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带有间隔件的钢筋条状件的砌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具有带有间隔件的钢筋条状件的砌体.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294961A43申请公布日20150121CN104294961A21申请号201410534351022申请日2009100808166420320081013EP200980140277120091008E04B2/02200601E04C5/1820060171申请人贝卡尔特公司地址比利时茨维夫格姆72发明人G维特A兰布雷希茨L廷珀曼74专利代理机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代理人顾玉莲54发明名称一种具有带有间隔件的钢筋条状件的砌体57摘要一种砌体1,其包括砖块层2和砂浆接缝3,其中至少一层砂浆接缝3由加强条状件4强化,所述条状件4包括至少。
2、两根笔直的、连续的且基本上平行的钢筋线材5,这些线材通过粘接或焊接在所述钢筋线材5上的钢线材连接结构6相互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线材连接结构6设有凸起部7,这些凸起部从包括所述至少两根笔直的钢筋线材5的平面中突出并且形成间隔元件7,这些间隔元件将所述至少两根笔直的钢筋线材5保持在与所述加强条状件4下方的砖块层2和/或上方的砖块层2相距一定距离的位置处。30优先权数据62分案原申请数据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294961ACN104294961A1/1页21一种砌体1,。
3、其包括砖块层2和砂浆接缝3,其中至少一层砂浆接缝3由加强条状件4强化,所述条状件4包括至少两根笔直的、连续的且基本上平行的钢筋线材5,所述钢筋线材通过粘接或焊接在所述钢筋线材5上的钢线材连接结构6相互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线材连接结构6设有凸起部7,所述凸起部从包含所述至少两根笔直的钢筋线材5的平面中突出,并且形成能够使所述钢筋线材5包埋在所述砂浆接缝中的间隔元件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线材连接结构6被弯曲以提供从包含所述至少两根笔直的钢筋线材5的所述平面中突出以便形成所述间隔元件7的凸起部7。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砌体1,其特征在于,在包含所述至少两根笔直的钢筋。
4、线材5的所述平面的两侧处具有所述钢线材连接结构6的所述凸起部7。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砌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线材连接结构6的被弯曲的所述凸起部7形成城垛形状或正弦曲线形状。5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砌体1,其中所述间隔元件7位于与在所述钢线材连接结构6和所述钢筋线材5之间的连接位置相距最大10CM、例如最大5CM或例如最大3CM的距离内。6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砌体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强条状件和上方的所述砖块层之间具有一层砂浆。7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砌体1,其中所述凸起部相对于由所述至少两根笔直的钢筋线材的上部形成的平面具有最大6MM、例如最大4MM或例如最大2MM的深。
5、度。8一种用于制造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体的加强条状件4,所述条状件包括至少两根笔直的、连续的且基本上平行的钢筋线材5,所述钢筋线材通过钢线材连接结构6相互焊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线材连接结构6设有凸起部7,所述凸起部从包含所述至少两根笔直的钢筋线材5的平面中突出并且形成间隔元件7。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强条状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线材连接结构6被弯曲以提供从包含所述至少两根笔直的钢筋线材5的所述平面中突出以便形成所述间隔元件7的凸起部7。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加强条状件4,其特征在于,在包含所述至少两根笔直的钢筋线材5的所述平面的两侧处具有所述钢线材连接结构6的所述凸起部7。11如。
