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信息辨识模块的移动终端机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终端机,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信息辨识模
块的移动终端机。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移动终端机是能够在移动时发送并接收音频或视频数据等
的终端机,无论身处何处。代表性移动终端机有移动电话(cellular phone)
等移动通信终端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
亦即,术语“移动终端机”涉及PDA、移动电话等,但为了方便说明起见,
以下描述内容将限于PDA。
PDA也称为便携式计算机(pocket computer),是具有计算、信息存
储以及查找功能的供个人或商务使用的掌上型小型装置的总称。有时候,
PDA主要用于维护有关计划日历(schedule calendar)、地址薄等的信息。
具体而言,工业PDA目前主要用于流通业,但其市场逐渐扩展。工
业PDA指具有各种办公功能的PDA,例如用于读取打印在商品等上的条
形码的条形码读取器、用于对信用卡等记费的刷卡机(credit card machine)
等。
如果使用工业PDA,有利的是可以有效地进行交付、数据管理、相关
业务等。举例而言,保险公司的保险经纪人可以通过PDA在现场直接处
理各种与保险相关的任务,例如顾客信息管理、顾客查找、计划安排、日
常咨询记录、纪念日查找、资金表处理等;医院的医务人员可以通过工业
PDA输入或查找X射线图像及图形数据及患者的医疗记录和医学史以及
药方,而不受时间及地点的限制;警方的交警或巡警可以通过工业PDA
在警局外进行惩处,从而因违反交通法规而征收的罚款(其给付目前可在
惩罚过去2或3天后进行)可以直接支付给银行机构,因而交警或巡警可
以大大减少在警局外进行惩处所花费的时间。
同时,条形码读取器是能够以光学方式读取通过组合彼此粗细不同的
条带而编码的条形码的装置,条形码读取器向打印在商品等上的条形码发
出光并且基于根据所反射光的强度所产生的电信号读取条形码的信息。常
见的是,当顾客在超市等商店买东西时,条形码读取器读取打印在商品上
的条形码并产生销售数据。从商品的生产管理到销售管理,条形码得到广
泛的应用,这是因为它在数据输入方面很正确并且容易使用。具体而言,
条形码被认为在流通业中开启了一场革命。
这种条形码读取器可作为一个模块(以下称为“条形码读取器模块
(barcode reader module)”)设置于工业PDA中。具有条形码读取器模块
的常规工业PDA用以接收操作信号,以通过置于工业PDA前壳体的某一
区域中的键区上的各种按键之一来操作条形码读取器模块。
然而,用户指出,具有条形码读取器模块的常规工业PDA具有操作
不方便的问题,因为用户必须用手抓住工业PDA,在多个按键密集地组合
在一起的键区上找出用以操作条形码读取器模块的按键,并在读取打印在
商品等上的条形码时用抓住工业PDA的手的拇指或另一只手的食指等按
压该按键。
并且,使用局域频率(local area frequency)以及条形码读取器模块的
的射频辨识(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读取器模块最近得到广
泛使用,并且一直在进行用于将RFID读取器模块有效地应用至当前的移
动终端机的研发工作。
因此,在开发具有例如条形码读取器模块或RFID读取器模块的信息
辨识模块的工业PDA时,需要充分地考虑操作信息辨识模块的方便性及
稳定性。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信息辨识模块的移动终端机,该移动终端机在操
作信息辨识模块的方便性及稳定性方面能够得到提高。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通过扳动暴露于后壳体之外的扳柄来操作信息辨识
模块,亦即,可以在用户用手更稳定地抓住移动终端机的状态下在用食指
等扳动扳柄时对信息辨识模块进行操作,从而提高在操作设置于移动终端
