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及其施工方法.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37622 上传时间:2018-01-17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2.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532959.X

申请日:

2014.10.11

公开号:

CN104294966A

公开日:

2015.01.2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B 2/64申请日:20141011|||公开

IPC分类号:

E04B2/64; E04G11/18

主分类号:

E04B2/64

申请人:

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谷志旺; 陈雪峡; 郑凯华; 周君; 黄轶; 曹文根; 张铭

地址:

200126 上海市浦东新区耀华路25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及其施工方法,涉及混凝土构件技术领域。针对现有夹层墙浇筑施工,模板搭设不便,部分支撑件和模板构件被永久性地封闭在空腔内而成为声桥,影响隔音效果,且降低材料利用率的问题。它由若干段施工单元连接而成,施工单元包括两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混凝土板;设置于两个混凝土板之间的两个圈梁;混凝土板和圈梁构成一封闭空腔;圈梁是由连接在混凝土板之间的预制板隔层和浇筑于其上的混凝土构件组成。本发明采用分步浇筑的施工方法,先浇筑两个平行设置的混凝土板,在混凝土板之间连接预制板隔层,并以其为底模板浇筑圈梁,如此往复,使得混凝土板和圈梁共同构成一封闭空腔,制得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

权利要求书

1.  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其特征在于,它由若干段施工单元连接而成,所述施工单元包括:
两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混凝土板;
设置于两个所述混凝土板之间的两个圈梁;
两个所述混凝土板和两个所述圈梁构成一封闭的空腔;
所述圈梁是由连接在两个所述混凝土板之间的预制板隔层和浇筑于所述预制板隔层上的混凝土构件组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板隔层由若干首尾相接的预制板组成,所述预制板内设置有横向钢筋和箍筋,若干所述横向钢筋沿所述预制板长度方向设置且均匀分布,若干所述箍筋与所述横向钢筋交错设置且均匀分布,位于外侧的所述横向钢筋的两端均伸出所述预制板的混凝土部分,且所述横向钢筋的两个伸出端分别与所述混凝土板内的预埋钢筋焊接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板与所述横向钢筋垂直的两个端面具有齿状结构,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板之间通过所述齿状结构啮合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混凝土板与位于底部的所述圈梁上表面的接缝处粘贴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靠近所述混凝土板的预埋钢筋并位于所述预埋钢筋的内侧。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由海绵或橡胶材料制成。

6.
  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的施工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搭设两个所述混凝土板的模板系统,在所述模板系统内设置所述预埋钢筋并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所述模板系统制得所 述混凝土板;
步骤二:在所述步骤一制得的两个所述混凝土板之间水平设置预制板隔层,并使得所述预制板隔层能够覆盖两个所述混凝土板之间的空腔;
步骤三:以所述预制板隔层为底模板,搭设圈梁模板并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拆除所述圈梁模板制得所述圈梁;
步骤四:在所述圈梁上重复上述步骤一至步骤三,使得后浇筑的所述圈梁与先浇筑的所述圈梁之间形成一封闭空腔,从而制得所述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所述模板系统包括位于两个所述混凝土板外侧的两块木模板、位于两个所述混凝土板内侧的两块钢模板,以及位于两块所述钢模板之间的传动连杆,所述传动连杆上铰接有若干对对称设置的连接杆,两块所述钢模板分别与所述连接杆相铰接,所述传动连杆与位于其上方的提升装置连接,所述木模板与所述钢模板通过若干对拉螺栓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所述预制板隔层由若干首尾相连的预制板拼装而成,每个所述预制板两侧的所述横向钢筋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与其相邻的所述混凝土板的预埋钢筋上。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板的两端具有齿状结构,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板通过所述齿状结构啮合在一起,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板衔接处用水泥砂浆进行拼缝。

10.
  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还包括,在位于底部的所述圈梁上浇筑所述混凝土板之前,在所述圈梁上表面靠近所述预埋钢筋的内侧均贴粘密封条,所述密封条填塞所述钢模板与所述圈梁之间的空隙,所述密封条由海绵或橡胶材料制成。

