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压盖及空心车轴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轴承压盖及空心车轴系统.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777503 A(43)申请公布日 2012.11.14CN102777503A*CN102777503A*(21)申请号 201210250463.4(22)申请日 2012.07.18F16C 35/12(2006.01)F16J 15/16(2006.01)(71)申请人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地址 063035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厂前路3号(72)发明人卢权 陈凤艳 张晓军 张隶新(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代理人刘芳(54) 发明名称轴承压盖及空心车轴系统(57)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轴承压盖及空心车轴系统。轴承压盖包。
2、括轴承压盖本体和与轴承压盖本体内侧贴合的密封圈。空心车轴系统包括空心车轴、压装在空心车轴末端的轴承和与空心车轴的端面固接并对轴承轴向限位的轴承压盖,轴承压盖包括轴承压盖本体和与轴承压盖本体内侧贴合的密封圈,密封圈处于空心车轴的端面和轴承压盖本体之间。该轴承压盖的密封功能使得在对空心车轴进行无损探伤后,耦合液不会残留在轴承压盖和空心车轴端面之间,从而避免了残留耦合液进入轴承对轴承性能造成不良影响。(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1/1页21.一种轴承压盖,其特征在于,。
3、包括轴承压盖本体和与所述轴承压盖本体内侧贴合的密封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压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压盖本体中心设置有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压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压盖本体上设置有多个螺栓孔。4.一种空心车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车轴;压装在所述空心车轴末端的轴承;与所述空心车轴的端面固接并对所述轴承轴向限位的轴承压盖;所述轴承压盖包括轴承压盖本体和与所述轴承压盖本体内侧贴合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处于所述空心车轴的端面和所述轴承压盖本体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心车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压盖本体中心设置有通孔。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心车轴系统,其特征在。
4、于,所述轴承压盖本体上设置有多个螺栓孔。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心车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压盖通过螺栓与所述空心车轴的端面固接。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777503 A1/3页3轴承压盖及空心车轴系统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铁路车辆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轴承压盖及空心车轴系统。背景技术0002 轴承压盖是连接轴承和轴类部件的重要零件。目前国内的大部分和谐号高速动车组的转向架上采用的都是空心车轴加轴承压盖结构。在对空心车轴进行无损探伤时,为了节省拆卸及组装时间,一般情况下无须拆卸轴承压盖就可直接对空心车轴进行无损探伤。0003 而探伤后,注入空心车轴内部的耦合液就会残留在空心车。
5、轴端面和轴承压盖之间,残留的耦合液会通过轴承压盖和车轴的结合部位进入轴承,影响轴承的使用性能,对行车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会增加检修成本和维护成本。0004 图1为现有技术轴承压盖与空心车轴组装结构的剖面图,如图1所示,轴承20压装在空心车轴10上,现有轴承压盖30通过螺栓40与空心车轴10固接在一起对轴承20起到轴向限位作用。在对空心车轴10进行无损探伤后,注入空心车轴10空腔内的耦合液会残留在空心车轴10端面和现有轴承压盖30之间,残留耦合液50将通过现有轴承压盖30和空心车轴10的结合部位进入轴承20,影响轴承20的使用性能。发明内容0005 本发明提供一种轴承压盖及空心车轴系统。00。
