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酯基儿茶素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44455 上传时间:2018-01-1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600.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523187.3

申请日:

2014.09.30

公开号:

CN104292201A

公开日:

2015.01.2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7D 311/62申请日:20140930|||公开

IPC分类号:

C07D311/62

主分类号:

C07D311/62

申请人:

浙江大学

发明人:

刘松柏; 洪姗

地址:

310027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浙大路3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代理人:

胡红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酯基儿茶素的制备方法,包括:(1)儿茶素与酸酐在三级胺作碱和叔丁基甲基醚为溶剂的条件下进行酚羟基选择性酯化反应,反应结束进行后处理得到3’,4’,5,7-四酯基儿茶素;(2)3’,4’,5,7-四酯基儿茶素与酰基化试剂反应,生成3-酯基-3’,4’,5,7-四酯基儿茶素(3)3-酯基-3’,4’,5,7-四酯基儿茶素用选择性脱保护试剂处理,得到3-酯基儿茶素(I)。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有较好的选择性,中间体和目标产品的选择性和收率均较高;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避免采用毒性和腐蚀性试剂,且反应条件温和,适用于工业化生产应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3-酯基儿茶素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儿茶素与酸酐在三级胺作碱和叔丁基甲基醚为溶剂的条件下进行酚羟基选择性酯化反应,反应结束进行后处理得到3’,4’,5,7-四酯基儿茶素;所述的3’,4’,5,7-四酯基儿茶素的结构如下式(III)所示:

上式中:R’为烷烃酰基;
(2)3’,4’,5,7-四酯基儿茶素与酰基化试剂反应,生成3-酯基-3’,4’,5,7-四酯基儿茶素,所述的3-酯基-3’,4’,5,7-四酯基儿茶素的结构如下式(II)所示:

上式中:R为烷烃酰基;
(3)3-酯基-3’,4’,5,7-四酯基儿茶素(II)用选择性脱保护试剂处理,得到3-酯基儿茶素,所述的3-酯基儿茶素的结构如下式(I)所示: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酯基儿茶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酸酐为乙酸酐、丙酸酐、丁酸酐。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酯基儿茶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三级胺为三乙胺、三丙胺、三丁胺、N,N-二异丙基乙胺中的至少一种。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酯基儿茶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儿茶素、酸酐与三级胺的摩尔比1:4-6:4-12。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酯基儿茶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酰基化试剂为酸酐、酰氯中的一种。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3-酯基儿茶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酰基化试剂为辛酰氯、十二酰氯、十三酰氯、硬脂酰氯。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酯基儿茶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加入缚酸剂。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3-酯基儿茶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3’,4’,5,7-四酯基儿茶素、酰基化试剂与缚酸剂的摩尔比为1:1.5-3:3-6。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3-酯基儿茶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选择性脱保护试剂为肼。

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3-酯基儿茶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述3’,4’,5,7-四酯基儿茶素与选择性脱保护试剂的摩尔比为1:10-15。

说明书

3-酯基儿茶素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食品药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酯基儿茶素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多酚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多羟基酚类物质。它们在植物体的叶、木、皮、壳和果肉中均有一定含量,水果、谷物表皮中均含有较高植物多酚。多酚具有优良的抗氧化作用,这是其所有生理活性的基础。大量的体内及体外实验和流行病学资料表明,食用一定量的植物多酚对疾病有预防及抑制作用。多酚具有抗动脉硬化、防治冠心病与中风等心血管疾病及消炎、抗过敏作用和抗病毒作用。随着多酚化学和药理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多酚是一类具有独特生理活性和药理活性的天然产物。随着当前“追求自然”消费观念的兴起,多酚在制药、生化、日化、食品以及精细化工等高科技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儿茶素为一种重要的天然植物多酚在茶叶等中有着丰富的分布,其活性作用显著,近来引人瞩目。研究表明儿茶素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抗突变、防辐射、抗菌消毒作用;能够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抑制脂肪和胆固醇的增长。儿茶素又称儿茶精,茶单宁,为黄烷醇的衍生物,分子式C15H14O6。儿茶素最初由儿茶中提取出。为无色结晶形固体;能溶于水。儿茶素的结构如下式所示:

