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板块.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433165 上传时间:2018-02-16 格式:PDF 页数:43 大小:2.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80117255.9

申请日:

2008.11.19

公开号:

CN101868583A

公开日:

2010.10.2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IPC(主分类):E04F 15/02合同备案号:2017990000489让与人:地板工业有限公司、尤尼林管理私营公司、佩尔戈(欧洲)股份公司受让人:辽宁施奈尔室内装饰产品有限公司发明名称:地板块申请日:20081119申请公布日:20101020授权公告日:20160120许可种类:普通许可备案日期:20171214|||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IPC(主分类):E04F 15/02合同备案号:2017990000473让与人:地板工业有限公司、尤尼林管理私营公司、佩尔戈(欧洲)股份有限公司受让人:常州森诺木业有限公司发明名称:地板块申请日:20081119申请公布日:20101020授权公告日:20160120许可种类:普通许可备案日期:20171204|||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IPC(主分类):E04F 15/02合同备案号:2017990000474让与人:地板工业有限公司、尤尼林管理私营公司受让人:浙江仕强竹业有限公司发明名称:地板块申请日:20081119申请公布日:20101020授权公告日:20160120许可种类:普通许可备案日期:20171204|||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IPC(主分类):E04F 15/02合同备案号:2017990000458让与人:地板工业有限公司、尤尼林管理私营公司受让人:浙江永裕竹业股份有限公司发明名称:地板块申请日:20081119申请公布日:20101020授权公告日:20160120许可种类:普通许可备案日期:20171120|||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IPC(主分类):E04F 15/02合同备案号:2017990000419让与人:地板工业有限公司、尤尼林管理私营公司受让人:山东乐得仕软木发展有限公司发明名称:地板块申请日:20081119申请公布日:20101020授权公告日:20160120许可种类:普通许可备案日期:20171027|||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IPC(主分类):E04F 15/02合同备案号:2017990000408让与人:地板工业有限公司、尤尼林管理私营公司受让人:大连嘉宏木业有限公司发明名称:地板块申请日:20081119申请公布日:20101020授权公告日:20160120许可种类:普通许可备案日期:20171020|||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IPC(主分类):E04F 15/02合同备案号:2017990000404让与人:地板工业有限公司、尤尼林管理私营公司受让人:福建省鑫天丰竹业有限公司发明名称:地板块申请日:20081119申请公布日:20101020授权公告日:20160120许可种类:普通许可备案日期:20171018|||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IPC(主分类):E04F 15/02合同备案号:2017990000405让与人:地板工业有限公司、尤尼林管理私营公司、佩尔戈(欧洲)股份公司受让人:江苏正永地面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发明名称:地板块申请日:20081119申请公布日:20101020授权公告日:20160120许可种类:普通许可备案日期:20171018|||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IPC(主分类):E04F 15/02合同备案号:2017990000396让与人:地板工业有限公司、尤尼林管理私营公司受让人:浙江晶通塑胶有限公司发明名称:地板块申请日:20081119申请公布日:20101020授权公告日:20160120许可种类:普通许可备案日期:20171009|||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IPC(主分类):E04F 15/02合同备案号:2017990000390让与人:地板工业有限公司、尤尼林管理私营公司、佩尔戈(欧洲)股份公司受让人:明和科技(唐山)股份有限公司发明名称:地板块申请日:20081119申请公布日:20101020授权公告日:20160120许可种类:普通许可备案日期:20170929|||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IPC(主分类):E04F 15/02合同备案号:2017990000342让与人:尤尼林管理私营公司、地板工业有限公司受让人:安徽尧龙竹木制品有限公司、浙江长兴森大竹木制品有限公司发明名称:地板块申请日:20081119申请公布日:20101020授权公告日:20160120许可种类:普通许可备案日期:20170922|||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IPC(主分类):E04F 15/02合同备案号:2017990000374让与人:地板工业有限公司、尤尼林管理私营公司受让人:浙江天振竹木开发有限公司发明名称:地板块申请日:20081119申请公布日:20101020授权公告日:20160120许可种类:普通许可备案日期:20170918|||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IPC(主分类):E04F 15/02合同备案号:2017990000331让与人:地板工业有限公司、尤尼林管理私营公司受让人:江苏通盛新型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发明名称:地板块申请日:20081119申请公布日:20101020授权公告日:20160120许可种类:普通许可备案日期:20170822|||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IPC(主分类):E04F 15/02合同备案号:2017990000325让与人:地板工业有限公司、尤尼林管理私营公司、佩尔戈(欧洲)股份公司受让人:浙江欧恒新材料有限公司发明名称:地板块申请日:20081119申请公布日:20101020授权公告日:20160120许可种类:普通许可备案日期:20170817|||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IPC(主分类):E04F 15/02合同备案号:2017990000304让与人:地板工业有限公司、尤尼林管理私营公司、佩尔戈(欧洲)股份公司受让人:常州市永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发明名称:地板块申请日:20081119申请公布日:20101020授权公告日:20160120许可种类:普通许可备案日期:20170802|||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IPC(主分类):E04F 15/02合同备案号:2017990000303让与人:地板工业有限公司、尤尼林管理私营公司、佩尔戈(欧洲)股份公司受让人:上海劲嘉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发明名称:地板块申请日:20081119申请公布日:20101020授权公告日:20160120许可种类:普通许可备案日期:20170731|||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IPC(主分类):E04F 15/02合同备案号:2017990000302让与人:地板工业有限公司、尤尼林管理私营公司、佩尔戈(欧洲)股份公司受让人:昆山盈嘉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发明名称:地板块申请日:20081119申请公布日:20101020授权公告日:20160120许可种类:普通许可备案日期:20170731|||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IPC(主分类):E04F 15/02合同备案号:2017990000298让与人:地板工业有限公司、尤尼林管理私营公司受让人:无锡市中德装饰新材料有限公司发明名称:地板块申请日:20081119申请公布日:20101020授权公告日:20160120许可种类:普通许可备案日期:20170728|||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IPC(主分类):E04F 15/02合同备案号:2017990000287让与人:地板工业有限公司、尤尼林管理私营公司受让人:常州美极豪格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发明名称:地板块申请日:20081119申请公布日:20101020授权公告日:20160120许可种类:普通许可备案日期:20170718|||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 IPC(主分类):E04F 15/02合同备案号:2017990000267让与人:地板工业有限公司、尤尼林管理私营公司受让人:无锡市泰和来新材料有限公司发明名称:地板块申请日:20081119申请公布日:20101020授权公告日:20160120许可种类:普通许可备案日期:20170712|||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 IPC(主分类):E04F 15/02合同备案号:2017990000274让与人:地板工业有限公司、尤尼林管理私营公司、佩尔戈(欧洲)股份公司受让人:东阳市茂盛塑胶有限公司发明名称:地板块申请日:20081119申请公布日:20101020授权公告日:20160120许可种类:普通许可备案日期:20170712|||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 IPC(主分类):E04F 15/02合同备案号:2017990000271让与人:地板工业有限公司、尤尼林管理私营公司受让人:江苏欧港昌盛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发明名称:地板块申请日:20081119申请公布日:20101020授权公告日:20160120许可种类:普通许可备案日期:20170712|||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 IPC(主分类):E04F 15/02合同备案号:2017990000268让与人:地板工业有限公司、尤尼林管理私营公司受让人:浙江品信地板有限公司发明名称:地板块申请日:20081119申请公布日:20101020授权公告日:20160120许可种类:普通许可备案日期:20170712|||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 IPC(主分类):E04F 15/02合同备案号:2017990000272让与人:地板工业有限公司、尤尼林管理私营公司、佩尔戈(欧洲)股份公司受让人:常州森鸿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发明名称:地板块申请日:20081119申请公布日:20101020授权公告日:20160120许可种类:普通许可备案日期:20170712|||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IPC(主分类):E04F 15/02合同备案号:2017990000258让与人:地板工业有限公司、尤尼林管理私营公司受让人:安徽欧太新材料有限公司发明名称:地板块申请日:20081119申请公布日:20101020授权公告日:20160120许可种类:普通许可备案日期:20170704|||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IPC(主分类):E04F 15/02合同备案号:2017990000263让与人:地板工业有限公司、尤尼林管理私营公司、佩尔戈(欧洲)股份公司受让人:浙江巨美家科技有限公司发明名称:地板块申请日:20081119申请公布日:20101020授权公告日:20160120许可种类:普通许可备案日期:20170705|||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IPC(主分类):E04F 15/02合同备案号:2017990000256让与人:地板工业有限公司、尤尼林管理私营公司受让人:吉林市富薪木业有限责任公司发明名称:地板块申请日:20081119申请公布日:20101020授权公告日:20160120许可种类:普通许可备案日期:20170704|||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IPC(主分类):E04F 15/02合同备案号:2017990000260让与人:地板工业有限公司、尤尼林管理私营公司、佩尔戈(欧洲)股份公司受让人:抚松华松木业有限公司发明名称:地板块申请日:20081119申请公布日:20101020授权公告日:20160120许可种类:普通许可备案日期:20170705|||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IPC(主分类):E04F 15/02合同备案号:2017990000215让与人:地板工业有限公司、尤尼林管理私营公司、佩尔戈(欧洲)股份公司受让人:张家港市利奇塑料有限公司发明名称:地板块申请日:20081119申请公布日:20101020授权公告日:20160120许可种类:普通许可备案日期:20170607|||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IPC(主分类):E04F 15/02合同备案号:2017990000205让与人:尤尼林管理私营公司、地板工业有限公司受让人:安吉奇辰竹业有限公司发明名称:地板块申请日:20081119申请公布日:20101020授权公告日:20160120许可种类:普通许可备案日期:20170531|||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IPC(主分类):E04F 15/02合同备案号:2017990000208让与人:尤尼林管理私营公司、地板工业有限公司、佩尔戈(欧洲)股份公司受让人:苏州市贝地龙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发明名称:地板块申请日:20081119申请公布日:20101020授权公告日:20160120许可种类:普通许可备案日期:20170601|||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IPC(主分类):E04F 15/02合同备案号:2017990000180让与人:尤尼林管理私营公司、地板工业有限公司、佩尔戈(欧洲)股份公司受让人:安吉天则塑业有限公司发明名称:地板块申请日:20081119申请公布日:20101020授权公告日:20160120许可种类:普通许可备案日期:20170516|||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IPC(主分类):E04F 15/02合同备案号:2017990000189让与人:尤尼林管理私营公司、地板工业有限公司、佩尔戈(欧洲)股份公司受让人:安徽韩华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明名称:地板块申请日:20081119申请公布日:20101020授权公告日:20160120许可种类:普通许可备案日期:20170518|||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IPC(主分类):E04F 15/02合同备案号:2017990000179让与人:地板工业有限公司、尤尼林管理私营公司、佩尔戈(欧洲)股份公司受让人:常州市零点木业有限公司发明名称:地板块申请日:20081119申请公布日:20101020授权公告日:20160120许可种类:普通许可备案日期:20170511|||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IPC(主分类):E04F 15/02合同备案号:2017990000154让与人:地板工业有限公司、尤尼林管理私营公司、佩尔戈(欧洲)股份公司受让人:吉林新元木业有限公司发明名称:地板块申请日:20081119申请公布日:20101020授权公告日:20160120许可种类:普通许可备案日期:20170427|||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IPC(主分类):E04F 15/02合同备案号:2017990000131让与人:尤尼林管理私营公司、地板工业有限公司、佩尔戈(欧洲)股份公司受让人:常州双盛新型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发明名称:地板块申请日:20081119申请公布日:20101020授权公告日:20160120许可种类:普通许可备案日期:20170411|||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IPC(主分类):E04F 15/02合同备案号:2015990000820让与人:尤尼林管理私营公司、地板工业有限公司、佩尔戈(欧洲)股份公司受让人:浙江海利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发明名称:地板块申请日:20081119申请公布日:20101020授权公告日:20160120许可种类:普通许可备案日期:20150928|||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变更IPC(主分类):E04F 15/02合同备案号:2015990000820变更日:20170407变更事项:让与人变更前:尤尼林管理私营公司、地板工业有限公司变更后:尤尼林管理私营公司、地板工业有限公司、佩尔戈(欧洲)股份公司|||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IPC(主分类):E04F 15/02合同备案号:2017990000098让与人:尤尼林管理私营公司、地板工业有限公司、佩尔戈(欧洲)股份公司受让人:常州昇昌木业有限公司、江苏飞翔木业有限公司发明名称:地板块申请日:20081119申请公布日:20101020授权公告日:20160120许可种类:普通许可备案日期:20170322|||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IPC(主分类):E04F 15/02合同备案号:2012990000760让与人:尤尼林管理私营公司、地板工业有限公司、佩尔戈(欧洲)股份公司受让人:南京美高美新材料有限公司发明名称:地板块申请日:20081119申请公布日:20101020授权公告日:20160120许可种类:普通许可备案日期:20121015|||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变更IPC(主分类):E04F 15/02合同备案号:2012990000760变更日:20160531变更事项:让与人变更前:尤尼林管理私营公司、地板工业有限公司变更后:尤尼林管理私营公司、地板工业有限公司、佩尔戈(欧洲)股份公司|||授权|||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E04F 15/02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地板材料工业有限公司变更后:地板工业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卢森堡卢森堡市变更后:卢森堡卢森堡市|||发明专利公报更正卷=26号=42IPC(主分类)=E04F0015020000更正项目=优先权误=1)2007/0567;20071123;BE 2)202008008597;20080626;DE 3)61/071,201;20080417;US正=1)BE2007/0567;20071123;BE 2)20 2008 008 597;20080626;DE 3)61/071,201;20080417;US|||发明专利申请更正卷=26号=42页码=扉页更正项目=优先权误=1)2007/0567;20071123;BE 2)202008008597;20080626;DE 3)61/071,201;20080417;US正=1)BE2007/0567;20071123;BE 2)20 2008 008 597;20080626;DE 3)61/071,201;20080417;US|||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F 15/02申请日:20081119|||公开

