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养菌车间环境要素均匀控制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346952 上传时间:2018-02-1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09.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32517.8

申请日:

2010.03.26

公开号:

CN101816258A

公开日:

2010.09.0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G 1/04申请日:20100326|||公开

IPC分类号:

A01G1/04

主分类号:

A01G1/04

申请人:

镇江市丹徒区正东生态农业发展中心

发明人:

项春荣; 王雪峰

地址:

212114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高资镇项家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养菌车间环境要素均匀控制法。属食用菌生产技术。针对现有的养菌车间由于菌瓶所处的位置不同,处于温度、湿度、CO2含量不适合的菌瓶中的食用菌生长缓慢,出现杂菌的可能性大为增加,杂菌污染率平均达1-3%;同一车间中菌瓶养菌效果也难以均衡控制的问题。本发明的特征是在车间内一侧上部设进风机,另一侧上部设内循环制冷风机、中部设置抽风机;按空间点阵方式设置对车间环境要素监控的传感器;进风机、抽风机的开启与关停、运行速度由PLC自动控制系统根据环境要素监控传感器得到的信息对其控制。经试运行显示了:大幅度降低了杂菌污染率达0.2-0.3%;所处的位置不同引起的菌令差别由现有技术的8-10天,缩小为1-2天。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养菌车间环境要素均匀控制法,在车间(1)下部空离四周墙壁0.5米区域内放置养菌菌瓶群(2),其特征是 ——在车间内一侧上部设置进风机(3),与此相对的另一侧上部设置内循环制冷风机(5)、中部设置抽风机(4); ——进风机配置有长度为车间长度二分之一、排风口向下的排风管(31); ——内循环制冷风机的排风口指向进风机一侧、进风口位于抽风机一侧中部; ——抽风机配置长有度为车间长度二分之一、进风口向上的抽风管(41); ——车间内排风管以下、抽风管以上的空间内设置对车间环境要素监控的传感器; ——进风机、抽风机、内循环制冷风机的开启与关停、运行速度由PLC自动控制系统根据车间环境要素监控传感器得到的环境要素信息对其控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养菌车间环境要素均匀控制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进风机、抽风机的开启与关停要同步进行,同时保证进风机的风量要大于抽风机的风量。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养菌车间环境要素均匀控制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抽风机与抽风管之间连接有呈“S”型的连接管(42),进风口在车间内下方接近地面处,出风口在车间外上方离地面1.5米以上。

说明书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养菌车间环境要素均匀控制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生产技术,特别是一种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养菌车间环境要素均匀控制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的养菌流程中,养菌车间环境要素——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出现由于菌瓶所处的位置不同,所处的环境要素必然出现差别,一些处于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比较适宜的菌瓶中的食用菌生长良好,而一些处于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比较不适合的菌瓶中的食用菌生长缓慢,出现杂菌的可能性大为增加。从而导致一方面出现杂菌污染的现象难以控制,杂菌污染率平均在1‑3%;另一方面,同一批次的菌瓶中的食用菌生长参差不齐,处于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比较不适合的菌瓶中的菌令要比同一车间中其余菌瓶中的菌令迟8‑10天,必然影响单潮生物转化率的提高。由此可见,设计一种较好地控制了杂菌感染和均衡控制养菌效果的种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养菌车间环境要素均匀控制法是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较好地控制了杂菌感染和均衡控制养菌效果的种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养菌车间环境要素均匀控制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养菌车间环境要素均匀控制法,在车间下部空离四周墙壁0.5米区域内放置养菌菌瓶群,其特征是

    ——在车间内一侧上部设置进风机,与此相对的另一侧上部设置内循环制冷风机、中部设置抽风机;

    ——进风机配置有长度为车间长度二分之一、排风口向下的排风管;

    ——内循环制冷风机的排风口指向进风机一侧、进风口位于抽风机一侧中部;

    ——抽风机配置有长度为车间长度二分之一、进风口向上的抽风管;

    ——抽风机与抽风管之间连接有呈“S”型的连接管;

    ——车间内排风管以下、抽风管以上的空间内设置对车间环境要素监控的传感器;

