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工位电机检测机构.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37182 上传时间:2018-01-1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24.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66502.3

申请日:

2014.09.15

公开号:

CN104180784A

公开日:

2014.12.03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G01B 21/00申请公布日:20141203|||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G01B 21/00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苏州赛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变更后:苏州赛腾精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215168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吴南路4号A幢变更后:215168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吴南路4号A幢|||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1B 21/00申请日:20140915|||公开

IPC分类号:

G01B21/00; G01M3/00

主分类号:

G01B21/00

申请人:

苏州赛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发明人:

孙丰

地址:

215168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吴南路4号A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双工位电机检测机构,包括伺服电机、输出端、丝杆模组、固定杆、检测板、检测压头、检测头,其特征在于伺服电机通过输出端输出动力,输出端上设置外螺纹并通过外螺纹与丝杆模组的内螺纹相对应,固定杆固定在伺服电机上并贯穿丝杆模组,检测板通过检测压头与丝杆模组连接,检测头设置在检测板上。实际使用中,将待测试工件放在测试治具上,然后启动本发明所述双工位电机检测机构,伺服电机驱动输出端旋转,从而通过丝杆模组推动检测板移动,以便使检测头与待测试工作充分接触,又不至于过接触导致检测头损坏。

权利要求书

1.  双工位电机检测机构,包括伺服电机、输出端、丝杆模组、固定杆、检测板、检测压头、检测头,其特征在于伺服电机通过输出端输出动力,输出端上设置外螺纹并通过外螺纹与丝杆模组的内螺纹相对应,固定杆固定在伺服电机上并贯穿丝杆模组,检测板通过检测压头与丝杆模组连接,检测头设置在检测板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工位电机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为双工位电机。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工位电机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压头设置在检测头两侧。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工位电机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压头略高于检测头。

说明书

双工位电机检测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制造检测领域,具体是双工位电机检测机构。
背景技术
电子技术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二十世纪发展最迅速,应用最广泛,成为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第一代电子产品以电子管为核心。四十年代末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只半导体三极管,它以小巧、轻便、省电、寿命长等特点,很快地被各国应用起来,在很大范围内取代了电子管。五十年代末期,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块集成电路,它把许多晶体管等电子元件集成在一块硅芯片上,使电子产品向更小型化发展。集成电路从小规模集成电路迅速发展到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而使电子产品向着高效能低消耗、高精度、高稳定、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力成本的逐升,自动化行业的兴起,自动化设备的广泛使用,已是无法取代的,而自动化设备这一重要的工具的大力推广,可以给各行业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提高产品的品质,增加产值效益。
在自动化组装设备中,经常要用到对产品的具体尺寸及本身气密性进行检测,由于人工作业产生的测量精度差,测量难度大,作业效率低,目前还没有一种测量精度高、操作简单、作业效率高的双工位电机检测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模拟人的动作,将操作人员的手工动作用机器代替,并且测量精度高、操作简单、作业效率高的双工位电机检测机构。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双工位电机检测机构,包括伺服电机、输出端、丝杆模组、固定杆、检测板、检测压头、检测头,其特征在于伺服电机通过输出端输出动力,输出端上设置外螺纹并通过外螺纹与丝杆模组的内螺纹相对应,固定杆固定在伺服电机上并贯穿丝杆模组,检测板通过检测压头与丝杆模组连接,检测头设置在检测板上。伺服电机为双工位电机。检测压头设置在检测头两侧。检测压头略高于检测头。
实际使用中,将待测试工件放在测试治具上,然后启动本发明所述双工位电机检测机构,伺服电机驱动输出端旋转,从而通过丝杆模组推动检测板移动,以便使检测头与待测试工作充分接触,又不至于过接触导致检测头损坏。
本发明利用双工位电机进行伺服驱动,避免了人工重复动作,提高了检测定位精度,克服了人员操作繁琐的困难,速度快,效率高。
附图说明
附图中,图1是本发明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
1—伺服电机,2—输出端,3—丝杆模组,4—固定杆,5—检测板,6—检测压头,7—检测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双工位电机检测机构,包括伺服电机1、输出端2、丝杆模组3、固定杆4、检测板5、检测压头6、检测头7,其特征在于伺服电机1通过输出端2输出动力,输出端2上设置外螺纹并通过外螺纹与丝杆模组3的内螺纹相对应,固定杆4固定在伺服电机1上并贯穿丝杆模组3,检测板5通过检测压头6与丝杆模组3连接,检测头7设置在检测板5上。伺服电机1为双工位电机。检测压头6设置在检测头7两侧。检测压头6略高于检测头7。
实际使用中,将待测试工件放在测试治具上,然后启动本发明所述双工位电机检测机构,伺服电机1驱动输出端2旋转,从而通过丝杆模组3推动检测板5移动,以便使检测头7与待测试工作充分接触,又不至于过接触导致检测头7损坏。
本发明利用双工位电机进行伺服驱动,避免了人工重复动作,提高了检测定位精度,克服了人员操作繁琐的困难,速度快,效率高。