IPC分类号:

E04F15/02

主分类号:

E04F15/02

申请人:

地板材料工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马克·卡佩勒

地址:

卢森堡卢森堡

优先权:

2007.11.23 BE 2007/0567; 2008.06.26 DE 202008008597.7; 2008.04.17 US 61/071,201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代理人:

吴贵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板块,其具有水平和垂直主动锁定系统(6-7),允许通过使这两块地板块(1)中的一块经向下移动(M)设置到另一地板块(1)中而使两块这种地板块(1)在所述侧部(2-3)处彼此连接;其中垂直主动锁定系统(7)包括插入件形式的锁定件(12);其中该锁定件(12)至少包括可枢转锁定本体(14);其特征在于,可枢转锁定本体(14)包括支撑部分(20),该支撑部分可抵靠相关地板块(1)附有的支撑表面(21)旋转,更具体地在支座(22)内旋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地板块,至少在两个相对侧部(2-3)处包括接合部(4-5),两块这种地板块(1)能通过所述接合部(4-5)彼此接合;其中这些接合部(4-5)形成水平主动锁定系统(6)和垂直主动锁定系统(7);其中所述水平主动锁定系统(6)具有凸部(8)和凹部(9),这允许通过使两块这种地板块(1)中的一块经向下移动(M)将所附有的凸部(8)设置到另一地板块(1)的凹部(9)中而使这两块地板块(1)在前述侧部(2-3)处彼此连接;其中所述垂直主动锁定系统(7)包括锁定件(12),所述锁定件以插入件形式设置在相关侧部(2-3)之一中;其中该锁定件(12)至少包括可枢转的锁定本体(14);并且其中所述锁定本体(14)在一个末端处形成挡块成型锁定部分(17),所述锁定部分能与类似已接合地板块(1)的锁定部分(18)共同作用;其特征在于,与形成所述锁定部分(17)的末端相对的所述可枢转锁定本体(14)包括支撑部分(20),所述支撑部分能抵靠相关地板块(1)所附有的支撑表面(21)旋转,且更具体地在支座(22)内旋转。2.一种地板块,至少在两个相对侧部(2-3)处包括接合部(4-5),两块这种地板块(1)能通过所述接合部(4-5)彼此接合;其中这些接合部(4-5)形成水平主动锁定系统(6)和垂直主动锁定系统(7);其中所述水平主动锁定系统(6)具有凸部(8)和凹部(9),这允许通过使两块这种地板块(1)中的一块经向下移动(M)将所附有的凸部(8)设置到另一地板块(1)的凹部(9)中而使这两块地板块(1)在前述侧部(2-3)处彼此连接;其中所述垂直主动锁定系统(7)包括锁定件(12),所述锁定件以插入件形式设置在相关侧部(2-3)之一中;其中该锁定件(12)至少包括可枢转的锁定本体(14);并且其中所述锁定本体(14)在一个末端处形成挡块成型锁定部分(17),所述锁定部分能与类似已接合地板块(1)的锁定部分(18)共同作用;其特征在于,与形成所述锁定部分(17)的末端相对的所述可枢转锁定本体(14)包括支撑部分(20),并且所述锁定部分(17)与所述支撑部分(20)之间的所述锁定本体(14)自身没有铰接部分和弯曲段。3.一种地板块,至少在两个相对侧部(2-3)处包括接合部(4-5),两块这种地板块(1)能通过所述接合部(4-5)彼此接合;其中这些接合部(4-5)形成水平主动锁定系统(6)和垂直主动锁定系统(7);其中所述水平主动锁定系统(6)具有凸部(8)和凹部(9),这允许通过使两块这种地板块(1)中的一块经向下移动(M)将所附有的凸部(8)设置到另一地板块(1)的凹部(9)中而使这两块地板块(1)在前述侧部(2-3)处彼此连接;其中所述垂直主动锁定系统(7)包括锁定件(12),所述锁定件以插入件形式设置在相关侧部(2-3)之一中;其中该锁定件(12)至少包括可枢转的锁定本体(14);并且其中所述锁定本体(14)在一个末端处形成挡块成型锁定部分(17),所述锁定部分能与类似已接合地板块(1)的锁定部分(18)共同作用;其特征在于,与形成所述锁定部分(17)的末端相对的所述可枢转锁定本体(14)包括自由末端形式的支撑部分(20),所述支撑部分至少在垂直方向(V)上确定地由所述地板块(1)附有的支撑部分(24)支撑。4.一种地板块,至少在两个相对侧部(2-3)处包括接合部(4-5),两块这种地板块(1)能通过所述接合部(4-5)彼此接合;其中这些接合部(4-5)形成水平主动锁定系统(6)和垂直主动锁定系统(7);其中所述水平主动锁定系统(6)具有凸部(8)和凹部(9),这允许通过使两块这种地板块(1)中的一块经向下移动(M)将所附有的凸部(8)设置到另一地板块(1)的凹部(9)中而使这两块地板块(1)在前述侧部(2-3)处彼此连接;其中所述垂直主动锁定系统(7)包括锁定件(12),所述锁定件以插入件形式设置在相关侧部(2-3)之一中;其中该锁定件(12)至少包括可枢转的锁定本体(14);并且其中所述锁定本体(14)在一个末端处形成挡块成型锁定部分(17),所述锁定部分能与类似已接合地板块(1)的锁定部分(18)共同作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本体(14)能分别绕旋转点、支撑点旋转,并且所述锁定件(12)包括按压部分(15),所述按压部分在分别距离所述旋转点、支撑点一定距离处接合到所述锁定本体(14)上。5.一种地板块,至少在两个相对侧部(2-3)处包括接合部(4-5),两块这种地板块(1)能通过所述接合部(4-5)彼此接合;其中这些接合部(4-5)形成水平主动锁定系统(6)和垂直主动锁定系统(7);其中所述水平主动锁定系统(6)具有凸部(8)和凹部(9),这允许通过使两块这种地板块(1)中的一块经向下移动(M)将所附有的凸部(8)设置到另一地板块(1)的凹部(9)中而使这两块地板块(1)在前述侧部(2-3)处彼此连接;其中所述垂直主动锁定系统(7)包括锁定件(12),所述锁定件以插入件形式设置在相关侧部(2-3)之一中;其中该锁定件(12)至少包括可枢转的锁定本体(14);并且其中所述锁定本体(14)在一个末端处形成挡块成型锁定部分(17),所述锁定部分能与类似已接合地板块(1)的锁定部分(18)共同作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主动锁定系统(7)包括张紧系统(29-48),所述张紧系统由形成在所述锁定本体(14)的锁定部分(17)的末端处的凸轮表面(30)形成,所述凸轮表面在接合状态下抵靠已接合地板块(1)的相对锁定部分提供楔效应。6.一种地板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块显示出前述权利要求中二项、三项、四项或所有五项的组合的特征。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地板块,其特征在于,与形成所述锁定部分(17)的末端相对的所述可枢转的锁定本体(14)包括自由端形式的支撑部分(20),其中在两块地板块(1)的接合状态下,该支撑部分(20)在垂直方向以及相对于所述地板块(1)的近端方向上被支撑。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板块,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挡块成型部分(26),所述挡块成型部分在相对于所述地板块(1)的远端方向上形成用于所述支撑部分(20)的阻碍物。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地板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本体(14)形成为刚性本体。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地板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枢转锁定本体(14)在靠近能沿其旋转的末端处包括张紧系统(48)。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地板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系统(48)由形成在所述末端处的凸轮构成,当所述锁定本体(14)向外旋转时,所述凸轮还使该锁定本体(14)在所述锁定部分(17)的方向上经历轴向位移。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地板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12)设置在凹槽(13)内,并且在自由的未接合状态下,所述锁定件的锁定部分(18)仍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凹槽(13)内。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地板块,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横向地作用在所述锁定本体(14)上的按压部分(15)。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地板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分(15)显示出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其由弹性材料构成;-其由比所述锁定本体(14)的材料更具柔性的弹性材料构成,优选地,所述按压部分与所述锁定本体(14)通过共挤法制成一体件;-其由可折叠或可弯曲部分构成;-其设置有附接部分(50);-其设置有夹持部形式的附接部分(50)-其设置有这样的部分,通过所述部分将其粘贴至所述地板块(1);-从横截面来看,其由弹性可弯曲支腿构成;-其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弹性弯曲区域,所述弹性弯曲区域在实际按压部分(15)与所述锁定本体(14)之间形成连接、或在所述按压部分(15)的几个部分之间形成连接;-所述按压部分(15)从横截面来看形成为枢转臂,所述枢转臂在一个末端附近被支撑或保持,而在相对末端处通过铰接和/或弯曲区域(76)邻接于所述锁定本体(14)的后侧;-所述枢转臂在两个末端处均包括铰接和/或弯曲区域(76-77);-所述按压部分(15)形成为如下机构:当所述锁定本体受压时,所述机构用于使该锁定本体定位成一个末端抵靠支撑表面(21);-上述机构由枢转臂构成,所述枢转臂一方面连接至所述锁定本体的后侧且另一方面由诸如支撑套环(78)的支撑部分支撑。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地板块,其特征在于,从横截面来看,所述按压部分(15)至少由邻接所述锁定本体(14)的后侧的支腿构成,所述支腿在自由状态下相对于所述锁定本体(14)从位于所述锁定本体(14)的两个末端之间的位置开始、且以与所述锁定本体(14)的从所述位置延伸至所述锁定部分(17)的部分成小于70度的角地倾斜延伸。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地板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件由合成材料条构成。1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地板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12)这样的条构成:所述条附接在所述地板块(1)中的凹槽(13)内,且因此存在将所述条保持在所述凹槽(13)内的附接装置。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地板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卡扣装配到所述凹槽(13)内的适当位置。19.