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附含铅废水的复合树脂材料.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42040 上传时间:2018-01-1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376.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296900.5

申请日:

2014.06.28

公开号:

CN104043427A

公开日:

2014.09.1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撤回IPC(主分类):B01J 20/26申请公布日:20140917|||公开

IPC分类号:

B01J20/26; C02F1/28; C02F1/62

主分类号:

B01J20/26

申请人:

青岛乾祥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田福祯; 高伟; 张劭

地址: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九水东路32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附含铅废水的复合树脂材料,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物质:乙酸乙酯15-20份,三乙胺22-30份,酒石酸19-25份,苯甲酸甲酯17-26份,四季戊四醇酯19-23份,聚氯乙烯树脂16-30份,呋喃树脂25-34份,引发剂1-3份,硝酸11-20份,氢氧化钠9-16份,氢氧化钾3-7份,羟乙基纤维素1-3份,POE5-9份,纳米有机蒙脱土10-18份,海泡石5-16份,麦饭石10-35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同时扩散阻力小,吸附过程平衡时间短,整个过程快速、高效。吸附后的磁性纳米材料可以经再生后回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吸附含铅废水的复合树脂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物质:乙酸乙酯15-20份,三乙胺22-30份,酒石酸19-25份,苯甲酸甲酯17-26份,四季戊四醇酯19-23份,聚氯乙烯树脂16-30份,呋喃树脂25-34份,引发剂1-3份,硝酸11-20份,氢氧化钠9-16份,氢氧化钾3-7份,羟乙基纤维素1-3份,POE5-9份,纳米有机蒙脱土10-18份,海泡石5-16份,麦饭石10-35份。

说明书

一种吸附含铅废水的复合树脂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附含铅废水的复合树脂材料。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第三大矿业大国,现有各类矿山 4000 多个,矿产资源的开采、冶炼和加工对生态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据估计我国直接污染的土壤面积至少有 200万公顷以上,海洋等水资源污染更加恶劣,加之其它行业的重金属排放,我国的重金属污染己经到了严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的程度。铅对全身各系统和器官均有毒性作用。它可抑制体内血红素合成过程中的许多酶,并使中枢神经系统受到严重的损害,还会对神经系统、造血系统、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生殖系统、骨路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酶系统等产生毒性作用。儿童、娃振妇女和老年人是最易感的基本人群。在当今众多危害人体健康和儿童智力的"罪魁"中,铅是危害不小的一位。铅污染最可怕的危害在于其一旦进入水体或土壤,就难以去除甚至造成永久性污染,可能造成对未来几代人的影响。环境中的铅不仅可以通过饲料、饮水等途径进入动物体内,从而残留于牛奶、肌肉等动物性食品中,还会通过水、空气等传播介质残留于蔬菜、水果等植物性食品中。同时每年由于耕地、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导致的粮食污染有千万吨以上,造成了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吸附含铅废水的纳米复合材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吸附含铅废水的复合树脂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物质:乙酸乙酯15-20份,三乙胺22-30份,酒石酸19-25份,苯甲酸甲酯17-26份,四季戊四醇酯19-23份,聚氯乙烯树脂16-30份,呋喃树脂25-34份,引发剂1-3份,硝酸11-20份,氢氧化钠9-16份,氢氧化钾3-7份,羟乙基纤维素1-3份,POE5-9份,纳米有机蒙脱土10-18份,海泡石5-16份,麦饭石10-35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同时扩散阻力小,吸附过程平衡时间短,整个过程快速、高效。吸附后的磁性纳米材料可以经再生后回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吸附含铅废水的复合树脂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物质:乙酸乙酯15-20份,三乙胺22-30份,酒石酸19-25份,苯甲酸甲酯17-26份,四季戊四醇酯19-23份,聚氯乙烯树脂16-30份,呋喃树脂25-34份,引发剂1-3份,硝酸11-20份,氢氧化钠9-16份,氢氧化钾3-7份,羟乙基纤维素1-3份,POE5-9份,纳米有机蒙脱土10-18份,海泡石5-16份,麦饭石10-35份。

