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光控制的行走玩具.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346918 上传时间:2018-02-11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87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09643.1

申请日:

2010.01.19

公开号:

CN101816838A

公开日:

2010.09.0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A63H 30/02登记生效日:20170411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广东群兴玩具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广东万丰润文化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515800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莱美工业区变更后权利人:515800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莱美工业区兴业南路|||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3H 30/02申请日:20100119|||公开

IPC分类号:

A63H30/02; A63H17/385

主分类号:

A63H30/02

申请人:

广东群兴玩具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林伟章

地址:

515800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莱美工业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汕头市潮睿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44230

代理人:

唐瑞雯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红外光控制的行走玩具,包括发射器和行走玩具主体,行走玩具主体上设有轮子、接收器、电动机驱动电路和电动机;发射器包括按键、发射端单片机、红外发光器件驱动电路、红外发光器件和可见光发光器件,按键信号输入发射端单片机后,发射端单片机编码并使红外发光器件发射红外编码指令信号,同时使可见光发光器件发出可见光,红外编码指令信号和可见光集合成混合光束发射;接收器包括接收端单片机和至少两个红外光检测感应器,各红外光检测感应器的检测区域互不相同,各红外光检测感应器、接收端单片机、电动机驱动电路依次连接。本发明通过控制发射器发射的红外信号光照射点的位置变化,牵引行走玩具主体追随红外信号光照射点运行,趣味性高。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红外光控制的行走玩具,包括发射器和行走玩具主体,行走玩具主体上设有轮子、接收器、电动机驱动电路以及至少一个用于驱动轮子的电动机,接收器、电动机驱动电路和电动机依次电连接,其特征是:
所述发射器包括按键、发射端单片机、红外发光器件驱动电路、红外发光器件和可见光发光器件;按键与发射端单片机相应的输入端连接,红外发光器件驱动电路的输入端和可见光发光器件分别与发射端单片机相应的输出端连接,按键信号输入发射端单片机后,发射端单片机进行编码并输出含识别码的信号至红外发光器件驱动电路,驱动红外发光器件发射红外编码指令信号,同时发射端单片机输出控制信号使可见光发光器件发出可见光;红外编码指令信号和可见光集合成混合光束并发射;
接收器包括接收端单片机和至少两个能够检测红外编码指令信号的红外光检测感应器,各红外光检测感应器的检测区域互不相同,各红外光检测感应器分别与接收端单片机相应的输入端连接,电动机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与接收端单片机相应的输出端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光控制的行走玩具,其特征是:当某个红外光检测感应器检测到红外编码指令信号时,该红外光检测感应器将红外编码指令信号输入到接收端单片机,接收端单片机进行译码并判断识别码是否相匹配,如果识别码相匹配,则产生相应的驱动代码单元;接收端单片机对驱动代码单元进行组合,形成相应的驱动信号,并将驱动信号输出至电动机驱动电路。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光控制的行走玩具,其特征是:所述接收端单片机中存储的识别码与对应的发射器发射的红外编码指令信号中所含的识别码一致;接收端单片机对来自某个红外光检测感应器的红外编码指令信号进行译码后,将译码获得的识别码与接收端单片机中存储的识别码进行比较,如果译码获得的识别码与接收端单片机中存储的识别码相同,则判断识别码相匹配。

