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控制实施分区管制的电梯设备的方法和装置.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367923 上传时间:2018-02-12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310104581.5

申请日:

2003.11.04

公开号:

CN1498843A

公开日:

2004.05.2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B66B1/18

主分类号:

B66B1/18

申请人: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发明人:

菲利普·维斯; 米洛斯拉夫·科斯卡

地址:

瑞士赫尔基斯威尔

优先权:

2002.11.06 EP 02405953.7

专利代理机构: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王仲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控制在一座大楼等内的具有多个电梯轿厢(A-F)的电梯设备的方法,所述大楼的楼层被分成多个区(Z1、Z2、Z3),其中运行指令被分配给电梯轿厢。为了在一电梯设备中实现有效的分区管制,同时又不会因此对造成被分隔开的用户群的歧视,根据本发明的建议,对已经分配有自一个区或至一个区(Z1、Z2、Z3)的运行指令的电梯轿厢不再分配自另一个区或至另一个区(Z1、Z2、Z3)的运行指令,和在呼唤(nRZ2、NRZ2)执行一新的运行指令时将空闲的电梯轿厢(fr)的数量与尚未被分配的或尚未被服务的区(Z3)的数量进行比较并且新呼唤(nRZ2、NRZ2)的分配取决于此比较结果。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控制在一座大楼内具有多个电梯轿厢(A-F)的电梯设 备的方法,所述大楼的楼层被分成多个区(Z1、Z2、Z3),其中一个区的 运行指令被分配给轿厢,其特征在于,只要一个电梯轿厢执行一个区的 运行指令,则对该电梯轿厢不再分配其它区的运行指令,在呼唤(nRZ2、 NRZ2)执行一新的运行指令时,将对空闲的电梯轿厢(fr)的数量与尚 未被分配的或尚未被服务的区(Z3)的数量进行比较,并且满足呼唤 (nRZ2、NRZ2)的运行指令取决于此比较结果。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只有当空闲的电梯轿 厢(fr)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没有被电梯设备提供服务的区(Z3)的数量时, 才对来自一个已经由至少一个电梯轿厢(A-F)提供服务的区(Z2)的呼 唤(nRZ2、NRZ2)分配一个空闲的电梯轿厢(fr)。
3: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空闲电梯轿厢(fr) 的数量小于未被电梯设备提供服务的区(Z3)的数量的情况下,新的呼 唤被分配给一个已经在同一区运行的电梯轿厢。
4: 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如下情 况下: a)对至少一个楼层不由电梯设备的所有电梯轿厢提供服务, b)区包括至少一个优先区(Z1、Z2),所述优先区的定义是,至少有 一个不是可以由所有电梯轿厢(A-F)提供服务的楼层属于所述区, 新的呼唤的分配取决于所述呼唤是否来自一个优先区。
5: 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满足条件a)和b)和附 加如下c)条件的情况下: c)电梯设备至少具有一个优先轿厢(E、F),所述优先轿厢的的定义 是可以至少为一个优先区(Z2、Z3)的所有楼层提供服务的轿厢, 当产生一个属于一优先区的呼唤时,将空闲的优先轿厢(E、F)的 数量与尚未被分配的或尚未由电梯设备提供服务的优先区的数量进行比 较并且呼唤的分配取决于该比较结果。
6: 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只有当空闲的优先轿 厢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未被电梯设备提供服务的优先(Z2、Z3)的数量 时,才将一新的属于优先区的呼唤(nRZ2、NRZ2)分配给一优先轿厢(E、 F),和/或只有当非优先轿厢(A-D)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目前未由电梯设 备提供服务的非优先区(Z1)的数量时,才将一不属于一优先区的呼唤 分配给一空闲的非优先轿厢(A-D)。
7: 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空闲的 电梯轿厢(fr)的数量小于目前未被电梯设备提供服务的区的数量并且由 两个或多个电梯轿厢对一个区(Z3)提供服务的情况下,将阻止对正在 为同一区(Z3)提供服务的电梯轿厢中的一个轿厢(D)继续分配运行任 务,直至其处于空闲状态,并以此实现对一尚未提供服务的区的分配。
8: 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个区(Z1、Z2、 Z3)的总数量小于或等于电梯轿厢(A-F)的数量的电梯设备中,只要有 一个区未被提供服务,则将阻止对与另一电梯轿厢相同分别为同一区提 供服务的一个电梯轿厢分配新的运行任务。
9: 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楼层的多 区(Z1、Z2、Z3)分隔取决于乘客进入楼层的进入授权或根据乘客进入 楼层的进入授权将楼层分成多个区。
10: 一种应用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的电梯 设备的控制装置。