6、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加强条状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线材连接结构6的被弯曲的所述凸起部7形成城垛形状或正弦曲线形状。12如权利要求811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强条状件4,其中所述间隔元件7位于与在所述钢线材连接结构6和所述钢筋线材5之间的连接位置相距最大10CM、例如最大5CM或例如最大3CM的距离内。13如权利要求812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强条状件1,其中所述凸起部相对于由所述至少两根笔直的钢筋线材的上部形成的平面具有最大6MM、例如最大4MM或例如最大2MM的深度。权利要求书CN104294961A1/5页3一种具有带有间隔件的钢筋条状件的砌体0001本申请是名称为“一种具有带有间隔件的钢筋条状件的砌。
7、体”、国际申请日为2009年10月8日、国际申请号为PCT/EP2009/063123、国家申请号为2009801402771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技术领域0002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多层砖块或建筑石材和砂浆接缝的砌体,其中至少一层砂浆接缝由加强条状件加强,所述加强条状件包括至少两根笔直的、连续的且基本上平行的钢筋线材,这些钢筋线材通过钢线材连接结构相互连接。背景技术0003这种砌体已经由美国专利2300181、2929238和3183628公开了。0004与没有加强条状件的砌体相比,正确铺设了相邻砖块、砂浆接缝和在砂浆接缝中的加强条状件能够形成承受高拉伸力和剪切力的砌体。0005如在美国专。
8、利3183628中清楚描述的一样,获得这种砌体的正确结构的重要条件是在加强条状件的加强线材和砂浆接缝之间必须获得良好的粘接性。在美国专利3183628中所披露的这种良好粘接性是通过在设置两根纵向侧棒或钢筋线材并且在每根侧棒的两个相对侧面上具有多个间隔开的凸起部来实现的,其中在每根侧棒的一侧上的凸起部与在另一侧上的凸起部成交错关系。其缺点在于,必须对这些侧条或钢筋进行另外的昂贵的转换或变形。0006用于在加强条状件的钢筋线材和砂浆接缝之间获得良好粘接性的另一种解决方案在于注意要让钢筋线材由接缝砂浆包埋或包围。0007因此,如在美国专利2300181和2929238中所披露的一样,用于铺设已知加强。
9、条状件的现有规范如下首先在最下砖块层的上表面上铺设砂浆层,然后铺设加强条状件或者在第一铺设层上分配砂浆,并且最后在铺砌下一层砖块之前在条状件上铺设另一层砂浆层。0008这是相当烦重的工作,并且已经规定在建筑工地处的砂浆通常遵循另一种操作方式首先在最下铺砌的砖块层上铺设加强条状件,之后在铺砌下一层砖块之前铺设砂浆层。这样的缺点在于,钢筋线材不会被完全包埋或者与接缝砂浆之间的粘接性不足以承受高拉伸力。发明内容0009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砌体,其中加强条状件的钢筋线材总是充分包埋在砂浆接缝中。0010在美国专利6629393B2中已经通过为钢筋条状件的两根纵向棒或钢筋设置多个一体形成的并且沿。
10、着其长度均匀间隔开的弯曲部分来达到这个目的。每根金属杆的这些弯曲部分从由两根纵向棒或钢筋形成的平面向下和/或向上延伸。说明书CN104294961A2/5页40011根据美国专利6629393B2的解决方案的缺点在于,弯曲纵向棒或钢筋不能承受高拉伸力,因为这些棒由于这些弯曲变形部分而弱化并且在将这些弯曲部分充分拉直之后仅仅能够承受所施加的拉伸力。在砂浆接缝中这些弯曲部分的变直通常将导致砂浆接缝的破裂。0012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新的砌体,其中钢筋条状件的钢筋充分包埋在砂浆接缝中,但是不会降低纵向线材的拉伸强度。0013在已知的砌体中通过为钢线材连接结构设置从包括所述至少两根笔直的钢筋。
11、的平面突出的凸起部来达到这个目的,这些凸起部由此形成间隔元件,它们将至少两根笔直的钢筋保持在与下面砖块层间隔一定距离的位置处,以便在将加强条状件铺设在下面砖块层上之后施加砂浆时保证钢筋的包埋。0014优选的是,砂浆层也可以设置在加强条状件上面,即设在加强条状件和上面砖块层之间。0015显然,这样笔直的钢筋不会由于变形操作而弱化,并且沿着其整个长度保持其完全的拉伸强度。0016而且,钢筋完全包埋在砂浆接缝中。0017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术语“线材”不限于横截面为圆形的冷拉拔线材。术语“线材”还涵盖非冷拉拔线材例如由板材制成的线材和横截面为非圆形例如为矩形或方形的异形线材。钢筋必须能够承受在砂浆接。