    ——进风机、抽风机的开启与关停、运行速度由PLC(英文全称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中文全称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自动控制系统根据车间环境要素监控传感器得到的环境要素信息对其控制。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采取如下的进一步措施实现:

    进风机、抽风机的开启与关停要同步进行,同时保证进风机的风量要大于抽风机的风量,这样可以保证开启过程中车间内的气体保持大于正常大气压的正压。

    抽风机与抽风管之间连接有呈“S”型的连接管,抽风口在下方接近车间地面,出风口在上方离车间外地面1.5米以上,这样防止在风机停止时,外界气体从出风口倒流进入车间。

    在车间内另一侧上部设置内循环制冷风机,且排风口指向进风机一侧、进风口位于抽风机一侧中部,可以有效地使车间内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更加均匀一致。

    以上的进一步措施确保养菌车间的所有设备带来的风的流向一致:从上到下,从进到出。

    本发明实施于金针菇、杏鲍菇工厂化栽培中的养菌流程,显示了如下有益效果:

    1、较好地控制了杂菌污染,大幅度降低了杂菌污染率。由于采用PLC自动控制系统对车间环境要素——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进行均匀控制,因菌瓶所处的位置不同,环境要素差别大为缩小,所有菌瓶中的食用菌生长良好,从而出现杂菌的可能性大为减少,杂菌污染率由1‑3%大幅度降低到0.2‑0.3%。

    2、同一批次的菌瓶中的食用菌生长均匀整齐,同一车间中菌瓶中的食用菌养菌效果也得以均衡控制,提高了单潮生物转化率。由于采用PLC自动控制系统对流程环境控制,对养菌流程车间环境要素——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进行均匀控制,从而使生产菌瓶得到最佳的养菌流程生长发育环境,菌丝生长发育良好,所处的位置不同引起的菌令差别由现有技术的8‑10天,缩小为1‑2天,必然有效地提高了单潮生物转化率。

    【附图说明】

    图1是进风机、内循环制冷风机、抽风机设置及排风管、抽风管配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将本发明的实施细节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一种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养菌车间环境要素均匀控制法,在车间1下部空离四周墙壁0.5米区域内放置养菌菌瓶群2,其特征是:

    在车间内一侧上部设置进风机3,与此相对的另一侧上部设置内循环制冷风机5、中部设置抽风机4;

    进风机配置有长度为车间长度二分之一、排风口向下的排风管31;

    内循环制冷风机的排风口指向进风机一侧、进风口位于抽风机一侧中部;具体实施中进风口位于车间内离地面1.5米;

    抽风机配置有长度为车间长度二分之一、进风口向上的抽风管41;

    车间内排风管以下、抽风管以上的空间内设置对车间环境要素监控的传感器;

    进风机、抽风机、内循环制冷风机的开启与关停、运行速度由PLC自动控制系统根据车间环境要素监控传感器得到的环境要素信息对其控制。

    所述的进风机、抽风机的开启与关停要同步进行,同时保证进风机的风量要大于抽风机的风量,实施中至少要求大于200立方米/小时。

    所述的抽风机与抽风管之间连接有呈“S”型的连接管42,进风口在车间内下方接近地面处,出风口在车间外上方离地面1.5米以上。

    设置的内循环制冷风机根据环境要素——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的需要,由PLC自动控制系统间歇开启与关停,优先的方式是每10分钟,运行2分钟。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养菌车间环境要素均匀控制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养菌车间环境要素均匀控制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养菌车间环境要素均匀控制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养菌车间环境要素均匀控制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养菌车间环境要素均匀控制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养菌车间环境要素均匀控制法。属食用菌生产技术。针对现有的养菌车间由于菌瓶所处的位置不同,处于温度、湿度、CO2含量不适合的菌瓶中的食用菌生长缓慢,出现杂菌的可能性大为增加,杂菌污染率平均达1-3;同一车间中菌瓶养菌效果也难以均衡控制的问题。本发明的特征是在车间内一侧上部设进风机,另一侧上部设内循环制冷风机、中部设置抽风机;按空间点阵方式设置对车间环境要素监控的传感器;进风机、抽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