说明书


用于控制实施分区管制的电梯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大楼等内的具有多个电梯轿厢的电梯设备进行控制方法和装置,所述大楼的楼层被分成多个区段,其中运行指令被分配给电梯轿厢。

    背景技术

    EP 0 624 540 B1中披露了一种用于分区控制作业的电梯设备。在具有对区段呼唤快速分配功能的电梯设备中对一个由三部电梯构成地电梯设备进行的在一个高层大楼内的至少一个主停靠楼层与区段之间的人员输送进行了验证。每名大楼内的电梯用户通过一个配属给一个区段的入口,在所述入口处利用一个传感器对电梯用户进行登记。通过对相应入口的选择,电梯用户不需对呼唤记录装置进行人工操作,即可将其希望到达的区段通告给电梯控制装置。电梯轿厢向特定的、固定配属的区段运行。采用分区控制可以特别迅速地到达高层大楼内的所需楼层。为此可以有特快电梯,所述特快电梯可以运行驶过这些电梯不提供服务的楼层。

    出于同样的原因在US-A 5,511,634中披露的电梯设备中也进行了分区。其中将至一新的区段的一个新的呼唤分配给空闲的电梯轿厢中的某个可以最迅速地为此呼唤提供服务的电梯轿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控制在一座大楼内具有多个电梯轿厢的电梯设备的方法和装置,所述大楼的楼层被分成多个区段,其中一个区段的运行指令被分配给轿厢,从而在对属于区段的用户组分隔的情况下进行分区控制,以便而可以尽可能地缩短具体的用户组的候梯时间。

    根据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控制在一座大楼内具有多个电梯轿厢的电梯设备的方法,所述大楼的楼层被分成多个区段,其中一个区的运行指令被分配给轿厢,其特征在于,只要一个电梯轿厢执行一个区的运行指令,则对该电梯轿厢不再分配其它区的运行指令,在呼唤执行一新的运行指令时将把空闲的电梯轿厢的数量与尚未被分配的或尚未被服务的区的数量进行比较并且新呼唤的分配取决于比较结果。

    在本发明的控制方法中,区段优选被分配给具有限制进出授权的各个用户组。与在已有技术中所述电梯设备和其控制的区别是,在本发明的方法中分区管制作业用于实现安全目的,以便将用户组严格分隔开。当一部电梯正在执行属于一个区的运行任务时,则对该电梯只能分配同一区段的另一运行任务。只有当电梯轿厢已经完成所有分配给它的运行任务并因此处于空闲状态时,才能将该电梯轿厢分配给另一区。在对一新的执行一新的运行任务的呼唤进行分配时,根据本发明首先将空闲的电梯轿厢的数量与尚未被分配的,即目前未被服务的区的数量进行比较。因此可以确定是否对所有区尚有足够的空闲的电梯轿厢。在判定新的呼唤应分配给哪个方向时,将对此点加以考虑。

    根据一优选实施方式,一个属于一个已经由电梯设备提供服务的区的呼唤,如果对每个未提供服务的区都有一个空闲的电梯,则被分配给一个空闲的电梯轿厢。以此方式将电梯分配给属于各区的用户组,使每个用户组总是具有一部供支配的电梯。

    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解决了在不同的电梯布局的情况下基于进出授权在实现对用户组空间分隔时产生的问题。因而可以实现一种电梯设备,其中仅由电梯分组为几个楼层提供服务。当这时这些限制提供服务的楼层被分配给或应分配给特定的用户组时,则将导致该用户组或其它的用户组分别根据乘行的目的楼层候梯时间过长的问题或不再能对其它用户组的人员进行分配。

    此问题根据优选实施方式的解决方案是:对一个新的呼唤确定是否所述呼唤属于一个区,所述区至少具有一个限制提供服务的楼层。所述区在这里被称作“优先区”。分配给优先区的呼唤在这里被称作“优先呼唤”。为了对如何分配呼唤进行判定,优选首先确定,是否涉及的是一个优先呼唤,还是非优先呼唤。然后根据此判定进行分配。

    根据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这种优先呼唤最好分配给能为一个区的所有楼层提供服务的电梯轿厢。这种轿厢被称作“优先轿厢”。在分配呼唤时优选首先确定,是否涉及的是优先呼唤,其中在对优先呼唤进行分配时将空闲的优先轿厢数量与尚未被分配的优先区的数量进行比较,从而实现尽可能为每个尚未被分配的优先区总留有一个优先轿厢。就非优先呼唤而言,将把非优先轿厢的数量与尚未被分配的非优先区的数量进行比较,从而尽可能为每个尚未被分配的非优先区总留有一个优先轿厢。