茶叶中儿茶素类化合物是茶叶中含量较丰富的一类功能性活性成分,在新茶中的质量分数(以干叶计)为12%~32%。由于儿茶素具有广泛的保健和药理功效以及较强的食品抗氧化特性,茶叶中儿茶素近年来已成为 医药和食品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儿茶素在基础和应用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由于儿茶素多个羟基的存在使得其水溶性较强脂溶性较低,因此限制了其在油脂体系中的应用,难以达到有效的抗氧化浓度阈值。另外较低的脂溶性还导致了儿茶素分子不易透过细胞膜脂双层,使得其生物利用度较低,难以到达靶点而大大降低其应有的活性。由于这些问题,对儿茶素分子结构进行修饰以优化其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一方面通过分子修饰可以提高儿茶素的已有活性,另一方面还通过引入其他活性基团而引入新的生理活性,实现多种活性的集成。儿茶素结构修饰方法主要有酯化、醚化等衍生化方法。酯化修饰就是利用生物或化学合成的方法,将儿茶素分子结构某些部位的羟基酯化的过程。目前虽然已有混合酯基儿茶素的制备方法,但是专门针对特定位置进行酯化的有效方法的报道很少。为了进一步优化儿茶素的性质,开发其特异性的酯化方法必不可少。
申请公布号为CN 103524474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3-O-儿茶素高级脂肪酸酯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脂肪酶Novozym435为催化剂,以高级脂肪酸为酰基供体,4A分子筛为酯化反应中水的吸收剂,制备儿茶素长链脂肪酸酯,产物具有良好的脂溶性和抗氧化性。该文献采用脂肪酶Novozym435为催化剂,一方面成本较高,另外一方面不适于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选择性强、收率高、且反应条件温和适于工业化生产的3-酯基儿茶素的制备方法。
一种3-酯基儿茶素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儿茶素与酸酐在三级胺作碱和叔丁基甲基醚为溶剂的条件下进行酚羟基选择性酯化反应,反应结束进行后处理得到3’,4’,5,7-四酯基儿茶素;所述的3’,4’,5,7-四酯基儿茶素的结构如下式(III)所示:

上式中:R’为烷烃酰基;
(2)3’,4’,5,7-四酯基儿茶素与酰基化试剂反应,生成3-酯基-3’,4’,5,7-四酯基儿茶素,所述的3-酯基-3’,4’,5,7-四酯基儿茶素的结构如下式(II)所示:

上式中:R’定义同上,R为烷烃酰基;
(3)3-酯基-3’,4’,5,7-四酯基儿茶素(II)用选择性脱保护试剂处理,得到3-酯基儿茶素(I),所述的3-酯基儿茶素的结构如下式(I)所示:

