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驱动地源雨水降温系统.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445135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19.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238026.0

申请日:

2012.07.11

公开号:

CN102733497A

公开日:

2012.10.1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4B 1/74申请公布日:20121017|||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B 1/74申请日:20120711|||公开

IPC分类号:

E04B1/74

主分类号:

E04B1/74

申请人:

四川大学

发明人:

王子云; 全柏铭; 王军

地址:

610065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一环路南一段2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太阳能驱动地源雨水降温系统,包括雨水分流管、倾斜屋面、雨水过滤收集器、雨水下水管、换热管分水器、地埋换热管、换热管集水器、水池、雨水上水管、水泵、太阳能发电设备、蓄电池和补水管等。水泵将水池内的雨水提升到屋面,由雨水分流管流出后,在屋面以薄水层形式流动,蒸发换热,冷却屋面,然后由雨水过滤收集器收集过滤,进入与雨水过滤收集器连接的雨水下水管,再通过换热管分水器进入地埋换热管换热,将热量传递到地下土壤中,最后通过换热管集水器进入水池。太阳能发电设备发电由蓄电池储存,并驱动水泵。阴雨天气,降落到屋面的雨水由自重从倾斜屋面流到雨水过滤收集器,再由雨水下水管经地埋换热管进入水池中。

权利要求书

1.本发明是一种太阳能驱动地源雨水降温系统,包括在安装屋面的雨水分流管(1)、倾斜屋面(2)、雨水过滤收集器(3)、雨水下水管(4)、换热管分水器(5)、地埋换热管(6)、换热管集水器(7)、水池(8)、雨水上水管(9)、水泵(10)、太阳能发电设备(11)、蓄电池等(12)、以及补水管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太阳能驱动地源雨水降温系统,其特征是:雨水下水管(3)、换热管分水器(5)地埋换热管(6)、换热管集水器(7)和水池(8)顺序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太阳能驱动地源雨水降温系统,安装于屋顶的太阳能发电设备(11)发电后,由蓄电池(12)储存,储存于蓄电池(12)中电能驱动水泵(10),从水池(10)提升雨水到屋面进入雨水上水管(9)。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太阳能驱动地源雨水降温系统,将地埋换热管(6)埋在土壤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太阳能驱动地源雨水降温系统,雨水由雨水分流管1流出后,在屋面以薄水层形式在倾斜屋面(2)上流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太阳能驱动地源雨水降温系统,降雨到倾斜屋面(2)上,流入雨水过滤收集器(3)中,再由雨水下水管(4)经换热管分水器 (5),地埋换热管(6),换热管集水器(7),进入水池(8)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太阳能驱动地源雨水降温系统,补水管(13)可对水池进行补水。

说明书

太阳能驱动地源雨水降温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围护结构降温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发电驱动的地源、雨水利用建筑围护结构降温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家大力提倡建筑节能尤其是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改造。夏季太阳照射形成的热量通过屋面、墙体和窗户进入室内,形成空调冷负荷;冬季热量通过墙体由室内传到室外,形成空调热负荷。通过增加屋面、墙体的热阻,夏季可以有效降低进入室内的热量,冬季可以降低建筑的热损失,从而减少空调用电量。因此生产保温性能好的墙材和对既有建筑围护结构进行保温改造是目前建筑节能的重要工作。传统的墙体隔热保温的方式分为:外保温、内保温和自保温三种方式;外保温模式是通过粉、喷、贴等施工工艺,在外墙外侧的基层上包一层隔热保温层,使墙体热阻满足节能设计标准;内保温模式所采用的隔热保温材料和施工工艺基本上与外保温模式相同,所不同的是,在外墙体的内侧基层上增加一层隔热保温层;自保温模式依靠外墙本身的热工性能技术指标,以达到节能设计的标准。