    采用此方式,尽管电梯结构不同,但可以平等地对待各个用户组,并且减少了每个特定的用户组的候梯时间。而且可以采用相应较多的有待分配的电梯轿厢对一个用户组的客流高峰做出反应。

    而且还可以将多个电梯轿厢分配给一个区。因此甚至所有电梯轿厢都可以投入运行。当出于某种原因一个电梯轿厢失效时,在这时不再有电梯供其所分配的区支配,则所涉及的用户组也不会受到歧视对待。

    在此情况下,优选当空闲的电梯轿厢少于被服务的区,但有一个区被多部电梯提供服务时,则阻止该为多部为一个区提供服务的电梯的其中一个电梯轿厢接受新的指令。该轿厢在完成其运行任务后将处于空闲状态并可以分配给未被服务的区。

    【附图说明】

    下面将对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加以说明。图中示出:

    图1为形象说明电梯设备的分区管制的示意图;

    图2为具有多部电梯和不同的电梯布局的电梯设备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电梯设备的第一区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电梯设备的第二区的示意图;

    图5为图2的电梯设备的第三区的示意图;

    图6示出对图1的电梯设备的呼唤分配的举例;

    图7示出在图6所示的情况下采用习用的控制方式实现的呼唤分配的举例;

    图8A-8E为在图6所示的情况下不同的呼唤分配和新的呼唤的示意图;

    图9为在对图2-5中所示的电梯设备进行控制时的算法的流程图;

    图10加有注释的图9流程图的一部分;

    图11A-11C为图2所示的电梯设备中呼唤分配和新的呼唤的不同的示意图,其中图11A为初始状况举例,图11B为在图11A中所示状况下一新的呼唤和图11C为呼唤分配,所述呼唤分配是采用习用的控制方式实现的;

    图12为具有注释的图9的流程图的一部分,其中示出图9所示的控制-算法是如何实现呼唤分配的;

    图13为呼唤分配的最终状况的视图,其中示出在图11A所示的情况下采用在图9中所示的算法如何实现呼唤分配;

    图14-17为用于说明图9的控制算法的作用在图2所示呼唤设备中的呼唤分配状况的视图;

    图18和19为旨在说明棘手的状况在没有空闲的电梯轿厢时的呼唤分配举例;

    图20和21示出旨在说明解决所述问题的方案的根据图18和19的呼唤分配;

    图22-24为用于解决图18和19所示问题的算法的流程图;和

    图25-27示出旨在说明图22-24所示的算法的作用的不同呼唤状况举例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1.总的构思

    1.1分区控制问题的介绍

    在大楼等内(还可以联想到船舶)采用分区控制,以便对电梯乘客的不同群体相互之间加以区分。分区控制是在大楼等内采取的安全措施,其中必须对乘客群体相互之间加以分隔。

    在例如有两组乘客,即组1和组2,则在一个分区控制的大楼内属于组1的乘客不得与属于组2的乘客一起乘行。

    在一个分区控制的大楼等内每个目标楼层的呼唤被分配给一个区。为了实现乘客群的分隔,一个正在运行的电梯不得接受属于一个非来自电梯正在为其提供服务的区的呼唤。例如假定电梯A为区1的呼唤提供服务。还假定,在此时刻一名属于组2的乘客输入一个呼唤。基于分区隔离第二组的乘客只能在区2内乘行,而来自区1的乘客只能在区1内乘行。因此属于组2的乘客的新的呼唤不能分配给电梯A。

    在本电梯设备中以及应用在此作为基础的用于这种电梯设备的控制方法时应在采取这种分区管制的情况下实现有利的控制。应对分别归属于不同区的用户群体进行有效的相互分隔,以便使第一用户组的人员不能乘坐为第二区提供服务的电梯。

    可以采取公知的身份识别措施将具体的用户组分配给具体的区。为此电梯设备可以具有各种身份识别装置。例如钥匙开关、编码按键、电子密钥、芯片卡、指纹传感器等。例如一名属于一特定的用户组的人员仅需采用个人的机械或电子钥匙或输入其个人的密码即可以用其所在区的目的楼层输入运行任务的呼唤。在采用相应的控制方法时优选在输入呼唤的同时进行身份识别,以便将呼唤分配给特定的区。

    1.2区的更换

    在一分区管制的大楼内,每部电梯都可以为呼唤提供服务,或电梯轿厢不具有运行任务。当电梯不具有运行任务时,所述电梯处于“空闲”状态。处于空闲状态的电梯可以接受来自任何一个区的呼唤。