机中的信息辨识模块时的方便性及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例示性实施例的移动终端机的正面透视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移动终端机的背面透视图;
图3为图1中所示移动终端机的正面分解透视图;
图4为图1中所示移动终端机的背面分解透视图;
图5为图1中所示移动终端机的剖视透视图;
图6为图5中所示“A”区域的放大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例示性实施例的移动终端机的透视图;
图8为图7中所示移动终端机的背面透视图;
图9为显示图7中所示移动终端机的RFID读取器模块的放大剖视图;
图10为显示图7中所示移动终端机的RFID读取器模块驱动单元的放大
剖视图;以及
图11为图7中所示移动终端机的操作开关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最佳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机,该移动终端机包括:
终端机壳体,包括相互耦合的前壳体与后壳体;信息辨识模块,耦合至终
端机壳体;以及信息辨识模块驱动单元,包括扳柄及操作开关,扳柄设置
于终端机壳体并暴露于终端机壳体之外,操作开关用于在扳柄被扳动时产
生用于操作信息辨识模块的电信号。
信息辨识模块可包括条形码读取器模块,条形码读取器模块耦合至终
端机壳体,并且信息辨识模块驱动单元包括条形码读取器模块驱动单元。
扳柄可通过后壳体而暴露在外,并且条形码读取器模块驱动单元可包
括:扳柄罩,耦合至后壳体,以将扳柄罩盖于终端机壳体内;以及密封构
件,由软性材料制成并置于扳柄罩与扳柄之间。
扳柄可包括:扳动单元,通过后壳体暴露在外,以便由用户的手指扳
动;旋转单元,可旋转地耦合至后壳体;以及开关按压单元,自扳动单元
突出,以便按压操作开关。
密封构件可容置于扳柄罩中并由扳柄罩支撑,从而在扳动扳柄时,使
扳柄可在与扳动扳柄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弹性地偏置。
密封构件可被成型为罩盖扳柄罩的内侧且环绕开关按压单元,并在与
开关按压单元相对应的位置处与扳柄罩的内侧间隔开,从而在扳动扳柄
时,使扳柄可在与扳动扳柄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弹性地偏置。
密封构件可包括:第一部件,罩盖扳柄罩的内侧;第二部件,环绕扳
柄的开关按压单元的端部;第三部件,沿第二部件的圆周凹陷;以及第四
部件,自第一部件弯曲并朝第三部件延伸。
第三部件可厚于其他部件。
密封构件可在与后壳体的内侧紧密接触的部分中包括凹槽线条,形成
于后壳体的内侧上的突出线条插入于凹槽线条中。
密封构件可包括:主体部,罩盖扳柄罩的内侧;接触部,在扳动扳柄
时,接触部接触操作开关并受到操作开关按压;以及倾斜部,连接主体部
及接触部,从而当接触部受到按压时,接触部可在与按压接触部的方向相
反的方向上弹性地偏置。
扳柄可包括:扳动单元,通过后壳体暴露在外,以便由用户的手指进
行扳动;旋转单元,可旋转地耦合至后壳体;以及开关按压单元,与密封
构件的接触部相接触及相耦合。
操作开关可包括:接触开关,耦合至接触部的下侧;以及扳柄印刷电
路板(PCB),形成有点接触电路,当扳动扳柄时,接触开关会接触点接
触电路。
后壳体可形成有开孔,扳柄通过开孔暴露在外,并且后壳体的邻近开
孔的部分是凹陷的。
移动终端机还可包括信息辨识扬声器,信息辨识扬声器设置于终端机
壳体内部并在信息辨识模块运行时产生信号音,其中后壳体在其内侧上包
括导向分隔壁,导向分隔壁环绕信息辨识扬声器的圆周。
移动终端机还可包括窗口,窗口置于后壳体的上部中并透过由条形码
读取器模块发出的光,其中后壳体的邻近窗口的部分是倾斜平面状的。
移动终端机还可包括设置于终端机壳体内的主印刷电路板(PCB),
其中条形码读取器模块及操作开关安装至主印刷电路板。
密封构件可包含硅橡胶;扳柄可包含合成树脂;以及操作开关可包括
轻触开关。
移动终端机还可包括:键区单元,设置于前壳体的一个区域中;以及
显示单元,邻近键区单元设置于前壳体上。
键区单元可包括:多个字母键及数字键;多个功能键;以及导航键。
显示单元可包括触摸屏。