根据权利要求16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地板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12)由共挤合成材料条构成,从横截面来看,所述共挤合成材料条包括具有不同特性、更具体地具有不同柔性的合成材料区域。2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地板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主动锁定系统(7)包括张紧系统(29),所述张紧系统由形成在所述锁定本体(14)的锁定部分(17)的末端处的凸轮表面(30)形成,所述凸轮表面在接合状态下抵靠已接合地板块(1)的相对锁定部分(18)提供楔效应,其中所述张紧系统(29)进一步示出一个或多个以下特征:-所述凸轮表面(30)延伸成根据方向(R)从所述凸轮表面(30)的位于最外部的边缘延伸至位于最内部的边缘,所述凸轮表面(30)示出增加的高度(E),从而对于所述凸轮表面(30)的连续点,所述锁定本体(14)的有效长度增加;-所述凸轮表面(30)至少由有效接触区且可能由进入区构成,并且在所述锁定本体(14)的总宽度的至少60%上延伸;-所述凸轮表面(30)和在两块这种地板块的接合状态下与所述凸轮表面(30)共同作用的表面(19)被制造成使得所述凸轮表面(30)的位移导致两个锁定部分之间的接触区的较小位移或没有位移;-所述凸轮表面(30)和对应表面(19)被定向成使得它们在两块地板块的接合状态下提供接触,由此限定的其切线因而与水平线形成小于35度的角;-所述锁定本体在所述凸轮表面的高度处具有加宽的头部。21.一种地板块,至少在两个相对侧部(2-3)处包括接合部(4-5),两块这种地板块(1)能通过所述接合部(4-5)彼此接合;其中这些接合部(4-5)形成水平主动锁定系统(6)和垂直主动锁定系统(7);其中所述水平主动锁定系统(6)具有凸部(8)和凹部(9),这允许通过使两块这种地板块(1)中的一块经向下移动(M)将所附有的凸部(8)设置到另一地板块(1)的凹部(9)中而使这两块地板块(1)在前述侧部(2-3)处彼此连接;其中所述垂直主动锁定系统(7)包括锁定件(12),所述锁定件以插入件形式设置在相关侧部(2-3)之一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12)由设置在凹槽(13)内的共挤合成材料条构成,从横截面来看,所述条包括由具有不同特性的合成材料构成的两个或多个区域。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地板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材料分别示出不同的柔性、弹性。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地板块,其特征在于,根据期望的可移动性和/或期望的可压性和/或期望的密封效果来应用不同的合成材料。24.一种地板块,至少在两个相对侧部(2-3)处包括接合部(4-5),两块这种地板块(1)能通过所述接合部(4-5)彼此接合;其 中这些接合部(4-5)形成水平主动锁定系统(6)和垂直主动锁定系统(7);其中所述水平主动锁定系统(6)具有凸部(8)和凹部(9),这允许通过使两块这种地板块(1)中的一块经向下移动(M)将所附有的凸部(8)设置到另一地板块(1)的凹部(9)中而使这两块地板块(1)在前述侧部(2-3)处彼此连接;其中所述垂直主动锁定系统(7)包括锁定件(12),所述锁定件以插入件形式设置在相关侧部(2-3)之一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12)由设置在凹槽(13)内的共挤合成材料条构成,在两块地板块(1)的接合状态下,所述条与两块地板块(1)均接触且因此形成密封,其中所述地板块(1)的上侧与所述合成材料条之间在地板块边缘(62-63)处也存在密封。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地板块,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显示出权利要求1至23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特征。26.一种地板块,至少在两个相对侧部(2-3)处包括接合部(4-5),两块这种地板块(1)能通过所述接合部(4-5)彼此接合;其中这些接合部(4-5)形成水平主动锁定系统(6)和垂直主动锁定系统(7);其中所述水平主动锁定系统(6)具有凸部(8)和凹部(9),这允许通过使两块这种地板块(1)中的一块经向下移动(M)将所附有的凸部(8)设置到另一地板块(1)的凹部(9)中而使这两块地板块(1)在前述侧部(2-3)处彼此连接;其中所述垂直主动锁定系统(7)包括锁定件(12),所述锁定件以插入件形式设置在相关侧部(2-3)之一中;其中所述锁定件(12)包括唇缘状的锁定本体(14);并且其中所述锁定本体(14)在一个末端处形成挡块成型锁定部分(17),所述锁定部分能与类似已接合地板块(1)的锁定部分(18)共同作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和所述凹部被构造成通过使所述地板块(1)的相关侧部在相同平面内朝向彼此平移而使两块这种地板块能在相关侧部处彼此接合。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地板块,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示出权利要求1至25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特征。28.一种地板块,至少在两个相对侧部(2-3)处包括接合部(4-5),两块这种地板块(1)能通过所述接合部(4-5)彼此接合;其中这些接合部(4-5)形成水平主动锁定系统(6)和垂直主动锁定系统(7);其中至少一个所述锁定系统包括锁定件(12),所述锁定件以独立插入件的形式设置在相应边缘之一中;其中该锁定件(12)至少包括可移动锁定本体(14);并且其中所述锁定本体(14)在一个末端处形成挡块成型锁定部分(17),所述锁定部分能与类似已接合地板块(1)的锁定部分(18)共同作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由合成材料条构成,从横截面来看,所述合成材料条包括由具有不同材料特性的材料构成的至少两个区域。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地板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本体(14)直接或间接地附接至附于所述锁定件(12)的材料部(79)或与所述材料部一体地制成,这允许所述锁定本体(14)的弹性移动,其中该材料部因此由比主要形成所述锁定本体(14)的材料更具柔性和可弯曲性的材料构成。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地板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部形成为局部铰接部。31.根据权利要求29或30所述的地板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部在所述锁定本体(14)与附接部分(50)之间形成连接,其中所述锁定本体(14)和所述附接部分(50)由比前述材料部柔性差的材料构成。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地板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附接部分(50)由附接本体构成,从横截面来看,所述附接本体在平的或相当平的方向上延伸,并且所述附接本体设置在凹槽(13)内。33.根据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地板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本体(14)的一个末端可弹性地转出;从整体来看,所述锁定本体(14)与所述附接部分(50)形成一个角;所述锁定本体(14)的与可转出的末端相对的末端突出得直至超过所述附接部分(50);并且在所述锁定本体(14)经过所述附接部分(50)的位置处,所述锁定本体(14)与所述附接部分(50)之间的距离小于从所述锁定本体(14)的突出末端到所述附接部分(50)的距离。34.根据权利要求28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地板块,其特征在于,其通过共挤法形成。35.根据权利要求28至34中任一项所述的地板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主动锁定系统(6)包括凸部(8)和凹部(9),这允许通过使两块这种地板块(1)中的一块经向下移动(M)将所附有的凸部(8)设置到另一地板块(1)的凹部(9)中而使这两块地板块(1)在所述侧部(2-3)处彼此连接。36.根据权利要求28至35中任一项所述的地板块,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显示出权利要求1至27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特征。

说明书

地板块

依照美国法典第35篇第119条第(e)款的规定,本发明要求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1/071,201号的权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板块。

具体地,本发明涉及这样一种地板块,所述地板块包括至少位于两相对侧部处的、分别为凸接合部和凹接合部形式的接合部,这允许通过使地板块中的一块经向下移动将所附凸接合部设置到另一块地板块的凹接合部中而使两块这种地板块在前述侧部处彼此连接,从而至少获得在水平方向上的锁定。

背景技术

通过使一块地板块以向下移动连接到另一块中而允许两块地板块彼此接合的接合件在实践中细分为两类,即,其中接合部仅提供水平锁定而不存在任何在垂直方向上的锁定的第一类,以及其中提供水平及垂直锁定的第二类。

第一类接合件也被称为所谓的“插入式(drop-in)”系统。其中,从CA 991.373和JP 07-300979获知了在两个相对侧部处装配有那些接合件的地板块。如从这些专利文献中显而易见的,这种“插入式”系统通常仅应用于地板块的第一对相对侧部处,而随后在第二对相对侧部处应用接合部,在两块地板块的接合状态下,接合部提供垂直及水平锁定,并且接合部允许两块这种地板块能通过倾斜移动彼此接合。具有接合部的这种组合的地板块提供的优点在于,仅通过使待安装的每个新地板块经倾斜移动而接合至前一行的地板块以及通过使在向下倾斜时这种地板块同时也接合到同一行的已安装的前一地板块中,它们便能容易地相继成行安装。因此,这种地板块的安装仅需要倾斜和下压移动,这是一种特别用户友好的安装技术。

具有这种接合部的地板块的缺点在于,由于在垂直方向上没有锁定这个事实,已接合地板块之间在顶面处可能出现高度差。因此,例如,第一行或最后一行地板覆层中的这种地板块如果没有被踢脚板等压制的话,则它们可能从平的位置向上折转。即使这种地板块仅在一对侧部处设置有“插入式”系统,并且在它们的其它对侧部处相对于相邻地板块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均锁定,其中当两块相邻地板块负载不同时,或当一块地板块相对于另一地板块稍有翘曲及弯曲时,相邻地板块之间在通过“插入式”系统接合的侧部处可能出现高度差。

也被称为“按锁式”系统的所述第二类接合件试图通过也提供垂直锁定来消除前述缺点。这种所谓的“按锁式”系统可分为两个不同类别,即,一件式实施例和包括独立锁定件的实施例,该锁定件不论是否固定地附接于实际地板块均制造为插入件。

其中,一件式实施例从专利文献DE 29924454、DE 20008708、DE 20112474、DE 102004001363、DE 102004055951、EP 1.282.752和EP 1.350.904获知。已知的一件式实施例的缺点在于,它们的运作相对费劲,且不能始终保证两块地板块的良好接合。

