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装置.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201444 上传时间:2018-02-02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551.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7190004.3

申请日:

1997.04.01

公开号:

CN1178000A

公开日:

1998.04.01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有效期届满IPC(主分类):F04D 29/42申请日:19970401授权公告日:20030730|||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F04D 29/42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日本富列克特株式会社变更后:日本富洛达株式会社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日本东京都变更后:日本东京都变更事项:共同专利权人变更前:日本琵马库株式会社变更后:日本琵马库株式会社|||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F04D29/42; F24F7/06

主分类号:

F04D29/42; F24F7/06

申请人:

日本富列克特株式会社; 日本琵马库株式会社

发明人:

野沢清治; 田中武久; 森山博纪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1996.04.01 JP 104684/96

专利代理机构: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寿宁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促进地下停车场等的换气或改善大空间采暖效果的通风装置。能在两侧任意方向喷出空气。该通风装置备有箱形的腔室和鼓风机,腔室的侧面由侧板包围。在侧板上形成吸入口,在其它侧板上形成排出口。鼓风机配置在腔室内,把吸入的空气从排出口排出。在排出口内设有喷嘴,其中,与形成有吸入口的侧板相邻的两个侧板上的喷嘴,能以排出口为中心自由转动。该自由转动的喷嘴的喷出口偏离排出口中心线。只要使喷嘴旋转,就可以喷出空气。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备有箱形的腔室和鼓风机,该腔 室的侧面由4个互成直角的相邻侧板包围,在上述侧板中的一个侧板上 形成吸入口,在其它3个侧板上分别形成排出口,上述鼓风机配置在腔 室内,把从吸入口吸入的空气从排出口排出,在排出口分别设有喷咀, 其中,与形成有吸入口的侧板相邻的两个侧板上的喷咀,能以排出口中 心线为中心自由转动,而且,该自由转动的喷咀的喷出口偏离排出口中 心线。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喷咀能相对于排 出口装卸。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可旋转喷咀的基 部形状,是能穿过排出口的圆筒形,在该喷咀的靠基部一侧的端部上, 设有直径大于排出口的凸缘;距该凸缘不远的靠喷出口的上述基部外周 设有突起;在排出口的周边部,形成上述突起能穿过的凹部。
4: 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备有能 闭塞排出口的且相对于排出口装卸自如的盖体。
5: 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备有能 闭塞排出口的且相对于排出口装卸自如的盖体,该盖体的基部形状为能 穿过排出口的圆筒形,在该盖体的靠基部一侧的端部上,设有直径大于 排出口的凸缘,距该凸缘不远的靠盖体前端的基部外周设有突起;在由 盖体闭塞的排出口的周边部,形成上述突起能穿过的凹部。

说明书


通风装置

    本发明涉及促进地下停车埸的换气或改善大规模空间采暖效果的通风装置。

    设置在建筑物地下的地下停车埸中,容易充满汽车的废气,有法定的严格换气量要求。因此,必须特别注意换气。另外,在有高天花板的室内游泳池、体育馆、大厅、饭店前厅等中,供暖时的暖空气常常聚集在上方,必须采取一些办法使该暖空气散开,以改善取暖效果。

    现有技术中,此种换气或改善取暖效果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在室内尽量分散地设置大型供气管道及排气管道。

    (2)不仅采用供气扇、排气扇,还设置采用了小口径管道的换气扇。将该小口径管道例如配置在天花板部,在该管道上以适当间隔设置与管道内流路相通的喷咀,使来自换气促进扇的空气在管道内流通,从上述喷咀射出喷流,在室内形成强制对流,以促进换气。

    (3)设置多个小型轴流风扇以促进换气。

    但是,上述(1)的方法中,在大花板、壁面上必须有大尺寸的给排气管道。尤其在向地下停车埸换气的情况下,由于换气风量大,低的天花板面被大型给排气管道占据,影响照明、自动喷水器等其它设备地设置。另外,在管道必须跨越梁的部位,其施工复杂。

    上述(2)的方法,与方法(1)相比,虽然施工简单,贯通梁也容易,但仍然需要进行管道的施工。

    上述(3)的方法,虽然不需要进行管道的施工,但是为了在室内使空气不聚集而形成空气流,需要相当多的风扇。而且,轴流风扇本身与气流方向相同,在要形成预定空气流的情况下,由于已经安装了其它机器,所以,其设置埸所受到限制。而且,由于风扇的安装方向不都是同一方向,配置上不整齐,外观也不好看。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人先前在日本专利公报特开平7-31824号中公开了一种通风装置。该通风装置中,在腔室的一个侧板上设置支承喷咀的中空可挠性支承体,由鼓风机把从吸入口吸入的空气通过可挠性支承体,从喷咀喷出。这样,不需要管道施工,而且,可自由改变从喷咀中喷出的喷流方向。可用一个装置向多个方向喷出喷流。因此,可大大提高设置自由度。

