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行路径分频器电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并行路径分频器电路.pdf(2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5986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3.06 C N 1 0 2 9 5 9 8 6 6 A *CN102959866A* (21)申请号 201180032250.8 (22)申请日 2011.07.01 12/829,107 2010.07.01 US H03L 7/00(2006.01) H03K 21/40(2006.01) (71)申请人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美国加利福尼亚 (72)发明人 GL布朗 A奇卡利尼 D乔 (74)专利代理机构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代理人张立达 王英 (54) 发明名称 并行路径分频器电路 (5。
2、7) 摘要 并行路径分频器(PPFD)包括低功率分频器和 高速锁存器。将所述PPFD的输入节点上呈现的 振荡输入信号的第一部分传输给所述分频器,并 且将第二部分传输给所述锁存器。所述分频器产 生分频使能信号,将该分频使能信号传输给所述 锁存器。所述锁存器基于所述振荡输入信号和所 述使能信号来产生降频输出信号。只要使能信号 上的相位噪声小于振荡输入信号的振荡周期的一 半,输出信号就对使能信号上呈现的相位噪声不 敏感。因为低功率分频器所产生的噪声没有传播 给PPFD所产生的输出信号,所以PPFD以相对较低 功耗产生低噪声的分频信号。 (30)优先权数据 (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2.。
3、12.28 (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US2011/042856 2011.07.01 (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2/003480 EN 2012.01.05 (51)Int.Cl.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10页 附图12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3 页 说明书 10 页 附图 12 页 1/3页 2 1.一种分频器,包括: 第一振荡输入节点; 低功率分频器,其耦合到所述第一振荡输入节点,其中所述低功率分频器响应于所述 第一振荡输入节点上呈现的振荡输入信号来产生第一使能信号;以及 高速锁存器,其耦合到所述第一振荡输入节。
4、点和所述低功率分频器,其中所述高速锁 存器响应于所述振荡输入信号和所述第一使能信号来产生输出信号,其中所述输出信号是 自所述振荡输入信号分频而来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频器,其中,所述低功率分频器包括: 第一分频器电路,其耦合到所述第一振荡输入节点和第二振荡输入节点,其中所述第 一分频器电路响应于所述第一振荡输入节点和所述第二振荡输入节点上呈现的差分输入 信号来产生所述第一使能信号和第二使能信号;以及 第二分频器电路,其耦合到所述第一振荡输入节点和所述第二振荡输入节点,其中所 述第二分频器电路响应于所述第一振荡输入节点和所述第二振荡输入节点上呈现的所述 差分输入信号来产生第三使能信号和第。
5、四使能信号;以及 其中,所述高速锁存器包括: 第一锁存电路,其耦合到所述第二振荡输入节点和所述第一分频器电路,其中所述第 一锁存电路响应于所述第一使能信号和所述第二使能信号来产生第一差分输出信号;以及 第二锁存电路,其耦合到所述第一振荡输入节点并且耦合到所述第二分频器电路,其 中所述第二锁存电路响应于所述第三使能信号和所述第四使能信号来产生第二差分输出 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频器,其中,所述第一差分输出信号是同相(I)差分输出信 号,其中,所述第二差分输出信号是正交(Q)差分输出信号,并且其中所述I差分输出信号 和所述Q差分输出信号是相位正交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频器,其中,。