一种吸附含铅废水的复合树脂材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一种吸附含铅废水的复合树脂材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一种吸附含铅废水的复合树脂材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种吸附含铅废水的复合树脂材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吸附含铅废水的复合树脂材料.pdf(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43427A43申请公布日20140917CN104043427A21申请号201410296900522申请日20140628B01J20/26200601C02F1/28200601C02F1/6220060171申请人青岛乾祥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地址266000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九水东路320号72发明人田福祯高伟张劭54发明名称一种吸附含铅废水的复合树脂材料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附含铅废水的复合树脂材料,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物质乙酸乙酯1520份,三乙胺2230份,酒石酸1925份,苯甲酸甲酯1726份,四季戊四醇酯1923份,聚氯乙烯树脂1630份,呋喃树脂2。

2、534份,引发剂13份,硝酸1120份,氢氧化钠916份,氢氧化钾37份,羟乙基纤维素13份,POE59份,纳米有机蒙脱土1018份,海泡石516份,麦饭石1035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同时扩散阻力小,吸附过程平衡时间短,整个过程快速、高效。吸附后的磁性纳米材料可以经再生后回用。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43427ACN104043427A1/1页21一种吸附含铅废水的复合树脂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物质乙酸乙酯1520份,三乙胺2230份,酒石酸19。

3、25份,苯甲酸甲酯1726份,四季戊四醇酯1923份,聚氯乙烯树脂1630份,呋喃树脂2534份,引发剂13份,硝酸1120份,氢氧化钠916份,氢氧化钾37份,羟乙基纤维素13份,POE59份,纳米有机蒙脱土1018份,海泡石516份,麦饭石1035份。权利要求书CN104043427A1/1页3一种吸附含铅废水的复合树脂材料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吸附含铅废水的复合树脂材料。背景技术0002我国是世界第三大矿业大国,现有各类矿山4000多个,矿产资源的开采、冶炼和加工对生态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据估计我国直接污染的土壤面积至少有200万公顷以上,海洋等水资源污染更加恶劣,加之。

4、其它行业的重金属排放,我国的重金属污染己经到了严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的程度。铅对全身各系统和器官均有毒性作用。它可抑制体内血红素合成过程中的许多酶,并使中枢神经系统受到严重的损害,还会对神经系统、造血系统、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生殖系统、骨路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酶系统等产生毒性作用。儿童、娃振妇女和老年人是最易感的基本人群。在当今众多危害人体健康和儿童智力的“罪魁“中,铅是危害不小的一位。铅污染最可怕的危害在于其一旦进入水体或土壤,就难以去除甚至造成永久性污染,可能造成对未来几代人的影响。环境中的铅不仅可以通过饲料、饮水等途径进入动物体内,从而残留于牛奶、肌肉等动物性食品中,还。

5、会通过水、空气等传播介质残留于蔬菜、水果等植物性食品中。同时每年由于耕地、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导致的粮食污染有千万吨以上,造成了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吸附含铅废水的纳米复合材料。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吸附含铅废水的复合树脂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物质乙酸乙酯1520份,三乙胺2230份,酒石酸1925份,苯甲酸甲酯1726份,四季戊四醇酯1923份,聚氯乙烯树脂1630份,呋喃树脂2534份,引发剂13份,硝酸1120份,氢氧化钠916份,氢氧化钾37份,羟乙基纤维素13份,POE59份,纳米有机蒙脱。

6、土1018份,海泡石516份,麦饭石1035份。000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同时扩散阻力小,吸附过程平衡时间短,整个过程快速、高效。吸附后的磁性纳米材料可以经再生后回用。具体实施方式0006实施例1一种吸附含铅废水的复合树脂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份数的物质乙酸乙酯1520份,三乙胺2230份,酒石酸1925份,苯甲酸甲酯1726份,四季戊四醇酯1923份,聚氯乙烯树脂1630份,呋喃树脂2534份,引发剂13份,硝酸1120份,氢氧化钠916份,氢氧化钾37份,羟乙基纤维素13份,POE59份,纳米有机蒙脱土1018份,海泡石516份,麦饭石1035份。说明书CN104043427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