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红外光控制的行走玩具,其特征是:所述红外光检测感应器包括挡光板和检测部件,挡光板的两面分别为遮光面和受光面,检测部件安装在受光面上。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红外光控制的行走玩具,其特征是:所述接收器包括三个红外光检测感应器,即左红外光检测感应器、右红外光检测感应器和后红外光检测感应器,左红外光检测感应器的受光面朝向行走玩具主体的左前方,右红外光检测感应器的受光面朝向行走玩具主体的右前方,后红外光检测感应器的受光面朝向行走玩具主体的后方。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红外光控制的行走玩具,其特征是:所述左红外光检测感应器的受光面与行走玩具主体左右分界面之间的夹角为135°,右红外光检测感应器的受光面与行走玩具主体左右分界面之间的夹角为135°。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红外光控制的行走玩具,其特征是:所述接收器包括三个红外光检测感应器,即左红外光检测感应器、右红外光检测感应器和前红外光检测感应器,左红外光检测感应器的受光面朝向行走玩具主体的左后方,右红外光检测感应器的受光面朝向行走玩具主体的右后方,前红外光检测感应器的受光面朝向行走玩具主体的前方。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红外光控制的行走玩具,其特征是:所述左红外光检测感应器的受光面与行走玩具主体左右分界面之间的夹角为135°,右红外光检测感应器的受光面与行走玩具主体左右分界面之间的夹角为135°。

9.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红外光控制的行走玩具,其特征是:所述接收器包括两个红外光检测感应器,前红外光检测感应器和后红外光检测感应器,前红外光检测感应器的受光面朝向行走玩具主体的前方,后红外光检测感应器的受光面朝向行走玩具主体的后方。