其中,包括有助于两块已接合地板块之间的垂直锁定且可能也有助于水平锁定的独立锁定件的实施例从专利文献DE202007000310、DE 10200401363、DE 102005002297、EP 1.159.497、EP 1.415.056B1、EP 1.818.478、WO 2004/079130、WO 2005/054599、WO 2006/043893、WO 2006/104436、WO 2007/008139、WO2007/079845和SE 515324获知。使用独立锁定件提供的优点在于,其材料不取决于实际地板块,因此可根据应用以最佳方式进行选择。因此,这种插入件可由合成材料或金属制成,因而可实现相对坚固但仍可容易地移动的锁定部分,该锁定部分可以最小的接触表面承受相对大的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这样一种地板块,该地板块装配有后面提到的这类“按锁式”系统,即,该地板块包括不论是否固定地附接但仍单独实现的插入件。本发明的该目的在于进一步优化地板块内的这些“按锁式”系统。这些改进基本包括下面将论述的七个方面。

前五个方面专门涉及以下类型的地板块:

-该地板块至少在两个相对侧部处包括接合部,两块这种地板块可通过这些接合部彼此接合;

-其中这些接合部形成水平主动锁定系统和垂直主动锁定系统;

-其中水平主动锁定系统包括凸部和凹部,这允许通过使这两个地板块中的一块经向下移动而将所附有的凸部设置到另一地板块的凹部中而使两块这种地板块可在前述侧部处彼此连接;

-其中垂直主动锁定系统包括锁定件,该锁定件以插入件的形式设置在相关侧部之一中;

-其中该锁定件至少包括可枢转的锁定本体;并且

-其中锁定本体在一个末端处形成挡块成型锁定部分,该挡块成型锁定部分可与类似已接合地板块的锁定部分共同作用。

其中,这类地板块从前述EP 1.415.056B 1的图5-7、8及9-11获知。在这些已知的实施例中,以插入件形式实现的锁定部分由具有弹性可弯曲唇缘的合成材料条构成,该唇缘在其弯曲期间用作可枢转锁定本体。这些已知的实施例示出的优点在于,能以相对简单的结构实现在合成材料条的整个长度上起作用的所谓的“按锁式”连接。但实践已证明,该已知的实施例并非始终顺利地起作用,且实现的接合中的公差有时难于保持受控。

根据其前五个方面,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前述已知实施例进一步改进的前述特定类型的地板块。因此,这些改进基本在于可单独应用或以任何可想象的组合应用的五个方面。

为此目的,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上述特定类型的地板块,其特征在于,与形成锁定部分的末端相对,可枢转锁定本体包括支撑部分,该支撑部分可抵靠相关地板块附有的支撑表面旋转,且更具体地可在一支座内旋转。由于锁定本体设置有可抵靠支撑表面旋转且更具体地可在一支座内旋转的支撑部分,与已知实施例中相比,更好地限定了锁定本体的旋转运动,并且可提供比例如根据所述EP 1.415.056B1的图5-7、8及9-11的实施例的一实例中更精确的接合。在该已知实施例中,可枢转锁定本体实际上实现为附属部分的延伸,因而插入件的材料存在铰接功能,并且难以预测精确的旋转运动,这可造成运行不佳。

根据第二独立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上述特定类型的地板块,其特征在于,与形成锁定部分的末端相对的可枢转锁定本体包括支撑部分,并且锁定部分与支撑部分之间的锁定本体自身没有铰接部分和弯曲段。由于锁定本体没有铰接部分和弯曲段,排除了对锁定本体的形状及长度的可能影响,并且可保证锁定本体的固定可用长度,从而其中可保持允许精确接合的小制造公差。因此,锁定本体优选地实施为刚性件。

根据第三独立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上述特定类型的地板块,其特征在于,与形成锁定部分的末端相对的可枢转锁定本体包括自由端形式的支撑部分,该支撑部分至少在垂直方向上确定地由地板块附有的支撑部分支撑。由于支撑部分制造为自由端,因而不受其支撑部分中相邻材料部的影响,这有益于锁定本体的顺畅铰接运动。自由端基本意味着其简单地制造成突起分支,而没有附接任何其它部件。

根据第四独立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上述特定类型的地板块,其特征在于,锁定本体可分别绕旋转点、支撑点旋转,并且锁定件包括按压部分,所述按压部分在分别距离旋转点、支撑点一定距离处接合到锁定本体上。因而,可通过按压元件在可枢转锁定本体上施加适当的力,即使该按压元件因此相对脆弱。

根据第五独立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上述特定类型的地板块,其特征在于,垂直主动锁定系统包括由形成在锁定本体的锁定部分的末端处的凸轮表面所形成的张紧系统,该凸轮表面在接合状态下抵靠已接合地板块的相对锁定部分提供楔效应。由于这种构造,锁定本体在接合状态下将始终良好地沉降在另一地板块的锁定部分下方。由于在地板块上行走时出现的小移动,锁定本体由于楔效应将在另一地板块的锁定部分下方进一步蠕动,从而获得更坚固的接合。应注意,该第五方面可应用于所有形式的可旋转锁定部分,且因此,也可应用于例如从EP 1.415.056B1获知的实施例。

根据第六独立方面,本发明涉及这样一种地板块,其至少在两个相对侧部处包括接合部,两块这种地板块可通过这些接合部彼此接合;其中这些接合部形成水平主动锁定系统和垂直主动锁定系统;其中水平主动锁定系统包括凸部和凹部,这允许通过使这些地板块中一块所附有的凸部经向下移动设置到另一地板块的凹部中而使两块这种地板块在前述侧部处彼此连接;并且其中垂直主动锁定系统包括以插入件形式设置在相关侧部之一中的锁定件;其特征在于,锁定件由设置在凹槽内的共挤合成材料条制成,该条从横截面来看包括由不同特性的合成材料构成的两个或多个区域。换句话说,具有由有不同材料特性的材料形成的至少两个区域。但并不排除某些区域具有相同的材料特性。

使用共挤合成材料条的优点在于,特性可根据这种条的特定部必须满足的功能来选择。例如,必须施加压力或张力的特定部可以由更具弹性的合成材料实现,而必须以静止方式承受力的部件则更好地由硬质合成材料构成。优选地,也可使用分别具有不同柔性、弹性的合成材料。并且,可应用柔性合成材料,以实现该条的不同部之间的可移动连接。根据又一可能性,通过共挤法来实现能提供更好密封或者提供增大摩擦阻力的区域。总之,根据期望的可移动性和/或期望的可压性和/或期望的密封效果而应用不同的合成材料。

显然,第六方面延伸到应用独立锁定件的所有“按锁式”系统,该锁定件设置或待设置在地板块的边缘中的凹槽内,而非仅限于具有可枢转锁定本体的锁定件。

根据第七独立方面,本发明涉及这样一种地板块,其至少在两个相对侧部处包括接合部,两块这种地板块可通过这些接合部彼此接合;其中这些接合部形成水平主动锁定系统和垂直主动锁定系统;其中水平主动锁定系统包括凸部和凹部,这允许通过使这些地板块中一块所附有的凸部经向下移动设置到另一地板块的凹部中而使两块这种地板块在前述侧部处彼此连接;其中垂直主动锁定系统包括以插入件形式设置在相关侧部之一中的锁定件;其特征在于,锁定件由设置在凹槽内的合成材料条制成,该条在两块地板块的接合状态下与这两块地板块接触,从而形成密封,其中在地板块的上侧与合成材料条之间在地板块边缘处也存在密封。从下文的详细描述中,该方面的重要性及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应注意,前述七个方面的所有组合形式均是可行的。

各种有利的独立特征将通过图中所示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所有这些独立特征不必如图中所示的以相互组合的方式应用。每个特征因此可与独立方面之一组合;因此,独立特征与相应独立方面自身的特征并不一致。

应注意,本发明优选地应用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其中制造为插入件的锁定件基本且更好地专门用作辅助垂直锁定且因此不辅助水平锁定的锁定件。水平锁定优选地专门由诸如前述凸部和凹部的部件来执行,这些部件由实际地板块材料制成,更具体地,由实际地板块材料机械地形成。更具体地,本发明优选地涉及这样的实施例:其中插入件单独制造,且因此不论是否以固定的方式都安装在实际地板块的边缘中。

更具体地,应注意,本发明优选地应用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其中所述锁定件专门提供为向上的阻碍物,这意味着该阻碍物防止凸部在向上方向上从凹件松脱,而在其他方向上且因而在向下方向和水平方向的阻碍物通过地板块边缘自身的设计而获得,换句话说,通过机械地形成在地板块的材料中的接合部获得。

优选地,本发明涉及这样的实施例,其中至少锁定本体且更好地制造为插入件的整个锁定件相对局部地实现,更具体地,这意味着其仅存在于第一和第二水平高度之间,其中第一水平高度位于接合的地板块的上侧下方一定距离处,而第二水平高度处于低于第一水平高度但高于凸部的最低点处。作为对此的补充,然而,更优选地,所述锁定件在这样一个高度H上延伸,所述高度是这种接合的地板块的上侧与凸部的最低点之间的高度差的至少40%且最好至少50%。将该高度的至少40%、至少50%分别与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高度之间的所述位置组合使用提供了多个优点。满足这点的实施例的优点之一在于,在充分紧凑(从顺利应用到地板块边缘中的可能性的角度来考虑以及从成本的角度来考虑)一方面与充分延伸以优化锁定件的结构和形状另一方面之间实现了良好的折衷。相对于具有可比总厚度但其中锁定本体的高度不满足所述至少40%的比率的地板块的已知实施例,另一优点在于,至少对于可枢转锁定本体,该锁定本体的较小旋转已导致自由端处的相对较大偏移,从而可顺利地获得良好锁定。因此,通常可实现如下的锁定状态:其中锁定件相对直立地设置,且以与垂直线成远小于45%的角延伸,因而锁定件提供了特别牢固的锁定。这也允许对这样的锁定本体起作用,所述锁定本体的突出外侧相对直立地设置,因而该本体在接合期间能更顺利地由另一地板块推开。由于锁定状态下的锁定件非常直立地设置,还实现了锁定本体与连接的地板块的接触点靠近地板块边缘,这有益于良好连接。

本发明涉及其中所述锁定件结合于凸部中的实施例、以及其中所述锁定件结合于凹部中的实施例。在结合于凸部中的情况下,锁定件优选地位于该凸部的远端侧中,但也不排除结合于另一侧中。在结合于凹部中的情况下,锁定件优选地位于近端侧处,但也不排除结合于另一侧中。

优选地,本发明地板块的接合部还被构造成使得它们能通过枢转移动而分离,而不管它们是根据前述方面的哪一方面实现。根据特定实施例,接合部进一步被构造成使得通过倾斜移动的接合也是可行的。

根据另一实施例,所述地板块的凸部和凹部被构造成通过使所述地板块朝向彼此平移而使得它们可在相关侧部处彼此接合,优选地,甚至使得该凸部和凹部被构造成通过使所述地板块在基本相同的平面内朝向彼此移动(例如,通过在底侧表面上方使一块地板块朝着另一块地板块平移)也是可行的。于是优选地通过卡扣连接进行锁定,其中凹部的钩状部在接合期间弹性地弯曲。

