纤模块的光纤接口单元剖面示意图;
图2C为本发明的第一光纤模块的光纤接口单元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3A与图3B为第一光纤模块与第二光纤模块的共轭关系示意图;
图3C图3C为线形第一光纤模块与线形第二光纤模块的共轭关系示意图;
图4A与图4B为本发明的彩色感测单元不同配置位置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彩色共焦显微系统信号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A与图6B为本发明的建立深度关系曲线流程示意图;
图7为第一校正滤波光与第二校正滤波光所含的光强度信号示意图;
图8A与图8B为本发明对应不同色彩感测单元所具有的校正红光强度曲线以及深度关系曲线示意图;
图8C为红光、绿光以及蓝光的深度关系曲线示意图;
图8D为本发明的对应单一色光的深度关系曲线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8E为本发明的红光、绿光以及蓝光的深度关系曲线另一示意图;
图8F与图8G为本发明将线性深度关系曲线段重组以形成大范围的深度关系曲线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彩色共焦显微系统信号处理方法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扩散函数示意图;
图11为反折积运算示意图;
图12为反折积运算的实际影像处理示意图;
图13为CCD感测器中每一个感测像素的横向干扰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2‑彩色共焦显微系统
20‑光源模块
200‑光源
21‑第一光纤模块
210、211、211a‑光纤接口单元
2110‑光纤
212‑板体
2120‑开槽
22‑色散物镜
220a、220b‑色差透镜
23‑第二光纤模块
230、231、231a‑光纤接口单元
2300‑光纤
24‑聚光与分光模块
240‑聚焦透镜
241‑分光镜
25、26‑色彩感测单元
250、260‑光感测晶片
27‑信号处理单元
28‑分光镜
29‑位移平台
3、7‑信号处理方法
30~37‑步骤
70~78‑步骤
310~314‑步骤
310a~314a‑步骤
4‑反射元件
40~47、40’~47’‑反射镜
5‑CCD感测器
50~54‑像素感测器
60~62‑点扩散函数
8‑待测物
90a、90b、90c‑子面光场
91‑滤波光
910‑第一滤波光
911‑第二滤波光
9100、9110‑聚焦焦点
920、921、922、930、931、932‑聚焦强度反应曲线
940、941、942、943‑深度关系曲线
95‑深度关系曲线
96‑感测器信号
97‑扩散函数曲线
98‑原始光强信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为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请参阅图1A所示,该图为本发明的彩色共焦显微系统实施例示意图。该彩色共焦显微系统2具有一光源模块20、一色散物镜22、一第二光纤模块23、一聚光与分光模块24、一组色彩感测单元25与26以及一信号处理单元27。该光源模块20,其可提供一面侦测光。本实施例中,该光源模块20包括有一光源200以及一第一光纤模块21。该光源200提供一光束,该光束为具有连续光谱的侦测光。该第一光纤模块21,其具有多条光纤,该第一光纤模块21以光纤接口单元210与该光源200相耦接以接收该光束,且以光纤接口单元211与一分光镜28耦接,该光纤接口单元211将该侦测光调制成一面侦测光。该侦测光可以为线侦测光或者为面侦测光,本实施例中以面侦测光来做说明。如图2A所示,该图为本发明的第一光纤模块的光纤接口单元剖面第一实施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该光纤接口单元211内具有以二维阵列的排列的光纤2110。另外,如图2B所示,该图为本发明的第一光纤模块的光纤接口单元剖面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该光纤接口单元211a内具有以一维阵列的排列的光纤2110。要说明的是,该光源模块20并不一定为图1A中由光源200以及第一光纤模块21组合的结构,例如:该光源模块20亦可以为由多个发光二极体所排列而成的线性或者是平面光源结构。又如图2C所示,在该实施例中,该光纤接口单元211内具有以二维阵列的排列的光纤2110。另外,再通过具有线形开槽2120的板体212可以与该光纤接口单元211内一列的光纤对应,而产生线性侦测光。
再回到图1A所示,该第一光纤模块21所产生的面侦测光经由该分光镜28,而反射至该色散物镜22。该色散物镜,在本实施例中,主要由两个以上的色差透镜220a与220b所构成,该色散物镜使该面入射光产生轴向色散,以形成多个具有不同聚焦深度的子面光场90a、90b与90c(图式以三个子面光场来表示)。每一个子面光场90a、90b与90c具有不同波长。至于该多个子面光场构成一连续光谱,其可为可见光谱或者是不可见光谱。该多个子面光场90a、90b与90c聚焦至一待测物8表面上。在本实施例中,该待测物设置于一位移平台29上。该位移平台29至少需要可以进行Z轴方向的位移运动。此外,该位移平台29亦可以搭配X与Y轴方向的驱动单元,例如螺杆、导轨与马达的组合以调整位移平台29在XY平面上的位置。要说明的是,虽然本实施例的色散物镜22用来将面侦测光分成多个子面光场,在另一实施例中,入射光亦可以为线侦测光。
该多个子面光场投射至该待测物8上,并由该待测物8的表面反射而形成一面测物光。该面测物光经过色散物镜22以及分光镜28而被该第二光纤模块23接收。该第二光纤模块23同样具有多条光纤,在该第二光纤模块23的两端分别具有一光纤接口单元230与231,其中光纤接口单元230与该分光镜28耦接,而光纤接口单元231则与该聚光与分光模块24相耦接。同样地,如图2A所示,光纤接口单元230与231的截面也是具有成二维阵列排列的光纤。请参阅图3A与图3B所示,该图为该第一光纤模块与该第二光纤模块的共轭关系示意图。在图3A中,第一光纤模块的光纤接口单元211内的光纤2110配置与该第二光纤模块的光纤接口单元230内的光纤2300的位置配置呈点对点的共轭关系。
而在光路的部分,如图3B所示,由光纤端部模块211内的一光纤所发出的侦测光经过待测物8表面反射、进入色散物镜22、分光镜28而由与该光纤接口单元230内与该光纤相对应位置的光纤所接收。当由待测物8表面反射的面测物光经由分光镜28而投射入该第二光纤模块23的光纤接口单元230内时。该光纤接口单元230内呈现矩阵排列的光纤对该面测物光进行空间滤波而得到一滤波光,其中该滤波光为对应待测物表面高度的多波长聚失焦光。由于光纤接口单元230内的每一条光纤只允许聚焦光通过,因此可以滤除失焦光和杂散光,以克服常用利用狭缝避免因光点重迭而产生相互横向干扰(cross talk)的无用信号,进而增加光信号解析度。另外,如图3C所示,其为线形排列光纤所形成的光纤端部模块211a与230a共轭关系示意图。
再回到图1A所示,该聚光与分光模块24,其将该滤波光91分成一第一滤波光910以及一第二滤波光911。在本实施例中,该聚光与分光模块24具有一聚焦透镜240以及一分光镜241。其中,该聚焦透镜240可将该滤波光91聚光,而该分光镜241接收被聚光的滤波光后,将其分成第一与第二滤波光910与911,该第一滤波光910与该第二滤波光911分别具有一聚焦焦点9100与9110。该组色彩感测单元25与26,其分别感测该第一滤波光910以及该第二滤波光911,而分别产生聚焦位置相互偏移的两组三色光强度信号,其中一组三色光强度信号包含有一第一红光强度信号、一第一绿光强度信号与一第一蓝光强度信号,而另一组三色光强度信号则包含有一第二红光强度信号、一第二绿光强度信号与一第二蓝光强度信号。要产生相互偏移的两组三色光强度信号的方式,本实施例为用该组色彩感测单元摆设在相对于对应的第一滤波光与第二滤波光的聚焦焦点位置的差异来达成聚焦位置相互偏移的两组三色光强度信号。色彩感测单元25或26,可以选择为单一感测晶片的彩色CCD或者是具有三个独立R、G与B感测晶片的彩色CCD。
其中,该色彩感测单元25相对于所对应的聚焦焦点9100具有一距离D1,而另一色彩感测单元26相对于第二滤波光911的聚焦焦点9110具有一距离D2。该组色彩感测单元25与26分别撷取关于该第一滤波光910所包含的一第一红光强度信号、一第一绿光强度信号与一第一蓝光强度信号以及该第二滤波光911包含的一第二红光强度信号、一第二绿光强度信号与一第二蓝光强度信号。在图1A的实施例中,该色彩感测单元25的光感测晶片250,设置于第一滤波光910的聚焦焦点9100之前,亦即该聚焦焦点9100与该分光镜241之间,而与该聚焦焦点9100相距一距离D1。此外,另一色彩感测单元265的光感测晶片260则设置于该第二滤波光911的聚焦焦点9110之后,而与该聚焦焦点9110相距一距离D2。在本实施例中,D1为在焦点9100之前,D2则在点9110的后方。同理,D1为在焦点9100之后,而D2则在点9110之前方亦可以达到量测的效果。
要说明的是,图1A的色彩感测单元25与26的光感测晶片250与260的配置主要是要让该色彩感应单元与所对应的滤波光的聚焦焦点间的距离不相同,使得当两色彩感测单元25与26感测到第一滤波光910与第二滤波光911时,对于对应待测物8上的相同位置的第一滤波光910与第二滤波光911间有不同的强度响应,以克服因待测物表面的颜色所造成反射率上的差异,使得本发明的彩色共焦显微系统可以因应不同颜色的待测物,而不需要建立对应不同颜色的深度关系曲线。基于前述的原则,如图4A与图4B所示,该图为本发明之彩色感测单元不同配置位置示意图。在图4A中,彩色感测单元25的光感测晶片250设置于第一滤波光910的聚焦焦点9100的位置上;而色彩感测单元26的光感测晶片260所设置的位置则可以在第二滤波光的聚焦焦点9110前或者是后一特定距离。同样地,如图4B所示,彩色感测单元26的光感测晶片260设置于第二滤波光911的聚焦焦点9110的位置上;而色彩感测单元25的光感测晶片250所设置的位置则可以在第一滤波光910的聚焦焦点9100前或者是后一特定距离。要说明的是,该色彩感测单元25与26可选择为线形的色彩感测单元或者是面形的色彩感测单元。该色彩感测单元可以是CCD感测器或者是CMOS感测器。
再回到图1A所示,该彩色共焦显微系统2的信号处理单元27其可以接收该彩色感测单元25与26所感测的光强度信号并进行演算。该信号处理单元27具有一深度关系曲线,该信号处理单元27对该色彩感测单元25所感测的第一红光强度信号、第一绿光强度信号与第一蓝光强度信号以及该色彩感测单元26所感测的第二红光强度信号、第二绿光强度信号与第二蓝光强度信号进行演算,以得到一红光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一绿光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以及一蓝光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再由该红光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该绿光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以及该蓝光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选出一最大比例指标,根据该深度关系曲线以及该最大比例指标决定出对应该面测物光所对应的待测物表面位置的高度。
除了图1A的实施例外,彩色共焦显微系统2亦可以如图1B的配置。在图1B的实施例中,基本上与图1B类似,差异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面测物光直接投射至该聚光与分光模块24中,再将该面测物光95分成一第一面测物光950以及一第二面测物光951,其于动作如前述的图1A的实施例所述,在此不作赘述。要说明的是,虽然在图1B的实施例中,有藉由聚焦于反射元件4将面测物光导引至该聚光与分光模块24中,但反射元件4为根据光路的设计而选择设置的元件,并非为本实施例的必要元件。
另外,该反射元件4可以为反射镜或者是微阵列反射元件,例如,数字微型反射镜(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DMD)或反射式硅基液晶(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LCoS)。该DMD反射元件可以通过电脑控制决定要反射的物光位置。如图1C与图1D所示,该图为DMD结构与控制反射示意图。在DMD中具有多个反射镜40~47与40’~47’,每一个反射镜可以藉由电脑来控制开与关的方式,来控制不同位置物光的反射,再通过不同时间点的控制,将物光反射到CCD感测器上相对应的像素上。例如在图1C中,在第一时间点,控制反射镜40~47来反射对应反射镜位置的物光,而在第二时间点时,则如图1D的方式,控制反射镜40’~47’来反射物光。藉由这两个时间点以让CCD可以完全感测由物体表面所反射的物光,如此可以避免相邻反射物光间的横向的干扰,进而可以提升后续反折积运算以消除横向干扰的效果。
