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载重汽车驾驶室悬挂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型载重汽车驾驶室悬挂装置.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2320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2.13 CN 102923202 A *CN102923202A* (21)申请号 201210490067.9 (22)申请日 2012.11.27 B62D 33/10(2006.01) (71)申请人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地址 545005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屏山大 道 286 号 (72)发明人 莫荣博 邓聚才 陈志宁 陈崇山 李庆广 (74)专利代理机构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代理人 黄有斯 (54) 发明名称 重型载重汽车驾驶室悬挂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型载重汽。
2、车驾驶室悬挂 装置, 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 包括前悬挂装置和 后悬挂装置 ; 前悬挂装置包括前悬稳定杆, 前悬 减震器和螺旋弹簧 ; 所述后悬挂装置, 包括有后 悬减震器, 后悬拱梁和后悬浮动梁, 所述后悬减震 器为空气弹簧减震器, 其两端分别竖直铰接在液 压锁安装板下部和后悬减震器安装板上 ; 所述液 压锁安装板和所述后悬拱梁之间安装有后悬横拉 杆。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 它可以解决汽车驾驶 室舒适性差、 稳定性不够和操纵安全性较差的问 题。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
3、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4 页 1/1 页 2 1. 一种重型载重汽车驾驶室悬挂装置, 其特征在于 : 包括前悬挂装置和后悬挂装置 ; 所述前悬挂装置包括前悬稳定杆 (1) , 安装在所述前悬稳定杆 (1) 两端的结构一致的左悬 挂装置和右悬挂装置, 所述左悬挂装置和右悬挂装置二者均包括有前悬上支座 (5) , 前悬下 支座 (2) , 前悬减震器 (3) 和弹簧 (4) ; 所述前悬下支座 (2) 一端与车架 (10) 固定连接, 另一 端连接有前悬翻转轴支座 (9) , 在所述前悬翻转轴支座 (9) 上安装有前悬翻转轴 (7) , 所述 前悬翻转轴 (7) 铰接有与所述前悬上支座 (。
4、5) 相连接的转杆 (6) ; 所述前悬减震器 (3) 的两 端分别与所述前悬上支座 (5) 和所述前悬翻转轴 (7) 铰接 ; 所述弹簧 (4) 一端套接在与所述 前悬翻转轴 (7) 相连接的前悬限位块 (8) 上, 另一端卡接在所述前悬上支架 (5) 上 ; 所述后悬挂装置, 包括有后悬减震器 (15) , 两端安装有后悬下支座 (18) 的后悬拱梁 (13) 和两端连接有液压锁安装板 (14) 的后悬浮动梁 (19) , 所述后悬减震器 (15) 两端分别 竖直铰接在所述液压锁安装板 (14) 下部和所述后悬下支座 (18) 上的后悬减震器安装板 (20) 上 ; 所述液压锁安装板 (1。
5、4) 和所述后悬拱梁 (13) 之间安装有后悬横拉杆 (12)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载重汽车驾驶室悬挂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弹簧 (4) 为 螺旋弹簧 ; 所述前悬限位块 (8) 为圆柱形的橡胶块 ; 所述后悬减震器 (15) 为空气弹簧减震器 ; 在所述后悬下支座 (18) 上安装有高度调节 阀 (17) ; 所述高度调节阀 (17) 通过调节杆 (16) 与所述液压锁安装板 (14) 连接 ; 所述后悬 拱梁 (13) 与所述后悬下支座 (18) 固定连接成 “C” 字形状。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23202 A 2 1/3 页 3 重型载重汽车驾驶室悬挂装置。
6、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 尤其是一种用于载重汽车驾驶室的悬挂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汽车在行驶时, 驾驶室上的振动主要由路面通过底盘悬架、 发动机悬置、 驾驶室悬 挂系统传递到驾驶室上。 传统的汽车驾驶室车身与车架均采用普通减振直接连接的方式相 连。目前国内主要载重汽车产品的驾驶室多数采用以橡胶材料作为悬置元件的悬置系统, 这种结构对于车辆以较低车速行驶在平坦路面条件下, 对传递到驾驶室上的振动有一定的 阻隔和缓解作用。但是当车辆在车速较高的情况下行驶, 或是在路面条件稍差一些的道路 上行驶时, 橡胶悬置就不能很好地衰减振动, 驾驶室内产生的结构振动以及由高频振动。
7、引 起的结构噪音较大, 从而降低了驾驶室的舒适性, 也使驾驶室结构在振动作用下容易产生 损坏。 因此采用这种普通减振方式, 汽车驾驶室车身与车架之间减振效果不明显, 存在由路 面的冲击传递给汽车车架而引起驾驶室的振动较大, 驾驶室不具有良好的平顺性 ; 另一方 面 , 这种普通减振方式也不具有抗纵倾能力, 驾驶室的纵向稳定性和操纵安全性较差。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重型载重汽车驾驶室悬挂装置, 它可以解 决已有技术汽车驾驶室舒适性差、 稳定性不够和操纵安全性较差的问题。 0004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 这种重型载重汽车驾驶室悬挂装置, 包 。
