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起升坝的内倾式支撑结构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压起升坝的内倾式支撑结
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支撑杆驱动油缸安装于地基坑中,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驱动油
缸长期受泥沙淤积,污染大,腐蚀性强,故障率高。传统的支撑杆需设置滑动
导槽,预留地基坑,二次浇筑预埋件,施工成本高,工序复杂。传统的支撑杆
在失电状态下不能抬起放坝,当洪水暴涨且失电情况发生时,不能及时放坝行
洪,影响坝面安全。传统的支撑杆在放坝时沿滑动导槽向外延伸,并露出坝面
以外,占用空间大,影响整体美观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支撑杆的驱动油缸不受泥沙淤积,
无污染,使用寿命长,故障率低,并能在失电情况下实现降坝的液压起升坝的
内倾式支撑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压起升坝的
内倾式支撑结构,具有:
上端与坝体铰接的支撑杆;
一端与支撑杆铰接、另一端与坝体铰接的伸缩缸;其中,所述支撑杆的长
度使得:支撑杆既能在伸缩缸收缩时收入坝体,支撑杆也能在伸缩缸伸出时使
得支撑杆另一端伸出并支撑所述坝体;
支撑杆伸出时、用于支承支撑杆另一端的支撑台。
所述伸缩缸为液压缸,伸缩缸的缸底端铰接在支撑杆上;所述坝体上固设
有油缸上支架,所述伸缩缸的活塞杆铰接在油缸上支架上。
所述坝体上固设有支撑杆上支架,所述支撑杆与支撑杆上支架铰接。
所述支撑台上设有用于支承支撑杆的台阶,所述台阶的底面为斜面;当支
撑杆抵住台阶侧壁时,支撑杆垂直于所述台阶的底面。
所述支撑台为分体式结构,中间有一可供支撑杆通过的空隙。
所述支撑杆与台阶接触的一端为T字型。
所述伸缩缸的铰接点位于支撑杆上部,油缸上支架位于坝体上部。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支撑杆的驱动
油缸置于坝面上方,不受泥沙淤积,无污染,使用寿命长,故障率低,并且在
失电情况下可以实现降坝,增强坝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液压起升坝的内倾式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安装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支撑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油缸上支架,2、支撑杆上支架,3、伸缩缸,4、
支撑杆,5、支撑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
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1,一种液压起升坝的内倾式支撑结构,具有:
上端与坝体铰接的支撑杆;
一端与支撑杆铰接、另一端与坝体铰接的伸缩缸;其中,支撑杆的长度使
得:支撑杆既能在伸缩缸收缩时收入坝体,支撑杆也能在伸缩缸伸出时使得支
撑杆另一端伸出并支撑坝体;
支撑杆伸出时、用于支承支撑杆另一端的支撑台。
坝体的主翻转机构与传统坝体相同,采用一个主液压缸,主液压缸的活塞
杆与坝体铰接,推动坝体翻转,从而升起或降下坝体。
伸缩缸为液压缸,伸缩缸的缸底端铰接在支撑杆上;坝体上固设有油缸上
支架,伸缩缸的活塞杆铰接在油缸上支架上。在坝面和支撑杆的夹角内设置一
小油缸-伸缩缸,该小油缸为双作用前后耳环单级缸,其活塞杆端与坝面铰接,
缸底端与支撑杆铰接。小油缸的活塞杆为中空结构,内部为小油缸的液压油路。
小油缸的外部液压管路经管路导槽、支撑轴、坝体内腔与活塞杆端油口连接。
在失电状态下,可以手动操作液压系统驱使小油缸收缩,收回支撑杆,从而实
现放坝目的。安全性更强。
坝体上固设有支撑杆上支架,支撑杆与支撑杆上支架铰接。
如图3和图4所示,支撑台上设有用于支承支撑杆的台阶,台阶的底面为
斜面;当支撑杆抵住台阶侧壁时,支撑杆垂直于台阶的底面。支撑杆与台阶接
触的一端为T字型。在活动坝面背水侧设二根支撑杆,支撑杆上端与坝面上的
支撑杆上支架铰接,下端为“T”型结构。在支撑杆伸出后对应的坝基底面上设
支撑台,支撑台为分体式结构,中间有一可供支撑杆通过的空隙,便于放坝时
支撑杆落于该空隙中,以便坝面放至最低位置。支撑台台阶面呈一定角度的倾
斜,当支撑杆在支承状态时,该台阶的支承面与支撑杆呈垂直状态,以便于支
撑杆在外力作用下可以沿支承面滑动。支撑台可在坝基底面浇筑时一并浇筑,
不需预埋件和二次浇筑,施工简单方便,造价低。
伸缩缸的铰接点位于支撑杆上部,油缸上支架位于坝体上部。
当坝面由主油缸驱动升起到指定位置时,启动小油缸活塞杆向外伸出,支
撑杆张开,支撑杆“T”型端横轴落于支撑台上,以达到支承坝面的作用;需要
放坝时,启动小油缸活塞杆收缩,支撑杆向坝面内弧腔收缩,放下坝面,落于
坝基底面上。如图2所示。
采用上述的结构后,支撑杆的驱动油缸置于坝面上方,不受泥沙淤积,无
污染,使用寿命长,故障率低。采用内倾式收缩结构,放坝时支撑杆完全置于
坝面内弧腔位置,不占用外部空间,外表整洁美观。并能在失电情况下完成降
坝动作,大大提高坝体安全性能。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
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
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