    当一部电梯为一个区内的呼唤提供服务时,在所述电梯空闲之前,不能对区进行更换。

    在图1中示出具有两个区的例子。

    其中:

    R→Z1            一个属于区1的呼唤;

    Z1               区1;

    Knj              电梯没有运行任务;

    fr               电梯是空闲的;

    R→Z2            呼唤属于区2;

    Z2               区2

    图1形象地说明了上述情况。

    2.优先轿厢-算法

    为了解决具有不同的电梯布置或不同的电梯结构的大楼内的分配问题,在此采用了所谓的优先轿厢-算法(英文为:favorite car algorithms)。

    下面将举例对电梯结构和一些属于该电梯结构的区加以说明,其中将对在特定大楼内的实际情况加以说明,以便对问题和在此建议的解决方案加以清楚的说明。所有下面的举例都建立在所提出的区和结构上。在简介后将对根据本实施例推荐的算法与一些举例相结合加以说明。

    2.1电梯结构

    在图2中示出不同的电梯结构(电梯布置)的例子。在图中示出的电梯设备具有带电梯轿厢A、B、C、D、E、F的六部电梯。用虚线表示主入口ME。具有轿厢A、B、C、D的电梯由主入口ME仅向上运行。在这里提出的例子中具有轿厢E、F的电梯也为位于主入口ME下面的地下室层提供服务。下面的例子涉及的是在图2所示的电梯结构。

    2.2区

    在此所示的大楼涉及的是一座需要采取作为安全措施的分区管制的大楼。假定,大楼涉及一银行大楼,所述大楼附加具有公共区-例如在一个楼层经营饭店-和住宅区。在图3至5中,分别用一个灰色的框表示由此产生的区,所述区被分别分配给电梯设备的用户组。

    2.2.1区1:来访者

    在本例中第一用户组涉及来访者。在此所示的例子中来访者具有通向主入口和来访者楼层的通道。所述来访者楼层例如可以是具有为公众开放的饭店的楼层或银行的会客室。在图3中用附图标记Z1表示区1。在图中在主入口ME上有一个灰色的框和在来访者楼层上的一个灰色的框。

    举例大楼的另外两个用户组是住户和银行职员。

    来访者与住户共同具有下述楼层:主入口ME和来访者楼层。来访者与银行职员共同仅具有楼层“主入口”。

    如图3所示,在图中所示的例子中所有电梯A至F可以为来访者楼层并因此可以为区Z1提供服务。

    2.2.2区2:住户

    大楼的住户当然具有通向其住宅所在楼层的通道。通常在大楼的地下层还有住户可以进入的区域,例如地下储藏室或用户专用的地下车库。

    在图4中举例用附图标记Z2表示用户的区2。用户的楼层在所示的例子中是主入口、和从来访者楼层到来访者楼层上方的楼层和主入口下面的几个楼层。

    住户与来访者共同具有楼层“主入口”ME和来访者楼层。住户与银行职员仅共同具有楼层“主入口”。

    2.2.3区3:银行职员

    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银行职员楼层是从主入口ME直到来访者楼层的所有楼层(其中不包括来访者楼层)和几个在主入口ME下面的楼层。在图5中用Z3表示由此构成的区3。银行职员因此与来访者和住户仅共同具有楼层“主入口”ME。

    2.3定义

    为便于理解优先轿厢-算法下面将对几个术语加以说明:

    2.3.1优先区

    如果一个区包含有并不是每个电梯轿厢都可以到达的楼层时,则该区是“优先区”。在上述例子中“住户”区Z2和“银行职员”区Z3是“优先区”。

    2.3.2优先轿厢(优先电梯)

    如果一个电梯轿厢可以为至少一个优先区的所有楼层提供服务时,则该电梯轿厢是“优先轿厢”。在上述例子中电梯轿厢E和F是优先轿厢。

    2.3.3优先呼唤

    如果属于一个运行任务的呼唤被分配给一个优先区,则该呼唤是优先呼唤。此点例如可以通过采取如上所述身份识别措施加以判定。当一名乘客通过一相应的钥匙或密码被确定为住户,则该住户可以输入向区Z2内的一个目标楼层运行任务。则相应的呼唤被分配给区Z2。在此所示的例子中对于来访者不必非得进行身份识别不可。银行职员同样需要利用钥匙等输入属于区Z3的呼唤。

    2.3.4未分配的优先区的数量

    那些目前或实际未分配给某一电梯或电梯轿厢的优先区的数量被称作未分配的优先轿厢的数量。在图6中示出对此的一个例子。

    其中电梯轿厢A、B、C和F处于空闲状态(该状况在图中用附图标记fr表示。电梯D为一名来访者的运行任务提供服务,因此被分配给区Z1。电梯E为一个住户的运行任务提供服务并因此分配给区Z2。