6、所述低功率分频器包括:第一三态反相器、第 二三态反相器、以及反相器,所述第一三态反相器包括输入引线、第一控制输入引线、第二 控制输入引线、输出节点,所述第二三态反相器包括输入引线、第一控制输入引线、第二控 制输入引线、输出节点,所述反相器包括输入引线和输出节点,其中,所述第一三态反相器 的输出节点耦合到所述第二三态反相器的输入引线,其中,所述第二三态反相器的输出节 点耦合到所述反相器的输入引线,其中,所述反相器的输出节点耦合到所述第一三态反相 器的输入引线,其中,所述第一使能信号呈现在所述第二三态反相器的输出节点上,并且其 中,所述第二使能信号呈现在所述反相器的输出节点上。 5.如权利要求4所。
7、述的分频器,其中,所述第一三态反相器的第一控制输入引线和所 述第二三态反相器的第二控制输入引线耦合到所述第二振荡输入节点,并且其中所述第 一三态反相器的第二控制输入引线和所述第二三态反相器的第一控制输入引线耦合到所 述第一振荡输入节点。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频器,其中,所述高速锁存器包括第一N-沟道晶体管、第二 N-沟道晶体管、以及P-沟道晶体管,其中,所述P-沟道晶体管的栅极耦合到所述第二三态 反相器的输出节点,其中,所述P-沟道晶体管的漏极耦合到所述第一N-沟道晶体管的源 极,其中,所述第一N-沟道晶体管的漏极耦合到所述第二N-沟道晶体管的源极,其中,所述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
8、2959866 A 2/3页 3 第一N-沟道晶体管和所述第二N-沟道晶体管的栅极耦合到所述第二振荡输入节点,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N-沟道晶体管的漏极耦合到所述高速锁存器的第一输出节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频器,其中,将所述第一振荡节点处的所述振荡输入信号的 第一部分传输给所述低功率分频器,并且其中,将所述振荡输入信号的第二部分传输给所 述高速锁存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频器,其中,所述振荡输入信号的所述第一部分小于所述振 荡输入信号的所述第二部分。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频器,其中,所述振荡输入信号以第一频率进行振荡,其中, 所述第一使能信号以第二频率进行振荡,并且其中,所述第一。
9、频率是所述第二频率的两倍。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频器,其中,所述输出信号以所述第二频率并且25%的占空 比进行振荡。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频器,其中,所述第一使能信号延迟大于所述振荡输入信号 的振荡周期的25%,并且其中所述输出信号延迟小于所述振荡输入信号的振荡周期的10%。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频器,其中,所述振荡输入信号向所述高速锁存器的至多两 个晶体管提供电流,以产生所述输出信号。 13.一种方法,包括: 基于振荡输入信号的电流的第一部分来产生使能信号,其中所述使能信号是自所述振 荡输入信号降频而来的; 将所述使能信号传输给高速锁存器;以及 基于所述振荡输入信号的电流的。
10、第二部分和所述使能信号来产生输出信号,其中,所 述输出信号是自所述振荡输入信号降频而来的。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使能信号的产生是由低功率分频器电路执 行的,并且其中,所述输出信号的产生是由所述高速锁存器执行的。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输出信号的产生包括:响应于所述振荡输入 信号的所述第二部分的数字高状态和所述使能信号的数字高状态来将所述高速锁存器的 输出节点上呈现的电压锁存为第一电压状态。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输出信号上呈现的相位噪声小于所述使能 信号上呈现的相位噪声。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使能信号上呈现的相。