根据又一变型,所述地板块在相关侧部处实现为除通过向下移动而锁定之外,通过使地板块朝向彼此平移而锁定、以及通过使地板块以相互方式倾斜而锁定和/或解锁也是可行的。

应注意,该构造允许两块地板块能在相同边缘处通过向下移动且因此根据“按锁式”原理,以及通过相同平面内的相互平移且因此根据“通过相同平面内平移的卡扣行为”原理而接合,并且更一般地形成该组合不必与所述七个方面之一组合的特殊性。因此,根据第八方面,本发明还涉及这样一种地板块,其至少在两个相对侧部处包括接合部,两块这种地板块可通过这些接合部彼此接合,其中这些接合部形成水平主动锁定系统和垂直主动锁定系统;其中水平主动锁定系统具有凸部和凹部,这允许通过使这些地板块中的一块经向下移动将所附有的凸部设置到另一地板块的凹部中而使两块这种地板块在所述侧部处彼此连接;其中垂直主动锁定系统包括以插入件形式设置在相关侧部之一中的锁定件;其中该锁定件包括唇缘状的锁定本体;并且其中锁定本体在一个末端处形成可与类似接合地板块的锁定部分共同作用的挡块成型锁定部分;其特征在于,凸部和凹部被构造成使得两块这种地板块可通过使它们的相关侧部在相同平面内朝向彼此平移而在这些侧部处彼此接合。因此,由于通过向下移动的连接允许快速组装,产生了大幅增加这种地板块的安装舒适性的优点,而通过使地板块朝向彼此移动而接合到一起的可能性提供了以下优点,即,它们也能在无法向下移动且仅可通过平移而接合的位置彼此接合,例如,对于地板块必须部分地设置在外伸件(诸如门框)下方且仍必须从该位置接合至另一地板块的情况就是如此。

显然,本发明还涉及将第八方面与前述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组合的地板块。

满足第八方面的地板块优选地也示出了一个或多个以下特征:

-相关接合部形成在前述侧部处,从而这些接合部允许通过分别将它们相互转到彼此接合或彼此分离的状态而使两块这种地板块相互锁定和/或解锁;

-在自由状态下,唇缘状的锁定本体以倾斜方式向外突出;

-锁定本体设置在凹部的近端侧中;

-凹部和凸部在它们的远端处包括接触表面,所述表面在远端方向上表现为向上倾斜;

-唇缘状的锁定本体是可枢转本体。

根据特定优选实施例,第八方面的地板块涉及矩形(长方形或正方形)地板块,并且根据第八方面,设置了所述接合部的一对相对侧部而另一第二对相对侧部包括这样的接合部,这些接合部也可提供垂直和水平锁定,该垂直和水平锁定不论是何种类型,但仍允许大体通过使两块这种地板块的相关侧部在相同平面内朝向彼此平移而使它们在第二对相对侧部处彼此接合。这种可能性的组合提供了困难情形下的更高的安装舒适性。根据另一优选特征,第二对相对侧部处的接合部还被构造成使得它们允许将地板块转到彼此接合及分离。这种接合部的实例从本领域现有技术中广泛获知,例如,从WO 97/47834的图23获知。

根据又一特定实施例,第八方面的接合部应用于两对侧部处。

另外,根据第九方面,本发明还涉及这样一种地板块,其至少在两个相对侧部处包括接合部,两块这种地板块可通过这些接合部在相应边缘处彼此接合;其中这些接合部形成水平主动锁定系统和垂直主动锁定系统;其中锁定系统中的至少一个包括锁定件,该锁定件以独立插入件的形式设置在相关边缘之一中;其中该锁定件至少包括可移动的锁定本体;并且其中该锁定本体在一个末端处形成可与类似接合地板块的锁定部分共同作用的挡块成型锁定部分;其特征在于,锁定件由合成材料条构成,该合成材料条从横截面来看由具有不同材料特性的至少两个材料区域构成。通过使用由不同材料形成的独立插入件,产生了可根据它们的用途优化插入件的不同部分的优点。因此,例如,可实现相对较硬的锁定本体以便能充分承受产生的力,而将锁定本体必须提供可移动性的一个或多个其它部分实现为相对柔性的。

优选地,根据第九方面的地板块的特征进一步在于,锁定本体直接或间接地附接至附属于锁定件的材料部或与之一体地制成,这允许锁定本体的弹性移动,其中该材料部因此由比形成锁定本体的材料更具柔性和弯曲性的材料构成。

根据又一优选特征,前述材料部形成为局部铰接部,其优点在于,可获得非常精确地限定的枢转移动。

这里,优选地,所述材料部在锁定本体与附接部分之间形成连接,其中锁定本体和附接部分由比所述材料部柔性差的材料构成。这样,实现了通过相对较硬的锁定本体产生充分锁定,而通过相对较硬的附接部分可以将锁定件稳固地定位在相关地板块边缘中的凹槽内。

在本发明第九方面的优选实施例中,附接部分由附接本体构成,该附接本体从横截面来看在平的或相当平的方向上(这大体意味着在地板块的平面内)延伸,该附接本体设置在凹槽内。这种附接部分允许进行充分的附接,并且当本发明应用于相对较薄的地板块中时也是如此。另一优点在于,通过稍改变该附接部分应用于地板块中的方向,可获得不同的功能特性,并且工程师可照此进行优化。

另外,根据第九方面,地板块的特征在于,锁定本体的一个末端可弹性地转出;从整体来看,锁定本体与附接部分形成一个角;锁定本体的与可转出的末端相对的末端突出直至超过附接部分;所述材料部在突出得超过附接部分的所述末端与实际附接部分的相邻部分之间形成连接;并且在锁定本体经过附接部分的位置处,锁定本体与附接部分之间的距离小于从锁定本体的突出末端到附接部分的距离。如从进一步的描述中将变得显而易见的,这提供了多种优点。

在最优选的实施例中,本发明第九方面的锁定件通过共挤法形成。

第九方面对于这样一类地板块特别有用,所述地板块的特征在于,水平主动锁定系统包括凸部和凹部,这允许通过使这些地板块中的一块经向下移动将所附有的凸部设置到另一地板块的凹部中而使两块这种地板块在所述侧部处彼此连接,或者说,所谓的按锁式地板块。但是,应注意,第九方面不限于这类地板块,且原则上可应用于其中应用有水平主动锁定系统和垂直主动锁定系统的各类型地板块的接合,其中以一种或另一种方式结合有独立锁定系统。因此,例如,可将第九方面结合到诸如从WO 2006/104436获知、更具体地从图9c、9e和9f获知的这类条状锁定件中。

显然,第九方面的特征也可与来自前八个方面的特征结合。

附图说明

为更好地示出本发明的特征,下文中作为不具有任何限制性特征的实例参照附图描述了几个优选实施例,其中:

图1示意性地且以俯视平面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地板块;

图2以较大尺寸示出了根据图1中的线II-II的横截面;

图3以横截面示出了根据图2制造的处于接合状态的两块地板块;

图4和5示出了处于接合期间两个不同步骤中的来自图3的地板块;

图6以较大尺寸示出了图2至图5的实施例中所应用的锁定件;

图7以较大尺寸示出了由图2中的F7指示的部分;

图8示意性地示出了图7的锁定件如何能安装在地板块中;

图9以横截面及放大很多的尺寸示出了图6的锁定件;

图10仍以较大尺寸示出了图9锁定件的最上末端以及与之接触的锁定部分;

图11和图12示出了两种变型;

图13和图14示出了两个实用实施例;

图15和图16示出了特定实施例;

图17示出了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

图18和19以较大尺寸示出了由图17中的F18和F19指示的部分;

图20示出了将根据图17制造的两块地板块接合到一起的特定方式;

图21至图24示出了本发明的另外四个实施例;

图2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现的多块地板块;

图26以较大尺寸示出了由图25中的F25指示的部分;

图27和图28以横截面示出了本发明的另外两个特定实施例;

图29和图30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两个实施例;

图31示出了根据图25彼此接合的地板块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32以横截面示出了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

图33以横截面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

图34以较大尺寸示出了由图33中的F34指示的部分;

图35至图37示出了在两块地板块接合期间关于各种状态的来自图34的部件;

图38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制造为插入件的锁定件如何附接在地板块的边缘中;

图39至图41分别以较大尺寸示出了根据图38中的线XXXIX-XXXIX、XL-XL和XLI-XLI的横截面;

图42以横截面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根据该技术制造为插入件的锁定件能附接在地板块的边缘中;

图43示出了根据图42中的线XLIII-XLIII的示意性横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涉及一种地板块1,其至少在两个相对侧部2-3处包括接合部4-5,通过所述接合部,两块这种地板块1能彼此接合。

如从图3的接合状态清楚看出的,这些接合部4-5包括水平主动锁定系统6和垂直主动锁定系统7。水平主动锁定系统6包括凸部8和凹部9,这允许通过使这些地板块1中的一块经向下移动M将所附有的凸部8设置到另一地板块的凹部9中而使两块这种地板块1在前述侧部2-3处彼此连接,移动M由图4和5中的两个不同位置示出。

凸部8由钩状部10的指向下的末端形成,而凹部9由指向上的钩状部11形成的支座构成。

垂直主动锁定系统7包括锁定件12,所述锁定件为插入件的形式,设置在相关的一个侧部(该示例中为侧部2)内,更具体地,设置在为此目的而设置的凹槽13内。为清晰起见,图6以单独状态示出了锁定件12,或者换句话说插入件。如图所示,该锁定件12优选地制成条。显而易见,该条优选地在侧部2的整个或几乎整个长度上延伸。

优选地,该条由合成材料制成,但为此目的也不排除使用其它材料。另外,优选地,该条在其整个长度上具有连续横截面,这使其易于制造。对于合成材料条,优选地使用聚氯乙烯(PVC)制成的。

图7的放大图更详细地示出了该条如何附接在凹槽13内,将进一步描述。

在所示实例中,锁定件12至少由可枢转锁定本体14和按压部分15组成。在图6的实施例中,锁定本体14由整个竖直部组成,而按压部分15由倾斜叉开的部分形成。

锁定本体14的可旋出的末端16用作挡块成型锁定部分17,所述挡块成型锁定部分可与类似接合地板块1的锁定部分18共同作用。这里,锁定部分18优选地由限定挡块成型表面19的部分形成,所述限定挡块成型表面为此目的形成于侧部3,且优选机械地设置在地板块1的中心。垂直主动锁定系统的功能可简单地从附图推断并依据如图4和图5所示的原理,当向下移动有关地板块时,锁定本体14由于与另一地板块的边缘接触而弹性地向内折叠,此后,一旦地板块已进入同一平面,锁定件就向外旋回,以使其自身设置在锁定部分18下方,从而形成图3的接合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与形成锁定部分17的末端16相对,可枢转锁定本体14包括支撑部分20,所述支撑部分可抵靠相关地板块1附有的支撑表面21旋转,且更具体地可在支座22内旋转。因此,锁定本体14的最下端23由图2至图10的实施例中的支撑部分20表示。

另外,诸如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诸如介于锁定部分17与支撑部分20之间(或者说,介于其末端16与23之间)的锁定本体14,没有铰接部分和弯曲段。为此,锁定本体14制造得相对较厚,且优选地形成刚性本体,这意味着当对锁定本体的末端施加压力时锁定本体14在其末端之间不能承受显著变形,这可在“按锁式”接合中常常出现。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所示实施例中的支撑部分20制造为自由端,该自由端至少在垂直方向上肯定由支撑部分24支撑,更具体地由地板块1附有的支撑表面21支撑。