本发明是一个有别于传统隔热保温方式的新型系统。利用太阳能发电驱动雨水循环利用,并利用地源作为冷却源,采用蒸发冷却的方式降低建筑维护结构外表面温度,同时减少进入室内的热量,达到建筑降温节能的目的。水系统电能消耗可完全来源于太阳能发电,同时可利用雨水作为介质,系统集成了太阳能利用、雨水利用、蒸发冷却、地热利用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太阳能发电驱动的地源雨水循环降温系统,可利用地下土壤冷却雨水,进而通过雨水表面蒸发从建筑围护结构外表面吸收太阳辐射热量,达到建筑隔热降温和建筑节能的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是一种太阳能驱动地源雨水降温系统,包括在安装屋面的雨水分流管、倾斜屋面、雨水过滤收集器、雨水下水管、换热管分水器、地埋换热管、换热管集水器、水池、雨水上水管、水泵、安装于屋面的太阳能发电设备、蓄电池和补水管等。

其雨水循环系统特征在于,通过安装在雨水上水管上的水泵将水池内的雨水提升到屋面,然后由雨水分流管流出后,在倾斜的屋面上由雨水过滤收集器收集过滤后,进入与雨水过滤收集器连接的雨水下水管,然后通过换热管分水器进入地埋换热管换热,再通过换热管集水器进入水池。 

其地埋换热管特征在于,将换热管埋在土壤中,当雨水流过换热管时将热量传递到地下土壤中。

其倾斜屋面特征在于,雨水由雨水分流管流出后,由于自重在屋面以薄水层形式流动,在太阳辐射下,蒸发换热,冷却屋面,减少进入室内的热量。

其太阳能发电系统特征在于,安装于屋顶的太阳能发电设备发电后,由蓄电池储存,储存于蓄电池中电能驱动水泵,提升雨水到屋面。

其雨水收集系统特征在于,降落到屋面的雨水由自重从倾斜屋面流到雨水过滤收集器,再由雨水下水管经地埋换热管进入水池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太阳能驱动水泵提升雨水系统、利用地埋换热管散热、利用屋面收集雨水、利用表面蒸发冷却屋面等技术,形成了太阳能发电驱动的地源雨水循环降温系统,系统可自提供动力,能有效降低围护结构表面温度和减少进入室内的热量,进而能达到保温隔热和建筑节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一幅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种太阳能驱动地源雨水降温系统的系统示意图;

图中示出部件名称及所对应的标记:雨水分流管1、倾斜屋面 2、雨水过滤收集器 3、雨水下水管 4、换热管分水器 5、地埋换热管 6、换热管集水器 7、水池 8、雨水上水管 9、水泵 10、安装于屋面的太阳能发电设备 11、蓄电池 12、补水管 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示例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是一种太阳能驱动地源雨水降温系统,通过安装在雨水上水管9上的水泵10将水池8内的雨水提升到屋面,然后由雨水分流管1流出后,在倾斜屋面2上,由于重力作用,水流流向低处,由雨水过滤收集器3收集过滤后,进入与雨水过滤收集器连接的雨水下水管3,然后换热管分水器5进入地埋换热管6换热,再通过换热管集水器7进入水池8。 安装于屋顶的太阳能发电设备11发电后,由蓄电池12储存,储存于蓄电池12中电能驱动水泵10,提升雨水到屋面进入雨水上水管9,形成一个雨水循环,其循环动力可完全来自于太阳能发电设备11。

将地埋换热管6埋在土壤中,当雨水流过地埋换热管6时可将热量传递到地下土壤中,从而降低雨水温度,可更好更多地吸收辐射到屋面的太阳能。

雨水由雨水分流管1流出后,由于自重在屋面以薄水层形式在倾斜屋面2上流动,在太阳辐射下,蒸发换热,冷却屋面,减少进入室内的热量。

当大气降雨时,雨水降落到倾斜屋面2上,由于自重雨水流入雨水过滤收集器3中,再由雨水下水管4经换热管分水器 5,地埋换热管6,换热管集水器7,进入水池8中,实现雨水的自动收集。