请参阅图5所示,该图为本发明的彩色共焦显微系统信号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该方法3首先进行步骤30提供一彩色共焦显微系统2。该彩色共焦显微系统2为如图1A所示的结构,再此不作赘述,以下的出现的元件是根据图1A所示的元件进行标号。接着以步骤31建立关于该彩色共焦显微系统2的一深度关系曲线。该深度关系曲线为对于光信号强度与深度关系的曲线。如图6A所示,该图为本发明的建立深度关系曲线流程示意图。首先利用图1A所示的结构,以步骤310在位移平台29上设置一参考校正平面,对该参考校正平面进行一垂直扫描,使该面侦测光投射至该参考校正平面上的一位置而成多个分别聚焦至不同深度的校正面测物光。接着以步骤311使该第二光纤模块23对该校正面测物光进行空间滤波而得到一校正滤波光。该校正滤波光为对应参考校正平面的多波长聚失焦光。在本步骤中,由参考校正平面所反射的面侦测光会经过第二光纤模块23与分光镜28耦接的光纤接口单元230,由该光纤接口单元230内与阵列光纤会对该面侦测光进行空间滤波,使得只有具焦于光纤的光束才可以进入光纤内,其他无法聚焦的光会被滤除。
接着在步骤312中,藉由该第二光纤模块导引该校正滤波光,进入该聚光与分光模块24。该聚光与分光模块24内的聚焦透镜240先对该校正滤波光聚焦,再经过该分光镜241将该校正滤波光分成一第一校正滤波光以及一第二校正滤波光。在步骤312中,该第一校正滤波光以及该第二校正滤波光分别具有一聚焦焦点。
接着进行步骤313,使该组色彩感测单元25与26分别撷取关于不同扫描深度的该第一校正滤波光以得到一第一校正红光强度曲线、一第一校正绿光强度曲线与一第一校正蓝光强度曲线以及关于不同扫描深度的该第二校正滤波光以得到的一第二校正红光强度曲线、一第二校正绿光强度曲线与一第二校正蓝光强度曲线。如图7所示,该图为第一校正滤波光与第二校正滤波光所含的光强度信号示意图。其中曲线920、921与922分别代表对应不同深度的第一校正红光强度曲线、第一校正绿光强度曲线与第一校正蓝光强度曲线,而曲线930、931与932则分别代表对应不同深度的第二校正红光强度曲线、第二校正绿光强度曲线与第二校正蓝光强度曲线。
接着进行步骤314分别对该对应不同深度的第一校正红光强度曲线与该第二校正红光强度曲线、该第一校正绿光强度曲线与该第二校正绿光强度曲线以及该第一校正蓝光强度曲线与该第二校正蓝光强度曲线进行一反折积演算与一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演算,以分别得到一红光深度关系曲线、一绿光深度关系曲线以及一蓝光深度关系曲线。为了避免待测物对于不同颜色反射率的影响,在本步骤中的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演算方式系为将色彩感测单元25与26所分别感测到的红光强度信号、蓝光强度信号以及绿光强度信号进行式(1)至(3)的演算,其中nr、ng与nb分别代表待测物对于红光(R)、绿光(G)以及蓝光(B)三颜色的反射率,而Ir(z)、Ig(z)与Ib(z)则代表经过演算后对应不同深度的光强度。I604r(z)、I604g(z)与I604b(z)则代表色彩感测单元25所感测到的红光、绿光与蓝光强度信号;而I605r(z)、I605g(z)与I605b(z)则代表色彩感测单元26所感测到的红光、绿光与蓝光强度信号。
Ir(z)=(nr×I604r(z)‑nr×I605r(z))/(nr×I604r(z)+nr×I605r(z))    (1)
Ig(z)=(ng×I604g(z)‑ng×I605g(z))/(ng×I604g(z)+ng×I605g(z))    (2)
Ib(z)=(nb×I604b(z)‑nb×I605b(z))/(nb×I604b(z)+nb×I605b(z))    (3)
将方程式(1)至(3)进行简化之后,可以得到如(4)至(6)差动演算式所示的结果。
Ir(z)=(I604r(z)‑I605r(z))/(I604r(z)+I605r(z))    (4)
Ig(z)=(I604g(z)‑I605g(z))/(I604g(z)+I605g(z))    (5)
Ib(z)=(I604b(z)‑I605b(z))/(I604b(z)+I605b(z))    (6)
经过简化的差动演算式(4)~(6)的方程式中,Ir(z)、Ig(z)与Ib(z)即代表各色光的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也就是不会受到物体表面反射光强弱的影响,而可以正确反应出聚失焦因子的关系。根据上述,将如图7所示的关于各个光强度曲线带入至方程式(4)~(6)中,以得到红光深度关系曲线、绿光深度关系曲线以及蓝光深度关系曲线。在步骤314中,以校正红光强度曲线为例,如图8A所示,曲线920代表色彩感测单元25所感测到的红光强度曲线,而曲线930则代表色彩感测单元26所感测到的红光强度曲线。将图8A中所有的值带入至方程式(4)中,即可得到如图8B所示的关系曲线图。而图8C所示,即为红光、绿光以及蓝光的深度关系曲线940、941与942。要说明的是,虽然前述利用面侦测光建立深度关系曲线,但是亦可利用线侦测光来建立。
此外,在另一实施例中,为了增加量测表面形貌的范围,可以将式(5)进行调整,以形成如下式(7)所示:
Ig(z)=(I605g(z)‑I604g(z))/(I604g(z)+I605g(z))    (7)
在式(7)中,所计算出来的深度关系曲线为如图8D所示的状态。因为,在式(7)中的分子为色彩感测单元26所感测到的光强度信号减去色彩感测单元25所感测到的光强度信号的差值,其与式(5)相反。因此可以得到如图8D的深度关系曲线943。将根据式(4)、(6)与(7)式所计算出的各色光的深度曲线组合,以形成如图8E的状态。其中曲线940,942,943分别代表根据式(4)、(6)与(7)所计算的结果。接着,将红光与蓝光深度关系曲线的线性区段映射所得的映射线性区段再与该绿光深度关系曲线的线性区段衔接组合以得到大量测范围的深度关系曲线。接着进一步说明组合的方式,如图8E所示,首先找出红光深度曲线与绿光深度曲线的焦点C与绿光深度曲线与蓝光深度曲线的交点C’。然后如图8F所示,撷取线性区段CB与线性区段C’B’以及线性区段CC’。再将红光深度曲线上交点C以上的线性区段CB进行上下映射翻转以及对蓝光深度曲线在交点C’以下的线性区段C’B’进行上下映射翻转,最后将其组合以形成如图8G所示的深度关系曲线95。
要说明的是,不论是图8D或图8G所示的深度关系曲线,都可以代表整个彩色共焦显微系统的深度关系曲线。不过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将该参考校正平面分成多个对应色彩感测单元的感测像素的垂直扫描区域,然后利用前述的方法,通过改变该线或面侦测光投射至该参考校正平面的深度位置,然后建立对应每一个感测像素所具有的深度关系曲线。例如,如果色彩感测单元的解析度为640x480个像素的话,即可建立出307,200个深度关系曲线。
另外,要说明的是图6A的所示的建立深度关系曲线流程为使用图1A的光学系统结构来实施。在另一实施例中,建立深度关系曲线流程亦可以使用如图1B的光学系统结构来实施,其流程如图6B配合图1B所示。基本上图6B的实施例流程中,步骤310a与图6A的步骤310相同。在步骤311a中,使该校正面测物光聚焦至一反射元件4,而反射至一聚光与分光模块24。接着,进行步骤312a,该聚光与分光模块24内的聚焦透镜先对该校正测物光聚焦,再经过该分光镜将该校正测物光分成一第一校正测物光以及一第二校正测物光。然后,以步骤313a,使该组色彩感测单元25与26分别截取关于不同扫描深度的该第一校正测物光,而得到一第一校正红光强度曲线、一第一校正绿光强度曲线与一第一校正蓝光强度曲线以及关于不同扫描深度的该第二校正测物光,而得到一第二校正红光强度曲线、一第二校正绿光强度曲线与一第二校正蓝光强度曲线。最后再以步骤314a,分别对该对应不同深度的第一校正红光强度曲线与该第二校正红光强度曲线、该第一校正绿光强度曲线与该第二校正绿光强度曲线以及该第一校正蓝光强度曲线与该第二校正蓝光强度曲线进行一反折积演算与一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演算,以分别得到一红光深度关系曲线、一绿光深度关系曲线以及一蓝光深度关系曲线。
再回到图1A与图5所示,建立深度关系曲线之后,以步骤32使一侦测光经由该第一光纤模块21的调制以形成一面侦测光,而投射至待测物8上而成一面测物光。接着进行步骤33,使该第二光纤模块23对该面测物光进行空间滤波而得到一滤波光。本步骤中,对应该待测物8表面的每一个位置的滤波光成分,都含有色彩强度的资讯。接着,再以步骤34将该滤波光分成一第一滤波光以及一第二滤波光,并使该第一滤波光以及该第二滤波光分别聚焦至一聚焦焦点。随后,进行步骤35,以该组色彩感测单元25与26分别撷取该第一滤波光中所包含的对应待测物不同位置的一第一红光强度信号、一第一绿光强度信号与一第一蓝光强度信号以及该第二滤波光包含之一第二红光强度信号、一第二绿光强度信号与一第二蓝光强度信号。例如:假设色彩感测单元25具有640x480的像素解析度。则该第一滤波光中即含有640x480组第一红光强度信号、第一绿光强度信号与第一蓝光强度信号。同理,对色彩感测单元26而言,该第二滤波光中也含有640x480组第二红光强度信号、第二绿光强度信号与第二蓝光强度信号。
接着进行步骤36,对该多组第一红光强度信号、第一绿光强度信号与第一蓝光强度信号以及多组第二红光强度信号、第二绿光强度信号与第二蓝光强度信号进行演算,以得到一红光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一绿光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以及一蓝光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在本步骤中,演算的方式,为将对应相同像素位置的第一红光强度信号、第一绿光强度信号与第一蓝光强度信号以及第二红光强度信号、第二绿光强度信号与第二蓝光强度信号带入式(4)、(6)与(7)中。即可得到多个关于待测物表面不同位置(或者是对应感测像素位置)的红光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绿光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以及蓝光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最后,再由步骤37由对待测物表面的每一个不同位置所具有的该红光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该绿光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以及该蓝光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中,选出一最大比例指标,作为关于该位置深度的光强度序号,再根据图8D或图8G所示的深度关系曲线该最大比例指标决定出对应该面测物光所对应的待测物表面位置的高度。
由于图8D与图8G的深度关系曲线为光强度与深度之间的关系,而在步骤37中已经得知最大比例指标,因此可以经由对应而找出该比例信号所对应的深度位置。要说明的是,使用图8D或者是图8G的深度关系曲线可以有两种态样,第一种为不管是对应色彩感测单元哪一个像素,都是使用同一个深度关系曲线来进行。而第二种使用方式为先建立关于每一像素的深度关系曲线,然后视像素位置,选择对应该像素位置的深度关系曲线来找出每一个像素位置所对应的待测物表面位置的深度。要说明的是,虽然前述利用面侦测光来量测物体表面深度,但不以面侦测光为限制,例如利用线侦测光来进行扫描量测亦可以利用前述之方式来完成物体表面形貌的量测。
另外,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该图为本发明的彩色共焦显微系统信号处理方法另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的信号处理方法7中的步骤70~75,基本上与图5的实施例类似,差异的是在步骤76的过程中,有对步骤75中的两组光强度进行去除横向干扰的处理。
在步骤75中的去除横向干扰方式可以有很多种,本实施例以反折积的方式来进行处理。以面光源来说,量测系统采用面型CCD装置来进行反射光源的接收,由于各个反射光点在CCD上聚焦时,并不是完全的单一聚焦点,因此CCD上的各个像素感测器之间所接收到的光强信号,将有相邻像素间信号产生横向干扰的问题,而影响到每一个像素感测影像的解析度与品质。如图13所示,该图为CCD感测器中每一个感测像素的横向干扰示意图。图13中,CCD感测器5具有多个像素感测器50~54。不过实际上,反射的物光投射到该CCD感测器时,对于每一个像素感测器50~54而言,其可以感测到多个对应不同光强的光束,每一个光束具有一点扩散函数(Point spread function,PSF)。例如以像素感测器52为例,其可以感测分别对应不同光纤所发出的光束60~62。其中光束60为对应像素感测器52的光纤所发出的光束所具有的点扩散函数。
由于面型CCD所取得的影像是原始影像经过点扩散函数折积演算与无用信号干扰后所得到的资讯,如下式(8)所示。