说明书

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构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创造一个高质量的人居环境已成为人们的迫切愿望,其中,良好的室内声环境,是保证高质量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获得良好的室内声环境,建筑物的墙体需具有良好的隔声性能,这主要通过隔绝室内外空气传声来实现。目前,墙体隔声降噪采取的措施有如下几种,一是加强墙体缝隙处理;二是增加墙体密实性及厚度;三是采用具有空气间层或多孔材料的夹层墙。其中,采用具有空气间层的夹层墙作为声桥阻断措施,是较为经济科学的方法,它通过夹层墙内的空腔实现声波和振源的传播阻断,进而实现防止外界干扰的目的。但是,要达到理想的隔音效果,夹层墙的空腔必须保证中空,不能存在任何可以成为声桥的支撑件或模板,而且,空腔尺寸还必须达到设计图纸要求的精度。
实际施工中,在夹层墙尺寸确定的情况下,只有压缩空腔尺寸的宽度来满足隔声要求及构件的受力要求,根据空腔大小的不同,采用的模板体系也不尽相同,图1所示为现有夹层墙的模板体系的结构示意图,夹层墙a内空腔c的最大宽度d为600mm,采用单侧订制钢模和三侧木模的模板体系,当然,随着空腔c宽度d缩小,采用全订制钢模的模板体系为佳。上述模板体系的缺陷是,由于模板体系一次性搭设完成,墙体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部分支撑件和模板构件被永久性地封闭在空腔c内而成为声桥,不但影响了夹层墙a的隔音效果,而且降低了施工材料的利用率,此外,狭小的空腔c还为夹层墙模板的搭设带来诸多不便,可见,具有狭小空腔结构的夹层墙的施工技术尚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夹层墙浇筑施工,模板搭设不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部分支撑件和模板构件被永久性地封闭在空腔内而成为声桥,不但影响了夹层墙的隔音效果,而且降低了施工材料的利用率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及其施工方法,利用连接于双层混凝土板之间的预制板隔层作为圈梁的底模,拆除模板后,空腔内不存在任何可以成为声桥的支撑件或模板,既能够满足隔音要求,又便于施工。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它由若干段施工单元连接而成,所述施工单元包括两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混凝土板;设置于两个所述混凝土板之间的两个圈梁;两个所述混凝土板和两个所述圈梁构成一封闭的空腔;所述圈梁是由连接在两个所述混凝土板之间的预制板隔层和浇筑于所述预制板隔层上的混凝土构件组成。
优选的,所述预制板隔层由若干首尾相接的预制板组成,所述预制板内设置有横向钢筋和箍筋,若干所述横向钢筋沿所述预制板长度方向设置且均匀分布,若干所述箍筋与所述横向钢筋交错设置且均匀分布,位于外侧的所述横向钢筋的两端均伸出所述预制板的混凝土部分,且所述横向钢筋的两个伸出端分别与所述混凝土板内的预埋钢筋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预制板与所述横向钢筋垂直的两个端面具有齿状结构,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板之间通过所述齿状结构啮合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混凝土板与位于底部的所述圈梁上表面的接缝处粘贴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靠近所述混凝土板的预埋钢筋并位于所述预埋钢筋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密封条由海绵或橡胶材料制成。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的施工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搭设两个所述混凝土板的模板系统,在所述模板系统内设置所述预埋钢筋并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所述模板系统制得所述混凝土板;
步骤二:在所述步骤一制得的两个所述混凝土板之间水平设置预制板隔层,并使得所述预制板隔层能够覆盖两个所述混凝土板之间的空腔;
步骤三:以所述预制板隔层为底模板,搭设圈梁模板并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拆除所述圈梁模板制得所述圈梁;
步骤四:在所述圈梁上重复上述步骤一至步骤三,使得后浇筑的所述圈梁与先浇筑的所述圈梁之间形成一封闭空腔,从而制得所述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
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所述模板系统包括位于两个所述混凝土板外侧的两块木模板、位于两个所述混凝土板内侧的两块钢模板,以及位于两块所述钢模板之间的传动连杆,所述传动连杆上铰接有若干对对称设置的连接杆,两块所述钢模板分别与所述连接杆相铰接,所述传动连杆与位于其上方的提升装置连接,所述木模板与所述钢模板通过若干对拉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所述预制板隔层由若干首尾相连的预制板拼装而成,每个所述预制板两侧的所述横向钢筋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与其相邻的所述混凝土板的预埋钢筋上。
优选的,所述预制板的两端具有齿状结构,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板通过所述齿状结构啮合在一起,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板衔接处用水泥砂浆进行拼缝。