11、位噪声大于所述振荡 输入信号的振荡周期的10%。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振荡输入信号的所述第二部分向所述高速 锁存器的至多两个晶体管提供电流,以产生所述输出信号。 19.一种分频器,包括: 振荡输入节点,其接收所述分频器上的第一振荡输入信号;以及 用于按固定整数对所述第一振荡输入信号进行分频从而产生分频输出信号的模块,其 中,所述模块包括低功率分频器和高速锁存器,所述低功率分频器接收所述振荡输入信号 的第一部分,所述高速锁存器接收所述振荡输入信号的第二部分。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分频器,其中,所述低功率分频器耦合到所述高速锁存器,其 中所述低功率分频器产生传输给所述高。
12、速锁存器的已分频的使能信号,并且其中,所述高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959866 A 3/3页 4 速锁存器基于所述振荡输入信号的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使能信号来产生所述分频输出信 号。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分频器,进一步包括: 第二振荡输入节点,其接收所述分频器上的第二振荡输入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振荡输 入信号和所述第二振荡输入信号是差分输入信号,其中,所述分频输出信号是同相(I)差分 输出信号,并且其中,所述模块对所述第二振荡输入信号进行分频从而产生正交(Q)差分输 出信号。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959866 A 1/10页 5 并行路径分频器电路 技术领域 0001 所。
13、公开的实施例一般涉及分频器,包括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可操作的分频器。 背景技术 0002 对于某些应用(例如,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分频器电路是有用的。在一个示例中, 分频器接收振荡输入信号,对该输入信号进行分频,并且产生降频(divided-down)的振荡 输出信号。该分频的特征是按整数进行分频。在无线通信系统内,分频器将频率使用看作 无线电收发机(发射机/接收机)的一部分。在一个示例中,在无线电收发机内,分频器可以 用于从本地振荡器(LO)接收振荡信号,对该振荡信号进行降频,并且产生两个更低频率的 输出信号:差分同相(I)输出信号和差分正交(Q)输出信号。输出信号I和Q的频率可以 例如是输入信。
14、号的频率的一半。Q输出信号具有与I输出信号相同的频率,但是相对于I输 出信号偏转了90度相位。这样一来,差分输出信号I和Q被称为相位正交。可以将该组降 频输出信号例如提供给无线电收发机的接收链中的混频器。这仅仅是分频器在无线通信系 统内的一种应用。分频器还可以用于本地振荡器内的锁相环内,或者可以用于在无线通信 系统电路内的其它地方对信号进行分频。 0003 图1(现有技术)是一种分频器电路1的视图。分频器1包括:用于对差分输入信 号LO进行分频的分频器电路2、以及用于产生具有25%占空比的降频信号的电路3。分频 器1接收差分输入信号LO,该差分输入信号LO包含导线4上的信号LO+和导线5上的信。
15、号 LO-。分频器1产生两个差分输出信号:I和Q。差分输出信号I包含导线6上的信号I+和 导线7上的信号I-。差分输出信号Q包含导线8上的信号Q+和导线9上的信号Q-。分频 器2接收输入信号LO,并且对输入信号LO进行分频。电路3从分频器2接收信号,而不接 收输入信号LO。在这种方式中,分频器2和电路3是串联布置的。在一个示例中,分频器2 可操作以用于按整数2对输入信号LO进行分频并且产生50%占空比的、相位正交的输出信 号。电路3可操作以用于产生25%占空比的、相位正交的输出信号。因为分频器2和电路 3是串联布置的,分频器2所产生的噪声通过电路3传播到输出信号I和Q。虽然,图1的 电路在某些。
16、应用中良好地运转,但是它有局限性。在一个示例中,如图1中所示的分频器消 耗了大于20毫安的电流来执行四分频操作,以便产生在小于10皮秒的相位噪声规范内的 差分输出信号I和Q。 0004 在实际电路设计中,来自本地振荡器的输入信号是通过长度通常超过1毫米的信 号线来传输的。在该距离上,沿着这条线的功率损耗有使振荡信号的幅度衰减的倾向。为 了克服这些损耗并且向分频器传送轨对轨(rail to rail)信号,本地振荡器必须发送更强 的信号,其导致非期望的功耗水平。在应用中(例如,在电池供电的蜂窝电话的无线电收发 机中),其可能期望操作如下分频器:该分频器接收已衰减的振荡输入信号并且产生具有极 小功。