<mrow><MSUP><MI>I</MI> <MO>′</MO> </MSUP><MROW><MO>(</MO> <MI>λ</MI> <MO>,</MO> <MI>v</MI> <MO>)</MO> </MROW><MO>=</MO> <MI>h</MI> <MROW><MO>(</MO> <MI>v</MI> <MO>)</MO> </MROW><MO>&amp;CircleTimes;</MO> <MI>I</MI> <MROW><MO>(</MO> <MI>λ</MI> <MO>,</MO> <MI>v</MI> <MO>)</MO> </MROW><MO>-</MO> <MO>-</MO> <MO>-</MO> <MROW><MO>(</MO> <MN>8</MN> <MO>)</MO> </MROW></MROW>]]&gt;</MATH></MATHS> <BR>其中,v为横向位置(lateral&nbsp;position),为折积运算,面型CCD感测器所接收到的反射光强信号I′(λ,v),原始光强分布I(λ,v)与点扩散方程式h(ε,v)。而接收反射光强信号I′(λ,v)则分别代表每一组光强度信号中的其中的一色光强度信号,例如:第一红光强度信号、第一绿光强度信号与第一蓝光强度信号、第二红光强度信号、第二绿光强度信号与第二蓝光强度信号。 <BR>横向干扰的问题通常会以点扩散的方式将光强分布到CCD的水平空间上,如图10所示,其光强分布扩散可表示如下式(9)所示。 <BR><MATHS num="0002"><MATH><![CDATA[ <mrow><MI>h</MI> <MROW><MO>(</MO> <MI>&amp;epsiv;</MI> <MO>,</MO> <MI>&amp;upsi;</MI> <MO>)</MO> </MROW><MO>=</MO> <MFRAC><MN>1</MN> <MROW><MO>(</MO> <MN>1</MN> <MO>-</MO> <MSUP><MI>&amp;epsiv;</MI> <MN>2</MN> </MSUP><MO>)</MO> </MROW></MFRAC><MO>[</MO> <MFRAC><MROW><MN>2</MN> <MSUB><MI>J</MI> <MN>1</MN> </MSUB><MROW><MO>(</MO> <MI>&amp;upsi;</MI> <MO>)</MO> </MROW></MROW><MI>&amp;upsi;</MI> </MFRAC><MO>-</MO> <MSUP><MI>&amp;epsiv;</MI> <MN>2</MN> </MSUP><MROW><MO>(</MO> <MFRAC><MROW><MN>2</MN> <MSUB><MI>J</MI> <MN>1</MN> </MSUB><MROW><MO>(</MO> <MI>&amp;epsiv;&amp;upsi;</MI> <MO>)</MO> </MROW></MROW><MI>&amp;epsiv;&amp;upsi;</MI> </MFRAC><MO>)</MO> </MROW><MO>]</MO> <MO>,</MO> </MROW>]]&gt;</MATH></MATHS><MATHS num="0003"><MATH><![CDATA[ <mrow> <MI>&amp;upsi;</MI> <MO>=</MO> <MFRAC><MROW><MN>2</MN> <MI>π</MI> </MROW><MI>λ</MI> </MFRAC><MI>r</MI> <MI>sin</MI> <MI>α</MI> <MO>-</MO> <MO>-</MO> <MO>-</MO> <MROW><MO>(</MO> <MN>9</MN> <MO>)</MO> </MROW></MROW>]]&gt;</MATH></MATHS> <BR>其中α代表接物镜的开口半角,r为极座标定义的半径,J1为第一阶的贝索函数(first&nbsp;order&nbsp;Bessel&nbsp;function),v为横向位置(lateral&nbsp;position),ε为深度位置(depth&nbsp;position),如果以单一平面来考量的话(ε=0),其方程式可简化为下式(10)所示: <BR><MATHS num="0004"><MATH><![CDATA[ <mrow><MI>h</MI> <MROW><MO>(</MO> <MI>v</MI> <MO>)</MO> </MROW><MO>=</MO> <MFRAC><MROW><MSUB><MROW><MN>2</MN> <MI>J</MI> </MROW><MN>1</MN> </MSUB><MROW><MO>(</MO> <MI>v</MI> <MO>)</MO> </MROW></MROW><MI>v</MI> </MFRAC><MO>-</MO> <MO>-</MO> <MO>-</MO> <MROW><MO>(</MO> <MN>10</MN> <MO>)</MO> </MROW></MROW>]]&gt;</MATH></MATHS> <BR>因此,CCD感测器所接收到的反射光强信号I′(λ,v),则可以进一步表示成光强分布I(λ,v)与点扩散方程式h(ε,v)的折积关系式(11),如图11所示,其中标号96的曲线代表感测影像的光强分布I′(λ,v),标号97代表点扩散方程式h(ε,v),标号98代表原始光强分布I(λ,v)。由此可以看出经过反折积演算,可以得到如图11中的曲线98的原始光强分布I(λ,v),相较于感测影像的光强分布I′(λ,v),曲线98两侧已经消减,代表已经去除横向干扰。 <BR><MATHS num="0005"><MATH><![CDATA[ <mrow><MSUP><MI>I</MI> <MO>′</MO> </MSUP><MROW><MO>(</MO> <MI>λ</MI> <MO>,</MO> <MI>v</MI> <MO>)</MO> </MROW><MO>=</MO> <MROW><MO>(</MO> <MFRAC><MROW><MN>2</MN> <MSUB><MI>J</MI> <MN>1</MN> </MSUB><MROW><MO>(</MO> <MI>v</MI> <MO>)</MO> </MROW></MROW><MI>v</MI> </MFRAC><MO>)</MO> </MROW><MO>&amp;CircleTimes;</MO> <MSUP><MROW><MO>[</MO> <MFRAC><MROW><MI>sin</MI> <MROW><MO>(</MO> <MFRAC><MI>π</MI> <MI>λ</MI> </MFRAC><MSUP><MI>NA</MI> <MN>2</MN> </MSUP><MI>z</MI> <MROW><MO>(</MO> <MI>λ</MI> <MO>)</MO> </MROW><MO>)</MO> </MROW></MROW><MROW><MO>(</MO> <MFRAC><MI>π</MI> <MI>λ</MI> </MFRAC><MSUP><MI>NA</MI> <MN>2</MN> </MSUP><MI>z</MI> <MROW><MO>(</MO> <MI>λ</MI> <MO>)</MO> </MROW><MO>)</MO> </MROW></MFRAC><MO>]</MO> </MROW><MN>2</MN> </MSUP><MO>-</MO> <MO>-</MO> <MO>-</MO> <MROW><MO>(</MO> <MN>11</MN> <MO>)</MO> </MROW></MROW>]]&gt;</MATH></MATHS> <BR>NA:数值孔径(numerical&nbsp;aperture),z为聚失焦深度,λ为波长。 <BR>因为点扩散的问题而导致横向干扰问题将会影响到各个点的波长与强度信号曲线,会使得曲线的半高全宽值(Full&nbsp;Width&nbsp;at&nbsp;Half&nbsp;Modulation,FWHM)数值加大,进而影响到曲线峰值判断的准确性。因此,为了克服因横向干扰问题,将提出以反折积的演算方式来进行,可将方程式(11)转换至频率域中,其表示式(12)如下所示: <BR><MATHS num="0006"><MATH><![CDATA[ <mrow><MSUP><MI>I</MI> <MO>′</MO> </MSUP><MROW><MO>(</MO> <MI>w</MI> <MO>)</MO> </MROW><MO>=</MO> <MI>h</MI> <MROW><MO>(</MO> <MI>w</MI> <MO>)</MO> </MROW><MO>&amp;CircleTimes;</MO> <MI>I</MI> <MROW><MO>(</MO> <MI>w</MI> <MO>)</MO> </MROW><MO>-</MO> <MO>-</MO> <MO>-</MO> <MROW><MO>(</MO> <MN>12</MN> <MO>)</MO> </MROW></MROW>]]&gt;</MATH></MATHS> <BR>其中w为频域参数表示。将式(12)移项后,再进行由频域转换为时域的反转换运算,即可还原获得真实的反射光强度I(λ,v)为如式(13)所示: <BR>I(λ,v)=F‑1(I′w)/h(w))&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3) <BR>因此,由反折积运算方式来获得正确的光谱与光强的反射信号,在峰值位置判断将可提高其精确度,量测的深度解析度将获得有效的提升。在此处将引入递回式的去模糊反折积演算法(Lucy‑Richardson&nbsp;deconvolution)。利用条件机率的贝氏定理反复运算,并将去模糊处理前后的影像作比较,消除无用信号的部分,得到增强的结果。 <BR><MATHS num="0007"><MATH><![CDATA[ <mrow><MSUP><MI>o</MI> <MROW><MO>(</MO> <MI>n</MI> <MO>+</MO> <MN>1</MN> <MO>)</MO> </MROW></MSUP><MO>=</MO> <MROW><MO>(</MO> <MFRAC><MI>i</MI> <MROW><MSUP><MI>o</MI> <MROW><MO>(</MO> <MI>n</MI> <MO>)</MO> </MROW></MSUP><MO>&amp;CircleTimes;</MO> <MI>h</MI> </MROW></MFRAC><MO>&amp;CircleTimes;</MO> <MOVER><MI>h</MI> <MO>~</MO> </MOVER><MO>)</MO> </MROW><MSUP><MI>o</MI> <MROW><MO>(</MO> <MI>n</MI> <MO>)</MO> </MROW></MSUP><MO>-</MO> <MO>-</MO> <MO>-</MO> <MROW><MO>(</MO> <MN>14</MN> <MO>)</MO> </MROW></MROW>]]&gt;</MATH></MATHS> <BR>其中o(n+1)是处理后所得到的影像,o(n)为待处理的影像,h为PSF方程式,i是原始影像(当n=0时,o(0)=i),是h的自伴随值。将各个不同深度位置的影像进行Lucy‑Richardson&nbsp;deconvolution演算,结果如图12所示。在图12中,上半部的四个影像分别代表不同聚焦深度的CCD感测影像,而下半部的四个对应影像则分别代表经过消除横向干扰演算处理的影像,可以清楚看出相较于上半部的影像是更清晰的影像。经由此影像反折积可以将影像中的横向交谈消除后,再通过步骤77对消除完横向干扰的影像中的该第一红光强度信号、该第一绿光强度信号与该第一蓝光强度信号以及该第二红光强度信号、该第二绿光强度信号与该第二蓝光强度信号进行演算,以得到一红光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一绿光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以及一蓝光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最后以步骤78而获得一完整的波长与深度的校正线。步骤77与78的方式如前述步骤36与37所述,在此不作赘述。由于本发明是将线或面侦测光,经由待测物反射以形成线或面测物光,再对该线或面测物光进行分析,因此可以在一次照射的情况下即可得知待测物表面上对应每一个彩色感测单元的像素的位置所具有的表面深度,进而快速建立出待测物的表面形貌。 <BR>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p></div> </div> </div> </div> <div class="tempdiv cssnone" style="line-height:0px;height:0px; overflow:hidden;"> </div> <div id="page"> <div class="page"><img src='https://img.zhuanlichaxun.net/fileroot2/2018-11/2/3c21194a-640a-471b-9a9b-bf0d353a3c09/3c21194a-640a-471b-9a9b-bf0d353a3c091.gif' alt="彩色共焦显微系统及其信号处理方法.pdf_第1页" width='100%'/></div><div class="pageSize">第1页 / 共35页</div> <div class="page"><img src='https://img.zhuanlichaxun.net/fileroot2/2018-11/2/3c21194a-640a-471b-9a9b-bf0d353a3c09/3c21194a-640a-471b-9a9b-bf0d353a3c092.gif' alt="彩色共焦显微系统及其信号处理方法.pdf_第2页" width='100%'/></div><div class="pageSize">第2页 / 共35页</div> <div class="page"><img src='https://img.zhuanlichaxun.net/fileroot2/2018-11/2/3c21194a-640a-471b-9a9b-bf0d353a3c09/3c21194a-640a-471b-9a9b-bf0d353a3c093.gif' alt="彩色共焦显微系统及其信号处理方法.pdf_第3页" width='100%'/></div><div class="pageSize">第3页 / 共35页</div> </div> <div