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通式(I)取代的吲哚衍生物及其盐:
![]()
式中
R1代表苯基,具有3至6个碳原子的环烷基或具有至多5个碳原子的
直链或支链烷基,
R2代表具有至多8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或氢,
R3代表式-CO-NH2或-CH2-OH基团。
按照本发明的取代的吲哚衍生物可以其盐的形式存在。一般来
讲,这里可提及与有机或无机碱或酸形成的盐。
在本发明的范围中,优选生理上可接受的盐。按照本发明的化合
物的生理上可接受的盐可以是按照本发明的物质与无机酸、羧酸或磺
酸形成的盐。特别优选的盐是例如与下述酸形成的盐:盐酸、氢溴酸、
硫酸、磷酸、甲磺酸、乙磺酸、甲苯磺酸、苯磺酸、萘二磺酸、乙酸、
丙酸、乳酸、酒石酸、柠檬酸、富马酸、马来酸或苯甲酸。
生理上可接受的盐还可以是具有游离羧基的按照本发明的化合物
的金属盐或铵盐。特别优选的盐是例如钠、钾、镁或钙盐,和衍生自
氨或有机胺的铵盐;所述有机胺有例如乙胺、二或三乙胺、二或三乙
醇胺、二环己基胺、二甲氨基乙醇、精氨酸、赖氨酸、乙二胺或2-
苯基乙胺。
按照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立体异构形式存在,或者表现为像和镜
像(对映体),或者不表现为像与镜像(非对映体)。本发明涉及对映体和
非对映体及其各自的混合物。象非对映体、外消旋形式还可按已知方
法分离成立体异构相同的成分。
优选的通式(I)化合物是式中取代基如下定义的化合物及其盐:
R1代表苯基,环丙基,环戊基,环己基或具有至多4个碳原子的直链
或支链烷基,
R2代表具有至多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或氢,
R3代表式-CO-NH2或-CH2-OH基团。
特别优选的通式(I)化合物是式中取代基如下定义的化合物及其
盐:
R1代表苯基环丙基,乙基,异丙基或正丁基,
R2代表具有至多5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或氢,
R3代表式-CO-NH2或-CH2-OH基团。
按照本发明的通式(I)化合物按下述方法制备:将通式(II)化合物水
解,并使该酸(若合适,预先活化)在惰性溶剂中并在碱和/或脱水剂存在
下与通式(III)苯基甘氨酸衍生物反应;所述通式(II)和(III)如下:
![]()
式中
R1和R2的定义同上,和
R4代表直链或支链的C1-C4烷氧基或羟基,
![]()
式中R3的定义同上。
按照本发明的方法可用以下反应图解举例说明:
![]()
该方法适用的溶剂是在反应条件下不变化的常规有机溶剂,最好
包括醚类,例如乙醚、二氧六环、四氢呋喃、乙二醇二甲醚,或烃类,
例如苯、甲苯、二甲苯、己烷、环己烷或石油馏分,或卤代烃类,例
如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二氯乙烯、三氯乙烯或氯苯,或
乙酸乙酯,三乙胺,吡啶,二甲亚砜,二甲基甲酰胺,六甲基磷酰胺,
乙腈,丙酮或硝基甲烷。还可以使用所述溶剂的混合物。优选二氯甲
烷,四氢呋喃和二甲基甲酰胺。
可用于按照本发明的方法的碱一般是无机或有机碱,最好包括碱
金属氢氧化物,例如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碱土金属氢氧化物,例如
氢氧化钡,碱金属碳酸盐,例如碳酸钠、碳酸钾或碳酸铯,碱土金属
碳酸盐,例如碳酸钙,或醇的碱金属盐或碱土金属盐,例如甲醇钠或
钾、乙醇钠或钾或叔丁醇钾,或有机胺类(三烷基(C1-C6)胺),例如三
乙胺,或杂环化合物,例如1,4-二氮杂二环〔2.2.2〕辛烷(DABCO)、
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DBU)、吡啶、二氨基吡啶、
甲基哌啶或吗啉。还可以使用碱金属例如钠或其氢化物例如氢化钠作