12、缝中出现的拉伸力。在线材由板材制成的情况下,其横截面要大于可比较的冷拉拔线材的横截面,以便能够承受拉伸力。0018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砌体其特征在于,使得线材连接结构弯曲以形成从包含所述至少两根钢筋的平面中突出的凸起部以便形成间隔元件。0019根据本发明的砌体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其特征在于,在包含所述至少两根的笔直钢筋的平面的两侧处具有线材连接结构的这些凸起部。0020根据本发明的砌体的再一个实施方案其特征在于,线材连接结构的弯曲的凸起部形成城垛形状或正弦曲线形状。0021在根据本发明的砌体的优选实施方案中,线材连接结构的凸起部或间隔元件尽可能靠近钢筋设置,即设置在与在线材连接结构和钢筋之间的连接点。
13、最大相距10CM的距离内,例如在最大相距8CM的距离内,例如在最大相距5CM的距离内,例如在最大相距3CM的距离内。这样的原因在于,线材条状件还用来加强其中砖块具有中空内部空间的墙壁。在间隔元件位于线材连接结构的中间的情况下,凸起部可能掉在中空空间内,并且完全丧失其间隔功能。0022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包括至少两根笔直的、连续的且基本上平行的钢筋线材的加强条状件,这些钢筋线材通过钢线材连接结构相互焊接在一起,由此钢线材连接结构设有从包含所述至少两根笔直的钢筋的平面中突出并且形成用于加强条状件的间隔元件的凸起部。0023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加强条状件其特征在于,使得所述钢线材连接结构被弯。
14、曲以形成从包含所述至少两根笔直的钢筋线材的平面中突出的凸起部以便形成间隔元件。0024根据本发明的加强条状件的另一个实施方案其特征在于,包含所述至少两根笔直的钢筋线材的平面的两侧处具有所述钢线材连接结构的凸起部。说明书CN104294961A3/5页50025根据本发明的加强条状件的再一个实施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材连接结构的弯曲的凸起部形成城垛形状或正弦曲线形状。0026在根据本发明的钢条状件的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线材连接结构的凸起部或间隔元件尽可能靠近所述钢筋线材设置,例如设置在与在钢线材连接结构和钢筋之间的连接点最大相距10CM的距离内,例如在最大相距8CM的距离内,例如在最大相距5CM。
15、的距离内,例如在最大相距3CM的距离内。这样的原因在于,线材条状件还用来加强其中砖块具有中空内部的墙壁。在间隔元件位于线材连接结构的中间的情况下,凸起部可能掉入中空空间内,并且完全丧失其间隔功能。0027要指出的是,美国专利4190999和4305239已经披露了包括两根笔直的线材和线材连接结构的钢线材条状件,其中钢线材连接结构设有从包括所述两根笔直线材的平面突出的突起。0028美国专利4190999公开了用于将钢线材条状件固定在砖块层的上表面上的正确位置中的向下伸出腿部。如在本发明中所教导的一样,这些腿部没有用作间隔元件。0029美国专利4305239还披露了在空腔壁中的向下谷状部,其中这些。
16、谷状部用于引导在墙壁空腔中的液滴。还有,如在本发明中所教导的一样,这些谷状部没有用作间隔元件。附图说明0030现在将借助根据本发明的砌体的一些实施例并且参照多张附图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31图1显示出包括两层砖块和由加强条状件强化的中间砂浆接缝的一部分砌体的透视图。0032图2显示出图1的实施方案沿着在图1中的IIII线剖开的横截面。0033图3显示出与图2类似的横截面,但是为加强条状件的另一种形式。0034图4显示出与图2和3类似的横截面,但是为加强条状件的再一种形式。0035图5A和5B显示出梯子形式的加强条状件的具体实施方案。0036图6A、图6B和图6C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加强条状。
17、件,其中间隔元件靠近加强线材。具体实施方式0037图1为一小部分砌体1的透视图,其包括两层相邻的砖块层2和砂浆或另一种粘接剂的中间接缝3。该接缝3由加强条状件4加强。0038如图1所示,加强条状件包括两根笔直、连续且基本上平行的钢筋线材5,这些线材通过钢线材连接结构6相互焊接在一起。所示的钢线材连接结构6沿着基本上Z字形线在两根钢筋线材5之间延伸。例如在美国专利2300181和3183628中描述了这种钢线材加强条状件。这种钢线材加强条状件被称为桁架式的。可以通过如在美国专利2929238和6629393B2中所述的以一系列横构件形式的钢线材连接结构代替以Z字形形式的该钢线材连接结构6。这种钢。