    但是,在停车埸中,车辆一般都是垂直于出入方向(车辆通路)停车的。因此,采用上述特开平7-31824号公报揭示的通风装置进行换气时,通风装置以预定间隔设置在车辆通路上,在车辆通路上形成主运送气流。

    另外,为了使位于垂直车辆通路的2个方向停车区域的空气扩散,进行换气,最好相对于装置设置方向、从平面看,分别朝两侧90°方向地向外方喷出其它的喷流,

    为了实现这一点,上述现有的通风装置中,虽然只要把三个喷咀之中的两端喷咀的可挠性支承体从平面上看分别向外侧弯90°即可,但根据可挠性支承体的材质的不同,有时不能弯至90°。另外,即使可以弯到90°,可挠性支承体本身长度也必须较长。这样,导致装置大型化,增加重量。因此,尚需作一些改进。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通风装置。该通风装置保持了上述特开平7-31824号公报所揭示通风装置的优点,还能方便地向左右两侧90°方向喷出喷流,而且装置结构紧凑,搬运便利。

    本发明的通风装置备有箱形的腔室和鼓风机。该腔室的侧面由4个互成直角的相邻侧板包围。在上述侧板中的一个侧板上形成吸入口,在其它3个侧板上分别形成排出口。但吸入口也可以形成在其它侧板上。上述鼓风机配置在腔室内,把从吸入口吸入的空气从排出口排出。在排出口分别设有喷咀,其中,至少与带有吸入口的侧板相邻的两个侧板上的喷咀,必须能以排出口中心线为中心自由转动。而且,该自由转动喷咀的喷出口,要偏离排出口中心线。这样,随着喷咀的旋转,就能自由改变从喷出口出来的气流喷出方向。

    喷咀最好能相对于排出口自由装卸。这样,不仅在使用的便利性、维修、更换等方面有利,而且,在搬运时可以卸下喷咀,不占地方,在包装、装箱等时是极方便的。

    关于腔室的形状,从造价、搬运等方面考虑,做成长方体是最为适当的,但考虑到设置埸所的美观,其顶板、底板也可不做成平坦面。另外,根据场所需要,可以采用发泡苯乙烯树脂或ABS树脂来抑制噪音,而不用粘贴吸音材料。关于排出口的个数,可以在各侧板上各设一个,但设置更多的个数时,可以满足排出方向、排出风量等各种要求。另外,各排出口或喷咀虽然不一定要做成同一直径,但做成为同一直径在使用及制造成本方面是有利的。

    根据本发明的通风装置,由于相邻侧板互成直角,所以,例如设置在停车埸中时,使设在与带吸入口侧板相向的侧板上的喷咀位于车辆通路方向,使其它的通风装置的吸入口位于该喷咀的排出前方,这样,一批一批地运送空气,可形成主运送气流。其余侧板的排出口垂直于该运送气流。因此,从平面看,可以容易地朝着垂直于主运送气流的方向鼓风。而且,设在其余的侧板排出口上的喷咀,能以排出口中心线为中心旋转,并且由于该可旋转喷咀的排出口偏离排出口中心线,所以,能向斜下方或斜上方送风,设置在停车埸天花板上时,能在停车位置形成适当的搅拌流或换气气流。

    上述可旋转喷咀的基部(相当于根部的部分)形状,是能插入排出口的圆柱形,该喷咀的靠基部一侧的端部上,设有直径大于排出口的凸缘,距该凸缘不远的靠近排出口的基部外周设有突起,在排出口的周缘部,如果形成能供上述突起通过的凹部(也可以是洼下部分、切口部),则可同时确保喷咀的旋转自如性和装卸性。

    即,在突起通过凹部的位置,从腔室内侧将喷咀的喷出口向外方从排出口拉出来后,只要稍稍转动喷咀,突起就被排出口周边部卡住,可方便地安装上。另外,在喷咀的基部由于设有凸缘,这样安装着时,喷咀不会从腔室落下。

    反之,要卸下喷咀时,把喷咀旋转到突起通过凹部的位置,在该通过位置时把喷咀向腔室内推即可。因此,通过确保喷咀在腔室内的容纳空间,可使喷咀不突出到腔室外侧,可在把喷咀收容在腔室内的状态下进行搬运、包装、装箱等。