为碱。优选氢化钠,碳酸钾,三乙胺,三甲胺,吡啶,叔丁醇钾,DBU
或DABCO。
碱的用量一般为每摩尔式(II)化合物0.05-10mol,优选1-2mol。
按照本发明的方法一般在-50-+100℃、优选-30-+60℃范围内
的温度实施。
按照本发明的方法一般在常压下实施。但也可以在加压或减压(例
如在0.5-5巴范围内)下实施。
酰胺化可任选地借助于酰卤或混合的酸酐的活化步骤来进行,它
们可由相应的酸通过与亚硫酰氯、三氯化磷、五氯化磷、三溴化磷或
草酰氯或甲磺酰氯反应制得。
适宜的脱水剂是碳化二亚胺类,例如二异丙基碳化二亚胺、二环
己基碳化二亚胺或N-(3-二甲氨基丙基)-N’-乙基碳化二亚胺盐
酸盐,或羰基化合物,例如碳酰二咪唑,或1,2-噁唑鎓化合物,例如
2-乙基-5-苯基-1,2-噁唑鎓-3-磺酸盐,或丙膦酸酐或氯甲
酸异丁酯或六氟磷酸苯并三唑基氧基-三(二甲氨基)鏻或氨基磷酸二
苯酯或甲磺酰氯,若合适,在碱例如三乙胺或N-乙基码啉或N-甲
基哌啶或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存在下。
式(II)化合物是新的,按下述方法制备:使通式(IV)化合物先与通
式(V)化合物在惰性溶剂中反应,若合适,在碱存在下反应,并且,若
R2≠H,接着按常规方法进行烷基化;所述通式(IV)和(V)如下:
![]()
式中
L代表典型的离去基团,例如氯、溴、碘、甲苯磺酸根或甲磺酸根,优
选溴,和
R4代表直链或支链的C1-C4烷氧基或羧基,
![]()
式中
R1的定义同上,和
R2’代表氢。
所用的溶剂和碱可以是上面所述的溶剂和碱;优选二甲基甲酰胺
和叔丁醇钾。
所述烷基化一般在上述的一种溶剂、最好是二甲基甲酰胺中用C1
-C8烷基卤化物、优选碘化物在0℃至室温范围内的温度和常压下进
行。
式(III)、(IV)和(V)化合物本身是已知的。
按照本发明的通式(I)化合物显示出意想不到的有效的药理作用
谱。
令人惊讶的是,它们能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因此可用于治疗
动脉硬化和再狭窄。
本发明化合物抑制平滑肌细胞增生的研究。
为测定所述化合物的抗增生作用,使用用培养基移植技术(media
explant technique)〔R.Ross,J.Cell.Biol.50,172,1971〕由猪主动脉获
得的平滑肌细胞。将这些细胞接种至适宜的培养皿通常是96孔平皿中
并在培养基199和5%CO2中,于37℃培养2-3天;所述培养基含
有7.5%FCS和7.5%NCS,2mM L-谷氨酰胺和15mM HEPES,
pH7.4。然后通过除去血清2-3天使细胞同步化,然后用血清或其它
因素刺激生长。同时,加入测试化合物。16-20小时后加入3H-胸
苷,再过4小时后测定此物质渗入细胞的TCA-可沉淀的DNA中的
情况。为测定IC50值,在连续稀释活性化合物时导致对由10%FCS
所致胸苷渗入达到最大抑制的一半时计算该活性化合物的浓度。
表A
本发明化合物抑制平滑肌细胞的c-fos基因表达的研究
根据血清和生长因子中介的信号传递和平滑肌细胞信物系
(reporter lines)中c-fos基因表达的诱导研究所述化合物的抗增生作
用。这里所用的信物是虫荧光素酶,其表达受人c-fos启动子所控制。
将c-fos启动子/虫荧光素酶构成物稳定地整合成大鼠平滑肌细胞系A
10(ATCC CRL 1476)的染色体的DNA。将此信物细胞接种至96
孔平皿中,并在含血清培养基(含有10%FCS、2mM L-谷氨酰胺
和15mM HEPES的D-MEM,pH7.4)和5%CO2中于37℃培养1
-2天。为抑制该c-fos启动子活性使其达到基值,通过去除血清
将细胞抑制24小时。然后加入测试化合物,并用FCS或生长因子刺激
该细胞以诱导虫荧光素酶活性。此处理期(4小时)过后,细胞被溶解,
将其萃取物用于虫荧光素酶的测定。IC50值由在连续稀释活性化合物
时导致对由特定刺激所致虫荧光素酶活性达到最大抑制的一半时的活
性化合物的浓度来计算。