17、耗的、低相位噪声的、轨到轨I和Q信号。 发明内容 说 明 书CN 102959866 A 2/10页 6 0005 并行路径分频器(PPFD)包括低功率分频器电路和高速锁存电路。将所述PPFD的 输入节点上呈现的输入信号的第一部分传输给所述分频器电路,并且将第二部分传输给所 述锁存电路。所述分频器电路产生传输给所述锁存电路的被分频的使能信号。所述锁存电 路产生已降频的输出信号,只要使能信号上的相位噪声小于输入信号的振荡周期的一半, 该已降频的输出信号就对使能信号上呈现的相位噪声不敏感。因为低功率分频器所产生的 噪声没有传播给PPFD所产生的输出信号,所以PPFD以相对较低功耗产生低噪声的分频信。
18、 号。 0006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PPFD包含两个低功率分频器电路和两个高速锁存电路。每 个分频器电路接收差分输入信号的一部分,按整数值对所述输入信号进行分频,并且输出 差分使能信号。差分使能信号的第一部分是由所述第一分频器电路所产生的同相(I)差分 使能信号。差分使能信号的第二部分是由所述第二分频器电路所产生的正交(Q)差分使能 信号。所述I使能信号和Q使能信号彼此相位相差大约90度,因而是相位正交的。将所述 I差分使能信号传输给第一高速锁存电路。所述第一高速锁存器还接收所述差分输入信号 的一部分并且产生降频的输出信号I。将所述Q差分使能信号传输给第二高速锁存电路。 第二高速锁存器还接收。
19、所述差分输入信号的一部分,并且产生降频输出信号Q。所述I和Q 输出信号彼此相位相差大约90度,因而是相位正交的。 0007 因为将差分输入信号的一部分传输给低功率分频器电路并且将剩余部分传输给 高速锁存电路,将输入信号分割成两个并行路径。每个高速锁存电路基于所述差分输入信 号的一部分和低功率分频器电路所产生的使能信号来产生输出信号。通过锁存电路的操 作,产生对低功率分频器所产生的使能信号上呈现的相位噪声不敏感的分频输出信号。由 于这个原因,可以由消耗较小功率的相对较小的晶体管来构建低功率分频器电路,并且能 够利用相对较小的输入电流来驱动该低功率分频器电路以产生轨到轨输出信号。此外,高 速锁存电。
20、路可以构建为消耗相对较少量的功率,因为它们需要相对较少的晶体管来实现相 对较简单的锁存功能。在一个示例中,每个分频器包括两个三态反相器、以及配置为作为 D-锁存电路进行操作的反相器。在同一示例中,每个高速锁存电路仅包括配置为作为锁存 电路进行操作的三个晶体管。 0008 在第二实施例中,每个分频器电路是可编程的。每个可编程的低功率分频器操作 以按可选择的整数值N对差分输入信号LO进行分频。在一个示例中,可编程分频器在一个 配置中按因子2、在另一个配置中按因子4,来对差分输入信号LO进行分频。可选择的整数 值N是由二进制数字选择信号确定的。基于该选择信号数值,每个分频器配置为按所期望 的整数值来。
21、对差分输入信号LO进行分频。 0009 上述内容是概述,因而必然包括对细节的简化、概括以及省略;所以,本领域技术 人员将会明白,该概述仅仅是示意性的,且并非旨在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本文所描述的设 备和/或方法的其它方面、创造性特征、以及优点,如权利要求所单独定义的,在本文所述 的非限制性详细描述中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0010 图1(现有技术)是包括串联布置的分频器电路的分频器的视图。 0011 图2是根据一个新颖方面,采用分频器113的移动通信设备100的简化视图。 说 明 书CN 102959866 A 3/10页 7 0012 图3是图2的RF收发机集成电路102的更详细的视图。 0。
22、013 图4是图3的RF收发机集成电路102的接收链108内的分频器113的操作的视 图。 0014 图5是图4的RF收发机集成电路102的接收链108的并行路径分频器113的详 细视图。 0015 图6是配置为根据差分输入信号来产生降频差分输出信号的并行路径分频器113 的详细视图。 0016 图7是图6的低功率分频器132和高速锁存电路134的更详细的视图。 0017 图8是图7的低功率分频器132和高速锁存电路134的输入波形和输出波形的图 示。 0018 图9是图6的低功率分频器133和高速锁存电路135的更详细的视图。 0019 图10是图9的低功率分频器133和高速锁存电路135的。