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还包括,在位于底部的所述圈梁上浇筑所述混凝土板之前,在所述圈梁上表面靠近所述预埋钢筋的内侧均贴粘密封条,所述密封条填塞所述钢模板与所述圈梁之间的空隙,所述密封条由海绵或橡胶材料制成。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
一、本发明的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利用连接于双层混凝土板之间的预制板隔层作为圈梁的底模,分步浇筑底部圈梁和顶部圈梁,在浇筑顶部圈梁封闭空腔之前,能够方便地拆除混凝土板和底部圈梁的模板,保证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内的空腔不会遗留支撑件和模板,相比现有技术中整体搭设并一次性浇筑完成的夹层墙而言,本发明的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内的空腔不存在任何可以成为声桥的支撑件或模板,既能够满足隔音要求,又便于施工,此外,由于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的模板系统易于拆卸,材料能够反复使用,提高了施工材料的利用率。
二、本发明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的施工方法,采用分步浇筑的施工方式,首先,浇筑两个平行设置的混凝土板,由于两个混凝土板之间具有开敞的夹层空间,利于模板系统顺利脱模,操作方便,接着,在两个混凝土板之间连接预制板隔层一,并以预制板隔层一为底模板浇筑底部圈梁,如此往复,在底部圈梁上方浇筑顶部圈梁,使得混凝土板、底部圈梁与顶部圈梁共同构成一封闭空腔,完成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的施工;本发明的施工方法,分步浇筑易于脱模, 不会在空腔内留下无法取出的可以成为声桥的支撑件和模板,并克服了现有的夹层墙因内部空腔过小,导致空腔内模板系统施工困难的问题,该施工方法不但操作简单方便,而且还提高了施工效率及材料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夹层墙的模板体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通过模板系统浇筑混凝土板的示意图;
图3为模板系统脱模的示意图;
图4为预制板隔层连接于混凝土板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预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在混凝土板之间浇筑底部圈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及其施工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的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以下将由所列举之实施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及特征。需另外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实施例一:结合图7说明本发明的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它由若干段施工单元连接而成,本实施例以一个施工单元为例,具体描述其结构及组成,上述施工单元包括两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混凝土板1;连接于两个混凝土板1之间的两个圈梁,分别为底部圈梁3和顶部圈梁5;两个混凝土板1、底部圈梁3和顶部圈梁5共同构成一封闭的空腔6';其中,底部圈梁3是由连接在两个混凝土板1之间的预制板隔层一2和浇筑于预制板隔层一2上的混凝土构件组成,顶部圈梁5由连接在两个混凝土板1之间的预制板隔层二4和浇筑于预制板隔层二4上的混凝土构件组成。
本发明的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利用连接于双层混凝土板1之间的预制板隔层(2、4)作为圈梁的底模,分步浇筑底部圈梁3和顶部圈梁5,在浇筑顶部圈梁5封闭空腔6'之前,能够方便地拆除混凝土板1和底部圈梁3的模板,保 证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内的空腔6'不会遗留支撑件和模板,相比现有技术中整体搭设并一次性浇筑完成的夹层墙而言,本发明的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内的空腔6'不存在任何可以成为声桥的支撑件或模板,既能够满足隔音要求,又便于施工,此外,由于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的模板系统易于拆卸,材料能够反复使用,提高了施工材料的利用率。
如图5和图7所示,预制板隔层(2、4)由若干首尾相接的预制板10组成,预制板10内设置有横向钢筋12和箍筋13,若干Φ10mm横向钢筋12沿预制板10长度方向设置且均匀分布,若干Φ6mm箍筋13与横向钢筋12交错设置且均匀分布,间距150mm,为便于预制板10与混凝土板1的固定连接,位于外侧的横向钢筋12的两端均伸出预制板10的混凝土部分,且横向钢筋12的两个伸出端分别与混凝土板1内的预埋钢筋7焊接连接。因此,若干首尾相接的预制板10通过横向钢筋12与其两侧的混凝土板1固接,形成与两侧混凝土板1牢固连接的预制板隔层(2、4),为底部圈梁3和顶部圈梁5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提供稳固的施工底模。
