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10201237.0
2015.04.24
CN104772471A
2015.07.15
驳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B22F 9/24申请公布日:20150715|||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2F 9/24申请日:20150424|||公开
B22F9/24
北京化工大学
刘杰; 刘发现; 梁节英; 孟凡忠; 白延军
100029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5号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3
张慧
一种具有保鲜性能的纳米银胶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该方法采用微波加热法,硝酸银和柠檬酸三钠作为反应物制备纳米银胶,选择常见水果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纳米银胶的保鲜性能。根据贮藏期间各项新鲜度指标的检测,说明本方法所制备的纳米银胶对水果具有一定的保鲜作用。该发明方法简单,材料易得,保鲜性能优异,便于推广。
1. 一种具有保鲜性能的纳米银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如下:硝酸银溶液中加 入柠檬酸钠溶液并摇匀,放入微波反应器中加热。 2. 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硝酸银溶液与柠檬酸钠溶液的摩尔比是(3:1)~1。 3. 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硝酸银溶液与柠檬酸钠溶液的摩尔比是1:1。 4. 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微波反应的频率是500~900W;反应时间是5~20 分钟。 5. 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纯化过程:离心,倒出离心管中的上层清液, 重复离心操作,纯化纳米银胶。 6. 按照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纯化纳米银胶的离心时间是5~15分钟。 7. 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硝酸银溶液的浓度范围0.00005~0.001mol/L。 8. 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硝酸银溶液的浓度范围0.001~0.002mol/L。 9. 按照权利要求1-8的任一方法得到的纳米银胶,其特征在于,为球形或类球形的,粒径是40~60 nm。 10. 按照权利要求1-8的任一方法得到的纳米银胶用于水果保鲜。
一种具有保鲜性能的纳米银胶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保鲜性能的纳米银胶的制 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微波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加热方法,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应用得到了 迅速地发展。随着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和微波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微波技术结合 化学还原法制备贵金属纳米粒子成为一种更方便、快捷的制备方法。微波技术也 使有机反应的应用范围更为广泛,特别是在无溶剂条件下的反应。无溶剂反应与 微波辐射技术的结合使其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有更多的还原反应发生,提高了转换 效率,这种方法具有生态友好、绿色化学等优点。 纳米银胶在食品中的应用主要以纳米银抗菌保鲜膜的研制为主,保鲜膜能控 制储藏环境的气体和温度,延缓果蔬的储存期内的衰老。利用纳米技术,可以使 常规保鲜膜具备气调、保湿和缓释放霉等多种功效。另外,也可将这类载银材料 添加到纸张、纤维、木材和塑料中,这些材料就可以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增加 其应用范围。目前为止,纳米载银材料是第一个实现大规模市场应用的贵金属纳 米材料。而将纳米银胶直接加入到食品中并不多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简单、快捷的纳米银胶的制备方法,用于常见食品的保鲜中, 其保鲜性能良好。 一种具有保鲜性能的纳米银胶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包括如下: 硝酸银溶液中加入柠檬酸钠溶液并摇匀,放入微波反应器中加热。 硝酸银溶液与柠檬酸钠溶液的摩尔比是(3:1)~1,优选1:1。硝酸银溶液 的浓度范围0.0005~0.01mol/L,优选0.001-0.002mol/L。 微波反应的频率是500~900W。反应时间是5~20分钟。 制备的纳米银胶粗产品,离心,倒出离心管中的上层清液,重复离心操作如 3次,纯化纳米银胶。 纯化纳米银胶的离心时间是5~15分钟。 本发明所述的具有保鲜性能的纳米银胶最大吸收波长为423nm,银纳米颗 粒分布均匀,分散性较好,大多为球形或类球形的,粒径大约是40~60nm。 本发明选择常见水果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纳米银胶的保鲜性能。