23、输入波形和输出波形的 图示。 0020 图11是图6的并行路径分频器113的输入波形和输出波形的图示。 0021 图12是并行路径分频器113的第二实施例的图示。 0022 图13是图12的并行路径分频器113的可编程低功率分频器132的图示。 0023 图14是根据一个方面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图2是移动通信设备100(例如,蜂窝电话)的非常简化的高级框图。设备100(除 了图中没有示出的部分)还包括:可用于接收并且发送蜂窝电话通信的天线101、RF收发机 集成电路102、以及数字基带集成电路103。 0025 图3是图2的RF收发机集成电路102的更详细的视图。在对蜂窝。
24、电话的操作的 一个很简化的解释说明中,如果蜂窝电话正在用于接收作为蜂窝电话通话的一部分的音频 信息,则在天线101上接收进入传输104。信号经过双工器105和匹配网络106,并且被接 收链108的低噪声放大器(LNA)107放大。在经过混频器109下变频之后并且经过基带滤 波器110滤波之后,将信息传输给数字基带集成电路103以进行模数转换并且在数字域中 进一步处理。作为下变频处理的一部分,混频器109接收由分频器113所产生的降频振荡 信号LO1/N,并且使用该信号来对接收链108所处理的信息进行下变频。被称为降频振荡信 号LO1/N的信号实际上包括两个差分信号:I和Q。差分信号I和Q中的每。
25、一个是在一组两 条导线上传输的。分频器113近距离物理靠近接收链108的电路。分频器113接收本地振 荡器信号LO1,按整数N对该信号进行分频,并且输出降频振荡信号LO1/N。本地振荡器信 号LO1是由本地振荡器111产生的。LO1可以例如是通过两条导线传输的差分信号。在其 它示例中,LO1可以是通过单条导线传输的单端信号。LO1通过长的、“有损耗的”线112传 输到分频器113。如下面阐述的,信号LO1在长的、“有损耗的”线112上传输期间遭受寄生 功率损耗。这些损耗使LO1的峰到峰信号幅度以及LO1的高频分量衰减。 0026 另一方面,如果蜂窝电话100正在用于发送作为蜂窝电话通话的一部分。
26、的音频信 息,则在数字基带集成电路103中将要发送的音频信息转换成模拟形式。将模拟信息提供 给RF收发机集成电路102的发送链115的基带滤波器114。在滤波之后,混频器116对信 说 明 书CN 102959866 A 4/10页 8 号进行上变频。作为上变频处理的一部分,混频器116接收由分频器119所产生的降频振 荡信号LO2/N,并且使用该信号来对发送链115所处理的信息进行上变频。所形成的上变频 信号被驱动放大器120和外部功率放大器121放大。将放大信号提供给天线101,以作为输 出传输122进行传输。降频振荡信号LO2/N包括两个差分信号:I和Q。分频器119接收本 地振荡器信号。
27、LO2,按整数因子N对该信号进行分频,并且输出降频振荡信号LO2/N。本地 振荡器信号LO2是由本地振荡器117产生的。LO2可以例如是通过两条导线传输的差分信 号。在其它示例中,LO2可以是通过单条导线传输的单端信号。LO2通过长的、“有损耗的” 线118传输到分频器119,该分频器119位于近距离靠近发送链115的电路的位置。在通过 长的、“有损耗的”线118传输期间,信号LO2遭受寄生功率损耗,使其峰到峰幅度和高频分 量衰减。 0027 图4更加详细地描绘了在图3的RF收发机集成电路102的接收链108的本地振荡 器(LO)路径128内、从本地振荡器111到混频器109的振荡信号的传输。。
28、本地振荡器111 包括压控振荡器(VCO)123和输出缓存器124。VCO 123产生具有振荡频率特征的正弦振荡 信号。在一个示例中,VCO123产生以大约4Ghz振荡的正弦信号。输出缓存器124对VCO 123的输出信号进行放大并且转换为差分信号LO。差分信号LO包含在导线126上传输的 信号LO+和在导线129上传输的信号LO-。如图所示,在输出缓存器124的输出端处,信号 LO近似于以VCO 123所产生的正弦振荡信号的振荡频率进行振荡的方波。LO路径128的 长的、“有损耗的”线112包括对信号LO+进行传输的导线126和对信号LO-进行传输的导 线129。在其它示例中,本地振荡器11。
29、1可以产生单端信号,并且线112可以仅包括对单端 输入信号进行传输的单条导线。在无线通信系统(例如,电池供电的蜂窝电话)中,本地振荡 器111向各种子电路提供振荡信号。因此,构建近距离物理靠近每个子电路的本地振荡器 111是不太可能的。结果,本地振荡器111通常没有近距离物理靠近接收链108的分频器 113。例如,长的、“有损耗的”线112的长度为1毫米或更长。由于该长度,通过线112传 输的振荡信号成为多个功率损耗构件的牺牲品。与芯片衬底(die substrate)的电容耦合 对通过线112传输的高频振荡信号具有低通滤波效果。电磁辐射损耗也使通过线112传输 的高频信号的幅度衰减,并且线1。