18、线材加强条状件被称为梯子型。0039连续线材5的长度例如在2500MM至3500MM之间,而这些线材的直径在4至6MM之间,并且在这些线材5之间的距离在30至280MM之间,例如为50至200MM。Z字形钢线说明书CN104294961A4/5页6材连接结构6的直径在2至4MM之间。砂浆接缝3的厚度在815MM之间。所有上面给出的数值只是用于信息目的,而不是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制。显然,所有这些所提到的尺寸主要由所用砖块的尺寸和所要构建的砌墙的尺寸限定。0040线材连接结构6设有从包括两根钢筋线材5的平面中突出的凸起部7。如在图1中可以看出,这些凸起部7是通过将线材连接结构6的一些部分从由两根。
19、钢筋线材5形成的平面弯出来形成并且形成在该平面的相同侧处。可以为在纵向线材5之间的每段线材6设置至少一个凸起部。0041但是,在图1的实施方案中,每对连续钢线材段只是形成有一个凸起部。0042这些凸起部7相对于由两个钢筋线材5的上部形成的平面具有一定深度或高度,例如在1至6MM之间,在1至4MM之间,例如最大深度为3MM或2MM,并且形成用于加强条状件4的间隔元件或距离固定件。这些间隔元件7这样在两层砖块2之间限定了一定距离,或者限定了在两层砖块层2之间的接缝3的一定厚度。0043这些凸起部7可以在与钢筋线材5的平面平行的平面中具有另外的变形部分未示出。该另外的变形部分尽管需要另外的加工步骤,。
20、但是其优点在于在前一层砖块上为加强条状件提供了稳定的基础。0044图2清楚显示出加强条状件4的第一实施方案的一段线材6的每个凸起部或间隔元件7被设计成支撑在下面砖块层2的上表面上。显然,通过这些间隔元件7,钢筋线材5位于在下层砖块层的上表面上方的所期望或规定的距离处,因此正确地包埋在砂浆接缝3中。0045从在图3中所示的条状件4的实施方案的横截面中可以看出,间隔元件7的凸起现在被设计成从由两根纵向钢筋线材5限定的平面向上虚线和向下实线延伸。还清楚的是,钢筋线材5位于在下层砖块层2的上表面上方的一定距离处,而且还位于在上层砖块层2的下表面下方的一定距离处,因为这些凸起部或间隔元件7现在被设计成接。
21、触下层2的上表面以及上层2的下表面。这意味着钢筋线材5仍然更好地包埋在砂浆接缝3中。0046具有向上和向下的凸起部7的加强条状件4是非常有利的。首先,它能够以任一侧设置,在钢筋线材5的上方和下方将总是存在间隙。加强条状件的功能不是在两层砖块之间保持固定和恒定的距离,如在USA2004/182029中所披露的一样,而是让加强线材能够完全包埋在砂浆中。优选在加强条状件上方设置一层砂浆。0047图4显示出加强条状件4的再一个实施方案的穿过砌体1的横截面。加强条状件4为梯子型条状件,其中连接这两根钢筋线材5的一些钢线材6被弯曲以形成凸起部或间隔元件7,从而形成基本城垛形式。变形的钢连接线材6的所有起伏。
22、部或凹凸部具有相同的高度或深度。还可以使得钢连接线材6变形以使得这些线材6呈基本正弦曲线形式。0048图5A显示出处于一定位置处的加强条状件4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横截面,并且图5B显示出处于另一个位置处的加强条状件4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横截面。该加强条状件4为梯子型,即连接结构6包括几个单独的线材件。这些线材件在钢筋线材5的平面上方图5A以及在加强线材的平面下方图5B被交替地点焊。在向上的凸起部7的情况下,线材件在钢筋线材5的上方被点焊图5A。在向下的凸起部7的情况下,该线材件在钢筋线材5的下方图5B被点焊。图5A和图5B的实施方案的优点在于,根据钢筋线材5的厚度或直径可以减小这些凸起部的高度或深。
23、度。说明书CN104294961A5/5页70049代替在加强线材的上方和下方点焊这些线材件,还可以通过在加强线材的平面内对接焊接这些线材件来制作出梯子型或加强条状件。0050图6A、图6B和图6C都显示出加强条状件4的实施方案,其中间隔元件7、7”紧挨着钢筋线材5设置,以便避免间隔元件落在某些砖块的中空空间内。0051图6A的实施方案为Z字形加强条状件4。每个连接线材件6具有已经向下弯曲的两个部分7和已经向上弯曲的两个部分7”。提供向上和向下弯曲部分的原因在于,条状件将提供其间隔功能,而不管其在砖块层上铺设的方式。间隔元件7、7”每个其长度为15至25CM,以便在砖块层上为加强条状件提供足够的稳定性并且还避免在连接线材和砖块层之间出现太多的接触。0052图6B的实施方案也为Z字形加强条状件4,但是每个连接线材件6只有一个部分7和一个部分7”。经验表明这样对于稳定性而言是足够的。0053图6C的实施方案为梯子型。每个连接线材件6具有已经向下弯曲的两个部分7和已经向上弯曲的两个部分7”。说明书CN104294961A1/4页8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294961A2/4页9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4294961A3/4页10图5A图5B说明书附图CN104294961A104/4页11图6A图6B图6C说明书附图CN104294961A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