当缺水时,可由补水管13从自来水进行补水。

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发明一种太阳能驱动地源雨水降温系统一些原理,并非是要将本发明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发明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太阳能驱动地源雨水降温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太阳能驱动地源雨水降温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太阳能驱动地源雨水降温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太阳能驱动地源雨水降温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阳能驱动地源雨水降温系统.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733497A43申请公布日20121017CN102733497ACN102733497A21申请号201210238026022申请日20120711E04B1/7420060171申请人四川大学地址610065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一环路南一段24号72发明人王子云全柏铭王军54发明名称太阳能驱动地源雨水降温系统57摘要一种太阳能驱动地源雨水降温系统,包括雨水分流管、倾斜屋面、雨水过滤收集器、雨水下水管、换热管分水器、地埋换热管、换热管集水器、水池、雨水上水管、水泵、太阳能发电设备、蓄电池和补水管等。水泵将水池内的雨水提升到屋面,由雨水分流管流出后,在屋面以薄水层形式。

2、流动,蒸发换热,冷却屋面,然后由雨水过滤收集器收集过滤,进入与雨水过滤收集器连接的雨水下水管,再通过换热管分水器进入地埋换热管换热,将热量传递到地下土壤中,最后通过换热管集水器进入水池。太阳能发电设备发电由蓄电池储存,并驱动水泵。阴雨天气,降落到屋面的雨水由自重从倾斜屋面流到雨水过滤收集器,再由雨水下水管经地埋换热管进入水池中。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1页21本发明是一种太阳能驱动地源雨水降温系统,包括在安装屋面的雨水分流管(1)、倾斜屋面(2)、雨水过滤收集器(3)、雨水下水管(4)、换。

3、热管分水器(5)、地埋换热管(6)、换热管集水器(7)、水池(8)、雨水上水管(9)、水泵(10)、太阳能发电设备(11)、蓄电池等(12)、以及补水管13。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太阳能驱动地源雨水降温系统,其特征是雨水下水管(3)、换热管分水器(5)地埋换热管(6)、换热管集水器(7)和水池(8)顺序相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太阳能驱动地源雨水降温系统,安装于屋顶的太阳能发电设备(11)发电后,由蓄电池(12)储存,储存于蓄电池(12)中电能驱动水泵(10),从水池(10)提升雨水到屋面进入雨水上水管(9)。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太阳能驱动地源雨水降温系统,将地埋换热管(6)埋在土壤中。。

4、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太阳能驱动地源雨水降温系统,雨水由雨水分流管1流出后,在屋面以薄水层形式在倾斜屋面(2)上流动。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太阳能驱动地源雨水降温系统,降雨到倾斜屋面(2)上,流入雨水过滤收集器(3)中,再由雨水下水管(4)经换热管分水器(5),地埋换热管(6),换热管集水器(7),进入水池(8)中。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太阳能驱动地源雨水降温系统,补水管(13)可对水池进行补水。权利要求书CN102733497A1/2页3太阳能驱动地源雨水降温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围护结构降温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发电驱动的地源、雨水利用建筑围护结构降温系统。背景技术000。

5、2目前国家大力提倡建筑节能尤其是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改造。夏季太阳照射形成的热量通过屋面、墙体和窗户进入室内,形成空调冷负荷;冬季热量通过墙体由室内传到室外,形成空调热负荷。通过增加屋面、墙体的热阻,夏季可以有效降低进入室内的热量,冬季可以降低建筑的热损失,从而减少空调用电量。因此生产保温性能好的墙材和对既有建筑围护结构进行保温改造是目前建筑节能的重要工作。传统的墙体隔热保温的方式分为外保温、内保温和自保温三种方式;外保温模式是通过粉、喷、贴等施工工艺,在外墙外侧的基层上包一层隔热保温层,使墙体热阻满足节能设计标准;内保温模式所采用的隔热保温材料和施工工艺基本上与外保温模式相同,所不同的是,在外。

6、墙体的内侧基层上增加一层隔热保温层;自保温模式依靠外墙本身的热工性能技术指标,以达到节能设计的标准。0003本发明是一个有别于传统隔热保温方式的新型系统。利用太阳能发电驱动雨水循环利用,并利用地源作为冷却源,采用蒸发冷却的方式降低建筑维护结构外表面温度,同时减少进入室内的热量,达到建筑降温节能的目的。水系统电能消耗可完全来源于太阳能发电,同时可利用雨水作为介质,系统集成了太阳能利用、雨水利用、蒸发冷却、地热利用等技术。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太阳能发电驱动的地源雨水循环降温系统,可利用地下土壤冷却雨水,进而通过雨水表面蒸发从建筑围护结构外表面吸收太阳辐射热量,达到建筑隔热降温和。

