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菠萝叶纤维化学脱胶工艺.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396200 上传时间:2018-02-1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47.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36673.1

申请日:

2009.01.15

公开号:

CN101503828A

公开日:

2009.08.12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D01C 1/02公开日:20090812|||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D01C1/02

主分类号:

D01C1/02

申请人: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研究所

发明人:

李明福; 连文伟; 张 劲; 邓干然; 焦 静; 欧忠庆; 邓怡国; 黄 涛

地址:

524091广东省湛江市湖秀路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潘献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菠萝叶纤维化学脱胶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下列步骤:分把装笼、预浸酸、煮练、水洗、浸酸、变性、酸洗、水洗、去木质素、水洗、给油及烘干工序。所述的煮练是:将原纤维放入其重量15~17倍的浓度为30%的液碱、磷酸三钠和水玻璃混合配制而成的混合溶液中,保持压力0.1~0.15MPa,保压时间4~4.5小时,取出原麻用清水冲洗。所述对原麻煮练所用混合溶液中液碱的含量为10~12g/L,磷酸三钠的含量为0.4~0.6g/L,水玻璃的含量为2~2.5g/L。采用本发明工艺的碱液煮练,可以溶除菠萝叶纤维中的非纤维素物质,使菠萝叶纤维具有高度的毛细管渗透作用,纤维分子长度较一致,纤维细度高,达到550支,可用于纺纱。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菠萝叶纤维化学脱胶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下列步骤:
(1)原纤维分把装笼;
(2)预浸酸:原纤维放入浓度为2.5~3.5g/L的H2SO4溶液中,浴比为1:15~17,在常温下浸泡40~50min,取出原麻;
(3)煮练:原纤维放入其重量15~17倍的浓度为30%的液碱、磷酸三钠和水玻璃混合配制而成的混合溶液中,保持压力0.1~0.15MPa,保压时间4~4.5小时,取出原麻用清水冲洗;
(4)浸酸:原纤维放入浓度为2.5-3.5g/L的H2SO4溶液中,浴比为1:15~17,常温下浸泡20min,取出原麻;
(5)变性:原纤维放入其重量15~17倍的浓度为30%的液碱和纯碱配制而成的混合溶液中,常温浸泡10min,取出原麻;
(6)酸洗:原纤维放入65~70g/L的H2SO4溶液中,漂洗至纤维黄色褪去,发白,不可有黑块,取出原麻用清水冲洗;
(7)去木质素:原纤维放入其重量15~17倍的由浓度为30%的双氧水和30%的液碱配制而成的混合溶液中,保持压力0.1~0.15MPa,保压时间1小时取出原麻用清水冲洗;
(8)给油:原纤维在含有乳化油的80~100℃热水中浸泡30min;
(9)原纤维进行脱水、抖麻、烘干,即可得精干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菠萝叶纤维化学脱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原麻煮练所用混合溶液中液碱的含量为10~12g/L,磷酸三钠的含量为0.4~0.6g/L,水玻璃的含量为2~2.5g/L。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菠萝叶纤维化学脱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原麻变性所用液碱的含量为50~55g/L,纯碱的含量为60~65g/L。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菠萝叶纤维化学脱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原麻去木质素所用双氧水的含量为8~10g/L,液碱的含量为3.5~4.5g/L。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菠萝叶纤维化学脱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油含量为原纤维重量的0.9~1.2%。