说明书

一种红外光控制的行走玩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玩具,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利用红外光指引移动方向的红外光控制的行走玩具。
背景技术
目前,遥控行走玩具(如遥控玩具车、可行走的人物或动物造型玩具)采用遥控方式控制行走玩具的移动方向(如前进、后退、左转、右转等),遥控方式有无线电遥控、红外遥控等。例如,遥控玩具车包括遥控器和玩具车体,玩具车体上设有接收电路、电动机控制电路和电动机驱动电路。为了实现玩具车体的各种移动模式,通常在遥控器上设有多个按键,对应玩具车体的前进、后退、左转、右转等移动模式,当按下某个按键时遥控器发射含有相应控制代码的遥控信号;接收电路接收到遥控信号后,进行译码,获得相应的控制代码并将其传输给电动机控制电路;电动机控制电路接收控制代码,并形成电动机控制信号,经电动机驱动电路控制电动机运转,从而使玩具车体相应地前进、后退、左转或右转。简单的说,遥控玩具车通过不同按键产生不同的控制代码,利用不同的控制代码实现玩具车体不同的移动模式。
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CN201220117Y公告的“玩具小车红外遥控装置”利用红外遥控,实现玩具小车的前进、后退、加速、减速、左转和右转等6种基本运动模式,通过按键组合可实现玩具小车的8种运动模式。这种玩具小车红外遥控装置包括红外遥控器电路、红外译码电路、电机控制电路和电机驱动电路;红外遥控器电路包括6个按键和红外编码芯片,6个按键分别与红外编码芯片的6个输入管脚连接,对应玩具小车的前进、后退、加速、减速、左转和右转6种基本运动模式;红外译码电路包括接收芯片和红外译码芯片,接收芯片、红外译码芯片、电机控制电路和电机驱动电路依次电连接,红外译码芯片与红外编码芯片相匹配。按键按下时对应的输入管脚的电平发生变化,产生相应的按键信号;按键信号输入红外编码芯片后,输出数据码经脉冲信号调制后驱动发出红外指令(红外指令由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射);接收芯片接收所述红外指令后输入红外译码芯片得到输出数字信号,数字信号输入电机控制电路;电机控制电路输出控制信号至电机驱动电路,以控制电机的转速及转动方向。电机通常设有两个(常见的有两种设计:(1)两个电机分别控制左边两轮子和右边两轮子的转速及转动方向;或(2)一个电机控制后轮子的转速及转动方向,另一个电机控制前轮的转向),通过控制两电机的转速及转动方向,可实现玩具小车的各种运动模式。
虽然红外遥控方式较传统的无线电遥控方式结构简单、成本低、安全性好,但是红外遥控行走玩具的玩耍方式仍与传统的无线电遥控行走玩具相同,都是通过按下不同按键而使行走玩具产生相应的动作,由于这种玩耍方式的遥控行走玩具已经过长期的推广使用,因此其趣味性已大大降低,难以满足消费者(主要是少年儿童)追求新奇玩耍方式、寻找更多乐趣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红外光控制的行走玩具,这种红外光控制的行走玩具通过红外信号光照射点的位置变化,牵引行走玩具主体追随红外信号光照射点运行,其玩耍方式新奇,趣味性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红外光控制的行走玩具,包括发射器和行走玩具主体,行走玩具主体上设有轮子、接收器、电动机驱动电路以及至少一个用于驱动轮子的电动机,接收器、电动机驱动电路和电动机依次电连接,其特征是:
所述发射器包括按键、发射端单片机、红外发光器件驱动电路、红外发光器件和可见光发光器件;按键与发射端单片机相应的输入端连接,红外发光器件驱动电路的输入端和可见光发光器件分别与发射端单片机相应的输出端连接,按键信号输入发射端单片机后,发射端单片机进行编码并输出含识别码的信号至红外发光器件驱动电路,驱动红外发光器件发射红外编码指令信号,同时发射端单片机输出控制信号使可见光发光器件发出可见光;红外编码指令信号和可见光集合成混合光束并发射;
接收器包括接收端单片机和至少两个能够检测红外编码指令信号的红外光检测感应器,各红外光检测感应器的检测区域互不相同,各红外光检测感应器分别与接收端单片机相应的输入端连接,电动机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与接收端单片机相应的输出端连接。
