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矾芳烃化物的改进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446132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37.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1100342.8

申请日:

1991.01.19

公开号:

CN1053430A

公开日:

1991.07.31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C07F 9/00申请日:19910119授权公告日:19940706终止日期:20100219|||保护期延长|||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C07F9/00

主分类号:

C07F9/00

申请人:

埃尼蒙特·安尼克公司;

发明人:

福斯托·卡尔德拉佐; 吉多·帕姆帕洛尼; 露西亚·罗彻; 安哥勒·蒙利; 弗兰西丝克·玛茨; 伦佐·英沃尼泽

地址:

意大利巴勒莫

优先权:

1990.01.19 IT 19111A/90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代理人:

唐伟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矾芳烃化物[V(芳烃)2]其中“芳烃”为苯或单-,二-,或多-(C1-C5)-烷基-取代的苯,通过下列方法制备:(a)通过将三氯化矾、金属铝和三氯化铝在所选择的芳烃存在下互相进行反应,得到络合物[V(芳烃)2](+)·AlCl4(-)(b)用环或无环液体脂肪醚处理所得到的络合物,使[V(芳烃)2](+)还原为[

权利要求书

1: 制备矾芳烃化物的方法 [V(芳烃) 2 ] 其中“芳烃”为苯或单一、二-、或多-(C 1 -C 5 )-烷基-取代的苯,其特征在于: (a)在所选择的芳烃存在下,通过将三氯化矾、金属铝和三氯化铝相互反应,生成络合物 [V(芳烃) 2 ] (+) ·AlCl 4 (-) (b)将所得的络合物用环或无环液体脂肪醚处理,使[V(芳烃) 2 ](+)还原为[V(芳烃) 2 ];和 (c)回收分离得到的矾芳烃化物。
2: 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芳烃从苯、甲苯、对二甲苯和1,3,5-三甲基苯中选择,优选1,3,5-三甲基苯。
3: 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所进行的反应中,三氯化铝∶三氯化矾的摩尔比为0.33∶1~2∶1,芳烃∶三氯化矾的摩尔比为2∶1~10∶1,而金属铝原子∶三氯化矾的摩尔比为1∶1~5∶1。
4: 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a)所进行的反应中,三氯化铝∶三氯化矾的摩尔比为1∶1~2∶1,芳烃∶三氯化矾的摩尔比为4∶1~10∶1,金属铝原子∶三氯化矾的摩尔比为1∶1~2∶1。
5: 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a)所进行的 反应中,温度范围为100℃~130℃,反应时间为2-4小时。
6: 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a)中,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分别为120℃-130℃,和2-3小时。
7: 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将环或无环脂肪液体醚加到(a)步骤中所得的反应产物中,其用量为每100份重量的反应混合物加100-200份醚,反应温度为0℃-50℃,优选在室温(20-25℃),反应时间为2-48小时,优选2-5小时。
8: 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醚从四氢呋喃、乙醚、二甲氧基乙烷,和二甘醇甲醚中选择,优选四氢呋喃。
9: 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b)中,反应在液体烃稀释剂存在下进行,优选在饱和脂肪烃稀释剂存在下进行。
10: 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醚和可能存在的烃稀释剂从步骤(b)的反应混合物中蒸发除去,为得到矾芳烃化物,将蒸发的残余物用溶剂处理,得到了含有矾芳烃化物的上述溶剂的溶液,通过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析出结晶或加入非溶剂,从溶液中分离得到矾芳烃化物。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制备矾芳烃化合物的改进方法。

    矾芳烃化物为本领域中有用的化合物,尤其适用于制备烯烃聚合的催化剂。

    因此,根据中国专利申请89107055.9(1989年9月9日),通过矾芳烃化物

    〔V(芳烃)2〕

    与四氯化钛反应,得到固体催化剂成分。该催化剂成分和三烷基铝在乙烯聚合,或乙烯与C3-C10α-烯烃的共聚合中具有高活性。该反应在低压和低温下在悬浮液中进行,而当反应条件为高压、高温时,在管状反应器或应罐中进行,在高温下于溶液中进行。

    制备矾芳烃化物的方法为已知技术,其记载于E.O.Fischer和H.S.KogLer的Chem.Ber.90250(1957)和F.Calderazzo的Inorg.Chem.3810(1964)中,用这些方法所得到的适用的反应产物的收率很低(总收率为15%),因此,从商业观点看其缺乏吸收力。

    在中国专利申请90103521.1(1990年5月15日)中,记载了一种制备矾芳烃化物的方法,其包括:用金属或有机金属类化合物做还原剂,将矾芳烃碘化物还原,可通过氯化矾与金属铝和三氯化铝反应,得到一缩合物。