请继续参考图5,预制板10上与横向钢筋垂直的两个端面具有齿状结构11,相邻两个预制板10之间通过上述齿状结构11啮合连接。这种啮合连接方式使得相邻预制板10的连接更为稳固,并能够有效避免相邻预制板10间接缝的产生,避免后期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发生漏浆现象。
更佳的,如图7所示,针对混凝土板1与底部圈梁3的上表面接触不严密的问题,两个混凝土板1与底部圈梁3上表面的接缝处粘贴有密封条8,密封条8靠近混凝土板1预埋钢筋7并位于预埋钢筋7内侧,上述密封条8由海绵或橡胶等材料制成,尺寸优选50mm×20mm(长×宽)。通过上述采用在接缝处粘贴密封条8的填塞方式,能够更有效地阻止混凝土漏浆。
实施例二:结合图2至图7说明本发明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01:如图2和图3所示,搭设两个混凝土板1的模板系统20,在模板系统20内设置预埋钢筋7并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模板系统20制得混凝土板1;
S102:如图4所示,在步骤S101制得的两个混凝土板1之间水平设置预制板隔层一2,具体而言,是将预制板隔层一2固接于混凝土板1顶部伸出的预埋 钢筋7上,并使得预制板隔层一2能够覆盖两个混凝土板1之间的空腔6;
S103:如图6所示,以预制板隔层一2为底模板,搭设圈梁模板30并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拆除圈梁模板30制得底部圈梁3;
S104:如图7所示,在底部圈梁3上重复上述步骤S101至S103,使得后浇筑的顶部圈梁5和底部圈梁3之间形成另一封闭空腔6',从而制得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
本发明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的施工方法,采用分步浇筑的施工方式,首先,浇筑两个平行设置的混凝土板1,由于两个混凝土板1之间具有开敞的夹层空间,利于模板系统20顺利脱模,操作方便,接着,在两个混凝土板1之间连接预制板隔层一2,并以预制板隔层一2为底模板浇筑底部圈梁3,如此往复,在底部圈梁3上方浇筑顶部圈梁5,使得混凝土板1、底部圈梁3与顶部圈梁5共同构成一封闭空腔6',完成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的施工;本发明的施工方法,分步浇筑易于脱模,不会在空腔6'内留下无法取出的可以成为声桥的支撑件和模板,并克服了现有的夹层墙因内部空腔过小,导致空腔内模板系统施工困难的问题,该施工方法不但操作简单方便,而且还提高了施工效率及材料利用率。
优选的,上述步骤S101中,如图2所示,模板系统20包括位于两个混凝土板1外侧的两块木模板21、位于两个混凝土板1内侧的两块钢模板22,以及位于两块钢模板22之间的传动连杆23,传动连杆23上铰接有若干对对称设置的连接杆24,两块钢模板22分别与连接杆24相铰接,传动连杆23则与位于其上方的提升装置(图中未示出)连接,木模板21与钢模板22通过若干对拉螺栓连接。如图3所示,待混凝土板1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拆除连接木模板21和钢模板22的对拉螺栓,拆下木模板21,通过提升装置带动传动连杆23上升,使得两块钢模板22向模板系统20的中心轴线收缩并与混凝土板1脱离,最后,再利用起吊装置将钢模板22从空腔6中抽出,从而实现两侧混凝土板1的同步脱模,操作简易,并能够克服狭小混凝土空腔施工不易脱模的缺陷。本实施例中提升装置的具体结构为现有技术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4和图5所示,上述步骤S102中,预制板隔层(2、4)由若干首尾相连的预制板10拼装而成,每个预制板10两侧的横向钢筋12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与其相邻的混凝土板1的预埋钢筋7上,以实现预制板隔层(2、4)与双层混凝土板1的稳固连接。
请继续参考图5,相邻两个预制板10通过端部的齿状结构11啮合在一起,连接更为牢固,而且,相邻两个预制板10衔接处用水泥砂浆进行拼缝,也就是说,预制板10依次啮合组成预制板隔层(2、4),每个预制板10通过内部的横向钢筋12与位于其两侧的混凝土板1固定连接,预制板隔层(2、4)的整个施工过程是现场组装及焊接,无需搭设模板,因此,施工完成后省去了拆除模板的工作,提高了施工效率。
如图7所示,步骤S104还包括,在底部圈梁3上浇筑混凝土板1之前,在底部圈梁3上表面靠近预埋钢筋7的内侧均贴粘密封条8,即用密封条8填塞模板体系钢模板22与底部圈梁3之间的空隙,以解决钢模板22与底部圈梁3接触不严的问题。优选的,密封条8由海绵或橡胶等材料制成。上述密封条8与底部圈梁3之间的粘贴方式不作限定,只需将其固定在底部圈梁8上即可。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发明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及其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及其施工方法.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294966A43申请公布日20150121CN104294966A21申请号201410532959X22申请日20141011E04B2/64200601E04G11/1820060171申请人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地址200126上海市浦东新区耀华路251号72发明人谷志旺陈雪峡郑凯华周君黄轶曹文根张铭54发明名称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及其施工方法57摘要本发明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及其施工方法,涉及混凝土构件技术领域。针对现有夹层墙浇筑施工,模板搭设不便,部分支撑件和模板构件被永久性地封闭在空腔内而成为声桥,影响隔音效果,且降低材料利用率的问题。它由若干段施工单元连接。