    在本例中未被分配的优先区的数量是1。区3是一个优先区,但它并不分配给任一电梯轿厢。

    2.3.5未分配的非优先区的数量

    在此所有不是优先区的区被称作非优先区。实际或目前未分配给电梯的非优先区的数量被称作未被分配的优先区的数量。在图4的例子中未分配的优先区的数量是零。在本例中唯一的非优先区是区Z1。区Z1被分配给一个电梯轿厢,即电梯轿厢D。

    2.3.6充足的可供支配的优先轿厢

    当空闲的优先轿厢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未被分配的优先区的数量时,则满足“充足的可供支配的优先轿厢”条件。

    在做出是否将一呼叫应分配或不应分配给一个空闲的电梯轿厢判定时,所述条件或所述表达是相宜的。

    在图7的例子中电梯轿厢A至C是空闲的。电梯轿厢D被分配给区Z1和电梯轿厢E和F被分配给区Z2。在本例中不满足“充足的可供支配的优先轿厢”条件。两个电梯轿厢E和F正在工作。没有多余的供优先区Z3使用的优先轿厢。

    2.3.7充足的可供支配的非优先轿厢

    当空闲的非优先轿厢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未被分配的非优先区的数量时,则满足“充足的可供支配的非优先轿厢”条件。

    在做出是否应将一呼叫分配或不应分配给一个空闲的电梯轿厢判定时,所述条件或所述表达是相宜的。

    2.4为什么采用算法?

    当一个用户输入呼唤时,所述呼唤立刻被分配给一个区。根据已知的分配算法(例如见EP0 301 178 B1)电梯控制单元选出为所述呼唤提供服务的最佳的电梯轿厢。此点例如取决于减少成本或旨在尽可能最快的到达和/或缩短等候时间的算法。就选择最佳的电梯轿厢而言目前仅有很小的限制:电梯轿厢必须既为始发楼层又为目的楼层提供服务,电梯轿厢的区状况必须是“空闲的”fr或目前分配给电梯轿厢的区必须与分配给呼唤的区一致。

    在图8A至8C中示出将出现什么情况。

    在图8A中举例示出初始状况。所述状况与图6的状况相符,即电梯轿厢D被分配给区Z1和电梯轿厢E被分配给区Z2,同时其余的电梯轿厢处于空闲状态fr。在此情况下如图8B所示,在区Z2有一个新的呼唤nRZ2。所述新的呼唤nRZ2涉及在住宅楼层与住户可以进入的地下储藏室之间的运行请求。

    例如电梯控制装置选择电梯轿厢F作为最佳的电梯轿厢。

    在图8C中示出由此形成的分配状况。所述状况与图7所示状况相符,其中用在下面的灰色表示新的被分配的呼唤。

    如果不应用特殊的算法,这时将产生如下情况:

    假定这时由一名银行职员输入一个呼唤nRZ3,所述银行职员打算从主入口到只允许银行职员进入的地下室层。所述新的呼唤属于区Z3并包括一个地下室层。

    如图8E所示,这时没有可供支配的电梯轿厢。而空闲的电梯轿厢A至C不能为地下室层提供服务和可以为地下室层提供服务的两个优先轿厢E、F被分配给另一区Z2并且因此不能被分配给区Z3。

    这位银行职员必须等候,直至两个电梯轿厢E和F重新空闲。但因为此时有可能由区Z2不断输入新的目的楼层呼唤,所以此状况将会延续很长时间。

    为解决这类问题推荐采用“空闲轿厢分配”-算法。所述算法对情况进行分析并将属于区Z2的呼唤的电梯分配转移给电梯轿厢E,而不转移给电梯轿厢F。

    在实施算法之后,可以针对呼唤确定分配并且向用户发出信息,所述信息向用户显示分配给其呼唤的轿厢。

    2.5“向空闲轿厢分配“-算法

    在图9中以流程图方式示出“向空闲轿厢分配“-算法。所述流程图采用如下图例加以解释:

