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倒筒机.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36628 上传时间:2018-01-1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785.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40668.8

申请日:

2014.09.02

公开号:

CN104176555A

公开日:

2014.12.03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5H 54/22申请日:20140902|||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B65H 54/22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王威延 吴祺伟 沈一奇变更后:王威廷 吴祺伟 沈一奇|||公开

IPC分类号:

B65H54/22; B65H54/70; B65H57/14

主分类号:

B65H54/22

申请人:

苏州市吴中三纺机械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威延; 吴祺伟; 沈一奇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胥口镇东山大道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自动倒筒机,包含有固定连接的筒纱底座和支架,支架上固定连接有导纱机构,导纱机构置于筒纱底座上方,导纱机构包含有导纱横梁,导纱横梁顶端固定连接有下导纱机构件,下导纱机构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架上,下导纱机构件的上方设有小吸嘴,导纱横梁的中部设有导纱辊,导纱辊上连接有数个张力调节辊结构,导纱横梁的底端固定连接导纱圈紧固板,导纱圈紧固板上连接有下导纱圈紧固件;通过利用导纱机构上的导纱机构件和导纱辊实现对纱线的生产加工,达到节省人力、提高卷绕的效率、提高生产精度和适应多种规格纱线工艺的目的。

权利要求书

1.  自动倒筒机,包含有固定连接的筒纱底座和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固定连接有导纱机构,所述导纱机构置于所述筒纱底座上方,所述导纱机构包含有导纱横梁,所述导纱横梁顶端固定连接有下导纱机构件,所述下导纱机构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上,所述下导纱机构件的上方设有小吸嘴,所述导纱横梁的中部设有导纱辊,所述导纱辊上连接有数个张力调节辊结构,所述导纱横梁的底端固定连接导纱圈紧固板,所述导纱圈紧固板上连接有下导纱圈紧固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倒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导纱机构件上方设有上导纱机构件,所述上导纱机构件的上方设有导纱盘,所述导纱盘和上导纱机构件依次分布在所述小吸嘴和下导纱机构件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倒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纱棍上分布有五个张力调节辊结构。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倒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纱底座上设有筒纱柱,所述筒纱柱位于所述下导纱圈紧固件下方。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倒纱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纱机构件的端部设有上导纱钩。