2、而成,施工单元包括两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混凝土板;设置于两个混凝土板之间的两个圈梁;混凝土板和圈梁构成一封闭空腔;圈梁是由连接在混凝土板之间的预制板隔层和浇筑于其上的混凝土构件组成。本发明采用分步浇筑的施工方法,先浇筑两个平行设置的混凝土板,在混凝土板之间连接预制板隔层,并以其为底模板浇筑圈梁,如此往复,使得混凝土板和圈梁共同构成一封闭空腔,制得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5页附图7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5页附图7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294966ACN104294966A1/2页21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其特征在于,它。

3、由若干段施工单元连接而成,所述施工单元包括两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混凝土板;设置于两个所述混凝土板之间的两个圈梁;两个所述混凝土板和两个所述圈梁构成一封闭的空腔;所述圈梁是由连接在两个所述混凝土板之间的预制板隔层和浇筑于所述预制板隔层上的混凝土构件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板隔层由若干首尾相接的预制板组成,所述预制板内设置有横向钢筋和箍筋,若干所述横向钢筋沿所述预制板长度方向设置且均匀分布,若干所述箍筋与所述横向钢筋交错设置且均匀分布,位于外侧的所述横向钢筋的两端均伸出所述预制板的混凝土部分,且所述横向钢筋的两个伸出端分别与所述混凝土板内的预埋钢筋焊接连接。。

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板与所述横向钢筋垂直的两个端面具有齿状结构,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板之间通过所述齿状结构啮合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混凝土板与位于底部的所述圈梁上表面的接缝处粘贴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靠近所述混凝土板的预埋钢筋并位于所述预埋钢筋的内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由海绵或橡胶材料制成。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的施工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搭设两个所述混凝土板的模板系统,在所述模板系统内设置所述预埋钢筋并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

5、拆除所述模板系统制得所述混凝土板;步骤二在所述步骤一制得的两个所述混凝土板之间水平设置预制板隔层,并使得所述预制板隔层能够覆盖两个所述混凝土板之间的空腔;步骤三以所述预制板隔层为底模板,搭设圈梁模板并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拆除所述圈梁模板制得所述圈梁;步骤四在所述圈梁上重复上述步骤一至步骤三,使得后浇筑的所述圈梁与先浇筑的所述圈梁之间形成一封闭空腔,从而制得所述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所述模板系统包括位于两个所述混凝土板外侧的两块木模板、位于两个所述混凝土板内侧的两块钢模板,以及位于两块所述钢模板之间的传动连杆,所述传动连杆。

6、上铰接有若干对对称设置的连接杆,两块所述钢模板分别与所述连接杆相铰接,所述传动连杆与位于其上方的提升装置连接,所述木模板与所述钢模板通过若干对拉螺栓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所述预制板隔层由若干首尾相连的预制板拼装而成,每个所述预制板两侧的所述横向钢筋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与其相邻的所述混凝土板的预埋钢筋上。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板的两端具有齿状结构,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板通过所述齿状结构啮合在一起,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板衔接处用水泥砂浆权利要求书CN104294966A2/2页3进行拼缝。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

7、骤四中还包括,在位于底部的所述圈梁上浇筑所述混凝土板之前,在所述圈梁上表面靠近所述预埋钢筋的内侧均贴粘密封条,所述密封条填塞所述钢模板与所述圈梁之间的空隙,所述密封条由海绵或橡胶材料制成。权利要求书CN104294966A1/5页4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及其施工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构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及其施工方法。背景技术0002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创造一个高质量的人居环境已成为人们的迫切愿望,其中,良好的室内声环境,是保证高质量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0003为获得良好的室内声环境,建筑物的墙体需具有良好的隔声性能,这主要通过隔绝室。

8、内外空气传声来实现。目前,墙体隔声降噪采取的措施有如下几种,一是加强墙体缝隙处理;二是增加墙体密实性及厚度;三是采用具有空气间层或多孔材料的夹层墙。其中,采用具有空气间层的夹层墙作为声桥阻断措施,是较为经济科学的方法,它通过夹层墙内的空腔实现声波和振源的传播阻断,进而实现防止外界干扰的目的。但是,要达到理想的隔音效果,夹层墙的空腔必须保证中空,不能存在任何可以成为声桥的支撑件或模板,而且,空腔尺寸还必须达到设计图纸要求的精度。0004实际施工中,在夹层墙尺寸确定的情况下,只有压缩空腔尺寸的宽度来满足隔声要求及构件的受力要求,根据空腔大小的不同,采用的模板体系也不尽相同,图1所示为现有夹层墙的模。