双工位电机检测机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双工位电机检测机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双工位电机检测机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工位电机检测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工位电机检测机构.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80784A43申请公布日20141203CN104180784A21申请号201410466502322申请日20140915G01B21/00200601G01M3/0020060171申请人苏州赛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地址215168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吴南路4号A幢72发明人孙丰54发明名称双工位电机检测机构57摘要本发明涉及双工位电机检测机构,包括伺服电机、输出端、丝杆模组、固定杆、检测板、检测压头、检测头,其特征在于伺服电机通过输出端输出动力,输出端上设置外螺纹并通过外螺纹与丝杆模组的内螺纹相对应,固定杆固定在伺服电机上并贯穿丝杆模组,检测板通过检测压头与丝杆。

2、模组连接,检测头设置在检测板上。实际使用中,将待测试工件放在测试治具上,然后启动本发明所述双工位电机检测机构,伺服电机驱动输出端旋转,从而通过丝杆模组推动检测板移动,以便使检测头与待测试工作充分接触,又不至于过接触导致检测头损坏。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80784ACN104180784A1/1页21双工位电机检测机构,包括伺服电机、输出端、丝杆模组、固定杆、检测板、检测压头、检测头,其特征在于伺服电机通过输出端输出动力,输出端上设置外螺纹并通过外螺纹与丝杆模组的内螺。

3、纹相对应,固定杆固定在伺服电机上并贯穿丝杆模组,检测板通过检测压头与丝杆模组连接,检测头设置在检测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工位电机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为双工位电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工位电机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压头设置在检测头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工位电机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压头略高于检测头。权利要求书CN104180784A1/2页3双工位电机检测机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机械制造检测领域,具体是双工位电机检测机构。背景技术0002电子技术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二十世纪发展最迅速,应用最广泛,成为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

4、要标志。0003第一代电子产品以电子管为核心。四十年代末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只半导体三极管,它以小巧、轻便、省电、寿命长等特点,很快地被各国应用起来,在很大范围内取代了电子管。五十年代末期,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块集成电路,它把许多晶体管等电子元件集成在一块硅芯片上,使电子产品向更小型化发展。集成电路从小规模集成电路迅速发展到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从而使电子产品向着高效能低消耗、高精度、高稳定、智能化的方向发展。0004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力成本的逐升,自动化行业的兴起,自动化设备的广泛使用,已是无法取代的,而自动化设备这一重要的工具的大力推广,可以给各行业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提高产品的品质。

5、,增加产值效益。0005在自动化组装设备中,经常要用到对产品的具体尺寸及本身气密性进行检测,由于人工作业产生的测量精度差,测量难度大,作业效率低,目前还没有一种测量精度高、操作简单、作业效率高的双工位电机检测机构。发明内容0006本发明正是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模拟人的动作,将操作人员的手工动作用机器代替,并且测量精度高、操作简单、作业效率高的双工位电机检测机构。0007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双工位电机检测机构,包括伺服电机、输出端、丝杆模组、固定杆、检测板、检测压头、检测头,其特征在于伺服电机通过输出端输出动力,输出端上设置外螺纹并通过外螺纹与丝杆模组的内螺纹相对应,固定杆固定在伺。

6、服电机上并贯穿丝杆模组,检测板通过检测压头与丝杆模组连接,检测头设置在检测板上。伺服电机为双工位电机。检测压头设置在检测头两侧。检测压头略高于检测头。0008实际使用中,将待测试工件放在测试治具上,然后启动本发明所述双工位电机检测机构,伺服电机驱动输出端旋转,从而通过丝杆模组推动检测板移动,以便使检测头与待测试工作充分接触,又不至于过接触导致检测头损坏。0009本发明利用双工位电机进行伺服驱动,避免了人工重复动作,提高了检测定位精度,克服了人员操作繁琐的困难,速度快,效率高。附图说明0010附图中,图1是本发明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说明书CN104180784A2/2页41伺服电机,2输出端,3。

7、丝杆模组,4固定杆,5检测板,6检测压头,7检测头。具体实施方式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12双工位电机检测机构,包括伺服电机1、输出端2、丝杆模组3、固定杆4、检测板5、检测压头6、检测头7,其特征在于伺服电机1通过输出端2输出动力,输出端2上设置外螺纹并通过外螺纹与丝杆模组3的内螺纹相对应,固定杆4固定在伺服电机1上并贯穿丝杆模组3,检测板5通过检测压头6与丝杆模组3连接,检测头7设置在检测板5上。伺服电机1为双工位电机。检测压头6设置在检测头7两侧。检测压头6略高于检测头7。0013实际使用中,将待测试工件放在测试治具上,然后启动本发明所述双工位电机检测机构,伺服电机1驱动输出端2旋转,从而通过丝杆模组3推动检测板5移动,以便使检测头7与待测试工作充分接触,又不至于过接触导致检测头7损坏。0014本发明利用双工位电机进行伺服驱动,避免了人工重复动作,提高了检测定位精度,克服了人员操作繁琐的困难,速度快,效率高。说明书CN104180784A1/1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4180784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测量;测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