说明书

一种菠萝叶纤维化学脱胶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技术应用领域的原纤维脱胶工艺,具体是指一种菠萝叶纤维化学脱胶工艺。
背景技术
菠萝叶纤维,是从菠萝叶片中提取的纤维,属叶脉纤维。有关研究表明,这种纤维经过深加工处理后,其强度比棉花高,外观洁白,柔软爽滑,手感如蚕丝似亚麻,可与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混纺,织物容易印染,吸汗透气,挺括不起皱,适宜制作各种中、高档西服、衬衫、裙袍、领带以及各种装饰织物等。此外,菠萝叶纤维还具有良好的抗菌抑菌特性。
目前,国外对菠萝叶纤维的利用仍处于研究开发阶段。在菲律宾,菠萝叶纤维脱胶的方法是:把纤维放在0.05%润湿剂中浸渍1小时,然后在5%氢氧化钠与0.05%硫酸氢钠溶液中煮沸2小时,最后用3%醋酸溶液洗净。用这种纤维纺的纱线是硬的,不适合纺织厂要求,需要采用更好的软化工艺。
国内的广西绢麻研究所也摸索出了一整套菠萝叶选叶、刮制、脱胶、纤维练漂等工艺配方技术,并制成菠萝叶精干麻160kg,试织出100特/2(50:50)菠萝麻、木薯(蚕)绢丝混纺面料100多米,但该布较硬,脱胶技术还不符合纺织产品生产的要求。中国纺织大学自九十年代起,也开展了菠萝叶纤维性能、结构、脱胶、纺纱等较为系统的研究和探索,但其脱胶处理的纤维还不够细软,只能与其它纤维混纺,纯纺只能纺出10公支的纱线,与目前市场需求的麻类产品20-40公支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也不能应用于生产。
所以,迄今为止,国内外还没有适应生产的菠萝叶纤维脱胶工艺技术。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之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降低菠萝叶纤维的硬度、提高纤维细度及柔软度,从而使其适用于纺织生产的菠萝叶纤维化学脱胶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菠萝叶纤维化学脱胶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下列步骤:
(1)将原纤维分把装笼;
(2)预浸酸:原纤维放入浓度为2.5~3.5g/L的H2SO4溶液中,浴比为1:15~17,在常温下浸泡40~50min,取出原麻;
(3)煮练:原纤维放入其重量15~17倍的浓度为30%的液碱、磷酸三钠和水玻璃混合配制而成的混合溶液中,保持压力0.1~0.15MPa,保压时间4~4.5小时,取出原麻用清水冲洗;
(4)浸酸:原纤维放入浓度为2.5-3.5g/L的H2SO4溶液中,浴比为1:15~17,常温下浸泡20min,取出原麻;
(5)变性:原纤维放入其重量15~17倍的浓度为30%的液碱和纯碱配制而成的混合溶液中,常温浸泡10min,取出原麻;
(6)酸洗:原纤维放入65~70g/L的H2SO4溶液中,漂洗至纤维黄色褪去,发白,不可有黑块,取出原麻用清水冲洗;
(7)去木质素:原纤维放入其重量15~17倍的由浓度为30%的双氧水和30%的液碱配制而成的混合溶液中,保持压力0.1~0.15MPa,保压时间1小时,取出原麻用清水冲洗;
(8)给油:原纤维在含有乳化油的80~100℃热水中浸泡30min;
(9)原纤维进行脱水、抖麻、烘干,即可得精干品。
本发明工艺所述的煮练工序所用混合溶液中液碱的含量为10~12g/L,磷酸三钠的含量为0.4~0.6g/L,水玻璃的含量为2~2.5g/L。
本发明工艺所述的变性工序所用液碱的含量为50~55g/L,纯碱的含量为60~65g/L。
本发明工艺所述的去木质素工序所用双氧水的含量为8~10g/L,液碱的含量为3.5~4.5g/L。
本发明工艺所述的乳化油含量为原纤维重量的0.9~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碱液煮练,可以溶除菠萝叶纤维中的非纤维素物质,使菠萝叶纤维具有高度的毛细管渗透作用,纤维分子长度较一致,纤维细度高,可达550支,利于纺纱。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在实际应用中的组网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菠萝叶纤维化学脱胶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下列步骤:
(1)原纤维分把装笼,每笼装300kg原纤维;
(2)预浸酸:将300kg原纤维放入浓度为2.5g/L的H2SO4溶液中,浴比为1:15,在常温下浸泡40min;
(2)煮练:原纤维放入4500kg混合溶液中,保持压力0.1MPa,保压时间4小时。所述混合溶液由浓度为30%的液碱、磷酸三钠和水玻璃混合配制而成。其中,液碱的含量为10g/L,磷酸三钠的含量为0.4g/L,水玻璃的含量为2g/L;
(3)水洗:用清水冲洗煮练好的纤维,至pH值为7;
(4)浸酸:原纤维放入浓度为2.5g/L的H2SO4溶液,浴比为1:15,常温下浸泡20min;