9、板体系的结构示意图,夹层墙A内空腔C的最大宽度D为600MM,采用单侧订制钢模和三侧木模的模板体系,当然,随着空腔C宽度D缩小,采用全订制钢模的模板体系为佳。上述模板体系的缺陷是,由于模板体系一次性搭设完成,墙体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部分支撑件和模板构件被永久性地封闭在空腔C内而成为声桥,不但影响了夹层墙A的隔音效果,而且降低了施工材料的利用率,此外,狭小的空腔C还为夹层墙模板的搭设带来诸多不便,可见,具有狭小空腔结构的夹层墙的施工技术尚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发明内容0005针对现有的夹层墙浇筑施工,模板搭设不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部分支撑件和模板构件被永久性地封闭在空腔内而成为声桥,不但影响了夹。

10、层墙的隔音效果,而且降低了施工材料的利用率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及其施工方法,利用连接于双层混凝土板之间的预制板隔层作为圈梁的底模,拆除模板后,空腔内不存在任何可以成为声桥的支撑件或模板,既能够满足隔音要求,又便于施工。0006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它由若干段施工单元连接而成,所述施工单元包括两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混凝土板;设置于两个所述混凝土板之间的两个圈梁;两个所述混凝土板和两个所述圈梁构成一封闭的空腔;所述圈梁是由连接在两个所述混凝土板之间的预制板隔层和浇筑于所述预制板隔层上的混凝土构件组成。0007优选的,所述预制板隔层由若干首尾相接的。

11、预制板组成,所述预制板内设置有横向钢筋和箍筋,若干所述横向钢筋沿所述预制板长度方向设置且均匀分布,若干所述箍筋与所述横向钢筋交错设置且均匀分布,位于外侧的所述横向钢筋的两端均伸出所述预制板说明书CN104294966A2/5页5的混凝土部分,且所述横向钢筋的两个伸出端分别与所述混凝土板内的预埋钢筋焊接连接。0008优选的,所述预制板与所述横向钢筋垂直的两个端面具有齿状结构,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板之间通过所述齿状结构啮合连接。0009优选的,两个所述混凝土板与位于底部的所述圈梁上表面的接缝处粘贴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靠近所述混凝土板的预埋钢筋并位于所述预埋钢筋的内侧。0010优选的,所述密封条由海绵或。

12、橡胶材料制成。0011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的施工方法,步骤如下0012步骤一搭设两个所述混凝土板的模板系统,在所述模板系统内设置所述预埋钢筋并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所述模板系统制得所述混凝土板;0013步骤二在所述步骤一制得的两个所述混凝土板之间水平设置预制板隔层,并使得所述预制板隔层能够覆盖两个所述混凝土板之间的空腔;0014步骤三以所述预制板隔层为底模板,搭设圈梁模板并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拆除所述圈梁模板制得所述圈梁;0015步骤四在所述圈梁上重复上述步骤一至步骤三,使得后浇筑的所述圈梁与先浇筑的所述圈梁之间形成一封闭空腔,从而制得所。

13、述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0016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所述模板系统包括位于两个所述混凝土板外侧的两块木模板、位于两个所述混凝土板内侧的两块钢模板,以及位于两块所述钢模板之间的传动连杆,所述传动连杆上铰接有若干对对称设置的连接杆,两块所述钢模板分别与所述连接杆相铰接,所述传动连杆与位于其上方的提升装置连接,所述木模板与所述钢模板通过若干对拉螺栓连接。0017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所述预制板隔层由若干首尾相连的预制板拼装而成,每个所述预制板两侧的所述横向钢筋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与其相邻的所述混凝土板的预埋钢筋上。0018优选的,所述预制板的两端具有齿状结构,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板通过所述齿状结构啮合在一起,。

14、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板衔接处用水泥砂浆进行拼缝。0019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还包括,在位于底部的所述圈梁上浇筑所述混凝土板之前,在所述圈梁上表面靠近所述预埋钢筋的内侧均贴粘密封条,所述密封条填塞所述钢模板与所述圈梁之间的空隙,所述密封条由海绵或橡胶材料制成。0020本发明的效果在于0021一、本发明的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利用连接于双层混凝土板之间的预制板隔层作为圈梁的底模,分步浇筑底部圈梁和顶部圈梁,在浇筑顶部圈梁封闭空腔之前,能够方便地拆除混凝土板和底部圈梁的模板,保证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内的空腔不会遗留支撑件和模板,相比现有技术中整体搭设并一次性浇筑完成的夹层墙而言,本发明的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内。

