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沟槽式小凸轮小12梭圆织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沟槽式小凸轮小12梭圆织机.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02798A43申请公布日20110406CN102002798ACN102002798A21申请号201010605167222申请日20101211D03D37/0020060171申请人黄美昌地址325401浙江省平阳县鳌江镇浦下路93号申请人周传对72发明人黄美昌周传对54发明名称一种沟槽式小凸轮小12梭圆织机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沟槽式小凸轮小12梭圆织机,主机包括有底盘、小凸轮、下无边滚轮、摆臂座、摆臂、铰链、综带、下门圈、上门圈、主轴、梭子、,其特征在于下门圈的上沿和上门圈的下沿设计为八字型的双斜面结构,直径为2500MM2700MM的下上门圈之间均布。
2、有12把梭子,每把梭子的梭体正背面安装有9只滚轮,所述小凸轮的外周面上设计有沟槽,摆臂的一端上安装有两只滚轮,两只滚轮和沟槽的两个槽壁滚动接触,摆臂安装在摆臂座上与摆臂座活动连接,摆臂座紧固安装在底盘上,摆臂的另一端与铰链活动连接,铰链与综带紧固连接,摆臂座、摆臂、铰链和综带数量各为72件,其有益效果是效率高、能耗低、节省能耗30以上。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CN102002810A1/1页21一种沟槽式小凸轮小12梭圆织机,主机包括有底盘、小凸轮、下无边滚轮、摆臂座、摆臂、铰链、综带、下门圈、上门圈、主轴、梭子、,其特征在。
3、于所述下门圈的上沿设计为八字型的双斜面结构,上门圈的下沿设计为倒八字型的双斜面结构,在直径为2500MM2700MM的下门圈与上门圈之间均布有12把梭子,每把梭子的梭体正背面安装有9只滚轮,梭体正面4只内滚轮与上下门圈的内斜面滚动接触,梭体背面的4只外滚轮与上下门圈的外斜面滚动接触,正面1只后滚轮与推梭轮滚动接触;所述小凸轮的外圆周面上设计有单曲线沟槽,沟槽的两壁为一高一低的阶梯型槽壁,所述摆臂的一端上同轴安装有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第一滚轮和沟槽的一个槽壁滚动接触,第二滚轮和沟槽的另一个槽壁滚动接触,摆臂安装在摆臂座上与摆臂座活动连接,摆臂座紧固安装在底盘上,摆臂的另一端与铰链一端活动连接,铰。
4、链另一端与综带紧固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一种沟槽式小凸轮小12梭圆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摆臂座、铰链、下无边滚轮和综带各为72件。权利要求书CN102002798ACN102002810A1/3页3一种沟槽式小凸轮小12梭圆织机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塑料圆织机领域,尤其是一种沟槽式小凸轮小12梭圆织机。技术背景0002目前国内外制造、销售、使用的塑料圆织机,所用的梭子运行轨道采用单斜面结构,依靠梭子的四只滚轮沿上下门圈单斜面轨道运行,容易发生飞梭等故障,所用的凸轮是鼓形大凸轮,鼓形大凸轮外周面设计有大坡度、高升程的凸台,工作时依靠其外圆周面上的凸台壁面推动滑块在滑块导柱上作上下移。
5、动来达到编织经线开交所需要求,大凸轮重量大,运动的惯性力大,凸台曲线坡度大、升程高,在在上下门圈直径25002700MM的主机上使用8只大梭子,存在效率低,能耗高的缺陷。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高效又能节省电耗的圆织机,特别是一种沟槽式小凸轮小12梭圆织机。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沟槽式小凸轮小12梭圆织机,主机包括有底盘、小凸轮、下无边滚轮、摆臂座、摆臂、铰链、综带、下门圈、上门圈、主轴、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门圈的上沿设计为八字型的双斜面结构,上门圈的下沿设计为倒八字型的双斜面结构,在直径为2500MM2700MM的下门圈与上门圈之间均布有12把梭子,每把梭子。
6、的梭体正背面安装有9只滚轮,梭体正面4只内滚轮与上下门圈的内斜面滚动接触,梭体背面的4只外滚轮与上下门圈的外斜面滚动接触,正面1只后滚轮与推梭轮滚动接触;所述小凸轮的外圆周面上设计有单曲线沟槽,沟槽的两壁为一高一低的阶梯型槽壁,所述摆臂的一端上同轴安装有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第一滚轮和沟槽的一个槽壁滚动接触,第二滚轮和沟槽的另一个槽壁滚动接触,摆臂安装在摆臂座上与摆臂座活动连接,摆臂座紧固安装在底盘上,摆臂的另一端与铰链一端活动连接,铰链另一端与综带紧固连接。0005作为优选,一种沟槽式小凸轮小12梭圆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摆臂座、铰链、下无边滚轮和综带各为72件。000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由。