上式中:R’和R定义同上。
上式中,所述的R’优选为C1-C5的烷烃酰基,进一步优选为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
上式中,所述的R优选为C1-C18的烷烃酰基,跟进一步优选为辛酰基、十二酰基、十三酰基、硬脂酰基。
步骤(1)中,作为优选,所述的酸酐为烷烃酸酐,进一步优选为乙酸酐、丙酸酐、丁酸酐。选用这些酸酐时,化合物(III)的选择性较高,收率较高,均在70%以上。作为更进一步优选,所述的酸酐为乙酸酐和丙 酸酐,选择性高。
步骤(1)中,作为优选,所述的三级胺为三乙胺、三丙胺、三丁胺、N,N-二异丙基乙胺中的至少一种。作为优选,所述的三级胺为三乙胺,价格便宜,易于操作,且式(III)所示的化合物选择性和收率均较高。
步骤(1)中,作为优选,所述的儿茶素、酸酐与三级胺的摩尔比为1:0.5-50:0.5-50。为进一步提高目标中间体的选择性,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的儿茶素、酸酐和三级胺的摩尔比为1:4-6:4-12。该摩尔比范围有利于原料的充分转化和高选择性。
步骤(1)中后处理过程优选为:
(1)将有机溶剂加入到反应完成后的反应体系中,萃取产物到有机相中;
(2)将萃取后的有机相浓缩,经色谱分离得到纯品。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的有机溶剂包括乙酸乙酯、乙醚、氯仿、二氯甲烷、石油醚、正己烷、叔丁基甲基醚中的一种,这些有机溶剂对产品的溶解性能较好,并且易于挥发除去。
步骤(2)中,作为优选,所述的酰基化试剂为酸酐、酰氯中的一种。进一步优选为烷烃酰氯;跟进一步优选为C1-C18的烷烃酸酐,跟进一步优选为辛酰氯、十二酰氯、十三酰氯、硬脂酰氯。
步骤(2)中,作为优选,可加入缚酸剂,以保证反应的快速彻底的进行,作为优选,所述的缚酸剂为吡啶、三乙胺、碳酸钠、碳酸钾、氢氧化钠等。
步骤(2)中,作为优选,所述的3’,4’,5,7-四酯基儿茶素、酰基化试剂与缚酸剂(如果加入)的摩尔比为1:0.5-50:0.5-50;进一步优选为1:1.5-3:3-6。选用该摩尔比时,目标产物的选择性和收率均较高。
作为优选,所述的选择性脱保护试剂为有机胺,进一步优选为肼。所述3’,4’,5,7-四酯基儿茶素与选择性脱保护试剂的摩尔比为1:1-50;进一步优选为1:5-15;更进一步优选为1:10-15。
该制备方法得到的3’,4’,5,7-四酯基儿茶素分子的纯度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发明的步骤可以在室温下进行,适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及效果:
(1)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有较好的选择性,中间体和目标产品的选择性和收率均较高。
(2)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避免采用毒性和腐蚀性试剂,且反应条件温和,适用于工业化生产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儿茶素(29mg)、丙酸酐(59mg)和三乙胺(45mg)在室温下搅拌反应20小时,待反应结束后用乙酸乙酯萃取,经色谱(洗脱剂乙酸乙酯与石油醚混合溶剂)纯化后得到3’,4’,5,7-四丙酯儿茶素(收率为78%)。然后与十二酰氯(44mg)和吡啶(24mg)进行反应24小时,再与水合肼(40mg)反应8小时,待反应结束后用乙酸乙酯萃取,经色谱纯化后得到3-十二烷基酯儿茶素72%。
结构测定数据:1H NMR(400MHz,DMSO)δ9.35(s,1H),9.08(s,1H),8.96(s,1H),8.90(s,1H),6.71(d,J=1.6Hz,1H),6.68(d,J=8.4Hz,1H),6.57(dd,J=8.4,2.0Hz,1H),5.93(d,J=2.0Hz,1H),5.77(d,J=2.0Hz,1H),5.11(q,J=6.0Hz,1H),4.90(d,J=6.4Hz,1H),2.64(dd,J=16.4,5.2Hz,1H),2.54-2.46(m,1H),2.17(td,J=7.2,3.2Hz,2H),1.42-1.33(m,2H),1.32-1.03(m,16H),0.86(t,J=7.2,3H).质谱显示其中主成分的去氢分子离子峰470.88。这些数据证明了合成物质结构的正确性。
实施例2
儿茶素(29mg)、乙酸酐(46mg)和三丙胺(57mg)在室温下搅拌反应20小时,待反应结束后用乙酸乙酯萃取,经色谱纯化后得到3’,4’,5,7-四乙酯儿茶素(收率为75%)。然后与辛酰氯(24mg)和吡啶(32mg)进行反应24小时,再与水合肼(40mg)反应8小时,待反应结束后用乙 酸乙酯萃取,经色谱纯化后得到3-辛酯儿茶素75%。结构检测数据与现有技术一致(质谱显示其中主成分的去氢分子离子峰414.88)。
3’,4’,5,7-四乙酯儿茶素的结构测定数据:1H NMR(400MHz,DMSO-d6)δ7.37-7.25(m,3H),6.61(d,J=2.8Hz,1H),6.60(d,J=2.4Hz,1H),4.87(d,J=8.0Hz,1H),4.05-3.95(m,1H),2.78(dd,J=16.4,5.6Hz,1H),2.57-2.48(m,1H),2.30(s,3H),2.29(s,6H),2.24(s,3H).质谱显示加钠分子离子峰481.03。
实施例3
儿茶素(29mg)、丁酸酐(71mg)和N,N-二异丙基乙胺(52mg)在室温下搅拌反应20小时,待反应结束后用乙酸乙酯萃取,经色谱纯化后得到3’,4’,5,7-四丁酯儿茶素(收率为74%)。然后与辛酰氯(24mg)和吡啶(32mg)进行反应24小时,再与水合肼(40mg)反应8小时,待反应结束后用乙酸乙酯萃取,经色谱纯化后得到3-辛酯儿茶素70%。结构检测数据同实施例2。
3’,4’,5,7-四丁酯儿茶素结构测定数据:1H NMR(400MHz,DMSO)δ7.39-7.24(m,3H),6.60(d,J=2.0Hz,1H),6.58(d,J=2.0Hz,1H),4.88(d,J=8.0Hz,1H),4.05-3.95(m,1H),2.77(dd,J=16.4,5.6Hz,1H),2.63-2.46(m,9H),1.73-1.59(m,8H),1.02-0.92(m,12H).质谱显示加钠分子离子峰593.17。

