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一种利用可读写光盘作为存储媒体的多路数字式话音和时间的记录系统。 多路话音的记录和重放有两种实现方法:数字方式和模拟方式。模拟方式一般采用多轨磁头,磁道分路方法记录多路话音,磁头生产工艺要求高,机械传动机构复杂,除国外少数厂家外,国内尚无能力生产。沈阳空军司令部通信处于89年10月11日向中国专利局申请了“数字式多路记录方法及设备”的发明专利,专利号为89105184.8。这种数字方式技术先进,话音质量高,但目前国内外生产和使用的这类产品均采用磁带作为记录的存储媒体,其弊病是话音重放检索时间长,磁带和录像机磁头使用寿命短,从而影响整个系统的寿命和可靠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记录十六路以上话音的多路数字式光盘时音记录系统,它可避免上述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法实现的:
如附图1所示:
附图1是多路数字式光盘时音记录、重放系统方框图。
AD:话音模/数变换,十六路
JC:话音有/无检测电路
Q386:前端机386计算机
QRAM1:话音输入/输出缓存区1
QRAM2:话音输入/输出缓存区2
FIFO:前端机同主机间传输数据的先进先出缓存器
H386:主机386计算机
CD:可读写光盘驱动器
DA:话音数/模变换,二路
考虑到微型计算机的工作速度,该系统配置了二台计算机(Q386、H386)。
Q386完成话音信号的采集,在其内开辟了两个缓存区QRAM1、QRAM2轮流作为输入/输出缓存区。
H386担负话音信号的压缩、存储、重放工作。
Q386至H386之间的数据传输通过FIFO完成。
下面叙述工作过程:
多路话音信号通过各自的AD,变换为数字信号。Q386连续采集话音数字信号和话音有/无信号,存于输入缓存区内,待满后,转换输入、输出缓存区,由输出缓存区中的话音有/无信号,判断哪路话音数字信号有效,有效即送FIFO缓存,无效即丢弃。
FIFO满后,请求主机将FIFO中的数据读入,经压缩后送CD记录在可读写光盘中,话音数字信号是以文件块的方式存于光盘上,同时建立一个与文件块对应的时间检索文件,便于输出查询。
话音的重放是根据要求检索的时间,从检索文件中找出要对应的话音文件块,经过DA放音输出。
下面给出一个实施例,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十六路数字式光盘时音记录仪
如附图2所示,
附图2是十六路数字式光盘时音记录部分方框图,图中AD、JC、Q386、QRAM1、QRAM2、FIFO、H386、CD、DA同附图1。
SIN1-SIN16:十六路话音输入
S/P:话音数据串/并转换电路,十六路。
P/S:话音数据并/串转换电路,二路。
TIME:时间信息产生器
CRT:视频显示器
KB:标准键盘
SOUT1、SOUT2:二路话音输出
16路话音信号SIN1-SIN16分别送到各自地模拟转换器AD和话音有无检测电路JC,AD采用增量调制方法(△M)在时钟信号驱动下,AD产生了串行话音数据信号序列,经S/P转换为并行信号,送Q386数据总线由其读入QRAM中缓存,JC电路根据话音信号的有无,产生高低电平,例如:有话为高电平,无话为低电平,也由Q386读入QRAM中缓存。
Q386使用QRAM1和QRAM2轮流作为输入和输出缓存区,保证了输入信号的连续性。QRAM1和QRAM2又各自分为16块,对应16路话音输入,每个块设计存储话音信号时间为5秒,5秒之后,输入缓存区满,Q386根据JC信号差判断话音块的取舍,数据若有用,即存入FIFO电路中,无效即丢弃。
待FIFO接近最大容量时(不致溢出),向H386发出中断申请,H386通过数据总线将FIFO数据读入,经压缩处理,形成一个文件送入CD中存储,并根据JC信号建立与时间和路数对应的检测文件,以备查询、放音。
时间信息由H386中的时间产生器TIME提取,在系统中,时间由CRT显示。
当需要放音时,H386读取检测文件,以菜单的方式显示在CRT上,在KB控制下,选择放音时间、放音通道。计算机根据这些指令计算对应的文件块,取出并通过DMA方式送P/S,经DA还原出话音来,同时CRT上显示原始记录的时间。
本系统有二路放音,可分别重放十六路话音中的任意一路。
本发明与专利号为89105184.8的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
1、由于利用可读写光盘作为存储媒体,它所带来的优点是(1)光盘及其驱动器的使用寿命延长,可靠性提高,(2)检索快捷、方便,(3)光盘的存贮容量大。
2、A/D和D/A采用△M编码方法,它的优点是(1)编码数率低,便于大容量存贮,(2)解码过程中因话音数据信号干扰而产生的话音干扰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