30、12的充电/放电导致1/2cv 2 f损耗。由于其长度,线112 表现得像天线,通过线112传输的高频信号遭受辐射损耗。作为这些功率损耗的结果,通过 线112传输的振荡信号遭受峰到峰信号幅度的衰减和高频分量的衰减。例如,在近距离物 理靠近本地振荡器111所测量的、来自本地振荡器111的信号LO的波形可能近似于理想的 方波。然而,在近距离靠近输入缓存器125所测量的同一信号可能在幅度和高频分量方面 有所衰减。为了描述的目的,方波的转折(transition)被极大地衰减,并且在每个转折处 呈现为圆角。虽然能够通过增大发射功率来克服这些功率损耗,但是这引起非期望的功耗 增大。因此,与输入缓存器12。
31、5结合的分频器113应当能够可靠地并且在极小功耗的情况 下对已衰减的输入信号进行分频。 0028 输入缓存器125接收通过导线126和129传输的差分信号LO。输入缓存器125根 据已衰减的差分信号LO来产生方波差分信号LO。所要求的相位噪声和由输入缓存器125 所产生的信号的电流水平决定了输入缓存器125所消耗的功率。随着相位噪声需求变得更 严格并且随着所产生的信号的所需电流水平增大,输入缓存器125需要更大的晶体管。为 了降低由输入缓存器125所消耗的功率量,分频器113应该配置为利用由输入缓存器125 说 明 书CN 102959866 A 5/10页 9 所提供的最小量的输入电流、在输。
32、出相位噪声规范内进行操作。在一个示例中,分频器125 在小于10皮秒的输出相位噪声规范内执行四分频操作消耗了不到6毫安。 0029 分频器113通过导线138、139、140、以及141耦合到输出缓存器127。分频器113 通过导线136和137耦合到输入缓存器125。分频器113接收包含导线136上的信号LO+ 和导线137上的信号LO-的差分输入信号LO。分频器113通过按整数N对输入信号LO进 行分频来产生降频输出信号LO/N。LO/N包括两个差分输出信号I和Q。差分输出信号I包 含导线138上的信号I+和导线139上的信号I-。差分输出信号Q包含导线140上的信号 Q+和导线141上的。
33、信号Q-。整体地,I+、I-、Q+、以及Q-是相位正交的四个降频振荡信号。 如下面所阐述的,所有四个信号近似于输入波形LO的分频版本,但是这四个信号表示中的 每一个具有约90度相位差的特点。 0030 将输出缓存器127耦合到混频器109。混频器109包括具有反相器电路的缓存级。 基于反相器的混频器缓存级是针对它们的功率有效的操作特性而使用的。然而,它们需要 近似于轨到轨输入波形来可靠地操作。因此,采用输出缓存器127来产生差分输出信号I和 Q,所述差分输出信号I和Q近似于理想的轨到轨幅度波形来可靠地驱动混频器109。在操 作中,输出信号I+、I-、Q+、以及Q-在几十毫伏的电路供电电压内的最。
34、大电压VDD与几十毫 伏的电路接地电压内的最小电压VSS之间振荡。当被来自输出缓存器127的输出信号I+、 I-、Q+、以及Q-驱动时,混频器109的混频器缓存级可靠地操作。 0031 图5是图3的RF收发机集成电路102的接收链108的并行路径分频器(PPFD)113 的图示。PPFD 113包括低功率分频器电路130、高速锁存电路131、输入节点180、以及输出 引线187。低功率分频器130通过导线188耦合到高速锁存器131。输出引线187耦合到 高速锁存器131。输入节点180通过导线181耦合到低功率分频器130。输入节点180还 通过导线183耦合到高速锁存器131。将输入节点1。
35、80上呈现的输入信号LO的电流分为两 部分:信号部分182和信号部分184。通过导线181将信号182传输给低功率分频器130, 并且通过导线183将信号184传输给高速锁存器131。低功率分频器130接收信号182并 且产生使能信号185,该使能信号185通过导线188传输给高速锁存器131。使能信号185 是自LO降频到较低频率而来的。在一个示例中,低功率分频器130按二分频对输入信号LO 进行分频。高速锁存器131接收信号184和使能信号185两者,并且产生通过输出引线187 传输的降频输出信号186。通过这种方式,将输入信号LO分割成两个并行部分。低功率分 频器130对第一部分182进。
36、行降频以产生使能信号185。与针对输出信号186的相位噪声 的规范相比较,使能信号185符合对相位噪声的宽松规范。例如,使能信号185上呈现的相 位噪声可以达到输入信号LO的振荡周期的一半。对于4Ghz的输入频率而言,在使能信号 185上呈现的相位噪声可以是如250皮秒那样大,而不是在输出信号186上呈现的不到10 皮秒的相位噪声的规范。在一个示例中,使能信号可能延迟大于输入信号LO的振荡周期 的25%,而输出信号延迟小于输入信号LO的振荡周期的10%。由于对相位噪声的这种相对 较宽松的规范,可以由消耗较小功率的相对较小的晶体管来构建低功率分频器130,并且能 够利用相对较小的输入电流来驱动该。