说明书

自动倒筒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领域,具体涉及自动倒筒机。
背景技术
自动倒筒机是在市场需求下应运而生的,目前对筒纱剩余尾纱,染色筒子纱复绕,筒纱上蜡复绕等的处理,都是通过槽筒机或单锭机进行缠绕,以减少剩余筒纱浪费和去除染色筒子中的杂质重新获得好的成型及上蜡。用老机做上面工作不但需要人工打结,卷绕速度慢,效率不高而且很难做到精准计长,对下面的织造又会造成很多的剩余筒纱,造成恶性循环,费工费时。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自动倒筒机,以达到节省人力、提高卷绕的效率和提高生产精度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自动倒筒机,包含有固定连接的筒纱底座和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连接有导纱机构,所述导纱机构置于所述筒纱底座上方,所述导纱机构包含有导纱横梁,所述导纱横梁顶端固定连接有下导纱机构件,所述下导纱机构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上,所述下导纱机构件的上方设有小吸嘴,所述导纱横梁的中部设有导纱辊,所述导纱辊上连接有数个张力调节辊结构,所述导纱横梁的底端固定连接导纱圈紧固板,所述导纱圈紧固板上连接有下导纱圈紧固件。
作为优选的,所述下导纱机构件上方设有上导纱机构件,所述上导纱机构件的上方设有导纱盘,所述导纱盘和上导纱机构件依次分布在所述小吸嘴和下导纱机构件之间。
作为优选的,所述导纱棍上分布有五个张力调节辊结构。
作为优选的,所述筒纱底座上设有筒纱柱,所述筒纱柱位于所述下导纱圈紧固件下方。
作为优选的,所述上导纱机构件的端部设有上导纱钩。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利用导纱机构上的导纱机构件和导纱辊实现对纱线的生产加工,达到节省人力、提高卷绕的效率、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和提高生产精度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自动倒筒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自动倒筒机主视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筒纱底座  2.支架  3.导纱横梁  4.下导纱机构件  5.上导纱机构件
6.导纱辊  7.张力调节辊结构  8.导纱圈紧固板  9.下导纱圈紧固件
10.小吸嘴  11.纱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发明提供了自动倒筒机,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利用导纱机构上的导纱机构件和导纱辊实现对纱线的生产加工,达到节省人力、提高卷绕的效率、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提高生产精度和适应多种规格纱线工艺的目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自动倒筒机,包含有固定连接的筒纱底座1和支架2,支架上固定连接有导纱机构,导纱机构置于筒纱底座1上方,导纱机构包含有导纱横梁3,导纱横梁3顶端固定连接有下导纱机构件4,下导纱机构件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架2上,下导纱机构件4的上方设有小吸嘴10,小导纱机构件4和小吸嘴之间设有上导纱机构件5和导纱盘,导纱盘置于上导纱机构件5上方,上导纱机构件的端部设有上导纱钩,下导纱机构件4上方设有上导纱机构件5,导纱横梁3的中部设有导纱辊6,导纱辊6上分布有五个张力调节辊结构7,导纱横梁3的底端固定连接导纱圈紧固板8,导纱圈紧固板8上连接有下导纱圈紧固件9,筒纱底座1上设有筒纱柱,筒纱柱位于下导纱圈紧固件下方。
本发明的具体使用步骤如下:再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具体使用步骤如下:再如图1所示,筒纱放置在筒纱底座1上,并通过筒纱底座1上的筒纱柱进行固定,纱线经由下导纱圈紧固件9进入到导纱辊6区域,根据实际生产的需要,调节导纱辊6上的五个张力调节辊结构7,以此来调节纱线的张紧,保证纱线质量;经过张力调节辊结构7之后,纱线经过下导纱机构件4和上导纱机构件5进入到小吸嘴10位置,以使小吸嘴10完成自动找头、自动打结和生产卷绕。利用上述结构,实现纱路的优化,使得筒纱退、绕方便,生产效率提高。
通过以上的方式,本发明所提供的自动倒筒机,通过利用导纱机构上的导纱机构件和导纱辊实现对纱线的生产加工,达到节省人力、提高卷绕的效率、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提高生产精度和适应多种规格纱线工艺的目的。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所公开的自动倒筒机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自动倒筒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自动倒筒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自动倒筒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动倒筒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倒筒机.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76555A43申请公布日20141203CN104176555A21申请号201410440668822申请日20140902B65H54/22200601B65H54/70200601B65H57/1420060171申请人苏州市吴中三纺机械有限公司地址215000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胥口镇东山大道6号72发明人王威延吴祺伟沈一奇54发明名称自动倒筒机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自动倒筒机,包含有固定连接的筒纱底座和支架,支架上固定连接有导纱机构,导纱机构置于筒纱底座上方,导纱机构包含有导纱横梁,导纱横梁顶端固定连接有下导纱机构件,下导纱机构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架上,下导。

2、纱机构件的上方设有小吸嘴,导纱横梁的中部设有导纱辊,导纱辊上连接有数个张力调节辊结构,导纱横梁的底端固定连接导纱圈紧固板,导纱圈紧固板上连接有下导纱圈紧固件;通过利用导纱机构上的导纱机构件和导纱辊实现对纱线的生产加工,达到节省人力、提高卷绕的效率、提高生产精度和适应多种规格纱线工艺的目的。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76555ACN104176555A1/1页21自动倒筒机,包含有固定连接的筒纱底座和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固定连接有导纱机构,所述导纱机构置于所述筒纱。

3、底座上方,所述导纱机构包含有导纱横梁,所述导纱横梁顶端固定连接有下导纱机构件,所述下导纱机构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上,所述下导纱机构件的上方设有小吸嘴,所述导纱横梁的中部设有导纱辊,所述导纱辊上连接有数个张力调节辊结构,所述导纱横梁的底端固定连接导纱圈紧固板,所述导纱圈紧固板上连接有下导纱圈紧固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倒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导纱机构件上方设有上导纱机构件,所述上导纱机构件的上方设有导纱盘,所述导纱盘和上导纱机构件依次分布在所述小吸嘴和下导纱机构件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倒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纱棍上分布有五个张力调节辊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倒。