    〔V(芳烃)2)(+)·AlCl4(-)

    随后用碱金属碘化物处理该缩合物得到矾芳烃碘化物,根据上述专利申请中的方法所得到的矾芳烃化物总收率为50%。

    本申请人发现,根据本发明,矾芳烃化物可以通过简单且先进的方法制备,该方法易于在商业水平应用,至少在优选的条件下、可以使其具有高的反应收率。

    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矾芳烃化物

    〔V(芳烃)2〕

    的制备方法,其中,“芳烃”代表苯或单、二。或多-(C1-C5)-烷基取代的苯,其包括:

    (a)通过将三氯化矾,金属铝和三氯化铝在选择的芳烃存在下反应,制备得到缩合物

    〔V(芳烃)2〕(+)·AlCl4(-)

    (b)将所得到的缩合物用环或无环液体脂肪醚处理,使〔V(芳烃)2〕(+)还原为〔V(芳烃)2〕;及

    (c)回收分离的矾芳烃。

    本发明中生成矾芳烃化物的反应如下式表示:

    在本发明方法的步骤(a)中,三氯化矾、金属铝、三氯化铝和芳烃在反应条件下互相接触混合,适用于该目的地芳烃例如:苯.甲苯,对二甲苯和1,3,5-三甲苯,其中,1,3,5-三甲苯为优选。

    反应在优选三氯化铝∶三氯化矾的摩尔比为0.33∶1~2∶1,芳烃∶三氯化矾的摩尔比为2∶1~10∶1,金属铝原子∶三氯化矾的摩尔比为1∶1~5∶1中进行。当反应按下列摩尔比进行时,可得到最佳结果,即:三氯化铝∶三氯化矾为1∶1~2∶1,芳烃∶三氯化矾为4∶1~10∶1,金属铝原子∶三氯化矾为1∶1~2∶1。另外,在所说的(a)步骤中,反应在100℃~130℃范围内进行2-4小时,优选的反应温度和时间分别为120℃~130℃,和2-3小时。

    在本发明方法的步骤(b)中,将环或无环脂肪液体醚加到步骤(a)的反应产物中,适用于该目的的醚为:四氢呋喃、乙醚、二甲氧基乙烷、二甘醇甲醚、其中,四氢呋喃为优选。所加入醚的量並不重要,但是,每100份重量的反应混合物,通常约有100~200份的醚用于该目的。在该反应步骤中,可将稀释剂,优选烃稀释剂,在反应条件下其为液体的、优选饱和脂肪烃稀释剂,如正庚烷、加到反应物中。用醚进行的处理可在0℃~50℃范围内进行,但反应优选在室温(20-25℃)进行。按常规,反应时间可在2~48小时,优选2~5小时。

    在本发明步骤(C)中,由步骤(b)中得到的矾芳烃化物可按常规的分离技术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例如,可从反应混合物中蒸发除去醚,和烃稀释剂,蒸馏残渣随后可以用能溶解矾芳烃化物的溶剂处理,如:烃溶剂,尤其是脂肪烃溶剂如:正庚烷,由此获得的溶液可以通过过滤、或离心与固体的反应副产物分离,通过蒸发溶剂,或将溶液冷至低温使析出结晶,和/或通过加入非溶剂,回收得到矾芳烃化物。

    由此得到的矾芳烃化物为固体产物,其熔点在100℃~300℃范围内。这些矾芳烃化物可与四氯化钛反应,得到固体催化剂成分,其与三烷基铝合并,在乙烯聚合或乙烯与C3-C10α-烯烃的共聚中具有高活性。该反应为低压、低温时,在混悬液中进行。而在高压、高温条件下,反应在管状反应器或反应罐中进行,在高温下,于溶液中进行。

    为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将下列实验实例报告于此。

    实例1

    将三氯化矾(5g,31.7mmol),铝粉(0.855g,31.7mmol),三氯化铝(1.42g,10.6mmol)和9.1ml(63.5mmol)1,3,5-三甲基苯的混合物装进配有温度计,搅拌棒和滴液漏斗的玻璃烧瓶中。

    将混合物热至130℃,并在该温度下保持2小时,得到红棕色的混悬液,混悬液冷却至室温(20-25℃),加入10ml正庚烷和70ml无水四氢呋喃,所得到的混合物猛烈搅拌2小时,混合物浓缩干燥(0.1mmHg,50℃),将固体残余物重新混悬于无水正庚烷(130ml)中。

    将混悬液过滤,得到澄清红棕色溶液,其含有3.87g(13.3mmol)矾-双-(1,3,5-三甲基苯)