37、低功率分频器130以产生轨到轨输出信号。因此,信 号182的电流水平可以更小,从而降低输入缓存器125的功率需求。将第二部分(信号184) 直接传输给高速锁存器131。信号184驱动了不太容易受到噪声源影响的相对较大的晶体 管。例如,输出信号186上呈现的相位噪声可能小于10皮秒。因为高速锁存器131是简单 说 明 书CN 102959866 A 6/10页 10 的锁存电路而非复杂的分频器电路,所以需要相对较少的大晶体管。在较少的大晶体管的 情况下,利用降低的供电电流和信号184的较小电流水平可以满足对输出信号186的相位 噪声规范。通过高速锁存器131的锁存电路的操作,输出信号186上的相。
38、位噪声是源自于 信号184上呈现的相位噪声而非使能信号185的相位噪声。由于这个原因,可以容忍使能 信号185上呈现的相对较大量的相位噪声,只要该噪声水平没有超过输入信号LO的振荡周 期的一半。由于这个原因,低功率分频器130的晶体管可以比高速锁存器131的晶体管小。 虽然低功率分频器130包括比高速锁存器131更多的晶体管,在一个示例中,将输入信号LO 的电流的大约一半引导到低功率分频器130,并且将剩余部分引导到高速锁存器130。通过 这种方式,在低功率分频器与高速锁存器所消耗的输入电流之间达到平衡。在一个示例中, 并行路径分频器113所消耗的总电流是串联分频器所消耗的电流的一半,从而在2。
39、GHz输出 信号上实现不到10皮秒的相位噪声。 0032 图6是图3的RF收发机集成电路102的接收链108的分频器113的更详细的视 图。PPFD 113包括低功率分频器130,该低功率分频器130包括两个分频器电路(分频器132 和分频器133)。PPFD 113还包括高速锁存器131,该高速锁存器131包括两个高速锁存电 路(锁存器134和锁存器135)。如图所示,PPFD 113操作以对差分输入信号(LO+和LO-)进 行分频,来产生相位正交的降频输出信号(I+、I-、Q+、Q-)。将信号LO+通过导线126传输 给振荡输入节点141。将输入节点141上呈现的信号LO+的电流分成两部分。
40、:信号部分142 和信号部分143。将信号142传输给低功率分频器130的分频器132和分频器133两者。 将信号143传输到锁存器135。将信号LO-通过导线129传输给振荡输入节点144。将输 入节点144上呈现的信号LO-的电流分成两部分:信号部分145和信号部分146。将信号 145传输给低功率分频器130的分频器132和分频器133两者。将信号146传输给锁存器 134。通过这种方式,将差分输入信号LO分成两个并行部分。分频器132接收信号142的 一部分以及信号145的一部分,并且产生使能信号EN_I+和EN_I-。将信号EN_I+通过导线 169传输给锁存器134,并且将信号EN。
41、_I-通过导线170传输给锁存器134。使能信号EN_I+ 和EN_I-中的每一个被降频。在一个示例中,分频器132对输入信号LO进行二分频。锁存 器134接收使能信号EN_I+和EN_I-以及信号146,并且产生降频输出信号:通过输出引线 138传输的I+和通过输出引线139传输的I-。类似地,分频器133接收信号142的一部分 和信号145的一部分,并且产生使能信号EN_Q+和EN_Q-。将信号EN_Q+通过导线171传输 给锁存器134,并且将信号EN_Q-通过导线172传输给锁存器135。使能信号EN_Q+和EN_ Q-中的每一个从LO降频到较低频率。在一个示例中,分频器133对输入信。
42、号LO进行二分 频。锁存器135接收使能信号EN_Q+和EN_Q-以及信号143,并且产生降频输出信号:通过 输出引线140传输的Q+和通过输出引线141传输的Q-。整体地,I+、I-、Q+、以及Q-是相 位正交的四个降频振荡信号。 0033 图7是PPFD 113的低功率分频器130的分频器132、高速锁存器131的锁存器134 的更详细的视图。分频器132包括第一三态反相器150、第二三态反相器151、以及反相器 152。三态反相器150包括:P-沟道晶体管153(P1)、P-沟道晶体管154(P2)、N-沟道晶 体管155(N1)、N-沟道晶体管156(N2)、输入引线173、控制输入引。
43、线174、控制输入引线 175、以及输出节点190。每个晶体管包括源极、漏极、以及栅极。P1的源极耦合到提供电压 VDD的电压源。P1的漏极耦合到P2的源极。P2的漏极耦合到N1的源极和输出节点190。 说 明 书CN 102959866 A 10 7/10页 11 N1的漏极耦合到N2的源极。N2的漏极耦合到提供接地电压的电压源。控制输入引线174 耦合到P2的栅极。控制输入引线175耦合到N1的栅极。晶体管P1和N2的栅极耦合到 输入引线173。三态反相器151包括:P-沟道晶体管157(P3)、P-沟道晶体管158(P4)、 N-沟道晶体管159(N3)、N-沟道晶体管160(N4)、输。