当某个红外光检测感应器检测到红外编码指令信号时,该红外光检测感应器将红外编码指令信号输入到接收端单片机,接收端单片机进行译码并判断识别码是否相匹配,如果识别码相匹配,则产生相应的驱动代码单元;接收端单片机对驱动代码单元进行组合,形成相应的驱动信号,并将驱动信号输出至电动机驱动电路。接收端单片机中存储的识别码与对应的发射器发射的红外编码指令信号中所含的识别码一致,这样,接收端单片机对来自某个红外光检测感应器的红外编码指令信号进行译码后,将译码获得的识别码与接收端单片机中存储的识别码进行比较,如果译码获得的识别码与接收端单片机中存储的识别码相同,则判断识别码相匹配,此时可断定该红外光检测感应器接收到对应的发射器发射的红外编码指令信号,产生相应的驱动代码单元;驱动代码单元所包含的信息是,与该驱动代码单元相应的红外光检测感应器接收到对应的发射器发射的红外编码指令信号。
驱动代码单元组合与驱动信号之间的对应关系,可通过在接收端单片机中设置查找表实现,每个驱动代码单元组合对应一种驱动信号。
发射器发射的红外编码指令信号含识别码,可防止行走玩具周围环境中的红外光的干扰;而且,不同的行走玩具可设置不同模式的识别码,可防止不同行走玩具的红外编码指令信号之间的干扰,从而防止误动作。
由于人眼无法看到红外光,因此通过将可见光和红外编码指令信号集合而形成混合光束,可利用可见光指示红外信号光(即红外编码指令信号)的照射点位置。将红外编码指令信号和可见光集合成混合光束,可采用现有的技术手段,例如:采用聚光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出红外信号光束,采用可见光发光二极管发出可见光束,并且使红外信号光束和可见光束相互平行且相互贴近,从而形成混合光束;也可以将红外发光器件安装在一凹面反射镜的焦点处,将可见光发光器件安装在另一凹面反射镜的焦点处,两凹面反射镜朝向相同并且相互贴近,从而使红外信号光束和可见光束相互平行且相互贴近,形成混合光束。
接收端单片机根据驱动代码单元,可确定某一个或某几个红外光检测感应器接收到对应的发射端单片机发射的红外编码指令信号,从而确定红外信号光照射点所在区域(即红外信号光照射点的位置),对驱动代码单元进行组合后形成相应的驱动信号,使电动机运转并使行走玩具主体按红外信号光照射点指引的方向运行。
为了使各红外光检测感应器的检测区域互不相同,可以采用下述结构的红外光检测感应器:红外光检测感应器包括挡光板和检测部件(检测部件用于检测红外光),挡光板的两面分别为遮光面和受光面,检测部件安装在受光面上。这样,检测部件能够接收到来自受光面朝向的区域的红外信号光,而不能接收来自遮光面朝向的区域的红外信号光,因此,当挡光板的位置确定后,红外光检测感应器的检测区域(即挡光板的受光面朝向的区域)便被确定下来。
通常情况下,应当使所有红外光检测感应器的检测区域覆盖行走玩具主体的整个周边区域(360°)。
在第一种优选方案中,接收器包括三个红外光检测感应器,即左红外光检测感应器、右红外光检测感应器和后红外光检测感应器,左红外光检测感应器的受光面朝向行走玩具主体的左前方,右红外光检测感应器的受光面朝向行走玩具主体的右前方,后红外光检测感应器的受光面朝向行走玩具主体的后方。左红外光检测感应器和右红外光检测感应器所朝向的区域有一个重叠区域,该重叠区域处于行走玩具主体的前方。当红外信号光照射点位于行走玩具主体前方的重叠区域时,左红外光检测感应器和右红外光检测感应器均检测到红外编码指令信号,接收端单片机产生相应的两个驱动代码单元,对驱动代码单元进行组合后形成驱动信号,使行走玩具主体前行;当红外信号光照射点位于行走玩具主体后方的区域时,后红外光检测感应器检测到红外编码指令信号,接收端单片机产生相应的一个驱动代码单元,对驱动代码单元进行组合后形成驱动信号,使行走玩具主体后退(或者360°转向);当红外信号光照射点位于行走玩具主体左侧的区域时,如果只有左红外光检测感应器检测到红外编码指令信号,则接收端单片机产生相应的一个驱动代码单元,对驱动代码单元进行组合后形成驱动信号,使行走玩具主体左转;当红外信号光照射点位于行走玩具主体右侧的区域时,如果只有右红外光检测感应器检测到红外编码指令信号,则接收端单片机产生相应的一个驱动代码单元,对驱动代码单元进行组合后形成驱动信号,使行走玩具主体右转。