在空气灌注大鼠颈总动脉模型中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的活体研究
用略改良的Fishman等人的方法(Lab.Invest.32,339-351,1975)进
行在空气灌注大鼠颈总动脉模型中的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的活体
研究;对动物的手术在Nembutal麻醉下进行。使右颈总动脉暴露并
用2只血管钳在距颅侧约1.5cm距离的尾侧夹住。在此血管段的颅端
插入插管,而将尾端通过用针刺穿孔。用生理盐水溶液清洗后,灌注
空气流(25ml/分钟,4分钟)通过该段。然后除去血管钳,稍加压迫止
血并将手术区域用伤口钳关闭。手术后8天将动物处死,并将上述空
气灌注过的和作为对照的相应的对侧颈动脉段取出。
在该手术前2天开始给予测试物质(p.o.,i.v.,i.p.或s.c.),然后在
整个实验期间进行该处理(处理总持续时间:10天)。
空气诱导的平滑肌细胞增生按照Helms等人的方法(DNA 43,39-
49,1985)通过该颈动脉段的DNA含量来测定。为此,将该血管片用蛋
白酶K进行酶降解,将DNA分离并用二苯甲酰亚胺(bisbenzimide)经
荧光法测定(用来自鲱鱼精子的DNA作标准)。该血管的DNA含量最
后以每mm颈动脉DNA的μg数表示。
为测定本发明化合物的抗增生作用,将囊状导管插入大鼠的颈动
脉中,充气,并通过移动该导管而将该血管内部损伤〔Clowes A.W.,
等人,Lab,Invest.第49卷,第3期,327页,1983〕。此损伤
引起新内膜(neointimal)平滑肌增生,这引起狭窄。动物血管缩窄的程
度这样来测定:在2周后对该血管进行组织学处理,测量血管横切面
上增生组织的表面积。
可将该新活性化合物按已知方法用惰性、无毒、药物活性成分的
赋形剂或溶剂转化成常规制剂,例如片剂、包衣片剂、丸剂、颗粒剂、
气雾剂、糖浆剂、乳剂、悬浮剂和溶液剂。该治疗活性化合物在各制
剂中存在的浓度应约为该总混合物重量的0.5-90%(重量),即以足
以达到所示剂量范围的量存在于各制剂中。
制剂例如按下述方法制备:用溶剂和/或赋形剂扩充活性化合物,
若合适,使用乳化剂和/或分散剂,例如在用水作稀释剂的情况下可以
可选地使用有机溶剂作助溶剂。
按常规方式使用,优选口服或肠道外使用,特别是经舌或静脉内
使用。
在肠道外使用的情况下,可采用适宜的液体赋形剂而使用活性化
合物的溶液。
业已证明:若静脉内给药,给药量一般为约0.001-20mg/kg体
重、优选约0.01-5mg/kg体重,以获得有效的结果;若口服使用,则
剂量为约0.01-50mg/kg体重,优选1-10mg/kg体重。
尽管如此,若合适,可能有必要背离所述用药量,即根据体重或
给药途径的类型、个体对药物的反应、其配制方式和给药时间或间隔
来改变。因此,在某些情况下用低于上述最小量的量可能足以解决问
题,而在其它情况下必需超过所述的高限。在使用较大量的情况下,
最好将其分成若干单剂在一天内使用。
起始化合物
实施例I
反-2-〔4-(2-苯基吲哚-3-基甲基)苯基〕环己烷-1
-羧酸叔丁酯
![]()
将5.1g(25mmol)2-苯基吲哚溶液于0℃滴加至在20ml DMF中
的2.8g(25mmol)叔丁醇钾中,并将该混合物搅拌30分钟。然后用30
分钟时间滴加13.4g(25mmol,60%浓度)反-2-(对溴甲基苯基)环己
烷-1-羧酸叔丁酯的DMF(130ml)溶液,并使该混合物至室温过夜。
浓缩后,将残余物溶于Et2O/H2O中,分离出沉淀,并用Et2O萃取3
次。用Na2SO4干燥并浓缩后,将产物用硅胶60(石油醚/乙酸乙酯=10∶
1)纯化。
产量:2.21g(收率:19%)
Rf=0.27(PE/EA=10∶1)
实施例II
反-2-〔4-(2-苯基吲哚-3-基甲基)苯基〕环己烷-1
-羧酸
![]()
将2.2g(4.7mmol)得自实施例I的化合物与15ml三氟乙酸一起在
15ml CH2Cl2中于室温搅拌2小时。浓缩后,将残余物用Et2O处理2
次,将提取物浓缩,将残余物再溶于Et2O中,并将此溶液用0.5N NaOH