7、于设计了上下门圈的八字型双斜面结构,从而实现12只小梭子在2500MM2700MM直径的上下门圈双斜面梭子运行轨道上平稳运行,设计了沟槽式小凸轮,其沟槽的两壁与摆臂上的滚轮滚动接触,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圆织机效率低,能耗大、噪音大的缺陷,节约电耗30以上。附图说明0007图1是本发明一种沟槽式小凸轮小12梭圆织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0008图2是本发明一种沟槽式小凸轮小12梭圆织机实施例中的一种梭子运行轨道结构示意图;0009图3是本发明一种沟槽式小凸轮小12梭圆织机实施例的小凸轮示意图;说明书CN102002798ACN102002810A2/3页4具体实施方式0010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
8、明实施例0011参照图11底盘、2小凸轮、3下无边滚轮、4摆臂座、5摆臂、6铰链、7综带、8下门圈、9上门圈、10主轴、11梭子。如图1所示,主机包括有底盘1、小凸轮2、下无边滚轮3、摆臂座4、摆臂5、铰链6、综带7、下门圈8、上门圈9、主轴10、梭子11,所述下门圈8的上沿设计为八字型的双斜面结构,上门圈9的下沿也设计为八字型的双斜面结构,下门圈8与上门圈9之间均布有12把梭子11,每把梭子11的梭体正背面安装有9只滚轮,梭体正面4只内滚轮与上下门圈的内斜面滚动接触,梭体背面的4只外滚轮与上下门圈的外斜面滚动接触,正面1只后滚轮与推梭轮滚动接触;所述小凸轮2的外圆周面上设计有单曲线沟槽,沟槽。
9、的两壁为一高一低的阶梯型槽壁,所述摆臂5的一端上同轴安装有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第一滚轮和沟槽的一个槽壁滚动接触,第二滚轮和沟槽的另一个槽壁滚动接触,摆臂5安装在摆臂座4上与摆臂座4活动连接,摆臂座4紧固安装在底盘1上,摆臂5的另一端与铰链6的一端活动连接,铰链6另一端与综带7紧固连接,所述下无边滚轮3、摆臂座4、摆臂5、铰链6和综带7各为24件,所述上下门圈的直径是2500MM2700MM。0012当主机运行时,小凸轮2随主轴10作圆周运动,其外圆周面上的沟槽两壁带动摆臂5上的滚轮沿外圆周面上沟槽曲线作上下运动从而使摆臂5以摆臂座4为支点上下摆动,随着摆臂5的上下摆动,摆臂5的另一端活接的铰链。
10、6以及与铰链6紧固连接的综带7也上下周期性运动,从而使装在综带上的综丝眼中的经线形成开交,供12把小梭子穿梭运动布下纬线,编织成塑料编织布。0013参照图28下门圈、9上门圈、11梭子、21下门圈外斜面、22上门圈外斜面、23下外梭轮、24上外梭轮、25上内梭轮、26下内梭轮、27上门圈内斜面、28下门圈内斜面,图2是本发明一种沟槽式小凸轮小12梭圆织机实施例中的一种梭子运行轨道结构示意图,在下门圈8和上门圈9之间均布有12只梭子11,每只梭子11上设计有两只下外梭轮23、两只上外梭轮24、两只上内梭轮25、两只下内梭轮26和一只后轮29共9只梭轮,下门圈8的上方设计成下门圈外斜面21和下门圈。
11、内斜面28,上门圈9的下方设计成上门圈外斜面22和上门圈内斜面27,当主机运行时,梭子的两只下外梭轮23与下门圈外斜面21滚动接触,梭子的两只上外梭轮24与上门圈外斜面22滚动接触,梭子的两只下内梭轮26与下门圈内斜面28滚动接触,梭子的两只上内梭轮25与上门圈内斜面27滚动接触,一只后轮29与推梭轮滚动接触,这种结构可有限防止圆织机运行过程中的飞梭故障,有利于提高圆织机的转速。0014参照图32小凸轮、4摆臂座、5摆臂、31第一滚轮、32第二滚轮、33低壁、34高壁、35沟槽,图3是本发明一种沟槽式小凸轮小四梭圆织机实施例的小凸轮示意图,摆臂5的一端叠装有第一滚轮31和第二滚轮32两只滚轮,。
12、小凸轮2的外圆周面上设计有单曲线沟槽35,沟槽35的两壁设计成高壁34和低壁33成阶梯型,当主机运行时,小凸轮2运转,其高壁34与摆臂5上的第一滚轮31滚动接触,低壁33与第二滚轮32滚动接触,从而使摆臂5的一端随小凸轮2的沟槽35曲线作上下周期性的摆动,摆臂5的中部与摆臂座4活动连接作支点,摆臂5的另一端也作上下周期性摆动,使圆织机正常运行。00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由于设计了上下门圈的八字型双斜面结构,从而实现12只说明书CN102002798ACN102002810A3/3页5小梭子在2500MM2700MM直径的上下门圈双斜面梭子运行轨道上平稳运行,设计了沟槽式小凸轮,其沟槽的两壁与摆臂上的滚轮滚动接触,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圆织机效率低,能耗大、噪音大的缺陷,节约电耗30以上。说明书CN102002798ACN102002810A1/2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2002798ACN102002810A2/2页7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200279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