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字直放站离线隔离度检测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数字直放站离线隔离度检测的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3207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2.13 CN 102932071 A *CN102932071A* (21)申请号 201110227704.9 (22)申请日 2011.08.10 H04B 17/00(2006.01) H04W 16/26(2009.01) H04W 24/10(2009.01) (71)申请人 京信通信系统 (中国) 有限公司 地址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科学城神舟路 10 号 (72)发明人 徐嘉俊 雷礼平 高杰 周良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44245 代理人 杨晓松 (54) 。
2、发明名称 一种数字直放站离线隔离度检测的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字直放站离线隔离度检 测的方法, 包括步骤 : (1) 设置接收信号的发射强 度和发射频点 ; (2) 对接收端所接收的接收信号 进行下变频, 得到下变频信号, 对下变频信号做第 一次下变频采样, 得到第一次采样信号 ; (3) 接着 对第一次采样信号进行第二次下变频采样, 得到 第二次采样信号 ; (4) 滤除第二次采样中的干扰 信号, 得到发射信号 ; (5) 对发射信号进行功率统 计 ; (6) 将统计到的功率上报到监控系统 ; (7) 监 控系统通过发射信号的强度和接收信号的强度之 差计算得到系统的隔离度。。
3、该方法不需要往直放 站设备中增加模块, 从而无需额外增加设备的成 本。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1 页 2 1. 一种数字直放站离线隔离度检测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1) 设置接收信号的发射强度和发射频点 ; (2) 对接收端所接收的接收信号进行下变频, 得到下变频信号, 对下变频信号做第一次 下变频采样, 得到第一次采样信号 ; (3) 接着对第一次采样信号进行第二次下变频采样, 得到第二次采样信号 ; (4) 滤。
4、除第二次采样中的干扰信号, 得到发射信号 ; (5) 对发射信号进行功率统计 ; (6) 将统计到的功率上报到监控系统 ; (7) 监控系统通过发射信号的强度和接收信号的强度之差计算得到系统的隔离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数字直放站离线隔离度检测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 中的第一次下变频采样为 6 倍下变频采样 ; 所述步骤 (3) 中的第二次下变频采样为 8 倍下 变频采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数字直放站离线隔离度检测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7) 计算系统的隔离度 ISO, 公式为 : ISO Pout+(G-G3)-Pin Pout为由数字域产生的点频功率, 。
5、G2 为数字域后的增益, G1 为数字域前增益, Pin为反 馈功率, G3 为数字域增益, 整机增益 G G1+G2。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32071 A 2 1/3 页 3 一种数字直放站离线隔离度检测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 尤其涉及一种数字直放站离线隔离度检测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无线直放站收发天线的隔离度在工程安装时是一项重要的测试参数, 收发天线必 须要满足一定的要求才能开站, 否则设备就可能异常工作而影响基站的覆盖。 0003 传统的隔离度检测方案是在设备中增加一个射频模块, 通过射频模块的收发信号 过程计算出天线间的隔离度。 这。
6、种方案要在直放站设备中增加一个模块, 体积、 重量增加的 同时又增加了设备的成本。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 提供一种数字直放站离线隔离度 检测的方法, 该方法不需要往直放站设备中增加模块, 从而无需额外增加设备的成本。 0005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 本数字直放站离线隔离度检测的方法, 包 括以下步骤 : 0006 (1) 设置接收信号的发射强度和发射频点 ; 0007 (2) 对接收端所接收的接收信号进行下变频, 得到下变频信号, 对下变频信号做第 一次下变频采样, 得到第一次采样信号 ; 0008 (3) 接着对第一次采样信号进行第二。
7、次下变频采样, 得到第二次采样信号 ; 0009 (4) 滤除第二次采样中的干扰信号, 得到发射信号 ; 0010 (5) 对发射信号进行功率统计 ; 0011 (6) 将统计到的功率上报到监控系统 ; 0012 (7) 监控系统通过发射信号的强度和接收信号的强度之差计算得到系统的隔离 度。 0013 优选地, 所述步骤(2)中的第一次下变频采样为6倍下变频采样 ; 所述步骤(3)中 的第二次下变频采样为 8 倍下变频采样。 0014 优选地, 所述步骤 (7) 计算系统的隔离度 ISO, 公式为 : 0015 ISO Pout+(G-G3)-Pin 0016 Pout为由数字域产生的点频功率。