7、建筑节能的目的。000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是一种太阳能驱动地源雨水降温系统,包括在安装屋面的雨水分流管、倾斜屋面、雨水过滤收集器、雨水下水管、换热管分水器、地埋换热管、换热管集水器、水池、雨水上水管、水泵、安装于屋面的太阳能发电设备、蓄电池和补水管等。0006其雨水循环系统特征在于,通过安装在雨水上水管上的水泵将水池内的雨水提升到屋面,然后由雨水分流管流出后,在倾斜的屋面上由雨水过滤收集器收集过滤后,进入与雨水过滤收集器连接的雨水下水管,然后通过换热管分水器进入地埋换热管换热,再通过换热管集水器进入水池。0007其地埋换热管特征在于,将换热管埋在土壤中,当雨水流过换热管时将热量传递到地。

8、下土壤中。0008其倾斜屋面特征在于,雨水由雨水分流管流出后,由于自重在屋面以薄水层形式流动,在太阳辐射下,蒸发换热,冷却屋面,减少进入室内的热量。说明书CN102733497A2/2页40009其太阳能发电系统特征在于,安装于屋顶的太阳能发电设备发电后,由蓄电池储存,储存于蓄电池中电能驱动水泵,提升雨水到屋面。0010其雨水收集系统特征在于,降落到屋面的雨水由自重从倾斜屋面流到雨水过滤收集器,再由雨水下水管经地埋换热管进入水池中。00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太阳能驱动水泵提升雨水系统、利用地埋换热管散热、利用屋面收集雨水、利用表面蒸发冷却屋面等技术,形成了太阳能发电驱动的地源雨水循环降。

9、温系统,系统可自提供动力,能有效降低围护结构表面温度和减少进入室内的热量,进而能达到保温隔热和建筑节能的目的。附图说明0012本说明书包括如下一幅附图图1是本发明一种太阳能驱动地源雨水降温系统的系统示意图;图中示出部件名称及所对应的标记雨水分流管1、倾斜屋面2、雨水过滤收集器3、雨水下水管4、换热管分水器5、地埋换热管6、换热管集水器7、水池8、雨水上水管9、水泵10、安装于屋面的太阳能发电设备11、蓄电池12、补水管13。具体实施方式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示例进一步说明。0014本发明是一种太阳能驱动地源雨水降温系统,通过安装在雨水上水管9上的水泵10将水池8内的雨水提升到屋面。

10、,然后由雨水分流管1流出后,在倾斜屋面2上,由于重力作用,水流流向低处,由雨水过滤收集器3收集过滤后,进入与雨水过滤收集器连接的雨水下水管3,然后换热管分水器5进入地埋换热管6换热,再通过换热管集水器7进入水池8。安装于屋顶的太阳能发电设备11发电后,由蓄电池12储存,储存于蓄电池12中电能驱动水泵10,提升雨水到屋面进入雨水上水管9,形成一个雨水循环,其循环动力可完全来自于太阳能发电设备11。0015将地埋换热管6埋在土壤中,当雨水流过地埋换热管6时可将热量传递到地下土壤中,从而降低雨水温度,可更好更多地吸收辐射到屋面的太阳能。0016雨水由雨水分流管1流出后,由于自重在屋面以薄水层形式在倾斜屋面2上流动,在太阳辐射下,蒸发换热,冷却屋面,减少进入室内的热量。0017当大气降雨时,雨水降落到倾斜屋面2上,由于自重雨水流入雨水过滤收集器3中,再由雨水下水管4经换热管分水器5,地埋换热管6,换热管集水器7,进入水池8中,实现雨水的自动收集。0018当缺水时,可由补水管13从自来水进行补水。0019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发明一种太阳能驱动地源雨水降温系统一些原理,并非是要将本发明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发明所申请的专利范围。说明书CN102733497A1/1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2733497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