根据贮藏 期间各项新鲜度指标的检测,说明本方法所制备的纳米银胶对水果具有一定的保 鲜作用。该发明方法简单,材料易得,保鲜性能优异,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制备的纳米银胶的紫外-可见分光光谱。 图2本发明制备的纳米银胶的透射电镜图。 图3水果中加入不同量的纳米银胶后失重率、好果率、总酸度及还原糖的变 化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具有保鲜性能的纳米银胶的制备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量取80mL蒸馏水,加入10mL,0.02mol/L硝酸银溶液装并摇匀,再取加 入10mL,0.01mol/L柠檬酸钠溶液并摇匀,放入微波反应器,微波功率600W, 加热反应10分钟,制得纳米银胶粗产品。 取出10mL纳米银胶粗产品,放在离心管中,采用10000转离心机分离8min 后,倒出离心管中的上层清液,滴入少量的去离子水,由于有一部分银胶体粒子 被吸附在离心管壁,放入超声清洗机中,超声振荡10min,取出放入离心分离机 中再次分离,重复以上的操作3次,得到纯化的纳米银胶。 水果洗净后,晾干。用纳米银胶涂抹膜处理,晾干后,置于容器内,密封保 存。 每隔2-3天测量一次水果保鲜参数,通过失重率、好果率、还原糖及总酸度 在储存期内的变化,考察纳米银胶的保鲜性能。 实施例2 一种具有保鲜性能的纳米银胶的制备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量取80mL蒸馏水,加入10mL,0.01mol/L硝酸银溶液装并摇匀,再取加 入10mL,0.01mol/L柠檬酸钠溶液并摇匀,放入微波反应器,微波功率550W, 加热反应15分钟,制得纳米银胶粗产品。 取出10mL纳米银胶粗产品,放在离心管中,采用10000转离心机分离10min 后,倒出离心管中的上层清液,滴入少量的去离子水,由于有一部分银胶体粒子 被吸附在离心管壁,放入超声清洗机中,超声振荡10min,取出放入离心分离机 中再次分离,重复以上的操作3次,得到纯化的纳米银胶。 水果洗净后,晾干。用纳米银胶涂抹膜处理,晾干后,置于容器内,密封保存。 每隔2-3天测量一次水果保鲜参数,通过失重率、好果率、还原糖及总酸度在 储存期内的变化,考察纳米银胶的保鲜性能。 利用本发明中涉及的微波辅助制备方法,硝酸银与柠檬三钠反应摩尔浓度比 为1:1,反应时间为15min,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谱图中(见图1),可以看 出其最大吸收波长为423nm。为了确定银纳米颗粒的形貌,使用了透射电镜。 图2为纳米银胶透射电镜图。从透射电镜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所得的银纳米颗粒分 布均匀,分散性较好,大多为球形或类球形的,粒径大约是40~60nm。 取水果如葡萄粒样品若干份,分别采用纳米银胶涂膜,如用相同体积的无菌 水和浓度分别为0.1μM、0.3μM及0.5μM的纳米银胶涂膜,然后用保鲜膜密封, 每间隔2-3天测样一次。 水果的失重率在周期测定中随着贮藏天数的增加逐渐在增大,而经纳米银胶 涂膜过的葡萄失重率要低于未经涂膜(空白)的葡萄,随着纳米银胶浓度的增大, 失重率减少的越小,并且涂膜过浓度为0.5μM的纳米银胶的葡萄的失重率要低 于其它几个样品,但是浓度为0.3μM的纳米银胶涂过的葡萄,在18天的时候失 重率与涂抹过0.5μM的纳米银胶的失重率值基本一致,综合而言,认为加入浓 度为0.3μM的纳米银胶是较好的选择。说明,在贮藏过程中,葡萄在逐渐失水, 影响其新鲜度及口感,而纳米银胶具有减少失重率的作用,有效维持葡萄中的水 分,保持新鲜度。 图3B为涂膜过不同浓度的纳米银胶对葡萄好果率的变化曲线图,从图中可 以看到样品的好果率在周期测定中随着贮藏天数的增加逐渐在减小,空白的样品 的好果率2天后就有明显降低,并且一直是好果率最低的,而18天后涂膜过浓 度为0.3μM银胶的葡萄好果率最高。说明,葡萄在贮藏期间逐渐腐烂变质,而 纳米银胶可以减缓其腐烂速度。 由图3C可以看出,葡萄的总酸含量在周期测定中随着贮藏天数的增加在逐 渐减小,而涂膜过银胶的葡萄的总酸度有降低减缓的现象,这说明纳米银胶可以 延缓酸度的降低,维持水果中各物质的稳定性,而浓度为0.3μM和0.5μM的银 胶减缓酸度降低的作用更为明显。 图3D就是涂膜银胶后还原糖的变化图,葡萄的还原糖含量在周期测定中随 着贮藏天数的增加逐渐在减小,而经纳米银胶涂膜过的葡萄还原糖含量要高于未 经涂抹(空白)的葡萄,这正说明了纳米银胶可以降低还原糖减少的速度,保持 水果新鲜度,加入浓度为0.3μM和0.5μM的银胶效果较好。 对比例1 一种具有保鲜性能的纳米银胶的制备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量取80mL蒸馏水,加入10mL,0.2mol/L硝酸银溶液装并摇匀,再取加入 10mL,0.2mol/L柠檬酸钠溶液并摇匀,放入微波反应器中加热反应15分钟, 制得纳米银胶粗产品。 纳米银胶的粗产品取出后,反应器壁上形成银镜,此浓度不能得到银胶产品。
《一种具有保鲜性能的纳米银胶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具有保鲜性能的纳米银胶的制备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具有保鲜性能的纳米银胶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该方法采用微波加热法,硝酸银和柠檬酸三钠作为反应物制备纳米银胶,选择常见水果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纳米银胶的保鲜性能。根据贮藏期间各项新鲜度指标的检测,说明本方法所制备的纳米银胶对水果具有一定的保鲜作用。该发明方法简单,材料易得,保鲜性能优异,便于推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