id="pageMore" class="btnmore" onclick="ShowSvg();">点击查看更多>></div> <div style="margin-top:20px; line-height:0px; height:0px; overflow:hidden;"> <div style=" font-size: 16px; background-color:#e5f0f7; font-weight: bold; text-indent:10px; line-height: 40px; height:40px; padding-bottom: 0px; margin-bottom:10px;">资源描述</div> <div class="detail-article prolistshowimg"> <p>《彩色共焦显微系统及其信号处理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彩色共焦显微系统及其信号处理方法.pdf(3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p> <p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6261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6.19 CN 103162617 A *CN103162617A* (21)申请号 201110424046.2 (22)申请日 2011.12.09 G01B 9/04(2006.01) G01B 11/24(2006.01) (71)申请人 陈亮嘉 地址 中国台湾新北市中和区忠孝街 1 巷 65 号 2 楼 (72)发明人 陈亮嘉 张奕威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006 代理人 梁挥 祁建国 (54) 发明名称 彩色共焦显微系统及其信号处理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提。</p> <p >2、供一种彩色共焦显微系统及其信号 处理方法, 其利用第一光纤模块将一侦测光调制 成侦测光并经过色散物镜而形成多个子色散光 场, 再聚焦至待测物上。 由该待测物反射的测物光 经过与该第一光纤模块共轭的第二光纤模块以形 成一滤波光。该滤波光经过分光之后分别投射至 一组色彩感测单元以分别感测被分光的两道滤波 光, 而分别产生聚焦位置相互错位的两组三色光 强度信号。再对该两组三色光强信号进行演算以 得到三个分别对应不同色光的强度信号比例。最 后由最大强度信号比例以及一深度关系曲线得到 对应该待测物的表面形貌。本发明的系统不仅可 取得待测物的表面轮廓资讯, 同时具有单点共焦 的高解析效果。 (51)Int。</p> <p >3、.Cl. 权利要求书 4 页 说明书 12 页 附图 18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4页 说明书12页 附图18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162617 A CN 103162617 A *CN103162617A* 1/4 页 2 1. 一种彩色共焦显微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一光源模块, 其提供一线或面侦测光 ; 一色散物镜, 其使该线或面侦测光产生轴向色散以形成多个聚焦至不同深度的子光 场, 该多个子光场经由一待测物反射而形成一线或面测物光 ; 一聚光与分光模块, 其将该线或面测物光分成一第一测物光以及一第二测物光 ; 一。</p> <p >4、组色彩感测单元, 其分别感测该第一测物光以及该第二测物光, 而分别产生聚焦位 置相互偏移的两组三色光强度信号, 其中一组三色光强度信号包含有一第一红光强度信 号、 一第一绿光强度信号与一第一蓝光强度信号, 而另一组三色光强度信号则包含有一第 二红光强度信号、 一第二绿光强度信号与一第二蓝光强度信号 ; 以及 一信号处理单元, 其分别对该组色彩感测单元所感测到的该第一红光、 该第一绿光与 该第一蓝光强度信号以及该第二红光、 该第二绿光与该第二蓝光强度信号进行反折积运算 消除横向干扰, 该信号处理单元再对消除完横向干扰的该第一红光、 该第一绿光与该第一 蓝光强度信号以及该第二红光、 该第二绿光与该。</p> <p >5、第二蓝光强度信号进行演算, 以得到一红 光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 一绿光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以及一蓝光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 2. 如权利要求 1 的彩色共焦显微系统, 其特征在于, 其中的一色彩感测单元设置于该 第一测物光的聚焦焦点之前, 另一色彩感测单元设置于该第二测物光的聚焦焦点之后。 3. 如权利要求 1 的彩色共焦显微系统, 其特征在于, 该信号处理单元演算后, 由该红 光、 该绿光以及该蓝光的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选出一最大比例指标, 根据该最大比例指标 以及其对应的深度关系曲线, 以决定出待测物表面位置的高度。 4. 如权利要求 1 的彩色共焦显微系统, 其特征在于, 该色散物镜包括两个以。</p> <p >6、上的色差 透镜, 该色散物镜使该线或面侦测光产生轴向色散。 5. 如权利要求 1 的彩色共焦显微系统, 其特征在于, 该光源模块更包括有 : 一光源 ; 以及 一第一光纤模块, 其具有至少一条呈一维阵列排列的第一光纤, 以将光源提供的光调 制成该线或面侦测光。 6. 如权利要求 5 的彩色共焦显微系统, 其特征在于, 在该色散物镜与该聚光与分光模 块之间更具有一第二光纤模块, 其具有至少一条呈一维阵列排列的第二光纤, 该至少一条 第二光纤分别与该至少一条第一光纤呈共轭对应, 以对该线或面测物光进行空间滤波。 7. 如权利要求 1 的彩色共焦显微系统, 其特征在于, 更包括有一反射元件, 其中,。</p> <p >7、 该色 散物镜将该线或面测物光聚焦于该反射元件上, 该反射元件再将该线或面测物光反射至该 聚光与分光模块上。 8. 如权利要求 7 的彩色共焦显微系统, 其特征在于, 该反射元件为一微阵列反射元件。 9. 一种彩色共焦显微系统的信号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有下列步骤 : 提供一彩色共焦显微系统, 其具有一色散物镜以及一组色彩感测单元 ; 建立关于该彩色共焦显微系统的一深度关系曲线 ; 利用该色散物镜系使一线或面侦测光产生轴向色散以形成多个聚焦至不同深度的子 光场, 该多个子光场经由一待测物反射而形成一线或面测物光 ; 将该线或面测物光分成一第一测物光以及一第二测物光, 并使该第一测物光以。</p> <p >8、及该第 二测物光分别聚焦至一聚焦焦点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162617 A 2 2/4 页 3 以该组色彩感测单元分别撷取关于该第一测物光以及该第二测物光, 而分别产生聚焦 位置相互偏移的两组三色光强度信号, 其中一组三色光强度信号包含有一第一红光强度信 号、 一第一绿光强度信号与一第一蓝光强度信号以及另一组三色光强度信号包含有一第二 红光强度信号、 一第二绿光强度信号与一第二蓝光强度信号 ; 分别以反折积演算法消除该组色彩感测单元所感测到的该第一红光、 该第一绿光与该 第一蓝光强度信号以及该第二红光、 该第二绿光与该第二蓝光强度信号的横向干扰 ; 对已消除横向干扰的该第一红光。</p> <p >9、、 该第一绿光与该第一蓝光强度信号以及该第二红 光、 该第二绿光与该第二蓝光强度信号进行演算, 以得到一红光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 一绿 光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以及一蓝光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 再由该红光正规化聚焦比例指 标、 该绿光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以及该蓝光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选出一最大比例指标 ; 以 及 根据该深度关系曲线以及该最大比例指标决定出该待测物表面位置的高度。 10. 如权利要求 9 的彩色共焦显微系统的信号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建立该深度关系 曲线更包括有下列步骤 : 对一参考校正平面进行一垂直扫描, 使该线或面侦测光投射至该参考校正平面上的一 位置而成多个分别聚焦至不同深度的。</p> <p >10、校正线或面测物光 ; 将该校正线或面测物光分光以形成一第一校正测物光以及一第二校正测物光, 使该组 色彩感测单元分别撷取关于不同扫描深度的该第一校正测物光, 以得到一第一校正红光强 度曲线、 一第一校正绿光强度曲线与一第一校正蓝光强度曲线以及关于不同扫描深度的该 第二校正测物光, 以得到一第二校正红光强度曲线、 一第二校正绿光强度曲线与一第二校 正蓝光强度曲线 ; 以及 分别对该第一校正红光强度曲线与该第二校正红光强度曲线、 该第一校正绿光强度曲 线与该第二校正绿光强度曲线以及该第一校正蓝光强度曲线与该第二校正蓝光强度曲线 进行一反折积演算与一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演算, 以分别得到一红光深度关系。</p> <p >11、曲线、 一绿 光深度关系曲线以及一蓝光深度关系曲线。 11. 如权利要求 10 的彩色共焦显微系统的信号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该位置对应该 色彩感测单元内的一像素, 建立该深度关系曲线更包括有改变该线或面侦测光投射至该参 考校正平面的深度位置, 然后建立关于该色彩感测单元内每一个像素的深度关系曲线。 12. 如权利要求 10 的彩色共焦显微系统之信号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该正规化聚焦 比例指标演算的方式为分别对不同扫描深度所具有的该第一校正红光强度曲线减去该第 二校正红光强度曲线的差值除以第一校正红光强度曲线与该第二校正红光强度曲线的和 值、 该第一校正绿光强度曲线减去该第二校正绿光强。</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12、度曲线的差值除以第一校正绿光强度 曲线与该第二校正绿光强度曲线的和值, 以及该第一校正蓝光强度曲线减去该第二校正蓝 光强度曲线的差值除以该第一校正蓝光强度曲线与该第二校正蓝光强度曲线的和值。 13. 如权利要求 10 的彩色共焦显微系统的信号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更包括有撷取 红光深度关系曲线、 该绿光深度关系曲线以及该蓝光深度关系曲线的线性区段并重组以得 到该深度关系曲线的一步骤。 14. 如权利要求 13 的彩色共焦显微系统的信号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演算的方式为 分别对不同扫描深度所具有的该第一校正红光强度曲线减去该第二校正红光强度曲线的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1626。</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13、17 A 3 3/4 页 4 差值除以第一校正红光强度曲线与该第二校正红光强度曲线的和值、 该第二校正绿光强度 曲线减去该第一校正绿光强度曲线的差值除以第一校正绿光强度曲线与该第二校正绿光 强度曲线的和值以及该第一校正蓝光强度曲线减去该第二校正蓝光强度曲线的差值除以 该第一校正蓝光强度曲线与该第二校正蓝光强度曲线的和值。 15. 如权利要求 14 的彩色共焦显微系统的信号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得到该深度关 系曲线的方法更包括有将红光与蓝光深度关系曲线的线性区段映射所得的映射线性区段, 再与该绿光深度关系曲线的线性区段衔接组合以得到该深度关系曲线的步骤。 16. 如权利要求 9 的彩色共焦显。</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14、微系统的信号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该彩色共焦显微 系统更包括有一第一光纤模块, 其具有至少一条呈一维阵列排列的第一光纤以将一光源所 产生的光调制该线或面侦测光以及一第二光纤模块, 其具有至少一条呈一维阵列排列的第 二光纤, 该多条第二光纤系分别与该多条第一光纤呈共轭对应, 以对该线或面测物光进行 空间滤波。 17. 如权利要求 16 的彩色共焦显微系统的信号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建立该深度关 系曲线更包括有下列步骤 : 对一参考校正平面进行一垂直扫描, 使该线或面侦测光投射至该参考校正平面上的一 位置而成多个分别对应不同深度的校正线或面测物光 ; 使该第二光纤模块对该校正线或面测物光进。