6、06 本发明提供一种轴承压盖,包括轴承压盖本体和与所述轴承压盖本体内侧贴合的密封圈。0007 上述轴承压盖中的轴承压盖本体中心设置有通孔。0008 上述轴承压盖中的轴承压盖本体上设置有多个螺栓孔。0009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心车轴系统,包括空心车轴、压装在空心车轴末端的轴承以及与空心车轴的端面固接并对轴承轴向限位的轴承压盖,轴承压盖包括轴承压盖本体和与轴承压盖本体内侧贴合的密封圈,密封圈处于空心车轴的端面和轴承压盖本体之间。0010 上述空心车轴系统中的轴承压盖本体中心设置有通孔。0011 上述空心车轴系统中的轴承压盖本体上设置有多个螺栓孔。0012 上述空心车轴系统中的轴承压盖通过螺栓与所述空。
7、心车轴的端面固接。0013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密封功能的轴承压盖和空心车轴系统,轴承压盖中包含的密封圈,可以有效解决对空心车轴探伤后,耦合液残留在轴承压盖与空心车轴端面之间,残留耦合液进而进入轴承内部影响轴承使用性能的问题。附图说明0014 图1为现有技术轴承压盖与空心车轴组装结构的剖面图;0015 图2为本发明轴承压盖实施例结构示意图;0016 图3为本发明空心车轴系统实施例的立体图;说 明 书CN 102777503 A2/3页40017 图4为本发明空心车轴系统实施例的结面图。0018 附图标记说明:0019 10:空心车轴;0020 20:轴承;0021 30:现有轴承压盖;0022。
8、 40:螺栓;0023 50:残留耦合液;0024 60:轴承压盖;0025 601:轴承压盖本体;0026 602:密封圈;0027 603:螺栓孔;0028 604:通孔。具体实施方式0029 图2为本发明轴承压盖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轴承压盖60包括轴承压盖本体601和与其内侧贴合的密封圈602。本实施例采用将密封圈602部分嵌入轴承压盖本体601上的密封圈槽内的组合方式,轴承压盖本体601与密封圈602还可以为粘结组合或者可拆卸的其它组合形式,本发明不对此组合的具体形式做限制。轴承压盖本体601上设置有三个用于安装螺栓的螺栓孔603,其它实施例中螺栓孔603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
9、行增减。轴承压盖本体601中心部位还设置有一个通孔604,用于对空心车轴进行探伤时导入耦合液和固定空心车轴。0030 下面就本发明提供的使用有密封功能轴承压盖的空心车轴系统做详细说明,图3为本发明空心车轴系统实施例的立体图,如图3所示,轴承20压装在空心车轴10的末端,轴承压盖60通过螺栓40固接于空心车轴10的轴端面,对轴承20起到轴向限位作用。由于轴承压盖60中包括的密封圈(未绘出)处于轴承压盖本体和空心车轴10的端面之间,从而避免了对空心车轴10探伤后,耦合液残留在该位置,进而避免了残留耦合液进入轴承20,影响轴承20的使用性能,对行车安全造成影响。本发明也可与所有需要在不拆卸轴承压盖和。
10、轴承的情况下进行探伤的空心轴进行组合使用,不只限于与空心车轴组合。0031 图4为本发明空心车轴系统实施例的结面图,如图4所示,轴承20压装在空心车轴10的末端,轴承压盖60通过螺栓40固接于空心车轴10的端面并对轴承20起到轴向限位作用。其中轴承压盖60包括轴承压盖本体601和与其内侧贴合的密封圈602,由于密封圈602处于轴承压盖本体601和空心车轴10的端面之间,从而避免了对空心车轴10探伤后,耦合液残留在该位置,进而避免了残留耦合液进入轴承20,影响轴承20的使用性能。0032 本实施例中轴承压盖60通过螺栓40与空心车轴10固接,在其它的实施状况下,也可将轴承压盖设计为具有内螺纹的部。
11、件并与具有外螺纹的空心车轴直接拧紧进行固接(未附图),本发明对此固接方式不做限制。0033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布局紧凑合理,结构新颖的轴承压盖和空心车轴系统,由于这种结构安装有密封圈,可以有效解决空心车轴探伤后,耦合液过多残留并进入轴承,进而影响轴承使用性能的问题,且这种结构只是在原有结构上做很小的改动,不会增加生产说 明 书CN 102777503 A3/3页5周期和制造成本。0034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说 明 书CN 102777503 A1/2页6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777503 A2/2页7图3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77750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