    还可以设置盖体作为闭塞排出口的部件,该盖体能自如地闭塞排出口,并且能相对于排出口装卸。即,对于不需要的排出口,也可将闭塞盖体和喷咀组合起来使用。这对于风量的调节、装置整体的包装、装箱是很方便的。

    上述盖体的基部形状是可插入排出口的圆柱形,同时,该盖体的靠基部一侧的端部上,设有直径大于排出口的凸缘,距该凸缘不远的靠近盖体前端的基部外周设有突起,被盖体闭塞的排出口的周缘部上,最好形成能供突起通过的凹部。因为,这在盖体的装卸时,能以与上述喷咀同样的顺序,容易地进行盖体的装卸。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通风装置的平面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通风装置的左侧面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通风装置的正面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通风装置的背面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通风装置的从侧面看的剖面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通风装置的从背面看的剖面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通风装置的内部结构的说明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通风装置中的排出口的正面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通风装置中的喷咀的纵剖面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通风装置中的盲盖的纵剖面图。

    图11是表示图8所示排出口中的凹部位置改变例的说明图。

    图12是将本发明实施例通风装置设置在地下停车埸时的说明图。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通风装置1的平面图,图2是左侧面图,图3是正面图,图4是背面图,图5、图6是表示内部结构的剖面图。该通风装置1的腔室2呈长方体的箱形,其侧面由左侧板3、右侧板4、前侧板5和后侧板6形成。7表示复盖腔室2上面的顶板,8表示阻塞腔室2下面的底板。

    在腔室2内,设有电机11和与该电机11直接连接的离心式鼓风机12。13表示风扇外壳。顶板7上设有吊装用的支承具14、15,在左侧板3的适当部位,设有显示鼓风机12运转状态的灯16和电流断路器17。

    左侧板3上方的一部分、后侧板6的一部分及顶板7的一部分上分别开着口,在该开口处设有冲孔金属板,形成空气的吸入口18。也可以只在后侧板6上设置开口,另外,设在后侧板6上的开口也可以是全面的。开口处不限于用冲孔金属板,也可以是其它形式,例如,格子状网眼或隙缝状等,可根据使用埸所的环境等选择任意的形式。另外,根据需要,也可以在底板8和右侧板4上设置开口,形成吸入口,这样,可对应于多种吸入气流。

    在左侧板3、右侧板4和前侧板5上,在靠近下方的位置处,分别形成对应的圆形排出口3a、3b、4a、4b、5a、5b,这些排出口在各侧板上各形成2个,形成在上下位置处。各排出口3a、3b、4a、4b、5a、5b是同样的形状和大小,仅以排出口5b为例进行说明。如图8所示,在其周缘部,每隔90°形成一个凹部19,共形成4个。这些排出口3a、3b、4a、4b、5a、5b与排出区域S连通,该排出区域S位于风扇外壳13的排出端部。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通风装置中,上述排出口3a、3b、4a、4b、5a、5b之中,位于下层的排出口3b、4b、5b内分别设有喷咀21,位于上层的排出口3a、4a、5a处设有盲盖31,该盲盖31作为闭塞排出口的盖。

    喷咀21如图9所示,其整体形状略呈筒形,靠喷出口22一侧的直径较小,在其前端部形成喷出口22,其后端部附近构成基部23。基部23的直径稍小于排出口5b的直径,基部23可插入排出口5b并能作360°旋转。在喷咀21的后端部,即靠基部23一侧的端部,设有直径大于排出口5b的凸缘24。

    距凸缘24不远的靠近前端的基部23外周,每隔90°共设有4个突起25,该突起25具有能通过排出口5b的凹部19的大小和形状。喷咀21的前端部被适当弯曲,在安装在排出口5b上时,喷出口22的中心线与排出口5b的中心线不一致,喷出口22偏离排出口5b的中心线。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排出口5b的中心线与喷出口22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θ设定为25°。

    喷咀21的全长比腔室2的宽度、即前侧板5的宽度短,更具体地说,比风扇外壳13的排出端部处的排出区域S的宽度小。

    如图10所示,盲盖31为前端部一侧闭口的略呈筒形体。在后端部,其后端部附近构成基部32。基部32的直径稍小于排出口5a的直径,基部32能穿过排出口5b并能旋转360°。在基部32一侧的端部上,设有直径大于排出口5b的凸缘33。距该凸缘33不远的靠近前端的基部32外周,每隔90°共设有4个突起34,该突起34具有能穿过排出口5b的凹部19的大小和形状。