萃取一次,并用H2O萃取2次(pH5)。将合并的水相用1N乙酸调至
pH4,并用乙酸乙酯萃取2次。将合并的乙酸乙酯相用Na2SO4干燥并
浓缩。
产量:1.8g(收率:100%)
Rf=0.31(CH2Cl2/MeOH/NH3=9∶1∶0.1)
实施例III
反-2-〔4-(1-甲基-2-苯基吲哚-3-基甲基)苯基〕
环己烷-1-羧酸叔丁酯
![]()
将0.4g(13.2mmol)NaH(80%)悬浮于20ml DMF中,将该悬浮液冷
却至0℃,滴加5.6g(12mmol)得自实施例I的起始化合物的DMF(50ml)
溶液进行处理。搅拌30分钟后,滴加2.0g(14.4mmol)MeI。于0℃搅
拌1小时后,将混合物缓慢温热至RT并于此温度再搅拌1小时。关于
后处理,将该混合物用水小心处理,并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将合并
的有机相用Na2SO4干燥,过滤并浓缩,并将产物在硅胶60(石油醚/乙
酸乙酯=10∶1)上层析。
产量:1.2g(收率:40%)
Rf=0.47(PE/EA=10∶1)
制备实施例
实施例1
反-2-〔4-(2-苯基吲哚-3-基甲基)苯基〕环己烷-1
-羰基-(L-苯基甘氨醇酰胺)
![]()
将0.14g(1mmol)L-苯基甘氨醇(L-phenylglycinol)在氩气下在
10mlCH2Cl2中用0.41g(1mmol)得自实施例II的化合物和0.16g 1-羟
基-1H-苯并三唑处理,并将混合物冷却至-10℃,然后用0.3ml
三乙胺(2mmol)和0.23g(1.2mmol)N-(3-二甲氨基丙基)-N-乙基
碳化二亚胺盐酸盐处理,并于室温搅拌过夜。用CH2Cl2稀释后,将混
合物用NH4Cl、NaHCO3、H2O和NaCl萃取,用Na2SO4干燥并浓缩,
并将产物用硅胶60(CH2Cl2/EtOH=100∶5)纯化。
产量:85.4mg反式非对映体B(收率:51.6%)
Rf=0.44(CH2Cl2/MeOH=95∶5)
按与实施例1类似的方法制得表1中所示的化合物:
表1:
![]()
实施例序号
R3
异构体
Rf(LM)
2
CH2OH
反式非A(S)
对映体
0.73(CH2Cl2/MeOH=95∶5
实施例3
反-2-〔4-(2-苯基吲哚-3-基甲基)苯基〕环己烷-1
-羰基(苯基甘氨酰氨基)酰胺
![]()
将0.16g(1mmol)苯基甘氨酰胺悬浮于10mlCH2Cl2中,用
0.41g(0.1mmol)得自实施例II的化合物和0.16g(1.1mmol)1-羟基-1H
-苯并三唑处理,将混合物冷却至-10℃,加入0.3ml三乙胺和0.3gN
-(3-二甲氨基丙基)-N-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后,于室温搅拌过
夜。用CH2Cl2稀释后,将混合物与NH4Cl、NaHCO3、H2O和NaCl
一起振摇,将有机相用Na2SO4干燥并浓缩,将产物用硅胶
60(CH2Cl2/EtOH/NH3=100∶5∶0.1)纯化。
产量:0.29g反式非对映体B(收率:51.6%)
Rf=0.3(CH2Cl2/MeOH=95∶5)
按照与实施例3类似的方法制得表2中所示的化合物:
![]()
实施例序号
R3
异构体
Rf(LM)
4
CONH2
反式非对映体A
0.49(CH2Cl2/MeOH=95∶5)
按与实施例1和2相似的方法制得表3中所示的化合物:
表3:
![]()
实施例序号
R3
异构体
Rf(LM)
5
CH2OH
反式非 A(S)
对映体
0.59(甲苯/EA=1∶1)
6
CH2OH
反式非 B(S)
对映体
0.31(甲苯/EA=1∶1)
按与实施例3和4相似的方法制得表4中所示的化合物:
表4:
![]()
实施例序号
R3
异构体
Rf(LM)
7
CONH2
反式非 A
对映体
0.33(甲苯/EA=1∶1)
8
CONH2
反式非 B
对映体
0.15(甲苯/EA=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