    R=f     呼唤是一个优先呼唤。在此将调查所述呼唤是否是优

             先呼唤。

    gfK      是否有充足的供支配的优先轿厢?根据上述定义对此

             条件进行调查。其中还以如下方式进行询问,检查是

             否在将一新的呼唤分配给空闲的优先轿厢之后仍有充

             足的供支配的优先轿厢。

    tbfK     采用最佳的优先轿厢。根据甚至在通常的控制算法应

             用的标准,在多个空闲优先轿厢中进行选择。

    afKsZ    其它的优先轿厢在同一区运行。在此检查是否有一个已

             经分配与新的呼唤属于同一区的优先轿厢。

    gnFK     是否有充足的供支配的非优先轿厢?在询问时优选还要

             调查,在将新的呼唤分配给空闲的非优先轿厢之后是否

             还有充足的供支配的非优先轿厢。

    R→nfK   可以将呼唤转移给非优先轿厢。

    anfKsZ   其它的非优先轿厢在同一区内运行。

    tbfKsZ   采用在该区运行的最佳的优先轿厢。

    tbnfK    采用最佳的非优先轿厢。

    R→nfKsZ 呼唤被转移到在该区运行的非优先轿厢。

    tbnfKsZ  采用在该区运行的最佳的非优先轿厢。

    nc       无变化。

    2.5.1在图8A至8E所示的例子中算法的作用

    为此将参照采用图9所示的算法的图10中所示的判定路径。100表示条件“呼唤是优先呼唤”被判定“得到满足”。图8B中所示的呼唤属于优先区Z2并且因此是优先呼唤。

    当呼唤-如在本例子中采用前置的通常的控制算法产生的-被分配给电梯轿厢F时,对优先区Z3的呼唤不再有充足的可供支配的电梯轿厢。如附图标记102所示,条件“具有充足的可供支配的优先轿厢”gfK未满足。

    另一方面,优先轿厢E已经在区Z2内运行。如附图标记104所示,条件“其它的优先轿厢在同一区内运行”afKsZ被满足。

    还有三个空闲的非优先轿厢。条件“具有充足的供支配的非优先轿厢”gnfk被满足。但由于非优先轿厢A至D中没有一个轿厢能够为新的呼唤nRZ2中包含的地下室层提供服务,所以图8B所示的新的呼唤nRZ2不能分配给非优先轿厢,此点导致用106表示的判定。

    算法还导致应用tbfKsZ,即如附图标记108所示必须采用在该区运行的最佳的非优先轿厢。此点是正确的判定,因为这时新的呼唤nRZ2被分配给电梯轿厢E,因此对优先区Z3优先轿厢F被释放。不必等候过长的时间,即可对图8D所示的新的呼唤nRZ3进行分配。

    2.5.2另一例子

    图11A示出可能会出现另一情况。在图11A中具有电梯轿厢A、B、D和E的电梯不工作,此点用附图标记oos(out of service)表示。电梯轿厢C被分配给区Z2和电梯轿厢F处于空闲状态fr。这时如图11B所示假定,在区Z2中输入一新的呼唤NRZ2,所述呼唤请求进行主入口ME与一个上面的住宅楼层之间的运行。也可以由一个非优先轿厢A至D完成这种运行任务。通常的电梯控制装置将这种呼唤NRZ2例如分配给电梯轿厢F,因为电梯控制装置判定轿厢F是最佳的电梯轿厢。

    如果不采用算法则会产生图11C示出的状况,其中电梯轿厢C和F都被分配给区Z2并且其余的电梯轿厢处于不工作oos状态。

    这时的问题是,特别是如果只能有一个优先轿厢对一个呼唤提供服务,则可能分配给区Z3的呼唤(见例如图8D所示的呼唤nRZ3)不能被分配。

    在图12中示出在这种情况下图9中所示的算法所起的作用。

    如110所示,算法做出判定呼唤属于区Z2并因此是一个优先呼唤。判定的依据是,只剩余有一个优先轿厢,但有两个优先呼唤。如果把呼唤分配给电梯轿厢F,则不再有充足的供支配的优先轿厢。此点将导致做出判定112。

    如114所示,由于在区Z2内只有唯一一个非优先电梯轿厢在运行和所有其它的非优先电梯轿厢不能供支配,则在图11A中所示的状况下不再有为非优先区Z1提供服务的轿厢。

    非优先轿厢C在区Z2内运行。如116所示,还有其它的在同一区运行的非优先轿厢。

    由于新的呼唤NRZ2仅涉及楼层-主入口ME和在其上的楼层,所以可以将呼唤分配给在同一区内运行的一个非优先轿厢。在同一区运行的非优先轿厢C可以为从主入口始发上行的所有楼层提供服务。用118示出相应的判定。

    因此算法在120处产生指示ZbnkKsZ,采用在同一区运行的最佳的非优先轿厢。在图11A所示的例子中该轿厢是轿厢C。

    在图13中示出相应的根据算法采取的分配。算法将呼唤NRZ2的分配由前置的电梯算法选出的电梯轿厢F转移到电梯轿厢C。算法对电梯轿厢F进行释放,用于为属于区Z3的其它呼唤提供服务。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为属于区Z3的呼唤提供服务。