如能从图3和图7清晰看到的,锁定本体14的支撑部分20优选地甚至在两个方向上被支撑,至少在两块地板块1的接合状态下是如此,即,在垂直方向V上(在本示例中向下)和相对于地板块1的近端方向P上被支撑,后一支撑借助于支座22的侧壁25进行。

在图1至图10的所示实例中,地板块1还包括挡块成型部26,该挡块成型部在相对于地板块1的远端方向D上形成用于支撑部分20、或因而用于锁定本体14的末端23的阻碍物。因而,可形成适当的支座22,由此支撑部分20设置成三侧被封住。这样,支座可用作相当精确地限定的铰接点。

一般,可认为锁定件12优选地由附接在地板块1的凹槽(因而在所示实例中为凹槽13)内的条组成,且其中存在将该条保持在凹槽内的附接装置。更具体地,该条优选地被卡扣配合在凹槽内和/或由于此设计而设置成被封在其中,该原理也已应用到图1至图10的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凹槽的开口A小于该条的最大尺寸B,因此该条自然保持在凹槽13内。

应注意,用于将这种条附接或保持在凹槽中的其它技术也是可行的,例如,通过粘贴、夹持等。下文将说明各种优点。

如图8示意性所示,例如,该条或因而锁定件12可由按压部分或滑块27将其按入凹槽13内而简单地设置于地板块1处。由于施加的压力,该条变形并通过开口A装配,此后该条恢复其初始形状,并变成被封在凹槽内。更具体地,因而按压部分15以所示方式弯曲,以最终反弹到适当位置。

图1至图10的实施例还应用了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即在于,锁定本体14可分别绕旋转点、支撑点旋转,且在距离旋转点一定距离处,更具体地,在距离实际支撑点的距离D1处,按压部分15啮合锁定本体14。应注意,“点”也可指“区域”。因此“支撑点”也可延伸为“区域”。

如所示的,从横截面来看,按压部分15优选地至少由邻接锁定本体14的后侧的支腿构成,该支腿在自由状态下相对于锁定本体14诸如从位于锁定本体的两个末端之间的位置P1倾斜地延伸。优选地,该支腿还相对于锁定本体14的部分28以小于70度的角A1全面延伸,该部分从所述位置P1朝向锁定部分17延伸。

按压部分15优选地由弹性材料制成,更具体地,由诸如比锁定本体14的材料具有更大柔性的材料制成。优选地,材料也是合成材料,在最优选的实施例中,按压部分15与锁定本体14通过共挤法制成一体件。在图6和图9的放大图中,共挤材料用不同阴影表示。

一般,应注意,鉴于锁定件必须结合到实际上厚度通常小于2cm(且许多情况下甚至小于1cm)的地板块的边缘中这个事实,锁定件12的横截面仅可为较小尺寸。因此,锁定构件12可用的空间通常仅处于约5毫米或更小的数量级。当在这种较小尺寸且必须使锁定件具有不同的柔性的情况下,当任何人期望以传统方式通过处理不同厚度来实施时,可行性也是有限的。现在根据本发明通过使用共挤法,取决于想要的效果,对于具有不同的柔性且因而也具有不同的弹性提供了更广范围的可行性。

共挤材料可由相同或相似的基材制成,并且例如彼此的区别仅在于,一种材料中添加了某些成分,或某些成分呈现为较大含量。在实用实施例中,整个条将由PVC制成,但更具柔性的部分将由添加有较大量增塑剂的PVC制成。

共挤材料之间的过渡T的位置也很重要。因此,例如,在图1至图10的实施例中,该过渡T优选地位于距离锁定本体的距离X处。因此,更具硬性的导向部分保持存在于按压部分1的基底处,其促进了图8所示的卡扣效果。

在图1至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从横截面来看,按压部分15仅由一个支腿构成。

在图1至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垂直主动锁定系统中结合有张紧系统29,该张紧系统用于在锁定本体14转出(angle out)时形成良好的锁定。通过张紧系统,系统旨在转出锁定本体14时另外设法接近锁定部分17和18之间。

如从图9和图10的较大图像清楚看出的,为此目的,在图1至图10的实施例中,利用了锁定本体14的末端16处形成的凸轮表面30,该凸轮表面在接合状态下抵靠接合地板块1的相对锁定部分18提供楔效应。

如图9所示,至少由有效接触区31且还可能由进入区32构成的凸轮表面30优选地在锁定本体14的总宽度B2的至少60%的宽度B1上延伸,这允许提供逐步的过渡,从而促使良好的楔效应。实际上,进入区32优选地稍陡于接触区31,且旨在用于使锁定本体14最初将始终顺利地置于表面19下方。

这里,如图9和图10所示,凸轮表面30优选地这样延伸:即,按照方向R从位于最外部的边缘33至位于最内部的边缘34,凸轮表面30示出了增加的高度E,从而,对于凸轮表面的连续点来说锁定本体14的有效长度沿着方向R增加。这里,有效长度是锁定本体在顶部和底部接触时的位置之间的距离。

凸轮表面30和与其位置相对的表面19优选地形成为使得锁定本体14因公差产生的位移导致锁定部分17与18之间的接触区(更具体地接触点)的较小位移或没有位移。优选地,接触区或接触点的位移量小于凸轮表面30的位移长度的50%。这在下文中通过图10示出。这里,接触点处于位置C1的第一状态用实线表示。当由于下沉而使得表面19位置稍高时,形成如虚线所示的状态,其中接触点从位置C1移动至C2,且诸如根据本发明伴随有位移V1,该位移V1明显小于锁定本体14的位移V2。这里,优点在于位移V2始终较小,且可确保接触始终在距离地板块1的上边缘的一定距离D2处发生,并排除了可能造成薄弱连接的过远向外旋转。通过公差也会出现相同效果。例如,第一对地板块可如所示的按实线接触,而另一对地板块由于公差如所示的按虚线接触。由于根据本发明的凸轮形状,于是防止了第二种情况下接触点C2将位于距离地板块的边缘过远。

应注意,如图所示,锁定本体14的锁定部分17优选地以锁定本体14的加宽末端的形式来形成,因此,可为实现期望的凸轮表面30提供更多空间。

凸轮表面30及与之共同作用的表面19的倾斜优选地实现为使它们始终在其接触区内限定切线L1-L2(分别在接触点C1-C2处),这些切线与水平线的倾斜角(其中仅一个在图10中由A2示出)小于35度。

图11和图12示出了接触点C也可随对接合状态下与锁定本体14共同作用的表面19的形状的选择而移位。应注意,接合状态下,接触点C(或当接触宽于点时接触区的中间处)与支撑锁定本体14的点之间的连接线L3尽可能垂直,因为其中可能迫使锁定本体弹回的水平力分量保持有限。就这点而言,并且优选地,接触点C、接触区的中心分别距离地板块1彼此装配的平面的距离D3小于1mm且更好地小于0.8mm。

如图2和图7所示,锁定件12和凹槽13形成为使得在相关地板块1的自由未接合状态下,锁定件12的锁定部分17至少部分地位于凹槽13内。这提供的优点之一在于,当两块地板块1经向下移动而彼此接合时,构成该锁定件的条原则上绝不会由于摩擦力或任何其它原因被拉出支座并因此可能影响良好的运作。

显然,根据本发明的接合可与任何地板块1组合应用。

图13示出了图1至图10的实施例在所谓的预制镶木地板、更具体地在所谓的“工程木”地板中的应用。在此实例中,涉及的地板块1由包括条35-36-37、木质顶层39和木质背衬层40的芯材38构成。顶层39由高质木材制成,其用作可见装饰层。背衬层40可由较廉价类木材制成。优选地,条35也由较廉价的例如软质类木材制成。但优选地,在地板块1的末端处,应用一种材料的条37-38,所述材料相对较坚固且适于在其中提供期望的轮廓形状,例如将这些条轧制在其中。在实用实施例中,这些条37-28由MDF(中密度纤维板)或HDF(高密度纤维板)制成。显然,本发明也可与其它形式的“工程木”组合应用,例如,其中芯材由单块连续的MDF/HDF板或由胶合板制成。

图14示出了层压地板块中的应用,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DPL(直接强制层压)以已知方式由芯材41(例如由MDF或HDF制成)、基于一个或多个树脂浸渍层(例如印刷装饰层43和所谓的覆盖物44)的顶层42、以及也包括一个或多个树脂浸渍层的背衬层45构成,其中整体在热和压力下加固。

不排除应用于其它地板块1。

图15和16示出了一特定实施例,其中在位于与锁定本体14相对的地板块1的侧部中设置有凹槽46,其中,如图16所示,在边缘的纵向方向上,地板块1之间能引入杆47等,这样锁定本体14被推回,并可提起且分离相关地板块。

图17示出了本发明的变型,其与上述实施例有多处不同。因而,例如,可枢转锁定本体14在靠近可沿其枢转的末端23处包括张紧系统48,在此示例中,如图18的放大图所示,该张紧系统基本由形成在所述末端23处的凸轮49构成,当锁定本体14向外枢转时,该凸轮也使该锁定本体14在锁定部分17的方向上经历轴向位移V3。显然,为此凸轮49必须形成为具有适当的高度,这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期望的效果确定。在图18中,高度由距离D4和D5示出,其中D5大于D4。轴向位移V3有助于锁定本体14在接合期间最初能顺利地向外枢转,然而,一旦其部分地枢转出,会非常快速地与另一地板决1接触而不可能向外枢转得过远。

在图17的实施例中,也没有远端挡块成型部分,因此锁定件可更顺利地被压入凹槽13中。如能从图18看到,锁定本体14并非纯粹地枢转移动,而是也可能进行滚动移动,因此使其自身可能稍远离近端侧壁25,但由于当行走在地板上时或在其它力的影响下整体下沉,实际可再次发生抵靠该壁。

在图17的实施例中,锁定件还设置有为此目的而专门设置的附接部分50,在这种情况下,该附接部分被形成为夹持部件。如图19清晰所示,在此,通过附接部分50的弹性弯曲和/或变形而实现夹持行为。

图17还示出了凹部9可形成有相对较低的钩状部10,且进一步可具有这样的形状:即,无论是否受助于钩状部11可能是可弹性弯曲的这个事实,均能通过使两块地板块朝向彼此滑动而使得两块这种地板块1在相应边缘处彼此接合。这种接合方式在图20示出。这里,能出现两种可能性。当地板块1保持在同一平面内并以诸如箭头S1所示的这种方式朝向彼此移动时,钩状部11被迫弹性地向下弯出。当地板块1已滑动为它们的上边缘彼此抵靠时,锁定本体14自动进入锁定位置,而弯出的钩状部11也弹回并位于凸部8的后面。当在其待接合的边缘处包括锁定本体14的地板块1在高度方向上可自由移动时,则在接合期间将发生按照箭头S2的移动,其中凸部8沿弓形路线滑过钩状部11,以最终下落直到实现锁定。当然,也可发生这两种移动的组合。

如图17中由箭头S3示意性地示出的,所示接合部还允许两块这种地板块能通过转动移动而接合和/或分离,诸如通过应用适当高度的钩状部11和/或适当倾斜的接触表面51-52。

