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银阳极泥的处理工艺。 众所周知,有色金属冶炼厂铜、铅电解生产中所产的阳极泥,是提取黄金白银的重要原料。
目前,国内外Cu、Pb阳极泥的处理方法不外乎Cu、Pb阳极泥搭配处理或分别单独处理,但无论哪种方法阳极泥经火法流程处理后都产出多尔合金(Au-Ag合金),该合金经电解处理后产出Ag阳极泥。
Ag阳极泥成分比较复杂,为了得到合格的成品Au,铸Au阳极之前必须把Ag较彻底地除去,否则会给Au电解过程带来困难,影响产品质量,而对于Ag阳极泥的分Ag工艺,国内一般采用硝酸分解法和小极板电解法,国外则多数采用硫酸浸煮法。
这些工艺虽能达到Au电解工艺要求,但存在一系列缺点:(1)得到的粗Au粉需要反复洗涤多次,操作麻烦且易造成金属损失;(2)无论硝酸分解或浓硫酸分解都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环境;(3)工序多,生产周期长,Au电解前造电解液、造母板占用时间长,Au的积压量大,增加了流动资金占用额;(4)工序多,中间物料也就多,如HиO3分解液、Au阳极、阴极片等,使盘存工作量加大,不便于统计管理;(5)Pt、Pd在生产过程中分散,不便回收。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从银阳极泥提金的氯化-电解新工艺,以克服上述缺点,消除环境污染,简化工艺流程,提高Au、Ag、Pt、Pd回收率。
本发明的内容和实施方法,主要包括氯化浸出和溶液电积两步,现分述如下:
1.氯化浸出:用浓度为2~7и的盐酸,在温度为25~90℃,液固比为3~10∶1,浸出时间为6~8小时,氧化剂为投料量20~70%的条件下浸出Ag阳极泥,从而使其中的Au、Pt、Pd基本上进入溶液,Pb、Sb、Ag则基本上不进入溶液而留在浸出渣中。
2.溶液电积:含Au溶液在温度为25~90℃,电流密度为120~500A/m2,游离盐酸浓度为150~220g/L的条件下进行电积。
本发明的工艺过程详见附图,附图说明如下:
Ag阳极泥(Ⅰ)是过滤后的Ag阳极泥;
浸出液(Ⅱ)是一次浸出后的溶液;
浸出液(Ⅲ)是二次浸出后的溶液;
浸出渣(Ⅳ)是一次浸出后的残渣;
浸出渣(Ⅴ)是二次浸出后地残渣。
本发明有以下优点:
(1)Au、Pt、Pd基本上进入浸出液而Pb、Sb、Ag基本上不进入浸出液,从而可直接将溶液进行电积得到纯金,省去了单独造Au电解液、水解除杂质、造始极片等工序。
(2)避免了HиO3分解法和H2SO4蒸煮法带来的环境污染,改善了劳动条件,减少了Au的损失。
(3)消除了Au残极、Au阳极泥、阳极泥洗水等一系列中间物料,从而减少了资金积压。
(4)Pt、Pd富集于废电解液中便于回收,避免了传统流程Pt、Pd分散影响回收的缺点。
实施例:
Ag阳极泥主要化学成分(%)为Au56.24,Ag35.04,Pt0.14,Pd0.616,Bi2.47,Cu0.434,Fe0.412。
主要工艺过程:氯化浸出、溶液电积。
氯化浸出条件:盐酸浓度6и;浸出温度90℃;液固比7∶1;浸出时间6小时,氧化剂用量为投料量的50%。
溶液电积条件:温度60℃;电流密度400A/m2;游离盐酸浓度220g/L。
实验结果:析出Au的含Au量不小于99.99%,其它杂质不大于(%):Ag0.005,Cu0.002,Pb0.001,Bi0.002,Sb0.002,Fe0.002。
参考资料
(1)从阳极泥中回收金的方法,《重有色冶炼情报网网刊》1984年№4P14~16
(2)一步氯化回收金、银的全湿法流程,《有色金属》1985年№1P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