信息辨识模块可包括耦合至终端机壳体的射频辨识(RFID)读取器模
块;以及信息辨识模块驱动单元可包括RFID读取器模块驱动单元。
移动终端机还可包括设置于终端机壳体内的主印刷电路板(PCB),
其中RFID读取器模块包括:RFID读取器天线,用于自RFID标签接收外
部信息;RFID壳体,耦合至终端机壳体并与RFID读取器天线相耦合;
以及桥接印刷电路板,置于RFID读取器天线与主印刷电路板之间,并电
性连接RFID读取器天线及主印刷电路板。
信息辨识模块可包括:条形码读取器模块,耦合至终端机壳体;以及
RFID读取器模块,耦合至终端机壳体。
实施方式
参照用于图解说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附图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地
理解本发明、其优点以及通过实施本发明所实现的目的。
以下将通过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说明来详细地描述
本发明。然而,为清楚起见,将省略对众所周知的功能或配置的描述。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例示性实施例的移动终端机的正面透视图,图2
为图1中所示移动终端机的背面透视图,图3为图1中所示移动终端机的
正面分解透视图,图4为图1中所示移动终端机的背面分解透视图,图5
为图1中所示移动终端机的剖视透视图,而图6为图5中所示“A”区域
的放大图。
参见图1至图6,在此例示性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机100包括:终端
机壳体10,具有相互耦合的前壳体11与后壳体12;信息辨识模块210,
耦合至终端机壳体10;主印刷电路板(PCB)90,设置于终端机壳体10
内并安装有包括信息辨识模块210在内的各种内部组件;键区单元20,设
置于前壳体11的一个区域中;显示单元30,设置于前壳体11的另一区域
中;信息辨识模块驱动单元310,用于在暴露在后壳体12之外的扳柄150
被扳动时驱动信息辨识模块210;以及信息辨识扬声器60,用于在信息辨
识模块210运行时产生信号音。
在此例示性实施例中,信息辨识模块210为设置于终端机壳体10内
并耦合至终端机壳体10的条形码读取器模块210,并且信息辨识模块驱动
单元310为条形码读取器模块驱动单元310,但并不限于此。或者,信息
辨识模块可为各种信息辨识模块。举例而言,本发明的第二例示性实施例
的信息辨识模块由RFID读取器模块实现。
并且,在此例示性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机100为工业PDA,但并不限
于此。或者,移动终端机100可适用于包括移动电话以及普通PDA在内
的移动通信终端机。
参见图1至图6,终端机壳体10形成移动终端机100的外观,并且同
时提供用于容置多个内部组件的空间。终端机壳体10包括前壳体11及后
壳体12,前壳体11及后壳体12可以拆装,用于安装及维护各种内部组件。
前壳体11形成终端机壳体10的前侧,而后壳体12形成终端机壳体10的
后侧。此时,前壳体11及后壳体12通过螺栓耦合,以便于拆装。同时,
电池壳体17可拆卸地耦合至外壳体12的下端部,从而电池B可容纳于电
池壳体17中。
参见图3至图5,条形码读取器模块210安装于终端机壳体10内的主
印刷电路板90上。具体而言,条形码读取器模块210置于由后壳体12及
主印刷电路板90限定的空间的上部区域,并且由模块支架211安装至主
印刷电路板90的后侧,由此电性连接主印刷电路板90。条形码读取器模
块210可为选自商业化产品的条形码读取器模块。条形码读取器模块210
通过设置于后壳体12中的窗口15向待辨识的条形码发出光,并基于根据
所反射光的强度所产生的电子信号自条形码读取信息。因而,窗口15有
透明材料制成,自条形码读取器模块210所发出的光以及由打印有条形码
的媒介所反射的光可以穿过窗口15。
同时,安装条形码读取器模块210的位置可以随窗口15的位置而变
化。举例而言,窗口15可以置于方便用户在用手抓住移动终端机100的
同时将移动终端机100放置至打印于商品等上的条形码的位置。在此例示