</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15、行空间滤波而得到一校正滤波光 ; 将该校正滤波光分成一第一校正滤波光以及一第二校正滤波光 ; 使该组色彩感测单元分别撷取关于不同扫描深度的该第一校正滤波光, 以得到一第一 校正红光强度曲线、 一第一校正绿光强度曲线与一第一校正蓝光强度曲线以及关于不同扫 描深度的该第二校正滤波光以得到一第二校正红光强度曲线、 一第二校正绿光强度曲线与 一第二校正蓝光强度曲线 ; 以及 分别对该对应不同深度的第一校正红光强度曲线与该第二校正红光强度曲线、 该第一 校正绿光强度曲线与该第二校正绿光强度曲线以及该第一校正蓝光强度曲线与该第二校 正蓝光强度曲线进行一反折积演算与一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演算, 以分别得到一红。</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16、光深度 关系曲线、 一绿光深度关系曲线以及一蓝光深度关系曲线。 18. 如权利要求 17 的彩色共焦显微系统的信号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该位置对应该 色彩感测单元内的一像素, 建立该深度关系曲线更包括有改变该线或面侦测光投射至该参 考校正平面的深度位置, 然后建立关于该色彩感测单元内每一个像素的深度关系曲线。 19. 如权利要求 17 的彩色共焦显微系统的信号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该正规化聚焦 比例指标演算的方式为分别对不同扫描深度所具有的该第一校正红光强度曲线减去该第 二校正红光强度曲线的差值除以第一校正红光强度曲线与该第二校正红光强度曲线的和 值、 该第一校正绿光强度曲线减去该第二。</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17、校正绿光强度曲线的差值除以第一校正绿光强度 曲线与该第二校正绿光强度曲线的和值以及该第一校正蓝光强度曲线减去该第二校正蓝 光强度曲线的差值除以该第一校正蓝光强度曲线与该第二校正蓝光强度曲线的和值。 20. 如权利要求 17 的彩色共焦显微系统的信号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更包括有撷取 红光深度关系曲线、 该绿光深度关系曲线以及该蓝光深度关系曲线的线性区段并重组以得 到该深度关系曲线的一步骤。 21. 如权利要求 20 的彩色共焦显微系统的信号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该正规化聚焦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162617 A 4 4/4 页 5 比例指标演算的方式为分别对不同扫描深度所具。</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18、有的该第一校正红光强度曲线减去该第 二校正红光强度曲线的差值除以第一校正红光强度曲线与该第二校正红光强度曲线的和 值、 该第二校正绿光强度曲线减去该第一校正绿光强度曲线的差值除以第一校正绿光强度 曲线与该第二校正绿光强度曲线的和值以及该第一校正蓝光强度曲线减去该第二校正蓝 光强度曲线的差值除以该第一校正蓝光强度曲线与该第二校正蓝光强度曲线的和值。 22. 如权利要求 21 的彩色共焦显微系统的信号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得到该深度关 系曲线的方法更包括有将红光与蓝光深度关系曲线的线性区段映射所得的映射线性区段, 再与该绿光深度关系曲线的线性区段衔接组合以得到该深度关系曲线的步骤。 权 利 要。</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19、 求 书 CN 103162617 A 5 1/12 页 6 彩色共焦显微系统及其信号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为一种彩色共焦显微技术, 由其是指一种彩色共焦显微系统及其信号处理 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的彩色共焦显微系统, 一般是架设于桌面上以进行垂直或横向扫描来检测待 测物的表面形貌。由于系统体积大与占用空间的问题容易造成不便, 对于待测物若是角度 过大或是体积庞大的话, 以桌上型的结构要进行量测将有其限制性。例如欲量测大型 8 英 寸晶片上所形成的大型集成电路 (large scale integration, LSI) 晶片的凸块高度, 碍于 机型结构无法即时变更, 。</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20、因而大幅地减少其实用性。 0003 现有技术中, 如美国公开 US.Pub.No.2004/0051879 则揭露一种共焦位移感测器, 以量测待测物的表面形貌。 在该技术中, 分别利用两组光源产生侦测光, 然后利用两组导光 元件分别导引侦测光而投射至待测物上, 由待测物上反射的面测物光则分别再经该两组导 光元件, 而分别由每一组导光元件所对应的感测器接收。 0004 另外, 现有技术中有利用色彩感测单元来感测待测物表面的色彩强度比例, 进而 根据该色彩强度比例以及深度关系曲线进行演算而得到对应该色彩强度比例的表面深度。 然而, 在该技术中, 会面临到的问题是随着待测物表面对 RGB 三颜色的反。</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21、射率不同, 而需要 建立对应不同颜色反射率的深度关系曲线, 因此对于检测人员而言是相当不便。 此外, 由于 现有技术中接收物光的结构多半利用狭缝的结构, 因此常与失焦光和杂散光重迭而产生横 向干扰 (cross talk) 的无用信息, 因此丧失了影像解析效果。 0005 综合上述, 因此亟需一种彩色共焦显微系统及其信号处理方法来解决公知技术所 产生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提供一种彩色共焦显微系统, 其具有一组色彩感测单元, 利用色彩感测单 元对于感测的滤波光焦距的摆设位置差异, 使得该组色彩感测单元对于待测物上的同一位 置的面测物光有不同的强度响应, 再藉由不同强度响应的光强度的。</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22、比例以克服待测物对于 不同颜色的待测物有不同颜色反射率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彩色共焦显微系统, 其具有 可以将侦测光调制成线或面侦测光的第一光纤模块以及与该第一光纤模块共轭对应且对 关于该线或面侦测光所形成的线或面测物光进行空间滤波而产生滤波光的一第二光纤模 块, 接收测物光的光纤模块内每一条光纤将滤除失焦光和杂散光, 只允许聚焦光通过, 因此 可以避免因光点重迭而产生横向干扰的无用信息, 使得本发明的系统不仅可取得待测物的 表面轮廓资讯, 同时具有单点共焦的高解析效果。 0007 本发明提供一种彩色共焦显微系统的信号处理方法, 其建立关于该系统的深度关 系曲线, 然后再根据待测物所反射的线或。</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23、面测物光于一组色彩感测单元所得到的强度响应 根据该深度关系曲线而得到线或面测物光所对应的待测物表面所具有的表面形貌。 本发明 说 明 书 CN 103162617 A 6 2/12 页 7 提供一种彩色共焦显微系统及其信号处理方法, 其利用一次照射的情况下, 经过滤波以及 色彩感测单元以得知待测物表面所含有的颜色比例资讯, 再根据深度关系曲线, 即可得知 待测物表面上对应每一个彩色感测单元的像素的位置所具有的表面深度, 使得本发明的彩 色共焦显微系统可以对待测物进行有大面积的检测, 以缩短检测所需的时间以及减少在检 测过程中, 振动所造成的影响。在一实施例中, 该彩色共焦显微系统, 包括一光源。</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24、模块, 其 提供一线或面侦测光 ; 一色散物镜, 其使该线或面侦测光产生轴向色散以形成多个聚焦至 不同深度的子光场, 该多个子光场经由一待测物反射而形成一线或面测物光 ; 一聚光与分 光模块, 其将该线或面测物光分成一第一测物光以及一第二测物光 ; 一组色彩感测单元, 其 分别感测该第一测物光以及该第二测物光, 而分别产生聚焦位置相互偏移的两组三色光强 度信号, 其中一组三色光强度信号包含有一第一红光强度信号、 一第一绿光强度信号与一 第一蓝光强度信号, 而另一组三色光强度信号则包含有一第二红光强度信号、 一第二绿光 强度信号与一第二蓝光强度信号 ; 以及一信号处理单元, 其分别对该组色彩感测。</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25、单元所感 测到的该第一红光、 该第一绿光与该第一蓝光强度信号以及该第二红光、 该第二绿光与该 第二蓝光强度信号进行反折积运算消除横向干扰, 该信号处理单元再对消除完横向干扰的 该第一红光、 该第一绿光与该第一蓝光强度信号以及该第二红光、 该第二绿光与该第二蓝 光强度信号进行演算, 以得到一红光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 一绿光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以 及一蓝光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在另一实施例中, 本发明提供一种彩色共焦显微系统的信 号处理方法, 其包括有下列步骤 : 提供一彩色共焦显微系统, 其具有一色散物镜以及一组色 彩感测单元 ; 建立关于该彩色共焦显微系统的一深度关系曲线 ; 利用该色散物镜使一线。</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26、或 面侦测光产生轴向色散以形成多个聚焦至不同深度的子光场, 该多个子光场经由一待测物 反射而形成一线或面测物光 ; 将该线或面测物光分成一第一测物光以及一第二测物光, 并 使该第一测物光以及该第二测物光分别聚焦至一聚焦焦点 ; 以该组色彩感测单元分别撷取 关于该第一测物光以及该第二测物光, 而分别产生聚焦位置相互偏移的两组三色光强度信 号, 其中一组三色光强度信号包含有一第一红光强度信号、 一第一绿光强度信号与一第一 蓝光强度信号以及另一组三色光强度信号包含有一第二红光强度信号、 一第二绿光强度信 号与一第二蓝光强度信号 ; 分别以反折积演算法消除该组色彩感测单元所感测到的该第一 红光、 该第。</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27、一绿光与该第一蓝光强度信号以及该第二红光、 该第二绿光与该第二蓝光强度 信号的横向干扰 ; 对消除完横向干扰的该第一红光、 该第一绿光与该第一蓝光强度信号以 及该第二红光、 该第二绿光与该第二蓝光强度信号进行演算, 以得到一红光正规化聚焦比 例指标、 一绿光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以及一蓝光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 再由该红光正规化 聚焦比例指标、 该绿光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以及该蓝光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选出一最大比 例指标 ; 以及根据该深度关系曲线以及该最大比例指标决定出该待测物表面位置的高度。 0008 本发明的有益功效在于 : 彩色共焦显微系统可以避免因光点重迭而产生横向干扰 的无用信息, 使得本发。</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28、明的系统不仅可取得待测物的表面轮廓资讯, 同时具有单点共焦的 高解析效果。 另外, 由于本发明的彩色共焦显微系统的信号处理方法是将线或面侦测光, 经 由待测物反射以形成线或面测物光, 再对该线或面测物光进行分析, 因此可以在一次照射 的情况下即可得知待测物表面上对应每一个彩色感测单元的像素的位置所具有的表面深 度, 进而快速建立出待测物的表面形貌。 0009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说 明 书 CN 103162617 A 7 3/12 页 8 附图说明 0010 图 1A 为本发明的彩色共焦显微系统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 0011 图 1B 为。</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29、本发明的彩色共焦显微系统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 0012 图 1C 与图 1D 为 DMD 结构与控制反射光示意图 ; 0013 图 2A 与图 2B 为本发明的第一光纤模块的光纤接口单元剖面示意图 ; 0014 图 2C 为本发明的第一光纤模块的光纤接口单元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 0015 图 3A 与图 3B 为第一光纤模块与第二光纤模块的共轭关系示意图 ; 0016 图 3C 图 3C 为线形第一光纤模块与线形第二光纤模块的共轭关系示意图 ; 0017 图 4A 与图 4B 为本发明的彩色感测单元不同配置位置示意图 ; 0018 图 5 为本发明的彩色共焦显微系统信号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 ; 。