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落架舱门联动收放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起落架舱门联动收放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76244A43申请公布日20141203CN104176244A21申请号201410471094022申请日20140917B64C25/18200601B64C25/1420060171申请人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地址330000江西省南昌市新溪桥5001信箱460分箱72发明人何明清刘敏冷智辉沈亮辛荣提74专利代理机构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6115代理人施秀瑾54发明名称一种起落架舱门联动收放装置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起落架舱门联动收放装置,属于飞机制造技术领域。它包括起落架、转轴、转轴、转轴、转轴、上撑杆、摇臂、摇臂、摇臂、下撑杆、收放作。
2、动筒、连杆、连杆、连杆、鹅型摇臂、支柱护板及机轮护板;本发明简化了舱门收放作动系统,从而减小机构在机内的占用空间,减轻结构重量;本发明通过联动机构设计,确保起落架与机轮护板、支柱护板的收放顺序,简化了控制逻辑,提高可靠性;本发明起落架放下状态,机轮护板关闭,可减小气动阻力,提升飞机起降性能;并防止异物进入起落架舱,对飞机造成损害。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76244ACN104176244A1/1页21一种起落架舱门联动收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起落架(1)、转轴(2)。
3、、转轴(8)、转轴(11)、转轴(15)、上撑杆(3)、摇臂(4)、摇臂(7)、摇臂(16)、下撑杆(5)、收放作动筒(6)、连杆(9)、连杆(14)、连杆(17)、鹅型摇臂(10)、支柱护板(12)及机轮护板(13);起落架(1)由机轮与支柱组成,通过转轴(8)固定在机体上,绕转轴旋转,在起落架支柱上设计有摇臂(7),与收放作动筒(6)的一端连接;上撑杆(3)通过转轴(2)与机体连接,绕转轴旋转,在上撑杆(3)上设计有摇臂(4),摇臂(4)一端与收放作动筒(6)的一端连接,摇臂(4)另一端与连杆(14)连接;下撑杆(5)一端与上撑杆(3)连接,另一端与起落架(1)的支柱连接,绕两个连接点自由。
4、旋转;连杆(9)一端通过球形铰链与起落架(1)的支柱连接,另一端与鹅型摇臂(10)铰接;支柱护板(12)及机轮护板(13)均通过鹅型摇臂(10)上的转轴(11)与机体连接,绕转轴自由旋转;摇臂(16)通过转轴(15)与机体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杆(17)与鹅型摇臂(10)连接,通过绕转轴旋转推动机轮护板旋转。权利要求书CN104176244A1/3页3一种起落架舱门联动收放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起落架舱门联动收放装置,属于飞机制造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现代飞机设计中,为保证飞机具有良好的气动性能,避免起落架引起的气动阻力,一般需设计一套运动机构,实现起落架的收放。传统前起落架收放装。
5、置,包括舱门收放作动筒、起落架收放作动筒、连杆。机轮护板通过舱门收放作动筒实现收放;支柱护板与起落架通过连杆联动实现收放;起落架通过起落架收放作动筒实现收放。该起落架舱门收放装置包含两套作动机构起落架作动机构、机轮护板作动机构,其作动次序必须严格控制,控制逻辑复杂,影响系统可靠性;且由于作动机构多,导致占用机内空间大、重量大。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舱门联动装置,实现机轮护板、支柱护板均与起落架联动收放。通过联动设计,取消机轮护板作动机构,简化舱门收放系统及其控制逻辑,提高系统工作可靠性,减小机内占用空间,减轻结构重量。发明内容0003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控制流程简单、可靠性高。
6、、占用空间小、重量轻,且具有减少气动力阻力的起落架舱门联动收放装置。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起落架舱门联动收放装置,它包括起落架、转轴、转轴、转轴、转轴、上撑杆、摇臂、摇臂、摇臂、下撑杆、收放作动筒、连杆、连杆、连杆、鹅型摇臂、支柱护板及机轮护板;起落架由机轮与支柱组成,通过转轴固定在机体上,绕转轴旋转,在起落架支柱上设计有摇臂,与收放作动筒的一端连接;上撑杆通过转轴与机体连接,绕转轴旋转,在上撑杆上设计有摇臂,摇臂一端与收放作动筒的一端连接,摇臂另一端与连杆连接;下撑杆一端与上撑杆连接,另一端与起落架的支柱连接,绕两个连接点自由旋转;连杆一端通过球形铰链与起落架的。
