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具有智能功能的特殊技术达到对物品防伪处理与智能识别。 本专利提供了一种具有智能鉴别,智能防伪的新型技术。目的在于防止商品,有价票证和特殊物品,证件的假冒。
现在通用的鉴别和防伪方法一般采用热敏,荧光,激光全息,金属制隐形等技术手段,由于其技术上过于简单与直观,很容易被伪造者仿制,防伪能力差,难以达到保护的目的。本专利与之相比,最大的优点在于伪造者很难识别其特定程序。因此,无法仿制和破译。
本专利原理:利用电子计算机的智能化的特点,运用存储器的记忆与读取容易的特点将特定的防伪程序写入存储器,然后,再经过固化,存储,读取,识别,判决从而达到鉴别和防伪的目的。存储器可用半导体介质,磁介质,有机介质,也可用光介质。
本专利的具体工作原理及实施过程如附图1所示:
首先,根据本专利思想编制一个特定的防伪程序,并和厂标一起准备写入存储器。这个防伪程序包括一个计数子程序,一个鉴别子程序,一个写程序及一个防伪程序自杀程序。这个防伪程序可以是永久的,也可以是一次性的。防伪程序编好后,通过编程器对特制的存储器进行书写,然后进行固化,存储起来。这时,存储器可以和厂标或商标一起固化在某特定物品(商品或证件),以此作为防伪标识。
鉴别过程是:将存储器送入鉴别器,通过软件识别程序进行识别,最后,进行显示。鉴别器地作用是用来鉴别防伪程序的真伪,并最后进行物理自杀。鉴别器由主机,鉴别口,鉴别防伪程序,消磁装置构成。
下面以防伪程序具有两次生命为例进行详细说明:以商品为例,厂方在制造商品的后期将装有防伪程序的存储器固定在商品上。在固定之前,防伪程序将在存储器的某个特定的位置留下自身独特的标识,而这些标识是由防伪程序随机提取的,目的是使仿造者无法找到防伪程序的规律。批发商在接到商品后进行验货,即用鉴别器对商品进行第一次检验。将存储器放入鉴别器口或将特制的鉴别探头对准存储器,对商品的身份进行检验。
首先,将存储器放入鉴别口,启动鉴别防伪程序对芯片上的由防伪程序留下的特定的标识进行识别。如果程序正确,跳转到装载程序,装载程序则将防伪程序装载运行,然后,驱动真品显示程序,表示商品是真品;如果程序不对,鉴别防伪程序的平衡被打破,防伪程序则跳转到报警装置,指示是伪品。至此,第一次程序运行完毕,计数器计下运行一次的记录,也就是说,该程序还有一次生命。
当商品销售到最终用户时,客户进行第二检验,运行过程与前面完全相同。但不同的是防伪程序正确运行后,防伪程序将自动转到自杀子程序,自杀子程序将引导防伪程序消灭自身,从而达到伪造者无法伪造的目的。这是利用计算机智能的逻辑防伪,待防伪程序逻辑自杀后,鉴别器的消磁装置启动,对存储器进行物理自杀,即对存储器进行强磁化,使存储器的内容完全消失,从而达到了杜绝伪造者反复破译防伪程序的可能。
本发明专利由于采用了智能处理与鉴别,因此,突破了目前常规使用的直观防伪标识观念,把智能化的高技术引入到防伪领域,从而使鉴别防伪技术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领域,其自我保护效果近乎无懈可击。因此,可以说是防伪与鉴别领域的一次革命。
另外,本发明专利除使用了特定的防伪程序软件外,还对一次性防伪程序的生命进行了限制。程序在有限的几次运行后便自动执行自杀程序。因此,即使仿造者具有智能专业的技术和设备,也会因程序运行生命有限而无法达到仿制的目的,从而再次保证了智能防伪措施的可靠性。
基于本专利具有上述特点,因此,一旦本专利应用到商品,有价票证,特殊物品及证件的防伪上,将收到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