    注释:但在一新的呼唤不能转移到区Z2或电梯轿厢C,算法导致得出判定“没有变化”nc。呼唤根本不会被转移。则根据通常已知的算法,电梯轿厢F被分配给呼唤。

    2.5.3例1

    参照图14。图中示出,根据上述例子(图2至5)的电梯布局具有六部电梯A至F。电梯组有两个优先电梯E和F。具有下属定义的区:

    区Z1                非优先区

    区Z2                轿厢E、F的优先区

    区Z3                轿厢E、F的优先区

    轿厢E被分配给区Z2。轿厢F空闲。对于一个新的分配给区Z3的呼唤,成本计算-算法例如选择了为所述呼唤提供服务的轿厢F。但当轿厢F被分配给区Z1时,则不再有为区Z3提供服务的轿厢。

    图9所示的算法将防止此问题的产生。很容易从图9的流程图推导出在此例子中算法判定对属于区Z1的该新的呼唤采用已经在该区Z1运行的最佳的非优先轿厢。

    2.5.4例2

    参照图15。如图所示,根据上述例子(图2至图5)的电梯布局具有六部电梯A至F。电梯组具有两个优先轿厢E、F。具有下述定义的区:

    区Z1            非优先区

    区Z2            轿厢E、F的优先区

    Z3            轿厢E、F的优先区

    在本例中假定轿厢A被分配给区Z1和轿厢E被分配给区Z2。其余的轿厢处于空闲状态fr。

    当这时轿厢F被分配给区Z1时,没有多余的优先轿厢为区Z3提供服务。为了避免这个问题,算法(根据图9的流程图很容易地推导出)判定必须对该新的呼唤采用最佳的非优先轿厢。

    2.5.5例3

    在图16中对例3做了表述,其中同样有六部电梯,但有三个非优先电梯轿厢A-C和三个优先轿厢D-F。区的定义如下:

    区Z1            非优先区

    区Z2            非优先区

    区Z3            轿厢D-F的优先区

    区Z4            轿厢D-F的优先区

    在图16所示的例子中轿厢A和B被分配给区Z1和轿厢C和F被分配给区Z3。轿厢C和F处于空闲状态。这时仅有一个属于区Z3的呼唤输入。一个纯成本算法将该新的呼唤例如分配给电梯轿厢C。

    但如果电梯轿厢属于区Z3时,则没有多余的电梯轿厢为区Z2提供服务。

    与上述的例子1和2相同很容易根据图9的流程图得出算法的判定。如图所示,该算法可以避免刚才所述的问题的出现。算法判定对该新的属于区Z3的呼唤必须采用在区Z3中已经运行的最佳的电梯轿厢。由于否则将不再有用于区Z3的轿厢,所以算法不会采用轿厢F。

    2.5.6例4

    对例4参照图17。在此采用图16中所示的电梯布局。因此在一个电梯组中有三个优先轿厢D、E和F。其中的两个属于区Z2。区的定义如下:

    区Z1            非优先区

    区Z2            轿厢D-F的优先区

    区Z3            轿厢D-F的优先区

    电梯轿厢C和F处于空闲状态。对一个新的属于区Z2的呼唤成本计算-算法例如选用了轿厢F。

    但如果轿厢F被分配给区Z2,则没有多余的电梯轿厢用于区Z3。

    根据图9的流程图可以很容易地得出在此情况下推荐的的算法所起的作用。所述算法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力求将该呼唤分配给轿厢C,以便为区Z3留有一个空闲的优先轿厢。如果此点不可能的话,则必须由已经在区Z2内运行的最佳轿厢接受此呼唤。

    2.6“缺少为区提供服务的轿厢”-算法

    假定在图18所示的情况。此时的电梯结构例如与图2所示相同。大楼的各个楼层如上面对图3-5所述被分区。在上述情况下轿厢A、B、D、F为区Z3提供服务。轿厢C被分配给区Z1,和轿厢E被分配给区Z2。仅有唯一一个轿厢在区Z1内运行。所有其它的轿厢在其它区运行。没有空闲的轿厢。

    而且还假定,如图19中所示在区Z1内运行的电梯轿厢不能使用。此点采用附图标记oos示出“不工作”。换句话说,“丢失了”区Z1。从此时起所有输入给属于区Z1的呼唤的人员不能得到服务。

    在此时刻被称作“缺少为区提供服务的轿厢”-算法的算法开始工作。

    其工作方式如图20和21所示。在图20内可以看出,该算法在所有运行的(即不处于空闲状态的)轿厢中确定出一个不再接受呼唤的轿厢。该轿厢在本例中是轿厢D,将被阻止其接受新的呼唤。一个在此情况下的轿厢被称作“转移轿厢”SK。