显然,以上参照图17至图20所述的所有特征可选地可结合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

应注意,根据本发明的锁定件12可设置在待接合的侧部2-3的各位置处。例如,图21至图23示出了三个实施例,其中该锁定件设置在凹部9而非凸部8处,而图24示出了锁定件12设置在边缘区中且因而并非处于将凸部装配到凹部中的实际支座内的实施例。

图22的实施例示出了按压部分15也可具有弯曲或折叠的形状。

图23示出了锁定件也可通过粘合剂53、可能通过为此目的而专门设置的部分(例如与按压部分15连接的附接唇缘54)附接于凹槽13内。

应注意,锁定件12(或因此,条)因而可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弹性弯曲区域,这些弹性弯曲区域或是形成实际按压部分15与锁定本体14之间的连接、或是形成按压部分15的几个部分之间或其它部分之间的连接。该弯曲区域允许在组成部件之间实现期望的相互可移动性。图23的实施例是其实例之一,其中设置有两个柔性弯曲区域15A,一个介于附接唇缘54与按压部分之间,另一个介于按压部分15与锁定本体14之间。

优选地,这种弯曲区域15A在制造锁定件12期间通过共挤法形成。

一般,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锁定件在垂直方向上提供稳固的支撑,而在水平方向上(且因而在枢转方向上)实现灵活的可移动性。应用共挤部件有助于本发明。

对于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矩形地板块,显然,接合部也可设置在第二对相对侧部处,在接合状态下,这些接合部优选地提供水平及垂直锁定。第二对侧部处的这些锁定部件也可形成为“按锁式”接合,不论是否根据本发明的“按锁式”接合均可。但优选地,在第二对侧部处应用接合装置将允许通过待接合的两块地板块之间的枢转移动和/或通过实现卡扣式连接的平移移动而相互接合。这种接合部是本领域现有技术中广泛获知的并例如在WO 97/47834中描述。

在最优选的实施例中,在第二对侧部55-56处将应用接合部57-58,以至少允许通过枢转移动的连接,因为这允许以简单的方式安装地板块,如图25和图26所示。然后待安装的新地板块1C可简单地在其侧部55处转到前一行的地板块1A中,并因此恰好邻接同一行中的前一地板块1B。当向下转动时,待安装的新地板块1C的凸部于是自动接合到前一地板块1B的凹部中,无需执行其他操作。因此,对于长方形地板块1,优选地,所谓的“按锁式”接合位于较短侧部处。

图27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七方面的实例。根据该方面,锁定件12由设置在凹槽13内的合成材料条构成,在两块地板块1的接合状态下,该条与这两块地板块1接触,且因而形成密封,其中地板块1的上侧59与合成材料条之间在地板块边缘62-63处也存在密封60-61。本发明的意图是合成材料条用作防水渗入的密封,因而至少提供至少减缓且优选地完全阻止水在接合部4-5之间的可能渗入的隔离物,而地板块边缘处的密封60、61分别用于保护诸如地板块材料64(其主要基于木材)免于水的渗透。有可能渗入到两块地板块1之间的水不能或特别难于渗入达至地板块1下方,因而限制了地板块1下方腐烂并生霉的风险,而水也不能渗透到地板块1自身中,且因此排除了地板块1自身处例如由于泡胀而产生的损坏。合成材料条上方存在的湿气能及时地蒸发。

在所示实例中,在一个侧部3处通过接触点65形成防湿气渗透的密封,并且在另一侧部2处通过一个或多个接触点66、67或68形成防湿气渗透的密封。为确保更好的密封,锁定件可设置有例如较软合成材料或橡胶的一个或多个密封材料部69,这些密封材料部存在于锁定件12的接触点65-66-67-68位置处。这些密封材料部可以任何方式设置于合成材料条处。在实用实施例中,这将通过共挤法实施。

地板块边缘62-63处的密封60-61可具有任何形式。如所示的,这些密封可例如通过浸渍层或覆盖层(诸如油漆或清漆层)形成。这些密封从顶层处向下延伸,每次至少延伸至实现所述接触点的位置之一。根据未示出的一个变型,这种密封还在于,顶层延伸至例如通过应用在上边缘上方向下延伸的顶层而实现接触点之一的位置。

根据第七方面,旨在顶层也是防水的。另外,该顶层可由任何材料构成,诸如层压板、薄膜、油漆层、防水剂或防水涂料、清漆等。

显然,以这样的方式避免了水的渗入及水渗透到地板块边缘中。

应注意,按行安装的地板块且具体为长方形地板块的地板块示出的特征在于,地板块将在各行的纵向方向上对齐,且通常它们的侧部以彼此抵靠的方式良好邻接,然而由于这种地板块因制造公差而常常不具有完美垂直对齐的侧部的事实,与各行径直垂直的侧部处将更容易出现开口。在这种开口的位置处,可能发生快速渗入,且因为开口过大而难以弥合,因此通过地板块上边缘上的略具弹性的涂层形成密封通常无效。因此,特别是在这些侧部的位置处,根据本发明第七方面的密封原理将显出其益处。鉴于地板块的沿各行的纵向方向延伸的侧部55-56由于自动对齐而彼此良好邻接的事实,这些侧部处渗入的问题较少或根本不存在,并且如果任何人希望在所有四个侧部处设置密封,在除地板块边缘上设置有涂层或浸渍之外的这些侧部处设置密封可足够,如由图26中的参考标号71-72所示。

如在图27中,当使用被夹持且通过共挤法成形的按压部分15时,则优选地,过渡T定位成比图6实施例中更靠近锁定本体14。对于自由状态下的适当尺寸,可实现在安装状态下产生保持锁定件12与支撑表面21永久性地接触的力。

图28示出了一种变型,由此显而易见的,共挤锁定件12用在所谓的“按锁式”系统中的发明观念不限于具有可枢转锁定本体的实施例。根据图28,锁定本体14可移动,且由相对较硬的合成材料制成,而按压部分15由具柔性和弹性的合成材料制成。这里,共挤按压部分15以类似弹簧的方式用作位于锁定本体14后面的弹性块。

图29示出了与图17可比拟的另一变型。这里,区别在于,图29的钩状部11远高于图17实施例中的钩状部,从而接触表面51-52至少部分地定位成高于锁定本体的支撑表面21。

图3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变型,其中锁定件12设置在凹部的近端侧部中。相对于图29的实施例,这提供了一个重要优点。在图29中,边缘73制造得相对较尖锐且笔直,以实现锁定本体14在自由状态下仍位于边缘73下方。在地板块1以如图25所示的方式下降期间,当彼此待接合的侧部2-3例如由于地板块1B-1C(如俯视图所示)稍有重叠(例如,由于前一行中地板块的翘曲或由于地板块的非方形而导致)而不完全对应时,形成如图31所示的状态,其中边缘73沿着上边缘74刮擦。在图30的实施例中,这可容易地消除,这是因为边缘73可形成为具有适当的斜面,因此边缘73与上边缘74之间的可能接触会导致沿着彼此的滑动移动而非刮擦行为。

并且,在根据图29的实施例中,当右侧地板块向下移动时,锁定件12与左侧地板块的尖锐上边缘74接触,因而也可能产生刮擦行为,这会阻碍安装。相比之下,图30的实施例没有示出这种缺陷,这是因为凸部的倒圆底面将沿着锁定件顺畅地滑动。

图30还涉及一种满足导言中所提及的本发明第八方面的实施例,具体地在于,地板块1的边缘可通过平移移动S1彼此接合。

另外,图30的实施例示出了以下特征:

-在前述侧部处形成了相关接合部4-5,从而它们允许通过将它们分别相互转到彼此中或从彼此中转出而使得两块这种地板块相互锁定和/或解锁;

-在自由状态下,唇缘状的锁定本体14以倾斜的方式向外突出;

-锁定本体14设置在凹部9的近端侧部中;

-凹部9和凸部8在它们的远端处包括接触表面52-51,所述表面形成为沿远端方向向上倾斜;

-唇缘状的锁定本体14是可枢转本体。

在图30中,还示出了锁定本体14(更好的是形成为插入件的整个锁定件12)相对局部地制成,这具体地意味着其仅存在于第一水平高度与第二水平高度之间,其中第一水平高度N1位于已接合地板块的上侧下方一定距离处,而第二水平高度N2位于低于第一水平高度但高于凸部的最低点处。另外,图30还示出了所述锁定本体14在高度H上延伸,高度H为所述已接合地板块的上侧与凸部最低点之间的高度差(即,D7)的至少40%且更好至少50%。显然,这些特征不限于图30的实施例。

对于可枢转的实施例,其中一块地板块可转到另一地板块中或与其分离,优选地,如图30所示,从地板块的上边缘至接触表面51-52的位于距这些上边缘最远的共同作用点所测量的水平距离D6至少是地板块的上侧与凸部的底面之间的距离D7的1.3倍,这允许顺利地转动移动。

为允许顺利地转入接合及分离和/或一起平移,最高点75优选地位于高度N3处,该高度N3低于锁定本体14的最低点。

图30示出了按压部分15的特定结构,其中显然,该结构也可应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地板块的其它实施例。该按压部分(更具体地其结构)示出了以下特征:

-从横截面来看,按压部分15形成为枢转臂,其在一个末端附近被支撑或保持,且在另一末端处通过铰接和/或弯曲区域76邻接于锁定本体14的后侧;

-所述枢转臂在其两个末端处分别具有铰接和/或弯曲区域76-77,在该示例中,所述铰接和/或弯曲区域由材料的较薄部分形成;而且优选地,区域77相对于下方支撑表面被设置成使得能够以比指向下的枢转运动更顺畅的方式进行指向上的枢转运动;

-按压部分15形成为如下机构:当锁定本体受压时,该机构将使得锁定本体变得定位成一个末端抵靠支撑表面21;更具体地,挤压K1产生枢转运动K2,由此锁定件14根据箭头K3被向上压而抵靠支撑表面21;

-上述机构由枢转臂构成,该枢转臂一方面连接至锁定本体的后侧,另一方面由诸如支撑套环78的支撑部分支撑。

最后,应注意,根据本发明的地板块一般可形成为使得在接合状态下产生所谓的“预张紧”,这意味着地板块在其接合的侧部处通过张力朝向彼此挤压。这里,张力可以任何方式提供。例如,其可通过邻接凹部底面的唇缘的弹性弯曲来实现。这里,从WO97/47834(更具体地从所述WO 97/47834的图23)获知,可应用该原理。

另外,显然,本发明的地板块也可装配有防嘎吱响声系统,更具体地通过应用WO 2006/032398中的所述原理。

图32示出了满足各方面且具体地满足本发明第九方面的另一实施例。这里,锁定本体14和附接部分50由相对较硬材料制成,并通过共挤法由制成为铰接部的材料部79彼此接合,该材料部由更具柔性和弹性的材料制成。

以如下方式,锁定本体14与附接部分50整体地形成一个角且在其末端用作支撑部分20的情况下一直延伸得超出实际附接部分50,所述方式为,在锁定本体14沿着附接部分50经过的位置80处,锁定本体14与附接部分50之间的距离小于从锁定本体14的(在本示例中向上突出的)末端到附接部分50的距离。