性实施例中,考虑到条式移动终端机100,窗口15置于后壳体12的上部,
并且后壳体12的邻近窗口15的部分19如图2及图5中所示是倾斜平面
状的,从而其能够稳定地放置至打印于商品等上的条形码。然而,安装条
形码读取器模块210以及形成窗口15的位置并不限于本例示性实施例,
而是可以适当地选择。
参照图4至图6,主印刷电路板90在终端机壳体10内置于前壳体11
与后壳体12之间。主印刷电路板90提供如上所述安装包括条形码读取器
模块210在内的各种内部组件的部件。举例而言,如图4中所示,主印刷
电路板90可安装有用于无线地发送及接收音频及视频数据等的无线通信
模块70、用于拍摄图片的相机模块(未在图中示出)、作为存储媒介的存
储卡91、用于辨识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WCDMA)电话用户的通用用户身份模块(universal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USIM)卡93等。
安装至主印刷电路板90的内部组件通过控制器(未在图中示出)以
及主印刷电路板90电性连接。控制器负责对移动终端机100的一般控制,
例如对键区单元20及显示单元30以及安装至主印刷电路板90的内部组
件的控制。这种控制器可以是微处理器、微控制器等,或可以软件或韧件
的形式实现。
参见图1、图3、图5及图6,键区单元20设置于前壳体11的下部区
域中。键区单元20是用于向移动终端机100输入各种信息、控制命令等
的输入装置,包括多个字母/数字键21、多个功能键22、导航键23等。键
区单元20的各种键21、22、及23被构造成按压输入式(即按钮输入式)。
为此,键区印刷电路板95设置于前壳体11与主印刷电路板90之间邻近
键区单元20的位置中,并安装有用于在键区单元20的各键21、22、及
23受到按压时产生电信号的圆顶开关(dome switch)。键区印刷电路板95
通过挠性电缆、挠性印刷电路板等电性连接至主印刷电路板90。然而,导
航键23可被构造成最近在各种终端机产品中广泛应用的触摸输入式,其
中“触摸输入式”涉及在笔记本电脑等中使用的“触摸板式(touch pad
type)”;因在苹果公司(Apple)的iPod中使用而闻名的“触摸转盘式(touch
wheel type)”等,并且指通过用户的轻轻的指触来选择菜单等的类型。
参见图1、图3及图5,显示单元30邻近键区单元20设置于前壳体
11的上部区域中。显示单元30为用于显示包括各种图像在内的视觉信息
的平板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等离子
体显示面板(plasma display panel;PDP)、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等。显示单元30电性连接至主印刷电路板90。
同时,显示单元30的显示侧还可在显示单元30的显示侧上设置有触
摸屏,作为用于接收各种信息、控制命令等的输入装置。在为于显示单元
30的显示侧上提供触摸屏的情况中,可以保留或省略上述键区单元20。
尽管未在图中显示,但在设置触摸屏作为显示单元30的情况中,终端机
壳体10可具有安装单独的触摸笔的安装部件。
参照图3至图6,条形码读取器模块驱动单元310具有枪式驱动结构,
其包括:扳柄150,暴露于后壳体12之外;操作开关450,用于在扳柄150
被扳动时产生用于操作条形码读取器模块210的电信号;扳柄罩311,耦
合至后壳体12以便将扳柄150罩盖于终端机壳体10内;以及软性密封构
件313,夹置于扳柄罩311与扳柄150之间。
如图3至图6中所示,扳柄150包括:扳动单元151,通过后壳体12
暴露于终端机壳体10之外,以便由用户的手指扳动;旋转单元153,可旋
转地耦合至后壳体12;以及开关按压单元155,自扳动单元151突出,以
便按压操作开关450。扳柄150通常由合成树脂制成,但并不限于此。
扳动单元151通过穿制于后壳体12上的开孔16暴露于终端机壳体10
之外,并且当用户想要运行条形码读取器模块210时在用手抓住移动终端
机100的同时由用户的食指等扳动。此时,后壳体12的邻近用以暴露扳
动单元151的开孔16的部分13如图2及图4中所示是凹陷的,以便提高
操作扳柄150的方便性。
旋转单元153自扳动单元151向上延伸并在其端部处形成有旋转轴