</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30、0019 图 6A 与图 6B 为本发明的建立深度关系曲线流程示意图 ; 0020 图 7 为第一校正滤波光与第二校正滤波光所含的光强度信号示意图 ; 0021 图8A与图8B为本发明对应不同色彩感测单元所具有的校正红光强度曲线以及深 度关系曲线示意图 ; 0022 图 8C 为红光、 绿光以及蓝光的深度关系曲线示意图 ; 0023 图 8D 为本发明的对应单一色光的深度关系曲线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 0024 图 8E 为本发明的红光、 绿光以及蓝光的深度关系曲线另一示意图 ; 0025 图8F与图8G为本发明将线性深度关系曲线段重组以形成大范围的深度关系曲线 示意图 ; 0026 图 9 为。</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31、本发明的彩色共焦显微系统信号处理方法另一流程示意图 ; 0027 图 10 为扩散函数示意图 ; 0028 图 11 为反折积运算示意图 ; 0029 图 12 为反折积运算的实际影像处理示意图 ; 0030 图 13 为 CCD 感测器中每一个感测像素的横向干扰示意图。 0031 其中, 附图标记 0032 2- 彩色共焦显微系统 0033 20- 光源模块 0034 200- 光源 0035 21- 第一光纤模块 0036 210、 211、 211a- 光纤接口单元 0037 2110- 光纤 0038 212- 板体 0039 2120- 开槽 0040 22- 色散物镜 0041 2。</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32、20a、 220b- 色差透镜 0042 23- 第二光纤模块 0043 230、 231、 231a- 光纤接口单元 0044 2300- 光纤 说 明 书 CN 103162617 A 8 4/12 页 9 0045 24- 聚光与分光模块 0046 240- 聚焦透镜 0047 241- 分光镜 0048 25、 26- 色彩感测单元 0049 250、 260- 光感测晶片 0050 27- 信号处理单元 0051 28- 分光镜 0052 29- 位移平台 0053 3、 7- 信号处理方法 0054 30 37- 步骤 0055 70 78- 步骤 0056 310 314- 步骤。</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33、 0057 310a 314a- 步骤 0058 4- 反射元件 0059 40 47、 40 47 - 反射镜 0060 5-CCD 感测器 0061 50 54- 像素感测器 0062 60 62- 点扩散函数 0063 8- 待测物 0064 90a、 90b、 90c- 子面光场 0065 91- 滤波光 0066 910- 第一滤波光 0067 911- 第二滤波光 0068 9100、 9110- 聚焦焦点 0069 920、 921、 922、 930、 931、 932- 聚焦强度反应曲线 0070 940、 941、 942、 943- 深度关系曲线 0071 95- 深度关。</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34、系曲线 0072 96- 感测器信号 0073 97- 扩散函数曲线 0074 98- 原始光强信号 具体实施方式 0075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 以更进一步了解 本发明的目的、 方案及功效, 但并非作为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0076 请参阅图 1A 所示, 该图为本发明的彩色共焦显微系统实施例示意图。该彩色共 焦显微系统 2 具有一光源模块 20、 一色散物镜 22、 一第二光纤模块 23、 一聚光与分光模块 24、 一组色彩感测单元 25 与 26 以及一信号处理单元 27。该光源模块 20, 其可提供一面侦 测光。本实施例中, 该光源模块。</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35、 20 包括有一光源 200 以及一第一光纤模块 21。该光源 200 提供一光束, 该光束为具有连续光谱的侦测光。该第一光纤模块 21, 其具有多条光纤, 该第 说 明 书 CN 103162617 A 9 5/12 页 10 一光纤模块 21 以光纤接口单元 210 与该光源 200 相耦接以接收该光束, 且以光纤接口单元 211 与一分光镜 28 耦接, 该光纤接口单元 211 将该侦测光调制成一面侦测光。该侦测光可 以为线侦测光或者为面侦测光, 本实施例中以面侦测光来做说明。如图 2A 所示, 该图为本 发明的第一光纤模块的光纤接口单元剖面第一实施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 该光纤接口 。</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36、单元 211 内具有以二维阵列的排列的光纤 2110。另外, 如图 2B 所示, 该图为本发明的第一 光纤模块的光纤接口单元剖面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 该光纤接口单元 211a 内 具有以一维阵列的排列的光纤 2110。要说明的是, 该光源模块 20 并不一定为图 1A 中由光 源200以及第一光纤模块21组合的结构, 例如 : 该光源模块20亦可以为由多个发光二极体 所排列而成的线性或者是平面光源结构。又如图 2C 所示, 在该实施例中, 该光纤接口单元 211 内具有以二维阵列的排列的光纤 2110。另外, 再通过具有线形开槽 2120 的板体 212 可 以与该光纤接口单元 2。</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37、11 内一列的光纤对应, 而产生线性侦测光。 0077 再回到图1A所示, 该第一光纤模块21所产生的面侦测光经由该分光镜28, 而反射 至该色散物镜22。 该色散物镜, 在本实施例中, 主要由两个以上的色差透镜220a与220b所 构成, 该色散物镜使该面入射光产生轴向色散, 以形成多个具有不同聚焦深度的子面光场 90a、 90b 与 90c( 图式以三个子面光场来表示 )。每一个子面光场 90a、 90b 与 90c 具有不同 波长。至于该多个子面光场构成一连续光谱, 其可为可见光谱或者是不可见光谱。该多个 子面光场 90a、 90b 与 90c 聚焦至一待测物 8 表面上。在本实施例中,。</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38、 该待测物设置于一位 移平台 29 上。该位移平台 29 至少需要可以进行 Z 轴方向的位移运动。此外, 该位移平台 29 亦可以搭配 X 与 Y 轴方向的驱动单元, 例如螺杆、 导轨与马达的组合以调整位移平台 29 在 XY 平面上的位置。要说明的是, 虽然本实施例的色散物镜 22 用来将面侦测光分成多个 子面光场, 在另一实施例中, 入射光亦可以为线侦测光。 0078 该多个子面光场投射至该待测物 8 上, 并由该待测物 8 的表面反射而形成一面测 物光。该面测物光经过色散物镜 22 以及分光镜 28 而被该第二光纤模块 23 接收。该第二 光纤模块23同样具有多条光纤, 在该第二光纤模块。</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39、23的两端分别具有一光纤接口单元230 与231, 其中光纤接口单元230与该分光镜28耦接, 而光纤接口单元231则与该聚光与分光 模块 24 相耦接。同样地, 如图 2A 所示, 光纤接口单元 230 与 231 的截面也是具有成二维阵 列排列的光纤。请参阅图 3A 与图 3B 所示, 该图为该第一光纤模块与该第二光纤模块的共 轭关系示意图。在图 3A 中, 第一光纤模块的光纤接口单元 211 内的光纤 2110 配置与该第 二光纤模块的光纤接口单元 230 内的光纤 2300 的位置配置呈点对点的共轭关系。 0079 而在光路的部分, 如图 3B 所示, 由光纤端部模块 211 内的一光。</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40、纤所发出的侦测光 经过待测物 8 表面反射、 进入色散物镜 22、 分光镜 28 而由与该光纤接口单元 230 内与该光 纤相对应位置的光纤所接收。当由待测物 8 表面反射的面测物光经由分光镜 28 而投射入 该第二光纤模块 23 的光纤接口单元 230 内时。该光纤接口单元 230 内呈现矩阵排列的光 纤对该面测物光进行空间滤波而得到一滤波光, 其中该滤波光为对应待测物表面高度的多 波长聚失焦光。由于光纤接口单元 230 内的每一条光纤只允许聚焦光通过, 因此可以滤除 失焦光和杂散光, 以克服常用利用狭缝避免因光点重迭而产生相互横向干扰 (cross talk) 的无用信号, 进而增加光信号。</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41、解析度。另外, 如图 3C 所示, 其为线形排列光纤所形成的光纤 端部模块 211a 与 230a 共轭关系示意图。 0080 再回到图 1A 所示, 该聚光与分光模块 24, 其将该滤波光 91 分成一第一滤波光 910 说 明 书 CN 103162617 A 10 6/12 页 11 以及一第二滤波光 911。在本实施例中, 该聚光与分光模块 24 具有一聚焦透镜 240 以及一 分光镜 241。其中, 该聚焦透镜 240 可将该滤波光 91 聚光, 而该分光镜 241 接收被聚光的 滤波光后, 将其分成第一与第二滤波光 910 与 911, 该第一滤波光 910 与该第二滤波光 911。</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42、 分别具有一聚焦焦点 9100 与 9110。该组色彩感测单元 25 与 26, 其分别感测该第一滤波光 910 以及该第二滤波光 911, 而分别产生聚焦位置相互偏移的两组三色光强度信号, 其中一 组三色光强度信号包含有一第一红光强度信号、 一第一绿光强度信号与一第一蓝光强度信 号, 而另一组三色光强度信号则包含有一第二红光强度信号、 一第二绿光强度信号与一第 二蓝光强度信号。要产生相互偏移的两组三色光强度信号的方式, 本实施例为用该组色彩 感测单元摆设在相对于对应的第一滤波光与第二滤波光的聚焦焦点位置的差异来达成聚 焦位置相互偏移的两组三色光强度信号。 色彩感测单元25或26, 可以选择为。</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43、单一感测晶片 的彩色 CCD 或者是具有三个独立 R、 G 与 B 感测晶片的彩色 CCD。 0081 其中, 该色彩感测单元25相对于所对应的聚焦焦点9100具有一距离D1, 而另一色 彩感测单元 26 相对于第二滤波光 911 的聚焦焦点 9110 具有一距离 D2。该组色彩感测单 元 25 与 26 分别撷取关于该第一滤波光 910 所包含的一第一红光强度信号、 一第一绿光强 度信号与一第一蓝光强度信号以及该第二滤波光 911 包含的一第二红光强度信号、 一第二 绿光强度信号与一第二蓝光强度信号。在图 1A 的实施例中, 该色彩感测单元 25 的光感测 晶片 250, 设置于第一滤波光 。</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44、910 的聚焦焦点 9100 之前, 亦即该聚焦焦点 9100 与该分光镜 241 之间, 而与该聚焦焦点 9100 相距一距离 D1。此外, 另一色彩感测单元 265 的光感测晶 片 260 则设置于该第二滤波光 911 的聚焦焦点 9110 之后, 而与该聚焦焦点 9110 相距一距 离 D2。在本实施例中, D1 为在焦点 9100 之前, D2 则在点 9110 的后方。同理, D1 为在焦点 9100 之后, 而 D2 则在点 9110 之前方亦可以达到量测的效果。 0082 要说明的是, 图 1A 的色彩感测单元 25 与 26 的光感测晶片 250 与 260 的配置主要 是要让。</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45、该色彩感应单元与所对应的滤波光的聚焦焦点间的距离不相同, 使得当两色彩感测 单元 25 与 26 感测到第一滤波光 910 与第二滤波光 911 时, 对于对应待测物 8 上的相同位 置的第一滤波光 910 与第二滤波光 911 间有不同的强度响应, 以克服因待测物表面的颜色 所造成反射率上的差异, 使得本发明的彩色共焦显微系统可以因应不同颜色的待测物, 而 不需要建立对应不同颜色的深度关系曲线。基于前述的原则, 如图 4A 与图 4B 所示, 该图为 本发明之彩色感测单元不同配置位置示意图。在图 4A 中, 彩色感测单元 25 的光感测晶片 250 设置于第一滤波光 910 的聚焦焦点 91。