8、括前悬挂装置和后悬挂装置 ; 所述前悬挂装置包括前悬稳定杆, 安装在所述前悬稳定杆两 端的结构一致的左悬挂装置和右悬挂装置, 所述左悬挂装置和右悬挂装置二者均包括有前 悬上支座, 前悬下支座, 前悬减震器和弹簧 ; 所述前悬下支座一端与车架固定连接, 另一端 连接有前悬翻转轴支座, 在所述前悬翻转轴支座上安装有前悬翻转轴, 所述前悬翻转轴铰 接有与所述前悬上支座相连接的转杆 ; 所述前悬减震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悬上支座和所 述前悬翻转轴铰接 ; 所述弹簧一端套接在与所述前悬翻转轴相连接的前悬限位块上, 另一 端卡接在所述前悬上支架上 ; 所述后悬挂装置, 包括有后悬减震器, 两端安装有后悬下支。
9、座的后悬拱梁和两端连接 有液压锁安装板的后悬浮动梁, 所述后悬减震器两端分别竖直铰接在所述液压锁安装板下 部和所述后悬下支座上的后悬减震器安装板上 ; 所述液压锁安装板和所述后悬拱梁之间安 装有后悬横拉杆。 0005 上述技术方案中, 更为具体的方案可以是 : 所述弹簧为螺旋弹簧 ; 所述前悬限位 块为圆柱形的橡胶块 ; 所述后悬减震器为空气弹簧减震器 ; 在所述后悬下支座上安装有高 度调节阀 ; 所述高度调节阀通过调节杆与所述液压锁安装板连接 ; 所述后悬拱梁与所述后 悬下支座固定连接成 “C” 字形状。 0006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 1、 采。
10、用驾驶室前机械后气囊减震结构, 通过调整前悬螺簧刚度和前悬减震器阻尼, 并 说 明 书 CN 102923202 A 3 2/3 页 4 将后悬气囊减震器总成调整为竖直布置, 同时为抑制驾驶室左右摆动, 增加后悬橡胶横拉 杆, 可以使车辆适应不同的路况, 既能够缓和垂直方向的冲击, 又同时能够衰减垂直方向和 横向的振动, 具有较好的减振功能, 能缓解从车架传递到驾驶室上的振动, 使驾驶室具有良 好的平顺性。 0007 2、 本发明后悬挂装置两个下支座通过螺栓与车架相连, 用来传递载荷, 利用横梁 板与后悬下支座连接形成的弓形结构, 借助车架的刚度, 较大地提高了抗弯能力。 0008 3、 具有。
11、良好的抗纵倾能力, 保证驾驶室的纵向稳定性和操纵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09 图 1 是本发明前悬挂装置的主视图。 0010 图 2 是图 1 中 A A 剖视图。 0011 图 3 是本发明前悬挂装置的左视图。 0012 图 4 是本发明后悬挂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 本发明包括有前悬挂装置和后悬挂装置 ; 前悬挂装置如图 1、 图 2 和图 3 所示, 包括有 前悬稳定杆 1, 安装在前悬稳定杆 1 两端结构一致的左悬挂装置和右悬挂装置, 所述左悬挂 装置和右悬挂装置二者均包括有前悬上支座 5, 前悬下支座 2, 前悬减震器 3 和螺旋弹。
12、簧 4 ; 前悬下支座 2 一端与车架 10 固定连接, 另一端连接有前悬翻转轴支座 9, 在前悬翻转轴支 座 9 上安装有前悬翻转轴 7, 前悬翻转轴 7 铰接有与前悬上支座 5 相连接的转杆 6 ; 前悬减 震器 3 的两端分别与前悬上支座 5 和前悬翻转轴 7 铰接 ; 螺旋弹簧 4 一端套接在与前悬翻 转轴 7 相连接的前悬限位块 8 上, 另一端卡接在前悬上支架 5 上 ; 前悬限位块 8 为圆柱形的 橡胶块。 0014 后悬挂装置如图 4 所示, 包括有后悬减震器 15, 后悬拱梁 13, 后悬浮动梁 19 ; 在后 悬拱梁 13 两端安装有后悬下支座 18, 后悬拱梁 13 与后。
13、悬下支座 18 固定连接成 “C” 字形 状 ; 后悬浮动梁 19 两端连接有液压锁安装板 14 ; 后悬下支座 18 上安装有后悬减震器安装 板 20, 后悬减震器 15 两端分别竖直铰接在液压锁安装板 14 下部和后悬减震器安装板 20 上 ; 后悬减震器15为空气弹簧减震器 ; 在后悬下支座18上安装有高度调节阀17 ; 高度调节 阀 17 通过调节杆 16 与液压锁安装板 14 连接, 高度调节阀 17 可对气囊刚度进行调节, 以便 更好的实现振动衰减 ; 左侧液压锁安装板 14(在其他实施例可以是右侧液压锁安装板或两 侧液压锁安装板) 和后悬拱梁 13 之间安装有后悬横拉杆 12 ;。
14、 液压锁安装板 14 上部安装有 液压锁 11, 液压锁安装板 14 上部铰接有与后悬上支座 21 连接的转块 22, 液压锁 11 通过后 悬上支座21与汽车驾驶室固定连接 ; 转块3起到锁紧驾驶室的作用 ; 后悬减震器15垂直安 装, 可以减缓车辆行驾时上下方向的冲击力, 当车辆发生左右晃动时, 后悬横拉杆 12 对左 右的力进行缓解。 0015 本发明采用驾驶室前机械后气囊减震结构, 通过调整前悬螺旋弹簧刚度和前悬 减震器阻尼, 并将为空气弹簧减震器的后悬减震器总成调整为竖直布置, 同时为抑制驾驶 室左右摆动, 增加后悬橡胶横拉杆, 可以使车辆适应不同的路况, 既能够缓和垂直方向的冲 说 明 书 CN 102923202 A 4 3/3 页 5 击, 又同时能够衰减垂直方向和横向的振动, 具有较好的减振功能, 能缓解从车架传递到驾 驶室上的振动, 使驾驶室具有良好的平顺性。 说 明 书 CN 102923202 A 5 1/4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23202 A 6 2/4 页 7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23202 A 7 3/4 页 8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23202 A 8 4/4 页 9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23202 A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