15、的空腔不存在任何可以成为声桥的支撑件或模板,既能够满足隔音要求,又便于施工,此外,由于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的模板系统易于拆卸,材料能够反复使用,提高了施工材料的利用率。0022二、本发明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的施工方法,采用分步浇筑的施工方式,首先,浇筑两个平行设置的混凝土板,由于两个混凝土板之间具有开敞的夹层空间,利于模板系统说明书CN104294966A3/5页6顺利脱模,操作方便,接着,在两个混凝土板之间连接预制板隔层一,并以预制板隔层一为底模板浇筑底部圈梁,如此往复,在底部圈梁上方浇筑顶部圈梁,使得混凝土板、底部圈梁与顶部圈梁共同构成一封闭空腔,完成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的施工;本发明的施工方法。

16、,分步浇筑易于脱模,不会在空腔内留下无法取出的可以成为声桥的支撑件和模板,并克服了现有的夹层墙因内部空腔过小,导致空腔内模板系统施工困难的问题,该施工方法不但操作简单方便,而且还提高了施工效率及材料利用率。附图说明0023图1为现有夹层墙的模板体系的结构示意图;0024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通过模板系统浇筑混凝土板的示意图;0025图3为模板系统脱模的示意图;0026图4为预制板隔层连接于混凝土板之间的结构示意图;0027图5为预制板的结构示意图;0028图6为在混凝土板之间浇筑底部圈梁的结构示意图;0029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30以下结合附图。

17、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及其施工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的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以下将由所列举之实施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及特征。需另外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0031实施例一结合图7说明本发明的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它由若干段施工单元连接而成,本实施例以一个施工单元为例,具体描述其结构及组成,上述施工单元包括两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混凝土板1;连接于两个混凝土板1之间的两个圈梁,分别为底部圈梁3和顶部圈梁5;两个混凝土板1、底部圈梁3和顶部圈梁5共同构成一封。

18、闭的空腔6;其中,底部圈梁3是由连接在两个混凝土板1之间的预制板隔层一2和浇筑于预制板隔层一2上的混凝土构件组成,顶部圈梁5由连接在两个混凝土板1之间的预制板隔层二4和浇筑于预制板隔层二4上的混凝土构件组成。0032本发明的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利用连接于双层混凝土板1之间的预制板隔层2、4作为圈梁的底模,分步浇筑底部圈梁3和顶部圈梁5,在浇筑顶部圈梁5封闭空腔6之前,能够方便地拆除混凝土板1和底部圈梁3的模板,保证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内的空腔6不会遗留支撑件和模板,相比现有技术中整体搭设并一次性浇筑完成的夹层墙而言,本发明的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内的空腔6不存在任何可以成为声桥的支撑件或模板,既能够。

19、满足隔音要求,又便于施工,此外,由于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的模板系统易于拆卸,材料能够反复使用,提高了施工材料的利用率。0033如图5和图7所示,预制板隔层2、4由若干首尾相接的预制板10组成,预制板10内设置有横向钢筋12和箍筋13,若干10MM横向钢筋12沿预制板10长度方向设置且均匀分布,若干6MM箍筋13与横向钢筋12交错设置且均匀分布,间距150MM,为便于预制说明书CN104294966A4/5页7板10与混凝土板1的固定连接,位于外侧的横向钢筋12的两端均伸出预制板10的混凝土部分,且横向钢筋12的两个伸出端分别与混凝土板1内的预埋钢筋7焊接连接。因此,若干首尾相接的预制板10通过横。

20、向钢筋12与其两侧的混凝土板1固接,形成与两侧混凝土板1牢固连接的预制板隔层2、4,为底部圈梁3和顶部圈梁5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提供稳固的施工底模。0034请继续参考图5,预制板10上与横向钢筋垂直的两个端面具有齿状结构11,相邻两个预制板10之间通过上述齿状结构11啮合连接。这种啮合连接方式使得相邻预制板10的连接更为稳固,并能够有效避免相邻预制板10间接缝的产生,避免后期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发生漏浆现象。0035更佳的,如图7所示,针对混凝土板1与底部圈梁3的上表面接触不严密的问题,两个混凝土板1与底部圈梁3上表面的接缝处粘贴有密封条8,密封条8靠近混凝土板1预埋钢筋7并位于预埋钢筋7内侧,上述密。