</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46、00 的位置上 ; 而色彩感测单元 26 的光感测晶片 260 所设置的位置则可以在第二滤波光的聚焦焦点 9110 前或者是后一特定距离。同样地, 如图 4B 所示, 彩色感测单元 26 的光感测晶片 260 设置于第二滤波光 911 的聚焦焦点 9110 的位置上 ; 而色彩感测单元25的光感测晶片250所设置的位置则可以在第一滤波光910的 聚焦焦点 9100 前或者是后一特定距离。要说明的是, 该色彩感测单元 25 与 26 可选择为线 形的色彩感测单元或者是面形的色彩感测单元。该色彩感测单元可以是 CCD 感测器或者是 CMOS 感测器。 0083 再回到图 1A 所示, 该彩色共焦显。</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47、微系统 2 的信号处理单元 27 其可以接收该彩色 感测单元 25 与 26 所感测的光强度信号并进行演算。该信号处理单元 27 具有一深度关系 曲线, 该信号处理单元27对该色彩感测单元25所感测的第一红光强度信号、 第一绿光强度 信号与第一蓝光强度信号以及该色彩感测单元 26 所感测的第二红光强度信号、 第二绿光 说 明 书 CN 103162617 A 11 7/12 页 12 强度信号与第二蓝光强度信号进行演算, 以得到一红光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 一绿光正规 化聚焦比例指标以及一蓝光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 再由该红光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 该绿 光正规化聚焦比例指标以及该蓝光正规化聚焦比例。</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48、指标选出一最大比例指标, 根据该深度 关系曲线以及该最大比例指标决定出对应该面测物光所对应的待测物表面位置的高度。 0084 除了图 1A 的实施例外, 彩色共焦显微系统 2 亦可以如图 1B 的配置。在图 1B 的实 施例中, 基本上与图 1B 类似, 差异的是, 在本实施例中, 面测物光直接投射至该聚光与分光 模块 24 中, 再将该面测物光 95 分成一第一面测物光 950 以及一第二面测物光 951, 其于动 作如前述的图 1A 的实施例所述, 在此不作赘述。要说明的是, 虽然在图 1B 的实施例中, 有 藉由聚焦于反射元件 4 将面测物光导引至该聚光与分光模块 24 中, 但反射元件。</p> <p style='height:0px;padding:0;margin:0;overflow:hidden'>49、 4 为根据光 路的设计而选择设置的元件, 并非为本实施例的必要元件。 0085 另外, 该反射元件 4 可以为反射镜或者是微阵列反射元件, 例如, 数字微型反射镜 (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 DMD) 或反射式硅基液晶 (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 LCoS)。该 DMD 反射元件可以通过电脑控制决定要反射的物光位置。如图 1C 与图 1D 所示, 该图为 DMD 结构与控制反射示意图。在 DMD 中具有多个反射镜 40 47 与 40 47 , 每一 个反射镜可以藉由电脑来控制开与关的方式, 来控制不同位置物光的反射, 再通过不同时 间点的控制, 将物光反射到 CCD 感测器上相对应的像素上。例如在图 1C 中, 在第一时间点, 控制反射镜 40 47 来反射对应反射镜位置的物光, 而在第二时间点时, 则如图 1D 的方式, 控制反射镜 。</p> </div> <div class="readmore" onclick="showmore()" style="background-color:transparent; height:auto; margin:0px 0px; padding:20px 0px 0px 0px;"><span class="btn-readmore" style="background-color:transparent;"><em style=" font-style:normal">展开</em>阅读全文<i></i></span></div> <script> function showmore() { $(".readmore").hide(); $(".detail-article").css({ "height":"auto", "overflow": "hidden" }); } $(document).ready(function() { var dh = $(".detail-article").height(); if(dh >100) { $(".detail-article").css({ "height":"100px", "overflow": "hidden" }); } else { $(".readmore").hide(); } }); </script> </div> <script> var defaultShowPage = parseInt("3"); var id = "4732405"; var total_page = "35"; var mfull = false; var mshow = false; function DownLoad() { window.location.href='https://m.zhuanlichaxun.net/d-4732405.html'; } function relate() { var reltop = $('#relate').offset().top-50; $("html,body").animate({ scrollTop: reltop }, 500); } </script> <script> var pre = "https://img.zhuanlichaxun.net/fileroot2/2018-11/2/3c21194a-640a-471b-9a9b-bf0d353a3c09/3c21194a-640a-471b-9a9b-bf0d353a3c09"; var freepage = parseInt('4'); var total_c = parseInt('35'); var start = defaultShowPage; var adcount = 0; var adindex = 0; var adType_list = ";0;1;2;3;"; var end = start; function ShowSvg() { end = start + defaultShowPage; if (end > freepage) end = freepage; for (var i = start; i < end; i++) { var imgurl = pre + (i + 1) + '.gif'; var html = "<img src='" + imgurl + "' alt=\"彩色共焦显微系统及其信号处理方法.pdf_第" + (i + 1) + "页\" width='100%'/>"; $("#page").append("<div class='page'>" + html + "</div>"); $("#page").append("<div class='pageSize'>第" + (i + 1) + "页 / 共" + total_c + "页</div>"); if(adcount > 0 && adType_list.indexOf(";"+(i+1)+";")>-1) { if(adindex > (adcount-1)) adindex = 0; $("#page").append("<div class='pagead' id='addiv"+(i + 1)+"'></div>"); document.getElementById("addiv"+(i + 1)+"").innerHTML =document.getElementById("adpre" + adindex).outerHTML; adindex += 1; } } start = end; if (start > (freepage - 1)) { if (start < total_c) { $("#pageMore").removeClass("btnmore"); $("#pageMore").html("亲,该文档总共" + total_c + "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 else { $("#pageMore").removeClass("btnmore"); $("#pageMore").html("亲,该文档总共" + total_c + "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 } } //$(document).ready(function () { // ShowSvg(); //}); </script> <div id="relate" class="container" style="padding:0px 0px 15px 0px; margin-top:20px; border:solid 1px #dceef8"> <div style=" font-size: 16px; background-color:#e5f0f7; margin-bottom:5px; font-weight: bold; text-indent:10px; line-height: 40px; height:40px; padding-bottom: 0px;">相关资源</div> <div id="relatelist" style="padding-left:5px;"> <li><img alt="科氏涡旋流体压强转换流体能水泵.pdf" class="pdf" src="/Images/s.gif" /><a target="_parent" href="https://m.zhuanlichaxun.net/p-4731406.html" title="科氏涡旋流体压强转换流体能水泵.pdf">科氏涡旋流体压强转换流体能水泵.pdf</a> </li><li><img alt="一种羽毛球拍.pdf" class="pdf" src="/Images/s.gif" /><a target="_parent" href="https://m.zhuanlichaxun.net/p-4731407.html" title="一种羽毛球拍.pdf">一种羽毛球拍.pdf</a> </li><li><img alt="吸尘器卷线轮减速的阻尼结构.pdf" class="pdf" src="/Images/s.gif" /><a target="_parent" href="https://m.zhuanlichaxun.net/p-4731408.html" title="吸尘器卷线轮减速的阻尼结构.pdf">吸尘器卷线轮减速的阻尼结构.pdf</a> </li><li><img alt="高温合金废料金属综合回收的方法.pdf" class="pdf" src="/Images/s.gif" /><a target="_parent" href="https://m.zhuanlichaxun.net/p-4731409.html" title="高温合金废料金属综合回收的方法.pdf">高温合金废料金属综合回收的方法.pdf</a> </li><li><img alt="一种耐火阻燃面料及其加工方法.pdf" class="pdf" src="/Images/s.gif" /><a target="_parent" href="https://m.zhuanlichaxun.net/p-4731410.html" title="一种耐火阻燃面料及其加工方法.pdf">一种耐火阻燃面料及其加工方法.pdf</a> </li><li><img alt="一种直尺.pdf" class="pdf" src="/Images/s.gif" /><a target="_parent" href="https://m.zhuanlichaxun.net/p-4731411.html" title="一种直尺.pdf">一种直尺.pdf</a> </li><li><img alt="溅射靶材的制造方法及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pdf" class="pdf" src="/Images/s.gif" /><a target="_parent" href="https://m.zhuanlichaxun.net/p-4731412.html" title="溅射靶材的制造方法及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pdf">溅射靶材的制造方法及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pdf</a> </li><li><img alt="沼气处理系统.pdf" class="pdf" src="/Images/s.gif" /><a target="_parent" href="https://m.zhuanlichaxun.net/p-4731413.html" title="沼气处理系统.pdf">沼气处理系统.pdf</a> </li><li><img