4、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纱底座上设有筒纱柱,所述筒纱柱位于所述下导纱圈紧固件下方。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倒纱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纱机构件的端部设有上导纱钩。权利要求书CN104176555A1/2页3自动倒筒机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纺织领域,具体涉及自动倒筒机。背景技术0002自动倒筒机是在市场需求下应运而生的,目前对筒纱剩余尾纱,染色筒子纱复绕,筒纱上蜡复绕等的处理,都是通过槽筒机或单锭机进行缠绕,以减少剩余筒纱浪费和去除染色筒子中的杂质重新获得好的成型及上蜡。用老机做上面工作不但需要人工打结,卷绕速度慢,效率不高而且很难做到精准计长,对下面的织造又会造成很多的剩余筒纱,造成恶性。

5、循环,费工费时。发明内容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自动倒筒机,以达到节省人力、提高卷绕的效率和提高生产精度的目的。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0005自动倒筒机,包含有固定连接的筒纱底座和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连接有导纱机构,所述导纱机构置于所述筒纱底座上方,所述导纱机构包含有导纱横梁,所述导纱横梁顶端固定连接有下导纱机构件,所述下导纱机构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上,所述下导纱机构件的上方设有小吸嘴,所述导纱横梁的中部设有导纱辊,所述导纱辊上连接有数个张力调节辊结构,所述导纱横梁的底端固定连接导纱圈紧固板,所述导纱圈紧固板上连接有下导纱圈紧固件。0006作为优选。

6、的,所述下导纱机构件上方设有上导纱机构件,所述上导纱机构件的上方设有导纱盘,所述导纱盘和上导纱机构件依次分布在所述小吸嘴和下导纱机构件之间。0007作为优选的,所述导纱棍上分布有五个张力调节辊结构。0008作为优选的,所述筒纱底座上设有筒纱柱,所述筒纱柱位于所述下导纱圈紧固件下方。0009作为优选的,所述上导纱机构件的端部设有上导纱钩。00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利用导纱机构上的导纱机构件和导纱辊实现对纱线的生产加工,达到节省人力、提高卷绕的效率、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和提高生产精度的目的。附图说明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

7、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001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自动倒筒机结构示意图;0013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自动倒筒机主视示意图。0014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说明书CN104176555A2/2页400151筒纱底座2支架3导纱横梁4下导纱机构件5上导纱机构件00166导纱辊7张力调节辊结构8导纱圈紧固板9下导纱圈紧固件001710小吸嘴11纱线具体实施方式001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0019本发明提供了自动倒筒机,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利用导纱机构上的导纱机构件和导纱辊实现对纱线的生产加工,达到节省人力、提高卷绕的效。

8、率、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提高生产精度和适应多种规格纱线工艺的目的。0020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0021如图1和图2所示,自动倒筒机,包含有固定连接的筒纱底座1和支架2,支架上固定连接有导纱机构,导纱机构置于筒纱底座1上方,导纱机构包含有导纱横梁3,导纱横梁3顶端固定连接有下导纱机构件4,下导纱机构件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架2上,下导纱机构件4的上方设有小吸嘴10,小导纱机构件4和小吸嘴之间设有上导纱机构件5和导纱盘,导纱盘置于上导纱机构件5上方,上导纱机构件的端部设有上导纱钩,下导纱机构件4上方设有上导纱机构件5,导纱横梁3的中部设有导纱辊6,导纱辊6上分布有。

9、五个张力调节辊结构7,导纱横梁3的底端固定连接导纱圈紧固板8,导纱圈紧固板8上连接有下导纱圈紧固件9,筒纱底座1上设有筒纱柱,筒纱柱位于下导纱圈紧固件下方。0022本发明的具体使用步骤如下再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具体使用步骤如下再如图1所示,筒纱放置在筒纱底座1上,并通过筒纱底座1上的筒纱柱进行固定,纱线经由下导纱圈紧固件9进入到导纱辊6区域,根据实际生产的需要,调节导纱辊6上的五个张力调节辊结构7,以此来调节纱线的张紧,保证纱线质量;经过张力调节辊结构7之后,纱线经过下导纱机构件4和上导纱机构件5进入到小吸嘴10位置,以使小吸嘴10完成自动找头、自动打结和生产卷绕。利用上述结构,实现纱路的优化,使得筒纱退、绕方便,生产效率提高。0023通过以上的方式,本发明所提供的自动倒筒机,通过利用导纱机构上的导纱机构件和导纱辊实现对纱线的生产加工,达到节省人力、提高卷绕的效率、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提高生产精度和适应多种规格纱线工艺的目的。0024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所公开的自动倒筒机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4176555A1/2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4176555A2/2页6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76555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