153a。此时,旋转轴153a钩挂至形成于后壳体12的内侧上的扳柄耦合孔
12a,并且在扳柄150被用户的手指扳动时用作扳柄150的旋转中心。
开关按压单元155自扳动单元151朝主印刷电路板90延伸,并且是
条带状的,突出以通过形成于扳柄罩311上的通孔311a按压操作开关450。
开关按压单元155在扳柄150被扳动时通过密封构件313接触并按压操作
开关450。
如图4及图5中所示,操作开关450在与扳柄150的开关按压单元155
相对应的位置处安装至主印刷电路板90的后侧。如果用户用手指按压扳
柄150并且扳柄150的开关按压单元15按压操作开关450,那么操作开关
450会产生用以操作条形码读取器模块210的电信号。所产生的电信号通
过主印刷电路板90发送至控制器(未在图中示出),并且因而控制器会启
动条形码读取器模块210的运行,以读取印刷于商品等上的条形码。
在此例示性实施例中,操作开关450以轻触开关的形式设置。如果开
关按压单元155在扳柄150被扳动时通过密封构件313接触并按压轻触开
关450,那么轻触开关450便被按压或释放。
如图3及图4中所示,扳柄罩311通过螺栓311c耦合至后壳体12的
内侧,以便自终端机壳体10的内侧罩盖扳柄150。扳柄罩311通常是矩形
盒状的,在除螺栓紧固部311b之外的一侧处开口,螺栓311c紧固至螺栓
紧固部311b。扳柄罩311在与操作开关450相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通孔
311a,从而扳柄150的开关按压单元155可穿过通孔311a。扳柄罩311通
常由合成树脂制成,但并不限于此。扳柄罩311用作外壳或框架,用于容
置并支撑将在下面加以描述的密封构件313。
如图3至图6中所示,密封构件313为置于扳柄罩311与扳柄150之
间的软性构件,并且基本上具有用于罩盖扳柄罩311的内侧的形状。密封
构件313在与扳柄150的开关按压单元155相对应的位置处与扳柄罩311
的内侧间隔开并被成形为环绕开关按压单元155,从而在扳动扳柄150时,
使扳柄150可在与扳动扳柄150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弹性地偏置。亦即,
密封构件313的形状会在被容置于扳柄罩311中并受到扳柄罩311的内侧
支撑时提供给扳柄150以弹性偏置。在此例示性实施例中,密封构件313
由硅橡胶制成,但并不限于此。
如图6中所示,密封构件313包括:第一部件313a,罩盖扳柄罩311
的内侧;第二部件313b,环绕扳柄150的开关按压单元144的端部;第三
部件313c,沿第二部件313b的圆周朝后壳体12凹陷;以及第四部件313d,
自第一部件313a弯曲并朝第三部件313c延伸。密封构件313由软性材料
制成,从而由第二部件313b、第三部件313c以及第四部件313d所界定的
凹陷空间S可在扳柄150被扳动时变形而被压缩。此外,变形的密封构件
313在扳柄150自扳动状态释放时返回到其最初的形状。利用此操作,密
封构件313对扳柄150提供弹性偏置。亦即,密封构件313的变形及返回
操作可在扳动扳柄150时在与扳动扳柄150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弹性地偏
置扳柄150。
同时,第三部件313c厚于其他部件313a、313b及313d,以对扳柄
150提供稳定并足够的弹性偏置。并且,密封构件313在与后壳体12的内
侧紧密接触的部分中包括凹槽线条313e,形成于后壳体12的内侧上的突
出线条12b插入于凹槽线条313e中。凹槽线条313e沿密封构件313的边
缘形成并且自密封构件313的表面凹陷。
利用此配置,密封构件313在终端机壳体10内密封住扳柄150的圆
周,以防止水通过位于穿制于后壳体12上的开孔16与扳柄150之间的空
隙渗透至主印刷电路板90,并且在扳动扳柄150时在与扳动扳柄150相反
的方向上弹性地偏置扳柄150。此外,密封构件313环绕开关按压单元155
的端部,以便扳柄150的用于按压操作开关450的开关按压单元155不与
操作开关450直接接触,从而保护操作开关450。
参见图4,信息辨识扬声器60安装至终端机壳体10内的主印刷电路
板90的后侧。信息辨识扬声器60与产生声音以进行电话呼叫的电话扬声