    如图21所示,一个转移轿厢,一旦它已经处理完毕所有存在的呼唤,则处于空闲状态并可以为失去服务的区的呼唤提供服务。在图27右侧示出的最终状况下,轿厢D这时可用于区Z1。在此情况下“缺少为区提供服务的轿厢”-算法停止工作。

    如果一个以上的区以上述方式“失去服务”,则该算法将为每个失去服务的区选出一个转移轿厢,所述轿厢在完成其运行任务后由其被分配的区转移到空闲状态。

    采用“缺少为区提供服务的轿厢”-算法对如下两个清单进行调度:其中的一个清单是所有被阻止接受新的命令的优先轿厢(优先转移轿厢)和另一个清单是所有被阻止接受新的命令的非优先轿厢(非优先转移轿厢)。

    在图22-24中所示的流程图采用如下图例加以解释。

    在一个呼唤最终被分配给一个轿厢之前,每次都要调用所示的“缺少为区提供服务的轿厢”-算法。

    图22-23流程图的图例:

    LSnfK                   对非优先转移轿厢清单的调度

    LSfK                    对优先转移轿厢清单的调度

    KeLSfK                  轿厢在非优先转移轿厢清单内

    KeLSnfK                 轿厢在优先转移轿厢清单内

    nc                      没有变化

    tbuKsZ                  选用在该区运行的最佳的非优先转

                            移轿厢(换句话说,算法阻止转移

                            轿厢接受新的呼唤分配)

    mmfZ                    缺少非优先轿厢

    rLSnfK                  重新设置非优先转移轿厢清单

                            (那些被阻止接受新的呼唤分配

                            的非优先轿厢的清单被置于零)

    K=fr                   轿厢处于空闲状态

    K=nf                   轿厢不是非优先轿厢

    #mnfz>#SnfK            失去服务的非优先区的数量大于非

                            优先转移轿厢的数量

    KsZ>1                  一个以上的轿厢在该区运行

    K→LSnfK                为非优先转移轿厢添加轿厢

    na                      没有动作

    mfZ                     缺少优先区

    rLSfK                   重新设置优先转移轿厢清单

                            (那些被阻止接受新的呼唤分配

                            的优先轿厢的清单被置于零)

    K=f                    轿厢是优先轿厢

    #mfz>#SfK              失去服务的优先区的数量大于

                               优先转移轿厢的数量

    K→LSfK                    为优先转移轿厢添加轿厢

    2.6.1例

    参照举例示出初始状况的图15。其中采用与图2-5所示相同的电梯结构和分区。有关区的定义如下:

    区Z1               非优先区

    区Z2               轿厢E、F的优先区

    区Z3               轿厢E、F的优先区

    图25中示出电梯轿厢A-F对所述区的分配。

    这时如图26和27中用UA的标示,轿厢C突然不能使用。在图26中示出的状况下未来的和正在候梯的属于区Z1的乘客不再被输送。

    这时输入一个新的呼唤。所述呼唤例如属于区Z3的。成本计算算法例如判定电梯轿厢D是对此呼唤最佳的轿厢。

    从流程图22-24很容易可以看出,“缺少为区提供服务的轿厢”-算法在这种情况下的作用。所述算法不将呼唤分配给轿厢D,而是将轿厢D选择作为转移轿厢。所述呼唤这时被分配给那些其它的已经在区Z3内运行的轿厢中最佳的轿厢。

    然后如图27所示,轿厢D处于空闲状态fr。这时轿厢D可以被分配给区Z1。

    要说明的是,轿厢D实际被上述的“向空闲轿厢分配”-算法保持在空闲状态。

用于控制实施分区管制的电梯设备的方法和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用于控制实施分区管制的电梯设备的方法和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用于控制实施分区管制的电梯设备的方法和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控制实施分区管制的电梯设备的方法和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控制实施分区管制的电梯设备的方法和装置.pdf(2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控制在一座大楼等内的具有多个电梯轿厢(AF)的电梯设备的方法,所述大楼的楼层被分成多个区(Z1、Z2、Z3),其中运行指令被分配给电梯轿厢。为了在一电梯设备中实现有效的分区管制,同时又不会因此对造成被分隔开的用户群的歧视,根据本发明的建议,对已经分配有自一个区或至一个区(Z1、Z2、Z3)的运行指令的电梯轿厢不再分配自另一个区或至另一个区(Z1、Z2、Z3)的运行指令,和在呼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卷扬;提升;牵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