7、支柱连接,另一端与鹅型摇臂铰接;支柱护板及机轮护板均通过鹅型摇臂上的转轴与机体连接,绕转轴自由旋转;摇臂通过转轴与机体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杆与鹅型摇臂连接,通过绕转轴旋转推动机轮护板旋转。0005收放作动筒收缩时,使起落架支柱逆时针旋转,从而放下起落架。同时,起落架支柱驱使连杆向下运动,从而驱动支柱护板绕转轴向下旋转,实现支柱护板的开启。在收放作动筒的作用下,摇臂顺时针旋转,通过连杆驱使摇臂绕转轴顺时针旋转,从而驱动连杆向下带动机轮护板绕转轴向下旋转打开,实现机轮护板的开启;当连杆与摇臂运动到同一直线后,摇臂的顺时针旋转角度达到最大,此时机轮护板完全开启,支柱护板已部分开启,起落架支柱处于中立位。
8、置;随着收放作动筒继续收缩,摇臂继续顺时针说明书CN104176244A2/3页4旋转,此时开始向上带动连杆,并驱使摇臂绕转轴逆时针旋转,从而驱动机轮护板绕转轴向上旋转,实现机轮护板的关闭;当收放作动筒收缩到极限位置后,上撑杆与下撑杆在同一直线,摇臂逆时针旋转至初始位置,连杆驱使支柱护板行程达到最大,此时机轮护板完全关闭,支柱护板完全打开,起落架支柱处于放下位置。0006舱门及起落架的收起过程与放下过程相反。0007本发明特征在于巧妙了利用了撑杆上的两个摇臂,实现了机轮护板与起落架的联动;同时,通过四连杆运动机构,实现起落架单向运动过程中,机轮护板完成双向运动,即机轮护板可完成开启和关闭两个动。
9、作。0008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实现机轮护板、支柱护板均与起落架联动收放,取消了传统前起落架收放机构中的机轮护板作动机构,具有以下优势1、本发明简化了舱门收放作动系统,从而减小机构在机内的占用空间,减轻结构重量;2、本发明通过联动机构设计,确保起落架与机轮护板、支柱护板的收放顺序,简化了控制逻辑,提高可靠性;3、本发明起落架放下状态,机轮护板关闭,可减小气动阻力,提升飞机起降性能;并防止异物进入起落架舱,对飞机造成损害。附图说明0009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舱门收放过程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四连杆运动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一种起落架舱门联动收放装。
10、置,它包括起落架1、转轴2、转轴8、转轴11、转轴15、上撑杆3、摇臂4、摇臂7、摇臂16、下撑杆5、收放作动筒6、连杆9、连杆14、连杆17、鹅型摇臂10、支柱护板12及机轮护板13;起落架1由机轮与支柱组成,通过转轴8固定在机体上,绕转轴旋转,在起落架支柱上设计有摇臂7,与收放作动筒6的一端连接;上撑杆3通过转轴2与机体连接,绕转轴旋转,在上撑杆3上设计有摇臂4,摇臂4一端与收放作动筒6的一端连接,摇臂4另一端与连杆14连接;下撑杆5一端与上撑杆3连接,另一端与起落架1的支柱连接,绕两个连接点自由旋转;连杆9一端通过球形铰链与起落架1的支柱连接,另一端与鹅型摇臂10铰接;支柱护板12及机轮。
11、护板13均通过鹅型摇臂10上的转轴11与机体连接,绕转轴自由旋转;摇臂16通过转轴15与机体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杆17与鹅型摇臂10连接,通过绕转轴旋转推动机轮护板旋转。0011收放作动筒6收缩时,使起落架1的支柱逆时针旋转,从而放下起落架。同时,起落架1的支柱驱使连杆9向下运动,从而驱动支柱护板12绕转轴11向下旋转,实现支说明书CN104176244A3/3页5柱护板12的开启。在收放作动筒6的作用下,摇臂4顺时针旋转,通过连杆14驱使摇臂16绕转轴15顺时针旋转,从而驱动连杆17向下带动机轮护板绕转轴11向下旋转打开,实现机轮护板13的开启;当连杆14与摇臂4运动到同一直线后,摇臂16的顺。
12、时针旋转角度达到最大,此时机轮护板13完全开启,支柱护板12已部分开启,起落架1的支柱处于中立位置;随着收放作动筒6继续收缩,摇臂4继续顺时针旋转,此时开始向上带动连杆14,并驱使摇臂16绕转轴15逆时针旋转,从而驱动机轮护板13绕转轴11向上旋转,实现机轮护板13的关闭;当收放作动筒6收缩到极限位置后,上撑杆3与下撑杆5在同一直线,摇臂16逆时针旋转至初始位置,连杆9驱使支柱护板12行程达到最大,此时机轮护板13完全关闭,支柱护板12完全打开,起落架1的支柱处于放下位置。0012由其收放机构实施方式可见,本发明特征在于利用了撑杆上的两个摇臂及四连杆机构,实现了起落架舱门与起落架的联动,且起落架单向运动过程中,机轮护板可完成双向运动。取消了机轮护板作动机构,简化了舱门收放系统及其控制流程,提高了系统工作可靠性,缩小机内占用空间,减小重量。说明书CN104176244A1/2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76244A2/2页7图3说明书附图CN10417624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