3酯基儿茶素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3酯基儿茶素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3酯基儿茶素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酯基儿茶素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酯基儿茶素的制备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292201A43申请公布日20150121CN104292201A21申请号201410523187322申请日20140930C07D311/6220060171申请人浙江大学地址310027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浙大路38号72发明人刘松柏洪姗74专利代理机构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24代理人胡红娟54发明名称3酯基儿茶素的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酯基儿茶素的制备方法,包括1儿茶素与酸酐在三级胺作碱和叔丁基甲基醚为溶剂的条件下进行酚羟基选择性酯化反应,反应结束进行后处理得到3,4,5,7四酯基儿茶素;23,4,5,7四酯基儿茶素与酰基化试剂反应,生。

2、成3酯基3,4,5,7四酯基儿茶素33酯基3,4,5,7四酯基儿茶素用选择性脱保护试剂处理,得到3酯基儿茶素I。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有较好的选择性,中间体和目标产品的选择性和收率均较高;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避免采用毒性和腐蚀性试剂,且反应条件温和,适用于工业化生产应用。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292201ACN104292201A1/2页21一种3酯基儿茶素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儿茶素与酸酐在三级胺作碱和叔丁基甲基醚为溶剂的条件下进行酚羟基选择性酯化反应,反应结束进行后处理得到3。

3、,4,5,7四酯基儿茶素;所述的3,4,5,7四酯基儿茶素的结构如下式III所示上式中R为烷烃酰基;23,4,5,7四酯基儿茶素与酰基化试剂反应,生成3酯基3,4,5,7四酯基儿茶素,所述的3酯基3,4,5,7四酯基儿茶素的结构如下式II所示上式中R为烷烃酰基;33酯基3,4,5,7四酯基儿茶素II用选择性脱保护试剂处理,得到3酯基儿茶素,所述的3酯基儿茶素的结构如下式I所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酯基儿茶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酸酐为乙酸酐、丙酸酐、丁酸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酯基儿茶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三级胺为三乙胺、三丙胺、三丁胺、N,N二异丙。

4、基乙胺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酯基儿茶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儿茶素、酸酐与三级胺的摩尔比1464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酯基儿茶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酰基化试剂为酸酐、酰氯中的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3酯基儿茶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权利要求书CN104292201A2/2页3酰基化试剂为辛酰氯、十二酰氯、十三酰氯、硬脂酰氯。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酯基儿茶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加入缚酸剂。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3酯基儿茶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3,4,5,7四酯基儿茶素、酰基化试。

5、剂与缚酸剂的摩尔比为115336。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3酯基儿茶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选择性脱保护试剂为肼。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3酯基儿茶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述3,4,5,7四酯基儿茶素与选择性脱保护试剂的摩尔比为11015。权利要求书CN104292201A1/4页43酯基儿茶素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功能食品药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酯基儿茶素的制备方法。背景技术0002多酚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多羟基酚类物质。它们在植物体的叶、木、皮、壳和果肉中均有一定含量,水果、谷物表皮中均含有较高植物多酚。多酚具有优良的抗氧化作用,这是其所有生理活性的基础。大量的体。

6、内及体外实验和流行病学资料表明,食用一定量的植物多酚对疾病有预防及抑制作用。多酚具有抗动脉硬化、防治冠心病与中风等心血管疾病及消炎、抗过敏作用和抗病毒作用。随着多酚化学和药理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多酚是一类具有独特生理活性和药理活性的天然产物。随着当前“追求自然”消费观念的兴起,多酚在制药、生化、日化、食品以及精细化工等高科技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儿茶素为一种重要的天然植物多酚在茶叶等中有着丰富的分布,其活性作用显著,近来引人瞩目。研究表明儿茶素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抗突变、防辐射、抗菌消毒作用;能够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抑制脂肪和胆固醇的增长。儿茶素又称儿茶精,茶单宁,为黄烷醇的衍生物,分子式C。

