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复合外墙.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434568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43.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306635.9

申请日:

2008.12.30

公开号:

CN101451358A

公开日:

2009.06.1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2D 29/045公开日:20090610|||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2D29/045; E02D31/00

主分类号:

E02D29/045

申请人:

谢 孟

发明人:

谢 孟

地址:

550003贵州省贵阳市飞山街90号贵阳市建筑设计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吴无惧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室复合外墙,它包括钢筋砼墙体结构层(1)、防水保护层(3),钢筋砼墙体结构层(1)与防水保护层(3)之间设置有保温层(2)。本发明工程造价低、能承受很大荷载、施工方法简单,可节省用钢量30~60%、可缩短施工工期10~30%,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1】一种地下室复合外墙,它包括钢筋砼墙体结构层(1)、防水保护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筋砼墙体结构层(1)与防水保护层(3)之间设置有保温层(2)。
【权利要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复合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层(2)的主要材料为工业废料或农业废料。
【权利要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室复合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业废料为粉煤灰、炉渣、煤渣、磷石膏或脱硫石膏其中一种或者混合物。
【权利要求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室复合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农业废料为秸杆。

说明书

一种地下室复合外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室外墙,特别涉及一种地下室复合外墙。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建设用地越来越少,地下室用于满足停车及人防要求、建设规模越来越大,一般要求地下室外墙具有节能功能,能够承受地下水侧压力荷载、土侧压力荷载以及地面行车等地面荷载产升的附加侧压力荷载,甚至要承受核爆特载。然而普通的地下室外墙的综合造价高、施工工期长、承载力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经济又具有节能功能,能承受很大荷载,并且施工工期短的地下室外墙,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它包括钢筋砼墙体结构层、防水保护层,钢筋砼墙体结构层与防水保护层之间设置有保温层。
所述的保温层的主要材料为工业废料或农业废料,以水泥为粘结剂。
所述的工业废料为粉煤灰、炉渣、煤渣、磷石膏或脱硫石膏其中一种或者混合物。
所述的农业废料为秸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保温层有如下优点:1、利用了保温层作为外侧模板,使得钢筋砼墙体结构层的施工变得非常简单,可缩短施工工期10~30%;2、使得本发明的砼材料用量大幅降低;3、使得本发明的截面高度与普通砼结构相比提高2~5倍,由于抗弯承载力与截面高度呈平方关系,因此成倍提高了整体结构的承载力,从而大幅降低了用钢量,可节省用钢量30~60%,进而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4、保温层采用低成本的工业废料或农业废料制作,既可有效保护环境、又可降低工程造价。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A-A向视图;
附图3为附图1另一种结构形式的A-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参照附图1,在地下室基坑内,沿边坡采用水泥标砖砌筑至设计厚度并将内侧抹光,将防水卷材粘贴于墙面上形成防水保护层3。然后紧贴防水保护层3砌筑保温层2。利用防水保护层3及保温层2作为外侧模板,绑扎钢筋,支内侧模板,浇灌砼,经养护后拆除内侧模板形成钢筋砼墙体结构层1。
保温层2的主要材料是工业废料粉煤灰、炉渣、煤渣、磷石膏或脱硫石膏等其中一种或者混合物、或农业废料秸杆等,以水泥、石膏、氯化镁等为粘合材料预先压制成块状,现场施工时可根据受力要求砌成一般墙体或凹凸不平状墙体(参见附图2、附图3)。

一种地下室复合外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地下室复合外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地下室复合外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地下室复合外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地下室复合外墙.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室复合外墙,它包括钢筋砼墙体结构层(1)、防水保护层(3),钢筋砼墙体结构层(1)与防水保护层(3)之间设置有保温层(2)。本发明工程造价低、能承受很大荷载、施工方法简单,可节省用钢量3060、可缩短施工工期1030,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