8、, G2为数字域后的增益, G1为数字域前增益, Pin为 反馈功率, G3 为数字域增益, 整机增益 G G1+G2。 0017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 无需在数字直放站设备中增加硬 件模块, 只需在数字直放站的 FPGA 模块内加入依据本发明方法设计的软件程序即可 ; 从而 无需额外增加设备的成本。 附图说明 0018 图 1 是数字直放站的结构示意图 ; 说 明 书 CN 102932071 A 3 2/3 页 4 0019 图 2 是本发明隔离度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 于。
9、此。 0021 实施例 1 0022 如图 1 所示, 本发明隔离度检测方法所基于的数字直放站是现有技术中的, 其包 括施主天线端口(DT)、 功率放大器(简称功放, PA)、 变频模块、 低噪音放大器(LNA)、 数字处 理模块、 滤波器 (FIR)、 用户天线端口 (MT) ; 其中, 数字处理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模数转换 器 (ADC)、 FPGA 模块及数模转换器 (DAC), FPGA 模块内设有数控振荡器 (NCO) ; 施主天线端 口用于与施主天线连接, 用户天线端口用于与用户天线连接。 0023 在发射端, FPGA 模块内部产生一直流信号, 经数控振荡器 (NCO) 上变频为低。
10、频信 号 (da_inf) 后送给数模转换 (DA) 芯片 ; 在接收端, FPGA 模块对模数转换 (AD) 芯片采样后 的中频信号 (ad_inf) 通过数控振荡器 (NCO) 进行下变频变换搬移到 0 频, 然后对 0 频信号 进行 48 倍采样 ( 分两级进行, 先 6 倍采样, 再 8 倍采样 ), 再经过通带为 10kHz 的低通滤波 器 (LP) 滤波, 最后将统计到平均能量上报给监控系统, 以便显示到调试软件界面上。 0024 本发明的直放站离线隔离度检测方法通过 FPGA 模块内嵌的软件来实现 ; 采取离 线检测方式, 当设备进行隔离度检测状态时, 监控系统控制直放站仅打开一。
11、个检测通道, 其 余通道全部关闭。由数字域产生一个直流信号, 该信号经数字上变频模块 (DUC) 变频到中 频, 再经上变频变到射频后, 由发送天线 (TX 天线 ) 发射出去, 发射的信号经空间后从接收 天线 (RX 天线 ) 接收回来, 经射频前端下变频后变为中频, 经数字下变频模块 (DDC) 变频最 终又以直流的形式进入数字域。 FPGA模块通过检测反馈信号的功率即可计算出系统当前的 隔离度。当设备退出隔离度检测状态后, 监控系统控制直放站再恢复正常工作时打开的通 道, 进行信号的放大。 0025 隔离度的计算公式推导如下 : 0026 设由数字域产生的点频功率为 Pout, 数字域后。
12、的增益为 G2, 数字域前增益为 G1, 数 字域接收到的反馈功率为 Pin, 收发天线的隔离度为 ISO, 数字域增益为 G3, 整机增益 G。那 么有 : 0027 ISO Pout+G1+G2-Pin 0028 由于 (G1+G2) 与整机的增益有关系, 所以公式可变形为 : 0029 ISO Pout+(G-G3)-Pin 0030 上述核心的处理过程由FPGA模块来完成, 如图2所示, FPGA模块内部的处理流程, 包括如下步骤 : 0031 (1) 通过监控系统, 设置接收 ( 应该为发射 ) 信号的发射强度和发射频点 ; 0032 (2) 对接收端所接收的接收信号进行下变频, 得。
13、到下变频信号, 借用主链路 DDC 通 道对下变频信号做第一次下变频采样 ( 在本实施中, 为 6 倍下变频采样 ), 得到第一次采样 信号 ; 0033 (3)接着对第一次采样信号进行第二次下变频采样(在本实施中, 为8倍下变频采 样 ), 得到第二次采样信号 ; 说 明 书 CN 102932071 A 4 3/3 页 5 0034 (4) 滤除第二次采样中的干扰信号, 得到 ( 应该为恢复 ) 发射信号 ; 0035 (5) 对发射信号进行功率统计 ( 应该为在接收端, 对恢复的发射信号进行功率统 计 ) ; 0036 (6) 将统计到的功率上报到监控系统 ; 0037 (7) 监控系统。
14、通过发射信号的强度和接收信号的强度之差计算得到系统的隔离 度 ; 计算公式为上述公式。 0038 这样,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次下变频采样、 第二次下变频采样叠加后为 48 倍 下变频采样。在本发明中, 第一次下变频采样、 第二次下变频采样只要满足采样定律即可, 即要求 FS/ 采样倍数 2B(FS 为 AD 转换器送给 FPGA 的速率, B 为 FPGA 内部滤波器的带 宽 ), 叠加后的采样倍数不限于 48 倍。 0039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 限制, 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 修饰、 替代、 组合、 简化, 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 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2932071 A 5 1/1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32071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