7、15H14O6。儿茶素最初由儿茶中提取出。为无色结晶形固体;能溶于水。儿茶素的结构如下式所示00030004茶叶中儿茶素类化合物是茶叶中含量较丰富的一类功能性活性成分,在新茶中的质量分数以干叶计为1232。由于儿茶素具有广泛的保健和药理功效以及较强的食品抗氧化特性,茶叶中儿茶素近年来已成为医药和食品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0005儿茶素在基础和应用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由于儿茶素多个羟基的存在使得其水溶性较强脂溶性较低,因此限制了其在油脂体系中的应用,难以达到有效的抗氧化浓度阈值。另外较低的脂溶性还导致了儿茶素分子不易透过细胞膜脂双层,使得其生物利用度较低,难以到达靶点而大大降低其应有。

8、的活性。由于这些问题,对儿茶素分子结构进行修饰以优化其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一方面通过分子修饰可以提高儿茶素的已有活性,另一方面还通过引入其他活性基团而引入新的生理活性,实现多种活性的集成。儿茶素结构修饰方法主要有酯化、醚化等衍生化方法。酯化修饰就是利用生物或化学合成的方法,将儿茶素分子结构某些部位的羟基酯化的过程。目前虽然已有混合酯基儿茶素的制备方法,但是专门针对特定位置进行酯化的有效方法的报道很少。为了进一步优化儿茶素的性质,开发其特异性的酯化方法必不可少。0006申请公布号为CN103524474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3O儿茶素高级脂肪酸酯说明书CN104292201A。

9、2/4页5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脂肪酶NOVOZYM435为催化剂,以高级脂肪酸为酰基供体,4A分子筛为酯化反应中水的吸收剂,制备儿茶素长链脂肪酸酯,产物具有良好的脂溶性和抗氧化性。该文献采用脂肪酶NOVOZYM435为催化剂,一方面成本较高,另外一方面不适于工业化生产。发明内容000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选择性强、收率高、且反应条件温和适于工业化生产的3酯基儿茶素的制备方法。0008一种3酯基儿茶素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00091儿茶素与酸酐在三级胺作碱和叔丁基甲基醚为溶剂的条件下进行酚羟基选择性酯化反应,反应结束进行后处理得到3,4,5,7四酯基儿茶素;所述的3,4,5,7四酯基儿茶素的结构。

10、如下式III所示00100011上式中R为烷烃酰基;001223,4,5,7四酯基儿茶素与酰基化试剂反应,生成3酯基3,4,5,7四酯基儿茶素,所述的3酯基3,4,5,7四酯基儿茶素的结构如下式II所示00130014上式中R定义同上,R为烷烃酰基;001533酯基3,4,5,7四酯基儿茶素II用选择性脱保护试剂处理,得到3酯基儿茶素I,所述的3酯基儿茶素的结构如下式I所示0016说明书CN104292201A3/4页60017上式中R和R定义同上。0018上式中,所述的R优选为C1C5的烷烃酰基,进一步优选为乙酰基、丙酰基、丁酰基。0019上式中,所述的R优选为C1C18的烷烃酰基,跟进一步。

11、优选为辛酰基、十二酰基、十三酰基、硬脂酰基。0020步骤1中,作为优选,所述的酸酐为烷烃酸酐,进一步优选为乙酸酐、丙酸酐、丁酸酐。选用这些酸酐时,化合物III的选择性较高,收率较高,均在70以上。作为更进一步优选,所述的酸酐为乙酸酐和丙酸酐,选择性高。0021步骤1中,作为优选,所述的三级胺为三乙胺、三丙胺、三丁胺、N,N二异丙基乙胺中的至少一种。作为优选,所述的三级胺为三乙胺,价格便宜,易于操作,且式III所示的化合物选择性和收率均较高。0022步骤1中,作为优选,所述的儿茶素、酸酐与三级胺的摩尔比为105500550。为进一步提高目标中间体的选择性,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的儿茶素、酸酐和三级。

12、胺的摩尔比为146412。该摩尔比范围有利于原料的充分转化和高选择性。0023步骤1中后处理过程优选为00241将有机溶剂加入到反应完成后的反应体系中,萃取产物到有机相中;00252将萃取后的有机相浓缩,经色谱分离得到纯品。0026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的有机溶剂包括乙酸乙酯、乙醚、氯仿、二氯甲烷、石油醚、正己烷、叔丁基甲基醚中的一种,这些有机溶剂对产品的溶解性能较好,并且易于挥发除去。0027步骤2中,作为优选,所述的酰基化试剂为酸酐、酰氯中的一种。进一步优选为烷烃酰氯;跟进一步优选为C1C18的烷烃酸酐,跟进一步优选为辛酰氯、十二酰氯、十三酰氯、硬脂酰氯。0028步骤2中,作为优选,可加入。