另外,左红外光检测感应器和后红外光检测感应器所朝向的区域也有一个重叠区域,该重叠区域位于行走玩具主体的左后方,当红外信号光照射点位于行走玩具主体左后方的重叠区域时,左红外光检测感应器和后红外光检测感应器均检测到红外编码指令信号,接收端单片机产生相应的两个驱动代码单元,对驱动代码单元进行组合后形成驱动信号,使行走玩具主体相应地运行(可通过设置接收端单片机中驱动代码单元组合与驱动信号之间的对应关系,使行走玩具主体左转、后退或者360°转向)。同样,右红外光检测感应器和后红外光检测感应器所朝向的区域也有一个重叠区域,该重叠区域位于行走玩具主体的右后方,当红外信号光照射点位于行走玩具主体右后方的重叠区域时,右红外光检测感应器和后红外光检测感应器均检测到红外编码指令信号,接收端单片机产生相应的两个驱动代码单元,对驱动代码单元进行组合后形成驱动信号,使行走玩具主体相应地运行(可通过设置接收端单片机中驱动代码单元组合与驱动信号之间的对应关系,使行走玩具主体右转、后退或者360°转向)。在一具体方案中,左红外光检测感应器的受光面与行走玩具主体左右分界面之间的夹角为135°,右红外光检测感应器的受光面与行走玩具主体左右分界面之间的夹角为135°。
在另一种优选方案中,接收器包括三个红外光检测感应器,即左红外光检测感应器、右红外光检测感应器和前红外光检测感应器,左红外光检测感应器的受光面朝向行走玩具主体的左后方,右红外光检测感应器的受光面朝向行走玩具主体的右后方,前红外光检测感应器的受光面朝向行走玩具主体的前方。这种行走玩具的工作原理类似于上述第一种优选方案。在一具体方案中,左红外光检测感应器的受光面与行走玩具主体左右分界面之间的夹角为135°,右红外光检测感应器的受光面与行走玩具主体左右分界面之间的夹角为135°。
在另一种方案中,接收器包括两个红外光检测感应器,前红外光检测感应器和后红外光检测感应器,前红外光检测感应器的受光面朝向行走玩具主体的前方,后红外光检测感应器的受光面朝向行走玩具主体的后方。在这种情况下,只能牵引行走玩具主体前进,或者后退(或者360°转向)。当红外信号光照射点位于行走玩具主体前方的区域时,前红外光检测感应器检测到红外编码指令信号,接收端单片机产生相应的一个驱动代码单元,对驱动代码单元进行组合后形成驱动信号,使行走玩具主体前进;当红外信号光照射点位于行走玩具主体后方的区域时,后红外光检测感应器检测到红外编码指令信号,接收端单片机产生相应的一个驱动代码单元,对驱动代码单元进行组合后形成驱动信号,使行走玩具主体后退(或者360°转向)。
另外,接收器包括四个及四个以上红外光检测感应器,各红外光检测感应器的受光面朝向不同,并且所有红外光检测感应器的检测区域覆盖行走玩具主体的整个周边区域,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红外光检测感应器的检测区域相互重叠的部分更多,对应更多驱动代码单元,使得驱动代码单元组合以及形成驱动信号的程序更加复杂。
上述行走玩具主体可以设计成各种形状,如汽车、动物、人物造型。
本发明通过发射器发射由可见光和红外编码指令信号集合而形成混合光束,使混合光束照射在行走玩具主体周围的物体(如地板、墙壁等)上,在混合光束的照射点产生反射,红外编码指令信号自该照射点向四面八方反射;当某一个或某几个红外光检测感应器检测到红外编码指令信号时,接收端单片机产生相应的驱动代码单元,对驱动代码单元进行组合后形成驱动信号,使行走玩具主体相应地运行。由于红外信号光(即红外编码指令信号)照射点落在某个区域时,只有某一个或某几个红外光检测感应器能够检测到红外编码指令信号,因此通过控制红外信号光照射点的位置变化,能够牵引行走玩具主体追随红外信号光照射点运行,其玩耍方式新奇,趣味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发射器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发射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接收器及电动机驱动电路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4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接收器及电动机驱动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5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红外光检测感应器的位置及其检测区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红外光控制的行走玩具为红外光控制玩具车,包括发射器和玩具车体1(本实施例中,行走玩具主体为玩具车体1)。