21、封条8由海绵或橡胶等材料制成,尺寸优选50MM20MM长宽。通过上述采用在接缝处粘贴密封条8的填塞方式,能够更有效地阻止混凝土漏浆。0036实施例二结合图2至图7说明本发明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0037S101如图2和图3所示,搭设两个混凝土板1的模板系统20,在模板系统20内设置预埋钢筋7并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模板系统20制得混凝土板1;0038S102如图4所示,在步骤S101制得的两个混凝土板1之间水平设置预制板隔层一2,具体而言,是将预制板隔层一2固接于混凝土板1顶部伸出的预埋钢筋7上,并使得预制板隔层一2能够覆盖两个混凝土板1之间的空腔6;00。

22、39S103如图6所示,以预制板隔层一2为底模板,搭设圈梁模板30并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拆除圈梁模板30制得底部圈梁3;0040S104如图7所示,在底部圈梁3上重复上述步骤S101至S103,使得后浇筑的顶部圈梁5和底部圈梁3之间形成另一封闭空腔6,从而制得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0041本发明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的施工方法,采用分步浇筑的施工方式,首先,浇筑两个平行设置的混凝土板1,由于两个混凝土板1之间具有开敞的夹层空间,利于模板系统20顺利脱模,操作方便,接着,在两个混凝土板1之间连接预制板隔层一2,并以预制板隔层一2为底模板浇筑底部圈梁3,如此往复,在底部圈梁3上方浇筑。

23、顶部圈梁5,使得混凝土板1、底部圈梁3与顶部圈梁5共同构成一封闭空腔6,完成双层中空混凝土板墙的施工;本发明的施工方法,分步浇筑易于脱模,不会在空腔6内留下无法取出的可以成为声桥的支撑件和模板,并克服了现有的夹层墙因内部空腔过小,导致空腔内模板系统施工困难的问题,该施工方法不但操作简单方便,而且还提高了施工效率及材料利用率。0042优选的,上述步骤S101中,如图2所示,模板系统20包括位于两个混凝土板1外侧的两块木模板21、位于两个混凝土板1内侧的两块钢模板22,以及位于两块钢模板22之间的传动连杆23,传动连杆23上铰接有若干对对称设置的连接杆24,两块钢模板22分别与连接杆24相铰接,传。

24、动连杆23则与位于其上方的提升装置图中未示出连接,木模板21与钢模板22通过若干对拉螺栓连接。如图3所示,待混凝土板1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说明书CN104294966A5/5页8要求时,拆除连接木模板21和钢模板22的对拉螺栓,拆下木模板21,通过提升装置带动传动连杆23上升,使得两块钢模板22向模板系统20的中心轴线收缩并与混凝土板1脱离,最后,再利用起吊装置将钢模板22从空腔6中抽出,从而实现两侧混凝土板1的同步脱模,操作简易,并能够克服狭小混凝土空腔施工不易脱模的缺陷。本实施例中提升装置的具体结构为现有技术内容,此处不再赘述。0043如图4和图5所示,上述步骤S102中,预制板隔层2、4。

25、由若干首尾相连的预制板10拼装而成,每个预制板10两侧的横向钢筋12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与其相邻的混凝土板1的预埋钢筋7上,以实现预制板隔层2、4与双层混凝土板1的稳固连接。0044请继续参考图5,相邻两个预制板10通过端部的齿状结构11啮合在一起,连接更为牢固,而且,相邻两个预制板10衔接处用水泥砂浆进行拼缝,也就是说,预制板10依次啮合组成预制板隔层2、4,每个预制板10通过内部的横向钢筋12与位于其两侧的混凝土板1固定连接,预制板隔层2、4的整个施工过程是现场组装及焊接,无需搭设模板,因此,施工完成后省去了拆除模板的工作,提高了施工效率。0045如图7所示,步骤S104还包括,在底部圈梁3上。

26、浇筑混凝土板1之前,在底部圈梁3上表面靠近预埋钢筋7的内侧均贴粘密封条8,即用密封条8填塞模板体系钢模板22与底部圈梁3之间的空隙,以解决钢模板22与底部圈梁3接触不严的问题。优选的,密封条8由海绵或橡胶等材料制成。上述密封条8与底部圈梁3之间的粘贴方式不作限定,只需将其固定在底部圈梁8上即可。0046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发明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4294966A1/7页9图1说明书附图CN104294966A2/7页10图2说明书附图CN104294966A103/7页11图3说明书附图CN104294966A114/7页12图4说明书附图CN104294966A125/7页13图5说明书附图CN104294966A136/7页14图6说明书附图CN104294966A147/7页15图7说明书附图CN104294966A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