    〔V(1,3,5-三甲基苯)2〕

    以相对于初加入三氯化矾的摩尔数表示,收率为42%。

    实例2

    将三氯化矾(5g,31.7mmol),铝粉(1.71g,63.3mmol),三氯化铝(1.42g,10.6mmol)和18.2ml(127mmol)的1,3,5-三甲基苯装进配有温度计、搅棒和滴液漏斗的玻璃烧瓶中。

    将混合物加热至130℃並在该温度下保持2小时,得到棕红色混悬液,将该混悬液冷至室温(20-25℃),加入10ml正庚烷和70ml无水四氢呋喃,所得混合物猛烈搅拌3小时,随后浓缩干燥(0.1mmHg,50℃),将固体残余物重新混悬于无水正庚烷(50ml)中。

    将混悬液过滤,得到澄清的红棕色溶液,其含有3.87g(13.3mmol)矾-双-(1,3,5-三甲基苯)

    〔V(1,3,5-三甲基苯)2〕

    以相对于初始装入的三氯化矾的摩尔数表示收率为42%。

    实例3

    将三氯化矾(5g,31.7mmol),铝粉(1.71g,63.3mmol),三氯化铝(4.22g,31.7mmol)和18.2ml(127mmol)的1,3,5-三甲基苯的混合物装进配有温度计、搅棒和滴液漏斗的玻璃烧瓶中。

    将混合物加热至130℃,并在该温度下保持2小时,得到红棕色的混悬液,将该混悬液冷至室温(20-25℃),加入10ml正庚烷和60ml无水四氢呋喃,所得混合物猛烈搅拌3小时,将其浓缩干燥(0.1mmHg,50℃),所得固体残余物重新混悬于60ml无水正庚烷。

    将混悬液过滤,所得固体用正庚烷洗,得到总体积为127ml的澄清红棕色溶液,其含有8.3g(28.5mmol)矾-双-(1,3,5-三甲基苯)

    〔V(1,3,5-三甲基苯)2〕

    以相对于初始加入的三氯化矾的摩尔数表示收率为90%。

    实例4

    将三氯化矾(58.2g,0.37mol),铝粉(10g,0.37mol),三氯化铝(70g,0.52mol)和317ml(2.22mol)1,3,5-三甲基苯在氮气环境下装进0.5升的大玻璃试管中,侧面固定。

    将混合物热至120-130℃,并在此温度下加热2小时,得到红棕色的混悬液,将该混悬液冷却至室温(20-25℃),加50ml正庚烷和300ml无水四氢呋喃,所得的混合物猛烈搅拌5小时,随后将其浓缩干燥(0.1mmHg,50℃),所得固体残余物重新混悬于无水正庚烷(60ml)中。

    将混悬液过滤,固体用正庚烷洗,得到总体积为400ml的澄清红棕色溶液,该溶液再浓缩干燥,得到70g矾-双-(1,3,5-三甲基苯)

    〔V(1,3,5-三甲基苯)2〕

    以相对于初始装进的三氯化矾的摩尔数表示收率为65%。

    实例5

    将三氯化矾(4.6g,29mmol),铝粉(1.6g,59mmol),三氯化铝(7.8g,58mmol)和40ml(279mmol)的1,3,5-三甲基苯在氮气环境下,装进容积为0.5升的大玻璃试管中,侧面固定。

    混合物热至120-130℃,并在该温度下加热2小时,得到红棕色的混悬液,混悬液冷却至室温(20-25℃),加70ml正庚烷和70ml无水四氢呋喃,所得混合物剧烈搅拌48小时,随后将其浓缩干燥(0.1mmHg,50℃),所得固体残余物重新混悬于正庚烷(100ml)中。

    将混悬液过滤,所得的澄清溶液浓缩到终体积为50ml,使其冷却至-78℃,并在该温度下冷却过夜,得到6.53g矾-双-(1,3,5-三甲基苯)

    〔V(1,3,5-三甲基苯)2〕

    以相对于初始装入的三氯化矾的摩尔数表示收率为77%。

制备矾芳烃化物的改进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制备矾芳烃化物的改进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制备矾芳烃化物的改进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备矾芳烃化物的改进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备矾芳烃化物的改进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矾芳烃化物V(芳烃)2其中“芳烃”为苯或单-,二-,或多-(C1-C5)-烷基-取代的苯,通过下列方法制备:(a)通过将三氯化矾、金属铝和三氯化铝在所选择的芳烃存在下互相进行反应,得到络合物V(芳烃)2(+)AlCl4(-)(b)用环或无环液体脂肪醚处理所得到的络合物,使V(芳烃)2(+)还原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