如图1和图2所示,发射器包括按键S1、发射端单片机U10(型号为QX-5088T)、红外发光器件驱动电路(由三极管Q3和电阻R3、R9组成,三极管Q3为NPN型三极管,电阻R3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三极管Q3的发射极经电阻R9连接电源负极)、红外发光器件D1、D2、D3(红外发光器件D1、D2、D3串联在电源正极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之间)和可见光发光器件LED;按键S1与发射端单片机U10相应的输入端连接,红外发光器件驱动电路的输入端(即电阻R3的另一端)和可见光发光器件LED分别与发射端单片机U10相应的输出端连接,按键S1的按键信号输入发射端单片机U10后,发射端单片机U10进行编码并输出含识别码的信号至红外发光器件驱动电路,驱动红外发光器件D1、D2、D3发射红外编码指令信号,同时发射端单片机U10输出控制信号使可见光发光器件LED发出可见光;红外编码指令信号(即红外信号光)和可见光集合成混合光束并发射。
将红外编码指令信号和可见光集合成混合光束,可采用现有的技术手段,例如:采用聚光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出红外信号光束,采用可见光发光二极管发出可见光束,并且使红外信号光束和可见光束相互平行且相互贴近,从而形成混合光束;也可以将红外发光器件安装在一凹面反射镜的焦点处,将可见光发光器件安装在另一凹面反射镜的焦点处,两凹面反射镜朝向相同并且相互贴近,从而使红外信号光束和可见光束相互平行且相互贴近,形成混合光束。也可以采用其它技术手段将红外编码指令信号和可见光集合成混合光束,在此不作更详细的描述。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玩具车体1上设有四个轮子、接收器、电动机驱动电路以及两个用于驱动轮子的电动机(即左电动机M1和右电动机M2),接收器、电动机驱动电路和电动机依次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电动机驱动电路包括左电动机驱动电路(左电动机驱动电路主要由三极管Q12、Q13、Q14、Q15、Q16和Q17组成,具体电路连接见图4)和右电动机驱动电路(右电动机驱动电路主要由三极管Q22、Q23、Q24、Q25、Q26和Q27组成,具体电路连接见图4),左电动机驱动电路用于驱动左电动机M1,右电动机驱动电路用于驱动右电动机M2,左电动机M1控制左边两轮子的转速及转动方向,右电动机M2控制右边两轮子的转速及转动方向。
接收器包括接收端单片机U5(型号为QX-5088R,与发射端单片机U10相匹配)和三个能够检测红外编码指令信号的红外光检测感应器(即左红外光检测感应器U2、右红外光检测感应器U1和后红外光检测感应器U3),红外光检测感应器U1、U2、U3分别与接收端单片机U5相应的输入端连接,左电动机驱动电路和右电动机驱动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接收端单片机U5相应的输出端连接。
红外光检测感应器U1、U2、U3均采用下述结构:红外光检测感应器包括挡光板4和检测部件5(检测部件用于检测红外光),挡光板4的两面分别为遮光面41和受光面42,检测部件5安装在受光面42上。这样,检测部件5能够接收到来自受光面42朝向的区域的红外信号光,而不能接收来自遮光面41朝向的区域的红外信号光。
红外光检测感应器U1、U2、U3的检测区域互不相同,其中左红外光检测感应器U2的受光面42朝向玩具车体1的左前方,右红外光检测感应器U1的受光面42朝向玩具车体1的右前方,后红外光检测感应器U3的受光面42朝向玩具车体1的后方;本实施例中,左红外光检测感应器U2的受光面42与玩具车体1的左右分界面2之间的夹角为135°,右红外光检测感应器U1的受光面42与玩具车体1的左右分界面2之间的夹角为135°。左红外光检测感应器U2和右红外光检测感应器U1的受光面42所朝向的区域有一个重叠区域A,该重叠区域A处于玩具车体1的前方;左红外光检测感应器U2的受光面42和后红外光检测感应器U3的受光面42所朝向的区域有一个重叠区域B,该重叠区域B位于玩具车体1的左后方;右红外光检测感应器U1和后红外光检测感应器U3的受光面42所朝向的区域有一个重叠区域C,该重叠区域C位于玩具车体1的右后方;这样,红外光检测感应器U1、U2、U3的检测区域覆盖玩具车体1的整个周边区域(360°)。