    通风装置1具有上述的构造,当鼓风机12动作时,从吸入口18吸入的空气成为喷流,从3个喷咀21的喷出口22喷出。这些喷咀分别设在左侧板3、右侧板4和前侧板5上,所以,例如由前侧板5的喷咀21的喷流形成主运送气流,左右喷咀21可朝着从平面上看与运送气流垂直的方向喷出喷流。这时,各喷咀21如图所示,其全长极短,从腔室2伸出的长度短。

    而且,各喷咀21能旋转,其喷出口22是偏的,所以,只要使喷咀21旋转,就可以朝各种方向喷出喷流。另外,使喷咀21旋转到其突起25通过排出口凹部19的位置(松开位置)时,将其往腔室2内推,就可以卸下,反之,在该位置将喷出口22拉出,再适当旋转到突起25接合在排出口周边部的位置(松开位置)时,可简单地安装上。因此,喷咀21的安装和卸下极为容易。

    在实施例的通风装置中,设在各排出口3a、3b、4a、4b、5a、5b周边部的凹部19,每隔90°共形成有4个,与其对应地,喷咀21一侧的突起25也每隔90°地设在4处。但也可以如图11所示,将4个部位的凹部19形成为非点对称,与其对应地,突起也同样地设定。做成这样的构造时,即使喷咀21旋转,也只能在一个部位卸下,即,松开位置只有一个,这样,使用范围、即能把喷咀21设定在所需喷出方向的范围扩大了。当然,也可任意地设定凹部19和突起的个数。此外,关于凹部19的形式,各凹部、突起也不一定都做成相同的,这样,即使对称地配置凹部或突起,也可以把松开位置设定为一个部位。

    如上所述,在把喷咀21推入腔室2内的状态时,如图1中的虚线所示,喷咀21全部收容在腔室2内,成为不伸出腔室2的状态。因此,包装、装箱、搬运时极为便利。

    盲盖31也能与喷咀21同样简单地安装和卸下。而且,喷咀21的基部23与盲盖31的基部32的形状大小相同,根据设置埸所可简单地做成各种构造的通风装置,例如可只在前侧板5上设置喷咀21,或者只在前侧板5和左侧板3上设置喷咀21,或者只在前侧板5和右侧板4上设置喷咀21。另外,喷咀21的数量也可在各侧板上分别各装2个,所以能简单地进行风量调节。

    上述实施例的通风装置1,对于地下停车埸等较封闭空间的换气尤为有效。例如,如图12所示,在地下停车埸41的天花板42上,以适当间隔设置本实施例的通风装置1。43是供气扇,44是排气扇。这样安装了通风装置1后,喷咀21喷出的喷流形成的主运送气流可将车辆C1、C2排出的尾气有效地运送到排气扇44。这时,腔室2的两侧其它喷咀可同时发挥搅拌作用。

    当然,也可用于改善其它具有高天花板的取暖环境,而且,在该情况时,由于通风装置1的外观设计整齐,即使在例如饭店大堂等必须考虑室内装饰的空间内,设置该通风装置也不影响美观。

    根据本发明,可由设在对着吸入口的侧板上的喷咀形成主运送气流,,也能容易地朝从平面上看垂直于该主运送气流的方向上送风。而且,从侧面看,也可向斜下方或斜上方送风。因此,设置在停车埸天花板上时,能在停车位置形成适当的搅拌流或换气气流。排出的风量容易调节。另外,不仅在使用的便利性、维修、更换等方面有优越性,而且,在搬运时,可先卸下喷咀而不占地方,在包装、装箱时极为方便。

    可同时确保喷咀的旋转自如和装卸自如。装卸极为简单,不需要特殊的工具,可迅速地安装、拆卸喷咀。喷咀也不会从腔室落下。另外,通过确保腔室内收容喷咀的空间,可使喷咀不伸出到腔室外部,可在喷咀容纳在腔室内的状态下进行搬运、包装、装箱。

    通过将盲盖与喷咀组合起来使用,可简单地闭塞不需要的排出口,对于风量调节、包装、装箱是很方便的。

通风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通风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通风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风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风装置.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促进地下停车场等的换气或改善大空间采暖效果的通风装置。能在两侧任意方向喷出空气。该通风装置备有箱形的腔室和鼓风机,腔室的侧面由侧板包围。在侧板上形成吸入口,在其它侧板上形成排出口。鼓风机配置在腔室内,把吸入的空气从排出口排出。在排出口内设有喷嘴,其中,与形成有吸入口的侧板相邻的两个侧板上的喷嘴,能以排出口为中心自由转动。该自由转动的喷嘴的喷出口偏离排出口中心线。只要使喷嘴旋转,就可以喷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液体变容式机械;液体泵或弹性流体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