器80(参见图5)分开设置,并具有高于电话扬声器80的输出。信息辨
识扬声器60在通过条形码读取器模块210读取打印在商品等上的条形码
时产生信号音,以通知用户读取操作是否成功。此时,读取操作成功时所
产生的信号音与读取操作失败时所产生的信号音可设置成彼此不同,或者
仅在读取操作成功时才产生信号音。
同时,后壳体12包括导向分隔壁14,导向分隔壁14环绕位于外壳体
12内侧上的信息辨识扬声器60的圆周,如图3及图4中所示,从而由信
息辨识扬声器60所产生的信号音可以被有效地传播至外部以及位于与信
息辨识扬声器60相对应的位置处的多个扬声器孔18。
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例示性实施例的移动终端机的透视图,图8
为图7中所示移动终端机的背面透视图,图9为显示图7中所示移动终端
机的RFID读取器模块的放大剖视图,图10为显示图7中所示移动终端机
的RFID读取器模块驱动单元的放大剖视图,而图11为图7中所示移动终
端机的操作开关的放大图。
以下将对根据第二例示性实施例的具有RFID读取器模块的移动终端
机进行描述,其中信息辨识模块220为耦合至终端机壳体的RFID读取器
模块220,并且信息辨识模块驱动单元320为RFID读取器模块驱动单元
320。此例示性实施例部分地不同于第一例示性实施例,因此将仅对与第
一实施例的元件不同的元件进行描述,而不予以赘述。
参见图7至图11,RFID读取器模块220包括:RFID读取器天线221,
用于自附装至产品等的RFID标签(未在图中显示)接收有关产品的信息;
RFID壳体223,耦合至终端机壳体并与RFID读取器天线221相耦合;以
及桥接印刷电路板225,置于RFID读取器天线221与主印刷电路板90之
间,并电性连接RFID读取器天线221及主印刷电路板90。
RFID壳体223单独地设置并耦合至终端机壳体10,但并不限于此。
或者,RFID壳体223及终端机壳体10可成型为一体。
在此例示性实施例中,RFID壳体223耦合至后壳体12并自后壳体12
向外突出。此外,RFID壳体223在内部包括容置空间223a,RFID读取器
天线221可容置于容置空间223a中。因而,RFID读取器天线221容置于
RFID壳体223的容置空间223a中,从而可防止RFID读取器天线221因
外部冲击而断裂或损坏。
RFID读取器天线221用作接收天线,用于接收自附装至产品等的
RFID标签的发射天线所发送的信息。
RFID读取器天线221必须电性连接至设置于终端机壳体10中的主印
刷电路板90。为此,设置上述桥接印刷电路板225,用于电性连接RFID
读取器天线221及主印刷电路板90。
桥接印刷电路板225包括耦合表面225a及连接器表面225b,耦合表
面225a与RFID读取器天线221耦合,连接器表面225b与主印刷电路板
90耦合。桥接印刷电路板225由导电材料制成,这是因为桥接印刷电路板
225用于电性连接RFID读取器天线221及主印刷电路板90。
同时,用于操作RFID读取器模块220的RFID读取器模块驱动单元
320具有与第一例示性实施例相同的枪式驱动结构,并且一般而言包括扳
柄150及操作开关450,扳柄150暴露于后壳体12之外,而操作开关450
在扳柄150被扳动时产生用于操作RFID读取器模块220的电信号。
如同第一例示性实施例,RFID读取器模块驱动单元320也包括扳柄
罩311’以及密封构件323,扳柄罩311’用于罩盖扳柄150,密封构件323
由软性材料制成并夹置于扳柄罩311’与扳柄150之间。
在终端机壳体10内,扳柄150被耦合至后壳体12的扳柄罩311’罩盖
住。
扳柄150包括扳动单元151、旋转单元153及开关按压单元155’,其
中扳动单元151及旋转单元153用作类似于第一例示性实施例的扳动单元
151及旋转单元153的对应元件,开关按压单元155’接触并耦合至夹置于
扳柄罩311’与扳柄150之间的密封构件323。
夹置于扳柄150与扳柄罩311’之间的密封构件323包括:主体部323a,
罩盖扳柄罩311’的内侧;接触部323b,在用户扳动扳柄150时,接触部
323b接触操作开关450并受到操作开关450按压;以及倾斜部323c,连
接主体部323a及接触部323b,从而当朝操作开关450按压接触部323b
时,接触部323b可在与按压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弹性地偏置。