44、入引线176、控制输入引线177、控制 输入引线178、以及输出节点191。每个晶体管包括源极、漏极、以及栅极。P3的源极耦合到 提供电压VDD的电压源。P3的漏极耦合到P4的源极。P4的漏极耦合到N3的源极和输出 节点191。N3的漏极耦合到N4的源极。N4的漏极耦合到提供接地电压的电压源。控制输 入引线177耦合到P4的栅极。控制输入引线178耦合到N3的栅极。晶体管P3和N4的栅 极耦合到输入引线176。三态反相器151的输入引线176耦合到三态反相器150的输出节 点190。反相器152包括P-沟道晶体管161(P5)、N-沟道晶体管162(N5)、输入引线179、 以及输出节点192。
45、。P5的源极耦合到提供电压VDD的电压源。P5的漏极耦合到N5的源极 并且耦合到反相器152的输出节点192。N5的漏极耦合到提供接地电压的电压源。晶体管 P5和N5的栅极耦合到输入引线179。反相器152的输入引线179耦合到三态反相器151的 输出节点191。三态反相器150的输入引线173耦合到反相器152的输出节点192。信号 LO-的一部分是通过三态反相器150的控制输入引线174以及通过三态反相器151的控制 输入引线178传输的。信号LO+的一部分是通过三态反相器150的控制输入引线175以及 通过三态反相器151的控制输入引线177传输的。EN_I+呈现在三态反相器151的输出。
46、节 点191处。EN_I+从分频器132的输出节点191通过导线169传输到锁存器134。EN_I-呈 现在反相器152的输出节点192处。EN_I-从分频器132的输出节点192通过导线170传 输到锁存器134。 0034 锁存器134包括第一锁存电路197和第二锁存电路198。锁存电路197包括:P-沟 道晶体管163(P6)、N-沟道晶体管164(N6)、N-沟道晶体管165(N7)、输入引线195、控制 输入引线169、以及输出节点193。每个晶体管包括源极、漏极、以及栅极。P6的源极耦合 到提供电压VDD的电压源。P6的漏极耦合到N6的源极。N6的漏极耦合到N7的源极和输 出节点1。
47、93。N7的漏极耦合到提供接地电压的电压源。控制输入引线169耦合到P6的栅 极。晶体管N6和N7的栅极耦合到输入引线195。通过这种方式,输入引线195上呈现的 输入信号向至多两个晶体管提供电流以产生输出信号。锁存电路198包括:P-沟道晶体管 166(P7)、N-沟道晶体管167(N8)、N-沟道晶体管168(N9)、输入引线196、控制输入引线 170、以及输出节点194。每个晶体管包括源极、漏极、以及栅极。P7的源极耦合到提供电压 VDD的电压源。P7的漏极耦合到N8的源极。N8的漏极耦合到N9的源极和输出节点194。 N9的漏极耦合到提供接地电压的电压源。控制输入引线170耦合到P7。
48、的栅极。晶体管N8 和N9的栅极耦合到输入引线196。通过这种方式,输入引线196上呈现的输入信号向至多 两个晶体管提供电流以产生输出信号。通过反相器197的控制输入引线195以及通过反相 器198的控制输入引线196来传输信号LO-的一部分。信号I+呈现在锁存器197的输出 节点193处。从锁存器134的输出节点193通过导线138传输信号I+。信号I-呈现在锁 存器198的输出节点194处。从锁存器134的输出节点194通过导线139传输信号I-。 0035 图8描绘了由图7的分频器132和锁存器134所产生的信号的示例性波形。如针 对图7所讨论的,将信号LO+和LO-提供给分频器132,。
49、并且将LO-提供给锁存器134。如 在图7中配置的,分频器132根据信号LO+和LO-来产生使能信号EN_I+和EN_I-。如图8 说 明 书CN 102959866 A 11 8/10页 12 中理想地描绘的,分频器132进行操作以按因子2来对信号LO+和LO-进行分频,以产生信 号EN_I+和EN_I-。信号EN_I+和EN_I-是50%占空比信号,并且EN_I+和EN_I-彼此相位 相差180度。锁存器134进行操作以接收使能信号和信号LO-,并且产生分频的、25%占空 比信号I+和I-。锁存器134以相对较高的转换速率(slew rate)进行操作,以使可能加到 信号I+和I-上的附加相位噪声的量最小化。虽然锁存器134对信号LO-上呈现的相位噪 声进行传播,但是只要使能信号上呈现的相位噪声没有超过输入信号LO-的时钟周期的一 半,它就不对使能信号EN_I+和EN_I-上呈现的相位噪声进行传播。通过锁存器134的动 作,信号I+不锁存为高,直到EN_I+为低并且信号LO-为低为止。换句话说,当LO-降为低 时为了使I+转变为高,EN_I+必须为低。在图8中所示的理想环境下,在LO-降为低之前 的LO-的时钟周期的一半内以及在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