下面简述一下本红外光控制玩具车的工作原理:
使用时,按下按键S1,按键S1产生的按键信号输入发射端单片机U10后,发射端单片机U10进行编码并输出含识别码的信号至红外发光器件驱动电路,驱动红外发光器件D1、D2、D3发射红外编码指令信号,同时发射端单片机U10输出控制信号使可见光发光器件LED发出可见光,可见光和红外编码指令信号集合而形成混合光束并发射;使混合光束照射在玩具车体1周围的物体(如地板、墙壁等)上,在混合光束的照射点产生反射,红外编码指令信号自该照射点向四面八方反射;
当某个红外光检测感应器U1、U2和/或U3检测到红外编码指令信号时,该红外光检测感应器U1、U2和/或U3将红外编码指令信号输入到接收端单片机U5,接收端单片机U5进行译码并判断识别码是否相匹配,如果识别码相匹配,则产生相应的驱动代码单元;接收端单片机U5对驱动代码单元进行组合,形成相应的驱动信号(驱动代码单元组合与驱动信号之间的对应关系,可通过在接收端单片机中设置查找表实现,每个驱动代码单元组合对应一种驱动信号),并将驱动信号输出至电动机驱动电路。接收端单片机U5中存储的识别码与对应的发射器发射的红外编码指令信号中所含的识别码一致,这样,接收端单片机U5对来自某个红外光检测感应器U1、U2或U3的红外编码指令信号进行译码后,将译码获得的识别码与接收端单片机U5中存储的识别码进行比较,如果译码获得的识别码与接收端单片机U5中存储的识别码相同,则判断识别码相匹配,此时可断定该红外光检测感应器U1、U2或U3接收到对应的发射器发射的红外编码指令信号,产生相应的驱动代码单元;驱动代码单元所包含的信息是,与该驱动代码单元相应的红外光检测感应器U1、U2或U3接收到对应的发射器发射的红外编码指令信号。接收端单片机U5根据驱动代码单元,可确定某一个或某几个红外光检测感应器接收到对应的发射器发射的红外编码指令信号,从而确定红外信号光照射点所在区域(即红外信号光照射点的位置),对驱动代码单元进行组合后形成相应的驱动信号,使左电动机M1和/或右电动机M2运转并使玩具车体1按红外信号光照射点指引的方向运行。
对玩具车体1的具体控制如下:
当红外信号光照射点位于玩具车体1前方的重叠区域A时,左红外光检测感应器U2和右红外光检测感应器U1均检测到红外编码指令信号,接收端单片机U5产生相应的两个驱动代码单元,对驱动代码单元进行组合后形成驱动信号,并将驱动信号输出至电动机驱动电路,左电动机驱动电路驱动左电动机M1正转,右电动机驱动电路驱动右电动机M2正转,使玩具车体1前行;
当红外信号光照射点位于玩具车体1后方的区域F时,后红外光检测感应器U3检测到红外编码指令信号,接收端单片机U5产生相应的一个驱动代码单元,对驱动代码单元进行组合后形成驱动信号,并将驱动信号输出至电动机驱动电路;左电动机驱动电路驱动左电动机M1反转,右电动机驱动电路驱动右电动机M2反转,使玩具车体1后退(也可以使左电动机M1反转而右电动机M2正转,或者使左电动机M1正转而右电动机M2反转,实现360°转向);
当红外信号光照射点位于玩具车体1左侧的区域D时,只有左红外光检测感应器U2检测到红外编码指令信号,接收端单片机U5产生相应的一个驱动代码单元,对驱动代码单元进行组合后形成驱动信号,并将驱动信号输出至电动机驱动电路,左电动机驱动电路驱动左电动机M1反转(或停止转动),右电动机驱动电路驱动右电动机M2正转,使玩具车体1左转;
当红外信号光照射点位于玩具车体1右侧的区域E时,只有右红外光检测感应器U1检测到红外编码指令信号,接收端单片机U5产生相应的一个驱动代码单元,对驱动代码单元进行组合后形成驱动信号,并将驱动信号输出至电动机驱动电路,左电动机驱动电路驱动左电动机M1正转,右电动机驱动电路驱动右电动机M2反转(或停止转动),使玩具车体1右转;
当红外信号光照射点位于玩具车体1左后方的重叠区域B时,左红外光检测感应器U2和后红外光检测感应器U3均检测到红外编码指令信号,接收端单片机U5产生相应的两个驱动代码单元,对驱动代码单元进行组合后形成驱动信号,并将驱动信号输出至电动机驱动电路,使玩具车体1相应地运行(可通过设置接收端单片机U5中驱动代码单元组合与驱动信号之间的对应关系,使玩具车体1左转、后退或者360°转向(360°转向时左电动机M1正转而右电动机M2反转,或者左电动机M1反转而右电动机M2正转));