主体部323a设置为与第一例示性实施例的第一部件313a相对应的元
件,并且用于罩盖扳柄罩311’的内侧。同时,接触部323b为用于在扳动
扳柄150时实质上接触操作开关450的部件。接触部323b与将在下文描
述的操作开关450的接触开关(未在图中示出)以及扳柄150的上述开关
按压单元155’相耦合,开关按压单元155’位于与接触开关的耦合侧相对的
侧上。
倾斜部323c设置成弹性地偏置接触部323b,如上所述。具体而言,
当接触部323b在扳动扳柄150时接触操作开关450的扳柄印刷电路板451
时,倾斜部323c使扳柄150的与接触部323b相耦合的开关按压单元155’
返回至扳柄150被扳动之前的初始位置。
同时,不同于第一例示性实施例的操作开关450设置为轻触开关,用
于产生电信号的操作开关450设置成圆顶开关。
操作开关450,即此例示性实施例中的圆顶开关450包括如上所述的
接触开关(未在图中示出)以及扳柄印刷电路板451。接触开关(未在图
中示出)耦合至接触部323b,更具体而言,耦合至接触部323b的下侧,
即耦合至其中密封构件323的接触部323b直接接触扳柄印刷电路板451
的一侧。
待与接触开关(未在图中示出)在某点处接触的扳柄印刷电路板451
形成有点接触电路451a,当在某点处接触接触开关(未在图中示出)时,
点接触电路451a能够产生电信号。
以下将简要描述通过RFID读取器模块驱动单元320操作RFID读取
器模块220的程序。
如果用户的手指扳动扳柄150的扳动单元151,则密封构件323的耦
合至开关按压单元155’的接触部323b会被朝操作开关450的扳柄印刷电
路板451按压。接触部323b与接触开关(未在图中示出)相耦合,而接
触开关接触形成于扳柄印刷电路板451中并用于产生电信号的点接触电路
451a,从而可在接触开关(未在图中示出)在某点处接触点接触电路451a
时产生用于操作RFID读取器模块220的电信号。
因而,RFID读取器模块220运行,从而RFID读取器天线221可自
附装至产品的RFID标签(未在图中示出)接收有关产品的信息。
在此例示性实施例中,设置于移动终端机中的信息辨识模块为RFID
读取器模块220,但并不限于此。或者,信息辨识模块可包括条形码读取
器模块210及RFID读取器模块220二者。
像这样,如果移动终端机包括条形码读取器模块210及RFID读取器
模块220二者,那么条形码读取器模块210及RFID读取器模块22其中之
一可由扳柄150进行操作,并且另一个可由键区单元20上的键控进行操
作。并且,条形码读取器模块210与RFID读取器模块220中的待由扳柄
150进行操作的模块可以选择性地由键区单元20上的键控加以改变。
如上所述,此例示性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机100通过扳动暴露于后壳
体12之外的扳柄150来操作信息辨识模块210、220。因而,可以在用户
更稳定地用手抓住移动终端机的状态下,在用食指等扳动扳柄时对信息辨
识模块210、220进行操作,从而可提高在操作设置于移动终端机100中
的信息辨识模块210、220时的方便性及稳定性。
并且,根据这些例示性实施例的移动终端机的构造方式使得具有上述
配置的密封构件313、323是置于扳柄罩311、311’与扳柄150之间。因此,
可以防止水通过在穿制于后壳体12上的开孔16与扳柄150之间的间隙而
渗透至主印刷电路板90。此外,当扳动扳柄150时,扳柄150在与扳动扳
柄150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弹性地偏置。
虽然已参照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具体展示及描述,但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在不背离由随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本
发明的精神及范围的情况下在形式及细节方面进行各种改变。
工业适用性
本发明可以适用于工业移动终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