13、缚酸剂,以保证反应的快速彻底的进行,作为优选,所述的缚酸剂为吡啶、三乙胺、碳酸钠、碳酸钾、氢氧化钠等。0029步骤2中,作为优选,所述的3,4,5,7四酯基儿茶素、酰基化试剂与缚酸剂如果加入的摩尔比为105500550;进一步优选为115336。选用该摩尔比时,目标产物的选择性和收率均较高。0030作为优选,所述的选择性脱保护试剂为有机胺,进一步优选为肼。所述3,4,5,7四酯基儿茶素与选择性脱保护试剂的摩尔比为1150;进一步优选为1515;更进一步优选为11015。0031该制备方法得到的3,4,5,7四酯基儿茶素分子的纯度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发明的步骤可以在室温下进行,适于工业化生。

14、产。0032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及效果00331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有较好的选择性,中间体和目标产品的选择性和收率均较高。00342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避免采用毒性和腐蚀性试剂,且反应条件温和,适用于工业化生产应用。说明书CN104292201A4/4页7具体实施方式0035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0036实施例10037儿茶素29MG、丙酸酐59MG和三乙胺45MG在室温下搅拌反应20小时,待反应结束后用乙酸乙酯萃取,经色谱洗脱剂乙酸乙酯与石油醚混合溶剂纯化后得到3,4,5,7四丙酯儿茶素收率为78。然后与十二酰氯44MG和吡啶24MG进行反应2。

15、4小时,再与水合肼40MG反应8小时,待反应结束后用乙酸乙酯萃取,经色谱纯化后得到3十二烷基酯儿茶素72。0038结构测定数据1HNMR400MHZ,DMSO935S,1H,908S,1H,896S,1H,890S,1H,671D,J16HZ,1H,668D,J84HZ,1H,657DD,J84,20HZ,1H,593D,J20HZ,1H,577D,J20HZ,1H,511Q,J60HZ,1H,490D,J64HZ,1H,264DD,J164,52HZ,1H,254246M,1H,217TD,J72,32HZ,2H,142133M,2H,132103M,16H,086T,J72,3H质谱显示其。

16、中主成分的去氢分子离子峰47088。这些数据证明了合成物质结构的正确性。0039实施例20040儿茶素29MG、乙酸酐46MG和三丙胺57MG在室温下搅拌反应20小时,待反应结束后用乙酸乙酯萃取,经色谱纯化后得到3,4,5,7四乙酯儿茶素收率为75。然后与辛酰氯24MG和吡啶32MG进行反应24小时,再与水合肼40MG反应8小时,待反应结束后用乙酸乙酯萃取,经色谱纯化后得到3辛酯儿茶素75。结构检测数据与现有技术一致质谱显示其中主成分的去氢分子离子峰41488。00413,4,5,7四乙酯儿茶素的结构测定数据1HNMR400MHZ,DMSOD6737725M,3H,661D,J28HZ,1H,。

17、660D,J24HZ,1H,487D,J80HZ,1H,405395M,1H,278DD,J164,56HZ,1H,257248M,1H,230S,3H,229S,6H,224S,3H质谱显示加钠分子离子峰48103。0042实施例30043儿茶素29MG、丁酸酐71MG和N,N二异丙基乙胺52MG在室温下搅拌反应20小时,待反应结束后用乙酸乙酯萃取,经色谱纯化后得到3,4,5,7四丁酯儿茶素收率为74。然后与辛酰氯24MG和吡啶32MG进行反应24小时,再与水合肼40MG反应8小时,待反应结束后用乙酸乙酯萃取,经色谱纯化后得到3辛酯儿茶素70。结构检测数据同实施例2。00443,4,5,7四丁酯儿茶素结构测定数据1HNMR400MHZ,DMSO739724M,3H,660D,J20HZ,1H,658D,J20HZ,1H,488D,J80HZ,1H,405395M,1H,277DD,J164,56HZ,1H,263246M,9H,173159M,8H,102092M,12H质谱显示加钠分子离子峰59317。说明书CN104292201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