当红外信号光照射点位于玩具车体1右后方的重叠区域C时,右红外光检测感应器U1和后红外光检测感应器U3均检测到红外编码指令信号,接收端单片机U5产生相应的两个驱动代码单元,对驱动代码单元进行组合后形成驱动信号,并将驱动信号输出至电动机驱动电路,使玩具车体1相应地运行(可通过设置接收端单片机U5中驱动代码单元组合与驱动信号之间的对应关系,使玩具车体右转、后退或者360°转向(360°转向时左电动机M1正转而右电动机M2反转,或者左电动机M1反转而右电动机M2正转))。
在另一种优选方案中,接收器包括三个红外光检测感应器,即左红外光检测感应器、右红外光检测感应器和前红外光检测感应器,左红外光检测感应器的受光面朝向玩具车体的左后方,左红外光检测感应器的受光面与玩具车体左右分界面之间的夹角为135°,右红外光检测感应器的受光面朝向玩具车体的右后方,右红外光检测感应器的受光面与玩具车体左右分界面之间的夹角为135°,前红外光检测感应器的受光面朝向玩具车体的前方。这种玩具车的工作原理可参考上述优选实施例。
在另一种优选方案中,玩具车体上设有两电动机(前电动机和后电动机)、一个或两个前轮、两个后轮,前电动机控制前轮转向,后电动机控制后轮的转向及转速。这种情况下,只需重新设置接收端单片机中的查找表,重新建立驱动代码单元组合与驱动信号之间的对应关系(每个驱动代码单元组合对应一种驱动信号),即可实现。
在其它实施方案中,接收器也可包括两个红外光检测感应器,前红外光检测感应器和后红外光检测感应器,前红外光检测感应器的受光面朝向玩具车体的前方,后红外光检测感应器的受光面朝向玩具车体的后方。在这种情况下,只能牵引玩具车体前进,或者后退(或者360°转向)。当红外信号光照射点位于玩具车体前方的区域时,前红外光检测感应器检测到红外编码指令信号,接收端单片机产生相应的一个驱动代码单元,对驱动代码单元进行组合后形成驱动信号,使玩具车体前进;当红外信号光照射点位于玩具车体后方的区域时,后红外光检测感应器检测到红外编码指令信号,接收端单片机产生相应的一个驱动代码单元,对驱动代码单元进行组合后形成驱动信号,使玩具车体后退(或者360°转向)。此时玩具车体可以只设置一个电动机。
在其它实施方案中,接收器也可包括四个及四个以上红外光检测感应器,各红外光检测感应器的受光面朝向不同,并且所有红外光检测感应器的检测区域覆盖玩具车体的整个周边区域,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红外光检测感应器的检测区域相互重叠的部分更多,对应更多驱动代码单元,使得驱动代码单元组合以及形成驱动信号的程序更加复杂。
以上以玩具车为例,其它行走玩具与玩具车的区别只在于外部造型不同,而结构可以是相同的,因此可参照上述各种实施例实现。

一种红外光控制的行走玩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一种红外光控制的行走玩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一种红外光控制的行走玩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红外光控制的行走玩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红外光控制的行走玩具.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红外光控制的行走玩具,包括发射器和行走玩具主体,行走玩具主体上设有轮子、接收器、电动机驱动电路和电动机;发射器包括按键、发射端单片机、红外发光器件驱动电路、红外发光器件和可见光发光器件,按键信号输入发射端单片机后,发射端单片机编码并使红外发光器件发射红外编码指令信号,同时使可见光发光器件发出可见光,红外编码指令信号和可见光集合成混合光束发射;接收器包括接收端单片机和至少两个红外光检测感应器,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运动;游戏;娱乐活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