材料部79位于实际附接部分50与锁定本体14的所述突出得超过该实际附接部分的末端之间。该设计的优点在于,由于位置80处的较小材料用量,除转动移动之外,锁定本体14相对于附接部分50几乎不能移动,而在向上方向上,存在具有充分柔性材料的材料部79,以将锁定本体14保持在特定位置并允许其进行期望的弹性移动。另一优点在于,当锁定本体14被转入时,位置80上的材料受压,且锁定本体14也被向上推,由此该锁定本体保持与支撑表面21接触。

在安装状态下,优选地,锁定件12至少在三个位置上被支撑,一方面在底部被支撑在支撑套环78的高度处、在顶部由材料部79的上侧81支撑、以及被支撑在所示肋条82的高度处。

图32还示出了附接部分50基本平地设置在凹槽13内,或者说,该附接部分50延伸的方向83略偏离或完全不偏离地板块的平面。通过改变该方向83(地板块的制造商可通过略微不同地设置凹槽13而以简单的方式做到),能获得与将锁定本体转入和转出相关的不同功能特征,从而使优化成为可能。

图33至37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变型。下文将说明与图32的实施例相比的多个不同点。

第一不同点在于,锁定件12在垂直方向上通过仅三个支撑部分(或至少基本上通过仅三个支撑部分)被支撑在凹槽13内,支撑部分之一由锁定本体14的前述支撑部分20形成。优选地,另两个支撑部分84、85分别位于实际附接部分的上侧和底侧处。更具体地,优选地,与位于底部的支撑部分85相比,位于顶部的支撑部分84相对于地板块更邻近地设置。更具体地,优选地,上侧的支撑部分84位于实际附接部分50的末端(相对于地板块1邻近地设置)处,而支撑部分85位于远远设置的末端处。与图32的实施例的很大不同点在于,材料部79至少在自由状态下不形成支撑点。显然,同一个支撑部分因此可包括几个支撑点,例如,如果其应具有肋状的表面的话。

在本实施例中,锁定件12被构造成使得在安装状态但不受压的状态(即,来自图33的一种状态)下,其在凹槽13内形成特定夹持。这例如通过附接部分50的实际本体从图33中虚线所示位置弹性变形至实线所示位置来实现,该变形在将锁定本体12夹持到凹槽13中的过程中实现。

第二不同点在于,实际附接部分被构造并附接在凹槽13内,从而在两块地板块1的接合期间,实际附接部分50的一些移动性是可能的。在所示实例中,支撑部分85为此目的设置有导向表面86,该导向表面可与地板块处的倾斜导向表面87共同作用,从而附接部分50的较小位移88是可能的,诸如下文将参照图34至37描述的。

图34至37示出了在两块地板块1的接合期间锁定件12的连续状态。图34示出了静止位置。由于该实体中的张力,支撑部分85有沿着导向表面87向下滑动的倾向,直至其到达所示位置。图35和36示出了其中右侧地板块向下转动且锁定本体14被推开的连续状态。由于在位置80上在锁定本体14与实际附接部分50之间存在很少材料的材料部79这个事实,该实际附接部分从特定时间开始也被迫稍向内移动,其中附接部分通过其导向表面86沿着导向表面87移动,直至其达到如图36所示的状态。这里,可以说附接部分50为锁定本体14的移动让出了空间,且由此进行了或多或少的旋转移动88,例如直至附接部分的末端89与凹槽13的最深点接触。因此,其中实现了支撑部分20实际上仅在其位置沿着其最高点旋转且沿着地板块进行少许滚动移动或没有滚动移动。另外,整个可设计为使得在地板块的锁定之后实际附接部分50也大致返回其初始位置,如图37所示。因此,向下突出的支撑部分85实际用于阻挡功能,这限定了锁定件12在凹槽内的正常位置,但实际上,一定负载将允许额外的移动88。

如图3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锁定件12也可被构造为使得在受压最大状态下在支撑部分20与凹槽13的壁之间形成自由空间90。为此目的的适当构造可通过测试确定。其优点在于,在锁定本体14的最初向回移动期间,在支撑部分20与凹槽13的壁之间不存在可能阻止锁定本体14顺利向外枢转的摩擦力。

如图34中由虚线91所示,根据一种变型,凹槽13的壁中可产生变形,该变形与附接部分50中的变形共同作用,因而可以说,通过卡扣连接使锁定件12固定地附接于凹槽13内。

显然,图32及33-37的实施例的基本特征在于,从横截面来看,锁定件12至少由以下各项构成:实际附接部分50;锁定本体14,其至少可进行转动移动;以及材料部79,其存在于附接部分50与锁定本体14之间,该材料部由比锁定本体14的材料更具柔性和弹性的材料构成,并且因此该材料部至少用作铰接部。根据以上所述,显然,参照图33至37所述的所有其它特征均是可选的,并且所有这些可选特征均可任意相互组合。这里,最重要的优选特征在于,附接部分50、材料部79和锁定本体40通过共挤法形成为一件式的条。这里,优选地,实际附接部分50和锁定本体14由同一种材料构成,而材料部79由更具柔性的材料构成。原则上,相同的基材可应用于这两种材料,但这两种材料可因添加有添加剂(诸如可塑剂)而彼此不同。材料部79的材料优选地表现为类似相对较软的橡胶,而实际附接部分50及锁定本体40的材料优选地表现为类似传统合成材料,诸如普通PVC,且因此,鉴于横截面的尺寸较小,还表现为相对较硬。

显然,根据图33至图37的实施例还允许两块这种地板块不仅通过向下移动而且也可通过转动移动或通过朝向彼此平移而在所示边缘处彼此接合。例如,可通过将地板块从彼此转出而进行解锁。并且,不排除在该实施例中设置与图15和16中的凹槽46类似的凹槽,从而可通过杆47进行解锁。

通常,应注意,“支撑部分(例如支撑部分20)可抵靠支撑表面(例如支撑表面21)旋转”这个特征旨在使至少在部分旋转期间有接触点,且因此不排除对于部分旋转没有接触点,如从图36的实例清楚看出的,其中在特定位置处,确实存在自由空间90。接触点通常在实际从锁定本体进行一定转出时存在。

这种支撑部分20可抵靠支撑表面21可旋转的事实必须从广义上解释。旋转可提供支撑部分20的局部旋转、以及沿着支撑表面的滚动移动及两者的组合。并且,不排除转动移动与平移组合。局部旋转、或“抵靠支撑点或旋转点枢转”可涉及分别绕位于支撑表面21内的点或区域以及距支撑表面一定距离处的旋转点或旋转区域转动。

在制造根据本发明的地板块时,凹槽13可以任何方式实现。根据优选特征,这可通过铣削处理进行,该铣削处理在实现所述凹接合部时实施。

将条状锁定件12应用于凹槽13内也可以任何方式实施。下面将描述为此目的提供的方法的两个非限定性实施例,这两个实施例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应用。

根据第一技术,系统地,条状锁定件12固定地压在凹槽13内,优选地滚入凹槽内。优选地,如图38所示,这通过以下步骤来进行:通过传送带92移动通常倒置的地板块1,向此处供应需从其切下条状锁定件12的条93,并通过局部安装的旋转压辊94分别牢固地按压在该条93上以及从该条93切下的锁定件12上,将其按压在连续的地板块1的凹槽13内。图39至图41示出了如何通过压辊94将该条压到凹槽13内,为此目的该压辊可设置有成形表面95。

显然,条93可由原料(例如缠绕的原料)供应。另外,存在用于在适当长度处从条93分离出锁定件12的切割装置96,该装置仅示意性地示出。显然,实际中存在必要的导向件,以使条93和锁定件12遵循正确的路线,图40和图41中的导向件97是一个实例。

图42示出了一个变型,其中应用了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其中在其整个长度上定长切出条状锁定件12的同时将其压到凹槽13内。如图42所示,优选地,这通过具有滑块或柱塞98的装置来实施,通过该滑块或柱塞将锁定件12在其整个长度上从侧面一次性推入凹槽13内。如所示的,该装置优选地包括其中限定有空间100的支架99,待应用的锁定件12可占有该空间,并且可使柱塞98在其中平移。于是,支架99连同存在于其中的柱塞98和存在于其中的锁定件12与相关地板块的边缘相对地设置,如图42所示,此后,通过向右来回移动柱塞98,将锁定件12从以实线示出的位置带到以虚线示出的位置,此后该锁定件保持在凹槽13内。

图43示意性地示出了实际中能够如何应用来自图42的装置。在此实例中,地板块1沿着传送带92移动。支架99也可进行各种位移,如从下文所述的功能顺序将变得显而易见的。

最初,支架99位于位置101处。首先,将条93供应至支架,该条设置在空间100内。如所示的,这可例如通过使支架99沿着压辊103移动来实现,通过压辊将从原料(未示出)供应的条93导入支架99的空间100内,如所示的支架99的位置102。接着,通过示意性地示出的切割装置104切下形成锁定件12所需的长度。同时,地板块已到达位置105。随后,支架99可遵循经过的地板块1移动,由此它们分别进入位置106和107。在该移动期间,支架99和相关地板块可通过例如横向地移动支架99直至其到达位置108而彼此呈现。因而获得图42的状态,此后,足以启动柱塞98,以将锁定件12带入凹槽13中。如上所述,所有这些均可在地板块的连续传送期间进行,例如,在它们退出铣削装置之后且在它们被包装之前。于是该支架99或可能应用的几个支架可经过所有上述位置来回移动。并且,在传送带上可使用多个支架,其中一个支架从位置108被带回到位置101,同时一个或多个其它支架已通过相同的轨道。根据一种变型,地板块也可逐步地(而非连续地)供应至用于锁定件12的插入装置。

显然,可枢转或弯出的锁定本体14是指其可在横截面的平面内枢转或弯出。

通常,应注意,锁定本体的支撑部分(该锁定本体可绕其支撑部分旋转)是用于在地板块试图在向上方向上彼此分离时承受力的支撑部分。从与WO2007/008139对应的US2007/0006543还获知了一种可旋转锁定件,但与本发明不同,该可旋转锁定件不能绕支撑点旋转,如上所述,而所述旋转旨在提供阻碍地板块解锁的锁定支撑功能。

对于“刚性”锁定本体,意味着该刚性至少存在于根据横截面的平面内。

本发明决不限于以实例的方式描述及图中示出的实施例,而是这种地板块可以多种形式及尺寸实现,而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

如上所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锁定件)可用于多种地板块,其中,可用于层压地板块、预制地板块(诸如所谓的“工程木”)中、实木拼花地板、饰面拼花地板以及设置有任何顶层(例如,乙烯基、漆布、石料、金属等)的地板块。

应注意,这种地板块的芯材不必由木材或基于木材的产品构成,并且原则上可由任何材料构成,因此例如也可由合成材料构成。

地板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地板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地板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板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板块.pdf(4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板块,其具有水平和垂直主动锁定系统(6-7),允许通过使这两块地板块(1)中的一块经向下移动(M)设置到另一地板块(1)中而使两块这种地板块(1)在所述侧部(2-3)处彼此连接;其中垂直主动锁定系统(7)包括插入件形式的锁定件(12);其中该锁定件(12)至少包括可枢转锁定本体(14);其特征在于,可枢转锁定本体(14)包括支撑部分(20),该支撑部分可抵靠相关地板块(1)附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