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存放自行车的装置。 在我国,自行车是人们通常使用的主要交通工具。但自行车在公共场所的存放,尤其是在闹市区的主要街道存放时,给市容、交通造成很大影响。由于车多,摆放密度大时,存取十分不便。而摆放不齐、前后交错,又影响了市容环境。又由于现有的自行车棚架多为固定支撑于地面,不具有可随意、灵活地迁移性,因此,大部分自行车停放地或临时举办大型活动的场所,对自行车的存放就只能是露天摆放,任凭风吹、日晒、雨淋,造成自行车使用寿命下降,损坏率增加。当然,这种自行车存放形式也不易于车辆的管理。而对于现行的固定存车处所使用的存车架,存在着不能密集摆放的缺陷,因此占地面积大,无法满足大量自行车的存放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并可实现自行车高密集摆放时存取方便的自行车存放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存放自行车的装置,该装置的底架以15°-55°的倾斜角度固定支撑着车架,其上部连接有车棚;相邻的各底架之间设置有连接横梁;所述车架的下端点设有防自行车下滑限位台。
相邻两车架之间的中心线距离为280-400mm。
当相邻两车架的倾角相同时,车架应前后交错设置,且前后差值至少为100mm。
当相邻两车架的倾角不同时,车架应对齐设置,且相邻两车架的倾角至少相差10°。
所述车架的断面形状为U型槽结构。
所述车棚是由车棚架及铺设于顶部的遮阳篷组成。
该装置中的各部件之间可均为螺栓连接,但为了运输、安装方便,还可采用将若干个车架以焊接或铆接等方式固定为一组的方法,然后各组车架再由螺栓实现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优点是:
由于采用具有一定角度倾斜放置的U型槽导轨车架放置自行车,缩短了自行车平放时的纵向占地空间,同时,槽帮两侧和车架下端的限位台又起到了限制车身向两侧倾倒并将车体定位的作用,使车辆保持自身稳定,从而避免了车辆在存取时相互干涉发生倒车的现象,极大地方便了自行车的推入、取出。
由于对车架倾角和间距的合理设置,使自行车的存放实现了高密集、整齐排放,在保证相邻两车的车把和脚踏板之间不发生干涉的情况下,充分利用了占地空间,使存车数量可增加一倍以上。
另外,由于车棚架直接与车架或底架相连接,且车架与底架之间亦为螺栓固定,因此可按需要随意组合,拆装方便,从而解决了传统车棚架设工程量大、存放车量少、不能随意移动等问题。
总之,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占地少、拆装方便、可随意组合;既便于自行车的存放管理,也可改善自行车的存放条件;同时还起到了美化社会环境的作用。
本发明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为自行车在本装置中摆放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多架组合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本装置通过底架1固定支撑着倾角为15°-55°的车架2,此处的底架可以为直角的,也可是其它的支撑形式。连接横梁3用以连接固定相邻的各底架,使其保持一定的间距及自身的稳定;在底架1的前端可插接或通过螺栓固定车棚架4,并于其顶部铺设遮阳篷5。车棚架的设置可根据所需车架的排列长度均匀分布,设置密度不必过大。自行车6在该存放装置中的摆放,如图2、图3所示。相邻两车架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280-400mm,而车架纵向的设置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所有车架的倾角相同,此时车架应前后交错设置,且前后差值至少为100mm;二是不同倾角的车架相间设置,则车架一端可对齐,相邻两车架的倾角至少相差10°。所述的车架断面形状为U型槽导轨结构,如图4所示。在车架的下端点设有防自行车下滑的限位台,沿U型槽的底部还可开设若干孔。以便于清除槽内积聚的污物等。上述所有各部件均可由螺栓或通过其它方便的连接形式固定连接,因此拆装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