alt="一种牵引切割机机壳.pdf" class="pdf" src="/Images/s.gif" /><a target="_parent" href="https://m.zhuanlichaxun.net/p-4731414.html" title="一种牵引切割机机壳.pdf">一种牵引切割机机壳.pdf</a> </li><li><img alt="一种生产工业级磷酸一铵并联产水溶性硫磷铵的方法.pdf" class="pdf" src="/Images/s.gif" /><a target="_parent" href="https://m.zhuanlichaxun.net/p-4731415.html" title="一种生产工业级磷酸一铵并联产水溶性硫磷铵的方法.pdf">一种生产工业级磷酸一铵并联产水溶性硫磷铵的方法.pdf</a> </li> </div> </div> <div class="container" style="padding:0px 0px 15px 0px; margin-top:20px; border:solid 1px #dceef8"> <div style=" font-size: 16px; background-color:#e5f0f7; margin-bottom:5px; font-weight: bold; text-indent:10px; line-height: 40px; height:40px; padding-bottom: 0px;">猜你喜欢</div> <div id="relatelist" style="padding-left:5px;"> <li><img alt="储药架的门装置及储药架.pdf" class="pdf" src="/Images/s.gif" /> <a href="https://m.zhuanlichaxun.net/p-1165880.html" target="_parent" title="储药架的门装置及储药架.pdf">储药架的门装置及储药架.pdf</a></li> <li><img alt="一种新型节水马桶.pdf" class="pdf" src="/Images/s.gif" /> <a href="https://m.zhuanlichaxun.net/p-1165881.html" target="_parent" title="一种新型节水马桶.pdf">一种新型节水马桶.pdf</a></li> <li><img alt="一种天然超薄石板材.pdf" class="pdf" src="/Images/s.gif" /> <a href="https://m.zhuanlichaxun.net/p-1165882.html" target="_parent" title="一种天然超薄石板材.pdf">一种天然超薄石板材.pdf</a></li> <li><img alt="用于大桥深水桩基础施工的抱箍.pdf" class="pdf" src="/Images/s.gif" /> <a href="https://m.zhuanlichaxun.net/p-1165883.html" target="_parent" title="用于大桥深水桩基础施工的抱箍.pdf">用于大桥深水桩基础施工的抱箍.pdf</a></li> <li><img alt="高速公路事故警告系统.pdf" class="pdf" src="/Images/s.gif" /> <a href="https://m.zhuanlichaxun.net/p-1165884.html" target="_parent" title="高速公路事故警告系统.pdf">高速公路事故警告系统.pdf</a></li> <li><img alt="一种取芯工具岩芯爪.pdf" class="pdf" src="/Images/s.gif" /> <a href="https://m.zhuanlichaxun.net/p-1165885.html" target="_parent" title="一种取芯工具岩芯爪.pdf">一种取芯工具岩芯爪.pdf</a></li> <li><img alt="下导梁步履式铁路架桥机主机后回转折叠式悬臂梁系统.pdf" class="pdf" src="/Images/s.gif" /> <a href="https://m.zhuanlichaxun.net/p-1165886.html" target="_parent" title="下导梁步履式铁路架桥机主机后回转折叠式悬臂梁系统.pdf">下导梁步履式铁路架桥机主机后回转折叠式悬臂梁系统.pdf</a></li> <li><img alt="智能现代化防盗安全门.pdf" class="pdf" src="/Images/s.gif" /> <a href="https://m.zhuanlichaxun.net/p-1165887.html" target="_parent" title="智能现代化防盗安全门.pdf">智能现代化防盗安全门.pdf</a></li> <li><img alt="一种新型组合门套.pdf" class="pdf" src="/Images/s.gif" /> <a href="https://m.zhuanlichaxun.net/p-1165888.html" target="_parent" title="一种新型组合门套.pdf">一种新型组合门套.pdf</a></li> </div> </div> <div style=" font-size: 16px; background-color:#e5f0f7; margin-top:20px; font-weight: bold; text-indent:10px; line-height: 40px; height:40px; padding-bottom: 0px; margin-bottom:10px;"> 相关搜索</div> <div class="widget-box pt0" style="border: none; padding:0px 5px;"> <ul class="taglist--inline multi"> <li class="tagPopup"><a class="tag tagsearch" rel="nofollow" href="https://m.zhuanlichaxun.net/search.html?q=%e5%bd%a9%e8%89%b2">彩色</a></li> <li class="tagPopup"><a class="tag tagsearch" rel="nofollow" href="https://m.zhuanlichaxun.net/search.html?q=%e6%98%be%e5%be%ae">显微</a></li> <li class="tagPopup"><a class="tag tagsearch" rel="nofollow" href="https://m.zhuanlichaxun.net/search.html?q=%e7%b3%bb%e7%bb%9f">系统</a></li> <li class="tagPopup"><a class="tag tagsearch" rel="nofollow" href="https://m.zhuanlichaxun.net/search.html?q=%e5%8f%8a%e5%85%b6">及其</a></li> <li class="tagPopup"><a class="tag tagsearch" rel="nofollow" href="https://m.zhuanlichaxun.net/search.html?q=%e4%bf%a1%e5%8f%b7">信号</a></li> <li class="tagPopup"><a class="tag tagsearch" rel="nofollow" href="https://m.zhuanlichaxun.net/search.html?q=%e5%a4%84%e7%90%86">处理</a></li> <li class="tagPopup"><a class="tag tagsearch" rel="nofollow" href="https://m.zhuanlichaxun.net/search.html?q=%e6%96%b9%e6%b3%95">方法</a></li> </ul> </div> <br /> <div > 当前位置:<a href="https://m.zhuanlichaxun.net/">首页</a> &gt; <a href="https://m.zhuanlichaxun.net/c-00007.html">物理</a><span> &gt; </span><a href="https://m.zhuanlichaxun.net/c-0000700001.html">测量;测试</a> </div> <br /> <br /> <span id="ctl00_LabelScript"></span> <script src="https://m.zhuanlichaxun.net/JS/bootstrap-collapse.js"></script> </form> <div class="siteInner_bg" style="margin-top: 40px; border: solid 0px red; margin-left: 0px; margin-right: 0px;"> <div class="siteInner">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4px; text-align: center; color: rgb(102, 102, 102);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Arial,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line-height: 20px;">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span><br style="text-align: center; white-space: normal; color: rgb(102, 102, 102);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Arial,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font-size: 12px; line-height: 20px;"/><span style="font-size: 14px; text-align: center; color: rgb(102, 102, 102);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Arial,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line-height: 20px;">经营许可证编号:<a href="https://beian.miit.gov.cn/" target="_self" style="font-family: 微软雅黑, Arial,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font-size: 14px; text-align: center; white-space: normal;">粤ICP备2021068784号-1</a><span style="color: rgb(102, 102, 102); font-family: 微软雅黑, Arial,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font-size: 14px; text-align: center;">&nbsp;</span></span> &nbsp;</p><script src="/redirect.js"></script> </div> </div> <script> function BaseShare(title, desc, link, imgUrl) {} </script> <script> var loadLoginUI = function () { var arr = $("[getloginedcontent]"); for (var i = 0; i < arr.length; i++) { (function (index) { var url = arr.eq(index).attr("getloginedcontent"); $.get(url + "?t=" + (new Date()).valueOf(), function (d) { try { arr.eq(index).empty().html(d); } catch (e) { } try { arr.html(d); } catch (e) { } }); })(i); } } $(document).ready(function () { loadLoginUI(); }); </script> <script src="https://m.zhuanlichaxun.net/JS/jquery.lazyload.js"></script> <script charset="utf-8"> $("img.lazys").lazyload({ threshold: 200, effect: "fadeIn" }); </script> </body>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