(5)变性:原纤维放入4500kg混合溶液中,常温浸泡10min。所述混合溶液由浓度为30%的液碱和纯碱配制而成。其中,液碱的含量为50g/L,纯碱的含量为60g/L;
(6)酸洗:将原纤维放入65g/L的H2SO4溶液中,漂洗至纤维黄色褪去,发白,不可有黑块;
(7)水洗:用清水冲洗原纤维,至pH值为7;
(8)去木质素:原纤维放入4500kg混合溶液中,保持压力0.1MPa,保压时间1小时;所述混合溶液由浓度为30%的双氧水和30%的液碱配制而成。其中,双氧水的含量为8g/L,液碱的含量为3.5g/L;
(9)水洗:用清水冲洗原纤维,至pH值为7;
(10)给油:原纤维在添加有乳化油的80℃热水中浸泡30min。其中乳化油含量为原纤维重量的0.9%;
(11)原纤维进行脱水、抖麻、烘干,即可得精干品。
实施例2
(1)原纤维分把装笼,每笼装300kg原纤维;
(2)预浸酸:将300kg原纤维放入浓度为3.0g/L的H2SO4溶液中,浴比为1:16,在常温下浸泡45min;
(3)煮练:原纤维放入4800kg混合溶液中,保持压力0.13MPa,保压时间4.2小时。所述混合溶液由浓度为30%的液碱、磷酸三钠和水玻璃混合配制而成。其中,液碱的含量为11g/L,磷酸三钠的含量为0.5g/L,水玻璃的含量为2.3g/L;
(4)水洗:用清水冲洗煮练好的纤维,至pH值为7;
(5)浸酸:原纤维放入浓度为3.0g/L的H2SO4溶液中,浴比为1:16,常温下浸泡20min;
(6)变性:原纤维放入4800kg混合溶液中,常温浸泡10min。所述混合溶液由浓度为30%的液碱和纯碱配制而成。其中,液碱的含量为53g/L,纯碱的含量为63g/L;
(7)酸洗:原纤维放入67g/L的H2SO4溶液中,漂洗至纤维黄色褪去,发白,不可有黑块;
(8)水洗:用清水冲洗原纤维,至pH值为7;
(9)去木质素:原纤维放入4800kg混合溶液中,保持压力0.13MPa,保压时间1小时。所述混合溶液由浓度为30%的双氧水和30%的液碱配制而成。其中,双氧水的含量为9g/L,液碱的含量为4.0g/L;
(10)水洗:用清水冲洗原纤维,至pH值为7;
(11)给油:原纤维在含有乳化油的90℃热水中浸泡30min。其中乳化油含量为原纤维重量的1.0%;
(12)原纤维进行脱水、抖麻、烘干,即可得精干品。
实施例3
(1)原纤维分把装笼,每笼装300kg原纤维;
(2)预浸酸:将300kg原纤维放入浓度为3.5g/L的H2SO4溶液中,浴比为1:17,在常温下浸泡50min;
(3)煮练:原纤维放入5100kg混合溶液中,保持压力0.15MPa,保压时间4.5小时。所述混合溶液由浓度为30%的液碱、磷酸三钠和水玻璃混合配制而成。其中,液碱的含量为12g/L,磷酸三钠的含量为0.6g/L,水玻璃的含量为2.5g/L;
(4)水洗:用清水冲洗煮练好的纤维,至pH值为7;
(5)浸酸:原纤维放入浓度为3.5g/L的H2SO4溶液中,浴比为1:17,常温下浸泡20min;
(6)变性:原纤维放入5100kg混合溶液中,常温浸泡10min。所述混合溶液由浓度为30%的液碱和纯碱配制而成。其中,液碱的含量为55g/L,纯碱的含量为65g/L;
(7)酸洗:原纤维放入70g/L的H2SO4溶液中,漂洗至纤维黄色褪去,发白,不可有黑块;
(8)水洗:用清水冲洗原纤维,至pH值为7;
(9)去木质素:原纤维放入5100kg混合溶液中,保持压力0.15MPa,保压时间1小时。所述混合溶液由浓度为30%的双氧水和30%的液碱配制而成。其中,双氧水的含量为10g/L,液碱的含量为4.5g/L;
(10)水洗:用清水冲洗原纤维,至pH值为7;
(11)给油:原纤维在含有乳化油的100℃热水中浸泡30min。其中乳化油含量为原纤维重量的1.2%;
(12)原纤维进行脱水、抖麻、烘干,即可得精干品。

一种菠萝叶纤维化学脱胶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菠萝叶纤维化学脱胶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菠萝叶纤维化学脱胶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菠萝叶纤维化学脱胶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菠萝叶纤维化学脱胶工艺.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菠萝叶纤维化学脱胶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下列步骤:分把装笼、预浸酸、煮练、水洗、浸酸、变性、酸洗、水洗、去木质素、水洗、给油及烘干工序。所述的煮练是:将原纤维放入其重量1517倍的浓度为30的液碱、磷酸三钠和水玻璃混合配制而成的混合溶液中,保持压力0.10.15MPa,保压时间44.5小时,取出原麻用清水冲洗。所述对原麻煮练所用混合溶液中液碱的含量为1012g/L,磷酸三钠的含量为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天然或人造的线或纤维;纺纱或纺丝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